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5486B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15486B CN110715486B CN201911024606.8A CN201911024606A CN110715486B CN 110715486 B CN110715486 B CN 110715486B CN 201911024606 A CN201911024606 A CN 201911024606A CN 110715486 B CN110715486 B CN 1107154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heat
- interface
- air conditioner
- exchang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4—Storage receiver hea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蓄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且第一换热管与第一管路并联,第二换热管与第二管路并联。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换向件不换向,可持续对室内进行供热,不影响空调器的制热,不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蓄热器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在蓄热时,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才流经第一换热管,从而使得蓄热时对空调器的制热量影响小,减少热量损失,避免室内温度波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化霜方式主要有三种:1)在空调制热运行过程,第一换向件换向为制冷循环,让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换向件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2)旁通化霜,不需要换向,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冷媒不经过室内机,直接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方法1)中,由于需要换向,压缩机需停机2次,造成化霜时间长,且除霜时压缩机的吸气温度极低。大量的液体冷媒进入压缩机容易造成液击现象,影响压缩机寿命。
方法2)中,旁通化霜由于化霜时系统没有形成压力差,排气温度迅速降低,对于低温环境及多排换热器会出现化霜不干净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第一换向件,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第二端口与第四端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另一个与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换向件,所述第二换向件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选择地与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管路相连;蓄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第三换向件,包括第一连接口至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选择地与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第二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管路并联。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器,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时,对蓄热器进行蓄热。蓄热时,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进行蓄热。
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时,进入化霜模式。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经室内换热器、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流入室外换热器,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进行化霜,化霜后经第一连接口、第三连接口流入第二换热管,冷媒在蓄热器中进行蒸发,流回压缩机的进气口。
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换向件不换向,可持续对室内进行供热,不影响空调器的制热,不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蓄热器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在蓄热时,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才流经第一换热管,从而使得蓄热时对空调器的制热量影响小,减少热量损失,避免室内温度波动;而且通过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进行蓄热,避免存在蓄热器蓄热不足的问题,减少了化霜时间,且使得化霜干净。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的连接处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串联在所述第三管路上;旁通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通断的第一开关装置。
开启第一开关装置,旁通管路导通,关闭第一开关装置,旁通管路断开。通过设置旁通管路及第一开关装置可使得冷媒选择性的流经第一节流部件及旁通管路,从而控制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的换热情况(冷凝还是蒸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相串联的制冷节流部件和制热节流部件,所述制热节流部件与所述旁通管路并联,或者,所述制冷节流部件和所述制热节流部件的整体与所述旁通管路并联,所述制冷节流部件被配置为制冷模式下进行节流,制热模式下沿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到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制热节流部件被配置为制热模式下进行节流,制冷模式下沿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到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的方向单向导通。
如果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流出的冷媒在流入室外换热器中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第一节流部件进行节流,而是流经旁通管路,这样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可以进行冷凝放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具有节流功能的节流部件本体和与所述节流部件本体相串联的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节流部件本体所在的管路的通断。
对于第一节流部件包括节流部件本体和第二开关装置的情况,如果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流出的冷媒在流入室外换热器中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第一节流部进行节流,而是从旁通管路中流过,这样冷媒可以在室外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之间串联有第二节流部件。
第二节流部件对冷媒进行节流,使得冷媒能够在第二换热管中进行蒸发,再流回压缩机的进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蓄热器上,用于对所述蓄热器加热。
