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6240A - 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6240A
CN110726240A CN201910344091.3A CN201910344091A CN110726240A CN 110726240 A CN110726240 A CN 110726240A CN 201910344091 A CN201910344091 A CN 201910344091A CN 110726240 A CN110726240 A CN 110726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id
elastic
connection
seal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40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占庚
周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de Chin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de Chin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de Chin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de Chin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26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6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09Duct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necting means, e.g. fl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涉及空气交换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通过设置连接主体并为连接主体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且密封筋至少一条在所述连接端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如此,连接端上的密封筋能够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与刚性管相抵,能够保证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交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由于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室内通风称为居住生活舒适度的标准之一,因此,室内通风也成为节能建筑的主要指标之一。
目前,为了改善室内通风,节能建筑通常配备有供室内通风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通常包括:供风管道,所述供风管道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室内;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用于排出室内空气;风机,风机用于为空气在通风系统中的流动提供动力。其中,供风管道及排风管道均由风管形成;目前,鉴于安装需要,风管通常由多根刚性管连接形成。
现有技术中,相邻的刚性管通常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并且,为了避免刚性管的插接处漏风,操作人员通常在两根刚性管插接处的缝隙中填充弹性填料,或者在两根刚性管的插接处缠绕胶带。然而,上述手动填充填料或者缠绕胶带的操作,不仅影响施工效率,并且难以保证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能够保证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内形成有通风通道;连接主体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所述至少一条密封筋用于抵设在所述连接端内侧壁及刚性管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密封筋沿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延伸,且所述至少一条密封筋在所述连接端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
可选地,多条所述密封筋中的至少一条为沿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延伸的闭环。
可选地,所述密封筋为多条,多条密封筋沿所述连接端的轴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的中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可选地,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可选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通风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密封筋。
可选地,所述密封筋的厚度从外至内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筋向内凸出所述密封筋设置,所述限位筋用于在所述刚性管与所述弹性连接件配合到位时与所述刚性管相抵。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由硅胶制成。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一体成型。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的A型邵氏硬度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90。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还包括:刚性支撑件,所述刚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的连接端,且所述刚性支撑件的硬度大于所述连接主体的硬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包括:多根刚性管,相邻的两根刚性管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通过设置连接主体并为连接主体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且密封筋至少一条在所述连接端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如此,连接端上的密封筋能够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与刚性管相抵,能够保证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中弹性连接件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再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性连接件;
11-连接主体;11a-通风通道;
12-连接端;121-密封筋;122-限位筋;
12a-第一安装槽;123-侧壁;124-第一翻折边;125-第二翻折边;
13-刚性支撑件;13a-第二安装槽;131-第一支撑环;132-第二支撑环;133-第三支撑环。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1,包括:连接主体11,连接主体11内形成有通风通道11a;连接主体11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12,连接端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121,至少一条密封筋121用于抵设在连接端12内侧壁及刚性管之间;其中,至少一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密封筋121至少一条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
连接主体11具体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形成通风通道11a,以使与弹性连接件1连接的两个刚性管之间能够连通。连接主体11可以设置有多个连接端12,连接端12主要用于与刚性管,而连接主体11主要用于将各个连接端12连接。
连接主体11具体可以为柱状管道,如图1所示,此时,柱状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12,两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或者,连接主体11也可以为弧形管道,如图2所示,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12,两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又或者,连接主体11为T型管道,此时,T型管道设置有三个连接端12,三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又或者,连接主体11为十字型管道,十字型管道设置有四个连接端12,四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
当然,连接主体1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且,连接端12的数量也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各连接端12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12的尺寸不同,以便于适配不同的刚性管。本实施例对于各连接端12的尺寸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其中至少一个连接端12可以套设在刚性管道上,对于套设在刚性管上的连接端12而言,连接端12朝向刚性管也即朝向通风通道11a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121,至少一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径向向内延伸,至少一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至少一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为闭环。
