CN110754110A -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110A
CN110754110A CN201880040175.1A CN201880040175A CN110754110A CN 110754110 A CN110754110 A CN 110754110A CN 201880040175 A CN201880040175 A CN 201880040175A CN 110754110 A CN110754110 A CN 110754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base station
logical channel
terminal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01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4110B (zh
Inventor
白祥圭
A.阿吉瓦尔
姜贤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54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4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执行分组复制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在其中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将相同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发送到基站;当从基站接收到对重传已经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的请求时,向基站重传PDCP PDU;以及当PDCP PDU已经被重传预定次数或更多次数时,从基站接收指示去激活PDCP复制的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商业化以来不断增加的无线数据通信量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通信系统或预5G(pre-5G)通信系统。因此,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
为了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正在考虑在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实施5G通信系统。在5G通信系统中,诸如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全维MIMO(Full Dimensional 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和大规模天线技术之类的技术正在讨论中,其目标是减轻毫米波频带中的传播路径损耗并增加传播传输距离。
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已经开发了诸如演进的小型小区、先进小型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之类的技术来改善系统网络。
另外,5G系统还开发了高级编码调制(Advanced Coding Modulation,ACM)方案,诸如混合FSK(Frequency-Shift Keying,频移键控)和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liding WindowSuperposition Coding,SWSC),以及高级接入技术,诸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Multi Carrier,FBMC)、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和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执行分组复制(duplication)时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有效管理无线电链路的方法。
并且,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执行分组复制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
并且,本公开定义了一种用于在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结构中生成安全密钥的方法。
并且,本公开定义了一种用于在分离承载中执行完整性检查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的方法可以包括:执行PDCP(Protocol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协议数据汇聚协议)复制,以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向基站发送相同的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如果从基站接收到对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的请求,则向基站重传PDCP PDU;以及如果PDCP PDU重传次数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则从基站接收指示去激活PDCP复制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方法可以包括:向终端发送消息,其中该消息指示激活PDCP复制以用于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相同的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向终端请求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从终端接收报告,其中该报告提供PDCP PDU重传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的通知;以及向终端发送指示去激活PDCP复制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执行PDCP复制以用于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向基站发送相同的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如果从基站接收到对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的请求,则控制收发器向基站重传PDCP PDU,以及如果PDCP PDU重传次数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则控制收发器从基站接收指示去激活PDCP复制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消息,其中该消息指示激活PDCP复制以用于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相同的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向终端请求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从终端接收报告,其中该报告提供PDCP PDU重传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的通知,以及控制收发器向终端发送指示去激活PDCP复制的信息。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可能在分组的复制传输期间有效地管理无线电链路并提高传输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有可能在NSA结构中生成各种安全密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有可能根据安全攻击在分离承载中执行完整性检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载波聚合(下文称为CA(CarrierAggregation))中执行分组复制的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RLC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RLC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某个逻辑信道中发生RLF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RLC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RLC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复制分组激活和去激活的情况下的分组传输结构的改变。