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279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2279A
CN110692279A CN201880035980.5A CN201880035980A CN110692279A CN 110692279 A CN110692279 A CN 110692279A CN 201880035980 A CN201880035980 A CN 201880035980A CN 110692279 A CN110692279 A CN 110692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lay
remote
priority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5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2279B (zh
Inventor
李承旻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包括基站、中继终端和远程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中继用户设备确定优先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远程终端相关信息;获取所述远程终端相关信息,然后确定所述远程终端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远程终端相关信息与中继终端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基于所述优先级来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中继终端基于所述中继终端所确定的优先级通过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发送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装置到装置(D2D)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正在进行作为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移动电信(IMT)-Advanced的标准化。IMT-Advanced旨在在终端处于固定位置或低速移动时以1Gbps的数据速率并且在终端高速移动时以100Mbps的数据速率支持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多媒体服务。
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正在开发作为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传输方案的长期演进(LTE)的高级版本的LTE-A,作为满足IMT-Advanced的要求的系统标准。LTE-A是IMT-Advanced的强有力的候选之一。
最近,对使得装置之间能够直接通信的D2D技术的兴趣有所增加。特别地,D2D作为用于公共安全网络的通信技术而备受关注。商业通信网络正迅速向LTE转变,但是就成本和与现有通信标准的冲突而言,当前的公共安全网络主要基于2G技术。技术上的差距和对改进服务的需求已导致努力改善公共安全网络。
本公开旨在提供其中中继UE以高可靠性发送窄带远程UE(具有至少预定的高优先级)的信息的方法的示例。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公开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包括基站(BS)、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程U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中继UE执行的确定优先级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在获得了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基于所述优先级来执行信息发送,其中,所述中继UE通过基于由所述中继UE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所述信息发送。
所述远程UE可以是具有有限大小频带的通信能力的UE。
如果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是广域网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则所述中继UE可以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具有比所述中继UE的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的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并且所述中继UE可以向所述BS发送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
所述中继UE可以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中的所述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具有比所述远程UE的所述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的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并且所述中继UE可以向所述BS发送所述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
所述中继UE可以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中的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具有比所述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的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并且所述中继UE可以向所述BS发送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
所述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远程UE的WAN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WAN下行链路HARQ-ACK信息或WAN上行链路调度请求(SR)信息,并且所述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包括从所述远程UE接收到的侧链路信道的解码状态信息、侧链路CSI信息或侧链路测量信息。
所述中继UE可以通过预限定的信道将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与所述中继UE的信息一起发送,并且将预限定的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捎带到所述预限定的信道并进行发送。
所述中继UE可以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应用不同的β偏移值来发送信息,并且所述β偏移值是用于调整用于信息发送的调制符号的数目的参数。
