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013B -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013B
CN110754013B CN201880037893.3A CN201880037893A CN110754013B CN 110754013 B CN110754013 B CN 110754013B CN 201880037893 A CN201880037893 A CN 201880037893A CN 110754013 B CN110754013 B CN 110754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econdary battery
gas collection
collect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78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4013A (zh
Inventor
黄东国
金秀贤
安贞爱
崔洛熙
朴智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54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4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52Removing gases inside the secondary cell, e.g. by absorp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08Detachable arrangements, e.g. detachable vent plugs or plu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允许操作者根据期望的区段收集二次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的、用于收集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40218的优先权的权益,对于所有目的,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使分析仪根据期望的区段(section)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气体的系统和用于收集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将二次电池放置在密闭空间中,然后真空减压。然后,在二次电池中钻孔以使气体扩散,并收集样本。另外,将夹具(jig)连接到二次电池的外部,并且刺穿二次电池,然后收集气体。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参考文献包括K.Kumai等的J.of Power Sources 81-82(1999)715-719和韩国专利No.10-1590395。
另一方面,将二次电池减压、在二次电池中打孔、使气体扩散然后收集样本的常规方法是在真空状态下收集和检测内部气体的方法。因此,存在样本的污染和难以准确地收集样本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夹具的常规方法中,存在如下当二次电池被点然或温度升高时夹具可能被损坏的问题,并且存在二次电池表面中的孔可能损坏二次电池内部的内容物的问题。进一步,由于夹具所占据的空间,难以将其他设备应用于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困难,需要一种能够直接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而无需使用夹具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此外,需要如下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允许根据操作者期望的区段、例如充电区段、时间、工艺、充电状态(SOC)、温度等来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并且允许确保操作者的安全以免遭受因二次电池的点然/爆炸和二次电池的温度升高所引起的危险。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能够收集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
主开闭部,所述主开闭部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或管连接到二次电池,主开闭部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装置与管道或管的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主开闭部与管道或管之间,并且能够感测由于二次电池中的气体的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压力变化;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并且能够感测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内部压力的变化,
其中,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或管连接到二次电池,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其中,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中的每一个可以分别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以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部中的每一个,并且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可以位于气体收集部和主开闭部之间以及气体收集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真空泵开闭部,真空泵开闭部能够连接到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的真空泵,并且真空泵开闭部能够打开和关闭与真空泵的连接。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可以具有多对气体收集部和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并且可以分别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能够根据期望的区段被收集在不同的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可以为管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的材料可以包括选自由不锈钢、特氟龙、金属、塑料及它们的组合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的内部空间的体积可以是1ml至1000ml。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可以是球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可以包括:
上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管道或管,所述管道或管将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连接;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主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二次电池可以位于防爆室内,并且气体收集装置、真空泵和控制装置可以位于防爆室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可以包括:
上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管道或管,所述管道或管将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连接;以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控制装置控制主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主开闭部和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主开闭部、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和真空泵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根据操作者期望的区段,例如,充电区段、时间、工艺、SOC、温度等,在不使用夹具的情况下直接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并且能够确保操作者的安全以免遭受因二次电池的点然/爆炸和二次电池的温度升高引起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收集系统1的概念图。
图2a示出了根据图1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被示例性地实施时的图,图2b示出了图2a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的一部分部件。
图3a是示例性地示出使用根据图1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的情况下的、期望的气体收集区段的图,图3b是示例性地示出图3a的试验例中的根据期望的区段所收集的气体的成分和含量的分析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能够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
主开闭部,所述主开闭部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或管连接到二次电池,并且主开闭部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装置与管道或管的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主开闭部与管道或管之间,并且能够感测由于二次电池中的气体的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压力变化;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并且能够感测所述装置的内部压力的变化,
