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480B -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3480B
CN110753480B CN201911038898.0A CN201911038898A CN110753480B CN 110753480 B CN110753480 B CN 110753480B CN 201911038898 A CN201911038898 A CN 201911038898A CN 110753480 B CN110753480 B CN 110753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phase
heat storage
graphite
storag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88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3480A (zh
Inventor
王雪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88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3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3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3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9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石墨烯粉末;将石墨烯粉末与相变储热材料混合,相变储热材料和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1:0.05~0.2,加入水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采用混合物制备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材料粉末;及采用复合材料粉末制备散热片。散热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石墨烯粉末中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相变储热材料进而制备散热片。在石墨烯粉末中加入相变储热材料,使得散热片中含有相变储热材料,提升散热片的储热能力,保留石墨烯的水平方向上的高导热系数。在保证散热片的良好散热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散热片的厚度,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提升产品外观表现力。

Description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墨烯,其厚度越大,蓄热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良好的散热;其厚度较薄时,蓄热能力和散热能力较差。但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较厚的石墨烯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不利于产品表现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石墨烯厚度较薄时蓄热和散热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石墨烯粉末;
将所述石墨烯粉末与相变储热材料混合,所述相变储热材料和所述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1:0.05~0.2,加入水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采用所述混合物制备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材料粉末;及
采用所述复合材料粉末制备散热片。
散热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石墨烯粉末中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相变储热材料进而制备散热片。在石墨烯粉末中加入相变储热材料,使得散热片中含有相变储热材料,提升散热片的储热能力,保留石墨烯的水平方向上的高导热系数。在保证散热片的良好散热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散热片的厚度,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提升产品外观表现力。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片,以解决上述石墨烯厚度较薄时蓄热和散热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石墨烯厚度较薄时蓄热和散热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组件;
中框,包括中板和位于所述中板外周的边框,所述中板和所述边框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及
所述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中板之间。
上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中框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散热片,散热片内具有相变储热材料,提升散热片的储热能力,保留石墨烯的水平方向上的高导热系数。在保证散热片的良好散热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散热片的厚度,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提升产品外观表现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A-A部截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C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屏组件200、中框100、电池盖400、电路板和散热片300。中框100包括中板120和边框110,边框110围设于中板120的外周,边框110与中板120一起在中板120的两侧均形成安装空间。显示屏组件200安装于其中一个安装空间内,显示屏组件200的边缘固定于边框110,显示屏组件200与中板120靠近或贴合。电池盖400安装于另一个安装空间内,电池盖400与显示屏组件200相背设置,分别位于中板120的两侧。电子设备10的电池、电路板等位于电池盖400和中板120之间。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器、存储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基带芯片等电子元件。显示屏组件200用来显示画面或字体,电路板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的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组件200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屏组件200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Super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AMOLED Plus(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lus,魔丽屏)屏幕。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显示屏组件200能够显示信息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在工作状态下,电路板、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电池和显示屏组件200等会产生热量,热量较高时,会影响电子设备10的正常运行。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10内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300快速的释放至环境中,避免电子设备10的温度升高,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的正常运行。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片300为薄片状结构,厚度为75μm~200μm。散热片300包括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为一种固液相变材料,例如熔融盐。石墨烯的导热系数较高,但蓄热能力不强,通过加入相变储热材料,能够提升散热片300的蓄热能力,而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在通过石墨烯的高的导热系数散热。相变储热材料在散热片300中呈连续分布方式,且每一个相变储热材料理论上四周都是石墨烯颗粒,且石墨烯颗粒之间在散热片的XY平面呈现连续不间断分布,保证石墨烯在XY平面上的高导热性能。这种分布方式主要通过石墨烯颗粒大小和相变储热材料的颗粒大小控制,其中每个石墨烯颗粒要比相变储热材料颗粒尺寸更大,保证每一个相变储热材料颗粒四周被石墨烯粉末颗粒环绕包裹。