所述中继UE可以分配较大数目的调制符号以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
所述中继UE可以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应用不同的功率参数来发送信息,并且所述中继UE分配较大的功率以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
所述中继UE可以由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应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发送信息,并且所述中继UE应用相对高的MCS值以发送优先级低的信息。
所述中继UE可以向与每个远程UE相关的信息添加不同的循环冗余校验和(CRC),并且每个CRC相关奇偶校验位用每个远程UE的区分ID来加扰。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包括基站(BS)、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程U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UE。该中继UE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联接到所述收发器以进行操作,其中,所述处理器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在获得了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并且基于所述优先级来执行信息发送,其中,所述中继UE通过基于由所述中继UE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所述信息发送。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中继UE能够以高可靠性发送窄带远程UE(具有至少预定的高优先级)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例示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4例示应用了NR的新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的系统结构。
图5例示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图6例示执行V2X或D2D通信的UE。
图7例示根据与V2X/D2D相关的发送模式(TM)的UE操作。
图8示出资源单元的配置示例。
图9示意性地示出单向中继和双向中继的示例。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由中继UE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由中继UE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由BS执行的发送多个远程UE相关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示出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场景的示例。
图14是例示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5是例示处理器中所包括的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所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被称作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向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至少一个基站(BS)20。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被称作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装置等的另一术语。BS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被称作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机系统(BTS)、接入点等的另一术语。
BS 20通过X2接口互连。BS 20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30,更具体地讲,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通过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这种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以E-UTRAN作为终点的网关。P-GW是以PDN作为终点的网关。
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基于通信系统中熟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面三层而被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当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利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于控制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与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照图2和图3,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作为PHY层的上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PHY层之间传送数据。传输信道根据如何通过无线电接口传送数据及其特性来分类。
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送机的PHY层和接收机的PHY层)之间通过物理信道来移动。物理信道可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并且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以及通过物理信道提供的传输块在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上的复用和解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向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来提供纠错。
RRC层仅被定义于控制平面上。RRC层与无线电承载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关联,并且负责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PHY信道的控制。RB表示由第一层(PHY层)和第二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提供以便在UE与网络之间传送数据的逻辑路线。