其中,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或管连接到二次电池,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其中,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中的每一个可以分别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以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部中的每一个,并且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可以位于气体收集部和主开闭部之间以及气体收集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真空泵开闭部,真空泵开闭部能够连接到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的真空泵,并且真空泵开闭部能够打开和关闭与真空泵的连接。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可以具有多对气体收集部和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并且可以分别地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从而能够根据期望的区段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在不同的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可以为管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的材料可以包括选自由不锈钢、特氟龙、金属、塑料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的内部空间的体积可以是1ml至1000ml。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可以是球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可以包括:
上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管道或管,所述管道或管将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连接;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主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二次电池可以位于防爆室内,并且气体收集装置、真空泵和控制装置可以位于防爆室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可以包括:
上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管道或管,所述管道或管将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连接;以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能够去除气体收集装置和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控制装置控制主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主开闭部和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主开闭部、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和真空泵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管道或管将二次电池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以及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系统和方法。附图被提供仅用于说明,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而不管图中中的附图标记如何,将省略对其重复的说明,并且为了便于描述,每个所示出的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能被放大或缩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的系统1的概念图,该系统1包括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图2a示出了根据图1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被示例性地实施时的图;图2b示出了图2a的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的一部分部件。
首先,参照图1,用于收集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的系统1包括: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10;二次电池20;将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连接的管道或管30;真空泵40;以及控制装置(未示出)。二次电池20的实例包括锂二次电池、全固态二次电池、锂金属二次电池等。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以下称为“气体收集装置”)10包括:气体收集部100;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主开闭部120;连接构件130;第一压力传感器140;第二压力传感器150;以及真空泵开闭部160。
气体收集部100能够在期望的区段内从二次电池20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参照图2a)。气体收集部100可以为具有规定体积的管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图1所示的形状,并且可以在能够将气体容纳在气体收集部100中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和改变。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的材料可以包括选自由不锈钢、特氟龙、金属、塑料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气体收集部100的能够收集气体的内部空间的体积可以为1ml至1000ml。气体收集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并且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部100。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可以是隔膜阀、球阀或针阀。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对能够打开/关闭气体收集部100的诸如阀的开闭构件进行各种变更和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收集装置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100。如图2a所示,可以包括多个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以及与每个气体收集部100连接的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因此,例如,根据期望的区段,二次电池20中产生的气体可以被二次电池20的充电区段分开,并分别存储在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中。更具体地,例如,在二次电池20的第一充电区段(初始充电区段)中,通过打开气体收集部的第一开闭部1101,并关闭其余的、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002、...100n,在二次电池20的第一充电区段中产生的气体仅被收集到第一气体收集部1001中。在二次电池20的第二充电区段中,通过关闭气体收集部的第一开闭部1101并且仅打开气体收集部的第二开闭部1102,在二次电池20的第二充电区段中产生的气体仅被收集到第二气体收集部1002中。在二次电池20的最后一个充电区段中,通过仅打开气体收集部的第n开闭部110n,在二次电池20的最后一个充电区段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仅被收集到第n气体收集部100n中。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的描述,并且可以根据每个充电区段或工艺的每个步骤来控制打开的气体收集部100的数量(即,收集气体)。
此外,尽管可以由操作者手动地控制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的打开和关闭,但是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可以连接到控制装置(图未示)以允许操作者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并且当操作者预先设定控制装置时可以自动地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的打开和关闭。
此外,气体收集装置10包括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100的主开闭部120。主开闭部120通过后述的管道或管30连接到二次电池20,并且能够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装置10与管道或管30的连接。主开闭部120例如可以是阀,或者例如是隔膜阀、球阀或针阀。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对具有打开/关闭功能的开闭构件进行各种变更和改变。如上所述,在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的情况下,主开闭部120连接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此外,如图2a所示,在气体收集部100与主开闭部120之间,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构件130,连接构件130将气体收集部100与主开闭部120连接。连接构件130能够将多个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连接。此外,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后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50等可以位于连接构件130上。连接构件130可以包括选自由管道、管、套管(nipple)、不锈钢管(SUS管)、特氟龙管、螺母、套圈、管接头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直接连接到二次电池20的管道或管30能够连接到主开闭部120。即,管道或管30将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直接连接,使得二次电池20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或管30移动到气体收集装置10。当将二次电池20连接到气体收集装置10时,不使用夹具。二次电池20可以包括允许管道或管30被直接安装在二次电池20上的端口。可以被包含于二次电池20中以连接管道或管30的端口如果其能够将二次电池20连接到管道或管30足以满足要求。
