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9650A - 热泵利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热泵利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9650A
CN110709650A CN201780091556.8A CN201780091556A CN110709650A CN 110709650 A CN110709650 A CN 110709650A CN 201780091556 A CN201780091556 A CN 201780091556A CN 110709650 A CN110709650 A CN 110709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ircuit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sid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5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9650B (zh
Inventor
铃木康巨
南迫博和
铃木一隆
美藤尚文
服部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09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9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2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between evaporator and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25B47/025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by reversing th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3Indoor unit with water as a heat sink or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7Exceeding a certain pressure value in a refrigeration component 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1Preventing leaks from develo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9On-of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热泵利用设备具备制冷剂回路和热介质回路,制冷剂回路能够执行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的第1运转、和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的第2运转,热介质回路的主回路具有分支部和合流部,在主回路连接有压力保护装置和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压力保护装置与连接部连接,上述连接部位于分支部或合流部的中一方与负载侧热交换器之间,或者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与分支部或合流部中的另一方连接,或者连接在该另一方与连接部之间,或者与连接部连接,在检测到了制冷剂向热介质回路的泄漏时,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成为第2运转的状态,膨胀装置成为关闭状态,并且压缩机进行运转。

Description

热泵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制冷剂回路和热介质回路的热泵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热泵循环装置的室外机。该室外机具备将压缩机、空气热交换器、节流装置以及水热交换器通过配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和防止用于供给由水热交换器加热后的水的水回路内的水压过度上升的压力释放阀。由此,即使当在水热交换器中将制冷剂回路与水回路隔离的隔壁遭到破坏从而可燃性制冷剂混入至水回路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压力释放阀将可燃性制冷剂向屋外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7398号公报
在热泵循环装置等热泵利用设备中,一般来说,水回路的压力释放阀设置于室内机。热泵利用设备中的室外机与室内机的组合多种多样,不仅存在将同一厂商的室外机与室内机组合的情况,也存在将不同厂商的室外机与室内机组合的情况。因此,也存在将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室外机与设置有压力释放阀的室内机组合的情况。
然而,在该情况下,若制冷剂向水回路泄漏,则混入至水回路的水的制冷剂不仅从设置于室外机的压力释放阀排出,也存在从设置于室内机的压力释放阀排出的情况。因此,存在制冷剂有可能经由水回路向室内泄漏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热泵利用设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具备: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具有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以及热介质回路,其使热介质经由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流通,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在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至上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上述制冷剂回路能够执行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的第1运转,在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至上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上述制冷剂回路能够执行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的第2运转,上述热介质回路具有经由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主回路,上述主回路具有:分支部,其设置于上述主回路的下游端,连接有从上述主回路分支的多个支回路;以及合流部,其设置于上述主回路的上游端,连接有向上述主回路合流的上述多个支回路,在上述主回路连接有压力保护装置和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上述压力保护装置在上述主回路中与连接部连接,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分支部或上述合流部的一方与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之间,或者位于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在上述主回路中与上述分支部或上述合流部的另一方连接,或者连接在上述另一方与上述连接部之间,或者与上述连接部连接,在检测到了上述制冷剂向上述热介质回路的泄漏时,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成为上述第2状态,上述膨胀装置成为关闭状态,并且上述压缩机进行运转。
根据本发明,在制冷剂泄漏至热介质回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提早检测到制冷剂向热介质回路的泄漏。若检测到制冷剂向热介质回路的泄漏,则回收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由于更早地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因此也能够更早地进行制冷剂的回收。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概略结构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压缩机3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将图2的III部放大表示的图。
图4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控制装置101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中的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的配置位置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概略结构的回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压缩机3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概略结构的回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热泵利用设备,例示了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此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结构部件的尺寸的关系、形状等与实际上不同的情况。
如图1所示,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0、和使水流通的水回路210。另外,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具有设置于室外(例如,屋外)的室外机100、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200。室内机200例如除了厨房、浴室、洗衣房之外,还设置于处于建筑物的内部的储藏室等收纳空间。
制冷剂回路110具有将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负载侧热交换器2、膨胀装置6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经由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为环状的结构。通过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的制冷剂回路110,能够进行将在水回路210中流动的水加热的制热供热水运转(以下,存在称为“通常运转”或者“第1运转”的情况)、和相对于制热供热水运转而使制冷剂向相反方向流通从而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除霜的除霜运转(以下,存在称为“第2运转”的情况)。制冷剂回路110也能够进行将在水回路210中流动的水冷却的制冷运转。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与除霜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为相同的方向。