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复制分组激活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复制分组激活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SCell去激活的情况下的操作。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NSA结构中的协议栈结构。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向终端传送PDCP-Config(PDCP配置)。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实施结构。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NSA结构中生成安全密钥的方法。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完整性检查可能被确定为安全攻击的示例。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不允许复制分组传输的承载中的完整性检查操作。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允许复制分组传输的承载中的完整性检查操作。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结构。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对结合在此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下面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用户意图或习惯而不同。因此,术语的定义应该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下面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提供以下实施例仅是为了完全公开本公开,并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公开的范围,并且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示出了在载波聚合(下文称为CA)中执行复制分组传输的结构。
“复制分组传输”表示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设备100复制分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然后向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设备101和102传送数据以独立执行传输。一个RLC设备对应一个逻辑信道。
为了在CA环境中有效地执行复制分组传输,有必要映射逻辑信道和小区。换句话说,逻辑信道要求对数据可以传送到的小区进行限制。图1是示出逻辑信道1 101可以向主小区(PCell)111、辅小区(SCell)1 112和SCell2 113传送数据并且逻辑信道2可以向SCell3 114和SCell 4 115传送数据的示例。小区也被称为分量载波(以下简称CC(ComponentCarrier))。
在即使某个分组已经从RLC设备最大程度地重传(当在LTE系统中RETX_COUNT值达到maxRetxThreshold时)也没有完成传输的情况下,确定无线电链路环境不好。因此,宣告无线电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LF),并且终端执行用于重新配置到对应基站(主基站或辅基站)的连接的过程。
图2示出了在RLC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由本公开提出的操作。
如果在S201中,由RLC设备发送的分组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当在LTE系统中RETX_COUNT值达到maxRetxThreshold时),则可以在S202中确定是否定义了由对应于RLC设备的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
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如果对应逻辑信道可以在某个或某些小区中而不是在每个小区中传送数据,则在S203中,只有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可以被释放/删除或者去激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宣告RLF,并且没有执行RLF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对应逻辑信道可以在每个激活的小区中传送数据,则可以在S204中宣告RLF。
终端可以向基站通知只有由对应信道使用的小区被释放/删除或者去激活。此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区而不是对应于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的小区来通知基站。根据实施例,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可以请求连接到相同无线电承载的另一个RLC设备(PDCP设备)来发送对应消息。
根据实施例,也可以在基站或另一个网络设备中确定仅删除或去激活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对应的终端的情形,以允许基站确定是否删除或去激活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响应于来自终端的报告,基站可以删除或去激活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
要提供给基站的信息可以包括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逻辑信道的ID、分组被发送到的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对应分组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等。
网络节点或小区组的指示符(instructor)可以被包括在双重连接结构中,以便准确区分逻辑信道、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等。
如果图2的实施例被应用于图1的复制分组传输结构中,则可以如下执行操作。
在执行复制分组传输的情形下,如果即使分组已经在RLC 1或RLC 2中被最大程度地发送也没有完成传输,可能没有必要重建(renew)到基站的整个连接。例如,在即使分组已经在RLC 2中被最大程度地发送也没有完成传输的情况下,可以确定SCell 3和SCell 4的无线电链路不好。因此,只有到SCell 3和SCell 4的连接可以被释放,并且到连接到RLC1的PCell、SCell 1和SCell 2的连接可以保持不变。
图3示出了在RLC重传次数达到最大的情况下由本公开提出的操作。
如果在S301中,由RLC设备发送的分组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当在LTE系统中RETX_COUNT值达到maxRetxThreshold时),则可以在S302中确定是否定义了由对应于RLC设备的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
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如果对应逻辑信道可以在某个或某些小区中而不是在每个小区中传送数据,并且不能在这些小区当中的PCell中传送数据,则在S303中,只有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可以被释放/删除或者去激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宣告RLF,并且没有执行RLF操作。即使对应逻辑信道可以在某个或某些小区中而不是在每个小区中传送数据,如果对应逻辑信道可以在这些小区当中的PCell中传送数据,则可以在S304中宣告RLF。