第一压力传感器140可以连接到管道或管30连接到主开闭部120的部分,或者连接到管道或管30的中部。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140能够检查由于二次电池20中产生的气体的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压力的变化。此外,第二压力传感器150能够连接在主开闭部120与气体收集部100之间。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50能够检查气体收集装置10中的压力的变化。在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的情况下,能够将主开闭部120、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50连接。在气体收集装置10进一步包括连接构件130的情况下,如图2a所示,第二压力传感器150可以位于连接构件130上。
此外,气体收集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真空泵40,真空泵40能够去除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中的气体(干扰气体或不必要的气体等)。真空泵40能够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在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的情况下,真空泵40可以连接到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在连接构件130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和/或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的情况下,真空泵40能够连接到连接构件130。气体收集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真空泵开闭部160,真空泵开闭部160在连接到真空泵40的部分处打开和关闭气体收集装置10和真空泵40之间的连接。或者,真空泵开闭部160可以位于真空泵40的前端处。真空泵开闭部160例如可以是阀,或者例如是隔膜阀、球阀或针阀。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对具有打开/关闭功能的开闭构件进行各种变更和改变。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操作者通过将图1和图2a的气体收集装置10通过管道或管30连接到二次电池20并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和/或主开闭部120和/或真空泵开闭部160,能够根据操作者的期望的区段,例如,充电区段、时间、工艺、SOC、温度等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操作者可以使用GC/FID、TCD、MSD等将在二次电池20中产生然后收集在气体收集部100中的气体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此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未示出)远程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主开闭部120和真空泵开闭部160中的每一者的打开和关闭。
此外,二次电池20可以安装在防爆室内,并且气体收集装置10可以安装在防爆室外,以使研究者在收集气体期间与二次电池的充电、过度充电和高温暴露的直接接触最小化。因此,能够确保研究者和气体收集装置10的安全并防止由于二次电池的点燃/爆炸和二次电池的温度升高引起的危险。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通过控制装置远程地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和/或主开闭部120和/或真空泵开闭部160,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研究者的安全。
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提供通过使用用于收集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的系统来收集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的方法。
首先,二次电池20的端口和气体收集装置10通过管道或管30直接连接(步骤1)。术语“直接连接”是指在不使用夹具等的情况下将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连接。此时,可以将二次电池20安装在防爆室内,并且可以将气体收集装置10安装在防爆室外。
通过管道或管30将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直接连接的步骤包括将主开闭部120安装到管道或管30的步骤(步骤1a)。在仅需要一个气体收集部100的情况下,则主开闭部120可以连接到一个气体收集部100以连接到管道或管30。此外,在需要多个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的情况下,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主开闭部120。另外,在气体收集部100(1001,1002,...100n)和主开闭部120之间也可以连接连接构件130。
此外,通过管道或管30将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直接连接的步骤1可以包括将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也安装到气体收集部100的步骤(步骤1b)。在仅需要一个气体收集部100的情况下,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可以安装在一个气体收集部100上。此外,在需要多个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的情况下,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1,1102,...110n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气体收集部1001、1002、...100n中的每一个。
此外,通过管道或管30将二次电池20和气体收集装置10直接连接的步骤1可以包括将气体收集部100连接到真空泵40的步骤(步骤1c)。真空泵开闭部160可以被进一步包括在气体收集部100与真空泵40之间。
步骤1a至步骤1c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即,可以首先执行步骤1a至步骤1c中的任一个步骤,可以执行步骤1a至步骤1c中的另一个步骤,然后可以执行剩余的一个步骤。
然后,通过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主开闭部120和真空泵开闭部160中的每一者的打开和关闭,将二次电池20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100中(步骤2)。此时,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期望的区段,例如,充电区段、时间、工艺、SOC、温度等收集二次电池20中产生的气体。此外,如上所述,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气体收集部开闭部110、主开闭部120和真空泵开闭部160中的每一者的打开和关闭。控制装置可以远离放置二次电池20的防爆室安装,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此外,将气体收集到气体收集部100中的步骤2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真空泵开闭部160以及对气体收集部100进行真空减压的步骤(步骤2a)。
试验例
图3a示例性地示出在使用根据图1的气体收集装置10的情况下的期望的气体收集区段。即,它示出了根据期望的SOC区段(对应于充电时间)和每个区段中的二次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时的期望的气体收集区段。图3a的虚线表示作为期望的气体收集区段的SOC区段。
图3b示例性地示出了在图3a的试验例中对根据期望的区段所收集的气体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的结果。它示出了对根据SOC区段(100~125、125~127、127~129、129~131、131~133、133~135、135~136、136~137)所收集的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具体而言,它示出了通过使用GC/FID、TCD针对碳氢化合物(C1~C3)和气体(H2、CO2、CO、O2、N2)在图3a的试验例中对根据SOC区段收集的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术语“连接”旨在包括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而且还包括部件之间经由其他部件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改变其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其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含义和范围来限定,并且从权利要求的等同物得出的所有修改和改变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用于收集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的系统
10: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
20:二次电池
30:管道或管
40:真空泵
100:气体收集部
110:气体收集部开闭部
120:主开闭部
130:连接构件
140:第一压力传感器
150:第二压力传感器
160:真空泵开闭部

Claims (17)

1.一种气体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设置为收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包括所述气体收集部和所述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多个相对应的对;
主开闭部,所述主开闭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所述主开闭部设置为通过管与所述二次电池直接连接,使得在所述二次电池产生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管移动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