压缩机3是将吸入的低压制冷剂压缩,并作为高压制冷剂排出的流体设备。本例的压缩机3具备使驱动频率任意变化的变频器装置等。
这里,使用附图对压缩机3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压缩机3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将图2的III部放大表示的图。在图2和图3中,作为压缩机3,例示了密闭型并且高压壳方式的摆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如图2和图3所示,压缩机3具有吸入并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部30、驱动压缩机构部30的电动机部31、以及容纳压缩机构部30和电动机部31的密闭容器32。压缩机构部30配置于密闭容器32内的下部。电动机部31在密闭容器32内配置于比压缩机构部30靠上方的位置。密闭容器32内的空间被由压缩机构部30压缩的高压制冷剂充满。
压缩机构部30具有缸体33、配置于缸体33内并经由主轴传递电动机部31的旋转驱动力的摆动活塞34、以及将缸体33的内周面与摆动活塞34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吸入室和压缩室的叶片(未图示)。吸入室和压缩室的上端被兼作为轴承的上端板35封闭。吸入室和压缩室的下端被兼作为轴承的下端板36封闭。经由吸入管37向吸入室吸入低压制冷剂。在上端板35形成有将被压缩室压缩后的高压制冷剂向密闭容器32内的空间排出的排出孔38。在排出孔38的出口侧设置有簧片阀构造的排出阀39、和限制排出阀39的弯曲的阀限位器40。排出阀39作为防止密闭容器32内的高压制冷剂向压缩行程途中的压缩室逆流的止回阀发挥功能。排出阀39也在压缩机3停止时作为止回阀发挥功能。
返回至图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在通常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切换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可以使用四通阀,也可以使用多个二通阀或者三通阀的组合。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经由吸入配管11a和排出配管11b连接。吸入配管11a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的吸入口之间连接起来。在吸入配管11a中,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状态无关,低压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朝向压缩机3流动。排出配管11b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的排出口之间连接起来。在排出配管11b中,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状态无关,高压制冷剂从压缩机3朝向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流动。此外,在制冷剂回路110是制热运转专用或者制冷运转专用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
负载侧热交换器2是进行在制冷剂回路110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水回路210中流动的水的热交换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作为负载侧热交换器2,例如使用板式热交换器。负载侧热交换器2具有作为制冷剂回路110的一部分而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作为水回路210的一部分而使水流通的水流路、以及将制冷剂流路与水流路隔离的薄板状的隔壁。负载侧热交换器2在通常运转时作为加热水的冷凝器即散热器发挥功能,在除霜运转时或者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即吸热器发挥功能。
膨胀装置6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例如进行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调整。本例子的膨胀装置6是能够基于来自后述的控制装置101的指示使开度变化的电子膨胀阀。作为膨胀装置6,也能够使用感温式膨胀阀,例如电磁阀一体式的感温式膨胀阀。
热源侧热交换器1是进行在制冷剂回路110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机7送风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1在通常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除霜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膨胀装置6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容纳于室外机100。负载侧热交换器2容纳于室内机200。即,制冷剂回路110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而设置。制冷剂回路110的一部分设置于室外机100,制冷剂回路110的另一部设置于室内机200。室外机100与室内机200之间经由构成制冷剂回路110的一部分的两根延长配管111、112而连接。延长配管111的一端经由接头部21与室外机100连接。延长配管111的另一端经由接头部23与室内机200连接。延长配管112的一端经由接头部22与室外机100连接。延长配管112的另一端经由接头部24与室内机200连接。例如将扩口接头用于接头部21、22、23、24的每一个。
在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设置有开闭阀77作为第1截断装置。开闭阀77在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10中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下游侧且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即,开闭阀77在制冷剂回路110中设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之间、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吸入配管11a、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排出配管11b、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之间、或者压缩机3。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情况下,优选开闭阀77在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10中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下游侧且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开闭阀77容纳于室外机100。作为开闭阀77,使用由后述的控制装置101控制的电磁阀、流量调整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等自动阀。开闭阀77在包括通常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在内的制冷剂回路110的运转时处于打开状态。开闭阀77若通过控制装置101的控制变为关闭状态,则截断制冷剂的流动。
另外,在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下游侧设置有开闭阀78作为第2截断装置。开闭阀78在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10中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下游侧且位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上游侧。开闭阀78容纳于室外机100。作为开闭阀78,使用由后述的控制装置101控制的电磁阀、流量调整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等自动阀。开闭阀78在包括通常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在内的制冷剂回路110的运转时处于打开状态。开闭阀78若通过控制装置101的控制变为关闭状态,则截断制冷剂的流动。
开闭阀77、78也可以是通过手动进行开闭的手动阀。存在在室外机100与延长配管111的连接部设置具备能够通过手动切换开启和关闭的二通阀的延长配管连接阀的情况。该延长配管连接阀的一端侧与室外机100内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接头部21。在设置有这样的延长配管连接阀的情况下,延长配管连接阀也可以作为开闭阀77使用。
另外,存在在室外机100与延长配管112的连接部设置具备能够通过手动切换开启和关闭的三通阀的延长配管连接阀的情况。该延长配管连接阀的一端侧与室外机100内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在另一端侧设置有接头部22。在剩余的一端侧设置有用于在将制冷剂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10之前的抽真空时的维修口。在设置有这样的延长配管连接部的情况下,延长配管连接阀也可以作为开闭阀78使用。
作为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的制冷剂,例如使用R1234yf、R1234ze(E)等微燃性制冷剂、或者R290、R1270等强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可以作为单一制冷剂使用,也可以作为混合了两种以上的混合制冷剂使用。以下,存在将具有微燃等级以上(例如,在ASHRAE34的分类中为2L以上)的燃烧性的制冷剂称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另外,作为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的制冷剂,也能够使用具有不燃性(例如,在ASHRAE34的分类中为1)的R407C、R410A等不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在大气压下(例如,温度为室温(25℃))具有比空气大的密度。并且,作为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的制冷剂,也能够使用R717(氨气)等具有毒性的制冷剂。
