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0729B - 气雾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0729B
CN110710729B CN201910798592.9A CN201910798592A CN110710729B CN 110710729 B CN110710729 B CN 110710729B CN 201910798592 A CN201910798592 A CN 201910798592A CN 110710729 B CN110710729 B CN 110710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opening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85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0729A (zh
Inventor
王剑平
石磊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85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0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0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0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0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0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可抽吸材料可通过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壳体内或从壳体中移除;至少一个遮挡件,在第一配置与不同的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并在第一配置时遮挡开口、以及在第二配置时显露出开口;旋转件,设置在壳体上并限制出中心轴线,且旋转件能以中心轴线为轴而相对壳体转动;其中,遮挡件具有与旋转件铰接的铰接部,以使遮挡件可随旋转件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铰接部为轴相对旋转件转动,进而改变遮挡件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从而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上的开口,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死或磨损现象,有效提高了旋转操作打开和关闭壳体上开口的顺畅性。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烟具是一种用于收纳烟体的部件,其主要包括烟具本体和连接在烟具本体上的盖体;具体的,烟具本体上设置有容纳烟体的收容腔,为了防止外界灰尘或水汽进入至该收容腔中,一般会在烟具本体的上方设置一盖体,以对其进行保护。
作为现有技术,201821066797.5号专利提出了与传统滑动盖不同的旋转盖结构。其采用通过设置在旋转盖上的凸点作为致动推杆,在旋转盖旋转时推动以遮挡件相互远离,并在适当的位置凸点卡入凹陷部位固定,从而实现通过旋转打开或关闭收容腔。该凸点致动以及凹凸卡合在旋转位置的保持,容易出现卡死或磨损,影响旋转操作打开和关闭收容腔的顺畅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上的开口,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死或磨损现象,有效提高了旋转操作打开和关闭壳体上开口的顺畅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以挥发所述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可抽吸材料可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所述壳体内或从所述壳体中移除;
至少一个遮挡件,可在第一配置与不同的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并在所述第一配置时遮挡所述开口、以及在所述第二配置时显露出所述开口;
旋转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限制出中心轴线,且所述旋转件能以所述中心轴线为轴而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其中,所述遮挡件具有与所述旋转件铰接的铰接部,以使所述遮挡件可随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所述铰接部为轴相对所述旋转件转动,进而改变所述遮挡件在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
本申请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通过设置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开口,以使可抽吸材料通过该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壳体内或从壳体中移除;同时,通过设置至少一遮挡件,遮挡件可在第一配置与不同的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并在第一配置时遮挡开口,以防灰尘进入壳体中;在第二配置时显露出开口,以将可抽吸材料放入壳体内或从壳体中移除;另外,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旋转件,旋转件限制出中心轴线,且以该中心轴线为轴而相对壳体转动,且由于遮挡件上具有与旋转件铰接的铰接部,遮挡件可随旋转件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铰接部为轴相对旋转件转动,从而通过旋转件改变遮挡件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进而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上的开口,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死或磨损现象,有效提高了旋转操作打开和关闭壳体上开口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气雾生成装置中主体与盖体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盖体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盖体的各部分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遮挡件处于第一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遮挡件通过由旋转件致动至第二配置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3至图6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至图6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三个遮挡件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气雾生成装置中主体与盖体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盖体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盖体的各部分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1,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以挥发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种成分;具体的,可抽吸材料可为香烟。
