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5500A -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5500A
CN110715500A CN201810759099.1A CN201810759099A CN110715500A CN 110715500 A CN110715500 A CN 110715500A CN 201810759099 A CN201810759099 A CN 201810759099A CN 110715500 A CN110715500 A CN 110715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control assembly
storage space
voltage
humidit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90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5500B (zh
Inventor
臧艺强
王霁昀
陶瑞涛
王书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590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55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5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5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5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5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电解控湿组件。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和预设的湿度阈值之间的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电压。具体地,当通过计算得出上述湿度差值较大时,则设定一较高的工作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的除湿/加湿反应快速进行;当计算得出上述差值较小时,则设定一较低的工作电压,以使得除湿/加湿反应缓慢进行。在本发明中,电压调节装置根据储物空间内的实际湿度情况调节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速率,从而确保储物空间内的湿度持续稳定在湿度阈值附近,为食物储藏提供一个良好的湿度氛围。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湿度是冰箱内物品保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调控冰箱内间室的湿度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风冷冰箱中,由于冷风的对流作用,冰箱内的湿度较低,一般在30%-60%。这种干燥的低温环境虽然适合储存干货等低水分的物品,但若将水果、蔬菜等水分充足的物品放入间室内,则水分很容易散失,显然不利于保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风冷冰箱在冷藏间室底部设置储物抽屉,储存于储物抽屉内的食物能够与冰箱间室内的风冷气流隔离,从而保证抽屉内部保持高湿的储藏环境。然而,当含有高水分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等)存放于上述储物抽屉内部时,由于空气不流通,抽屉内部会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状态。若抽屉内部的湿度得不到控制,会导致抽屉内部出现凝露甚至滴水等现象,影响用户使用。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储物抽屉内部的湿度成为当前冰箱保藏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控制储物空间内的湿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节省能源。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冷藏冷冻装置包括储物容器,储物容器的盒体内部限定出储物空间,盒体上设置有电解控湿组件,电解控湿组件包括分别朝向储物空间内部和外部设置的两个极板以及夹持于两个极板之间的质子交换膜,方法包括:检测储物空间的湿度值;计算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根据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电压;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
可选地,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的步骤包括:判断储物空间的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若是,对电解控湿组件施加正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正电,以消耗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若否,对电解控湿组件施加反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负电,以在储物空间内部产生水蒸气。
可选地,计算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设定的湿度阈值。
可选地,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是,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若否,执行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的步骤。
可选地,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持续检测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判断湿度值是否达到湿度阈值;若是,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储物容器,储物容器的盒体内限定有储物空间,盒体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口;电解控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口处,用于调节储物空间内部的湿度;其中电解控湿组件包括:两个极板,其中一个极板配置成电解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另一个极板配置成利用氢离子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夹持于两个极板之间的质子交换膜,配置成在两个极板之间运输氢离子,以使得电解反应持续进行;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储物空间内部,用于检测储物空间的湿度值;计算装置,配置成计算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并且根据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电压;和电压调节装置,与计算装置电路连接,配置成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
可选地,电压调节装置还配置成:在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对电解控湿组件施加正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正电,以消耗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在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对电解控湿组件施加反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负电,以在储物空间内部产生水蒸气。
