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8992B - 一种电机铁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8992B
CN110718992B CN201910907556.1A CN201910907556A CN110718992B CN 110718992 B CN110718992 B CN 110718992B CN 201910907556 A CN201910907556 A CN 201910907556A CN 110718992 B CN110718992 B CN 110718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ealing plate
rotor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75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8992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onghui Mo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onghu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onghu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onghu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75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8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铁芯,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散热板;所述壳体内固连有散热板和密封板;所述壳体内表面于密封板右侧位置固连有定子,所述定子所在位置对应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左侧端面固连有输出轴;所述密封板左侧侧面固连有挡环;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于挡环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转动叶;所述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空间注有冷却油;所述定子和转子内均开设有散热管道,且该散热管道均通过导槽与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空间连通;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子无法通过介质散热的难题,避免定子和转子内的温度长期处于较高的温度状态,影响到铁芯磁导通的效率,进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铁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铁芯。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而旋转部分转子-rotor)叫电枢铁心,定子和转子都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两零件相互配合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目前电机存在普遍的难题是散热,电机运行时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铁芯内部由于涡流而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就是电机发热重要产生源之一,电机发热一方面会增加电力损耗,带来额外的电力成本,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效率和运行的经济性;另一方面电机过热将直接影响到电机所用的绝缘材料的寿命,并限制电机的输出,严重时会导致电机烧毁,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要在设计时注意合理减少电机的损耗;二要努力改善冷却条件,使热量能有效地、尽快地散发出去。
现有电机散热技术,主要有自冷式和扇冷式,上述两种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电机周边空气自然流动以及通过风扇加快电机周边空气流动方式来进行散热,但是上述两种散热方式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较高的散热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介质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油的流动来进行散热,散热方式较为有效,但现有技术仅能对定子进行直接散热,无法满足转子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难以大量散热、转子无法进行介质散热以及电机耗电量较高、经济性价值较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机铁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铁芯,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散热板;所述壳体为桶状设计,且内表面固连有定子;所述定子的数量为二,且以壳体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壳体于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左侧端面固连有转子,且转子与定子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转子左侧端面固连有输出轴,且输出轴、转动柱和壳体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壳体左侧开口通过紧固件固连有散热板;所述壳体的圆弧内表面于散热板与转子之间固连有密封板;所述散热板和密封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输出轴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壳体外部,且输出轴转动连接于散热板;所述密封板左侧侧面固连有挡环;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于挡环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转动叶,且转动叶倾斜设置;所述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空间注有冷却油;所述定子和转子内均开设有散热管道,且该散热管道均通过导槽与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空间连通;工作时,电机插入电源,转子绕着定子进行转动,转子转动分别带动左右两边的输出轴和转动柱进行转动,输出轴进而带动外部其他工作元件转动,实现电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当输出轴转动时,一方面会实现电机内换向器的换向作业;另一方面,输出轴转动会带动挡环内的转动叶转动,转动叶转动可以使得挡环内的油液不断向左流动,减少油液在挡环内大量蓄积,此外电机工作时,导槽可以将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空间内的冷却油分别导入和导出散热管道,实现冷却油在散热管道内的循环作业,从而将定子和转子内的大量热量进行快速传递,并最终导入至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空间内,再通过散热板向外快速散发热量,通过转子左端设置转动柱,且转动柱与壳体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效解决转子转动摆动问题,减少转子转动偏心和摆动所造成的定子和转子间的碰撞和摩擦,从而减少电机本身的发热量,同时源头上减少电机的损耗,减少电机运行的成本,通过将转动叶倾斜设置,当转动叶转动时,可以有效实现向左不断导流冷却油的作用,减少冷却油与密封板和输出轴之间间隙接触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转动叶的转动起到搅动作用,可以将密封板附近较热的冷却油搅动导流至散热板附近,提高散热的效率,通过设置挡环缩小了转动叶的工作范围,极大减少了转动叶的工作负荷,防止冷却油通过外圈进入转动叶右侧,增加了冷却油所在空间的密封性,防止油液通过间隙空间向电机内部进一步渗漏,对电机正常运转产生危害,通过以上电机铁芯,可以将定子和转子内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冷却油内,避免定子和转子内的温度长期处于较高的温度,影响到铁芯磁导通的效率,进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增加电机的工作负荷和耗电量,提高电机的可持续的运转能力以及提高电机的经济价值。