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4806A - 供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4806A
CN110714806A CN201910575824.4A CN201910575824A CN110714806A CN 110714806 A CN110714806 A CN 110714806A CN 201910575824 A CN201910575824 A CN 201910575824A CN 110714806 A CN110714806 A CN 110714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ir
cooling
flow passage
oil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58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芳邦
薮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14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4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8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lubricant jet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8Separating lubricant from air or fuel-air mixture before entry into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3/00Lubric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gines with crankcase compression of fuel-air mixture or for other engines in which lubricant is contained in fuel, combustion air, or fuel-air mixture
    • F01M3/02Lubric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gines with crankcase compression of fuel-air mixture or for other engines in which lubricant is contained in fuel, combustion air, or fuel-air mixture with variable proportion of lubricant to fuel, lubricant to air, or lubricant to fuel-air-mix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pistons
    • F01P3/10Cooling by flow of coolant through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02F3/16Piston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3/20Pistons  having cooling means the means being a fluid flowing through or along piston
    • F02F3/22Pistons  having cooling means the means being a fluid flowing through or along piston the fluid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3/00Lubricating-pumps
    • F16N13/20Rotary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01M2011/02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for lubricat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供油装置(20,520,620)包括:油泵(22,122,322,422,622);供油流动通路(23,523,623),从油泵排出的油(A)流过该供油流动通路(23,523,623);和空气混合部(40,140,240,540,640),该空气混合部(40,140,240,540,640)通过将空气(B)混合到供应至供油流动通道的油中并将混有空气的油供应到冷却对象(25)来冷却所述冷却对象。

Description

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供油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设置有油泵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设置有油泵的供油装置是已知的(例如,参考JP2017-218912A(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活塞冷却装置,其包括油泵以及用于将从油泵供应的油喷射到活塞以冷却活塞的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第一喷油嘴被配置成将油朝向设置在活塞内侧的冷却腔的入口/出口孔喷射,并通过使油流入冷却腔来冷却活塞。第二喷油嘴被配置成通过将油朝向活塞的后表面喷射来冷却活塞。
在参考文献1描述的活塞冷却装置中,根据发动机的状态使用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中的至少一个来冷却活塞。这里,在活塞冷却装置中,活塞由传热系数低于冷却剂的传热系数的油冷却。因此,在其中活塞温度高的发动机的状态(例如,发动机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情况下,与通过冷却剂冷却活塞的情况相比,从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两者向活塞供应油,以防止冷却不充分。
因此,在参考文献1描述的活塞冷却装置中,需要保持可从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两者供应至活塞的油量。结果,存在装置的尺寸增加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抑制装置的尺寸增加的供油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供油装置包括:油泵;供油流动通道,从油泵排出的油流过该供油流动通道;和空气混合部,该空气混合部通过将空气混合到被供应至供油流动通道的油中并将混有空气的油供应至冷却对象来冷却冷却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该方面的供油装置包括空气混合部,该空气混合部用于通过将空气混合到供应至供油流动通道的油中并将混有空气的油供应至冷却对象来冷却冷却对象。因此,由于与将未混有空气的油供应至冷却对象的情况相比,与冷却对象的摩擦因将空气混入油中而减小,因此油可以在冷却对象的表面上在宽范围内扩散。另外,由于油可以在冷却对象的表面上上在宽范围内扩散,因此油和冷却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并且可以在冷却对象的表面上形成薄油层。此时,冷却对象表面上的油可以从冷却对象的宽范围内除去热,油层很可能通过空气混合的传热促进作用而被冷却,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热从冷却对象移动到油层。因此,与将未混有空气的油供应至冷却对象的情况相比,通过混有空气的油可以有效地从冷却对象除去热,从而,可以减少冷却冷却对象所需的油量。结果,由于可以抑制装置中保持的油量,因此可以抑制供油装置的尺寸增加。