除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对蓄热器进行蓄热外,还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蓄热器进行加热,提高蓄热器的蓄热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器包括蓄热腔体,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蓄热腔体内,所述蓄热腔体内填充有蓄热材料。
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的至少部分均设置在蓄热器的蓄热腔体内,可以对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蓄热器在空调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状态。蓄热腔中填充有蓄热材料,利用蓄热材料的相变,实现蓄热器的蓄热和放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材料包括相变材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蓄热材料采用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改变相变材料的物理形态进而吸收或放出热量。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在蓄热器内容置有一定量的相变材料,在未化霜的过程中,蓄热器储存热量,在化霜过程中相变材料形态发生变化释放热量以加快化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70℃,在制热模式下,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流经第一换热管对蓄热器进行蓄热,流入第一换热管的冷媒温度较低,因此,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较低;和/或,所述蓄热材料包括为水、石蜡、乙二醇水溶液、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器包括蓄热腔体,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所述蓄热腔体的中部,所述第二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外侧;或者,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垂直设置。
第一换热管位于蓄热腔体的中部,从而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后,热量可以均匀的传递到蓄热器的各处。或者,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垂直设置,使得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可以在蓄热腔体中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器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蓄热器的温度,进一步地,温度监测装置用于检测蓄热材料的温度。通过检测蓄热器的温度,并在制热模式且不需要化霜时,比较蓄热器的温度与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关闭加热装置。进一步地,在蓄热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相变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关闭,反之,继续蓄热。
温度检测装置可以为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蓄热腔体内并位于材料内。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方法,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时,进入化霜模式。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经室内换热器、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流入室外换热器,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进行化霜,化霜后经第一连接口、第三连接口流入第二换热管,冷媒从蓄热器进行蒸发,流回压缩机的进气口。
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换向件不换向,可持续对室内进行供热,不影响空调器的制热,不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蓄热器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在蓄热时,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才流经第一换热管,从而使得蓄热时对空调器的制热量影响小,减少热量损失,避免室内温度波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还包括:控制第一开关装置打开,以使旁通管路导通。
控制第一开关装置打开,使得旁通管路导通,这样冷媒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流出至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第一节流部件节流,而是室内换热器第二端流出的冷媒经过旁通管路流至室外换热器,在室外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实现化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还包括:控制加热装置开启,以对所述蓄热器加热。
进入化霜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流经第二换热管的冷媒温度降低,从而容易导致蓄热器的温度降低。因此,化霜模式下开启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对蓄热器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蓄热器的温度,减小因流经第二换热管的冷媒温度降低而导致的蓄热器降温的幅度,使得蓄热器储存足够热量,进一步地保证了化霜的效率和化霜的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长时间化霜导致室内温度下降较快,室内温度波动较大而给用户带来的不舒适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电加热器,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还包括:控制所述室内电加热器开启。
开启室内电加热器,通过室内电加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防止因化霜而导致的室内温度的降低。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室内风机开启,从而增强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室内温度,防止因化霜而导致的室内温度的降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
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时,对蓄热器进行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蓄热时,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进行蓄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还包括: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关闭,控制加热装置开启。
在蓄热过程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中冷凝后,由于第一开关装置关闭,冷媒流经制热节流部件或第一节流部件进行节流,在室外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实现制热及蓄热。
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可以尽快提高蓄热器的蓄热速度,而且避免蓄热器蓄热不足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蓄热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不需要化霜,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控制所述第二换向件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相连通。
