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6834B -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6834B
CN110706834B CN201911121184.6A CN201911121184A CN110706834B CN 110706834 B CN110706834 B CN 110706834B CN 201911121184 A CN201911121184 A CN 201911121184A CN 110706834 B CN110706834 B CN 110706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uration margin
saturation
core
marg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11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6834A (zh
Inventor
宗翔鹏
孙洪涛
白玮
夏利民
李启明
王庆明
鲁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11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6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6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6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6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G21C17/0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coolant or mode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核电站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可靠性低且有效性判断性能差的问题。方法包括:基于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进行温度有效性处理,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温度测量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还通过冗余互校,提高了输出信号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监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堆芯冷却监测系统的作用是连续监测堆芯温度、过冷裕量、以及压力容器水位等参数。这些参数都是事故后1级参数,虽然堆芯冷却监测系统不直接承担安全功能,但整个系统属于安全1E级。因此对堆芯内的参数进行不间断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统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功能较为简单,温度测量信号只进行超量程判断,判断温度测量信号是否存在温度漂移及断线故障;同时,现场操作员主要通过主观经验来判断信号的准确性。
现有的堆芯冷却监测系统,温度测量信号监测功能单一,只能进行超量程判断,难以实现温度测量信号的有效性判断,也没有冗余序列间的互校过程,使得现有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可靠性低且有效性判断性能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堆芯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可靠性低且有效性判断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进行温度有效性处理,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
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基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得到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还包括基于第二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并行得到第二堆芯饱和裕度,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进一步,所述互校包括:
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进一步,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包括:
基于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得到可用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一;
基于所述集合一计算可用温度测量信号的平均温度;
基于所述平均温度,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二,并从所述集合二中得到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进一步,若所述可用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一中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或者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二中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停止本周期的有效性处理;
若所述平均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或者所述平均温度的变化量高于变化率阈值,则生成故障触发信号,并停止本周期的有效性处理。
进一步,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公式如下:
TSAT=179.895+99.86X+24.38X2+5.67X3+0.935X4
其中,X=log10PABS,PABS表示一回路绝对压力,TSTA表示饱和温度。
进一步,基于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公式如下:
ΔTSTA=TSAT-TR_MAX
式中,ΔTSTA表示第一堆芯饱和裕度;TSTA表示饱和温度;TR_MAX表示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包括隔离分配模块、I/O模块和主控单元;
所述隔离分配模块用于将温度测量信号转化为标准有源信号,并输出至I/O模块;
所述I/O模块用于采集隔离分配模块输出的标准有源信号、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和安全壳压力信号;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标准有源信号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
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堆芯饱和裕度。
进一步,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的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分别用于并行得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两个所述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并分别显示。
进一步,两个所述堆芯冷却监视系统执行下述流程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对温度测量信号进行有效性处理,解决了现有的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可靠性低且有效性判断性能差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通过冗余互校,解决了现场操作人员凭借主观经验判断冗余信号造成的误操作,提高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通过不确定度的计算,解决了热电偶信号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精度差异问题,实现了不确定度的量化,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
4、通过堆芯监视系统,剔除偏差较大的信号,并且增加故障工况的判断逻辑。解决了传统模拟系统中信号有效性判断手段单一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堆芯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堆芯监视系统有效性判断原理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堆芯冷却监视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1.基于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进行温度有效性处理,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具体的,温度测量信号为在同一周期内测量得到的不同位置处的堆芯温度信号,可以是采用热电偶和/或热电阻方式测得的热电偶温度信号和/或热电阻温度信号;