另外,在室外机100设置有主要控制包括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开闭阀77、78、膨胀装置6以及室外送风机7等在内的制冷剂回路11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01。控制装置101具有微型计算机,上述微型计算机具备CPU、ROM、RAM,I/O端口等。控制装置101能够经由控制线102与后述的控制装置201和操作部202相互通信。
接下来,对制冷剂回路110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中,用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回路110中的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通常运转时,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如用实线箭头表示的那样切换制冷剂流路,并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流入的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110。存在将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状态称为第1状态的情况。
从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打开状态的开闭阀77和延长配管111,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制冷剂流路流入。在通常运转时,负载侧热交换器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进行在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水流路中流动的水的热交换,从而将制冷剂的冷凝热向水散热。由此,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冷凝而变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另外,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水流路中流动的水由于从制冷剂的散热而被加热。
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冷凝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112和打开状态的开闭阀78而流入至膨胀装置6,被减压而变成低压的两相制冷剂。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流入。在通常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机7送风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从而从室外空气吸收制冷剂的蒸发热。由此,流入至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制冷剂蒸发而变成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3吸入。吸入至压缩机3的制冷剂被压缩而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通常运转中,连续地反复进行以上的循环。
接下来,对除霜运转时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中,用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剂回路110中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除霜运转时,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如用虚线箭头表示的那样切换制冷剂流路,并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流入的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110。存在将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状态称为第2状态的情况。
从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流入。在除霜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中,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冷凝热向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表面的霜散热。由此,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冷凝而变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另外,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表面的霜通过从制冷剂的散热而熔融。
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中冷凝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由膨胀装置6变成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并通过打开状态的开闭阀78和延长配管112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制冷剂流路流入。在除霜运转时,负载侧热交换器2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进行在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水流路中流动的水的热交换,从而从水中吸收制冷剂的蒸发热。由此,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蒸发而变成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111、打开状态的开闭阀77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将该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3吸入。吸入至压缩机3的制冷剂被压缩而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除霜运转中,连续地反复进行以上的循环。
接下来,对水回路21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水回路210是使水循环的闭合回路。在图1中,用空心粗箭头表示水的流动方向。水回路210主要容纳于室内机200。水回路210具有主回路220、构成供热水回路的支回路221、以及构成制热回路的一部分的支回路222。主回路220构成闭合回路的一部分。支回路221、222分别相对于主回路220分支连接。支回路221、222相互并联设置。支回路221与主回路220一起构成闭合回路。支回路222与主回路220、以及与该支回路222连接的制热设备300等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制热设备300与室内机200分开设置于室内。作为制热设备300,使用散热器或地板制热装置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水回路210中流通的热介质,举出水为例,但作为热介质,能够使用盐水等其他的液状热介质。
主回路220具有经由水配管将过滤件56、流量开关57、负载侧热交换器2、辅助加热器54以及泵53等连接而成的结构。在构成主回路220的水配管的中途,设置有用于对水回路210内的水进行排水的排水口62。主回路220的下游端与具备一个流入口和两个流出口的三通阀55(分支部的一个例子)的流入口连接。在三通阀55处,支回路221、222从主回路220分支。主回路220的上游端与合流部230连接。在合流部230处,支回路221、222合流至主回路220。从合流部230经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等到三通阀55为止的水回路210为主回路220。
泵53是将水回路210内的水加压并使其在水回路210内循环的装置。辅助加热器54是在室外机100的加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等将水回路210内的水进一步加热的装置。三通阀55是用于切换水回路210内的水的流动的装置。例如,三通阀55切换使主回路220内的水在支回路221侧循环,还是在支回路222侧循环。过滤件56是除去水回路210内的水锈的装置。流量开关57是用于检查在水回路210内循环的水的流量是否为恒定量以上的装置。也能够代替流量开关57而使用流量传感器。
在辅助加热器54连接有压力释放阀70(压力保护装置的一个例子)。即,辅助加热器54成为压力释放阀70相对于水回路210的连接部。以下,存在将压力释放阀70相对于水回路210的连接部仅表述为“连接部”的情况。压力释放阀70是防止伴随着水的温度变化而水回路210内的压力过度上升的保护装置。压力释放阀70基于水回路210内的压力向水回路210的外部放出水。例如,在水回路210内的压力升高而成为超过膨胀罐52(后述)的压力控制范围的情况下,开启压力释放阀70,将水回路210内的水从压力释放阀70向外部放出。压力释放阀70设置于室内机200。压力释放阀70设置于室内机200是为了进行室内机200内的水回路210中的压力保护。
在辅助加热器54的壳体连接有成为从主回路220分支的水流路的配管72的一端。在配管72的另一端安装有压力释放阀70。即,压力释放阀70经由配管72与辅助加热器54连接。在主回路220内水温最高的是辅助加热器54内。因此,辅助加热器54最适合作为连接压力释放阀70的连接部。另外,假如在将压力释放阀70与支回路221、222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在各个支回路221、222设置压力释放阀70。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释放阀70与主回路220连接,因此压力释放阀70的数量为一个即可。若压力释放阀70与主回路220连接,则压力释放阀70的连接部在主回路220中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三通阀55或合流部230中的一方之间,或者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
在配管72的中途设置有分支部72a。在分支部72a连接有配管75的一端。在配管75的另一端连接有膨胀罐52。即,膨胀罐52经由配管75、72与辅助加热器54连接。膨胀罐52是用于将伴随着水的温度变化的水回路210内的压力变化控制在恒定范围内的装置。