在根据该方面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供油流动通道包括将油供应至润滑部的润滑流动通道,和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分支并将油供应至冷却对象的冷却流动通道,并且空气混合部设置在冷却流动通道中。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与用于将油供应至润滑部的流动通道和用于将混有空气的油供应至冷却对象的流动通道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装置中流动通道的配置,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的尺寸增加。此外,由于可以通过一个油泵供应混有空气的油以冷却冷却对象和供应油用于润滑润滑部,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的尺寸增加。
在其中冷却流动通道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分支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空气混合部被设置在冷却流动通道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分中。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抑制混有由空气混合部供应的空气的冷却油流入润滑流动通道。另外,仅通过将冷却流动通道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分的喷嘴改为现有供油装置中的空气混合部,就可以在不对装置进行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效果。
在其中冷却流动通道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分支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多个冷却流动通道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分支,空气混合部被设置在润滑流动通道的分支位置的下游侧和多个冷却流动通道的分支位置的上游侧。
利用这种配置,通过将空气混合部设置在位于多个冷却流动通道的上游侧的公共供油流动通道上,不需要为多个冷却流动通道中的每一个单独地设置空气混合部,因此,可以简化配置,并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的尺寸增加。
供油流动通道包括第一分支位置和第二分支位置,第一分支位置分支润滑流动通道和冷却流动通道,第二分支位置将单个冷却流动通道分支成多个冷却流动通道,空气混合部设置在第一分支位置的下游和第二分支位置的上游。
利用这种配置,不需要为多个冷却流动通道中的每一个单独地设置空气混合部,因此,可以简化配置,并且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的尺寸增加。
优选的是,根据该方面的供油装置还包括:储存油的油底壳;和空气分离部,该空气分离部将空气与在已供应至冷却对象之后返回到油底壳的、包含空气的油分离。
利用这种配置,通过空气分离部将空气从与已供应至冷却对象并已返回油底壳的、混合有空气的油分离,可以抑制混有空气的油流入润滑流动通道。
在其中冷却流动通道从润滑流动通道分支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冷却流动通道包括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用于冷却至少作为冷却对象的、发动机的气缸盖、气缸和活塞中的至少一个的油流过该冷却流动通道,并且空气混合部设置在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中。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可以有效地冷却由于燃烧热而可能具有高温的发动机的配置部件,因此可以抑制过热的发生。
另外,根据本公开,对于根据该方面的供油装置也可以考虑以下配置。
在设置有空气分离部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空气分离部配置有油泵,并且油泵将空气与在由空气混合部供应至冷却对象之后返回油底壳的、包含空气的油分离,并供应从中分离空气的油。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油泵用作空气分离部,因此与空气分离部与油泵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装置的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简化供油装置的配置,并进一步抑制尺寸增加。
在其中空气分离部配置有油泵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油泵包括:具有外齿的内转子,具有与外齿啮合的内齿的外转子,容纳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壳体,以及形成在壳体中的泵室,空气分离部是用于从泵室排出包含在油中的空气的排出孔。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仅通过在油泵的壳体中形成排出孔就可以从泵室排出包含在油中的空气,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空气分离部。
在其中空气分离部配置有油泵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当空气与包含空气的油分离时,油泵将混有分离的空气的油供应至空气混合部。
利用这种配置,通过重复使用与由空气分离部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油,可以充分地确保与从空气混合部供应至冷却对象的空气混合的油量,因此,可以充分冷却冷却对象。
在根据该方面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空气混合部包括:流入部,油流入该流入部,和流出部,已经从流入部流入的油从该流出部流出;减小部,该减小部设置在流入部和流出部之间并且具有小于流入部和流出部的流动通道截面积的流动通道截面积;以及空气供应部,该空气供应部连接到减小部并向油供应空气。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可以增加流过减小部的油的流速以产生负压,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空气吸入油中。结果,由于可以可靠地将空气混入油中,因此可以稳定用于冷却对象的冷却性能。
在根据该方面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空气混合部包括在油的流动中产生湍流的湍流产生部,并且空气混合部通过湍流产生部在油的流动中产生湍流并使从排出口流出的湍流的油周围的空气通过油内的湍流捕获在油中。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与从排出口流出的油的流动不是湍流的情况相比,当油从排出口流出时,可以将在油周围的更大量空气与油混合,因此可以有效地冷却冷却对象。