在图3的实施例中,如果情况对应于S303,则不宣告RLF并且不执行RLF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对应逻辑信道可以在每个激活的小区中传送数据,则可以宣告RLF。
终端可以向基站通知仅删除、释放或去激活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此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区而不是对应于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的小区来通知基站。根据实施例的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可以请求连接到相同无线电承载的另一个RLC设备(PDCP设备)来发送对应消息。
是否仅删除或去激活由根据实施例的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可以由基站或另一个网络设备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对应的终端的情形,以允许基站确定是否删除或去激活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响应于来自终端的报告,基站可以删除或去激活由对应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
要提供给基站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逻辑信道的ID、分组被发送到的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对应分组的序列号(SN)等。
用于网络节点或小区组的指示符可以被包括在双重连接结构中,以便准确区分逻辑信道、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等。
如果图3的实施例被应用于图1的复制分组传输结构,操作可以如下执行。在执行图1的复制分组传输的情形下,在即使分组已经在RLC 1或RLC2中被最大程度地发送也没有完成传输的情况下,可能没有必要重建到基站的整个连接。例如,在即使分组已经在RLC 2中被最大程度地发送也没有完成传输的情况下,确定SCell 3和SCell 4的无线电链路不好。因此,只有到SCell 3和SCell 4的连接可以被释放,并且到连接到RLC 1的PCell、SCell1和SCell 2的连接可以保持不变。
然而,在即使分组已经在RLC 1中被最大程度地发送也没有完成传输的情况下,宣告RLF,因为RLC 1被配置为使用Pcell传送数据,并且将执行在RLF之后定义的操作。
图4示出了在受限于逻辑信道可以在复制分组传输结构中使用哪些小区的环境中发生RLF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施例。
如果在图4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逻辑信道2的RLC 2中发生RLF,则可以重置RLC2。在另一实施例中,逻辑信道2可以删除或去激活通过其发送分组的SCell 3和SCell 4。然而,这并不限于仅应用于复制分组传输结构,并且可以同样应用于受限于逻辑信道可以使用哪些小区的环境中。
图5示出了在分组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情况下(当在LTE系统中RETX_COUNT值达到maxRetxThreshold时)的操作的一个实施例。
终端可以向基站通知RLC重传次数已经达到最大。在图5的实施例中,发送报告传输次数已经达到最大的消息。该消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区而不是对应于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的小区而发送到基站。
根据实施例的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可以请求连接到相同无线电承载的另一个RLC设备(PDCP设备)来发送对应消息。要提供给基站的信息可以包括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逻辑信道的ID、分组被发送到的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对应分组的序列号(SN)等。
在发送该消息之后,发送器可以重置对应逻辑信道或RLC设备。在发送该消息之后,接收器可以重置对应逻辑信道或RLC设备。
根据实施例的对应逻辑信道或RLC设备的重置可以由基站或另一个网络设备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在报告传输次数已经达到最大之后,指示重置对应逻辑信道或RLC设备。
在实施例中,被包括在报告传输次数已经达到最大的消息中的CC索引、SCell索引和小区ID,或者对应于其中至少一个的CC或小区也可以被删除或去激活。图5的过程也可以仅应用于不使用Pcell来发送分组的逻辑信道。
用于网络节点或小区组的指示符可以被包括在双重连接结构中,以便准确区分逻辑信道、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等。
图6示出了在分组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情况下(当在LTE系统中RETX_COUNT值已经达到maxRetxThreshold时)的操作的另一个实施例。
终端可以向基站通知RLC重传次数已经达到最大。在图6的实施例中,发送报告传输次数已经达到最大的消息。该消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区而不是对应于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的小区而发送到基站。根据实施例的已经达到RLC重传最大次数的RLC设备可以请求连接到相同无线电承载的另一个RLC设备(PDCP设备)来发送对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要提供给基站的信息可以包括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逻辑信道的ID、分组被发送到的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对应分组的序列号(SN)。
在发送该消息之后,发送器可以执行就好像已经完全发送了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分组一样的处理,并且可以继续发送/接收操作。在发送该消息之后,接收器可以执行就好像已经成功接收到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分组一样的处理,并且可以继续发送/接收操作。
根据实施例,是否执行就好像已经完全发送了已经达到重传最大次数的分组一样的处理也可以由基站或另一个网络设备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在报告传输次数已经达到最大之后,基站可以提供指令来执行就好像已经完全发送了对应分组一样的处理。
此外,在实施例中,被包括在报告传输次数已经达到最大的消息中的CC索引、SCell索引和小区ID,或者对应于其中至少一个的CC或小区可以被删除或去激活。图6的过程也可以仅应用于不使用Pcell来发送分组的逻辑信道。
用于网络节点或小区组的指示符可以被包括在双重连接结构中,以便准确区分逻辑信道、CC索引、SCell索引、小区ID等。
图7示出了由逻辑信道用来发送分组的小区根据复制分组激活和去激活而改变的实施例。
如果激活了复制分组传输,则RLC设备和对应于其的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定义的小区,其中分组可以通过该小区而发送。在图7的实施例中,逻辑信道1 701可以使用PCell 711、SCell 1 712和SCell 2 713发送分组,并且逻辑信道2 702可以使用SCell3 714和SCell 4 715发送分组。然而,在由于分组复制的去激活而只有一个RLC设备能够执行分组传输的情况下,可能没有必要针对逻辑信道限制可以用于发送分组的小区。
如果在图7的实施例中分组复制被去激活,则只有RLC 1 701可以执行分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逻辑信道1可以使用所有的PCell 711、SCell 1 712、SCell 2 713、SCell 3714和SCell 4 715来发送分组。也就是说,分组传输可以通过所有激活的小区而执行。