在主回路220设置有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在主回路220中连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辅助加热器54(即,连接部)之间。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是检测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10向水回路210的泄漏的装置。若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10向水回路210泄漏,则水回路210内的压力上升。因此,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能够基于水回路210内的压力的值或者压力的时间变化,来检测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作为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例如使用检测水回路210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开关(这里是指高压开关)。例如压力开关可以是电气式,也可以是使用了隔膜的机械式。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将检测信号向控制装置201输出。
构成供热水回路的支回路221设置于室内机200。支回路221的上游端与三通阀55的一个流出口连接。支回路221的下游端与合流部230连接。在支回路221设置有线圈61。线圈61内置于在内部贮存水的热水储存罐51。线圈61是通过与在水回路210的支回路221中循环的温水的热交换而将贮存于热水储存罐51内部的水加热的加热单元。另外,热水储存罐51内置于浸没式加热器60。浸没式加热器60是用于将贮存于热水储存罐51内部的水进一步加热的加热单元。
在热水储存罐51内的上部,例如连接有与淋浴器等连接的卫浴回路侧配管81a(例如,供热水配管)。在热水储存罐51内的下部连接有卫浴回路侧配管81b(例如,补给水配管)。在热水储存罐5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热水储存罐51内的水排水的排水口63。热水储存罐51为了防止由于向外部的散热而导致内部的水的温度降低,由隔热材件(未图示)覆盖。例如将毛毡、新雪丽(注册商标)、VIP(Vacuum Insulation Panel-真空隔热板)等用于隔热件。
构成制热回路的一部分的支回路222设置于室内机200。支回路222具有往路管222a和返回管222b。往路管222a的上游端与三通阀55的另一个流出口连接。往路管222a的下游端和返回管222b的上游端分别与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连接。返回管222b的下游端与合流部230连接。由此,往路管222a和返回管222b分别经由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与制热设备300连接。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和制热设备300虽然在室内,但设置于室内机200的外部。支回路222与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以及制热设备300一起构成制热回路。
在制热回路侧配管82a连接有压力释放阀301。压力释放阀301是防止水回路210内的压力过度上升的保护装置,例如,具有与压力释放阀70相同的构造。在制热回路侧配管82a内的压力高于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开启压力释放阀301,将制热回路侧配管82a内的水从压力释放阀301向外部放出。压力释放阀301虽然在室内,但设置于室内机200的外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制热设备300、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以及压力释放阀301不是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的一部分,而是由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每个物件的状况进行施工的设备。在作为制热设备300的热源机而使用锅炉的现有的设备中,存在将热源机更新为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没有特别的不合适之处,则保持原样利用制热设备300、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以及压力释放阀301。因此,优选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无论有无压力释放阀301均能够与各种设备连接。
在室内机200设置有主要控制包括泵53、辅助加热器54以及三通阀55等在内的水回路21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201。控制装置201具有微型计算机,上述微型计算机具备CPU、ROM、RAM、I/O端口等。控制装置201能够与控制装置101和操作部202相互通信。
操作部202构成为:用户能够进行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的操作、各种设定。本例子的操作部202具备显示部203作为报告信息的报告部。在显示部203能够显示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的状态等各种信息。操作部202例如安装于室内机200的壳体表面。
接下来,对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将制冷剂流路与水流路隔离的隔壁破损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负载侧热交换器2在除霜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因此,特别是在除霜运转时,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隔壁存在因水的冻结等而破损的情况。一般来说,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在通常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的任一运转时均高于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水流路中流动的水的压力。因此,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隔壁破损的情况下,在通常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的任一运转时,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均向水流路流出,从而制冷剂向水流路的水混入。此时,混入至水的制冷剂由于压力的降低而气化。另外,由于比水压力高的制冷剂向水混入,因此水回路210内的压力上升。
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混入至水回路210的水的制冷剂不仅沿着通常的水的流动向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朝向辅助加热器54的方向流动,还由于制冷剂与水的压力差,也与通常的水的流动相反地向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朝向合流部230的方向流动。在如本例子那样在水回路210的主回路220设置有压力释放阀70的情况下,混入至水的制冷剂能够与水一起从压力释放阀70向室内放出。另外,在如本例子那样在制热回路侧配管82a或者制热回路侧配管82b设置有压力释放阀301的情况下,混入至水的制冷剂能够与水一起从压力释放阀301向室内放出。即,压力释放阀70、301均作为将混入至水回路210内的水的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外部放出的阀而发挥功能。在制冷剂是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若向室内放出制冷剂,则有可能在室内生成可燃浓度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抽吸运转。图4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控制装置101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处理包括制冷剂回路110的通常运转中、除霜运转中以及停止中在内始终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
在图4的步骤S1中,控制装置101基于从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输出至控制装置201的检测信号,判定是否发生了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在判定为发生了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2。
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101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设定为第2状态(即,除霜运转时或者制冷运转时的状态)。即,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处于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为第2状态,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处于第2状态的情况下,使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保持原样维持在第2状态。
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101将膨胀装置6设定为关闭状态(例如,全闭状态或者最小开度状态)。即,在膨胀装置6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将膨胀装置6切换为关闭状态,在膨胀装置6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使膨胀装置6保持原样维持在关闭状态。
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101运转压缩机3。即,在压缩机3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开始压缩机3的运转,在压缩机3正在运转的情况下,保持原样维持压缩机3的运转。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101也可以开始对压缩机3的连续运转时间或者累计运转时间进行测量。
通过执行步骤S2、S3、S4的处理,从而进行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并将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回收至热源侧热交换器1。此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室外送风机7运转,从而促进热源侧热交换器1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液化。步骤S2、S3、S4的执行顺序可以更换。另外,在制冷剂回路110是不具备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的制冷专用回路的情况下,无需步骤S2的处理。