在包括具有减小部的空气供应部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空气供应部将新鲜供气至减小部。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与在空气混合部附近具有相对高温的空气混入油中的情况相比,可以将与具有相对低温的新鲜空气混合的油供应至冷却对象,因此可以提高关于冷却对象的冷却性能。
在其中空气分离部配置有油泵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当空气与包含空气的油分离时,油泵将与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油供应至通过空气混合部供应有包含空气的油的冷却对象不同的冷却对象。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与在油泵中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油被供应至另一个冷却对象而不提供其中设置有空气混合部的冷却流动通道,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与在油泵中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油。
在其中空气分离部配置有油泵的供油装置中,优选的是,润滑部包括能够被包含空气的油润滑的非高精度润滑部,并且当空气与包含空气的油分离时,油泵将与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油供应至非高精度润滑部。
利用这种配置,例如,由于混有空气的油被供应至不需要高精度润滑的非高精度润滑部,例如凸轮轴,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与在油泵中产生的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油。另外,在不需要高精度润滑的非高精度润滑部(例如凸轮轴)的情况下,即使供应混有空气的油,也不会妨碍润滑。
优选的是,包括具有冷却流动通道的供油流动通道的供油装置,还包括车辆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部,冷却流动通道的、包含空气的油供应至所述车辆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部被供应有润滑流动通道的油并将车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轮。
利用这种配置,与供应未混有空气的油的情况相比可以有效地冷却车辆驱动电机并可以润滑传动机构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附加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油泵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供油装置的空气混合部的示意图;
图5是当从油排出方向观察时根据该实施例的供油装置的空气混合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通过该实施例的供油装置向冷却对象供应混有空气的油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将通过根据该实施例的供油装置供应的、混有空气的油在冷却对象物的表面上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A是示出混有空气的油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B是示出未混有空气的油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将水、混有空气的油和油供应至冷却对象的各情况中的流速与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空气混合部的示意图;
图12是示意地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三修改例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13是示意地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14是示意地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五修改例的发动机的剖视图;和
图15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六修改例的、用于将从供油装置供应的混有空气的油供应至车辆驱动电机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发动机的示意配置
如图1所示,用于车辆(汽车)的发动机1被配置成连续地重复吸入、压缩、膨胀(燃烧)和排出的一个循环,并且随着活塞8分别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四个)气缸3a中往复运动而使曲轴10旋转。这里,在发动机1中,曲轴10延伸的方向称为X方向,并且与水平方向上的X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Y方向。此外,在发动机1中,与X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Z方向(上下方向)。
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主体2,发动机主体2包括气缸体3、固定到气缸体3的Z1侧的气缸盖4和固定到气缸的Z2侧(下侧)的曲轴壳体5。发动机主体2包括连接到气缸体3的侧端部的正时链盖6和连接到气缸盖4的顶盖7。
在气缸盖4中,如图2所示,通过进气凸轮轴4a的旋转而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的进气阀4b,通过排气凸轮轴4c的旋转而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的排气阀4d和火花塞(未示出)结合在一起。另外,气缸盖4还包括燃烧室4f,用于将吸入空气输送到燃烧室4f的进气口4g,和用于排出燃烧过的气体的排气口4h。进气口4g连接到进气歧管(未示出)。排气口4h连接到排气歧管(未示出)。
燃烧室4f形成在气缸3a的上部,并且被设置成通过火花塞燃烧从进气口4g吸入的空气和燃料。在多个气缸3a中的每一个内部,设置有适用于能够往复运动的活塞8,和用于将活塞8和曲轴10彼此连接的连杆9。
此外,使旋转在滞后方向或提前方向上移位的进气可变阀正时机构(未图示,以下称为进气VVT)连接到进气凸轮轴4a。另外,使旋转在滞后方向或提前方向上移位的排气可变阀正时机构(未图示,以下称为排气VVT)连接到排气凸轮轴4c。
如图1所示,发动机主体2包括供油装置20,供油装置20使油A(发动机油)在内部循环并将油A供应至发动机1的每个部分。供油装置20包括储存在发动机1中循环的油A的油底壳21和用于抽吸油底壳21中的油A并将油底壳21中的油A供应至发动机1的每个部分的油泵22(O/P)。使用曲轴10的驱动力使油泵22旋转。如图3所示,油泵22在泵室54减小和通过吸入口51a将油A从油底壳21(参见图2)吸入到泵室54之后产生预定油压的状态(压缩状态)下从排出口51b排出油A。另外,稍后将描述油泵22的详细配置。