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以及头压缩和加密。用户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还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RB被配置为什么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便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各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过程。RB可被分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两种类型。SRB用作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的通道,DRB用作在用户平面上发送用户数据的通道。
如果在UE的RRC层与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则UE处于RRC连接状态。如果不是,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
用于从网络向UE发送数据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业务或控制消息可通过下行链路SCH来发送,或者可通过另外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来发送。此外,用于从UE向网络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CH)。
位于传输信道上方并被映射至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
物理信道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一个子帧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RB是资源分配单位,包括多个OFDM符号和多个子载波。另外,各个子帧可将对应子帧的特定OFDM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的特定子载波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TTI)是子帧传输的单位时间。
下文中,将描述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新RAT可以被缩写为新无线电(NR)。
随着更多的通信装置要求更大的通信能力,需要与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改进的移动宽带通信。连接多个装置和对象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也是下一代通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已讨论了考虑容易受稳定性和延时影响的服务/终端的通信系统设计。已讨论了考虑到这种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超可靠和低延时通信(URLLC)等的下一代无线接入技术的引入,并且为了本公开中的方便缘故,将对应的技术称为新RAT或NR。
图4例示应用了NR的新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的系统结构。
参照图4,NG-RAN可以包括向终端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gNB和/或eNB。图4例示仅包括gNB的情况。gNB和eNB通过Xn接口彼此连接。gNB和eNB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核心网络(5GC)。更具体地,gNB和eNB通过NG-C接口连接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并且通过NG-U接口连接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图5例示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参照图5,gNB可以提供小区间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无线电承载(RB)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无线电接入控制、测量配置和设置、动态资源分配等。AMF可以提供诸如NAS安全性、空闲状态移动性处理等这样的功能。UPF可以提供诸如移动性锚定、PDU处理等这样的功能。会话管理功能(SMF)可以提供诸如UE IP地址分配、PDU会话控制等这样的功能。
图6例示执行V2X或D2D通信的UE。
参照图6,在V2X/D2D通信中,术语“UE”主要是指用户的终端。然而,当诸如BS(或eNB)这样的网络装置根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来发送和接收信号时,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终端。
UE 1可以进行操作,以选择与意指资源集合的资源池中的特定资源对应的资源单元,并且使用对应的资源单元来发送D2D信号。被配置了UE 1可以将信号发送到的资源池的作为接收终端的UE 2可以检测该资源池内的UE1的信号。
这里,当UE 1在BS的连接范围内时,BS可以将资源池告知UE 1。此外,当UE 1在BS的连接范围外时,另一终端可以将资源池告知UE 1或者可以确定预定资源。
通常,资源池包括多个资源单元,并且每个终端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用于发送其D2D信号。
图7例示根据与V2X/D2D相关的发送模式(TM)的UE操作。
图7的(a)示出了发送模式1和3,并且图7的(b)示出了发送模式2和4。在发送模式1和3下,BS通过PDCCH(具体地,DCI)在UE 1上执行资源调度,并且UE 1根据资源调度与UE 2执行D2D/V2X通信。UE 1可以通过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向UE 2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SCI),然后通过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基于SCI发送数据。发送模式1可以被应用于D2D,并且发送模式3可以被应用于V2X。
发送模式2和4可以被称为终端本身执行调度的模式。更具体地,发送模式2被应用于D2D,并且终端可以在所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资源本身并且执行D2D操作。发送模式4应用于V2X,其中,UE可以通过感测/SA解码处理等在选择窗口中选择资源本身,并随后执行V2X操作。在通过PSCCH向UE 2发送SCI之后,UE 1可以通过PSSCH发送基于SCE的数据。下文中,发送模式可以被简称为模式。
BS通过PDCCH发送给终端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而终端通过PSCCH发送到另一终端的控制信息可以被称为SCI。SCI可以传送侧链路调度信息。SCI可以具有各种格式,例如,SCI格式0和SCI格式1。