可选地,上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参数获取装置,配置成获取用户设定的湿度阈值。
可选地,上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门体,可开闭地设置于冷藏冷冻装置前侧;开闭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门体的开闭状态;其中电压调节装置,与开闭检测装置电路连接,还配置成在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可选地,电压调节装置,还配置成在湿度值达到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和预设的湿度阈值之间的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电压。具体地,当通过计算得出上述湿度差值较大时,则设定一较高的工作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的除湿/加湿反应快速进行;当计算得出上述差值较小时,则设定一较低的工作电压,以使得除湿/加湿反应缓慢进行。在本发明中,电压调节装置根据储物空间内的实际湿度情况调节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速率,从而确保储物空间内的湿度持续稳定在湿度阈值附近,为食物储藏提供一个良好的湿度氛围。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在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若冰箱的门体处于开启状态,表明用户正在使用冰箱。在这段时间内,用户可能开启储物容器,储物空间与外界空气连通,导致储物空间内的气体氛围遭到破坏。即使电解控湿组件工作也无法实现除湿/加湿的功能。此时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关闭电解控湿组件以节省电能,同时还提高了电解控湿组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容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电解控湿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电解控湿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电解控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电解控湿组件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容器分解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湿度差值和工作电压的关系图表;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容器100,包括:盒体110、电解控湿组件200。盒体110内限定有储物空间,盒体110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口。电解控湿组件200形成于上述安装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口为矩形口,用于安装电解控湿组件200。电解控湿组件200的大小和安装口大小相适配,以使得其能够完全封闭安装口,防止储物空间内部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
如图2至4所示,电解控湿组件200包括:第一极板220、第二极板230和夹持于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之间的质子交换膜210。向电解控湿组件200供电的电源可以设置在储物容器上,也可以设置在储物容器外部,例如可以设置在冰箱的内胆上,以便于用户安装拆卸。第一极板220背朝质子交换膜210的一面至少部分暴露于储物空间内部,第二极板230背朝质子交换膜210的一面至少部分暴露于储物空间外部。也就是说,电解控湿组件200具有至少3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二极板230、质子交换膜210和第一极板220,第二极板230朝向储物空间外部,第一极板220朝向储物空间内部。每一层结构均与安装口所在平面平行,且每一层面积的大小均与安装口大小相同。
优选地,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为碳电极板或铂电极板,一般使用表面有铂镀层的碳电极。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的边缘均设置有一个接线端,分别为第一极板接线端221和第二极板接线端231,用于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
在电源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提供正向电压时,电源向第二极板230提供电子,同时第一极板220向电源阳极提供电子。第一极板220配置成电解水蒸气,产生质子和氧气。质子交换膜210配置成将质子(也就是氢离子)由第一极板220一侧运输到第二极板230一侧。第二极板230配置成利用氢离子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其中,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的化学反应式分别为:
第一极板:2H2O→O2+4H++4e-
第二极板:O2+4H++4e-→2H2O
具体的,电源的阳极连接第一极板220,第一极板220一侧电解储物容器100内部的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以此消耗储物空间内部的水分,氢离子进入质子交换膜210内,并朝向第二极板230运动。电源的阴极向第二极板230充电,向第二极板230提供电子,第二极板230一侧利用质子交换膜210提供的氢离子和储物空间外部的氧气反应生成水。
在电源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提供反向电压时,电源向第一极板220提供电子,同时第二极板230向电源阳极提供电子。第二极板230配置成电解水蒸气,产生质子和氧气。质子交换膜210配置成将质子由第二极板230一侧运输到第一极板220一侧。第一极板220配置成利用质子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其中,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的化学反应式分别为:
第一极板:O2+4H++4e-→2H2O
第二极板:2H2O→O2+4H++4e-
此时,第二极板230一侧电解储物容器100外部的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第一极板220一侧利用质子交换膜210提供的氢离子和储物空间内部的氧气反应生成水。控湿组件200在储物空间内部反应生成水,从而提高储物空间内部的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的中央均开设有允许外部空气流动至质子交换膜的矩形开口。上述开口直接将部分质子交换膜210暴露于空气中,增大了膜片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了控湿组件200的反应速率,从而提升了整个组件的性能。
质子交换膜210包括:质子导电聚合物、多孔膜以及至少一种活性成分。至少一种活性成分分散在质子导电聚合物中,且质子导电聚合物被吸入并填充在多孔膜的孔中。质子交换膜210的作用为供氢离子穿过,以将第一极板220反应生成的氢离子运输到第二极板230,或将第二极板230反应生成的氢离子运输到第一极板220。