一般来说,在将制冷剂回路110从制热运转向制冷运转或者除霜运转切换时,使压缩机3暂时停止,从而使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压力均压化。在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压力均压化后,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从第1状态切换至第2状态,并使压缩机3再启动。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制热运转中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的情况下,不使压缩机3停止,而保持使压缩机3运转的状态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从第1状态切换至第2状态。由此,能够提早回收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因此能够将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量抑制得较少。
在抽吸运转中,控制装置101反复判定是否满足预先设定好的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后述)(步骤S5)。在判定为满足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使压缩机3停止(步骤S6),并且使室外送风机7停止。由此,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即制冷剂的回收结束。所回收的制冷剂贮存于制冷剂回路110中的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从膨胀装置6到第1截断装置(例如,开闭阀77)的区间(主要是热源侧热交换器1)。为了防止回收的制冷剂从上述的区间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侧流出,在判定为满足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1也可以关闭开闭阀77和开闭阀78。在开闭阀77和开闭阀78是手动阀的情况下,在抽吸运转的结束后,用户或者技术服务人员也可以根据显示部203的显示或者在手册中记载的作业顺序来关闭开闭阀77和开闭阀78。由此,能够将所回收的制冷剂截留在上述的区间内。
此外,也可以代替开闭阀77、或在开闭阀77的基础上,将设置于制冷剂的流动始终为恒定方向的位置的止回阀作为第1截断装置使用。例如,可以将设置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吸入配管11a或者排出配管11b的止回阀作为第1截断装置使用,也可以将压缩机3所具备的排出阀39作为第1截断装置使用。在将止回阀或者排出阀39作为第1截断装置使用的情况下,无需关闭第1截断装置的控制。
对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进行说明。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例如是压缩机3的连续运转时间或者累计运转时间达到了阈值时间。压缩机3的连续运转时间是指执行了步骤S4的处理后的压缩机3的连续运转时间。压缩机3的累计运转时间是指执行了步骤S4的处理后的压缩机3的累计运转时间。阈值时间例如根据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容量、制冷剂回路110的制冷剂配管(包括延长配管111、112在内)的长度、或者向制冷剂回路110的封入制冷剂量等按照每个机型而设定,使得能够充分地进行制冷剂的回收。
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也可以是水回路210内的压力低于第1阈值压力、或者水回路210内的压力变为降低趋势。在水回路210内的压力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通过基于抽吸运转的制冷剂回收而抑制了向水回路210的制冷剂泄漏。
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也可以是制冷剂回路110的低压侧压力低于阈值压力。在该情况下,在抽吸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0中成为低压的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开关(这里是指低压开关)。若回收制冷剂,则制冷剂回路110的低压侧压力变为低压。因此,在制冷剂回路110的低压侧压力低于阈值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充分地回收了制冷剂。在空调机的情况下,若制冷剂回路内变为低于大气压的压力,则有可能向制冷剂回路吸入空气。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制冷剂回路110内变为低于大气压的压力,也仅向制冷剂回路110吸入水回路210的水,几乎不会向制冷剂回路110吸入空气。因此,上述的阈值压力也可以设定为低于大气压的压力。
压缩机3的运转结束条件也可以是制冷剂回路110的高压侧压力高于阈值压力。在该情况下,在抽吸运转中的制冷剂回路110中成为高压的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开关(这里是指高压开关)。若回收制冷剂,则制冷剂回路110的高压侧压力变为高压。因此,在制冷剂回路110的高压侧压力高于阈值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充分地回收了制冷剂。
在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结束后,在水回路210内的压力高于第2阈值压力的情况或者水回路210内的压力变为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也可以再次运转压缩机3以及室外送风机7,从而重新开始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在膨胀装置6、开闭阀77、78以及排出阀39等中,有可能因异物啮合而发生制冷剂的微小的泄漏。因此,暂时回收的制冷剂有可能经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而向水回路210泄漏。因此,即使在抽吸运转暂时结束后,基于水回路210内的压力重新开始抽吸运转也对制冷剂泄漏的抑制是有效的。例如,第2阈值压力设定为比上述的第1阈值压力高的值。
此外,也可以不进行基于抽吸运转的制冷剂回收,而将制冷剂截留在从膨胀装置6到第1截断装置的区间。在该情况下,若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则控制装置101停止压缩机3,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设定为第2状态,并将膨胀装置6设定为关闭状态。即使这样,也能够减少向水回路210的制冷剂泄漏量,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室内泄漏。
接下来,对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中的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的配置位置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5中,作为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的配置位置的例子,示出了5个配置位置A~E。在配置位置A和B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与配管72连接。即,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与压力释放阀70相同地在辅助加热器54处与主回路220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将负载侧热交换器2中泄漏至水回路210的制冷剂从压力释放阀70放出之前,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若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则立即开始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从而回收制冷剂。因此,能够将制冷剂从压力释放阀70向室内的泄漏量抑制在最小限度。在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在主回路220中与负载侧热交换器2连接、或者如图1所示连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辅助加热器54(即,连接部)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配置位置C和D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在主回路220中连接在辅助加热器54与三通阀55之间。在该情况下,存在在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之前将制冷剂从压力释放阀70放出的情况。但是,如上述那样,若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则立即开始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从而回收制冷剂。因此,不会从压力释放阀70向室内泄漏大量的制冷剂。
在配置位置E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在主回路220中连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合流部230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将泄漏至水回路210的制冷剂从设置于室内机200的外部的压力释放阀301放出之前,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若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则立即开始制冷剂回路110的抽吸运转,从而回收制冷剂。因此,能够将制冷剂从压力释放阀301向室内的泄漏量抑制在最小限度。