SCI格式0可以被用于调度PSSCH。SCI格式0可以包括跳频标志(1位)、资源块分配和跳变资源分配字段(位的数目可以取决于侧链路的资源块的数目而变化)、时间资源模式(7位)、调制和编码方案(MCS)(5位)、时间提前指示(11位)、组目的地ID(8位)等。
SCI格式1可以被用于调度PSSCH。SCI格式1可以包括优先级(3位)、资源预留(4位)、初始传输和重传的频率资源位置(位的数目可以根据侧链路的子信道的数目而变化)、初始传输与重传之间的时间间隙(4位)、MCS(5位)、重传索引(1位)、预留信息位等。预留信息位在下文中可以被简称为预留位。可以添加预留位,直到SCI格式1的位大小到达32位为止。即,SCI格式1包括包含不同信息的多个字段,并且SCI格式1的固定总位数(32位)中的除了多个资源的总位数之外的剩余数目中的位可以被称为预留位。
SCI格式0可以被用于发送模式1和2,并且SCI格式1可以被用于发送模式3和4。
图8示出资源单元的配置示例。
参照图8,可以将资源池的整个频率资源划分为NF,并且可以将资源池的整个时间资源划分为NT,使得可以在资源池中限定总共NF×NT个资源单元。
这里,以NT子帧为周期重复资源池的情况。
如图8中所示,可以周期性地重复显示一个资源单元(例如,单元#0)。另选地,为了在时间或频率维度上获得分集效果,一个逻辑资源单元被映射到的物理资源单元的索引可以根据时间按预定模式改变。在此资源单元结构中,资源池可以是指可以用于供想要发送D2D信号的终端发送的资源单元的集合。
资源池可以被分为数种类型。例如,可以根据从每个资源池发送的D2D信号的内容来将资源池分类。可以如下地将每个资源池分类并且可以在每个资源池中发送下一D2D信号的内容。
1)调度指派(SA)资源池或D2D(侧链路)控制通道:用于每个发送终端的资源池都发送信号,该信号包括对在后续子帧或同一子帧中发送的D2D数据信道以及其它数据信道(示例:MCS或MIMO发送方法、定时提前等)的资源位置进行解调所需的信息。
1)中描述的信号可以与同一资源单元上的D2D数据一起复用并且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SA资源池可以是指SA与D2D数据复用并且被发送的资源池。SA资源池也可以被称为D2D(侧链路)控制通道。
2)D2D数据信道:用于发送终端通过SA使用指定资源来发送用户数据的资源池。如果D2D数据与SA信息被复用并且一起在同一资源单元上发送,则只有除了SA信息之外的D2D数据信道可以在用于D2D数据信道的资源池中发送。换句话说,被用于在SA资源池中的各个资源单元上发送SA信息的资源元素仍被用于在D2D数据信道资源池中发送D2D数据。
3)发现信道:用于使得发送终端能够发送诸如其ID(标识)这样的信息以使得邻近终端可以发现发送终端的消息的资源池。
即使当上述D2D信号的内容相同时,也可以根据D2D信号的发送/接收属性使用不同的资源池。例如,甚至可以根据D2D信号的发送定时确定方法(例如,是否在同步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发送它或者是否通过在接收时间应用一定定时提前发送它)、资源分配方法(例如,BS是否指定针对各个发送终端的各个信号的发送资源,或者各个发送终端是否在资源池中选择其信号发送资源)、信号格式(例如,一个子帧中的每个D2D信号所占据的符号的数目或用于发送一个D2D信号的子帧的数目)、来自BS的信号强度、D2D UE的发送功率强度等来将同一D2D数据信道或发现消息分类为不同的资源池。
如上所述,BS在D2D通信中直接指示D2D发送终端的发送资源的方法可以被称为模式1,并且其中预先设置发送资源区域或者BS指定发送资源区域并且终端直接选择发送资源的方法可以被称为模式2。
在D2D发现的情况下,eNB直接指示资源的情况可以被称为类型2并且终端直接选择预设资源区域或BS所指示的资源区域中的发送资源的情况可以被称为类型1。
此外,D2D可以被称为侧链路。SA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并且D2D同步信号可以被称为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或SSS)。在D2D通信之前,发送最基本的信息的控制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并且PSBCH可以与SSS一起被发送或者可以被称为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特定终端通知在附近存在特定终端的信号可以包括特定终端的ID,并且发送信号的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CHCH)。
在D2D中,仅D2D通信终端将PSBCH与SSS一起发送,并且据此,通过使用PSB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来执行SSS的测量。覆盖范围外的终端可以通过测量PSBCH的DMRS并测量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等来确定本身是否可以成为同步源。
下文中,将描述侧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S-RSSI)、PSSCH参考信号接收功率(PSSCH-RSRP)、信道繁忙(CBR)、信道占用率(CR)。
<S-RSSI>
S-RSSI可以被限定为UE仅在子帧的第一时隙的SC-FDMA符号1、2、...、6和第二时隙的SC-FDMA符号0、1、...、5中的所配置的子信道中观察到的每个SC-FDMA符号的总接收功率(单位:[W])的线性平均值。
这里,S-RSSI的参考点可以是终端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终端使用接收器分集,则所报告的值可以不低于一定个体分集分支的对应S-RSSI。
可以在RRC_IDLE同频、RRC_IDLE异频、RRC_CONNECTED同频和/或RRC_CONNECTED异频应用S-RSSI。
<PSSCH-RSRP>
PSSCH-RSRP可以被限定为PSCCH所指示的PRB内的承载与关联PSSCH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功率分布内的线性平均值(单位:[W])。
这里,用于PSSCH-RSRP的参考点可以是终端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终端使用接收器分集,则所报告的值可以不低于一定个体分集分支的对应PSSCH-RSRP。
可以在RRC_IDLE同频、RRC_IDLE异频、RRC_CONNECTED同频和/或RRC_CONNECTED异频应用PSSCH-RSRP。
这里,可以根据除了CP之外的符号的有用部分中接收到的能量来确定每个资源元素的功率。
<CBR>
可以如下地限定在子帧n中测得的CBR。
CBR可以是指相对于PSSCH的资源池中的子信道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终端在子帧[n-100,n-1]期间测得的S-RSSI超过预设阈值。
CBR可以是指相对于PSSCH的在没有与对应于PSCCH的PSSCH一起相邻的相邻资源块中发送PSCCH的池中的资源池中的子信道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终端在子帧[n-100,n-1]期间测得的S-RSSI超过预设阈值。这里,可以假定PSCCH池在频域中包括具有两个连续物理资源块(PRB)对的大小的资源。
可以在RRC_IDLE同频、RRC_IDLE异频、RRC_CONNECTED同频和/或RRC_CONNECTED异频应用CBR。
这里,子帧索引可以是基于物理子帧索引的。
<CR>
可以如下地限定在子帧n中评价的CR。
它可以是指在子帧[n-a,n-1]中和子帧[n,n+b]中授权的用于UE的发送的子信道的数目除以在[n-a,n+b]期间的发送池中设置的子信道的数目。
