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6139A -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6139A
CN110736139A CN201910927153.3A CN201910927153A CN110736139A CN 110736139 A CN110736139 A CN 110736139A CN 201910927153 A CN201910927153 A CN 201910927153A CN 110736139 A CN110736139 A CN 110736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 conditioner
outle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71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6139B (zh
Inventor
蔡泽瑶
荆涛
刘娟
高丽丽
李建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71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6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6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6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6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6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5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cylindrical or spherical bodies which are rota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包括空调模块和辅助送风模块,辅助送风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出风体和驱动组件,出风体包括贯通风道和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包括出风风道进风口,出风风道进风口位于贯通风道内,至少一个贯通风道与空调出风口连通;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展开状态为至少两个出风体与收拢状态相比发生相对位移且贯通风道相互连通的状态。本发明出风体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可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在优化送风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室内装饰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主要有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和中央空调等,这些空调一般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在壳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 出风口的出风直接吹向室内空间。然而,由于出风口位置限定,并且出风口的面积有限,虽然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仍然无法实现室内温度的全方位快速均匀调节。另外,现有空调形状固定,装饰效果差。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空调无法实现室内温度的全方位快速均匀调节及装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调,包括:
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模块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
辅助送风模块,所述辅助送风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出风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出风体包括贯通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包括出风风道进风口,所述出风风道进风口位于所述贯通风道内,至少一个所述贯通风道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体与所述收拢状态相比发生相对位移且贯通风道相互连通的状态。
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出风体沿直线或者弧线展开。
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出风体为柱体,所述贯通风道位于所述柱体的轴向,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柱体的径向;所述出风风道包括出风风道出风口,所述出风风道出风口位于所述柱体的侧面。
如上所述的空调,在所述辅助送风模块的出风体处于最大展开状态时,所述出风体的贯通风道出风口与相邻出风体的贯通风道进风口的重合面积最大。
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柱、位于所述驱动柱上的至少两个齿轮和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齿条位于所述出风体上。
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齿条为弧状或直线状,不同出风体上的齿条的齿数不同,所述辅助送风模块的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齿条在同一出风体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如上所述的空调,在远离所述空调模块的方向上,所述出风体的齿条长度逐渐增长。
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齿条为直线状,相邻出风体的齿条相对设置或者相邻设置。
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包括安装面、与所述安装面相接的侧面和与所述安装面相对的出风面,所述侧面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所述出风面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组件为环形,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围成的空间。
基于上述空调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
所述空调模块启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或者在所述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动态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在空调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送风模块,辅助送风模块的贯通风道和出风风道作为空调出风口的延长风道,空调出风口的出风经过贯通风道和出风风道后吹出,扩大了出风范围,优化了空调的送风效果,提高了出风覆盖的均匀性,实现快速均匀的室内全覆盖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本发明出风体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可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在优化送风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室内装饰的需求。
本发明空调的控制方法在空调模块启动时,空气从空调进风口进入空调并从辅助送风模块的出风风道出风口吹出,扩大了出风范围,优化了空调的送风效果,提高了出风覆盖的均匀性,实现快速均匀的室内全覆盖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调(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调(去掉部分出风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调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调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出风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出风体的径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出风体的轴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调(出风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a-j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有出风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空调(出风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相邻两个出风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空调(出风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相邻两个出风体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出风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相邻两个出风体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空调模块;11、壳体;111、空调进风口;112、空调出风口;113、安装面;114、侧面;115、出风面;12、风机组件;13、换热器组件;