如图1所示,供油装置20包括用于使从油泵22排出的油A流动的供油流动通道23。供油流动通道23包括用于将油供应至的发动机1的润滑部24的润滑流动通道31,和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31分支、用于将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冷却流动通道32。这里,润滑部24是用于供应在发动机1中循环的油A以减少发动机1中配置之间的摩擦的构件,诸如曲轴10的轴承5a、进气凸轮轴4a、排气凸轮轴4c、进气VVT、排气VVT等。冷却对象25是通过供应在发动机1中循环的油A而被冷却的构件,诸如气缸3a(位于活塞8的外周边的构件)、气缸盖4和活塞8。
润滑流动通道31包括将油底壳21和油泵22的吸入口51a连接的第一油通道31a,将油泵22的排出口51b和主油道彼此连接的第二油通道31b,主油道31c和从主油道31c的下游侧的端部(X2侧端部)向上(Z1侧)延伸的第三油通道31d。另外,润滑流动通道31包括连接到第三油通道31d的下游侧的供油管31e。通过将油A供应至进气凸轮轴4a和排气凸轮轴4c,用于润滑进气凸轮轴4a和排气凸轮轴4c的凸轮喷淋26连接至供油管31e。另外,润滑流动通道31包括轴承油通道31f,轴承油通道31f从主油道31c分支并将油A供应至曲轴10的轴承5a。
冷却流动通道32包括活塞冷却油通道32a(是所附权利要求中的“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的一个示例),活塞冷却油通道32a从主油道31c分支并将油A供应至活塞8。喷油机构27设置在活塞冷却油通道32a的下游侧的端部。喷油机构27具有通过在预定的操作压力下打开阀将冷却油A注射到活塞8的后侧来冷却活塞8的同时润滑活塞8周围的部件的功能。
冷却流动通道32包括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是所附权利要求中的“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的一个示例),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从供油管31e分支并将油A供应至气缸盖4。注射喷嘴28设置在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的下游侧的端部中。注射喷嘴28具有通过将冷却油A注射到气缸盖4的内表面部分4e而冷却气缸盖4来冷却燃烧室4f(参见图2)的功能。
冷却流动通道32包括气缸冷却油通道32c(是所附权利要求中的“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的一个示例),气缸冷却油通道32c从主油道31c分支并将油A供应至气缸3a。注射喷嘴29设置在气缸冷却油通道32c的下游侧的端部中。注射喷嘴29具有通过将冷却油A注射到气缸3a的内表面而冷却气缸3a来冷却燃烧室4f(参见图2)的功能。
以这种方式,在供油装置20中,多个冷却流动通道32,例如活塞冷却油通道32a、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和气缸冷却油通道32c,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31分支。
供油装置20包括回流通道30,回流通道30用于使供应至进气凸轮轴4a和排气凸轮轴4c的油A和供应至气缸盖4的内表面部分4e的油A返回到油底壳21。这里,在供油装置20中,供应至曲轴10的轴承5a的油A和供应至活塞8的油A通过自重下降而不经过回流通道30,并返回到油底壳21。
空气混合部
在该实施例的供油装置20中,如图2所示,喷油机构27和注射喷嘴28分别被配置为空气混合部40。换句话说,空气混合部40设置在冷却流动通道32(活塞冷却油通道32a、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和气缸冷却油通道32c)的下游侧的端部中。另外,空气混合部40被配置成将空气B混合到供应至供油流动通道23的油A中并通过将混有空气B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来冷却冷却对象25(活塞8、气缸盖4和气缸3a)。换句话说,空气混合部40被配置成使空气B被捕获在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油A中并将混有空气B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这里,空气混合部40通过注射油A将油A沉积在冷却对象25上。
具体地,如图4所示,空气混合部40包括湍流产生部分41,该湍流产生部41在内部流动的油A的流动中产生湍流,作为使空气B被捕获在油A中的机构。湍流产生部41被配置成在油A的流动中产生湍流,并且使得从排出口45排出的、湍流的油A周围的部件处的空气B通过油A内的湍流被捕获在油A中。湍流产生部41包括缩径部42,在缩径部42中与上游侧的油排出方向D正交的截面的流动通道直径小于与油排出方向D正交的截面的流动通道直径。随着缩径部42在油排出方向D上前进到下游侧,缩径部42在流动的中心部分侧逐渐变窄。
因此,在已经流到缩径部42的油A的外部件的油A的流动是油A通过抵靠缩径部42的内壁部44在与缩径部42的上游侧的油A的流动不同的方向上的流动。结果,在缩径部42中,由于油A在外部件的流动变化,油A在另一部件的流动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湍流。换句话说,缩径部42中的流动通道是扰乱油A流动的湍流产生区域。此外,随着与油排出方向D正交的截面的流动通道直径减小,流过缩径部42的油A的流速变得比在缩径部42的上游侧的油A的流速快。因此,在空气混合部40中,湍流更可能在缩径部42中产生。
如图5所示,当从油排出方向D观察时,缩径部42是具有圆形圆弧侧部43的多边形形状(五边形形状)。这里,当从油排出方向D观察时,缩径部42中的流动通道是具有圆形圆弧侧部43的多边形形状(五边形形状)。换句话说,缩径部42中的内壁部44包括多个弧形部44a。因此,缩径部42中的内壁部44的表面积大于在缩径部42中的流动通道是圆形的情况中的内壁部44的表面积。结果,由于在从缩径部42的排出口45排出的油A的油排出方向D观察的形状也变为具有圆形圆弧侧部43的五边形形状,因此与缩径部42中的流动通道具有圆形形状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与从缩径部42的排出口45排出的油A接触的空气B的量。
以这种方式,如图4所示,空气混合部40被配置成使在排出口45附近的空气混合区域中的空气B被捕获在其中产生湍流的油A中,并将空气B作为气泡带入油A中。
通过混有空气的油进行冷却
参考图6至图9,将描述当通过空气混合部40混有空气B的油A被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表面时混有空气B的油A的冷却能力。这里,相对于冷却对象25的冷却能力根据混有空气B的油A的传热系数和冷却面积的尺寸而变化。换句话说,传热系数和冷却面积越大,可以从冷却对象25去除的热量越多。
如图6和图7所示,从空气混合部40注射的混有空气B的油A被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表面并在冷却对象25的表面上扩散。这里,当比较图8A所示的混有空气B的油A和图8B所示的未混有空气B的油A分别以相同的量注射到冷却对象25的表面上的每种情况时,混有空气B的油A在更宽的范围内扩散。
认为混有空气B的油A在更宽的范围内扩散的原因,例如,如下。在混有空气B的油A中,冷却对象25的表面与油A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仅使用与其混合的空气B的油A(未混有空气B的油A)的情况下的接触面积。因此,由于在混有空气B的油A和冷却对象25的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于仅使用油A的情况下的摩擦力,因此混有空气B的油A在更宽的范围内扩散。
参考图9,将描述包括水、混有空气B的油A和油A(未混有空气B的油A)三种类型的流体的、用于注射到冷却对象25的表面的流速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当相互比较水、混有空气B的油A和油A时,可以理解,传热系数按水、混有空气B的油A和油A顺序降低。