可以在RRC_IDLE同频、RRC_IDLE异频、RRC_CONNECTED同频和/或RRC_CONNECTED异频应用CR。
这里,a可以是正整数,b可以是0或正整数。a和b可以由终端确定,并且这里,“a+b+1=1000”,“a>=500”和n+b不应该超过当前发送的授权的最后发送机会。
这里,可以针对每个(重新)发送来评估CR。
这里,当评估CR时,终端可以假定子帧n中使用的发送参数可以根据子帧[n+1,n+b]中的现有许可被重新使用,而没有分组丢失。
这里,子帧索引可以是基于物理子帧索引的。
这里,可以针对每个优先级级别来计算CR。
<进一步增强装置到装置(FeD2D)>
下文中,将描述FeD2D。
在LTE版本12中,启动了用于激活接近服务的标准RAN操作,从而给公共安全应用带来压力。下文中,将描述LTE版本12中标准化的主要功能。
-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装置到装置发现(商业和公共安全使用情况二者)
-在装置到装置广播通信中,较高层支持主要针对公共安全使用情况的内部/部分网络覆盖范围和外部网络覆盖范围的组播和单播通信。
使用LTE技术来连接并管理低成本MTC装置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这种低成本装置的一个重要示例是可穿戴装置,该可穿戴装置的优点是接近可以几乎始终充当中继器的智能电话。因此,已进行了将D2D应用于这些装置的方法的研究,包括非3GPP短距离技术,并且特别地,LTE技术中存在使得能够进行D2D辅助可穿戴和MTC应用的要进一步增强的两个主要方面。
-UE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增强:在ProSe中UE与网络之间的中继结构中,在中继UE的业务(或中继UE)和远程UE的业务(或远程UE)之间不区分接入层。这种模型限制了网络和运营商通过用于计费或安全性等的单独服务将远程UE作为单独装置进行处理的能力。特别地,3GPP安全性关联永远不会达到网络与远程UE之间的端到端,这意指中继UE具有对远程UE的通信的明文访问。应该加强UE网络中继,以支持中继链路、服务连续性、E2E QoS(如有可能)、与多个远程UE的进行高效操作以及通过Uu与D2D空中接口之间的高效路由切换实现的端到端安全性。使用D2D进行中继可以是基于诸如Bluetooth和Wi-Fi这样的非3GPP技术。诸如服务连续性这样的一些增强的功能可以使这些技术的中继在商业使用情况下更具吸引力。由于形状因素的限制(例如,电池大小的限制),使得使用模式接近用户的智能电话且无法直接进行Uu连接,因此这对于可穿戴装置尤其有用。中继可以为远程UE节省大量功率(获取中继的业务)。在深度覆盖场景中,尤其如此。引入中继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是在远程装置和中继装置之间使用单向D2D链路。在这种情况下,中继UE可以用于仅中继来自远程UE的上行链路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向远程UE添加D2D接收的附加RF功能。
-进行增强以使得可靠的单播PC5链路能够至少支持低功率、低速率和低复杂度/成本装置:通过重新使用在窄带物联网(NB-IoT)和eMTC研究期间开发的思路,可以启用低成本D2D装置。例如,可以针对D2D重新使用NB-IoT/eMTC上行链路波形。这些装置将有可能使用单个调制解调器来与互联网/云进行通信并且与接近装置进行通信。当前的PC5链路设计承袭了公共安全使用情况主导的面向广播的设计,它表现出由于缺乏链路适配和反馈机制而阻碍了低功耗和稳定的D2D通信的瓶颈现象。该缺点不允许在功耗、频谱效率和装置复杂性方面实现可穿戴装置和MTC使用情况的目标性能指标。通常,降低功耗和较低的复杂度是可穿戴装置和通常具有小外形因子和长电池寿命的MTC使用情况的关键属性。
<单向中继>
例如,单向中继是指以下情形:远程UE所生成的数据经历中继处理,但是在网络中生成并且到达BS的数据被直接传送到远程UE,而在远离BS的远程UE正通过相对接近BS的中继UE所提供的中继操作将其数据传送到BS的情形下没有进行中继处理。即,远程UE通过侧链路发送要发送到中继UE的数据,并且中继UE通过上行链路将数据发送到BS。BS在不进行中继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下行链路发送要发送到远程UE的数据。该单向中继操作的优点在于,因为连续地接收下行链路,所以减少了下行链路数据的时间延迟,同时因为远程UE以低功率将其发送给相邻的中继UE,所以减少了电池消耗。另外,侧链路通常包括在与上行链路相同的频率下相同或相似的波形。尽管具有上行链路发送功能的UE具有附加的侧链路发送是简单的,但是除了下行链路接收功能之外,具有侧链路接收功能还可能导致相当大的实现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执行单向中继,则远程UE不需要具有侧链路接收功能,由此降低了实现成本。
例如,为了平稳地操作BS与远程UE之间的下行链路以及远程UE与中继UE之间的侧链路,需要关于对应LINK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如下。
数据解码结果:HARQ-ACK是指示对通过LINK接收的数据的解码是否成功的信息的典型示例。当接收端(接收器)将该信息反馈到发送端(发送器)时,发送器可以重新发送解码失败的数据。
-测量结果: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路径损耗这样的指示对应链路质量的信息。当接收器对此进行测量并将其反馈到发送器时,发送器可以通过利用该信息来调整用于发送或调制和编码方案的资源量,使其对于LINK质量而言是最佳的。
在上述单向中继的情况下,需要正确地设计这种反馈,因为当一个装置向另一装置发送时,不允许在相反方向上进行发送,并且只能够通过第三装置进行中继。例如,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由远程UE生成的反馈信息不能被直接发送到BS,而是仅可以通过中继UE进行发送。
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参照附图描述单向中继和双向中继的示例。
图9示意性地示出单向中继和双向中继的示例。
图9的(a)示意性地例示双向中继的示例。根据图9的(a),BS和中继UE可以基于Uu接口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另外,中继UE和远程UE可以基于PC5接口执行相互侧链路通信。即,中继UE中继远程UE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UE特定数据二者。
图9的(b)示意性地例示单向中继的示例。根据图9的(b),如在上述双向中继中一样,BS和中继UE可以基于Uu接口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这里,远程UE可以直接从BS执行下行链路通信,但是在上行链路通信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中继UE进行中继。即,中继UE中继远程UE的上行链路数据。
尽管未单独例示,但是与图9的(b)不同,单向中继也可以以中继形式被配置仅用于远程UE的下行链路数据。
例如,下文中例示了与单向/双向中继操作相关的UE能力的示例或用于高效地支持这种中继操作的机制的示例。
演进的UE-网络中继UE能支持所有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侧链路系统带宽能力(即,能支持1.4MHz和更高频率的系统带宽)。
另外,可以考虑两种类型的远程UE。
-类型1:具有DL和SL接收能力的UE。
-类型2:没有SL接收能力的UE。
另外,低复杂度的远程UE可以具有单个RX链。在单向中继的情况下,可以将链固定到DL或将FFS切换到SL以进行发现。在双向中继的情况下,可以在DL和SL之间切换接收器链以进行发现和通信。