具体的,气雾生成装置1包括:壳体10和盖体11。
其中,壳体10上设置有开口100,可抽吸材料可通过开口100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壳体10内或从壳体10中移除。
具体的,壳体10中设置有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的收容腔,收容腔通过壳体10上的开口100与外界连通。
具体的,壳体10的竖向截面呈矩形,壳体10上的开口100沿着矩形短边的方向设置,并设置在短边靠近长边的一侧。
其中,参见图1至图4,盖体11包括至少一个遮挡件111以及旋转件110;且盖体11旋转连接在壳体10的开口100处。
其中,旋转件110设置在壳体10上并限制出中心轴线,且旋转件110能以中心轴线为轴而相对壳体10转动。
具体的,旋转件110限制出的中心轴线与壳体10上的开口100的中心轴线同轴。
具体的,旋转件110相对壳体10的转动具体是指旋转件110以壳体10的轴向方向为轴相对壳体10旋转,其与壳体10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有效避免了旋转件110在旋转过程中露出壳体10与盖体11之间的连接口,以使外界灰尘或水汽进入该连接口,进而对盖体11的旋转造成影响的问题发生,有效保证了旋转件110旋转的顺畅性。
具体的,参见图4,旋转件110上设置有与壳体10上的开口100相对应的第二开口1100,可抽吸材料具体通过该第二开口1100和壳体10上的开口100以接收在壳体10内或述壳体10中移除。
可选的,第二开口1100的口径不小于可抽吸材料的横向尺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开口1100的口径与壳体10上的开口100口径相同。
可选的,旋转件110可为一凹槽结构,第二开口1100具体设置在凹槽的底壁上并与壳体10上的开口100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壳体10上的开口100和第二开口1100均为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上的开口100和第二开口1100还可以是矩形,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只要能够使可抽吸材料通过即可。
具体的,旋转件1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防滑件,以增加旋转件110外表面的摩擦力。
其中,防滑件具体可为竖向条纹或凹坑,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具体的,参见图5和图6,图5为图4中遮挡件处于第一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遮挡件通过由旋转件致动至第二配置时的示意图,至少一个遮挡件111可在第一配置与不同的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并在第一配置时遮挡开口100、以及在第二配置时显露出开口100。
具体的,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时从旋转件110中露出,在第二配置时收纳在旋转件110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旋转件110上的第二开口1100与壳体10上的开口100位置相对应,当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时,遮挡件111在遮挡壳体10上的开口100的同时也对第二开口1100进行遮挡,从而使遮挡件111可通过旋转件110上的第二开口1100露出,具体可参见图2所示;而当遮挡件111在第二配置时,遮挡件111露出壳体10上的开口100,由于第二开口1100与壳体10上的开口100的位置对应,且大小尺寸也相同,进而在遮挡件111露出壳体10上的开口100的同时,也将第二开口1100露出,进而从第二开口1100不能看到遮挡件111,即,此时,遮挡件111收纳的旋转件110。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遮挡件111具体为五个。
可选的,参见图3,遮挡件111围绕旋转件110限制出的中心轴线布置。
可选的,遮挡件111沿靠近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
可选的,遮挡件111包括与相邻遮挡件111相对的侧壁,该侧壁呈弯曲的弧形形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遮挡件111上具有与旋转件110铰接的铰接部1110,以使遮挡件111可随旋转件110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铰接部1110为轴相对旋转件110转动,从而改变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进而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0上的开口100,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死或磨损现象,有效提高了旋转操作打开和关闭壳体10上开口100的顺畅性。
其中,参见图5,铰接部1110具体可为设置在遮挡件111远离中心轴线的一端的通孔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见图7,图7为图3至图6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旋转件110上设置有旋转凸柱1101,旋转凸柱1101与铰接部1110的结构匹配;具体的,在盖体11装配过程中,遮挡件111的铰接部1110套设在旋转件110的旋转凸柱1101上,以使遮挡件111可随旋转件110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铰接部1110为轴相对旋转件110转动。
具体的,旋转凸柱1101固定设置在旋转件110靠近壳体10的一侧,并围绕旋转件110上的第二开口1100间隔设置。
具体的,旋转凸柱1101的数量与遮挡件111的数量匹配。
可选的,旋转凸柱1101与旋转件11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1,通过设置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有开口100,以使可抽吸材料通过该开口100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壳体10内或从壳体10中移除;同时,通过设置至少一遮挡件111,遮挡件111可在第一配置与不同的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并在第一配置时遮挡开口100,以防灰尘进入壳体10中;在第二配置时显露出开口100,以将可抽吸材料放入壳体10内或从壳体10中移除;另外,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旋转件110,旋转件110限制出中心轴线,且以该中心轴线为轴而相对壳体10转动,且由于遮挡件111上具有与旋转件110铰接的铰接部1110,遮挡件111可随旋转件110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铰接部1110为轴相对旋转件110转动,从而通过旋转件110改变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进而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0上的开口100,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出现卡死或磨损现象,有效提高了旋转操作打开和关闭壳体10上开口100的顺畅性。
