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9362A -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9362A
CN110719362A CN201910851149.3A CN201910851149A CN110719362A CN 110719362 A CN110719362 A CN 110719362A CN 201910851149 A CN201910851149 A CN 201910851149A CN 110719362 A CN110719362 A CN 110719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intelligent
robot
state information
call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11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俊
董晋利
王桂平
黄国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11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9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9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362A/zh
Priority to US17/011,021 priority patent/US11570306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27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not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0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 G10L15/1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using natural language modelling
    • G10L15/1815Semantic context, e.g. disambiguation of the recognition hypotheses based on word mean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2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at a specific time, e.g. morning call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3Voice mail systems
    • H04M3/53333Message receiving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3Voice mail systems
    • H04M3/53333Message receiving aspects
    • H04M3/53358Message previ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4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using speech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云计算领域,其中方法可包括: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若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则根据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应用本申请所述方案,可提升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性能等。

Description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云计算领域中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对话机器人(如来电秘书机器人)逐渐兴起,当手机用户不想接听或不方便接听电话时,可由智能对话机器人帮忙接听。智能对话机器人会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即语音交互),收集来意,整理成摘要发送给被叫用户。
智能对话机器人虽然为被叫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通话形态固定,即只能采用单一的通话形态进行通话,通话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包括:
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则根据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结合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并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包括: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所述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通话结束后,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包括: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并将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以及调整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当确定需要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根据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结合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并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所述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当通话结束后,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根据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调整单元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并将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所述方案,可根据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与主叫用户通话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升了通话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通话需求;而且,在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结合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和/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来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从而可使得调整后的通话形态更为符合用户的要求,并更具针对性等;另外,还可根据通话内容来对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进行更新等,从而确保了标签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调整结果的准确性等。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为本申请所述通话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通话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所述通话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话处理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申请所述通话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方式。
在101中,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在102中,若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则根据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现有方式中,当手机用户不想接听或不方便接听电话时,可由智能对话机器人帮忙接听,智能对话机器人会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相应地,需要能够完成以下一系列处理:语音识别、语义解析以及语音合成等,即对来自主叫用户的语音进行语音识别,并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语义解析,根据语义解析结果生成回复语音等。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以下处理: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并在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根据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优选地,可实时获取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以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闲聊、投诉、关于正式事情的交流等。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可包括但不限于:声量、语调和语速等。如何获取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以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为现有技术。另外,针对获取到的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可基于预先设定的评定规则等,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比如,被叫用户为某一公司的一位领导,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为反映该公司的某人在沟通时的态度问题,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为声量较大、语速较快等,那么可基于评定规则,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为投诉。
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可根据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比如,当智能对话机器人上一次结束通话时,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本次通话开始后,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为第二状态信息,那么则可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之后,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变为第三状态信息(可能是由于之前确定出的状态错误或主叫用户确实变更了状态),那么则可再次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再比如,每次通话结束后,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默认状态,本次通话开始后,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为第二状态信息,那么则可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等。以上所示“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的方式仅为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体确定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优选地,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可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并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比如,可预先设置主叫用户的不同状态信息分别对应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组成对应关系表,进而可通过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如当主叫用户的状态为投诉时,查询出投诉状态对应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并相应地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
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根据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与主叫用户通话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升了通话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通话需求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可进一步进行以下处理。
1)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即在电话接通之前,可获取用户期望的自己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如男声、女声等。可将各可供选择的基本人设显示在相关界面上,供用户进行选择,并可将用户所选择的基本人设作为获取到的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可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并在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可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即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与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相对应的通话形态。
通过上述方式,可使得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的调整更为符合用户的要求。
2)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结合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即在电话接通之前,可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另外,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可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并在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可结合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即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与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及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相对应的通话形态。