当蓄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相变温度,结束蓄热过程,若此时不需要化霜,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第一开关装置关闭,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实现正常制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制冷模式下,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控制加热装置关闭。
冷媒经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流出后,流入第一节流部件进行节流,经第二换向件的第二接口、第一接口流入室内换热器,在室内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实现制冷。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第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五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示意制冷模式下冷媒的流向;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示意制热模式下冷媒的流向;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示意蓄热情况下冷媒的流向;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示意化霜模式下冷媒的流向;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压缩机,11排气口,12进气口,2第一换向件,21第一端口,22第二端口,23第三端口,24第四端口,3室外换热器,4第一节流部件,41制热节流部件,42制冷节流部件,5旁通管路,51第一开关装置,6蓄热器,61第一换热管,62第二换热管,63加热装置,64温度检测装置,7第二换向件,h第一接口,j第二接口,i第三接口,8室内换热器,9第三换向件,e第一连接口,f第二连接口,g第三连接口,10第一管路,20第二管路,30第三管路,200控制装置,204存储器,206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向件2、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8、第二换向件7、蓄热器6、第一节流部件4和第一开关装置51。
其中,压缩机1包括排气口11和进气口12。
第一换向件2包括第一端口21至第四端口24,第二端口22与第四端口24中的一个与第一端口21相连通,第二端口22与第四端口24中的另一个与第三端口23相连通,第一端口21与排气口11相连,第二端口22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相连,第四端口24与室内换热器8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换向件2可以为四通阀。
第二换向件7包括第一接口h至第三接口i,第一接口h选择地与第二接口j和第三接口i中的一个连通,第一接口h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接口j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管路10相连。
蓄热器6包括蓄热腔体、第一换热管61和第二换热管62,蓄热腔体内填充有蓄热材料,第一换热管61和第二换热管62至少部分位于蓄热腔体内,第一换热管61的一端与第三接口i相连,且第一换热管61与第一管路10并联。第二换向件7可以为三通阀,或者,第二换向件7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串联在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与第一节流部件4之间,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一换热管61上,第一换热管61与第一阀门相并联,第一阀门的一端形成第二接口,第二阀门的一端形成第三接口,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共同形成第一接口。
第三换向件9包括第一连接口e至第三连接口g,第一连接口e选择地与第二连接口f和第三连接口g中的一个连通,第一连接口e与第三端口23相连,第二连接口f与进气口12通过第二管路20相连,第三连接口g与第二换热管62的一端相连,且第二换热管62与第二管路20并联。第三换向件9可以为三通阀,或者,第三换向件9包括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串联在第三端口23与进气口12之间,第四阀门设置在第二换热管62上,第二换热管62与第三阀门相并联。
第一管路10与第一换热管61的另一端的连接处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30,第一节流部件4串联在第三管路30上。
旁通管路5与第一节流部件4并联设置,旁通管路5上设有用于控制旁通管路5通断的第一开关装置51。
换言之,第一节流部件4串联在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和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第二换向件7设置在第一节流部件4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之间。
制冷模式时的冷媒流程如图1所示,压缩机1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ab连接到室外换热器3冷凝为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制冷节流阀节流至室内换热器8蒸发吸热,后经过四通阀cd接口连接经过第二换向件7hj接口(第一接口h和第二接口j),通过第三换向件9ef连接口(第一连接口e和第二连接口f)回到压缩机1,其中第三换向件9设置为0步时ef相通,608步时eg相通。
制热模式时冷媒流程如图2所示,压缩机1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dc接口至室内换热器8冷凝为中温高压液体,经过第二换向件7,此时第二换向件7设置为0步,即hj接口(第一接口h和第二接口j)相通,然后经过制热节流部件41至室外换热器3吸收热量,最后经过四通阀ab接口以及第三换向件9ef连接口(第一连接口e和第二连接口f)回到压缩机1。
蓄热时冷媒流程如图3所示,压缩机1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dc接口至室内换热器8冷凝为中温高压液体,经过第二换向件7,此时第二换向件7设置为608步,即hi接口(第一接口h和第三接口i)相通,然后经过制热节流部件41至室外换热器3吸收热量,最后经过四通阀ab接口以及第三换向件9ef连接口(第一连接口e和第二连接口f)回到压缩机1。
化霜时冷媒流程如图4所示,压缩机1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dc接口至室内换热器8冷凝为中温高压液体经过第二换向件7,此时第二换向件7设置为0步,即hj接口(第一接口h和第二接口j)相通,第一开关装置51呈开启状态,冷媒经过第一开关装置51,再到室外换热器3放热,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经过四通阀ab接口以及第三换向件9的eg连接口(第一连接口e和第三连接口g),经过第二节流部件节流进入蓄热器6进行蒸发,最后回到压缩机1。
开启第一开关装置51,旁通管路5导通,关闭第一开关装置51,旁通管路5断开。通过设置旁通管路5及第一开关装置51可使得冷媒选择性的流经第一节流部件4,从而控制冷媒在室外换热器3中的换热情况(冷凝还是蒸发)。具体地,如图1中,制冷模式,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旁通管路5断开,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部件4,在室外换热器3中冷凝。如图2中,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旁通管路5断开,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部件4,在室外换热器3中蒸发。如图3所示,在蓄热器6蓄热时,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旁通管路5断开,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部件4,在室外换热器3中蒸发。如图4中,在化霜模式下,第一开关装置51开启,旁通管路5导通,冷媒流经旁通管路5,在室外换热器3中冷凝,实现化霜。
