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1988B -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1988B
CN111951988B CN202010667830.5A CN202010667830A CN111951988B CN 111951988 B CN111951988 B CN 111951988B CN 202010667830 A CN202010667830 A CN 202010667830A CN 111951988 B CN111951988 B CN 111951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supply flow
main
value
mai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78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1988A (zh
Inventor
陈永伟
谢永靖
胥籽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6678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1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1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1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1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1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采用本方法,实现了自动检测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自诊,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测量准确度。

Description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一个反应堆控制和保护系统的重要过程量,在核电站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主给水流量测量中,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仪器测量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但是,在测量主给水流量的过程中,测量仪器可能存在漂移、故障或者失效等原因,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不准确,且无法进行自诊,从而造成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的准确度较低的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前,还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所述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包括:
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
分别将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之后,还包括:
若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对应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正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在通过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
根据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统计得到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作为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
根据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以及所述主给水流量修正值,统计得到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
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上述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然后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最后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通过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确认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实现了自动检测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自诊,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测量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不同功率平台测量得到的流量值的曲线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修正与否判断逻辑模型的判断逻辑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不确定度传播率及故障概率分布模型的计算逻辑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热平衡流量计算模型的计算逻辑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的修正曲线;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相同测量精度下,不同功率平台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的修正曲线;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110(比如110a、110b、110c)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20进行通信。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110与核电站蒸发器130连接,用于采集核电站蒸发器130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并将核电站蒸发器130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上传至服务器120;服务器120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110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130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110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110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130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其中,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110是指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的检测设备,具体是指核电站蒸发器130的功率平台,用于判断核电站蒸发器130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偏差结果;服务器12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核电站蒸发器130是指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工质,使其产生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和一定干度的蒸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其中,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用于采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可以是指核电站蒸发器的功率平台终端,具体可以是指低功率平台终端、高功率平台终端等。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具体可以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功率平台终端。
具体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并将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上传至服务器;通过服务器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这样,有利于后续结合主给水流量参考值,识别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同时,实现了远程获取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目的。
当然,服务器还可以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可以根据预设频率,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这样,实现了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定期检测的目的。
步骤S202,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其中,主给水流量参考值是指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参考标准值;需要说明的是,理想情况下,采用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的真实流量作为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但实际情况中,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的真实流量是很难得到的,故在此采用更高精度测量仪器测得的主给水流量(比如热平衡流量值)近似为主给水的真实流量,并将其作为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根据预设的差值统计指令,统计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这样,有利于后续根据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从而达到了自动检测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
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步骤S203,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其中,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是指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较大;此外,若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较大,则说明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大,而主给水流量参考值近似等于主给水真实流量,进而说明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具体可以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功率平台终端。
具体地,服务器将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大于对应的阈值,则确认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这样,通过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确认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实现了自动检测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自诊,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的缺陷。
进一步地,在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后,服务器还可以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预设的测量值修正指令,通过预设的测量值修正指令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需要说明的是,修正后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可以是指修正前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这样,在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对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有利于提高最终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
上述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中,通过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然后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最后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通过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确认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实现了自动检测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自诊,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测量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3,在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前,还包括: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那么,上述步骤S203,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包括: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其中,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是指主给水流量差值的参考值,不同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对应不同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在实际场景中,不同功率平台终端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不一样。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查询存储有多个终端标识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的数据库,得到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对应作为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分别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并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进行比较;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说明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大,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举例说明,采用多功率平台验证方法,判断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功率平台的编号,纵坐标为主给水流量值,主给水流量值包括实时流量值(即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热平衡流量值(即主给水流量参考值);分别选取A、B、C、D、E这五个功率平台,将实时流量值Q与热平衡流量值Qe进行差值运算,同时与对应的判断标准值(即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C进行比较;若多个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均合格,则最终结果为合格,无需修正,否则需要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