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和密封板均为石墨烯材料;所述散热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注有液体冷凝剂;工作时,当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内的大量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冷却油内,此时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冷却油温度会快速升高,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散热,会造成扇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温度与定子和转子内的温度梯度减少,热传导的效率会快速降低,将无法满足对定子和转子内的温度进行快速散热的作用,影响到电机的正常运转,因此通过将散热板和密封板的材料均设为石墨烯材质,一方面密封板可以将电机内部温度直接传导到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冷却油内,辅助于介质散热方式,增加散热效果,另一方面石墨烯材料可以快速的将散热板和密封板内冷却油的温度导出至电机外部,同时通过将散热板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注入液体冷凝剂,极大增加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空腔为环状螺旋形设计;工作时,当散热板开设常规的矩形空腔结构,且矩形空腔大小较小时,无法满足快速和大量的散热需求;当散热板开设较大的矩形空腔则会影响到散热板的强度,当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均可能会对散热板有磕碰,散热板较低的强度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将散热板的空腔设计为环状的螺旋形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散热板的强度不足,同时环状的螺旋形结构可以增加空腔的散热面,进行有效的提高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右侧侧面于输出轴周圈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液囊;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于第一液囊右侧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数量和第一液囊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定子内均开设有第一散热管道;所述散热板和壳体内均开设有第一导槽,且第一导槽与第一液囊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液囊通过第一导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散热管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道的出口均通过第一导槽连通至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空间内,且第一导槽的出口均位于密封板附近;所述第一液囊靠近散热板附近均开设有第一进油口,且第一进油口内均设有单向阀;工作时,当输出轴转动过程中,输出轴上固连的挤压杆均会对第一液囊产生有规律的挤压,当第一液囊受到挤压杆挤压时,会使得第一液囊内的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一导槽进入对应的第一散热管道,并最终回流到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一液囊受到挤压杆的挤压结束时,第一液囊重新膨胀,并通过第一进油口内将散热板和密封板内的冷却油吸入到第一液囊内,依次往复循环作业,通过将第一进油口设置于靠近散热板附近,可以使得第一液囊内的冷却油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状态,提到冷却的效果,通过将第一导槽的出口设置于密封板附近可以有效的防止较高温度的冷却油直接注入到第一液囊附近,影响到第一液囊正常的工作运转。通过设置第一液囊有效的利用了电机转动的条件,将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冷却油快速导入定子,并实现循环,极大提高了定子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转动叶相对于密封板一侧的侧面上均固连有第二液囊;所述密封板左侧侧面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台,所述凸台均与第二液囊对应设置;所述转子内开设有第二散热管道;所述输出轴内均开设有第二导槽,且第二导槽与第二液囊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液囊均通过第二导槽与对应的第二散热管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道的出口均通过第二导槽连通至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空间内,且第二导槽的出口均位于挤压杆附近;所述第二液囊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油口,且第二进油口内均设有单向阀;工作时,当输出轴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输出轴上的第二液囊进行转动,第二液囊会通过凸台进行有规律的挤压,当第二液囊受到凸台挤压时,会使得第二液囊内的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二导槽进入对应的第二散热管道,并最终回流到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二液囊受到凸台的挤压结束时,第二液囊重新膨胀,并通过第二进油口内将散热板和密封板内的冷却油吸入到第二液囊内,依次往复循环作业,通过设置第二液囊有效接将冷却油导入到转子内实现转子的介质散热,同时第二液囊有效的利用了电机转动的条件,将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冷却油快速导入定子,并实现循环,极大提高了转子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左侧侧面于第二通孔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连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与密封板和输出轴的接触面均套接有橡胶套;工作时,当电机停止运转时,转动叶停止转动,散热板和密封板内的冷却油流至输出轴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附近,为了避免冷却油通过该缝隙进一步大量渗入电机内部,因此在第二安装槽内固连吸水棉,通过吸水棉吸水膨胀将输出轴与第二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到电机内冷却系统的密封效果,提高电机的运转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铁芯,通过设置壳体、定子、转子和散热板,通过在定子和转子内分别开设有散热管道,壳体上固连有的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形成密封的腔室,然后密封的腔室内部注有冷却油,且散热管道均通过导槽与散热板和密封板之间形成的密封腔室连通,通过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子无法通过介质散热的难题,避免定子和转子内的温度长期处于较高的温度状态,影响到铁芯磁导通的效率,进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减少电机的工作负荷和耗电量,增加电机的可持续的运转能力以及提到电机的经济性价值。