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3317A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性炭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3317A
CN110743317A CN201911164816.7A CN201911164816A CN110743317A CN 110743317 A CN110743317 A CN 110743317A CN 201911164816 A CN201911164816 A CN 201911164816A CN 110743317 A CN110743317 A CN 110743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arbon adsorption
opening
water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48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3317B (zh
Inventor
章英如
刘政希
许秀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ian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ian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ian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ian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48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3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3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3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3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3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inorganic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隔设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一腔体隔设为第一水体腔和第二水体腔,所述第一水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二腔体隔设为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气体腔,所述第一气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本发明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既可以满足净化空气,又可以满足净化水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活性炭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由此,活性炭吸附装置应运而生。通常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仅仅具有空气净化的效果,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较好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隔设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一腔体隔设为第一水体腔和第二水体腔,所述第一水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二腔体隔设为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气体腔,所述第一气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体腔和所述第二水体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气体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设位置和所述第一水体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水体腔和外界,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开口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板体,可使得所述第一开口被打开或者被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开设位置和所述第一气体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腔和外界,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第二板体,可使得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或者被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包括连接本体和设于所述连接本体内的多个活性炭,所述连接本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水体腔和所述连接本体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水体腔和所述连接本体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水体腔中的水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活性炭以及所述第二通孔流入至所述第二水体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开设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开设在所述连接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水体腔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开设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开设在所述连接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水体腔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气体腔的微孔,当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外界烟气经由所述第一气体腔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流入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由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铝合金涂层,铝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
本发明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将第一腔体隔设为第一水体腔和第二水体腔,第一水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将第二腔体隔设为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气体腔,第一气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第一水体腔中的水体依次通过第一通孔、连接本体内腔以及第二通孔流入至第二水体腔中,以净化水体,外界烟气经由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流入至第二气体腔中,以净化外界烟气。本发明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既可以满足净化空气,又可以满足净化水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第一开口被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第一开口被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第二活性炭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第一引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为图4所示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第二引风组件和清洁结构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100,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结构10,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1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隔设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1111,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一腔体隔设为第一水体腔1112和第二水体腔1113,所述第一水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活性炭吸附层1121,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二腔体隔设为第一气体腔1122和第二气体腔1123,所述第一气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
其中,为了增加所述壳体的硬度,提高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壳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铝合金涂层,铝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
其中,所述第一水体腔和所述第二水体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气体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3,所述第一开口的开设位置和所述第一水体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水体腔和外界,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板体114,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开口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板体,可使得所述第一开口被打开或者被关闭,用户可通过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水体腔中添加水体,所述水体包括但不限于自来水或者其他带有杂质的水体。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壳体的上端。
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包括连接本体(图未标)和设于所述连接本体内的多个活性炭(图未标),所述连接本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水体腔和所述连接本体内腔的第一通孔(图未标出),所述连接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水体腔和所述连接本体内腔的第二通孔(图未标出),所述第一水体腔中的带有杂质的水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活性炭以及所述第二通孔流入至所述第二水体腔中,所述第二水体腔中的水体为受到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净化的纯净水体。