当密封筋121为一条时,密封筋121为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密封筋121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抵设在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以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当密封筋121为多条时,多条密封筋121均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多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其中,多条密封筋121可均未开环,且多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共同围成闭环。
例如:以密封筋121为两条为例:两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其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另一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其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并且,两条密封筋121位于连接端12内侧壁上相对的两侧,如此,两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能够围成闭环,从而两个密封筋121能够共同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在另一些示例中,其中至少一个连接端12可以插设在刚性管道上,对于插设在刚性管上的连接端12而言,连接端12朝向刚性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121,至少一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径向向外延伸,至少一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至少一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闭环。
当密封筋121为一条时,密封筋121为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密封筋121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抵设在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以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当密封筋121为多条时,多条密封筋121均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多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其中,多条密封筋121可均未开环,且多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共同围成闭环。
例如:以密封筋121为两条为例:两条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其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另一密封筋121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且其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并且,两条密封筋121位于连接端12内侧壁上相对的两侧,如此,两条密封筋121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能够围成闭环,从而两个密封筋121能够共同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1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具体可以由硅胶制成,并且,弹性连接件1的A型邵氏硬度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90,在满足将两个刚性管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使得连接端12上的密封筋121具有一定的变形,以保证密封筋121与刚性管的抵接可靠性,从而保证其密封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1,通过设置连接主体11并为连接主体11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12,连接端12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121,且密封筋121至少一条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如此,连接端12上的密封筋121能够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与刚性管相抵,能够保证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可选地,多条密封筋121中的至少一条为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
当密封筋121为一条时,密封筋121为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密封筋121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抵设在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以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当密封筋121为多条时,多条密封筋121中的至少一个为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以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例如:各条密封筋121均为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各条密封筋121均沿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可选地,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连接主体11可以为弧形管道,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12,两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此时,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之间可具有夹角,该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或者,连接主体11可以为L型管道,L型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12,两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其中,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90度。
当然,连接主体1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例如:连接主体11为T型管道或者十字型管道等,此时连接主体11上至少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之间也可具有夹角。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之间设置为具有夹角,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连接件1能够更好地匹配刚性管的走向,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可选地,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连接主体11具体可以为柱状管道,柱状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12,两个连接端12分别与一刚性管连接;此时,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平行且重合;或者,连接主体11为中部具有弯折的管道,也即,连接主体11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柱状段,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柱状段之间连接有第二柱状段,第二柱状段的中轴线与第一柱状段的中轴线垂直。
当然,连接主体1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12的中轴线之间设置为相互平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连接件1能够更好地匹配刚性管的走向,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可选地,连接端12朝向通风通道11a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密封筋121;此时,刚性管插设在连接端12中,以提高防漏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从外至内,密封筋121厚度逐渐减小,从而密封筋121朝向刚性管的一侧易于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刚性管能够顺利进入连接端12。
当然,对于密封筋121设置在连接端12的外侧壁上的弹性连接件1而言,从内至外,密封筋121厚度可逐渐减小,从而密封筋121朝向刚性管的一侧易于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刚性管能够顺利进入连接端12。