如果RLC 2具有应该发送的剩余分组,并且对应分组不能被销毁,则RLC2也可以执行对应的剩余分组的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分组传输可以以在RLC1中相同的方式通过所有激活的小区而执行。
图8示出了在复制分组传输被激活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施例。
复制分组传输可以由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PDCP控制PDU等激活。在S801中,终端可以通过这些消息接收用于激活复制分组传输的指令。在S802中,在可以由连接到复制传输承载的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当中可能没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小区。例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在激活复制分组传输时,SCell 3和SCell 4可以处于去激活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在S803中,可以由连接到复制传输承载的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当中的至少一个小区可以被激活,以在S804中开始复制分组传输。例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执行激活SCell 3和SCell 4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操作。
图9示出了在复制分组传输被激活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施例。
复制分组传输可以由MAC CE、RRC消息、PDCP控制PDU等激活。在S901中,终端可以通过这些消息接收用于激活复制分组传输的指令。在S902中,在可以由连接到复制传输承载的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当中可能没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小区。例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在激活复制分组传输时,SCell3和SCell 4可以处于去激活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不能执行复制传输,所以在S903中可以保持分组复制去激活状态。此后,在可以由连接到复制传输承载的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中的至少一个被激活的情况下,可以在S904中执行复制分组传输。
图10示出了当复制分组传输被激活时接收到用于SCell去激活的指令的情况下的操作的实施例。
在S1001中执行复制分组传输的状态下,在S1002中,可以通过MAC CE接收用于SCell去激活的指令。然而,SCell可以不限于去激活状态,而是可以应用于SCell被释放的状态。
在S1003中,已经接收到用于SCell去激活的指令的终端去激活对应SCell。此后,可以在S1004中检查在可以由连接到复制传输承载的逻辑信道使用的小区当中是否有激活的小区。如果逻辑信道中没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小区,则在S1005中,可以去激活复制分组传输,或者可以删除不具有通过其传送分组的小区的复制分组传输逻辑信道。否则,在S1006中继续执行复制分组传输。
图11示出了其中承载和用户平面协议栈被配置在包括共存于其中的LTE新无线电(LTE-NR)的非独立(NSA)结构中的实施例。LTE基站/终端可以被称为主节点(Master Node,MN),而NR基站/终端可以被称为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
另外,承载可以包括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载、MCG分离承载、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载和SCG分离承载。承载可以被应用于数据无线电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和发送数据的信令无线电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两者。
图11(a)示出了保持不变的LTE和NR协议栈的示例。
图11(b)示出了在PDCP中使用NR-PDCP的MCG分离承载的示例。终端内部消除了MCG分离承载和SCG分离承载之间的差异。
图11(c)示出了在PDCP中使用NR-PDCP的MCG承载的示例。在图11(c)的实施例中,NSA结构中的所有承载都使用NR-PDCP。
图11(d)示出了分别在PDCP和RLC中使用NR-PDCP和NR-RLC的分离承载的示例。终端内部消除了MCG分离承载和SCG分离承载之间的差异。
图11(e)的实施例示出了NSA结构中的所有承载都使用NR-PDCP和NR-RLC的示例。
使用辅助节点(NR)基站/终端作为PDCP锚点的SCG/SCG分离承载总是使用NR-PDCP。然而,使用主节点(LTE)基站/终端作为PDCP锚点的MCG/MCG分离承载可能需要确定要使用哪个PDCP。在这种情况下,在承载建立时,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要应用的协议栈。否则,在使用主节点作为锚点的MCG分离承载或MCG承载的情况下,默认可以使用NR-PDCP。同时,NR-PDCP也可以总是用于NSA结构中,在该NSA结构中主节点是LTE,并且辅节点是NR。
图12示出了基站向终端传送PDCP-Config消息的示例。PDCP-Config可以指示在NR-PDCP和LTE-PDCP当中,要由PDCP层使用哪个PDCP版本。类似地,RLC-Config也可以从基站发送到终端。RLC-Config也可以指示在NR-RLC和LTE-RLC当中要使用哪个RLC版本。
在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向终端通知基站的PDCP锚点是主节点还是辅节点。另外,PDCP-Config可以包括关于以下的信息:是否对使用主节点作为锚点的承载应用完整性保护;要应用哪种完整性保护算法;要应用安全密钥的哪种算法;是否使用KeNB和S-KeNB生成安全密钥;等等。
图13是示出在MCG分离承载应用NR-PDCP的情况下的终端实施结构的示例。
如果MCG分离承载(MCG)使用NR-PDCP,则MCG分离承载与SCG分离承载(SCG)没有结构差异,因此可以在终端中将PDCP锚点实施为NR调制解调器。
图14示出了用于在NSA结构中生成安全密钥的方法。
在NSA结构中,主节点和辅节点可以分别具有KeNB和S-KeNB值,并且可以通过将这些值应用于密钥推导算法来生成安全密钥,诸如KRRCint、KRRCenc、KUPenc等。在NSA结构中可能有LTE密钥推导算法和NR密钥推导算法。可以使用图14(a)至图14(d)的组合来生成密钥。假设在图14(a)至图14(d)中生成了KUPenc密钥,但是该组合可以同样应用于其他安全密钥。
图14(a)示出了通过将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来生成KUPenc的实施例。
图14(b)示出了通过将KeNB应用于NR密钥推导算法来生成KUPenc的实施例。
图14(c)示出了通过将S-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来生成KUPenc的实施例。
图14(d)示出了通过将S-KeNB应用于NR密钥推导算法来生成KUPenc的实施例。
在使用NSA结构的主节点作为PDCP锚点的承载(由MN终止的承载)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应用图14所示的安全密钥生成方法:
将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并将KUPenc应用于NR-PDCP和LTE-PDCP两者;
将KeNB应用于NR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并将KUPenc应用于NR-PDCP和LTE-PDCP两者;
将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1,将KUPenc1应用于LTE-PDCP,以及将KeNB应用于NR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2,并将KUPenc2应用于NR-PDCP;
将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1,将KUPenc1应用于LTE-PDCP,以及将S-KeNB应用于NR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2,并将KUPenc2应用于NR-PDCP;