参见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气雾生成装置1进一步还包括:
支架112,布置于旋转件110和壳体10之间。
导向机构12,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至少部分地受到导向机构12的引导。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盖体11具体还包括支架112。
具体的,支架112上设置有与第二开口1100相对应的第三开口1123,具体的,第三开口1123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可参见第二开口1100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支架112上还设置有导向槽1120,遮挡件111上设置有至少部分延伸至导向槽1120内、并在可沿导向槽1120移动的导向凸柱1111,导向槽1120和导向凸柱1111形成为上述导向机构12,以对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进而使遮挡件111随旋转件110的转动而移动时,能以铰接部1110为轴在导向槽1120的引导下沿靠近或背离中心轴线方向相对旋转件11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遮挡件111相对旋转件110沿靠近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动具体是指遮挡件111向第一配置进行配置的过程;而遮挡件111相对旋转件110沿背离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动具体是指遮挡件111向第二配置的状态进行配置的过程。
具体的,上述导向槽1120的延伸方向相对旋转件110的转动方向朝中心轴线偏置。
参见图6,旋转件110的旋转方向是指A向所示方向;当旋转件110沿着A向所示方向转动时,遮挡件111向第二配置进行配置。
具体的,导向凸柱1111相对铰接部1110沿靠近或背离中心轴线偏置。
具体的,可参见图5或图6,导向凸柱1111设置在遮挡件111远离中心轴线的一端,并与铰接部1110相对设置。
可选的,导向凸柱1111与遮挡件111一体成型。
在具体旋转过程中,由于遮挡件111通过铰接部1110转动连接在旋转凸柱1101上,遮挡件111的铰接部1110会受到沿着旋转件110转动方向的作用力,使其沿着旋转件110的转动方向移动,但同时由于遮挡件111上的导向凸柱1111卡接在导向槽1120中,导向槽1120的侧壁会给予导向凸柱1111一阻止该移动趋势的反作用力,从而使遮挡件111在两个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下形成一转动扭矩,以使导向凸柱1111沿着导向槽1120移动,进而对遮挡件111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进行引导,以遮挡或露出壳体10上的开口100。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旋转件110的转动过程中,由于导向槽1120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导向凸柱1111在导向槽1120中的移动具有一定的移动范围,从而通过控制导向凸柱1111的移动范围以对遮挡件111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3、图5和图6,可以理解的是,当旋转件110沿着A向所示方向转动时,导向凸柱1111沿着导向槽1120朝远离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使遮挡件111向第二配置进行配置以显露出壳体10上的开口100;当旋转件110逆着A向所示的方向转动时,导向凸柱1111沿着导向槽1120朝靠近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使遮挡件111向第一配件进行配置以遮挡开口100。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12还可以是相对旋转件110的转动方向朝中心轴线偏置的可伸缩杆,可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可伸缩杆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在遮挡件111的导向凸柱1111上,当转动旋转件110时,可伸缩杆给予导向凸柱1111一反作用力以阻止遮挡件111沿着旋转件110的旋转方向移动,从而使导向凸柱1111在两个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下沿着可伸缩杆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对遮挡件111的旋转进行引导,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只要能够对遮挡件111的旋转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即可。
参见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气雾生成装置1进一步还包括偏压元件113,即,上述盖体11进一步还包括偏压元件113,以使遮挡件111朝第一配置或第二配置偏压。
具体的,偏压元件113与遮挡件111的数量一致。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偏压元件113具体可以是扭簧。
具体的,扭簧的第一端与导向凸柱1111连接、扭簧的第二端与支架112连接。
可选的,支架112上还设置有固定柱1121,扭簧的第二端与固定柱1121连接。
可选的,扭簧的第一端呈环形形状,并套设在导向凸柱1111的外表面,以实现与导向凸柱1111连接。
可选的,扭簧的第二端也呈环形形状,并套设在固定柱1121的外表面,以实现与支架112连接。
具体的,扭簧与遮挡件111的数量匹配。
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固定柱1121具体可设置在支架112的边缘位置,并靠近导向槽1120远离中心轴线的一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遮挡件111处于第一配置,即,遮挡件111遮挡壳体10上的开口100,导向凸柱1111处于导向槽1120靠近中心轴线的一端时,扭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此时,若转动旋转件110,使遮挡件111从第一配置向第二配置进行配置时,由于导向凸柱1111沿着导向槽1120朝着远离中心轴线的一端移动,从而使连接在导向凸柱1111上的扭簧的一端也朝着远离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但由于连接在固定柱1121上的扭簧的另一端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在导向凸柱1111移动过程中扭簧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此时,若施加在旋转件110上的作用力消失或朝着旋转件110旋转的反方向施加一较小的作用力,遮挡件111即可在扭簧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力和/外力作用下配置至第一配置。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且能够避免意外露出壳体10的开口100的问题发生。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固定柱1121还可设置在支架112靠近中心轴线的位置,并与导向槽1120靠近中心轴线的一端相邻;同样的,当遮挡件111处于第一配置时,扭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参见图4、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气雾生成装置1还包括限位机构,被配置为限制旋转件110的转动角度。