优选地,质子导电聚合物为聚苯乙烯磺酸(PSSA)或羧甲基纤维素(CMC)。多孔膜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氟化乙烯丙烯(FEP)或聚烯烃薄膜或聚全氟乙丙烯或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或聚合物纤维;活性成分为适用于电渗流动的硅胶,分散的硅胶浓度不超过质子交换膜质量的5%。
在本实施例中,电解控湿组件2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扩散层270和一个或多个垫圈260。扩散层270位于第一极板220和质子交换膜210之间以及第二极板230和质子交换膜210之间,扩散层270的材质为表面镀铂的钛网,其作用为便于导电以及允许水蒸气扩散。至少一个垫圈260可以位于上述多层结构之间,每个垫圈260为矩圆形的薄圈,其外圈大小与第二极板230、第一极板220的大小相同。每个垫圈260均由弹性绝缘材料制成,以缓冲相邻层之间的挤压力,同时防止电解控湿组件200其它部件带电,影响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解控湿组件2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两块弹性板240,分别设置在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的外侧,用于加紧第一极板220、质子交换膜210和第二极板230。每块弹性板240的中间部分镂空,以允许气体通过。
电解控湿组件200还包括:两块固定板290。两块固定板290设置在两块弹性板240的外侧,用于整合固定弹性板240、第一极板220、质子交换膜210和第二极板230。如图5所示,每个固定板290的中间部分镂空,以允许气体通过。镂空部分还设置有一个十字形支架,用于提高固定板290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9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进一步夹紧第一极板220、质子交换膜210和第二极板230,保证质子交换膜210的表面平整,提高了电解控湿组件200的性能。
电解控湿组件200还包括:第一风机251和第二风机252。上述第一风机251和第二风机252均可以为微型轴流风机。
第一风机251设置于第二极板230背朝质子交换膜2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风机251设置于储物空间外部,其风扇转轴的轴线与第二极板230垂直。第一风机251将储物空间外部空气向质子交换膜210吹送,以加快第二极板230附近的空气流通速度。第二风机252设置于第一极板220背朝质子交换膜2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风机252设置于储物空间内部。其风扇转轴的轴线与第一极板220垂直,用于将储物容器100内部的空气朝向第一极板220吹送。
当电解控湿组件20被施加正向电压时,第一风机251、第二风机252开启。由于第二极板230一侧反应需要消耗氧气,因此第二极板230附近的氧气浓度较低。第一风机251开启朝向第二极板230的方向吹风,以加快第二极板230附近的空气流通速度,向第二极板230持续不断地提供氧气,以保证反应能够快速稳定进行。同时,第二风机252向第一极板220吹送空气,将空气中的水蒸气一同吹送至第一极板220,以向第一极板220提供反应物,进一步加快电解反应的进行。同理,当电解控湿组件20被施加反向电压时,第一风机251、第二风机252也能够提高电解反应的速度,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极板220反应消耗(或产生)水蒸气,因此第一极板220附近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低(或较高),而储物空间内部的其他部分水蒸气浓度偏高(或偏低),这样容易造成储物空间内部湿度分布不均匀,影响食物保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252开启还可以加快储物空间内部的空气循环,使得储物空间内部湿度分布均匀,防止储物空间局部湿气过高或过低。
电解控湿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支架281和第二支架282。第一支架281设置于第一风机251和固定板290之间,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风机251。第二支架282,设置于第二风机252和对应的固定板290之间,用于固定支撑第二风机252。第一支架281和第二支架282共同夹紧两个固定板290。第一支架281和第二支架282形状、大小均相同。如图6所示,第一支架281(或第二支架282)包括:环形的支架本体和多条固定爪283。支架本体的位置位于对应的固定板290的中央,以增加固定板290的中央部分向第二极板230(或第一极板220)施加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质子交换膜210的平整度。对于整个电解控湿组件200而言,质子交换膜210表面越平整,电解反应越迅速,电解控湿组件200的效率越高。多条固定爪283设置于支架本体上,每条固定爪283沿支架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每条固定爪283的末端设置有螺孔,以用于将支架螺纹连接固定于固定板29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爪283的数量为4根,沿支架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风机安装在支架上,风机外壳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螺钉,以将风机固定于支架上,支架能够固定支撑风机,防止风机在运行时晃动,同时还能使得风机和固定板29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以利于气体流通。特别地,第二风机252的送风区域正对支架本体中间的圆形开口,并能够将气流吹向电解控湿组件内部,吹送至第一极板220。
电解控湿组件200还包括多个紧固螺钉291和多个螺母292,两块固定板290、两块弹性板240、第一极板220、质子交换膜210和第二极板230的靠近边缘的位置均设置有多个螺孔201,每个紧固螺钉291由一块固定板290开始依次贯穿上述多个部件相同位置的螺孔201,以实现多层部件的固定和夹持,多个螺母292在另一块固定板290的外侧对紧固螺钉29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紧固螺钉291的数量为8个,每个部件靠近其每条边缘的位置均间隔设置两个螺孔,也就是说每个部件都有8个螺孔。
在对电解控湿组件200进行组装时,先将固定板290、第一极板220、第二极板230、质子交换膜210、垫圈260、弹性板240、扩散层270等部件按照前述位置关系排列好,并组成多层结构,再使用多根紧固螺钉291将上述多层结构固定整合。将两个支架分别安装于两块固定板290上,并使用螺钉对支架进行固定。最后通过螺钉将第一风机251和第二风机252安装在各自的支架上,完成对电解控湿组件的组装。在本实施例中,电解控湿组件200的多层结构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二风机252、第二支架282、固定板290、弹性板240、第一极板220、垫圈260、扩散层270、质子交换膜210、扩散层270、垫圈260、第二极板230、弹性板240、固定板290、第一支架281和第一风机251。在安装电解控湿组件200时,将组装好的电解控湿组件200整体插入盒体的安装口内,第二极板230朝向储物容器外部,第一极板220朝向储物容器内部。将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分别与电源的阳极和阴极连通,电解控湿组件200进入电解工作状态。若用户不需要储物容器的除湿功能,则将电解控湿组件200整体取出即可。
本实施例的储物容器100包括电解控湿组件200。电解控湿组件200用于消耗储物空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或在储物空间内产生水蒸气,从而在该空间内获得湿度适宜的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和上述储物容器100。箱体内部形成冷藏冷冻装置的储藏间室。储物容器100设置于储藏间室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可以为冰箱,在本实施例中为风冷冰箱,风冷冰箱内部利用空气流动循环对储藏间室进行制冷。该冰箱包括:门体、箱体。箱体内部形成储藏间室,门体可枢转地设置于箱体前侧。储藏间室包括冷藏间室和位于冷藏间室下方的冷冻间室。储物容器100可以为抽屉,如图7、图8所示,该抽屉由筒体111和抽拉部112组成,电解控湿组件200设置于筒体111的顶面上。该抽屉可拆卸地设置于冰箱的冷藏间室的底部,在冷藏间室内胆410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多对凸肋,其中位于冷藏间室底部的一对凸肋用于限定抽屉的安装位置。