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铁芯,通过设置第一液囊、第二液囊、挤压杆和凸台,通过挤压杆和凸台分别有规律的挤压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实现冷却油快速在定子和转子内循环,进而及时有效的对定子和转子内的热量进行导出,防止热量在定子和转子内大量蓄积,影响到铁芯磁导效率,提高电机的运转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散热板立体图;
图4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壳体1、定子2、第一散热管道21、第一导槽22、转子3、转动柱31、输出轴32、密封板33、挡环34、转动叶35、第二液囊36、凸台37、第二散热管道38、第二导槽39、第二进油口310、吸水棉311、散热板4、空腔41、第一液囊42、挤压杆43、第一进油口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铁芯,包括壳体1、定子2、转子3和散热板4;所述壳体1为桶状设计,且内表面固连有定子2;所述定子2的数量为二,且以壳体1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壳体1于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1;所述转动柱31左侧端面固连有转子3,且转子3与定子2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转子3左侧端面固连有输出轴32,且输出轴32、转动柱31和壳体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壳体1左侧开口通过紧固件固连有散热板4;所述壳体1的圆弧内表面于散热板4与转子3之间固连有密封板33;所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输出轴32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且输出轴32转动连接于散热板4;所述密封板33左侧侧面固连有挡环34;所述输出轴32的外表面于挡环34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转动叶35,且转动叶35倾斜设置;所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注有冷却油;所述定子2和转子3内均开设有散热管道,且该散热管道均通过导槽与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空间连通;工作时,电机插入电源,转子3绕着定子2进行转动,转子3转动分别带动左右两边的输出轴32和转动柱31进行转动,输出轴32进而带动外部其他工作元件转动,实现电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当输出轴32转动时,一方面会实现电机内换向器的换向作业;另一方面,输出轴32转动会带动挡环34内的转动叶35转动,转动叶35转动可以使得挡环34内的油液不断向左流动,减少油液在挡环34内大量蓄积,此外电机工作时,导槽可以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的冷却油分别导入和导出散热管道,实现冷却油在散热管道内的循环作业,从而将定子2和转子3内的大量热量进行快速传递,并最终导入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再通过散热板4向外快速散发热量,通过转子3左端设置转动柱31,且转动柱31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效解决转子3转动摆动问题,减少转子3转动偏心和摆动所造成的定子2和转子3间的碰撞和摩擦,从而减少电机本身的发热量,同时源头上减少电机的损耗,减少电机运行的成本,通过将转动叶35倾斜设置,当转动叶35转动时,可以有效实现向左不断导流冷却油的作用,减少冷却油与密封板33和输出轴32之间间隙接触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转动叶35的转动起到搅动作用,可以将密封板33附近较热的冷却油搅动导流至散热板4附近,提高散热的效率,通过设置挡环34缩小了转动叶35的工作范围,极大减少了转动叶35的工作负荷,防止冷却油通过外圈进入转动叶35右侧,增加了冷却油所在空间的密封性,防止油液通过间隙空间向电机内部进一步渗漏,对电机正常运转产生危害,通过以上电机铁芯,可以将定子2和转子3内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内,避免定子2和转子3内的温度长期处于较高的温度,影响到铁芯磁导通的效率,进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增加电机的工作负荷和耗电量,提高电机的可持续的运转能力以及提高电机的经济价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均为石墨烯材料;所述散热板4内开设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内注有液体冷凝剂;工作时,当电机的定子2和转子3内的大量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内,此时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温度会快速升高,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散热,会造成扇热板和密封板33之间的温度与定子2和转子3内的温度梯度减少,热传导的效率会快速降低,将无法满足对定子2和转子3内的温度进行快速散热的作用,影响到电机的正常运转,因此通过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的材料均设为石墨烯材质,一方面密封板33可以将电机内部温度直接传导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内,辅助于介质散热方式,增加散热效果,另一方面石墨烯材料可以快速的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冷却油的温度导出至电机外部,同时通过将散热板4内开设有空腔41,且空腔41内注入液体冷凝剂,极大增加散热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腔41为环状螺旋形设计;工作时,当散热板4开设常规的矩形空腔41结构,且矩形空腔41大小较小时,无法满足快速和大量的散热需求;当散热板4开设较大的矩形空腔41则会影响到散热板4的强度,当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均可能会对散热板4有磕碰,散热板4较低的强度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将散热板4的空腔41设计为环状的螺旋形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