空气分离部
如图2所示,油泵22被配置成空气分离部50,其将空气B与在被供应至冷却对象25之后返回到油底壳21的、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换句话说,油泵22被配置成将空气B与在通过空气混合部40供应至冷却对象25之后返回到油底壳21的、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并将与空气B分离的油A供应至供油流动通道23。
换句话说,特别地,如图3所示,油泵22包括外壳51、内转子52和外转子53。内转子52具有外齿52a和形成在外齿52a之间的上谷部52b中的排出槽52c。外转子53具有与内转子52的外齿52a啮合的内齿53a。泵室54形成在内转子52的外齿52a和外转子53的内齿53a之间。在外壳51中,形成用于将油A引导至外齿52a和内齿53a之间的泵室54中的吸入口51a。此外,在外壳51中,形成用于将油A引导到泵室54外部的排出口51b。另外,在外壳51中,排出孔51c形成为与排出槽52c连通,并将包含在油A中的气泡引导到泵室54的外部。
在油泵22中,泵室54与在箭头R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一起膨胀和减小,以产生泵功能。吸入口51a连接到油底壳21,从油底壳21供应油A。排出口51b连接到供油流动通道23。
这里,排出孔51c在泵室54和排出口51b彼此连通的时刻之前和在泵室54的容积最大化的时刻之后连通。换句话说,在油泵22中,由于泵室54和排出孔51c在泵室54的容积开始减小的时刻彼此连通,因此可以将与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从如图2所示的排出孔51c经由排出槽52c排出到油底壳21。
实施例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供油装置20包括空气混合部40,用于通过将空气B混合到供应至供油流动通道23的油A中并将混有空气B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来冷却冷却对象25。因此,由于与将未与空气B混合的油A供给至冷却对象25的情况相比,通过将空气B混入油A中而与冷却对象25的摩擦减小,因此油A可以在冷却对象25的表面上在很宽的范围内扩散。此外,由于油A可以在冷却对象25的表面上在很宽的范围内扩散,因此可以增加油A和冷却对象25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提高与冷却对象25的传热系数。此时,由于可以通过冷却对象25表面上的油A在冷却对象25的宽范围内去除热,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热从冷却对象25移到油层A。因此,与将未与空气B混合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情况相比,通过混有空气B的油A可以有效地去除冷却对象25的热,从而可以减少冷却冷却对象25所需的油A的量。结果,由于可以抑制保持在装置中的油A的量,因此可以抑制供油装置20的尺寸增加。
此外,与将未与空气B混合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情况相比,通过从混有空气B的油A有效地从冷却对象25去除热,可以通过从供油装置20供应的油A冷却冷却对象25,而不是通过冷却剂冷却冷却对象25,因此,可以减少或消除冷却剂、冷却泵、管道等。结果,可以实现发动机1的简化、尺寸减小和重量减轻,并且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供油流动通道23包括用于将油A供应至润滑部24的润滑流动通道31,和被设置成从润滑流动通道31分支、用于将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冷却流动通道32,空气混合部40设置在冷却流动通道32中。因此,由于与用于将油A供应至润滑部24的流动通道和用于将混有空气B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流动通道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装置中的流动通道的配置,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20的尺寸增加。此外,由于可以通过一个油泵22供应混有空气B的油A以冷却冷却对象25和供应油A用于润滑润滑部24,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20的尺寸增加。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空气混合部40设置在冷却流动通道32的下游侧的端部。因此,可以抑制与由空气混合部40供应的空气B混合的冷却油A流入润滑流动通道31。此外,仅通过改变现有供油装置中冷却流动通道32下游侧的端部中的喷嘴,就可以在不对设备进行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改善冷却效果。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供油装置20包括:油底壳21,用于储存油A;和空气分离部50,用于将空气B与在供应至冷却对象25之后返回到油底壳21中的、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因此,通过空气分离部50将空气B与已经供应至冷却对象25并已经返回到油底壳21的混有空气B的油A分离,可以抑制混有空气B的油A流到润滑流动通道31。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冷却流动通道32包括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活塞冷却油通道32a和气缸冷却油通道32c,用于冷却作为冷却对象25、发动机1的气缸盖4、活塞8和气缸3a中的每个的油A流过冷却流动通道32。空气混合部40设置在气缸盖冷却油通道32b、活塞冷却油通道32a和气缸冷却油通道32c中的每一个中。因此,由于可以有效地冷却由于燃烧热而可能具有高温的发动机的配置部件,因此可以抑制过热的发生。
修改例
应当理解,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是示例,并且在每个方面都是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不是由实施例的描述表示,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并且还包括在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范围和含义内的所有修改(修改例)。
例如,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油泵22将与分离的气泡混合的油A经由排出槽52c从排出孔51c排出到油底壳21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如图10中的第一修改例所示,当空气B与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时,油泵122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将油A供应至空气混合部140而使用与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用于冷却冷却对象25。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空气混合部40被配置成通过使空气B被捕获在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油A中而将混有空气B的油A供应至冷却对象25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空气混合部240可以具有如图11中的第二修改例所示的文丘里形状(venturishape)。换句话说,空气混合部240包括流入部261和流出部262,油流入流入部261,从流入部261流入的油从流出部262流出。另外,空气混合部240包括设置在流入部261和流出部262之间的减小部263和空气供应部264,减小部263具有小于流入部261和流出部262的流动通道截面积的流动通道截面积,空气供应部264连接到减小部263并将空气供应至油。另外,空气供应部264的流动通道截面积小于缩小部263的流动通道截面积。