在图1和图5所示的所有的结构中,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不是与由现场施工人员施工的支回路(例如,制热回路侧配管82a、82b以及制热设备300)连接,而是与主回路220连接。因此,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的安装、以及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与控制装置201的连接能够由室内机200的制造厂商进行。因此,也能够避免忘记安装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和忘记连接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之类的人为错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热泵利用设备的一个例子)具备:制冷剂回路110,其使制冷剂循环,具有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热源侧热交换器1、膨胀装置6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2;以及水回路210(热介质回路的一个例子),其经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使水(热介质的一个例子)流通。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构成为能够切换至第1状态和第2状态。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至第1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10能够执行负载侧热交换器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通常运转(第1运转的一个例子)。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至第2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10能执行负载侧热交换器2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除霜运转(第2运转的一个例子)。水回路210具有经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主回路220。主回路220具有:三通阀55(分支部的一个例子),其设置于主回路220的下游端,连接从主回路220分支的多个支回路221、222;以及合流部230,其设置于主回路220的上游端,连接向主回路220合流的多个支回路221、222。在主回路220连接有压力释放阀70(压力保护装置的一个例子)和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压力释放阀70在主回路220中与连接部(在本例子中为辅助加热器54)连接,上述连接部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三通阀55或合流部230中的一方(在本例子中为三通阀55)之间,或者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在主回路220中与三通阀55或合流部230中的另一方(在本例子中为合流部230)连接,或连接在该另一方与辅助加热器54之间,或者与辅助加热器54连接。在检测到了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时,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变为第2状态,膨胀装置6变为关闭状态,并且压缩机3进行运转。
根据该结构,在制冷剂泄漏至水回路21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提早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若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则通过抽吸运转回收制冷剂回路110的制冷剂。由于更早地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因此也能够更早地进行制冷剂的回收。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室内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制冷剂回路110还具有截断装置(例如,第1截断装置、开闭阀77、排出阀39、止回阀等)。截断装置在制冷剂回路110中设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之间、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吸入配管11a、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排出配管11b、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之间、或者压缩机3。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抽吸运转结束后,将制冷剂截留在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从膨胀装置6至截断装置这一区间。因此,能够抑制在抽吸运转结束后制冷剂向室内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制冷剂回路110具有的截断装置在制冷剂回路110中设置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吸入配管11a、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与压缩机3之间的排出配管11b、或者压缩机3。截断装置是止回阀(例如,允许向压缩机3吸入的制冷剂的流动或者从压缩机3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阻止制冷剂的逆流的止回阀)。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抽吸运转结束后,将制冷剂截留在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从膨胀装置6至截断装置这一区间。因此,能够抑制在抽吸运转结束后制冷剂向室内泄漏。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热泵利用设备的一个例子)具备:制冷剂回路110,其使制冷剂循环,具有压缩机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膨胀装置6、以及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负载侧热交换器2;以及水回路210(热介质回路的一个例子),其经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使水(热介质的一个例子)流通。水回路210具有经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的主回路220。主回路220具有:三通阀55(分支部的一个例子),其设置于主回路220的下游端,连接从主回路220分支的多个支回路221、222;以及合流部230,其设置于主回路220的上游端,连接向主回路220合流的多个支回路221、222。在主回路220连接有压力释放阀70(压力保护装置的一个例子)和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压力释放阀70在主回路220中与连接部(在本例子中为辅助加热器54)连接,上述连接部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三通阀55或合流部230中的一方(在本例子中为三通阀55)之间,或者位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在主回路220中与三通阀55或合流部230中的另一方(在本例子中为合流部230)连接,或连接在该另一方与辅助加热器54之间,或者与辅助加热器54连接。在检测到了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时,膨胀装置6变为关闭状态,并且压缩机3进行运转。
根据该结构,在制冷剂泄漏至水回路21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8提早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若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则通过抽吸运转回收制冷剂回路110的制冷剂。由于更早地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因此也能够更早地进行制冷剂的回收。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向室内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制冷剂回路110还具有截断装置(例如,第1截断装置、开闭阀77、止回阀等)。截断装置在制冷剂回路110中设置于负载侧热交换器2与压缩机3之间、压缩机3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之间、或者压缩机3。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抽吸运转结束后,将制冷剂截留在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从膨胀装置6至截断装置这一区间。因此,能够抑制在抽吸运转结束后制冷剂向室内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截断装置是允许向压缩机3吸入的制冷剂的流动或者从压缩机3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阻止制冷剂的逆流的止回阀。根据该结构,无需关闭截断装置的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止回阀也可以是压缩机3所具备的排出阀39或者压缩机3所具备的止回阀47(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也可以构成为:运转的压缩机3在满足运转结束条件后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运转结束条件也可以是水回路210的压力低于第1阈值压力、或者水回路210的压力变为降低趋势。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中,停止的压缩机3在水回路210的压力高于第2阈值压力时、或者水回路210的压力变为上升趋势时再次运转。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暂时回收的制冷剂向水回路210泄漏。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概略结构的回路图。此外,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和作用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110中,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与膨胀装置6之间设置有存积制冷剂的容器8(例如,存积罐)。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利用设备的压缩机3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3是密闭型并且高压壳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如图7所示,压缩机3具有吸入并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部30、驱动压缩机构部30的电动机部31、以及容纳压缩机构部30和电动机部31的密闭容器32。压缩机构部30配置于密闭容器32内的上部。电动机部31在密闭容器32内配置于比压缩机构部30靠下方的位置。密闭容器32内的空间被由压缩机构部30压缩的高压制冷剂充满。在密闭容器32连接有吸入低压制冷剂的吸入管44、和排出高压制冷剂的排出管45。