可选地,连接端12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筋122,限位筋122位于连接端12朝向连接主体11的一端,限位筋122向内凸出密封筋121设置,限位筋122用于在刚性管与弹性连接件1配合到位时与刚性管相抵,以限制刚性管插设到连接端12的长度,以免刚性管对连接主体11造成损坏,从而利于提高弹性连接件1的密封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当然,对于密封筋121设置在连接端12的外侧壁上的弹性连接件1而言,连接端1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筋122,限位筋122向外凸出密封筋121设置,限位筋122用于在刚性管与弹性连接件1配合到位时与刚性管相抵,以限制刚性管插设到连接端12的长度,以免刚性管对连接主体11造成损坏,从而利于提高弹性连接件1的密封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包括:多根刚性管,相邻的两根刚性管通过弹性连接件1连接。
其中,弹性连接件1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可具有壳体,壳体内可设置有用于为空气在通风系统中的流动提供动力的风机,且壳体分别与供风管道、排风管道连通。供风管道由多根刚性管连接形成,相邻的两根刚性管通过弹性连接件1连接;排风管道,由多根刚性管连接形成,相邻的两根刚性管通过弹性连接件1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装置,通过设置连接主体11并为连接主体11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12,连接端12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121,且密封筋121至少一条在连接端12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如此,连接端12上的密封筋121能够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与刚性管相抵,能够保证沿刚性管的整个周向填充连接端12与刚性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靠地避免刚性管与连接端12的连接处漏风,利于提高通风效率。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中弹性连接件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4-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至少一个连接端12设置有刚性刚性支撑件13,刚性支撑件13的硬度大于弹性连接件10的硬度。
刚性支撑件13可由钢、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制成,以使刚性支撑件13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支撑连接端12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一端,以便于弹性连接件10与刚性管的装配。
刚性支撑件13可以包括沿弹性连接件10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以沿整个连接端12的周向其支撑作用,进一步便于弹性连接件10与刚性管的装配。
此外,刚性支撑件13还可以包括多个沿连接端12的周向延伸的开环结构,多个开环结构可以均匀相间设置。当然,刚性支撑件13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只要能够实现其支撑作用即可。
本实施例中,连接端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2a,刚性支撑件13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a中。
示例的,连接端12包括用于与刚性管配合的侧壁123,侧壁123连接有背离通风通道111a向外延伸的第一翻折边124,第一翻折边12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翻折边125,连接端侧壁123、第一翻折边124与第二翻折边125共同围成第一安装槽12a。
示例的,刚性支撑件13包括:第一支撑环131,第一支撑环13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a中,且第一支撑环131抵设在连接端侧壁123与第二翻折边125之间。
其中,第一支撑环131可以为圆柱体弯折形成的环体,或者第一支撑环131也可以为立方体等棱柱体弯折形成的环体。
第一安装槽12a沿连接端12的轴向的尺寸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支撑环131沿连接端12的轴向的最大尺寸,以保证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可靠性。
第一翻折边124、第二翻折边125可与连接端12一体设置,第一翻折边124、第二翻折边125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此时,第一安装槽12a沿连接端12的径向的尺寸可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支撑环131沿连接端12的径向的最大尺寸,以使连接端侧壁123与第二翻折边125紧密且可靠地夹持住第一支撑环131,也即将第一支撑环131可靠地抵设在连接端侧壁123与第二翻折边125之间,保证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刚性支撑件13可与弹性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刚性支撑件13及弹性连接件10中的一个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弹性连接件10上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密封配合的连接端12,以降低刚性管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处漏风的可能性,利于提高通风效率;同时,通过在弹性连接件10连接端12设置硬度更大的刚性支撑件13,故该刚性支撑件13能够支撑起连接端12,从而保证连接端12能够形成较合适的孔径,便于在装配连接端12与刚性管时,刚性管能够顺利地进入连接端12并密封配合,以降低刚性管与弹性连接件10的装配难度。
图7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请参照图7-8,可选地,刚性支撑件13包括:第一支撑环131,第一支撑环13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a中,且第一支撑环131抵设在连接端侧壁123与第二翻折边125之间。其中,第一支撑环131也可以为立方体等棱柱体弯折形成的环体。
第一支撑环131背离第一安装槽12a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支撑环132,也即第一支撑环131朝向第一安装槽12a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支撑环132。
第二支撑环132的外侧连接有第三支撑环133,第二翻折边125抵设在第一支撑环131与第三支撑环133之间。
第一安装槽12a沿连接端12的径向的尺寸可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支撑环131沿连接端12的径向的最大尺寸,以使连接端侧壁123与第二翻折边125紧密且可靠地夹持住第一支撑环131,也即将第一支撑环131可靠地抵设在连接端侧壁123与第二翻折边125之间,保证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可靠性。
第一支撑环131沿连接端12的轴向的尺寸可大于第一安装槽12a沿连接端12的轴向的尺寸,也即第一支撑环131的一端可伸出第一安装槽12a设置;第一支撑环131伸出第一安装槽12a的部分的外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端12,第二连接环可与第二翻折边125相抵。
第一支撑环131与第二支撑环132沿连接端12径向的间距可小于等于第二翻折边125沿连接端12径向的厚度,以便于第一支撑环131与第二支撑环132紧密且可靠地夹持住第二翻折边125,保证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可靠性。
其中,第一支撑环131、第二支撑环132及第三支撑环133可以一体设置。
本实施例中,刚性支撑件13可与弹性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刚性支撑件13及弹性连接件10中的一个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图9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又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9,可选地,刚性支撑件1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3a,连接端12卡设在第二安装槽13a中。
此时,刚性支撑件13的结构可与实施例二类此,也即,刚性支撑件13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及第三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与第三支撑环平行设置,第二支撑环连接在第一支撑环与第三支撑环之间,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及第三支撑环共同围成第二安装槽13a。
第二安装槽13a沿连接端12的径向的尺寸,也即第一支撑环与第三支撑环沿连接端12径向的间距,可小于或者等于,连接端侧壁123沿其倾向的厚度,以使得第一支撑环与第三支撑环紧密且可靠地夹持住连接端侧壁123,也即连接端侧壁123可靠地抵设在第一支撑环与第三支撑环之间,保证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刚性支撑件13可与弹性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刚性支撑件13及弹性连接件10中的一个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图10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装置再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0,可选地,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一体设置,且刚性支撑件13埋设在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端12。