另外,在第二修改例中,示出了空气混合部240被配置成将环境空气B供应至减小部263中的油A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空气混合部可以被配置成向减小部中的油供应新鲜空气。
此外,在第一修改例中,示出了当空气B与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时,油泵122被配置成通过将油A供应至空气混合部40而使用与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来冷却冷却对象25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如图12中的第三修改例所示,当空气B与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时,油泵322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与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来冷却与将通过空气混合部140供应包含空气B的油A冷却的冷却对象25不同的另一冷却对象25。这里,包含空气B的油A通过空气混合部40供应至气缸盖4,与由油泵322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供应至活塞8和气缸8a。
此外,在第一修改例中,示出了当空气B与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时,油泵122被配置成通过将油A供应至空气混合部140来使用与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来冷却冷却对象25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如图13中的第四修改例所示,当空气B与包含空气B的油A分离时,油泵422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将油A供应至非高精度润滑部424a(进气凸轮轴4a或排气凸轮轴4c)而使用与分离的空气B混合的油A来进行冷却和润滑,其中非高精度润滑部424a可以通过包含空气B的油A进行润滑。
另外,在第一变形例中,示出了空气混合部140设置在多个冷却流动通道32中的每一个的下游侧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如图14中的第五修改例所示,空气混合部540可以设置在润滑流动通道31的分支位置D1的下游侧和多个冷却流动通道32的分支位置D2的上游侧。换句话说,供油流动通道23包括第一分支位置D1和第二分支位置D2,第一分支位置D1分支润滑流动通道31和冷却流动通道32,第二分支位置D2将单个冷却流动通道32分支为多个冷却流动通道32(32a,32b,32c,31e),空气混合部540可以设置在第一分支部分D1和第二分支位置D2之间。这里,供油管31e是冷却流动通道32。因此,通过将空气混合部540设置在位于多个冷却流动通道32的上游侧的公共供油流动通道23上,不需要为多个冷却流动通道32中的每一个单独地提供空气混合部540,因此,可以简化配置,并且进一步抑制供油装置520的尺寸增加。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供油装置20包括作为冷却对象25的气缸盖4、气缸3a和活塞8以及作为润滑部24的轴承5a等的示例,但是本公开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如图15中的第六修改例所示,供油装置620可以包括车辆驱动电机671和变速器机构部610(传动机构部的一个示例),车辆驱动电机671用作供应有冷却流动通道的、包含空气的油的冷却对象,变速器机构部610供应有润滑流动通道的油并用作用于将车辆驱动电机671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轮的润滑部。这里,在供油装置620中,为了将包含空气的油供应至车辆驱动电机671,空气混合部640设置在与油泵622连接的供油流动通道623的车辆驱动电机671的上游侧。另外,混有空气的油被供应至车辆驱动电机671内部的加热元件(例如,线圈)。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当从油排出方向D观察时,缩径部42具有具有圆形圆弧侧部43的五边形形状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缩径部可以具有除了具有圆形圆弧侧部的五边形之外的多边形形状。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湍流产生部41包括缩径部42的示例,其中与油排出方向D正交的截面的流动通道直径小于上游侧的、与油排出方向D正交的截面流动通道直径,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湍流产生部分可以配置有形成在冷却流动通道的内壁上的多个突出壁,以防止油的流动。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油泵22被配置为空气分离部50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在空气分离部中,不是油泵,而是将空气与混有空气的油分离的气液分离室可以设置在油泵的上游侧。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供油装置20应用于车辆用发动机1并冷却冷却对象25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供油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冷却设置在气体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动机等中的冷却对象。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设置有注射喷嘴29的气缸冷却油通道32c冷却气缸3a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气缸冷却油通道可以被配置成将回流通道布置在气缸周围并冷却汽缸,同时将油返回到油底壳。
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原理、优选实施例和运行模式。然而,意在被保护的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此外,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由它人进行变动和更改,并使用等同物。因此,明确地意在涵盖落入如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改变和等同物。

Claims (16)

1.一种供油装置(20,520,620),包括:
油泵(22,122,322,422,622);