压缩机构部30具有固定于密闭容器32的框架41、支承于框架41的固定涡旋件42、以及利用经由主轴传递的电动机部31的旋转驱动力来相对于固定涡旋件42摆动的摆动涡旋件43。在固定涡旋件42的旋涡齿与摆动涡旋件43的旋涡齿之间形成与吸入管44相通的吸入行程的室、对经由吸入管44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行程的室、以及经由排出孔46与密闭容器32内的空间相通的排出行程的室。通过电动机部31驱动摆动涡旋件43,从而连续地反复进行吸入、压缩以及排出的各行程。
在吸入管44与吸入行程的室之间设置有止回阀47。止回阀47具有开闭制冷剂的吸入路径的阀体、和从制冷剂流动的下游侧对阀体向使该阀体关闭的方向施力的弹簧。在压缩机3的运转中,由于吸入制冷剂的流动作用于阀体的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因此止回阀47变为打开状态。在压缩机3的停止中,由于弹簧的作用力,止回阀47变为关闭状态。止回阀47具有在压缩机3停止时防止由差压引起的压缩机构部30的反转动作、冷冻机油的逆流的功能。通常,通过将膨胀装置6打开来消除压缩机3停止时的差压。此外,存在在涡旋式压缩机中也设置排出阀的情况。压缩机3所具备的止回阀47或者排出阀能够作为第1截断装置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制冷剂向水回路210的泄漏的情况下,进行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抽吸运转(参照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与膨胀装置6之间设置有容器8,因此也能够将回收的制冷剂贮存于容器8。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比实施方式1仅增加了与容器8的容积对应的量的制冷剂截留在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的从膨胀装置6至第1截断装置(例如,止回阀47或者开闭阀77)这一区间。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负载侧热交换器2,举出了板式热交换器为例,但负载侧热交换器2只要能够进行制冷剂与热介质的热交换,也可以是双管式热交换器等除板式热交换器以外的热交换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热泵利用设备,举出了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1000为例,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冷却器等其他的热泵利用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具备热水储存罐51的室内机200为例,但热水储存罐也可以与室内机200分开设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将负载侧热交换器2容纳于室内机200的结构为例,但负载侧热交换器2也可以容纳于室外机100。在该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10整体容纳于室外机100。另外,在该情况下,室外机100与室内机200之间经由构成水回路210的一部分的两个水配管连接。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相互组合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热源侧热交换器;2…负载侧热交换器;3…压缩机;4…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膨胀装置;7…室外送风机;8…容器;11a…吸入配管;11b…排出配管;21、22、23、24…接头部;30…压缩机构部;31…电动机部;32…密闭容器;33…缸体;34…摆动活塞;35…上端板;36…下端板;37…吸入管;38…排出孔;39…排出阀;40…阀限位器;41…框架;42…固定涡旋件;43…摆动涡旋件;44…吸入管;45…排出管;46…排出孔;47…止回阀;51…热水储存罐;52…膨胀罐;53…泵;54…辅助加热器;55…三通阀;56…过滤件;57…流量开关;60…浸没式加热器;61…线圈;62、63…排水口;70…压力释放阀;72…配管;72a…分支部;75…配管;77、78…开闭阀;81a、81b…卫浴回路侧配管;82a、82b…制热回路侧配管;98…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100…室外机;101…控制装置;102…控制线;110…制冷剂回路;111、112…延长配管;200…室内机;201…控制装置;202…操作部;203…显示部;210…水回路;220…主回路;221、222…支回路;222a…往路管;222b…返回管;230…合流部;300…制热设备;301…压力释放阀;1000…热泵供热水制热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具有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以及
热介质回路,其使热介质经由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流通,
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至第1状态和第2状态,
在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制冷剂回路能够执行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的第1运转,
在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制冷剂回路能够执行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的第2运转,
所述热介质回路具有经由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主回路,
所述主回路具有:
分支部,其设置于所述主回路的下游端,连接有从所述主回路分支的多个支回路;以及
合流部,其设置于所述主回路的上游端,连接有向所述主回路合流的所述多个支回路,
在所述主回路连接有压力保护装置和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
所述压力保护装置在所述主回路中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分支部或所述合流部中的一方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之间,或者位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
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在所述主回路中与所述分支部或所述合流部的另一方连接,或者连接在所述另一方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或者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热介质回路泄漏时,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成为所述第2状态,所述膨胀装置成为关闭状态,并且所述压缩机进行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具有截断装置,
所述截断装置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之间、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吸入配管、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排出配管、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或者所述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具有截断装置,
所述截断装置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设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吸入配管、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排出配管、或者所述压缩机,
所述截断装置为止回阀。
4.一种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具有压缩机、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的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装置、以及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的负载侧热交换器;以及
热介质回路,其使热介质经由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流通,
所述热介质回路具有经由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主回路,
所述主回路具有:
分支部,其设置于所述主回路的下游端,连接有从所述主回路分支的多个支回路;以及
合流部,其设置于所述主回路的上游端,连接有向所述主回路合流的所述多个支回路,
在所述主回路连接有压力保护装置和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
所述压力保护装置在所述主回路中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分支部或所述合流部中的一方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之间,或者位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
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在所述主回路中与所述分支部或所述合流部中的另一方连接,或者连接在所述另一方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或者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热介质回路泄漏时,所述膨胀装置成为关闭状态,并且所述压缩机进行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具有截断装置,