散热板4的强度不足,同时环状的螺旋形结构可以增加空腔41的散热面,进行有效的提高散热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板4右侧侧面于输出轴32周圈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液囊42;所述输出轴32的外表面于第一液囊42右侧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挤压杆43;所述挤压杆43的数量和第一液囊42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定子2内均开设有第一散热管道21;所述散热板4和壳体1内均开设有第一导槽22,且第一导槽22与第一液囊42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液囊42通过第一导槽2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散热管道21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1的出口均通过第一导槽22连通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且第一导槽22的出口均位于密封板33附近;所述第一液囊42靠近散热板4附近均开设有第一进油口44,且第一进油口44内均设有单向阀;工作时,当输出轴32转动过程中,输出轴32上固连的挤压杆43均会对第一液囊42产生有规律的挤压,当第一液囊42受到挤压杆43挤压时,会使得第一液囊42内的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一导槽22进入对应的第一散热管道21,并最终回流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一液囊42受到挤压杆43的挤压结束时,第一液囊42重新膨胀,并通过第一进油口44内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吸入到第一液囊42内,依次往复循环作业,通过将第一进油口44设置于靠近散热板4附近,可以使得第一液囊42内的冷却油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状态,提到冷却的效果,通过将第一导槽22的出口设置于密封板33附近可以有效的防止较高温度的冷却油直接注入到第一液囊42附近,影响到第一液囊42正常的工作运转。通过设置第一液囊42有效的利用了电机转动的条件,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快速导入定子2,并实现循环,极大提高了定子2散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动叶35相对于密封板33一侧的侧面上均固连有第二液囊36;所述密封板33左侧侧面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台37,所述凸台37均与第二液囊36对应设置;所述转子3内开设有第二散热管道38;所述输出轴32内均开设有第二导槽39,且第二导槽39与第二液囊36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液囊36均通过第二导槽39与对应的第二散热管道38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道38的出口均通过第二导槽39连通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且第二导槽39的出口均位于挤压杆43附近;所述第二液囊36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油口310,且第二进油口310内均设有单向阀;工作时,当输出轴32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输出轴32上的第二液囊36进行转动,第二液囊36会通过凸台37进行有规律的挤压,当第二液囊36受到凸台37挤压时,会使得第二液囊36内的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二导槽39进入对应的第二散热管道38,并最终回流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二液囊36受到凸台37的挤压结束时,第二液囊36重新膨胀,并通过第二进油口310内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吸入到第二液囊36内,依次往复循环作业,通过设置第二液囊36有效接将冷却油导入到转子3内实现转子3的介质散热,同时第二液囊36有效的利用了电机转动的条件,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快速导入定子2,并实现循环,极大提高了转子3的散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板33左侧侧面于第二通孔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连有吸水棉311;所述吸水棉311与密封板33和输出轴32的接触面均套接有橡胶套;工作时,当电机停止运转时,转动叶35停止转动,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流至输出轴32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附近,为了避免冷却油通过该缝隙进一步大量渗入电机内部,因此在第二安装槽内固连吸水棉311,通过吸水棉311吸水膨胀将输出轴32与第二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到电机内冷却系统的密封效果,提高电机的运转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电机插入电源,转子3绕着定子2进行转动,转子3转动分别带动左右两边的输出轴32和转动柱31进行转动,输出轴32进而带动外部其他工作元件转动,实现电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当输出轴32转动时,一方面会实现电机内换向器的换向作业;另一方面,输出轴32转动会带动挡环34内的转动叶35转动,转动叶35转动可以使得挡环34内的油液不断向左流动,减少油液在挡环34内大量蓄积,此外电机工作时,导槽可以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的冷却油分别导入和导出散热管道,实现冷却油在散热管道内的循环作业,从而将定子2和转子3内的大量热量进行快速传递,并最终导入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再通过散热板4向外快速散发热量,当电机的定子2和转子3内的大量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内,此时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冷却油温度会快速升高,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散热,会造成扇热板和密封板33之间的温度与定子2和转子3内的温度梯度减少,热传导的效率会快速降低,将无法满足对定子2和转子3内的温度进行快速散热的作用,影响到电机的正常运转,因此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的材料均设为石墨烯材质,当输出轴32转动过程中,输出轴32上固连的挤压杆43均会对第一液囊42产生有规律的挤压,当第一液囊42受到挤压杆43挤压时,会使得第一液囊42内的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一导槽22进入对应的第一散热管道21,并最终回流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一液囊42受到挤压杆43的挤压结束时,第一液囊42重新膨胀,并通过第一进油口44内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吸入到第一液囊42内,依次往复循环作业,同时当输出轴32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