第一开关装置51可以为电磁阀,具体地,电磁阀可以为单向电磁阀或双向电磁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节流部件4包括相串联的制冷节流部件42和制热节流部件41,制热节流部件41与旁通管路5并联,制冷节流部件42被配置为制冷模式下进行节流,制热模式下沿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到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的方向单向导通,制热节流部件41被配置为制热模式下进行节流,制冷模式下沿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到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的方向单向导通。
在化霜模式下,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打开,旁通管路5导通,冷媒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流出后,流经制冷节流部件42和旁通管路5,进入室外换热器3,由于制冷节流部件42对冷媒不具有节流作用,因此,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流出的冷媒在流入室外换热器3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节流,从而冷媒在室外换热器3中进行冷凝放热,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
制冷节流部件42在制冷模式下节流,即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到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的流动方向上节流,在制热模式下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到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完全导通,不具有节流效果。制热节流部件41在制热模式下节流,即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到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的流动方向上节流,在制冷模式下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到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完全导通,不具有节流效果。制冷节流部件42和制热节流部件41可以为单向节流阀。
可以理解,旁通管路5也可以与整个第一节流部件4相并联,即制冷节流部件42和制热节流部件41作为一个整体与旁通管路5并联。
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节流部件4包括具有节流功能的节流部件本体和与节流部件本体相串联的第二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用于控制节流部件本体所在的管路的通断。
通过对第二开关装置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对节流部件本体所在管路的通断的控制。在化霜模式下,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关闭,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开启,冷媒经旁通管路5进入室外换热器3中,由于冷媒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流出的冷媒在流入室外换热器3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节流,从而冷媒在室外换热器3中进行冷凝放热,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第二开关装置可以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以为单向电磁阀或双向电磁阀,节流部件本体可以为电子膨胀阀、双向节流阀、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口g与第二换热管62的一端之间串联有第二节流部件。
在化霜模式下,控制第一连接口e和第三连接口g相连通,从室外换热器3流出的冷媒经第一换向件2后,经第一连接口e、第三连接口g、第二节流部件进入第二换热管62。第二节流部件对冷媒进行节流,使得冷媒能够在第二换热管62中进行蒸发,再流回压缩机1的进气口12。
第二节流部件可以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节流阀。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加热装置63,设置在蓄热器6上,用于对蓄热器6加热。
由于进入蓄热器6的冷媒温度较低,通常在40℃以下,在空调运行温度较低时,蓄热器6蓄热比较困难,因此在蓄热器6内设置加热装置63,对蓄热材料进行辅助加热。
除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61对蓄热器6进行蓄热外,还可以通过加热装置63对蓄热器6进行加热,提高蓄热器6的蓄热速度。
蓄热腔中填充有蓄热材料,利用蓄热材料的相变,实现蓄热器6的蓄热和放热。
进一步地,蓄热材料包括相变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蓄热材料采用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改变相变材料的物理形态进而吸收或放出热量。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在蓄热器6内容置有一定量的相变材料,在未化霜的过程中,蓄热器6储存热量,在化霜过程中相变材料形态发生变化释放热量以加快化霜。
进一步地,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70℃。
蓄热材料包括为水、石蜡、乙二醇水溶液、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蓄热器6连接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8的出口(第二端)与第一节流部件4之间,进入蓄热器6的第一换热管61的冷媒温度较低,因此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70℃。同时由于蓄热器6连接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8的出口(第二端)与第一节流部件之间,制热模式蓄热下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流经第一换热管,因此,蓄热器蓄热时,对空调器的制热量影响小,减小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蓄热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但并不局限于此:水、石蜡、乙二醇水溶液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的场合选择较佳的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61位于蓄热腔体的中部,第二换热管62位于第一换热管61的外侧。
第一换热管61位于蓄热腔体的中间,用于蓄热,第二换热管62位于蓄热腔体靠外的部分,用于节流后蒸发吸收蓄热器6热量。
第一换热管61位于蓄热腔体的中部,从而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61后,热量可以均匀的传递到蓄热器6的各处。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换热管61位于蓄热腔体的一排,第二换热管62位于第一换热管61的两侧。
在另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61和第二换热管垂直设置。
第一换热管61与第二换热管62垂直设置,使得第一换热管61和第二换热管62可以在蓄热腔体中均匀分布。
第一换热管61和第二换热管62可以为金属管,例如铜管。
进一步地,蓄热器6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64。
温度检测装置64用于检测蓄热器6的温度,通过检测蓄热器6的温度,并在制热模式且不需要化霜时,比较蓄热器6的温度与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关闭加热装置63。进一步地,在蓄热器6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相变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63关闭,反之,继续蓄热。