相变储热材料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5~0.2,比如1:0.05、1:0.1、1:0.15、1:0.2。根据相变储热材料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不同,散热片300水平方向即XY方向的导热系数不同,且散热片300的相变潜热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散热片中,随着相变储热材料与石墨烯的质量比减小,则散热片300水平方向的导热系数提高,相变潜热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石墨烯的水平方向的导热系数较高,石墨烯与相变储热材料的混合,阻碍石墨烯水平方向的导热,且随着相变储热材料的含量增加,石墨烯水平方向的导热性能下降,表现为散热片水平方向的导热系数下降。随着相变储热材料的含量减小,石墨烯水平方向的导热性能受影响减小,表现为散热片水平方向的导热系数增加。相变储热材料能够增加散热片300的蓄热能力,即能够增加散热片300的相变潜热,表现为,随着相变储热材料含量的增加,散热片300的相变潜热增加,随着相变储热材料含量的减小,散热片300的相变潜热减小。相变储热材料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5~0.2时,在保证散热片300在水平方向即XY方向的导热系数的情况下,还能够提升散热片300的相变潜热。
表1
Figure BDA0002252314190000051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片300位于显示屏组件200和中板120之间。散热片300的一侧贴合于显示屏组件200,另一侧贴合于中板120。散热片300的边缘与边框110接触或靠近边框110。散热片300能够吸收显示屏组件200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快速传递至边框110,从而将热量释放至环境中,能够快速降低显示屏组件200的温度。同样的,位于中板120和电池盖400之间的电池、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等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中板120,从而能够被贴合于中板120的散热片300快速吸收并快速传递至边框110,从而通过边框110将热量释放至环境中,能够快速降低电池、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等的温度,保证电子设备10的正常运行。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散热片30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石墨烯粉末;
将石墨烯粉末与相变储热材料混合,相变储热材料和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1:0.05~0.2,加入水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采用混合物制备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材料粉末;及
采用复合材料粉末制备散热片。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制备石墨,并使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石墨;采用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石墨烯浆料。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采用石墨烯与水混合制备石墨烯浆料。
如图7所述,在一实施例中,制备石墨,并使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石墨。选取石墨并将石墨研磨成粉状。往粉状的石墨中加入强酸,比如浓硝酸或浓硫酸等,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8%左右,浓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浓硫酸或浓硝酸的小分子进入石墨层之间,然后利用强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将石墨进行氧化,生成氧化石墨。石墨在被氧化的过程中层间距扩张,形成片层或边缘带有羟基、羧基等集团的氧化石墨。可以理解的是,未被氧化前的石墨的层间距为0.34nm左右,氧化石墨的层间距扩张为0.7nm以上。可以理解的是,氧化石墨的层间距较大,使得氧化石墨能够比较容易的被剥离为氧化石墨烯。
如图7所述,在一实施例中,得到氧化石墨后,加入双氧水以还原氧化石墨中残留的氧化剂,然后采用5%的氯化氢溶液(HCL溶液)和去离子水溶液进行洗涤,直至滤液中检测无硫酸根或硝酸根为止。将处理后的氧化石墨放在干燥箱中烘干备用。本实施例中,将多余的氧化剂、硫酸根和硝酸根去除,避免氧化石墨中存在杂质,影响后续的化学反应。
在一实施例中,具体的氧化及去杂质的过程如下,在冰水浴中装配250ML的反应瓶,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搅拌下加入2g粉状的石墨和1g硝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再分次加入6g高锰酸钾。硝酸根在强酸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0℃,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升温至35℃左右,继续搅拌30min,再缓慢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溶液,继续搅拌20min,并加入适量双氧水还原残留的氧化剂,去除氧化中多余的高锰酸钾,氧化成2价锰离子除去,使得溶液变为亮黄色。趁热过滤,并用5%HCL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稀盐酸能够洗去其中的金属离子,硫酸根离子。洗涤直至滤液中无硫酸根被检测到为止。最后将滤饼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保存备用。可以理解的是,实验参数比如反应瓶的容积、硝酸钠的克数、高锰酸钾的克数、反应温度以及搅拌时间等参数,可根据粉状的石墨的量进行相应变化,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7所述,在一实施例中,将干燥后的氧化石墨置于水中形成氧化石墨水溶液,通过超声剥离法处理氧化石墨水溶液,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具体为,将100mg氧化石墨分散于100g水溶液中,得到棕黄色的悬浮液。然后在超声条件下分散1h,得到稳定的分散液,即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氧化石墨的克数的不同,水溶液的量以及超声分散的时间会产生变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还原剂,使得氧化石墨烯发生还原反应,除去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得到石墨烯溶液。采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溶液清洗石墨烯溶液,得到石墨烯浆料。还原剂可以为水合肼、二甲肼、乙二胺、对苯二酚、硼氢化钠、纯肼、强碱(如KOH、NaOH)等。具体为,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置于四口烧瓶内,升温至80℃,滴加2ml的水合肼,在此条件下反应24h后过滤,将得到的产物依次使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溶液冲洗多次,再在60℃的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得到石墨烯浆料,保存备用。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还原反应的温度、还原反应的时间和水合肼的量根据氧化石墨烯的量的不同而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将石墨烯浆料烘干并研磨,得到石墨烯粉末,石墨烯粉末的颗粒直径为7um~9um。将石墨烯粉末与相变储热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相变储热材料与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1:0.05~0.2,比如1:0.05,1:0.1,1:0.15,1:0.2等。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并通过超声搅拌处理,超声搅拌的频率为50khz~80khz,搅拌时间为1h~2h,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中,石墨烯粉末颗粒和相变储热粉末材料颗粒均匀分散。超声波的搅拌处理频率和时间保证了相变储热材料粉末颗粒和石墨烯粉末颗粒的混合均匀性。
在一实施例中,相变储热材料是一种固液相变材料,例如熔融盐。为了防止相变储热材料发生渗漏,采取把相变储热材料包覆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相变微胶囊微末颗粒,微胶囊颗粒大小控制在3um~5um,比如4um。可直接将微胶囊颗粒加入石墨烯粉末中并加入去离子水超声搅拌处理,也可以将微胶囊颗粒外层的成膜材料戳破,将包裹的相变储热材料加入石墨烯粉末中。
将上述混合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其中为了防止混合物中的石墨烯粉末颗粒或者相变储热材料粉末颗粒因长时间静置产生沉聚,需要快速冷冻处理上述混合物。快速冷冻保证混合均匀的持续性,不会产生沉聚,进一步保证了连续分布。快速冷冻处理的方式为,可以将混合物放在液氮环境中快速冻成冰,然后再放入冻干机中干燥35h~37h,比如36h,得到石墨烯粉末颗粒和相变储热储材料粉末颗粒的混合粉末,即复合材料粉末。