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本地陌生来电及异地陌生来电等。其中,系统标签可包括营销电话、骚扰电话等,可按照现有方式获取这类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可包括朋友、领导、家人等,可为被叫用户在手机通讯录中为不同号码设置的标签。
通过上述方式,可结合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来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从而可使得调整更具针对性。
当通话结束后,还可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比如,来电号码之前的标签为营销电话,但本次通话内容并非营销内容,那么则可去除营销电话的标签,当下次再接收到该来电号码的电话时,其标签可变为本地陌生来电或异地陌生来电等。通过该方式,确保了标签信息的准确性,从而提升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的调整结果的准确性等。
3)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并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即在电话接通之前,可获取用户期望的自己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如男声、女声等,并可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另外,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可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并在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可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即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与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相对应的通话形态。
通过上述方式,可使得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的调整更为符合用户的要求,并更具针对性。
本实施例中,所调整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可包括但不限于:音色、声量、语调和语速等。即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各方面的通话形态进行全面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通话性能,并提升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拟人程度等。
基于上述介绍,图2为本申请所述通话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方式。
在201中,获取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可将各可供选择的基本人设显示在相关界面上,供用户进行选择,并可将用户所选择的基本人设作为获取到的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比如,被叫用户为一位男性,那么其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可为男声。再比如,被叫用户为一位女性,那么其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可为女声。
后续,如果需要,被叫用户可随时对所设置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进行修改。
在202中,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本地陌生来电及异地陌生来电等。其中,系统标签可包括营销电话、骚扰电话等,可按照现有方式获取这类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可包括朋友、领导、家人等,可为被叫用户在手机通讯录中为不同号码设置的标签。
当通话结束后,还可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当然,如果无需更新,则无需执行此操作。
在203中,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优选地,可实时获取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信息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闲聊、投诉、关于正式事情的交流等。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可包括但不限于:声量、语调和语速等。如何获取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以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为现有技术。另外,针对获取到的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以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可基于预先设定的评定规则等,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在204中,若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则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优选地,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可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并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具体地,可预先设置不同的组合结果分别对应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组成对应关系表,每个组合结果可由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组成,进而可通过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并相应地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
比如,当前情况为男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朋友(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闲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应于第一通话形态,那么则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第一通话形态。
再比如,当前情况为女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领导(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关于正式事情的交流(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应于第二通话形态,那么则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第二通话形态,之后,假设正式事情的交流完毕后,主叫用户的状态切换为闲聊状态,那么当前情况即变为女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领导(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闲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应于第三通话形态,那么则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第三通话形态等。
所调整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可包括但不限于:音色、声量、语调和语速等。
通话结束之后,还可将智能对话机器人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摘要,通过短信或邮件等方式发送给被叫用户,所述摘要中可包括来电时间、来电用户/号码以及通话内容概述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申请所述通话处理装置300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获取单元301以及调整单元302。
获取单元301,用于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调整单元302,用于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根据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优选地,获取单元301可实时获取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以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闲聊、投诉、关于正式事情的交流等。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可包括但不限于:声量、语调和语速等。如何获取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以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为现有技术。另外,针对获取到的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可基于预先设定的评定规则等,确定出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调整单元302可根据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另外,获取单元301还可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相应地,调整单元302可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如可将各可供选择的基本人设显示在相关界面上,供用户进行选择,并可将用户所选择的基本人设作为获取到的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如男声、女声等。
或者,获取单元301还可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相应地,调整单元302可结合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本地陌生来电及异地陌生来电等。其中,系统标签可包括营销电话、骚扰电话等,可按照现有方式获取这类标签。用户自定义标签可包括朋友、领导、家人等,可为被叫用户在手机通讯录中为不同号码设置的标签。
当通话结束后,调整单元302还可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或者,获取单元301还可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并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相应地,调整单元302可结合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优选地,当确定需要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调整单元302可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并将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图3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
总之,采用本申请所述方案,可根据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与主叫用户通话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从而提升了通话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通话需求;而且,在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结合被叫用户为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和/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来对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从而可使得调整后的通话形态更为符合用户的要求,并更具针对性等;另外,还可根据通话内容来对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进行更新等,从而确保了标签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调整结果的准确性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4所示,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话处理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Y01、存储器Y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Y01为例。
存储器Y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通话处理的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通话处理的方法。
存储器Y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话处理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X所示的xx模块X01、xx模块x02和xx模块x03)。处理器Y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Y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通话处理的方法。