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邻近所述主开闭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为与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为感测由于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的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压力变化;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并且设置为感测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内部压力的变化;以及
真空泵开闭部,所述真空泵开闭部设置为连接到能够去除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开闭部设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设置为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到所述气体收集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中的每一个分别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的每一个,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的每一个,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位于所述气体收集部与所述主开闭部之间并位于所述气体收集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分别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从而所述二次电池中在不同的充电区段产生的所述气体能够被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的各个不同的气体收集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的每一个为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的材料包括选自由不锈钢、特氟龙、金属、塑料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的内部空间的体积是1ml至1000ml。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中的每一个是隔膜阀、球阀或针阀。
8.一种气体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气体收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将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连接;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为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为控制所述主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
防爆室;以及
所述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位于所述防爆室的内部,
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防爆室的外部。
9.一种气体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气体收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将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连接;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为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分别控制所述主开闭部和所述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所述二次电池位于防爆室内,并且
所述气体收集装置、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防爆室外。
10.一种气体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气体收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将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连接;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为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为分别控制所述主开闭部、所述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和所述真空泵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
防爆室;以及
所述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位于所述防爆室的内部,
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防爆室的外部。
11.一种气体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气体收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将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连接;以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为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
12.一种二次电池的气体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气体收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将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连接;以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为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干扰气体。
13.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收集系统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管道将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主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
14.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收集系统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管道将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主开闭部和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
15.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收集系统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管道将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利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主开闭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开闭部和所述真空泵开闭部的打开和关闭,以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
16.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收集系统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管道将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
17.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收集系统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管道将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以及
将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收集部中。
CN201880037893.3A 2017-10-26 2018-10-15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0754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140218 2017-10-26
KR10-2017-0140218 2017-10-26
PCT/KR2018/012076 WO2019083207A1 (ko) 2017-10-26 2018-10-15 이차 전지의 내부 발생 가스 포집 장치, 가스 포집 시스템 및 가스 포집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013A CN110754013A (zh) 2020-02-04
CN110754013B true CN110754013B (zh) 2023-04-04

Family

ID=6624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7893.3A Active CN110754013B (zh) 2017-10-26 2018-10-15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4271B2 (zh)
EP (1) EP3703176A4 (zh)
JP (1) JP6897908B2 (zh)
KR (1) KR102198882B1 (zh)
CN (1) CN110754013B (zh)
WO (1) WO20190832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85711B1 (ko) * 2018-06-07 2022-04-1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내부 발생 가스 실시간 분석 장치