电解控湿组件200放在抽屉上部,向第一极板220和第二极板230供电的电源可以设置于箱体发泡层内,从而方便从箱体对电解控湿组件200进行供电,同时便于用户进行安装拆卸。
如图8所示,上述冰箱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300、计算装置500、电压调节装置600、参数获取装置400和开闭检测装置700。
湿度检测装置300设置于储物空间内部,用于检测储物空间内部的湿度值。在本实施例中,湿度检测装置300为设置于储物容器100内壁上的湿度传感器。计算装置500配置成计算检测到的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并且根据上述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200的工作电压。电压调节装置600与计算装置500电连接,用于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200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电压调节装置600根据上述差值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电解控湿组件200根据储物空间内实际湿度情况调节的控湿组件的工作速率,从而确保储物空间内的湿度持续稳定在湿度阈值附近。
电压调节装置600还配置成:在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对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正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正电,以消耗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在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对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反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负电,以在储物空间内部产生水蒸气。上述电压调节装置600可以为含有变阻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变阻器和相应的开关控制施加于两极板的电压大小和电流方向。具体的电路结构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参数获取装置400配置成获取用户设定的湿度阈值。在本实施例中,参数获取装置400为设置于门体上的触控显示屏或语音交互装置,用户可以手动输入或语音输入上述湿度阈值。参数获取装置400获取上述输入的湿度阈值。
开闭检测装置700设置于门体或箱体上,配置成检测门体的开闭状态。上述开闭检测装置700可以通过检测门体上的机械开关或霍尔开关的导通状态确定门体是否开启。电压调节装置600与开闭检测装置700电路连接,还配置成在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200停止工作。
电压调节装置600,还配置成在湿度值达到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200停止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用于调节储物空间内部的湿度值,该方法一般性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2,检测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利用设置于储物空间内的湿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储物空间内部的湿度值。
步骤S1004,计算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上述湿度阈值为储物空间的目标湿度值,即为有利于食物保存的最佳湿度值。该数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储物空间存放的食物种类自行设定,也可以在冰箱出厂前,预先将该湿度阈值数据预存在冰箱的控制板内。
步骤S1006,根据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200的工作电压。电解控湿组件200的工作效率和其工作电压成正比,也就是说,施加在电解控湿组件200上的电压值越高,其电解反应速度就越快。当计算得出上述差值较大时,则设定一较高的工作电压,以使得除湿/加湿反应快速进行;当计算得出上述差值较小时,则设定一较低的工作电压,以使得除湿/加湿反应缓慢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冰箱主控板内预置有一湿度差值和电解控湿组件200工作电压的对应关系表(如图9所示),冰箱在计算得到湿度差值后,通过查询该表得到电解控湿组件200的目标工作电压。在本发明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设定湿度差值和工作电压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冰箱在得到湿度差值后,通过进一步计算获得电解控湿组件200的目标工作电压。
步骤S1008,调节施加于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电解控湿组件200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102,检测储物空间的湿度值。
步骤S1104,获取用户设定的湿度阈值。
步骤S1106,计算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
步骤S1108,根据差值设定电解控湿组件200的工作电压。
步骤S1110,判断门体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步骤S1110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电压,使得电解控湿组件200停止工作。若冰箱的门体处于开启状态,表明用户正在使用冰箱。在这段时间内,用户可能开启储物容器,储物空间与外界空气连通,导致储物空间内的气体氛围遭到破坏。即使电解控湿组件200工作也无法实现除湿/加湿的功能。此时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电压,关闭电解控湿组件200以节省电能。
步骤S1112,若步骤S1110的判断结果为否,判断储物空间的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
步骤S1114,若步骤S1112的判断结果为是,对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正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正电,以消耗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若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则储物空间内部需要除湿。此时,对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正向电压,即第一极板220带正电,第二极板230带负电。第一极板220将水蒸气电解生成氧气和氢离子,以消耗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降低储物空间的湿度。具体反应过程上文已进行过具体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116,若步骤S1112的判断结果为否,对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反向电压,以使得朝向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负电,以在储物空间内部产生水蒸气。若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则储物空间内部需要加湿。此时,对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反向电压,即第一极板220带负电,第二极板230带正电。第一极板220以氢离子和氧气为反应物生成水蒸气,以提高储物空间的湿度。