其中,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容纳部(图未示出),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部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容纳部的内腔为所述第二水体腔,所容纳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水体腔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与所述活性炭接触的水体可通过所述开口端流入到所述第二水体腔中。具体地,所述壳体和所述容纳部为两个独立的元件,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壳体可以采用卡接或者插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将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壳体分离,以取出所述第二水体腔中的受到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净化的纯净水体。
其中,对所述活性炭的设置数量不作限制。例如,所述活性炭的设置数量为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活性炭填满所述连接本体的内腔,以提高流入到所述连接本体内腔中的带有杂质的水体与所述活性炭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水体受到净化的效果。
其中,为了便于所述第一水体腔中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流入至所述连接本体内腔中和所述活性炭接触,所述第一通孔的开设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开设在所述连接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水体腔的表面上。
其中,为了控制流入至所述连接本体内腔中和所述活性炭接触的水体的流出时间和流出效率,对所述第二通孔的开设数量不作限制,例如,所述第二通孔的开设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开设在所述连接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水体腔的表面上,随着所述第二通孔的开设数量增加,和所述活性炭接触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流出的时间缩短,以及水体流出的效率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15,所述第二开口的开设位置和所述第一气体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腔和外界,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第二板体116,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第二板体,可使得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或者被关闭,当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外界烟气等受到污染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流入至所述第一气体腔中。此外,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气体腔的微孔117,当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外界烟气经由所述第一气体腔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流入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所述第二气体腔中的气体为受到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净化的纯净气体,所述纯净气体通过所述微孔再次流出至外界。
其中,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卡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或者插接或者滑动连接等等。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中的一个开设有滑槽(图未示出),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滑轨(图未示出),所述滑轨用于和所述滑槽配合,所述滑轨可滑动地位于所述滑槽中,使得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其中,为了增加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第二板体由硅胶或者橡胶等密封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体由硅胶材料制成。
其中,对所述微孔的开设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的开设数量为一个,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的开设数量可以大于一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活性炭吸附装置,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将第一腔体隔设为第一水体腔和第二水体腔,第一水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将第二腔体隔设为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气体腔,第一气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第一水体腔中的水体依次通过第一通孔、连接本体内腔以及第二通孔流入至第二水体腔中,以净化水体,外界烟气经由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流入至第二气体腔中,以净化外界烟气。本发明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既可以满足净化空气,又可以满足净化水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包括至少一个吸附部1124,所述吸附部包括第一平直段1125、第一折弯段1126、第二平直段1127以及第二折弯段1128。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平直段连接,所述第一折弯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平直段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平直段上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一端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部1124上设有多个所述活性炭,即,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平直段以及所述第二折弯段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活性炭。
其中,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相互平行。
其中,为了便于所述第一气体腔中的气体顺畅通过,增加气流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平直段以及所述第二折弯段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29。可以理解地,当所述吸附部为一个,所述第二折弯段可以省略。可以理解地,当所述吸附部为两个,第二个所述吸附部中的所述第一平直段一端和第一个所述吸附部中所述第二折弯段上远离所述第二平直段的一端连接。可以理解地,对所述吸附部的数量不作限制,只要满足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净化气体的需求即可。
由于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呈迂回折叠状,因此,通过迂回折叠的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可以形成多层“拦截网” ,以增加气体流过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的时间,提高气流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的接触面积,保证气流被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充分净化后流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上下两端的折叠间距较中间段的折叠间距紧密,具体地,可以对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中间段的折叠间距进行拉宽处理,使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中间的折叠间距显得稍微稀疏,而上下两端的折叠间距显得较为紧密。
其中,对所述吸附部上的所述活性炭的设置数量不作限制。例如,当所述活性炭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活性炭布满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平直段以及所述第二折弯段的外表面上,以提高气流和所述活性炭的接触面积,保证气流被所述活性炭充分净化后流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达到气体受到净化的效果。
由于所述第二水体腔中的水体为受到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净化的纯净水体,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导致所述第二水体腔的温度较高,即使将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壳体分离,所述第二水体腔中的水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也不便于降温利用。
请同时参阅图4-图7,为了使得所述第二水体腔既可以容纳常温水体,也可以对其容纳的部分常温水体进行降温,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第二水体腔中设有第一隔离板1114,所述第一隔离板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隔离板将所述第二水体腔隔设为第一容纳腔1115和第二容纳腔1116,所述第二容纳腔邻近所述第二气体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制冷结构70,所述制冷结构包括防水层(图未示出)、设于所述防水层内腔中的制冷液体(图未示出)以及设于所述防水层外表面上的多个吸附体(图未示出)。所述防水层由硅胶或者橡胶等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较好的材质制成,所述防水层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三通孔。所述制冷液体由水与干冰相混合的溶液制成,所述防水层的一侧开设有单向注射孔,用户在使用时,可通过所述单向注射孔向所述防水层内注射干冰以达到制冷作用。所述多个吸附体均由活性炭材料制成。