步骤S12.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
一回路相对压力指核岛内冷却剂环路管线压力;一回路绝对压力指一回路相对压力与安全壳绝对压力之和;安全壳压力指容纳反应堆及安全设备的外壳的压力;一回路相对压力和安全壳压力均来自反应堆保护系统,通过现场压力测量仪表测量得到。
饱和温度指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处于液体与蒸汽的动态平衡状态时的温度。
步骤S13.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
堆芯饱和裕度指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堆芯饱和裕度是堆芯压力与温度的综合指标,得到堆芯饱和裕度能够反映温度测量信号的有效性。
通过温度信号有效性处理,解决了现有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可靠性低且有效性判断性能差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优选的,基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得到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还包括基于第二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并行得到第二堆芯饱和裕度,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通过冗余序列间的互校处理,解决了冗余信号偏差给操作员带来的干扰,提高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优选的,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堆芯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包括:温度测量信号有效性处理、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和互校处理;其中互校处理包括:
步骤S21、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具体的,当温度测量信号数量NTA和有效温度测量信号NTV不满足要求导致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失效,或当一回路压力测量信号失效导致饱和温度无效时,此时饱和裕度无效,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
步骤S22、根据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判断结果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具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堆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具体的,堆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确定程度。可通过下述方式获得:
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无效时,不确定度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有效时,通过下列步骤获得不确定度Σ:
若TR_MAX>TR_RANGE,则∑=∑WR=fWR(PABS);
若TR_MAX<TR_RANGE,则∑=∑NR=fNR(PABS);
上式中,TR_RANGE表示温度测量信号选择限值,TR_RANGE=375°;Σ代表不确定度,WR代表宽量程,NR代表窄量程,f表示关于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的折线函数,可通过查表得到。
由于热电偶信号的精度在不同的温度区间是不同的,采用不确定度来表示这种偏差的大小程度,是对精度偏差的修正,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
优选的,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包括:
基于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得到可用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一;可选的,包括:堆芯温度测量信号经过超量程判断、冷补偿计算和一阶滤波处理后得到可用的温度测量信号集合及集合中的数量,若可用的温度测量信号数量NTA小于所要求的最小温度测量信号可用量,则说明本周期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不可用,需停止本周期的有效性处理。
基于集合一计算可用温度测量信号的平均温度TAVG,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75521220000081
式中,TR[No_A(n)]表示编号n对应的温度n=1,2,…NTA;
若满足公式|TR[No_A(n)]-TAVG|<SIV,则此温度测量信号有效,其中,SIV表示温度校验有效性阈值。
基于所述平均温度,通过上述公式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二,计算有效的温度测量信号的数量NTV,若NTV小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小值NTVMIN,则说明本周期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无效,需停止有效性处理。当判断NTV不小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小值NTVMIN时,同时从所述集合二中得到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75521220000082
式中,TR[No_V(i)]表示编号为i的有效温度测量信号对应的温度。
具体地,温度测量信号有效性处理的目的是剔除与其他温度测量值存在较大差异的信号,这种明显的差异代表在正常工况下的一种异常行为。任何一个温度测量值与其他的测量值偏差太大,或者具有较大漂移,需要将信号切除。有效性处理仅在正常工况下使用,当反应堆停堆信号、安全注入信号、主泵全部停运、平均温度过高或平均温度不稳定等信号触发时,视为故障工况。在事故工况下会导致堆芯出口温度突变,将暂停有效性处理。其中,平均温度不稳定指在连续计算周期内,平均温度变化超过阈值。
优选的,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公式如下:
TSAT=179.895+99.86X+24.38X2+5.67X3+0.935X4
其中,X=log10PABS,PABS表示一回路绝对压力,TSTA表示饱和温度。
优选的,基于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公式如下:
ΔTSTA=TSAT-TR_MAX
式中,ΔTSTA表示第一堆芯饱和裕度;TSTA表示饱和温度;TR_MAX表示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具体的,如果安全壳压力测量失效,将0.1Mpa作为缺省值进行计算;若一回路相对压力测量失效,则一回路绝对压力值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
通过饱和裕度计算,实现了饱和裕度的量化,提高了系统的精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包括隔离分配模块、I/O模块和主控单元;所述隔离分配模块用于将温度测量信号转化为标准有源信号,可选的,标准有源信号为标准的4~20mA有源信号,并输出至I/O模块;所述I/O模块用于采集隔离分配模块输出的标准有源信号、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和安全壳压力信号;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标准有源信号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堆芯饱和裕度。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堆芯冷却监视系统中的主控单元可以采用冗余设计。
具体地,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装置包括两个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分别用于并行得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两个所述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并分别显示。