具体的,限位机构包括沿旋转件110的转动方向延伸的限位凹槽150、及至少部分延伸至限位凹槽150内的限位凸筋151。
具体的,限位凹槽150与限位凸筋151一一对应。
其中,限位凹槽150和限位凸筋151的其中一个设于旋转件110上,另一个设于支架112上。
具体的,限位凹槽150设置在旋转件110上,限位凸筋151设置在支架112上。
具体的,以旋转件110为一凹槽结构为例,限位凹槽150间隔设置在旋转件110的周边侧壁上,限位凸筋151沿着支架112的周边边缘设置,同时,限位凹槽150和限位凸筋151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的,限位凹槽150的横向尺寸大于限位凸筋151的横向尺寸,以保证旋转件110具有一定的转动范围;同时,通过限位凸筋151在限位凹槽150中的卡合,使旋转件110不能任意角度转动,进而对旋转件11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可选的,限位凹槽150为一条形孔,限位凸筋151为与条形孔匹配的条形凸起。
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参见图2和图3,壳体10上还设置有连接孔101,支架112靠近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孔101匹配的连接柱1122,盖体11和壳体10具体通过连接柱1122插接在连接孔101中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连接孔101为三个,三个连接孔101间隔设置在壳体10的开口100边缘处。
具体的,连接柱1122的数量与连接孔101的数量匹配,且连接柱1122与连接孔101之间过盈配合,以将盖体11稳定安装在壳体10上。
可选的,连接柱1122与支架112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参见图9,图9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三个遮挡件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1不同的是遮挡件111具体为三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气雾生成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图2至图8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实施。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气雾生成装置,可以参见图10,图10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其构造为包括:
主体10a;在图10的示例中呈纵长形的柱状形状,其内具有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例如烟支)的容纳腔120a;并且在图示中的上端设置有与容纳腔120a连通的开口110a,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该开口110a将可抽吸材料接收至容纳腔120a或将可抽吸材料从容纳腔120a移除;
加热元件130a,用于对接收在容纳腔120a内的可抽吸材料进行加热,以生成可抽吸的气溶胶;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该加热元件130a呈细长的针/销钉形设置,进而当可抽吸材料接收在容纳腔120a内时,该加热元件130a可以插入至可抽吸材料内部进行加热。
旋钮盖20a,设置于主体10a的上端,并且可以主体10a的轴向方向为轴相对主体10a进行旋转,进而打开或者关闭开口110a。
在该实施例中,旋钮盖20a可以采用以上图2至图8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实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以挥发所述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种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可抽吸材料可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所述壳体内或从所述壳体中移除;
至少一个遮挡件,可在第一配置与不同的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并在所述第一配置时遮挡所述开口、以及在所述第二配置时显露出所述开口;
旋转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限制出中心轴线,且所述旋转件能以所述中心轴线为轴而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其中,所述遮挡件具有与所述旋转件铰接的铰接部,以使所述遮挡件可随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而移动、并在移动时以所述铰接部为轴相对所述旋转件转动,进而改变所述遮挡件在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之间的配置;
导向机构,所述遮挡件在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之间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至少部分地受到所述导向机构的引导;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旋转件的转动方向朝中心轴线偏置;
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内、并在可沿导向槽移动的导向凸柱;进而使所述遮挡件随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而移动时,能以所述铰接部为轴在所述导向槽的引导下沿靠近或背离中心轴线方向相对所述旋转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柱相对所述铰接部沿靠近或背离所述中心轴线偏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旋转件与壳体之间的支架,所述导向槽设置于该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偏压元件,以使所述遮挡件朝所述第一配置或所述第二配置偏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元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凸柱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呈环形形状,并套设在所述导向凸柱的外表面,进而实现与所述导向凸柱连接;
和/或,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扭簧的第二端连接的固定柱;所述扭簧的第二端呈环形形状,并套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进而实现与所述支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遮挡件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沿靠近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包括与相邻遮挡件相对的侧壁,该侧壁呈弯曲的弧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在处于所述第一配置时从所述旋转件露出,而当处于所述第二配置中时被收纳在所述旋转件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限位机构,被配置为限制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旋转件的转动方向布置的限位凹槽、及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限位凹槽内的限位凸筋;