将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1,将KUPenc1应用于LTE-PDCP,以及将S-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2,并将KUPenc2应用于NR-PDCP;
将KeNB或S-KeNB应用于LTE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并将KUPenc应用于NR-PDCP和LTE-PDCP两者,其中基站或网络提供关于是使用KeNB还是S-KeNB的通知;
将KeNB或S-KeNB应用于NR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并将KUPenc应用于NR-PDCP和LTE-PDCP两者,其中基站或网络提供关于是使用KeNB还是S-KeNB的通知;
将KeNB或S-KeNB应用于LTE或NR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并将KUPenc应用于NR-PDCP和LTE-PDCP两者,其中基站或网络提供关于是使用KeNB还是S-KenB的通知,并且基站或网络提供关于是使用LTE密钥推导算法还是NR密钥推导算法的通知;和
将KeNB或S-KeNB应用于LTE或NR密钥推导算法以生成KUPenc,并将KUPenc应用于NR-PDCP和LTE-PDCP两者,其中可以预先配置关于是使用KeNB还是S-KeNB的默认值,并且可以预先配置关于是使用LTE密钥推导算法还是NR密钥推导算法的默认值。
NR-PDCP也可以对DRB应用完整性保护。如果主节点(LTE)支持NR-PDCP,则可以配置完整性保护。在实施例中,在使用主节点作为PDCP锚点的分离承载使用NR-PDCP的情况下,可以默认释放完整性保护。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使用主节点作为PDCP锚点的分离承载使用NR-PDCP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是否支持完整性保护。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使用主节点作为PDCP锚点的分离承载使用NR-PDCP的情况下,可以请求辅节点确定是否支持完整性保护。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使用主节点作为PDCP锚点的分离承载使用NR-PDCP的情况下,是否支持完整性保护可以由PDCP-Config来配置。
图15示出了完整性检查可能被确定为安全攻击的示例。
在图15(a)中的分离承载的情况下,PDCP设备可以连接到多个RLC设备,并且在从RLC设备接收到相同的分组的情况下,如果复制分组传输没有处于激活状态,则这可能被确定为安全攻击。
在图15(b)中从一个RLC设备接收到相同分组的情况下,无论复制分组传输是否被激活,这都可能被确定为安全攻击。
图16示出了用于在不允许复制分组传输的承载中执行完整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的实施例。对应的操作也可以应用于复制分组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图16的操作方法可以适用于SRB和DRB两者。
如果在S1601中配置了某个承载的完整性保护,则可以在S1603中识别无论何时在S1602中接收到分组,是否已经接收到相同的分组。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分组”可以是具有相同的PDCP计数的分组。
如果已经接收到相同的分组,则在不允许复制分组传输的状态下,这可能被确定为安全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在S1604中,终端可以向高层报告,或者可以向基站报告关于该攻击。另外,可以基于该报告执行连接重新配置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还没有接收到相同的分组,则可以在S1605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图17示出了用于在允许复制分组传输的承载中执行完整性检查的操作方法。对应的操作可以不应用于复制分组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图17的操作方法可以适用于允许复制分组传输的SRB和DRB两者。
如果在S1701中配置了某个承载的完整性保护,则可以在S1703中识别无论何时在S1702中接收到分组,是否已经接收到相同的分组。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分组”可以是具有相同的PDCP计数的分组。
如果已经接收到相同的分组并且从相同的RLC设备接收到相同的分组,则这可能被确定为安全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在S1704中,终端可以向高层报告或者可以向基站报告关于该攻击。另外,可以基于该报告执行连接重新配置过程。
如果从不同的RLC设备接收到相同的分组,这可以被确定为正常的复制分组传输过程。因此,对应分组在S1705中被丢弃,然后数据处理(接收)过程可以在S1706中继续。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结构。
参考图18,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1810、控制器1820和存储器1830。在本公开中,控制器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1810可以与另一个网络实体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收发器1810可以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并且可以接收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
控制器1820可以控制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以根据上述流程图执行操作。
存储器18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18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和通过控制器18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结构。
参考图19,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1910、控制器1920和存储器1930。在本公开中,控制器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1910可以与另一个网络实体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收发器1910可以从终端接收系统信息,并且可以接收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
控制器1920可以控制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9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以根据上述流程图执行操作。
存储器19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19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和通过控制器19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容易地描述和帮助全面理解本公开,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应当理解,除了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之外,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推导的所有修改和改变或者修改和改变的形式都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以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向基站发送相同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
如果接收到对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的请求,则向所述基站重传所述PDCP PDU;以及