输出轴32上的第二液囊36进行转动,第二液囊36会通过凸台37进行有规律的挤压,当第二液囊36受到凸台37挤压时,会使得第二液囊36内的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二导槽39进入对应的第二散热管道38,并最终回流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二液囊36受到凸台37的挤压结束时,第二液囊36重新膨胀,并通过第二进油口310内将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吸入到第二液囊36内,依次往复循环作业,当电机停止运转时,转动叶35停止转动,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内的冷却油流至输出轴32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附近,为了避免冷却油通过该缝隙进一步大量渗入电机内部,因此在第二安装槽内固连吸水棉31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定子(2)、转子(3)和散热板(4);所述壳体(1)为桶状设计,且内表面固连有定子(2);所述定子(2)的数量为二,且以壳体(1)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壳体(1)于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1);所述转动柱(31)左侧端面固连有转子(3),且转子(3)与定子(2)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转子(3)左侧端面固连有输出轴(32),且输出轴(32)、转动柱(31)和壳体(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壳体(1)左侧开口通过紧固件固连有散热板(4);所述壳体(1)的圆弧内表面于散热板(4)与转子(3)之间固连有密封板(33);所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输出轴(32)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且输出轴(32)转动连接于散热板(4);所述密封板(33)左侧侧面固连有挡环(34);所述输出轴(32)的外表面于挡环(34)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转动叶(35),且转动叶(35)倾斜设置;所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注有冷却油;所述定子(2)和转子(3)内均开设有散热管道,且该散热管道均通过导槽与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的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4)和密封板(33)均为石墨烯材料;所述散热板(4)内开设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内注有液体冷凝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1)为环状螺旋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4)右侧侧面于输出轴(32)周圈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液囊(42);所述输出轴(32)的外表面于第一液囊(42)右侧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挤压杆(43);所述挤压杆(43)的数量和第一液囊(42)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定子(2)内均开设有第一散热管道(21);所述散热板(4)和壳体(1)内均开设有第一导槽(22),且第一导槽(22)与第一液囊(42)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液囊(42)通过第一导槽(2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散热管道(21)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1)的出口均通过第一导槽(22)连通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且第一导槽(22)的出口均位于密封板(33)附近;所述第一液囊(42)靠近散热板(4)附近均开设有第一进油口(44),且第一进油口(44)内均设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35)相对于密封板(33)一侧的侧面上均固连有第二液囊(36);所述密封板(33)左侧侧面上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台(37),所述凸台(37)均与第二液囊(36)对应设置;所述转子(3)内开设有第二散热管道(38);所述输出轴(32)内均开设有第二导槽(39),且第二导槽(39)与第二液囊(36)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液囊(36)均通过第二导槽(39)与对应的第二散热管道(38)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道(38)的出口均通过第二导槽(39)连通至散热板(4)和密封板(33)之间空间内,且第二导槽(39)的出口均位于挤压杆(43)附近;所述第二液囊(36)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油口(310),且第二进油口(310)内均设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33)左侧侧面于第二通孔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连有吸水棉(311);所述吸水棉(311)与密封板(33)和输出轴(32)的接触面均套接有橡胶套。
CN201910907556.1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电机铁芯 Active CN110718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556.1A CN110718992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电机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556.1A CN110718992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电机铁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8992A CN110718992A (zh) 2020-01-21
CN110718992B true CN110718992B (zh) 2021-05-07

Family

ID=6921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7556.1A Active CN110718992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电机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8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850A (zh) * 2020-07-24 2021-06-08 韩建辉 一种空压内摆式实时温控电机
CN116094234B (zh) * 2023-04-10 2023-06-16 常州永瀚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楼宇通风用节能直流无刷离心风机