把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粉末放在热压磨具中,进行高温烧结,得到包括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散热片300。热压烧结的温度为1000℃~1200℃,比如1100℃,压力为40MPa~60MPa,比如50Mpa,烧结时间0.5h~1.5h,比如1h。通过控制加入的复合材料粉末量和热压模具共同控制散热片300的厚度。
如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石墨烯浆料中加入粉末状的相变储热材料,并与石墨烯浆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相变储热材料是一种能够把过程余热、废热及太阳能吸收并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的一种储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储热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储热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
按照相变材料的成分,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相变储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或公用设施中回收废热和储存太阳能,它的储能密度大、成本低、对容器腐蚀性小、制作简单。根据熔点、熔解热、性能稳定性、价格来看,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比如石蜡、某些结晶聚合物比如塑料、某些天然生成的有机酸都是比较实用的有机相变材料。目前,使用最多的相变储热材料是无机盐类以及石蜡等有机材料。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可采用无机相变储热材料,也可以采用有机相变储热材料,但相变储热材料需要能够制备成粉末状,且能够与石墨烯浆料均匀混合。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将混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并干燥,得到石墨烯片材。干燥过程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3h,且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基材仅仅作为一个载体,其材质可以为玻璃、石头或金属等,基材表面需平整光滑。基材需满足不与石墨烯浆料和相变储热材料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避免影响散热片300的制作。混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根据需要制备的散热片300的尺寸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石墨烯片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可以大于散热片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使得后续加工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加工余量。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将石墨烯片材进行石墨化处理,使得石墨烯片材的C原子能更好的形成蜂巢状的二维结构,石墨化程度越高,则导热能力越强。具体的,将石墨烯片材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温度为2000℃左右,烧结时间为2h左右,使得石墨烯片材被石墨化处理。石墨烯片材被石墨化处理后,表面并不平整,且易脱落。通过压延成型处理被石墨化处理后的石墨烯片材,使得石墨烯片材的上下表面被压平压实,得到散热片300。
可以理解的是,石墨烯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高导热系数的特性。石墨烯的厚度越大,其蓄热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良好的散热。但石墨烯越厚,其纯度越低,且存在大量的结构缺陷,水平方向上的导热系数随之降低,不利于散热。
本申请通过对石墨进行氧化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并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石墨烯浆料,在石墨烯浆料中加入相变储热材料从而制备散热片300。通过氧化反应处理石墨,得到的氧化石墨的层间距较大,方便进行超声剥离而得到氧化石墨烯。通过还原反应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去除,并通过洗涤得到石墨烯浆料。将石墨烯浆料制备成石墨烯粉末,并加入粉末状的相变储热材料,使得散热片300中含有相变储热材料,从而使得散热片300能够吸收电子设备10内部的热量,并通过中框100将热量传递至电子设备10之外,使得电子设备10能够快速降温,避免影响电子设备10的正常运转。相变储热材料提升了散热片300的储热能力,且散热片300保留了超薄石墨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导热系数。使得散热片3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前提下,厚度能够较薄,从而降低电子设备10的整机厚度,提升产品的外观表现力。散热片300的制备方法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石墨,并使所述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制备氧化石墨;
采用所述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还原所述氧化石墨烯,得到石墨烯浆料;及
将所述石墨烯浆料烘干并研磨,得到石墨烯粉末;
将所述石墨烯粉末与相变储热材料混合,所述相变储热材料和所述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1:0.1~0.2,加入水,将所述相变储热材料、石墨烯粉末和水混合,并进行超声搅拌处理;
采用所述混合物制备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材料粉末;及
采用所述复合材料粉末制备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石墨,并使所述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石墨中加入浓硝酸或浓硫酸,并与所述石墨混合均匀,并加入氧化剂氧化所述石墨,得到片层间距扩大的所述氧化石墨;在所述氧化石墨中加入双氧水以还原残留的所述氧化剂,并用氯化氢溶液和去离子水溶液洗涤,并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并还原所述氧化石墨烯,得到石墨烯浆料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氧化石墨置于水中形成氧化石墨水溶液,通过超声剥离法处理所述氧化石墨水溶液,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
在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还原剂,使得所述氧化石墨烯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石墨烯溶液;
采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溶液清洗所述石墨烯溶液,得到石墨烯浆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搅拌的频率为50khz~80khz,搅拌时间为1h~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混合物制备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材料粉末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石墨烯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复合材料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处理包括:
将混合物置于液氮中快速成冰,并干燥35h~37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复合材料粉末制备散热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复合材料粉末置于模具中共进行热压烧结,制得散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温度为1000℃~1200℃,压力为40MPa~60MPa,烧结时间为0.5h~1.5h。
9.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的制备方法制得。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组件;
中框,包括中板和位于所述中板外周的边框,所述中板和所述边框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及