如果PDCP PDU重传次数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则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去激活所述PDCP复制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报告,其中所述报告提供所述PDCP PDU重传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的通知,
其中,响应于所述报告,指示去激活所述PDCP复制的信息被接收,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PDCP复制被去激活,则对至少一个小区的限制被解除,以便发送所述PDCP PDU,所述小区被映射到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接收与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承载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和应用于所述承载的安全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逻辑信道对应于第一基站,并且第二逻辑信道对应于第二基站,
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连接到第一核心网,并且
其中,与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承载是使用NR-PDCP而配置的。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指示激活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以用于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相同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
向所述终端请求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
从所述终端接收报告,其中所述报告提供所述PDCP PDU重传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的通知;以及
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去激活所述PDCP复制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报告,对至少一个小区的限制被解除,以便发送所述PDCP PDU,所述小区被映射到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与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承载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和应用于所述承载的安全信息。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以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向基站发送相同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如果从所述基站接收到对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的请求,则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基站重传所述PDCP PDU,以及如果PDCP PDU重传次数变为预先配置的次数,则控制所述收发器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去激活所述PDCP复制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基站发送报告,其中所述报告提供所述PDCP PDU重传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的通知,
其中,响应于所述报告,指示去激活所述PDCP复制的信息被接收,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PDCP复制被去激活,则对至少一个小区的限制被释放,以便发送所述PDCP PDU,所述小区被映射到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收发器从所述基站接收与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承载的配置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和应用于所述承载的安全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第一逻辑信道对应于第一基站,并且第二逻辑信道对应于第二基站,
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连接到第一核心网,并且
其中,与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承载被配置为NR-PDCP。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指示激活协议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以用于通过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相同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向所述终端请求重传通过第二逻辑信道发送的PDCP PDU,从所述终端接收报告,其中所述报告提供所述PDCP PDU重传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先配置的次数的通知,以及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去激活所述PDCP复制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报告,释放对至少一个小区的限制,以便发送所述PDCP PDU,所述小区被映射到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终端发送与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承载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和应用于所述承载的安全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方法,其中,所述报告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的ID。
CN201880040175.1A 2017-06-15 2018-06-12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754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076153 2017-06-15
KR10-2017-0076153 2017-06-15
PCT/KR2018/006625 WO2018230920A1 (ko) 2017-06-15 2018-06-12 패킷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110A true CN110754110A (zh) 2020-02-04
CN110754110B CN110754110B (zh) 2023-09-19

Family

ID=6465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175.1A Active CN110754110B (zh) 2017-06-15 2018-06-12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375427B2 (zh)
EP (1) EP3627882A4 (zh)
KR (1) KR102626164B1 (zh)
CN (1) CN110754110B (zh)
WO (1) WO201823092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916A (zh) * 2018-09-25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信道小区限制