其中,对所述第三通孔的开设数量不作要求,随着所述第三通孔的开设数量的增加,通过所述第三通孔流入到所述第二水体腔的水体的时间缩短,以及水体流出的效率增加。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由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制冷结构,所述第二容纳腔可以对其容纳的水体进行降温,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由于所述制冷液体位于所述防水层的内腔中,所述防水层对所述制冷液体起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提高了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制冷液体通过所述防水层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水体腔的水体抵持,所述制冷液体的外缘形成多条冷凝气流,由此,多条所述冷凝气流可以降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水体的温度。更进一步地,由于多个所述吸附体和所述第二水体腔的水体接触,多个所述吸附体能够再次净化所述第二水体腔中的水体,以使得所述第二水体腔中的水体更为纯净。
为了进一步对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容纳的水体进行降温,以及实现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达到操作简便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的安装孔(图未标),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密封件20,所述密封件为单向阀,在内部无压力或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隔开;随着所述密封件内部压力逐渐增大,所述密封件逐渐打开,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连通,所述第二气体腔中的纯净气体可以流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此外,所述第一气体腔中设有第二隔离板1117,所述第二隔离板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隔离板将所述第一气体腔隔设为第三容纳腔1118和第四容纳腔1119,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第四容纳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隔离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第四容纳腔的装配孔(图未标),所述第四容纳腔中设有第一引风组件30,所述第一引风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引风组件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引风组件包括固定部31、输出部32、转轴33、连接部34以及引风部35。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容纳腔的腔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和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为电机,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输出部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输出部的一端,所述引风部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引风部围绕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周缘均匀设置,且多个所述引风部朝向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线体36,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和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线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装配孔后和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气体腔的表面固定连接。
操作所述第二板体,使得所述第二板体的位置和所述引风组件的位置错开,此时,所述第一气体腔被打开,外界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流入到所述第一气体腔中,所述第一引风组件运行时,所述第一引风组件将所述第一气体腔中的烟气推动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所述第一气体腔中的烟气被推动的过程中,所述烟气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充分接触,当所述转轴上的所述第一线体收紧,所述第二板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所述第二板体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引风组件,且所述第二板体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引风组件的轴向位置逐渐对应时,所述第二开口和外界连通的面积减少,使得外界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一气体腔的流量减少,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气流流动的速度加快,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气流不断撞击所述第二腔体的腔体壁,并从所述微孔流出至外界。
此外,随着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气体流动性增加,当所述气体压力大于所述密封件自身的压力时,所述密封件能够逐渐被打开,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连通,所述第二气体腔中的纯净气体可以流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对多条冷凝气流进行吹拂,以降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水体的温度,达到了,进一步对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容纳的水体进行降温,以及实现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自动化操作的技术效果,当所述第一引风组件停止运行时,所述密封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隔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当所述密封件被打开,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水体通过所述密封件流入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出)、液位传感器(图未示出)以及提示装置(图未示出),所述控制器内设有预设液位值,所述预设液位值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安装孔处的液位值,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顶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提示装置均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水体的液位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提示装置提示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水体有溢出至所述第二气体腔的风险,所述提示装置的提示方式包括震动提示、指示灯提示以及蜂鸣器提示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地,为了解决所述引风组件运行时,所述引风组件产生的气流不足以使所述密封件被打开的技术问题,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还包括第二引风组件40和清洁结构50,所述第二引风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体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一引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部41、电机42、转动轴43、连接筒44以及叶片45。
具体地,所述第二气体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气体腔的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的腔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连接部由硅胶或者橡胶等密封性较好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固定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电机上,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转动轴上远离所述输出部的一端,所述连接筒的圆心和所述密封件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叶片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围绕设置于所述连接筒的周缘均匀设置,且多个所述叶片均朝向所述密封件。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凸设有连接端60,所述连接端位于外界,所述连接端用于和所述清洁结构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向外凸设形成,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清洁结构可滑动地和所述连接端连接,具体地,所述清洁结构和所述连接端中的一个开设有滑动槽(图未示出),所述清洁结构和所述连接端中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滑动轨(图未示出),所述滑动轨用于和所述滑动槽配合,所述滑动轨可滑动地位于所述滑动槽中。