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中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一侧贴合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另一侧贴合于所述中板。
CN201911038898.0A 2019-10-29 2019-10-29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753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898.0A CN110753480B (zh) 2019-10-29 2019-10-29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898.0A CN110753480B (zh) 2019-10-29 2019-10-29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480A CN110753480A (zh) 2020-02-04
CN110753480B true CN110753480B (zh) 2021-01-12

Family

ID=6928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8898.0A Active CN110753480B (zh) 2019-10-29 2019-10-29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34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2389A (zh) * 2021-03-23 2021-05-28 依润特工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5g通讯用高强度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3549B (zh) * 2021-06-18 2023-04-28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改性石墨的柔性硅胶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74167A (zh) * 2022-03-31 2022-06-03 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泄漏型高导热式石墨烯散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16093610B (zh) * 2023-01-19 2024-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的制造方法、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3906A (zh) * 2018-02-11 2018-08-07 山东建筑大学 八水氢氧化钡/羟基化石墨烯微片复合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928815A (zh) * 2018-09-10 2018-12-04 成都紫苑华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多步骤弱氧化-还原法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的方法
CN110167324A (zh) * 2019-06-21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3072B2 (en) * 2004-01-14 2011-04-12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Silver crystals through Tollen's reaction
CN109562933A (zh) * 2016-05-31 2019-04-02 新泽西鲁特格斯州立大学 由二维材料形成的空心颗粒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3906A (zh) * 2018-02-11 2018-08-07 山东建筑大学 八水氢氧化钡/羟基化石墨烯微片复合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928815A (zh) * 2018-09-10 2018-12-04 成都紫苑华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多步骤弱氧化-还原法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的方法
CN110167324A (zh) * 2019-06-21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480A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3480B (zh)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650618B (zh)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1056851A1 (zh) 一种MXene/金属复合气凝胶、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包含其的热界面材料
Huang et al. A facile, high‐yield, and freeze‐and‐thaw‐assisted approach to fabricate MXene with plentiful wrink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n‐chip micro‐supercapacitors
Yu et al. Silver nanoparticle-based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with ultra-low thermal resistance for powe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Zha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Fe-NC nanoparticles modified porous graphene composite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N101060974B (zh) 夹层散热鳍片
Kim et al. Sn/C composite anodes for Li-ion batteries
WO2021027606A1 (zh) 一种高导热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galactitol/mannitol eutectic mixture/expanded graphite composite as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thermal energy harvesting
Wada et al. Fabrication of bismuth telluride nanoplates via solvothermal synthesis using different alkalis and nanoplate thin films by printing method
CN110182793B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烯散热片的制备方法
CN112435867B (zh) 柔性自支撑MXene/CuS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51076A (zh) 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am et al. Copper pastes using bimodal particles for 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
Wu et al. Holey graphene confined hollow nickel oxide nanocrystals for lithium ion storage
KR101303324B1 (ko) 전도성이 우수한 팽창 흑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3124491A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的热装置
CN103771402A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5236392A (zh) 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7911B (zh) 一种氧化石墨制备天然石墨散热膜的方法
CN110104650B (zh) 一种表面官能团和过渡金属价态可调的超薄MXenes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3133A (zh) 高导热石墨烯散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06813226A (zh) 一种石墨烯金属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Songping Preparation of micron size flake silver powders for conductive thick fil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