CN113973317A (zh) * 2020-07-23 2022-0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复制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3614B2 (ja) 2017-06-15 2022-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199798B2 (ja) 2017-06-15 2023-01-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BR112019026781A2 (pt) * 2017-06-16 2020-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arelho,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método e memória lida por computador
PT3637658T (pt) * 2017-07-27 2021-11-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s, dispositivo terminal e dispositivo de rede
US10757615B2 (en) * 2017-09-13 2020-08-2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adio link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PDCP duplication
EP3512140A1 (en) 2018-01-11 2019-07-1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configuration for packet duplication
CN110167155B (zh) * 2018-02-13 2021-10-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下行传输配置的确定方法、上下行传输配置方法及设备
KR102632780B1 (ko) 2018-05-10 2024-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032189B2 (en) * 2018-09-28 2021-06-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when radio link failure is detect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7301065B2 (ja) * 2018-10-30 2023-06-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KR20200089095A (ko) 2019-01-16 2020-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위계층 전송결과에 의한 패킷 삭제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154836A1 (en) * 2019-01-28 2020-08-06 Zte Corporation Dynamic packet duplication convergence protocol configuration
CN111465119B (zh) * 2019-03-28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865520A (zh) * 2019-04-28 2020-10-3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BR112022006043A2 (pt) * 2019-09-30 2022-07-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arelho, método 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CN114126013A (zh) * 2020-08-28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制式能力的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017A (zh) * 2007-09-28 2011-01-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中的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操作
CN102104892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
WO2014082270A1 (zh) * 2012-11-29 2014-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18535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 via alternate transmission path for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network
WO2015065080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WO2015064931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US20150215987A1 (en) * 2014-01-29 2015-07-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59690A (zh) * 2013-10-21 2016-06-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双连接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KR20170027985A (ko) * 2015-09-03 2017-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병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141B (zh) * 2013-08-27 2019-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eNB间载波聚合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系统
EP2854444A1 (en) * 2013-09-27 2015-04-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uplink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dual connectivity
WO2015141478A1 (ja) 2014-03-19 2015-09-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JP6041964B1 (ja) 2015-09-24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750410B2 (en) * 2016-09-30 2020-08-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nnection support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6527199A (zh) * 2017-01-13 2023-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和第一基站及其方法
CN109937587B (zh) * 2017-03-10 2022-06-14 株式会社Kt 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ES2962322T3 (es) * 2017-03-24 2024-03-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Gestión de duplicación de pdcp y recuperación de datos en una nueva tecnología de acceso por radio