在具体实现时,可将刚性支撑件13预先放置在弹性连接件10的成型模具中,然后采用浇铸或者注塑工艺形成埋设有刚性支撑件13的弹性连接件10,以提高刚性支撑件13与弹性连接件10的连接更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各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在与尺寸如大孔径的刚性管装配时,尤其能够降低刚性管与弹性连接件10的装配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内形成有通风通道;连接主体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刚性管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密封筋,所述至少一条密封筋用于抵设在所述连接端内侧壁及刚性管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密封筋沿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延伸,且所述至少一条密封筋在所述连接端端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围成闭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密封筋中的至少一条为沿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延伸的闭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为多条,多条密封筋沿所述连接端的轴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的中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两个连接端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通风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密封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的厚度从外至内逐渐减小;和/或,所述连接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筋向内凸出所述密封筋设置,所述限位筋用于在所述刚性管与所述弹性连接件配合到位时与所述刚性管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件由硅胶制成;和/或,弹性连接件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件的A型邵氏硬度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支撑件,所述刚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的连接端,且所述刚性支撑件的硬度大于所述连接主体的硬度。
1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刚性管,相邻的两根刚性管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连接。
CN201910344091.3A 2018-07-16 2019-04-26 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Pending CN1107262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167 2018-07-16
CN2018107791670 2018-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6240A true CN110726240A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1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4091.3A Pending CN110726240A (zh) 2018-07-16 2019-04-26 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624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187A (zh) * 2007-05-23 2007-10-24 蔡海华 法兰式管材连接结构
CN106090478A (zh) * 2016-07-27 2016-11-09 福建新通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对接两个管道的组合式密封套筒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38260U (zh) * 2016-08-12 2017-02-08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管道连接器
CN206112371U (zh) * 2016-08-18 2017-04-19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通风组件
CN206191140U (zh) * 2016-09-12 2017-05-24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结构的折弯式通风管道连接器
CN206988617U (zh) * 2017-07-03 2018-02-09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通风管道连接件
CN207064900U (zh) * 2017-07-08 2018-03-02 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联合安装用密封连接机构
CN207527173U (zh) * 2017-10-26 2018-06-22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风管管道专用连接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187A (zh) * 2007-05-23 2007-10-24 蔡海华 法兰式管材连接结构
CN106090478A (zh) * 2016-07-27 2016-11-09 福建新通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对接两个管道的组合式密封套筒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38260U (zh) * 2016-08-12 2017-02-08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管道连接器
CN206112371U (zh) * 2016-08-18 2017-04-19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通风组件
CN206191140U (zh) * 2016-09-12 2017-05-24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结构的折弯式通风管道连接器
CN206988617U (zh) * 2017-07-03 2018-02-09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通风管道连接件
CN207064900U (zh) * 2017-07-08 2018-03-02 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联合安装用密封连接机构
CN207527173U (zh) * 2017-10-26 2018-06-22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风管管道专用连接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48287T3 (es) Acoplamiento de conducto de ventilación y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del mismo
JP4863986B2 (ja) 貫通ダクトとその貫通ダクトを用いた中空壁のダクト構造
CN110726240A (zh) 用于连接风管的弹性连接件及通风装置
JP5571413B2 (ja) ダクト本体、フィルター、給気ダクト、及びダクト本体にフィルターを取り付ける取付方法
CN213577775U (zh) 风管组件、室内机及风管机
CN209310090U (zh) 排烟管组件和油烟机
CN211060364U (zh) 密封盖板及空调
CN106940080A (zh) 一种连通接头、导水装置及空调器
CN206724444U (zh) 一种连通接头、导水装置及空调器
KR20100003770U (ko) 장방형 환기덕트의 단부벽의 처짐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보강링
CN105066282A (zh) 一种空调管用固定管套
CN110631239A (zh) 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20856680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及其空调风道转接件
CN108488921B (zh) 一种风口密封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6587056U (zh) 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
CN210689325U (zh) 管道组件、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856581U (zh) 一种通风管道及通风管道连接装置
CN212377479U (zh)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除冰的风管及送风组件
CN202083080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通风管的角码
CN220227263U (zh) 一种风机管道防漏风装置
CN210739597U (zh) 中空壁钢肋螺旋波纹管
CN220379168U (zh) 一种内圆角方管伸缩节
CN216948806U (zh) 一种地下室用防水穿墙套管结构
CN218119897U (zh) 一种空调及其室内机
CN21945323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单元管及冷却管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