另外,覆盖范围内的中继UE可以用作覆盖范围内的远程UE的同步源。
另外,可以考虑以下的侧链路单播通信。
-用于中继UE与远程UE之间的通信的eNB控制的资源分配和配置。关于资源分配的eNB决策被中继UE中继到远程UE。
-在eNB控制下的中继UE辅助资源分配和配置
-远程UE辅助资源分配
另外,可能没有新的侧链路物理通道被单独引入以提供反馈。不排除在现有信道中出现捎带。
另外,可以考虑在接收UE和发送UE之间的用于侧链路链路适配的以下反馈信息。
-解码状态,考虑到对复杂性和远程UE功耗的影响。
-调整MCS、(重新)发送次数和用于发送的资源。这里,可以考虑侧链路CSI反馈。
-侧链路测量,例如,SL-RSSI/RSRP/RSRQ。
进一步研究了考虑中继UE与远程UE之间的传播特性的侧链路功率控制。传播特性可以包括侧链路径损耗、接收信号质量、干扰水平等。
还可以考虑三个侧链路资源配置选项。
-从UE和系统角度看,PSCCH/PSSCH之间的TDM(类似于R12)。
-从UE和系统角度看,PSCCH/PSSCH之间的FDM(类似于R14)。
-从系统角度看,PSCCH/PSSCH之间的FDM,但是从UE角度看,TDM。
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
基本上,窄带远程UE通过中继UE的侧链路中继操作将其自身的信息(例如,WAN通信相关信息)发送到BS。这是因为,与窄带远程UE通过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直接发送到BS的情况相比,在可靠性/电池消耗方面有益处。
在这种目的下,需要中继UE以高可靠性发送窄带远程UE(具有至少先前设定的高优先级)的信息的方法。
如若不然,可能发生窄带远程UE的信息的不必要的重发,使得不能获得上述益处(尤其是,节省电池),并且中继UE的侧链路中继操作的动机也被削弱。
因此,在考虑到上述目的的情况下,本公开将提供其中中继UE以高可靠性发送窄带远程UE(具有至少预定的高优先级)的信息的方法的示例。
作为示例,以下方案提出了高效地发送与WAN通信和/或SL通信(在侧链路中继环境中)相关的(控制/反馈/数据)信息的方法。
这里,作为示例,在本公开中,“远程UE”措辞可以至少被解释为(与中继UE相比)具有(相对)受限制的有限大小频带(例如,6(/1)RB)的发送(和/或接收)能力的UE。
这里,作为示例,D2D(/V2X)通信模式可以(通常)被分类为(A)BS发信号通知(/控制)与D2D(/V2X)消息发送(接收)相关的调度信息(在(来自BS(/网络)的)预定的(/发信号通知的)D2D(/V2X)资源池上)(例如,位于BS通信覆盖范围中(和/或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UE是主目标)的模式和/或(B)UE(独立地)确定(/控制)与D2D(/V2X)消息发送(接收)相关的调度信息(在(来自BS/网络)的预定的(/发信号通知的)D2D/V2X)资源池上)(例如,位于BS通信覆盖范围内/外(和/或处于RRC_CONNECTED/IDLE状态)的终端是主目标)。
这里,作为示例,在本公开中,可以解释诸如基于(解码成功的PSCCH调度的)PSSCHDM-RS序列的PSSCH-RSRP测量操作和/或(基于D2D(/V2X)资源池相关子信道的)S-RSSI测量操作等这样的“感测操作”措词(参见表3.1)。
在此,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接收”措词可以被(扩展地)解释为(A)D2D(/V2X)信道(/信号)(例如,PSCCH、PSSCH、PSBCH、PSSS/SSSS等)解码(/接收)操作(和/或WAN DL信道(/信号)(例如,PDCCH、PDSCH、PSS/SSS等)解码(/接收)操作和/或(B)感测操作和/或(C)CBR测量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这里,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发送”措辞可以被(扩展地)解释为D2D(/V2X)信道(/信号)(例如,PSCCH、PSSCH、PSBCH、PSSS/SSSS等)发送操作(和/或WAN UL信道(/信号)(例如,PUSCH、PUCCH、SRS等)发送操作)。
这里,作为示例,在本公开中,“载波”措辞可以被(扩展地)解释为(A)预设载波集(/组)和/或(B)D2D(/V2X)资源池等。
这里,作为示例,在本公开中,“RS”措辞可以被(至少)解释为DM-RS。
这里,在一个示例中,“加扰的”措词可以被(至少)解释为PSSCH(/PSCCH)加扰。
在本公开中,可以考虑以下情形。
(1)首先,可以考虑在窄带远程UE(M-UE)(例如,6RB)通过侧链路(SL)(例如,PSSCH、PSCCH或PSDCH)将以下所列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条发送到中继UE(R-UE)的情况。每条信息的具体示例可以如下。
-与M-UE的WAN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数据信息:
例如,(自身的)WAN DL HARQ-ACK信息、WAN DL CSI信息、WAN UL DATA信息、WANUL SR信息
-与(M-UE/R-UE之间的)SL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信息:
例如,解码与由R-UE发送的(特定)SL信道/信号接收相关的状态信息,
或者,例如,SL测量(例如,SL-RSSI/RSRP/RSRQ)信息或SL CSI反馈信息(由M-UE测量),
或者,例如,与R-UE的(特定)SL信道/信号发送相关的SL链路适配信息(例如,MCS、重传次数、TX资源、SL Tx功率控制(TPC)参数(例如,P_O、ALPAH)等)。
例如,可以(由M-UE或BS)基于诸如(由M-UE导出/测量或从R-UE反馈的)SL解码状态、SL测量、SL CSI反馈这样的信息来确定SL链路适配信息。
(2)可以考虑R-UE通过WAN UL(例如,PUSCH、PUCCH)向基站发送以下列出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条(例如,由R-UE发送的对应信息可以通过BS被(最终)传送到M-UE)的情况。每条信息的具体示例可以如下。
-与R-UE的WAN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数据信息:
-与M-UE的WAN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数据信息:
例如,与M-UE相关的WAN DL HARQ-ACK信息(通过SL从M-UE接收的)、WAN DL CSI信息、WAN UL DATA信息和WAN UL SR信息。
-与(M-UE/R-UE之间的)SL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信息(例如,对应的信息也可以由R-UE经由SL直接发送到M-UE):
例如,解码与由M-UE发送的(特定)SL信道/信号接收相关的状态信息,
或者,例如,SL测量信息或SL CSI反馈信息(由R-UE测量),
或者,例如,与由M-UE的(特定)SL信道/信号发送相关的SL链路适配信息。例如,可以(由R-UE或BS)基于诸如(由R-UE导出/测量或从M-UE反馈的)SL解码状态、SL测量、SL CSI反馈等这样的信息来确定SL链路适配信息。
例如,上述一些情况可能仅在单向中继(或双向中继)环境中(有限地)发生。
例如,为了使SL中继增益/效用最大化或改善SL通信质量,用于可靠地发送(/中继)与短时间内的上述“SL通信”或“WAN DL/UL通信”相关的信息的机构可能是必要的。例如,为了便于描述,术语“捎带”可以被解释为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以打孔(或速率匹配)的形式发送信息。