KR20200004745A (ko) * 2018-07-04 2020-01-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자동화된 이차전지 내부 발생가스 포집장치 및 방법
CN110864758B (zh) * 2019-11-12 2020-12-18 桐乡乐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池内部产气量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KR102512970B1 (ko) * 2020-03-26 2023-03-22 주식회사 클레버 전지셀 디개스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2245B1 (ko) * 2007-01-31 2008-05-28 오성엘에스티(주) 산업용 배터리 성능 검사용 가스 포집 장치
KR20160081394A (ko) * 2014-12-31 2016-07-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 내부 가스 포집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6882B2 (ja) 1993-02-24 1997-04-02 セイコー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熱分析装置
JP3963340B2 (ja) 2000-05-19 2007-08-22 財団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 ガス測定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する装置
DE602004029226D1 (de) * 2003-10-10 2010-11-04 Greatbatch Ltd Leck-Prüfung von hermetischen Gehäusen für implantierbare Energiespeichern-Vorrichtungen
JP2008004270A (ja) 2006-06-20 2008-01-10 Toyota Motor Corp 二次電池の発生ガス捕集方法及び二次電池装置
JP4862542B2 (ja) 2006-08-02 2012-01-2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試験装置及び電力貯蔵供給デバイスの安全性評価方法
US20120087834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Apparatus for synthesis and assaying of material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enclosure assembly
CN201820866U (zh) 2010-10-29 2011-05-04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内部气体收集装置
KR101583373B1 (ko) * 2010-11-11 2016-01-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내부 발생 가스의 실시간 분석 장치
KR20120111080A (ko) * 2011-03-31 2012-10-10 비나텍주식회사 셀의 가스 분석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스 분석 방법
KR101741030B1 (ko) * 2012-03-08 2017-05-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KR20140026089A (ko) 2012-08-24 2014-03-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팩 및 전지 모듈
CN203376189U (zh) 2013-07-25 2014-01-0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取气装置
CN104134772B (zh) 2014-08-16 2017-02-01 江苏华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气体收集装置
KR101728495B1 (ko) * 2014-12-03 2017-04-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벤팅 가스 분석장치 및 그의 분석방법
KR101725768B1 (ko) 2014-12-03 2017-04-12 한국과학기술원 광학소자 제작방법 및 제작장치
FR3035446B1 (fr) 2015-04-27 2019-08-02 Safran Helicopter Engines Turbomoteur encastrable dans un boitier reducteur
JP2016207574A (ja) 2015-04-27 2016-12-08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発生ガス評価用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の保管容器、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の発生ガス評価方法
KR101590395B1 (ko) 2015-05-26 2016-02-18 이현철 중대형 2차 전지 가스추출 시스템
KR101634310B1 (ko) * 2015-05-26 2016-07-08 이현철 소형 2차 전지 가스추출 시스템
KR101786991B1 (ko) 2015-08-31 2017-10-18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KR20170078147A (ko) 2015-12-29 2017-07-07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원격제어밸브의 누출방지구조
JP6730056B2 (ja) 2016-03-29 2020-07-29 株式会社コベルコ科研 蓄電デバイスの発生ガス分析方法及び装置
CN105954678A (zh) * 2016-04-21 2016-09-21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电池热失控触发及释放气体收集装置
CN205985250U (zh) * 2016-08-25 2017-02-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方型铝壳锂电池内部产气在线成分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2245B1 (ko) * 2007-01-31 2008-05-28 오성엘에스티(주) 산업용 배터리 성능 검사용 가스 포집 장치
KR20160081394A (ko) * 2014-12-31 2016-07-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 내부 가스 포집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3176A1 (en) 2020-09-02
KR20190046637A (ko) 2019-05-07
JP6897908B2 (ja) 2021-07-07
KR102198882B1 (ko) 2021-01-05
US20200176833A1 (en) 2020-06-04
US11374271B2 (en) 2022-06-28
JP2020522684A (ja) 2020-07-30
CN110754013A (zh) 2020-02-04
WO2019083207A1 (ko) 2019-05-02
EP3703176A4 (en) 202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013B (zh) 用于收集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7641242B2 (en) Compression connection
US2008022980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llection of Atmospheric Sample for Chemical Analysis
EP1718946A1 (en) Adapter for low volume air sampler
US643101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as sampling
EP2918995B1 (en) Gas sensor assembling method and gas sensor assembling apparatus
RU2006125628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загрузки проб жидкостной хроматографии
CN112444555A (zh) 采样探头、自动采样装置和集装箱检测系统
CN108240905A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热振动检测系统
CN111707697A (zh) 检测绝缘油热故障下油中溶解气体的模拟方法及设备
CN107421786B (zh) 一种斗槽式可拼装伴热型烟尘采样枪
CN207923438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热振动检测系统
JP5055504B2 (ja) オイルミスト濃度測定装置
US8176801B2 (en) Interface port for connection of a sampling device to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CN115792659A (zh) 一种电池热失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9342737U (zh) 一种样品回收系统
CN105758681A (zh) 一种瓦斯气体取样器
EP3037814A1 (en) Elemental analysis apparatus
CN205809010U (zh) 一种基于顶空法检测涂料释放气体的装置
CN109188289A (zh) 嵌套式易调节型圆柱状锂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
WO2019224702A2 (en) Micro solid phase extra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3702413B (zh) 一种用于电子顺磁共振研究多相催化剂活化/反应装置及使用方法
KR102422512B1 (ko) 밀폐형 챔버 내부의 가스 포집 장치 및 포집 방법
CN214584398U (zh) 一种改良dna上样缓冲液制备装置
SU817519A1 (ru) Пробоотборни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7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LG CHEM,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