2、辅助送风模块;21、出风体;211、贯通风道;2111贯通风道进风口;2112、贯通风道出风口;212、出风风道;2121、出风风道进风口;2122、出风风道出风口;213、通孔;22、固定板;
3、驱动组件;31、电机;32、驱动柱;33、齿轮;34、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空调模块和辅助送风模块,在空调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辅助送风模块,辅助送风模块的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扩大了出风范围,优化了空调的送风效果,提高了出风覆盖的均匀性,实现快速均匀的室内全覆盖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室内装饰的需求。
下面对空调的组成模块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空调模块1包括壳体11、位于壳体11内的风机组件12和换热器组件13,在壳体11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111和空调出风口112。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空调模块的壳体11包括安装面113、与安装面113相接的侧面114和与安装面113相对的出风面115。
安装面113上设置有安装座(图中未示出),安装座用于将空调安装在墙壁或者天花板上,优选安装在天花板上,形成吊顶空调。
侧面114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111。
出风面115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112。侧面114为圆柱形或者多边柱形。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3为环形,风机组件12位于换热器组件13围成的空间,风机组件12采用轴流风扇。
风机组件12启动时,室内空间的空气经过空调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经过换热器组件13换热后,从空调出风口112进入辅助送风模块2,通过辅助送风模块2吹向室内空间。
当然,本发明的空调模块并不限定在上述形式,凡是能够实现制冷、制热、送风等空调功能的空调模块,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仅需将空调模块的出风口直接或者通过管道与辅助送风模块连接即可。
如图1-3、5-9、10a-j所示,辅助送风模块2包括至少两个出风体21和驱动组件3。
出风体21优选采用柱体,包括第一底面、第二底面和侧面。柱体可以为圆柱体、椭圆柱体、多边形柱体等。相邻出风体21的底面相接触。
驱动组件3安装在空调模块1上,出风体21通过驱动组件3实现连接及联动。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21处于收拢状态(如图1所示)或者展开状态(如图8、9所示)。
其中,收拢状态为出风体21收拢在一起的状态。具体的,收拢状态为相邻出风体21重合面积最大的状态,在出风体21底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收拢状态为出风体21完全重合的状态。展开状态为至少两个出风体21与收拢状态相比发生相对位移且出风体21的贯通风道211相互连通的状态。
如图5-7所示,出风体21包括贯通风道211和出风风道212。
贯通风道211包括贯通风道进风口2111和贯通风道出风口2112。至少在展开状态时,所有出风体21的贯通风道211相互连通。至少一个贯通风道211与空调出风口112连通。
贯通风道211位于出风体21的轴向,具体的,贯通风道进风口2111位于柱体的第一底面,贯通风道出风口2112位于柱体的第二底面。
为了提高出风效率,在辅助送风模块2的出风体21处于最大展开状态时,出风体21的贯通风道出风口2112与相邻出风体21的贯通风道进风口2111的重合面积最大。优选的,贯通风道出风口2112与贯通风道进风口2111的大小相同,在辅助送风模块2的出风体21处于最大展开状态时,出风体21的贯通风道出风口2112与相邻出风体21的贯通风道进风口2111完全重合。
出风风道212包括出风风道进风口2121和出风风道出风口2122,出风风道进风口2121位于贯通风道211内,出风风道出风口2122位于出风体21的侧面。优选的,出风风道出风口2122均匀地分布在出风体21的侧面,以形成360°出风。
出风风道212位于柱体的径向,具体的,出风风道进风口2122位于贯通风道211内,出风风道出风口2122位于柱体的侧面。出风风道出风口2122的设计可以保证出风风道出风口2122的出风不直吹人体。
辅助送风模块2包括固定板22,固定板22与驱动组件3连接,出风体21夹在固定板22和空调模块1之间。为了提高装饰效果,可以在固定板上设置图案或者照明灯或者造型。
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出风体21沿直线(如图11、12、13、14、15、16所示)或者弧线(如图8、9所示)展开。出风体21的展开路径与驱动组件的结构设置有关,下面对驱动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与电机31联动的驱动柱32、位于驱动柱32上的至少两个齿轮33和与齿轮33相适配的齿条34,齿条34位于出风体21上。其中,电机31安装于空调模块1上,齿轮33与驱动柱32同轴设置,齿轮33固定在驱动柱32上,优选一体成型,固定板22固定在驱动柱32上。
为了保证辅助送风模块2外观的美观,驱动组件3位于辅助送风模块2的内部。在出风体21上设置有通孔213,驱动柱32贯穿通孔213,齿条34设置在通孔213的孔壁上。
下面对齿条的设置以及出风体的展开路径进行说明,齿条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定于下述方式:
如图10a-j所示,齿条34为弧状,驱动组件3驱动出风体21沿弧线展开。不同出风体21上的齿条34的齿数不同,辅助送风模块2的出风体21处于收拢状态时,齿条34在同一出风体21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在远离空调模块1的方向上,出风体21的齿条34的长度逐渐增长,可以实现出风体21在远离空调模块1的方向上依次展开,如图8、9所示。
在图10a-j中,出风体21包括10个,驱动柱32及齿轮33旋转一周即360°,在远离空调本体1的方向上,出风体21开设局部齿条34对应的角度依次为36°、72°、108°、144°、180°、216°、252°、288°、324°、360°。若出风体21包括6个,在远离空调本体1的方向上,出风体21开设局部齿条34对应的角度依次为60°、120°、180°、240°、300°、360°。出风体21的个数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对应调节齿条34的开齿弧长及驱动柱32上齿轮33的个数。
如图12所示,齿条34为直线状,驱动组件3驱动出风体21沿直线展开,不同出风体21上的齿条34的齿数相同,相邻出风体21的齿条34相对设置,相对设置是指齿条在同一出风体上的投影相对。在辅助出风模块2的出风体21处于展开状态时,相邻出风体21交错展开,如图11所示。当然,不同出风体21上的齿条34的齿数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而相邻出风体21的齿条34位置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
如图14所示,齿条34为直线状,驱动组件3驱动出风体21沿直线展开相邻出风体21的齿条34位置相邻设置,相邻设置是指齿条在同一出风体上的投影相邻,也即一个齿条的投影的一端与另一个齿条的投影的一端直接相接或投影的延长线相接。展开状态如图13所示。
如图16所示,齿条34为直线状,驱动组件3驱动出风体21沿直线展开。不同出风体21上的齿条34的齿数不同,辅助送风模块2的出风体21处于收拢状态时,齿条34在同一出风体21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在远离空调模块1的方向上,出风体21的齿条34的长度逐渐增长,可以实现出风体21在远离空调模块1的方向上依次展开,如图15所示。
本实施例中两个出风体发生相对位移是以出风体在其轴向的垂直面上发生相对转动为例进行说明的。
当然,两个出风体发生相对位移还可以是出风体在其轴向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具体的,在相邻出风体之间增加可伸缩的通道,通道的一端与出风体的贯通风道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出风体的贯通风道进风口连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件,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空调本体上,连接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联动,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固定板和与其相邻的出风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正转时,连接件带动固定板远离空调本体,固定板带动出风体展开,出风体之间通过可伸缩的管道连接;驱动电机反转时,连接件带动固定板靠近空调本体,出风体收拢。
基于上述空调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空调模块启动,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或者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动态调节。
空调模块启动,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辅助送风模块能够扩大出风范围。特别是出风风道出风口均匀分布在出风体的侧面时,能够实现360°全方位出风。
空调模块启动,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展开状态,辅助送风模块一方面能够扩大出风范围,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装饰室内空间的作用。
空调模块启动,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动态调节,辅助送风模块一方面能够扩大出风范围,同时,由于出风体处于运动状态,增加了出风的流动性,进一步优化了空调模块的出风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装饰室内空间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7所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空调接收开机信号和模式信号。模式信号可以为送风模式信号、制冷模式信号、制热模式信号、除湿模式信号等。