步骤S1118,检测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在电解控湿组件200持续工作的过程中,继续对储物空间的湿度值进行检测。
步骤S1120,判断湿度值是否达到湿度阈值。
步骤S1122,若步骤S1120的判断结果为是,停止向电解控湿组件200施加电压。当检测到储物空间内的湿度值已经达到湿度阈值时,关闭电解控湿组件200,或者保持电解控湿组件200以低电压运行,以使得储物空间的湿度值保持在湿度阈值附近。
上述一系列控制步骤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段执行一次。例如:每隔1小时,对储物空间的湿度值进行一次检测,并依次执行上述步骤,从而保证储物空间内的湿度值始终保持在湿度阈值附近的数值范围内,以保证储物空间的食物储藏环境。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包括储物容器,所述储物容器的盒体内部限定出储物空间,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电解控湿组件,所述电解控湿组件包括分别朝向所述储物空间内部和外部设置的两个极板以及夹持于两个所述极板之间的质子交换膜,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储物空间的湿度值;
计算所述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设定所述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电压;
调节施加于所述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调节施加于所述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储物空间的湿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
若是,对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正向电压,以使得朝向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正电,以消耗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
若否,对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反向电压,以使得朝向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负电,以在所述储物空间内部产生水蒸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计算所述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设定的所述湿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调节施加于所述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若是,停止向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若否,执行调节施加于所述两个极板上的电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调节施加于所述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持续检测所述储物空间的湿度值;
判断所述湿度值是否达到所述湿度阈值;
若是,停止向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6.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储物容器,所述储物容器的盒体内限定有储物空间,所述盒体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口;
电解控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用于调节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湿度;其中所述电解控湿组件包括:
两个极板,其中一个所述极板配置成电解水蒸气,产生氢离子和氧气,另一个所述极板配置成利用氢离子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
夹持于两个所述极板之间的质子交换膜,配置成在两个所述极板之间运输氢离子,以使得电解反应持续进行;
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储物空间的湿度值;
计算装置,配置成计算所述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差值;并且根据所述差值设定所述电解控湿组件的工作电压;和
电压调节装置,与所述计算装置电路连接,配置成调节施加于所述两个极板上的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按照设定好的工作电压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电压调节装置还配置成:
在所述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正向电压,以使得朝向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正电,以消耗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水蒸气;
在所述储物空间的湿度值小于预设的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反向电压,以使得朝向所述储物空间内部的极板带负电,以在所述储物空间内部产生水蒸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参数获取装置,配置成获取用户设定的所述湿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门体,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前侧;
开闭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所述门体的开闭状态;其中
所述电压调节装置,与所述开闭检测装置电路连接,还配置成在所述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向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电压调节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湿度值达到所述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向所述电解控湿组件施加电压,以使得所述电解控湿组件停止工作。
CN201810759099.1A 2018-07-11 2018-07-11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15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9099.1A CN110715500B (zh) 2018-07-11 2018-07-11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9099.1A CN110715500B (zh) 2018-07-11 2018-07-11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5500A true CN110715500A (zh) 2020-01-21