所述限位凹槽和限位凸筋的其中一个设于所述旋转件上,另一个设于所述支架上。
CN201910798592.9A 2019-08-27 2019-08-27 气雾生成装置 Active CN110710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8592.9A CN110710729B (zh) 2019-08-27 2019-08-27 气雾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8592.9A CN110710729B (zh) 2019-08-27 2019-08-27 气雾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0729A CN110710729A (zh) 2020-01-21
CN110710729B true CN110710729B (zh) 2022-12-20

Family

ID=6920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8592.9A Active CN110710729B (zh) 2019-08-27 2019-08-27 气雾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07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3208A1 (en) * 2020-03-12 2021-09-16 Oaksmith Llc Va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1616415B (zh) * 2020-06-04 2023-08-11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转动开合机构及设有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1802704B (zh) * 2020-06-24 2023-07-2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14035A1 (en) * 2022-05-06 2023-11-09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25322U (zh) * 2017-08-10 2018-03-23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8624647U (zh) * 2018-07-05 2019-03-22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烟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1115B2 (en) * 2013-08-30 2018-02-27 Huizhou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Battery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4432543B (zh) * 2014-12-12 2018-02-13 卓尔悦欧洲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烟电池装置及其电子烟
CN105449446B (zh) * 2015-12-22 2018-01-2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插孔保护装置及使用其的终端
CN206687163U (zh) * 2017-03-20 2017-12-0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低温烘烤烟具
CN207927769U (zh) * 2018-01-26 2018-10-02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烟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25322U (zh) * 2017-08-10 2018-03-23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08624647U (zh) * 2018-07-05 2019-03-22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烟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0729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0729B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111526743B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EP3150505B1 (en) Multipurpos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KR20100082221A (ko) 핸드백용 잠금장치
JP2008161549A (ja) 洗濯機
JP3992331B2 (ja) 保護部材を有する乾式ひげそり装置
CN216147255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
JP6559904B2 (ja) 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着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ンジ装置
US20020014347A1 (en) Hinge cover for electrical devices, and electrical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JP2006156322A (ja) 電池収納構造
CN215586440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EP2403071A1 (en) An actuator, an electrical plug and socket assembly
CN212464887U (zh) 防尘盖机构、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JP2008229077A (ja) カッターナイフ
CN111642802A (zh) 防尘盖机构、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6548384B2 (ja) 電子機器
JP6068972B2 (ja) スライド式サンバイザ
JP2010281910A (ja) 光コネクタ装置
KR20240011522A (ko) 에어로졸 발생장치의 궐련 삽입부 도어 어셈블리
KR20150008579A (ko) 차단기 온 오프 개폐 스위치와 스위치 조작 핸들 연결용 샤프트 어댑터 장치
JP7049939B2 (ja) 分電盤ハウジング
CN220211934U (zh) 一种烟具
JP2017150205A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JP743168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WO2022210755A1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