温度检测装置64可以为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温度检测装置64设置在蓄热腔体内并位于材料内。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器。
实施例一:
如图8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802,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7的第一接口h与第二接口j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9的第一连接口e与第三连接口g相连通,以使冷媒流经第二换热管62。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时,对蓄热器6进行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蓄热时,第一接口h与第三接口i相连通,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61进行蓄热。
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时,进入化霜模式。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接口h与第二接口j相连通,第一连接口e与第三连接口g相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经室内换热器8、第一接口h、第三接口i流入室外换热器3,冷媒在室外换热器3中放热,进行化霜,化霜后经第一连接口e、第三连接口g流入第二换热管62,冷媒在蓄热器6中进行蒸发,流回压缩机1的进气口12。
在化霜模式下,第一换向件2不换向,可持续对室内进行供热,不影响空调器的制热,不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蓄热器6设置在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之间,在蓄热时,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8后才流经第一换热管61,从而使得蓄热时对空调器的制热量影响小,减少热量损失,避免室内温度波动。
因此,本发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化霜速度快、可靠性高、可自由控制蓄热器是否蓄热的优点。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902-S912。
步骤S902,检测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
步骤S904,若为制冷模式,控制第二换向件7的第一接口h和第二接口j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9的第一连接口e与第二连接口f相连通,控制加热装置63关闭。
冷媒经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流出后,流入第一节流部件4进行节流,以第一节流部件4包括制冷节流部件42和制热节流部件41为例,冷媒流入制冷节流部件42进行节流,经第二换向件7的第二接口j、第一接口h流入室内换热器8,在室内换热器8中蒸发吸热,实现制冷。
进一步地,若第一开关装置51与整个第一节流部件4相并联,制冷模式下的控制方法中包括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使得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部件4进行节流。若第一开关装置51仅与制热节流部件41相并联,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开关装置51可以开启也可以关闭。
步骤S906,若为制热模式,控制第二换向件7的第一接口h与第三接口i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9的第一连接口e与第二连接口f相连通,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控制加热装置63开启,以使蓄热器6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
在蓄热过程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8中冷凝后,由于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冷媒流经制热节流部件41或第一节流部件4进行节流,在室外换热器3中蒸发吸热,实现制热及蓄热。
控制加热装置63开启,可以尽快提高蓄热器6的蓄热速度,而且避免蓄热器6蓄热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蓄热器6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908,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加热装置63关闭,控制第二换向件7的第一接口h和第二接口j相连通,实现常规制热。
当蓄热器6的温度大于等于相变温度,结束蓄热过程,若此时不需要化霜,控制加热装置63关闭,控制第二换向件7的第一接口h与第二接口j连通,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第三换向件9的第一连接口e与第二连接口f连通,实现正常制热。
通过温度检测装置64检测蓄热器6的温度,判断蓄热器6的温度与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的大小,当蓄热器6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相变温度时,判定蓄热结束,若此时不需要化霜,则执行制热过程,若此时,需要化霜,则执行化霜模式。当蓄热器6的温度小于相变温度时,继续蓄热。进一步地,当蓄热器6的温度小于相变温度时,若不需要化霜,则继续蓄热,若需要化霜,则执行化霜模式。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908之后还包括:步骤S910,判断是否需要化霜;
若否,返回步骤S908,若是,执行步骤S912。
步骤S910可以位于步骤S908之后,也可以位于步骤S908之前,在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化霜,则优先执行化霜。
步骤S910中,判断是否需要化霜,有多种判断方法,例如判断空调器制热模式开机运行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需要化霜,若否,则不需要化霜。又例如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若是,则需要化霜,若否,则不需要化霜。
步骤S912,若为制热模式,且判定需要化霜时,控制第二换向件7的第一接口h与第二接口j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9的第一连接口e与第三连接口g相连通,以使冷媒流经第二换热管62,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打开,以使旁通管路5导通,控制加热装置63开启,以对蓄热器6加热。
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打开,使得旁通管路5导通,这样冷媒从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流出至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节流,从而在室外换热器3中进行冷凝放热,实现化霜。
开启加热装置63,对蓄热器6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蓄热器6的温度,使得蓄热器6储存足够热量,进一步地保证了化霜的效率和化霜的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长时间化霜导致室内温度下降较快,室内温度波动较大而给用户带来的不舒适感。
进一步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室内换热器8、室内电加热器和室内风机,步骤S912还包括:控制室内电加热器开启。
开启室内电加热器,可以防止在化霜模式下室内温度过低。
对于第一节流部件4包括节流部件本体和第二开关装置的情况,若要使冷媒流经节流部件本体进行节流,需要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关闭,第二开关装置开启,若要使冷媒流经旁通管路5,不经过第一节流部件4,需要控制第一开关装置51开启。