CN110715500B CN110715500B (zh) 2022-09-20

Family

ID=6920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9099.1A Active CN110715500B (zh) 2018-07-11 2018-07-11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550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928A (zh) * 2021-09-10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3915836A (zh) * 2021-09-10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除湿控制方法
CN113915911A (zh) * 2021-10-12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加湿方法
CN114097869A (zh) * 2021-11-16 2022-03-0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果蔬保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43673A (zh) * 2022-06-13 2022-10-04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电解除湿器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15673A1 (en) * 2006-03-31 2009-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nitoring camera device, dehumidifying device, dehumidifying method, and dehumidifying program
US20090066010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08106A (zh) * 2012-11-12 2014-05-21 株式会社东芝 食品保存库
CN204214187U (zh) * 2014-10-20 2015-03-18 齐璇 可调节储藏室气体组成的冰箱
WO2017091785A1 (en) * 2015-11-23 2017-06-01 Xergy Inc.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CN107152746A (zh) * 2016-03-03 2017-09-12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室内湿度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15673A1 (en) * 2006-03-31 2009-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nitoring camera device, dehumidifying device, dehumidifying method, and dehumidifying program
US20090066010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08106A (zh) * 2012-11-12 2014-05-21 株式会社东芝 食品保存库
CN204214187U (zh) * 2014-10-20 2015-03-18 齐璇 可调节储藏室气体组成的冰箱
WO2017091785A1 (en) * 2015-11-23 2017-06-01 Xergy Inc.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CN107152746A (zh) * 2016-03-03 2017-09-12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室内湿度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928A (zh) * 2021-09-10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3915836A (zh) * 2021-09-10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除湿控制方法
CN113915911A (zh) * 2021-10-12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加湿方法
CN113915911B (zh) * 2021-10-12 2023-12-29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加湿方法
CN114097869A (zh) * 2021-11-16 2022-03-0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果蔬保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43673A (zh) * 2022-06-13 2022-10-04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电解除湿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5500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5500B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105429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WO2019105311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WO2019105427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除氧控制方法
CN108332479B (zh) 冰箱
CN108278823B (zh) 冰箱
WO2019105306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19161732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US8361304B2 (en)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WO2021083433A1 (zh) 冰箱
WO2019105310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112747526A (zh) 冰箱
CN108302861B (zh) 冰箱
CN110715492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215295494U (zh) 冰箱
WO2019105309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WO2019105307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112747531A (zh) 冰箱
WO2019105428A1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除氧控制方法
CN110715491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112747529A (zh) 冰箱
CN112747524A (zh) 冰箱
CN211876482U (zh) 冰箱的储物容器及冰箱
CN110715493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110715494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