CN116231945B (zh) * 2023-05-04 2023-07-18 山东高原油气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永磁电机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43526A (fr) * 1937-09-25 1939-07-05 Hermes Patentverwertungs Gmbh Machine électrique fermée avec tubes de refroidissement
EP0039493A2 (en) * 1980-05-07 1981-11-11 Fanuc Ltd. Rotary electric motor
CN101557143A (zh) * 2008-04-09 2009-10-14 利勃海尔比伯拉赫有限公司 液冷式电机以及用于冷却这种电机的方法
CN203251189U (zh) * 2013-05-03 2013-10-23 嵊州市精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CN105122606A (zh) * 2013-04-15 2015-1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5379080A (zh) * 2013-07-19 2016-03-02 株式会社东芝 液冷式电动机
CN105896825A (zh) * 2015-01-25 2016-08-24 李骁 一种基于水循环冷却的内部永磁体电马达自冷却系统
CN106151054A (zh) * 2015-03-26 2016-11-2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驱动泵
CN205811775U (zh) * 2016-05-27 2016-12-14 罗振洪 温控电机与控制器的风油混合冷却系统
CN207968201U (zh) * 2018-01-05 2018-10-12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
CN108691812A (zh) * 2017-04-05 2018-10-23 胜达因有限责任公司 自给式轴承箱冷却系统
CN109256902A (zh) * 2018-10-29 2019-01-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转子一体化循环冷却的高速永磁电机及其冷却方法
CN209184335U (zh) * 2018-12-24 2019-07-30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转子的油冷冷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43526A (fr) * 1937-09-25 1939-07-05 Hermes Patentverwertungs Gmbh Machine électrique fermée avec tubes de refroidissement
EP0039493A2 (en) * 1980-05-07 1981-11-11 Fanuc Ltd. Rotary electric motor
CN101557143A (zh) * 2008-04-09 2009-10-14 利勃海尔比伯拉赫有限公司 液冷式电机以及用于冷却这种电机的方法
CN105122606A (zh) * 2013-04-15 2015-1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203251189U (zh) * 2013-05-03 2013-10-23 嵊州市精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CN105379080A (zh) * 2013-07-19 2016-03-02 株式会社东芝 液冷式电动机
CN105896825A (zh) * 2015-01-25 2016-08-24 李骁 一种基于水循环冷却的内部永磁体电马达自冷却系统
CN106151054A (zh) * 2015-03-26 2016-11-2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驱动泵
CN205811775U (zh) * 2016-05-27 2016-12-14 罗振洪 温控电机与控制器的风油混合冷却系统
CN108691812A (zh) * 2017-04-05 2018-10-23 胜达因有限责任公司 自给式轴承箱冷却系统
CN207968201U (zh) * 2018-01-05 2018-10-12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
CN109256902A (zh) * 2018-10-29 2019-01-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转子一体化循环冷却的高速永磁电机及其冷却方法
CN209184335U (zh) * 2018-12-24 2019-07-30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转子的油冷冷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8992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8992B (zh) 一种电机铁芯
WO2016206342A1 (zh)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212909259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永磁同步电机
CN207939353U (zh) 一种电机和车辆
CN116169831B (zh) 一种工业用永磁电机
CN115224834B (zh) 一种防高温干扰的永磁同步电机
CN109327112B (zh) 一种轴向贯通循环散热电机
WO2021227262A1 (zh) 一种具有水冷循环结构的永磁直驱渣浆泵
CN106451918A (zh) 一种循环式液冷电机
CN102386718A (zh) 电机冷却系统
CN20675922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
WO2020220834A1 (zh) 冷却系统、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6846147A (zh) 一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
CN111207596A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08806700U (zh) 一种电机端盖
CN113949188A (zh) 一种转子风冷式永磁电机及电力机车
CN204481595U (zh) 一种高效率电动机
CN112583220B (zh) 一种双轴电机
CN111245144A (zh) 一种高效的三相异步电机
CN209642460U (zh) 一种快速冷却型电机
CN218102880U (zh) 自风冷散热结构的全封闭永磁同步电机
CN218071234U (zh) 轮毂电机双侧壁内外循环式冷却装置
CN104734426B (zh) 一种液冷电机冷却器
CN211854924U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108347135A (zh) 电机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341700 Daluo community, Longn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ngnan City,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Honghui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area a, entrepreneurship Park, University Town, 1199 Liuxian Avenu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Zaosh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