综上所述,如图1至图4所示,蓄热器6的第一换热管61连接与蒸发器和制冷节流部件42之间,蓄热器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63,加热装置63可以为电加热装置63,第二换热管62通过第三换向件9与压缩机1的回气管(第二管路20)并联。如图1至4中,制冷节流部件42靠近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设置,制热节流部件41靠近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设置,可以理解,可以将制冷节流部件42靠近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设置,可以将制热节流部件41靠近室内换热器8的第二端设置。下面以第一换向件2为四通阀、第二换向件7和第三换向件9为三通阀为例,对本发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2,检测运行模式;
步骤S1004,若为制冷模式,第三换向件9设置0步,第二换向件7设置0步,蓄热器6加热装置63关闭;
步骤S1006,若为制热模式,第三换向件9设置0步,第二换向件7设置608步,蓄热器6加热装置63开启,对蓄热器6进行蓄热;
步骤S1006后还包括:步骤S1008,判断蓄热器6温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蓄热材料相变温度;
若蓄热器6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蓄热材料相变温度,则执行步骤S1010,控制第三换向件9设置0步,第二换向件7设置0步,蓄热器6加热装置63关闭;
若蓄热器6温度小于预设的蓄热材料相变温度,返回步骤S1006;
步骤S1012,检测是否需要进入化霜模式;
若需要进入化霜模式,则执行步骤S1014,控制第三换向件9设置608步,第二换向件7设置0步,蓄热器6加热装置63开启,直至化霜结束。
若不需要进入化霜模式,则返回步骤S1010,进行正常制热。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200,包括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04,处理器206用于执行存储器2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第三个方面的实施例的控制装置200。
本发明第五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206执行时实现如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截止(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204、CD-ROM、光学存储器204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206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206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04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04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
第一换向件,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第二端口与第四端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另一个与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
第二换向件,所述第二换向件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选择地与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管路相连;
蓄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蓄热腔体,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蓄热腔体中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
第三换向件,包括第一连接口至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选择地与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第二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管路并联;
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所述第二换向件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换向件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相连通;
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所述第二换向件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换向件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相连通;
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的连接处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串联在所述第三管路上;
旁通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通断的第一开关装置;
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之间串联有第二节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相串联的制冷节流部件和制热节流部件,所述制热节流部件与所述旁通管路并联,或者,所述制冷节流部件和所述制热节流部件的整体与所述旁通管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具有节流功能的节流部件本体和与所述节流部件本体相串联的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节流部件本体所在的管路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蓄热器上,用于对所述蓄热器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蓄热腔体内,所述蓄热腔体内填充有蓄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材料包括相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70℃;和/或
所述蓄热材料包括为水、石蜡、乙二醇水溶液、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所述蓄热腔体的中部,所述第二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器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10.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以使冷媒流经第二换热管;
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还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装置打开,以使旁通管路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还包括:
控制加热装置开启,以对所述蓄热器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电加热器,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还包括:
控制所述室内电加热器开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式下,判定不需要化霜,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控制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蓄热直至满足预设条件,还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关闭,控制加热装置开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蓄热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不需要化霜,控制加热装置关闭,控制所述第二换向件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制冷模式下,控制第二换向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控制所述第三换向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控制加热装置关闭。