将参照附图描述在上述考虑情形下由中继UE可靠地发送窄带远程UE(具有至少预定的高优先级)的信息的方法。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由中继UE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图10,中继UE可以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S1010)。这里,远程UE可以是具有有限大小频带的通信能力的终端。
中继UE所获得的远程UE相关信息的示例如上所述。该信息可以由远程UE通过侧链路信道发送到中继UE,并且例如,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反馈/控制/数据信息可以与其对应。另外,它可以是与中继UE针对远程UE发送的侧链路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信息,例如,关于远程UE所发送的侧链路信道的接收/解码是否成功的信息以及侧链路CSI/测量信息可以与其对应。这里,与侧链路通信相关的反馈/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侧链路信道从中继UE直接发送到远程UE。下文中,以上已经描述了具体示例,因此,将省略对其的冗余描述。
另外,该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单向中继情形。即,远程UE可以是通过中继UE的中继处理将与远程UE相关的信息发送到BS并且在没有中继UE的中继处理的情况下(经由WAN下行链路)接收BS所发送的信息的UE。
在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中继UE可以确定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S1020)。
在一示例中,中继UE可以确定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的信息之间的优先级。
例如,当远程UE相关信息是远程UE的广域网(WAN)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时,中继UE可以确定远程UE相关信息具有高于中继UE的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的优先级,并且向BS发送远程UE的WAN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例如,中继UE可以确定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
例如,中继UE可以确定在远程UE相关信息当中,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具有高于远程UE的WAN相关控制信息的优先级,并且中继UE可以将远程UE的WAN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发送到BS。或者,例如,中继UE可以确定在远程UE相关信息当中,远程UE的WAN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具有高于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的优先级,并且中继UE可以将远程UE的WAN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发送到BS。这里,WAN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远程UE的WAN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WAN下行链路HARQ-ACK信息或WAN上行链路调度请求(SR),并且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从远程UE接收的解码状态信息、侧链路CSI信息或针对侧链路信道的侧链路测量信息。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此后,中继UE可以基于优先级来执行信息发送(S1030)。在这种情况下,中继UE可以通过基于由中继UE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信息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中继UE可以将特定信息发送到BS或远程UE。
例如,中继UE可以通过预限定的信道将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的信息一起发送,并且预限定的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可以被捎带并发送到预限定的信道。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例如,中继UE可以通过根据优先级应用不同的β偏移值来发送信息,并且β偏移可以是用于调整用于信息发送的调制符号的数目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中继UE可以分配较大数目的调制符号以发送优先级较高的信息。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例如,中继UE可以通过根据优先级应用不同的功率参数来发送信息,并且中继UE可以分配较大的功率以发送优先级较高的信息。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例如,中继UE可以通过根据优先级应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值来发送信息,并且中继UE可以应用相对高的MCS值以发送低优先级信息。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例如,中继UE可以将不同的循环冗余校验和(CRC)添加到与每个远程UE相关的信息,并且每个CRC相关奇偶校验位可以用每个远程UE的区分ID来加扰。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随后将描述所述内容的具体示例。
主要从中继UE的角度描述图10的流程图。然而,为了描述的方便,它仅描述了中继UE是对象的操作。例如,可以从远程UE(或BS)的角度操作图10的流程图。即,在本公开中,不仅支持其中中继UE是对象的方法的实施方式,而且还支持其中远程UE是对象的方法的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图10的更具体示例。
(规则#1)当(一些)信息通过预定的信道/信号被(捎带)发送时,可以根据对应信息的优先级或类型(例如,还可以通过向较高优先级信息发送分配较多CM_SYMBOL来进一步增加接收成功率(例如,降低有效编码速率的效果))设置(/发信号通知)不同的(或独立的)β偏移值(例如,控制用于信息发送的调制编码符号(CM_SYMBOL)的数目的参数)。
示例)可以根据以下(一些)规则来限定(一些)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例如,表达式“X>Y”意指X具有比Y高的优先级,另外,符号方向相反(或相同符号)的情况被本公开的提议覆盖,尽管未示出)
-WAN通信相关信息>SL通信相关信息、或SL通信相关控制/反馈信息>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WAN通信相关控制/反馈信息>SL通信相关控制/反馈信息,
-SL解码状态信息>SL CSI反馈(/SL测量/SL链路适配)信息、或SL链路适配(/SL测量)>SL解码状态信息>SL CSI反馈信息、或SL通信相关信息>SL发现相关信息、或长发送/报告时段的信息>短发送/报告时段的信息