供油流动通道(23,523,623),从所述油泵排出的油(A)流过所述供油流动通道(23,523,623);和
空气混合部(40,140,240,540,640),所述空气混合部通过将空气(B)混合到供应至所述供油流动通道的所述油中并将与所述空气混合的所述油供应至冷却对象(25)来冷却所述冷却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供油流动通道包括:润滑流动通道(31),所述润滑流动通道将所述油供应至润滑部(24);和冷却流动通道(32),所述冷却流动通道设置成从所述润滑流动通道分支并将所述油供应至所述冷却对象;和
所述空气混合部设置在所述冷却流动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混合部设置在所述冷却流动通道的下游侧的端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冷却流动通道被设置成从所述润滑流动通道分支,和
所述空气混合部设置在所述润滑流动通道的分支位置(D1)的下游侧和多个所述冷却流动通道的分支位置(D2)的上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供油流动通道包括第一分支位置和第二分支位置,所述第一分支位置分支所述润滑流动通道和所述冷却流动通道,所述第二分支位置将单个所述冷却流动通道分支成多个所述冷却流动通道,和
所述空气混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位置的下游和所述第二分支位置的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装置,还包括:
油底壳(21),所述油底壳储存所述油;和
空气分离部(50),所述空气分离部将所述空气与在被供应至所述冷却对象之后已返回到所述油底壳的、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流动通道包括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32a,32b,32c),用于冷却作为至少所述冷却对象的、发动机(1)的气缸盖(4)、气缸(3a)和活塞(8)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油流过所述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和
所述空气混合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冷却流动通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分离部配置有所述油泵,和
所述油泵将所述空气与在通过所述空气混合部被供应至所述冷却对象之后已返回到所述油底壳的、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分离,并供应从中分离了所述空气的所述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油泵包括具有外齿(52a)的内转子(52)、具有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53a)的外转子(53)、容纳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的外壳(51)和形成在所述外壳中的泵室(54),和
所述空气分离部是用于从所述泵室排出包含在所述油中的所述空气的排出孔(51b)。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当所述空气与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分离时,所述油泵将与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所述油供应至所述空气混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混合部包括所述油流入其中的流入部(261)和已经从所述流入部流入的所述油从其中流出的流出部(262),设置在所述流入部和所述流出部之间并且具有流动通道截面积小于所述流入部和所述流出部的流动通道截面积的减小部(263),以及连接到所述减小部并向所述油供应所述空气的空气供应部(26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混合部包括在所述油的流动中产生湍流的湍流产生部(41),并且所述空气混合部通过所述湍流产生部在所述油的流动中产生湍流并使从排出口流出的、所述湍流的所述油周围的所述空气被所述油内的所述湍流捕获在所述油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供应部向所述减小部供应新鲜空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当所述空气与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分离时,所述油泵将与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所述油供应至与通过所述空气混合部供应有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的所述冷却对象不同的冷却对象。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4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装置,其中,
所述润滑部包括能够由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润滑的非高精度润滑部(4a,4c,424a),并且当所述空气与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分离时,所述油泵将与分离的空气混合的所述油供应至所述非高精度润滑部。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4、7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装置,还包括:
车辆驱动电机(671),所述冷却流动通道的、包含所述空气的所述油被供应至所述车辆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部(610),所述润滑流动通道的所述油被供应至所述传动机构部并且所述传动机构部将所述车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轮。
CN201910575824.4A 2018-07-13 2019-06-28 供油装置 Pending CN110714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3292 2018-07-13
JP2018133292A JP2020012389A (ja) 2018-07-13 2018-07-13 オイル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4806A true CN110714806A (zh) 2020-01-21

Family

ID=6913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5824.4A Pending CN110714806A (zh) 2018-07-13 2019-06-28 供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18199A1 (zh)
JP (1) JP2020012389A (zh)
CN (1) CN110714806A (zh)