S2、空调模块启动,并运行在相应模式下,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
S3、空调接收出风体控制信号。
S4、判断出风体控制信号是否为展开信号,若是,进入S5,否则,进入S6。
S5、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展开状态。
S6、判断出风体控制信号是否为动态调节信号,若是,进入S7,若否,进入步骤S8。
S7、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出风体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动态调节。
S8、输出功能信号错误提示,提醒用户重新输入出风体控制信号。
在空调模块运行过程中,空调随时接收关机信号,空调模块关闭,驱动组件驱动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模块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
辅助送风模块,所述辅助送风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出风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出风体包括贯通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包括出风风道进风口,所述出风风道进风口位于所述贯通风道内,至少一个所述贯通风道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体与所述收拢状态相比发生相对位移且贯通风道相互连通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出风体沿直线或者弧线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体为柱体,所述贯通风道位于所述柱体的轴向,所述出风风道位于所述柱体的径向;所述出风风道包括出风风道出风口,所述出风风道出风口位于所述柱体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送风模块的出风体处于最大展开状态时,所述出风体的贯通风道出风口与相邻出风体的贯通风道进风口的重合面积最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柱、位于所述驱动柱上的至少两个齿轮和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齿条位于所述出风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为弧状或直线状,不同出风体上的齿条的齿数不同,所述辅助送风模块的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齿条在同一出风体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空调模块的方向上,所述出风体的齿条长度逐渐增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为直线状,相邻出风体的齿条相对设置或者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包括安装面、与所述安装面相接的侧面和与所述安装面相对的出风面,所述侧面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所述出风面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组件为环形,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围成的空间。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模块启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体处于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或者在所述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动态调节。
CN201910927153.3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36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7153.3A CN110736139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7153.3A CN110736139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6139A true CN110736139A (zh) 2020-01-31
CN110736139B CN110736139B (zh) 2021-05-25

Family

ID=6926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7153.3A Active CN110736139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61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756A (zh) * 2020-02-28 2020-06-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7272A1 (de) * 1989-08-25 1991-03-07 Scheu & Wirth Ag Luftaufbereitungsgeraet fuer einzelraeume mit dezentraler zumischung von aussenluft
JPH0989363A (ja) * 1995-09-22 1997-04-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4853673U (zh) * 2015-03-31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205154687U (zh) * 2015-11-03 2016-04-13 肇庆学院 一种新型智能吊扇
CN106795890A (zh) * 2015-01-26 2017-05-31 夏普株式会社 风扇保护罩和送风装置
CN110056951A (zh) * 2019-05-05 2019-07-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7272A1 (de) * 1989-08-25 1991-03-07 Scheu & Wirth Ag Luftaufbereitungsgeraet fuer einzelraeume mit dezentraler zumischung von aussenluft
JPH0989363A (ja) * 1995-09-22 1997-04-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6795890A (zh) * 2015-01-26 2017-05-31 夏普株式会社 风扇保护罩和送风装置
CN204853673U (zh) * 2015-03-31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205154687U (zh) * 2015-11-03 2016-04-13 肇庆学院 一种新型智能吊扇
CN110056951A (zh) * 2019-05-05 2019-07-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756A (zh) * 2020-02-28 2020-06-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6139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1791B2 (en) Air conditioner
EP1681517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2007101171A (ja) 風向調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器
CN105318465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36139B (zh)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58800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出风调整方法
CN110736138B (zh)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01476U (zh) 空气调节设备
JP202011841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880047A (zh) 空气调节设备
US11592191B2 (en) Air conditioner
CN214791851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KR100709877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4620027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052276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260079U (zh) 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设备
JP2008064396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12880178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JP3641725B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6716380U (zh) 送风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13048642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1503095U (zh) 空调新风一体机
CN110749006B (zh) 一种吊扇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2015284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2066959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