所述截断装置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或者所述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断装置为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回阀是所述压缩机所具备的排出阀或者所述压缩机所具备的止回阀。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运转的所述压缩机在满足了运转结束条件时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结束条件为所述热介质回路的压力低于第1阈值压力、或者所述热介质回路的压力变为降低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泵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停止的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热介质回路的压力超过第2阈值压力时,或者在所述热介质回路的压力变为上升趋势时再次运转。
CN201780091556.8A 2017-06-09 2017-06-09 热泵利用设备 Active CN110709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1507 WO2018225257A1 (ja) 2017-06-09 2017-06-09 ヒートポンプ利用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9650A true CN110709650A (zh) 2020-01-17
CN110709650B CN110709650B (zh) 2021-10-15

Family

ID=64565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1556.8A Active CN110709650B (zh) 2017-06-09 2017-06-09 热泵利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8829B2 (zh)
EP (1) EP3637016B1 (zh)
JP (1) JP6785961B2 (zh)
CN (1) CN110709650B (zh)
WO (1) WO20182252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138A (zh) * 2020-07-14 2020-10-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的检漏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0633B (zh) * 2018-06-28 2019-10-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0051314A1 (en) 2018-09-06 2020-03-12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CN111829218A (zh) * 2019-04-18 2020-10-27 开利公司 用于防泄漏的制冷剂系统操作顺序
KR20200145880A (ko) * 2019-06-19 2020-12-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통합열관리모듈
WO2023275916A1 (ja) * 2021-06-28 2023-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30071132A1 (en) * 2021-09-03 2023-03-09 Heatcraft Refrigeration Products Llc Hot gas defrost using medium temperature compressor discharg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1996A (ja) * 2000-08-10 2002-02-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3167395A (ja) * 2012-02-15 2013-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CN103797317A (zh) * 2011-09-13 2014-05-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和热泵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4132378A1 (ja) * 2013-02-28 2014-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03837315U (zh) * 2014-04-17 2014-09-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CN105115210A (zh) * 2015-09-23 2015-12-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9044U (ja) * 1983-02-21 1984-08-3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US5351500A (en) * 1993-12-03 1994-10-04 Texas Medical Center Central Heating And Cooling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or system
JP2000104940A (ja) 1998-09-28 2000-04-11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システム
JP3109500B2 (ja) * 1998-12-16 2000-1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01208392A (ja) 2000-01-31 2001-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11052850A (ja) 2009-08-31 2011-03-17 Panason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暖房装置
JP2013137141A (ja) 2011-12-28 2013-07-11 Miura Co Ltd 冷凍機油漏れの検出方法
JP5939828B2 (ja) 2012-02-15 2016-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JP6407522B2 (ja) 2013-12-02 2018-10-1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361263B2 (ja) 2014-04-23 2018-07-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099608B2 (ja) * 2014-09-25 2017-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6146516B2 (ja) 2015-07-14 2017-06-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6095130A (ja) * 2016-02-16 2016-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EP3467406B1 (en) * 2016-05-24 2020-09-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1996A (ja) * 2000-08-10 2002-02-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797317A (zh) * 2011-09-13 2014-05-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和热泵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3167395A (ja) * 2012-02-15 2013-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WO2014132378A1 (ja) * 2013-02-28 2014-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03837315U (zh) * 2014-04-17 2014-09-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CN105115210A (zh) * 2015-09-23 2015-12-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138A (zh) * 2020-07-14 2020-10-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的检漏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29138B (zh) * 2020-07-14 2022-07-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的检漏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7016B1 (en) 2021-09-01
EP3637016A1 (en) 2020-04-15
EP3637016A4 (en) 2020-05-20
CN110709650B (zh) 2021-10-15
JPWO2018225257A1 (ja) 2019-12-19
US11248829B2 (en) 2022-02-15
JP6785961B2 (ja) 2020-11-18
US20200080757A1 (en) 2020-03-12
WO2018225257A1 (ja)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9650B (zh) 热泵利用设备
CN110770518B (zh) 热泵利用设备
JP6198922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6935720B2 (ja) 冷凍装置
EP3598039B1 (en) Heat pump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0050160B (zh) 热泵装置
JP633612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844425B (zh) 热泵利用设备的室内机和具备该室内机的热泵利用设备
JP6664516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利用機器
EP3467399B1 (en) Heat-pump utilization device
CN110325802B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18158860A1 (ja) ヒートポンプ利用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