通过温度测量信号有效性处理,剔除偏差较大的信号,并且增加故障工况的判断逻辑。解决了传统模拟系统中信号有效性判断手段单一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优选的,两个所述堆芯冷却监视系统执行下述流程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通过冗余序列间的互校,避免了现场操作人员凭借主观经验判断信号准确性造成的误差,最终,冗余序列互校后的唯一堆芯饱和裕度显示在后备盘,参数显示更加直观,有利于现场操作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节省了时间,同时提高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同一周期内不同位置处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进行温度有效性处理,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包括:
基于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经过超量程判断、冷补偿计算和一阶滤波处理后得到可用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一;
基于所述集合一计算可用温度测量信号的平均温度;
基于所述平均温度,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二,并从所述集合二中得到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
若一回路相对压力测量失效,则一回路绝对压力值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
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
基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得到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还包括基于第二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并行得到第二堆芯饱和裕度,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不确定度通过下述方式获得:
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无效时,不确定度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有效时,通过下列步骤获得不确定度Σ:
若TR_MAX>TR_RANGE,则∑=∑WR=fWR(PABS);
若TR_MAX<TR_RANGE,则∑=∑NR=fNR(PABS);
式中,TR_RANGE表示温度测量信号选择限值,TR_RANGE=375°;Σ代表不确定度,WR代表宽量程,NR代表窄量程,f表示关于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的折线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可用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一中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或者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二中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停止本周期的有效性处理;
若所述平均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或者所述平均温度的变化量高于变化率阈值,则生成故障触发信号,并停止本周期的有效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公式如下:
TSAT=179.895+99.86X+24.38X2+5.67X3+0.935X4
其中,X=log10PABS,PABS表示一回路绝对压力,TSTA表示饱和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公式如下:
ΔTSTA=TSAT-TR_MAX
式中,ΔTSTA表示第一堆芯饱和裕度;TSTA表示饱和温度;TR_MAX表示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5.一种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分配模块、I/O模块和主控单元;
所述隔离分配模块用于将温度测量信号转化为标准有源信号,并输出至I/O模块;
所述I/O模块用于采集隔离分配模块输出的标准有源信号、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和安全壳压力信号;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标准有源信号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基于堆芯一回路相对压力,得到一回路绝对压力;以及,基于所述一回路绝对压力计算得到饱和温度;若一回路相对压力测量失效,则一回路绝对压力值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
其中,所述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包括:
基于同一周期内不同位置处采集的堆芯温度测量信号,经过超量程判断、冷补偿计算和一阶滤波处理后得到可用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一;
基于所述集合一计算可用温度测量信号的平均温度;
基于所述平均温度,得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集合二,并从所述集合二中得到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
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和所述饱和温度,得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基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得到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还包括基于第二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并行得到第二堆芯饱和裕度,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不确定度通过下述方式获得:
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无效时,不确定度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有效时,通过下列步骤获得不确定度Σ:
若TR_MAX>TR_RANGE,则∑=∑WR=fWR(PABS);
若TR_MAX<TR_RANGE,则∑=∑NR=fNR(PABS);
式中,TR_RANGE表示温度测量信号选择限值,TR_RANGE=375°;Σ代表不确定度,WR代表宽量程,NR代表窄量程,f表示关于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的折线函数。
6.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分别用于并行得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两个所述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堆芯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堆芯饱和裕互校后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并分别显示;
两个所述堆芯冷却监视系统执行下述流程得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
判断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有效性;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一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二饱和裕度有效,所述第一饱和裕度无效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所述第二饱和裕度;
当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所述第二饱和裕度均有效时;若所述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和第二芯冷却监视系统的不确定度之和时,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的平均值;否则,所述一致的堆芯饱和裕度为第一饱和裕度和第二饱和裕度中的较小值;
不确定度通过下述方式获得:
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无效时,不确定度保持上一周期有效值;当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与有效温度测量信号的最大值TR_MAX均有效时,通过下列步骤获得不确定度Σ:
若TR_MAX>TR_RANGE,则∑=∑WR=fWR(PABS);
若TR_MAX<TR_RANGE,则∑=∑NR=fNR(PABS);