偏差判断方法及过程如下:
针对A功率平台,若|QA-QeA|>CA,则LA=0;若|QA-QeA|≤CA,则LA=1;
针对B功率平台,若|QB-QeB|>CB,则LB=0;若|QB-QeB|≤CB,则LB=1;
针对C功率平台,若|QC-QeC|>CC,则LC=0;若|QC-QeC|≤CC,则LC=1;
针对D功率平台,若|QD-QeD|>CD,则LD=0;若|QD-QeD|≤CD,则LD=1;
针对E功率平台,若|QE-QeE|>CE,则LE=0;若|QE-QeE|≤CE,则LE=1;
需要说明的是,若LA=0,表示A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为不合格,即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大;若LA=1,表示A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为合格,即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小。
具体修正与否判断逻辑参考如图4所示的修正与否判断逻辑模型,修正与否判断逻辑模型的判断逻辑如下:L=LA&LB&LC&LD≤将A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B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C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D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E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输入修正与否判断逻辑模型,若只要有一个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为不合格(即判断结果为0),则最终结果L=0,则说明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需要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若全部功率平台的判断结果均为合格(即判断结果为1),则最终结果L=1,则说明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不存在异常,无需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并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进行比较,有利于准确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实现了自动检测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在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之后,还包括:若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正常。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并分别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说明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偏差程度均较小,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正常,无需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确认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实现了自动检测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自诊,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的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包括如下内容: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分别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其中,第一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文丘里管测量不确定度,文丘里管测量的不确定度由厂家给出;第二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差压测量不确定度,第三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波动的不确定度。
其中,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是指能够根据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不同测量不确定度,统计得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的统计模型,具体可以是指不确定度传播率及故障概率分布模型。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查询存储有多个终端标识对应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数据库,得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作为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将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参照此方法,可以得到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举例说明,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可以通过如图5所示的不确定度传播率及故障概率分布模型计算得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分文丘里管测量不确定度、差压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波动的不确定度。
针对文丘里管测量不确定度,若厂家给出的文丘里管测量不确定度为τ,则对应的主给水流量的不确定度为δQv=τ×QM;其中,QM为主给水流量测量量程值。
针对差压测量不确定度,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差压的对应关系为: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11
其中k为系数,ΔP为测量压差;根据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差压的对应关系,得到: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12
其中,ρ为主给水流体密度,ΔPM为主给水差压量程值,ΔP为主给水差压实时值,Q为主给水流量实时值。
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与核功率呈正相关,随着核功率的升高,主给水的温度随之升高;但由于主给水温度的变化区间较小,对主给水的密度影响量较小,故主给水密度基本为常数,即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1
计算得到ΔP测量主给水流量的不确定度δQ: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2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3
其中,λ为差压测量不确定系数。
针对测量波动的不确定度,主要考虑液态流体对于测量的影响,主给水流量需要考虑测量波动的影响,则测量波动的不确定度为δQf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4
其中,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5
为测量波动不确定系数。
最后,服务器将以上三部分的不确定度输入图5所示的不确定度传播率及故障概率分布模型,通过不确定度传播率及故障概率分布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功率平台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C: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6
需要说明的是,满功率平台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Cr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2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有利于后续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是否存在异常,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自诊,导致测量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较低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测量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在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之前,还包括:获取在通过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根据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统计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作为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其中,孔板前后流体压差是指安装在核电站蒸发器入口处的高精度孔板的前后流体压差;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接近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真实流量值,故将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作为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具体地,在通过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服务器获取安装在核电站蒸发器入口处的高精度孔板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根据预设的流体密度计算指令,基于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以及主给水压力,计算得到孔板前后流体密度;根据预设的热平衡流量值计算指令,基于孔板前后流体密度和孔板前后流体压差,计算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作为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举例说明,在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入口处安装有高精度孔板,通过高精度孔板采集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输入如图6所示的热平衡流量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热平衡流量值;具体地,热平衡流量值Qe为由高精度孔板流量计测量得到,通过高精度孔板流量计测量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孔板前后流体压差和流体密度,由流体密度和孔板前后流体压差计算出主给水流量;流体密度由测量得到的主给水压力和主给水温度计算得到;考虑孔板截面积,可得到热平衡流量值的具体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31
其中,C为流出系数(无量纲),E为渐进速度系数(无量纲):E=1/(1-β4)1/2,β为直径比(无量纲):β=d/D;d为运行工况下的孔板直径(m),D为运行工况下导管圆截面直径(m);需要注意的是,d和D应由板材和管材的膨胀因子进行修正;ε为流体的膨胀因子(无量纲),不可压缩流体ε=1;ρr为装置上游流体密度(kg/m3);ΔPr为压差(Pa);α为流量系数(无量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有利于后续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3,在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后,还包括: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具体地,在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后,服务器获取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举例说明,满功率平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Qr理论上与判断标准满功率时的热平衡流量值(即主给水流量参考值)Qer相等,但实际由于测量偏差导致Qr≠Qer,所以修正满足条件是实现Qr=Qer,进而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具体修正曲线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修正,有利于提高最终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了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测量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内容:获取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根据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以及主给水流量修正值,统计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
其中,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是指修正后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以及主给水流量修正值之间的比值,作为第一比值;获取第一比值的平方,作为第二比值;获取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计算第二比值与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的乘积,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
举例说明,主给水测量差压修正模型和方法采用满功率主给水流量参考标准一致法,即在满功率平台将差压值修正至与参考标准值相等,进而得到修正后的主给水差压量程值;满功率平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Qr理论上与判断标准满功率时的热平衡流量值(即主给水流量参考值)Qer相等,但实际由于测量偏差导致Qr≠Qer,所以修正满足条件是实现Qr=Qer,进而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具体修正曲线如图7所示。
实际满功率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占满量程的百分比: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51
理论满功率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占满量程的百分比: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52
求解修正后的主给水流量差压量程值ΔPM':
Figure BDA000258112721000015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相同精度下低功率平台修正的准确性较低,应尽量避免在其他低功率平台进行修正。在相同测量精度下将50%功率平台修正的误差量与100%功率平台修正的误差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50%功率平台修正的误差量范围更大,具体如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进行修正,有利于提高最终得到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了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的测量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示,提供了另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步骤S902,获取在通过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