DE (1) DE102019117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1630B2 (ja) * 2020-03-17 2024-02-15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機冷却制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1959A (ja) * 2006-07-31 2008-02-1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2010071194A (ja) * 2008-09-18 2010-04-02 Toyota Motor Corp オイル供給制御装置
JP2011106317A (ja) * 2009-11-16 2011-06-02 Toyota Motor Corp 潤滑油供給装置
CN102782264A (zh) * 2010-02-23 2012-11-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活塞冷却装置
CN103375671A (zh) * 2012-04-19 2013-10-30 株式会社三国 油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843B2 (ja) * 1974-07-25 1983-04-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ナイネンキカンノ ピストンレイキヤクソウチ
JPS5311250A (en) * 1976-07-20 1978-02-01 Nissan Motor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S62282109A (ja) * 1986-05-30 1987-12-08 Suzuki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方法
JPH07116935B2 (ja) * 1986-07-31 1995-12-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ツドの冷却装置
JPS6354819U (zh) * 1986-09-29 1988-04-13
JPH0648100Y2 (ja) * 1989-02-03 1994-12-07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JP2000102482A (ja) * 1998-09-29 2000-04-11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保温機器
JP2002339874A (ja) * 2001-05-16 2002-11-27 Mikuni Adec Corp オイルポンプ及び潤滑装置
US20180306096A1 (en) * 2015-05-28 2018-10-2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Oil je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iston cool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439751B2 (ja) 2016-06-03 2018-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1959A (ja) * 2006-07-31 2008-02-1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2010071194A (ja) * 2008-09-18 2010-04-02 Toyota Motor Corp オイル供給制御装置
JP2011106317A (ja) * 2009-11-16 2011-06-02 Toyota Motor Corp 潤滑油供給装置
CN102782264A (zh) * 2010-02-23 2012-11-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活塞冷却装置
CN103375671A (zh) * 2012-04-19 2013-10-30 株式会社三国 油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18199A1 (en) 2020-01-16
JP2020012389A (ja) 2020-01-23
DE102019117781A1 (de)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6810A (zh) 内燃发动机
CN101598046B (zh) 风冷式通用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JP2008286063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US20140318493A1 (en) Temperature dependent flow control for combustion engine piston squirters
JP5393125B2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油冷却構造
US6745741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four-stroke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0714806A (zh) 供油装置
US7029346B2 (en) Vertical engine and outboard engine system
US7258097B1 (en) Crankcas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3301744A (ja)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及び方法
US20040231648A1 (en) Fuel cooling system for fuel system
JP6414150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JPH08246871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システム
US20200256279A1 (en) Water cooled engine
EP2942499B1 (en) Oil channel for engine
US20050005894A1 (en) Vertical engine
JP2020148121A (ja) エンジンのピストン潤滑装置
JP2007120364A (ja) 内燃機関
JPH07180523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4290598B2 (ja)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JP2008031959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2006063803A (ja)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
JP4387021B2 (ja) 内燃機関燃焼室内への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074013A (ja) 内燃機関のピストン
JP6409809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