17.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4606.8A CN110715486B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4606.8A CN110715486B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5486A CN110715486A (zh) | 2020-01-21 |
CN110715486B true CN110715486B (zh) | 2022-11-29 |
Family
ID=6921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24606.8A Active CN110715486B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154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27196B (zh) * | 2022-07-28 | 2024-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蓄热化霜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85203A1 (en) * | 1990-11-08 | 1992-05-1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JP2000291985A (ja) * | 1999-04-07 | 2000-10-20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203478518U (zh) * | 2013-09-05 | 2014-03-1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3925673A (zh) * | 2013-01-11 | 2014-07-16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
CN106288564A (zh) * | 2016-09-30 | 2017-01-04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6705305A (zh) * | 2017-01-10 | 2017-05-24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用蓄热组件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 |
CN106767079A (zh) * | 2017-01-10 | 2017-05-31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蓄热组件和空调器 |
CN206274211U (zh) * | 2016-10-31 | 2017-06-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及包含其的空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3037B (zh) * | 2014-04-22 | 2016-08-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带除霜功能的双级压缩空调系统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11024606.8A patent/CN1107154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85203A1 (en) * | 1990-11-08 | 1992-05-1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JP2000291985A (ja) * | 1999-04-07 | 2000-10-20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3925673A (zh) * | 2013-01-11 | 2014-07-16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
CN203478518U (zh) * | 2013-09-05 | 2014-03-1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6288564A (zh) * | 2016-09-30 | 2017-01-04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206274211U (zh) * | 2016-10-31 | 2017-06-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及包含其的空调 |
CN106705305A (zh) * | 2017-01-10 | 2017-05-24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用蓄热组件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 |
CN106767079A (zh) * | 2017-01-10 | 2017-05-31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蓄热组件和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5486A (zh) | 2020-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23754B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JP5984965B2 (ja) | 空調給湯複合システム | |
CN104729161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5129080A1 (ja) | 熱源側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4515322B (zh) | 可实现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 | |
CN104913415A (zh) | 一种蓄能型空调系统 | |
CN204730374U (zh) | 一种蓄能型空调系统 | |
CN113503662B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03908148U (zh) | 空调系统 | |
CN110715484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715486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70182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07255866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2511905U (zh) | 制冷系统 | |
JP6337924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05135553A (zh) | 一种多联机系统和增加多联机系统的过冷度的方法 | |
CN204535183U (zh) | 冷热负荷自动匹配的联合空调机组 | |
CN11285671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1285671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02466370A (zh) | 空调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40284024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 |
CN201852356U (zh) | 空调热水器 | |
JP2526716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0624997U (zh) | 空调器 | |
CN212179118U (zh) | 一种空调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