存储器Y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通话处理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Y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Y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Y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通话处理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话处理的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Y03和输出装置Y04。处理器Y01、存储器Y02、输入装置Y03和输出装置Y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Y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通话处理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Y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若确定需要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则根据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结合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并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包括: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所述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通话结束后,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包括: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将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8.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以及调整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利用智能对话机器人与主叫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当确定需要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调整时,根据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通话之前,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结合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通话之前,获取被叫用户为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设置的基本人设,并获取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结合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基本人设、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以及当前的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对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进行对应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实时获取所述主叫用户表达的意图及所述主叫用户的通话形态,根据获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所述主叫用户的状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当通话结束后,根据通话内容,更新所述来电号码的标签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通过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表,确定出当前情况下适用的通话形态,将所述智能对话机器人的通话形态调整为确定出的通话形态。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51149.3A 2019-09-10 2019-09-10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719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1149.3A CN110719362A (zh) 2019-09-10 2019-09-10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011,021 US11570306B2 (en) 2019-09-10 2020-09-03 Call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1149.3A CN110719362A (zh) 2019-09-10 2019-09-10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362A true CN110719362A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09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1149.3A Pending CN110719362A (zh) 2019-09-10 2019-09-10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0306B2 (zh)
CN (1) CN11071936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188A (zh) * 2018-11-29 2019-03-0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差异性自助应答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72786A (zh) * 2019-01-31 2019-04-23 北京蓦然认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及装置
CN109979457A (zh) * 2019-05-29 2019-07-05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千人千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186A (en) * 1991-09-05 1994-07-26 At&T Bell Laboratories Telecommunication call bi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930700A (en) * 1995-11-29 1999-07-27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creening and directing incoming calls
US5867494A (en) * 1996-11-18 1999-02-02 Mci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with integrated video conferencing bill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229878B1 (en) * 1998-01-21 2001-05-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lephone answ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050387B1 (en) * 1998-10-19 2011-11-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ustomized audio responses to incoming phone calls
US6560649B1 (en) * 1999-02-10 2003-05-06 Avaya Technology Corp. Hierarchical service level remediation for competing classes based upon achievement of service level goals
US6351464B1 (en) * 1999-09-20 2002-02-26 Mci Worldcom, Inc. Virtual second line hybri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92185B2 (en) * 1999-11-12 2008-06-24 Phoenix Solutions, Inc. Speech based learning/training system using semantic decoding
US7167899B2 (en) * 2002-03-26 2007-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eb-content aware automatic call transfer system and process for mobile users and operators
RU2312396C2 (ru) * 2005-03-24 2007-12-10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центр информатизации пр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избирательной комисс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и проведения голосования с помощью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системы
US7970107B2 (en) * 2005-08-08 2011-06-28 On-Q Telecom Systems C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all completion services
EP1965577B1 (en) * 2007-02-28 2014-04-30 Intellisis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old times during automated call processing
US8897757B2 (en) * 2011-04-27 2014-11-25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nswering a call o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324092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Daniel E. Scott Built-in mobile device call handler and answering machine
US9584663B2 (en) * 2015-02-06 2017-02-28 As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dentifier provided when returning call / message
US11258902B2 (en) * 2018-10-02 2022-02-22 Verint Americas Inc. Partial automation of text chat conversations
US20210005192A1 (en) * 2019-07-05 2021-01-07 Talkdes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xt-enabled automated agent assistance within a cloud-based contact center
US11328205B2 (en) * 2019-08-23 2022-05-10 Talkdesk, Inc. Generating featureless service provider matches
US10944870B1 (en) * 2019-10-31 2021-03-09 Talkdesk, Inc. Customer experience options in a graphically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
US20220051664A1 (en) * 2020-03-20 2022-02-17 Google Llc Semi-delegated calling by an automated assistant on behalf of human participa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188A (zh) * 2018-11-29 2019-03-0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差异性自助应答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72786A (zh) * 2019-01-31 2019-04-23 北京蓦然认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及装置
CN109979457A (zh) * 2019-05-29 2019-07-05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千人千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70306B2 (en) 2023-01-31
US20210075912A1 (en) 2021-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7434B (zh) 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85121B1 (ko) 스크린 미러링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3704063B (zh) 一种云手机的性能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5973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voice
CN113325954B (zh) 用于处理虚拟对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933227A (zh) 智能终端的协助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752968A (zh) 性能基准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1059B (zh) 用于模型蒸馏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19865A (zh) 云资源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599341B (zh) 用于生成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82294A (zh)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9512947A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における非線形エコーキャンセルのための二方式振幅処理フレームワーク
CN110719362A (zh)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59867B (zh) 业务内容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2966201B (zh) 对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20220081957A (ko) 음성 방송 방법,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0609671B (zh) 声音信号增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27435B (zh) 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16955A (zh) 一种多应用间信息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028670A (ja) 表示される認識テキストの決定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3691937A (zh) 用于确定位置信息的方法、云手机和终端设备
KR20210039354A (ko) 음성 인터렉션 방법, 음성 인터렉션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
CN111582480A (zh) 用于对模型剪枝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8046A (zh) 用于交互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81052A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服务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