US10805836B2 (en) * 2017-05-05 2020-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uplication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entity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017A (zh) * 2007-09-28 2011-01-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中的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操作
CN102104892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
WO2014082270A1 (zh) * 2012-11-29 2014-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18535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 via alternate transmission path for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network
CN105659690A (zh) * 2013-10-21 2016-06-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双连接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5065080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WO2015064931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CN105706387A (zh) * 2013-11-01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重新配置承载的方法及设备
US20150215987A1 (en) * 2014-01-29 2015-07-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70027985A (ko) * 2015-09-03 2017-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병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2-143240 "Open Issues of PDCP Ope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7 R2-143240, no. 2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Duplication Impacts to MAC", pages 2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Duplication Impacts to RLC", pages 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916A (zh) * 2018-09-25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信道小区限制
CN113973317A (zh) * 2020-07-23 2022-0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复制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973317B (zh) * 2020-07-23 2024-04-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复制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61074A1 (en) 2022-11-10
US11375427B2 (en) 2022-06-28
US20200120569A1 (en) 2020-04-16
KR20180136898A (ko) 2018-12-26
WO2018230920A1 (ko) 2018-12-20
KR102626164B1 (ko) 2024-01-18
EP3627882A4 (en) 2020-06-10
CN110754110B (zh) 2023-09-19
US11722942B2 (en) 2023-08-08
EP3627882A1 (en)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110B (zh)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358900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for packet duplication
US117005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for packet duplication
JP743645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パケット重複伝送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0612775B (zh)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49994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ontrol signalling
JP2015527835A (ja) リンク障害復旧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92539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20445A1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连接重建方法和设备
US2023004000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connection failure to network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127900A (ko) Nas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세션 및 이동성 관리 방안
CN110831251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端
US2022017477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ownlink srb message in mcg rlf
EP36061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at high speed
CN110891326B (zh) 一种控制面连接重建方法、通信设备、目标基站及源基站
KR20200114943A (ko) Mcg rlf 시 하향링크 srb 메시지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12609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와 연결 실패를 복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002987A1 (ja) 通信制御方法
RU277630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6478195B2 (ja) リンク障害復旧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208813B2 (ja) リンク障害復旧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43948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状态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3873585A (zh) 用于切换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