式中,TR_RANGE表示温度测量信号选择限值,TR_RANGE=375°;Σ代表不确定度,WR代表宽量程,NR代表窄量程,f表示关于一回路绝对压力PABS的折线函数。
CN201911121184.6A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706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1184.6A CN110706834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1184.6A CN110706834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6834A CN110706834A (zh) 2020-01-17
CN110706834B true CN110706834B (zh) 2021-09-24

Family

ID=69206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1184.6A Active CN110706834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6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7130B (zh) * 2020-07-07 2024-04-1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工况下过冷裕度定值的分析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46469A (ko) * 2005-10-31 2007-05-03 한국전력공사 정지 및 저출력시 냉각재 상실 비정상 대응운전지침서개발방법
CN105513656A (zh) * 2015-11-30 2016-04-2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堆芯参数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106992029A (zh) * 2017-03-30 2017-07-2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堆芯饱和裕度计算系统及方法
CN207503654U (zh) * 2017-11-14 2018-06-15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及温度探测装置
CN108780668A (zh) * 2016-03-10 2018-11-09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温度分布测量系统
CN208937097U (zh) * 2018-06-29 2019-06-04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eop规程下的堆芯温度水位监测装置
CN110265160A (zh) * 2019-06-19 2019-09-20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站压力容器水位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0388774A (zh) * 2019-07-26 2019-10-29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级冷水机组数字化控制保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937A (zh) * 2011-08-31 2012-03-2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泄漏率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6205754B (zh) * 2016-07-14 2017-09-0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水位的装置和方法
CN107403652B (zh) * 2017-07-20 2019-10-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夹层安全壳密封性测量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46469A (ko) * 2005-10-31 2007-05-03 한국전력공사 정지 및 저출력시 냉각재 상실 비정상 대응운전지침서개발방법
CN105513656A (zh) * 2015-11-30 2016-04-2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堆芯参数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108780668A (zh) * 2016-03-10 2018-11-09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温度分布测量系统
CN106992029A (zh) * 2017-03-30 2017-07-2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堆芯饱和裕度计算系统及方法
CN207503654U (zh) * 2017-11-14 2018-06-15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及温度探测装置
CN208937097U (zh) * 2018-06-29 2019-06-04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eop规程下的堆芯温度水位监测装置
CN110265160A (zh) * 2019-06-19 2019-09-20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站压力容器水位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0388774A (zh) * 2019-07-26 2019-10-29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级冷水机组数字化控制保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6834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9759B1 (ko) 원자력 발전소의 디지털 온라인 능동 시험 발전소 보호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682862B (zh) 压水堆核电站堆芯热电偶有效性状态在线诊断方法
CN111982245B (zh) 主蒸汽流量的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2805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validate wired sensors
CN111951988B (zh)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06834B (zh)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48764B (zh) 核电站乏燃料水池监测系统、方法
CN109243652B (zh) 一种核电站系统压缩空气流量数据有效性判断系统及方法
CN105957563A (zh) 反应堆停堆算法
CN109147971A (zh) 核电厂堆芯水位监测系统的验证方法
CN102414948B (zh) 用于监控保护功能的灵敏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34024B (zh) 一种用于安全壳内压力的在线精确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23159938A1 (zh) 反应堆在线保护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2729B (zh) 一种核电站报警方法、饱和裕度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213025417U (zh) 重水反应堆保护系统
CN115016409A (zh) 一种核电站热平衡验证装置和方法
CN113418661A (zh) 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192337A (zh) 压水反应堆堆外核测量系统的Gk参数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718312A (zh) 一种传热管破裂事故下终止安注的系统及方法
JP3735458B2 (ja) 炉心流量計測装置
CN115641973B (zh) 一种用于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的验证系统和方法
CN214585056U (zh) 一种水汽氢电导率测量装置
CN115388986A (zh) 一种基于一次函数的变送器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Fan et al. Algorithm Research of the ICCMS for Qinshan Phase II NPP Based on FirmSys Platform
CN113434803A (zh) 热动转换系统的热功率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