步骤S903,根据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统计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作为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步骤S904,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步骤S905,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
步骤S906,分别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步骤S907,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步骤S908,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步骤S909,获取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根据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以及主给水流量修正值,统计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
上述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主给水流量测量值进行定期监测,若发现与主给水流量参考值存在较大偏差,则需要对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进行修正,以确保其可用性及准确性;同时,该方案已经成功在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以及多基地核电机组使用,可以实现主给水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保证反应堆重要控制或保护通道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值获取模块1010、差值确定模块1020和异常检测模块1030,其中:
测量值获取模块1010,用于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
差值确定模块1020,用于确定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异常检测模块1030,用于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异常检测模块1030,还用于若至少一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分别将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若各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主给水流量参考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通过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根据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统计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作为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主给水流量修正模块,用于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模块,用于获取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根据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以及主给水流量修正值,统计得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
关于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主给水流量参考值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为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功率平台终端;
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为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
获取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查询存储有多个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数据库,得到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作为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
分别将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在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为文丘里管测量不确定度,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为差压测量不确定度,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三测量不确定度为测量波动的不确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为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参考标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者等于对应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在通过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
根据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统计得到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
根据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压测量值、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以及所述主给水流量修正值,统计得到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差压修正值。
7.一种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为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功率平台终端;
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的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与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为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
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查询存储有多个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数据库,得到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作为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分别将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对应的第一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第三测量不确定度,输入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统计模型,得到各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的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若至少一个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确定的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所述主给水流量差值标准值,则确认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存在异常;
所述装置还包括:
主给水流量修正模块,用于将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对应的主给水流量参考值,作为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流量测量值的主给水流量修正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装置还包括:
主给水流量参考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通过所述主给水流量检测终端采集得到所述主给水流量测量值时,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根据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主给水温度、主给水压力以及孔板前后流体压差,统计得到所述核电站蒸发器的热平衡流量值。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67830.5A 2020-07-13 2020-07-13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1951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7830.5A CN111951988B (zh) 2020-07-13 2020-07-13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7830.5A CN111951988B (zh) 2020-07-13 2020-07-13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1988A CN111951988A (zh) 2020-11-17
CN111951988B true CN111951988B (zh) 2023-03-14

Family

ID=7334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7830.5A Active CN111951988B (zh) 2020-07-13 2020-07-13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1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3164B (zh) * 2020-12-07 2022-08-0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火电厂汽轮机热耗率快速计算方法
CN112651138B (zh) * 2020-12-30 2023-12-08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 流量获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6992A (zh) * 2021-07-19 2021-11-09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文丘里管特性参数的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721674B (zh) * 2021-07-23 2024-05-17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核电厂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2173B2 (ja) * 1991-02-18 2000-09-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蒸気発生プラントの給水制御装置
JPH06308288A (ja) * 1993-04-22 1994-11-04 Hitachi Ltd 給水制御装置
CN109215821B (zh) * 2018-08-14 2020-08-07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核电站蒸发器主给水流量冗余测量通道比较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1988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1988B (zh) 主给水流量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982245B (zh) 主蒸汽流量的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782708B (zh) 一种修正核电站中液位变送器的多变量交叉比较方法
US914701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in controlling a pressure vessel
CN106053105A (zh) 一种核电站回热加热器能效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28925B (zh) 文丘里管故障修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22976A (zh) 一种用于反应堆lpd和dnbr在线保护和监测的实现方法
Alekseiuk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three-stage technique of mathematical model identification of complex thermal power equipment
JP2006039786A (ja) プラントデータ評価システムと方法、復水器真空度監視方法、データマイニ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47971B (zh) 核电厂堆芯水位监测系统的验证方法
CN112037946B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347126B (zh) 核电站堆芯功率象限倾斜因子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4662281A (zh) 反应堆在线保护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6834B (zh) 一种堆芯冷却监视信号有效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016409A (zh) 一种核电站热平衡验证装置和方法
Leduhovsky et al. Algorithms for striking material and energy balances in calculating the technical-and-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rmal power plant equipment based on the ill-posed problem regularization method
JP4786670B2 (ja) 計測器ドリフト検知装置
CN112259271A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dcs的堆芯热功率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9192337A (zh) 压水反应堆堆外核测量系统的Gk参数校验方法及装置
JP2008232879A (ja) 炉心冷却材流量計測装置および炉心冷却材流量計測方法
Zh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online valid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nuclear power plant in service
CN113626992A (zh) 文丘里管特性参数的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04847B (zh) 一种用于核电汽轮机性能试验的对比方法
KR20170125705A (ko) 가압경수로형 원자로 보호 장치와 그 제어 방법
CN117709760A (zh) 基于数据质量评估与协调的机组热力性能监督方法和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