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清洁本体(图未示出)和设于所述清洁本体侧部的弹性吸附膜,所述清洁本体和所述连接端滑动连接,所述清洁本体置于外界,所述清洁本体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引风件的位置相错开,例如,若所述第二引风件位于左侧,所述清洁本体的位置则位于右侧,若所述第二引风件位于右侧,所述清洁本体的位置则位于左侧,所述弹性吸附部位于所述清洁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弹性吸附部设置在所述清洁本体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涂设或者黏结等,所述弹性吸附部上具有粘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连接部上开设有线体孔(图未示出),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第二线体46,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和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线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体孔后和所述清洁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气体腔的表面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地,当所述第二引风组件运行时,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气流流动的速度加快,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气流不断撞击所述第二腔体的腔体壁,所述气流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充分接触后,有部分气流从所述微孔流出至外界,此外,所述第二引风组件直接朝向所述密封件吹气,当所述气体压力大于所述密封件自身的压力时,所述密封件能够逐渐被打开,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连通,所述第二气体腔中的纯净气体可以流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对多条冷凝气流进行吹拂,以降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水体的温度,达到了进一步对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容纳的水体进行降温,以及实现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自动化操作的技术效果。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引风组件运行时,通过所述转动轴上的所述第二线体收紧,所述清洁本体能够相对所述连接端滑动,所述清洁本体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引风组件,所述清洁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二引风组件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吸附部能够贴附至墙壁上吸附墙壁上的灰尘,此外所述弹性吸附部上还可以设有所述活性炭,通过设置多个所述活性炭以对外界空气进行净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和所述输出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所述电机和所述输出部的开启或关闭,输出功率的升高或者降低,停止或者继续,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隔设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一腔体隔设为第一水体腔和第二水体腔,所述第一水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第二腔体隔设为第一气体腔和第二气体腔,所述第一气体腔能够和外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体腔和所述第二水体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气体腔和所述第二气体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设位置和所述第一水体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水体腔和外界,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开口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板体,可使得所述第一开口被打开或者被关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开设位置和所述第一气体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腔和外界,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第二板体,可使得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或者被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层包括连接本体和设于所述连接本体内的多个活性炭,所述连接本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水体腔和所述连接本体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本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水体腔和所述连接本体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水体腔中的水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活性炭以及所述第二通孔流入至所述第二水体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设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开设在所述连接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水体腔的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开设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开设在所述连接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水体腔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气体腔的微孔,当所述第二开口被打开,外界烟气经由所述第一气体腔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层流入至所述第二气体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由硅胶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铝合金涂层,铝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
CN201911164816.7A 2019-11-25 2019-11-25 活性炭吸附装置 Active CN110743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4816.7A CN110743317B (zh) 2019-11-25 2019-11-25 活性炭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4816.7A CN110743317B (zh) 2019-11-25 2019-11-25 活性炭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3317A true CN110743317A (zh) 2020-02-04
CN110743317B CN110743317B (zh) 2021-11-30

Family

ID=69284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4816.7A Active CN110743317B (zh) 2019-11-25 2019-11-25 活性炭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33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2808A (zh) * 2020-01-08 2020-07-10 江西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木质活性炭磷酸活化法尾气喷淋废水的净化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05730U (zh) * 2017-05-03 2017-12-05 谷恒超 一种活性炭吸附器
CN207667383U (zh) * 2017-12-14 2018-07-31 江西渠成氟化学有限公司 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07904014U (zh) * 2018-01-30 2018-09-25 石家庄泉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活性炭吸附设备的节水型净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05730U (zh) * 2017-05-03 2017-12-05 谷恒超 一种活性炭吸附器
CN207667383U (zh) * 2017-12-14 2018-07-31 江西渠成氟化学有限公司 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07904014U (zh) * 2018-01-30 2018-09-25 石家庄泉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活性炭吸附设备的节水型净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2808A (zh) * 2020-01-08 2020-07-10 江西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木质活性炭磷酸活化法尾气喷淋废水的净化装置
CN111392808B (zh) * 2020-01-08 2022-05-03 江西新华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木质活性炭磷酸活化法尾气喷淋废水的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3317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3317B (zh) 活性炭吸附装置
US11698201B2 (en) Purification dehumidifier
CN110759415B (zh) 采用活性炭的水体净化装置
WO2018103150A1 (zh) 一种醒酒器
WO2021143860A1 (zh) 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783861U (zh) 一种可防摔的陶瓷茶具
CN218117986U (zh) 一种具有隔音降噪功能的压缩机组件
CN113559673B (zh) 一种自清理式环保型烘干箱
CN209310164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2006258U (zh) 一种能够感温排污的电热水器
CN210251805U (zh) 一种热鼓风再生节能吸附式干燥机
CN210089009U (zh) 一种可除湿的空气净化器
CN21019756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加湿器
CN211451475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设备
CN209171533U (zh) 毛发干燥装置
CN107824000B (zh) 空气净化器
CN211739330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设备
CN208510867U (zh) 隔音罩及用于其的料理机
CN215909295U (zh) 一种控温效果好的新风系统
CN220524314U (zh) 一种出风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CN112914161A (zh) 一种集旋转油封及电源通断机构的电子烟
CN111089378A (zh) 静音式空气净化与蒸发加湿一体机
CN110754705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6431871U (zh) 一种多功能麻将机取暖器
CN109737584B (zh) 一种空调自动循环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