-WAN DL HARQ-ACK信息(=WAN UL SR信息)>WAN DL CSI信息(>WAN UL DATA信息)
-与其自身(例如,R-UE)的WAN通信相关的信息>与另一中继UE(例如,M-UE)的WAN通信相关的信息(或其自身的SL通信相关信息>另一(中继)UE的SL通信相关信息)、或与另一(中继)UE的WAN通信(或SL通信)相关的控制/反馈信息>其自身的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其自身的WAN通信相关控制/反馈信息>另一(中继)UE的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
例如,当(一些)信息被(捎带)发送时,可以根据信息的优先级或类型应用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不同的(或独立的)MCS值(例如,可以通过向较低优先级信息发送应用较高MCS值来减少由于对应信息的捎带导致的影响)。
例如,可以扩展优先级,以用于在不同的(CA)小区上的(部分或全部)交叠信息发送之间进行功率分配(或省略发送)优先级确定(例如,其可以仅(有限地)应用于POWERLIMITED CASE(功率有限情况))。
(规则#2)当(一些)信息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捎带)发送时,与其它情况相比,可以应用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不同的(或独立的)功率控制参数(例如,开环TPC参数(例如,P_O、α)、最大Tx功率值、最小保证功率等)(或附加Tx功率偏移值)(在短时间内或者以少量(重新)发送实现发送/接收成功)。
例如,可以根据(规则#1)中描述的每条信息的优先级或类型来不同地(或独立地)设置(/发信号通知)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或附加的Tx功率偏移值)。(例如,能够通过分配较多的功率来发送较高优先级信息进行较低的延时/延迟、较高的可靠性发送)。
(规则#3)当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捎带)发送(一些)信息(例如,(特别地)SL解码状态信息、WAN DL HARQ-ACK信息等)时,可以设置(/发信号通知)是否应用空间(/时间)捆绑(例如,当应用空间(/时间)捆绑时,发送/接收成功的可靠性可能相对低,但是由于对应信息的捎带导致的影响可能减弱)。
例如,可以根据(规则#1)中描述的信息的优先级或类型来不同地(或独立地)设置(/发信号通知)是否应用对应的空间(/时间)捆绑。(例如,将空间(/时间)捆绑应用于低优先级信息的发送的形式)
(规则#4)当特定UE(例如,R-UE)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例如,PUSCH)(捎带)发送(一些)信息(例如,M-UE的WAN通信相关反馈/控制信息、SL通信相关反馈/控制信息等)时,即使在没有其自身的(WAN通信相关)控制(捎带)发送时,特定UE可以将其视为具有与“在有(或没有)UL-SCH的情况下经由PUSCH发送的控制数据”(或“PUCCH W/HARQ-ACK(或CSI)”)(或其自身)相同的优先级(例如,功率分配/丢弃优先级)(例如,以高效地保护它,尽管有不同的UE相关控制/反馈信息)。
例如,根据(规则#1)中描述的每条信息的优先级或类型(例如,仅为了发送高优先级信息而应用的形式)来不同地(或独立地)设置(/发信号通知)是否应用对应规则。
例如,当(一些)信息通过SL信道/信号被(稍带)发送时,对应的SL信道/信号发送可以(A)被设置(/发信号通知)比(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特定的)WAN UL发送高的优先级(例如,当发生冲突(/时间)交叠时,省略WAN UL发送),或者(B)被设置(/发信号通知)比其它(剩余)SL信道/信号发送(不包括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特定的SL信道/信号(例如,SLSS)的发送)高的优先级(例如,当发生冲突(/时间)交叠时,省略其它(剩余)SL信道/信号发送)。这里,作为示例,根据(规则#1)中描述的信息优先级或类型(例如,仅为了发送高优先级信息而应用的形式)来不同地(或独立地)设置(/发信号通知)是否应用对应规则。
为了帮助理解上述提出的方法,如下将参照其它附图来描述以上内容。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由中继UE执行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图11,中继UE可以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S1110)。这里,本内容的示例如上所述,并且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对重复内容的描述。
此后,在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中继UE可以确定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S1120)。这里,本内容的示例如上所述,并且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对重复内容的描述。
中继UE可以基于优先级来发送信息,并且这里,中继UE可以通过基于由中继UE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信息发送(S1130)。这里,本内容的示例如上所述,并且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对重复内容的描述。
在以上参照多个附图描述的由中继UE可靠地发送(至少具有预先设置的高优先级的)窄带远程UE的信息的方法中,可以附加地(或单独地)考虑以下配置。
-当由特定UE(例如,R-UE)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捎带)发送(与其它UE(例如,M-UE)以及其自身相关的)(一些)信息时,(A)可以应用单独的(信道)编码或者(B)可以在不同的UE信息(或不同类型(/种类)的信息或不同的优先级信息)之间应用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不同的(/独立的)β偏移值(或MCS值)。
示例)在另一示例中,在以上情况下,可以应用预限定的信道编码,或者也可以应用预先设置(/发信号通知)的相同的β偏移值(或MCS值)。
示例)在另一示例中,在以上情况下,可以交织不同UE信息的CM_SYMBOL(或不同类型(/种类)信息的CM_SYMBOL或不同优先级信息的CM_SYMBOL)并映射频率优先(或时间优先)。
示例)在另一示例中,在以上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UE信息(或不同的类型(/种类)信息或不同优先级信息)之间(独立地)生成/添加CRC。这里,作为示例,可以通过预限定的“信息类型(/种类)区分指示符”(或“信息优先级区分指示符”或“UE区分ID(/指示符)”)对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或掩码)。
-在UE(例如,R-UE)可用于同时发送PUCCH/PUSCH的情况下,UE可以被配置为(/发信号通知)以(始终)在PUCCH上发送其WAN通信(和/或SL通信)相关控制/反馈信息(例如,WAN DL HARQ-ACK(/CSI)等),并且(始终)在PUSCH上捎带(发送)与其它UE相关的(一些)信息(和/或其SL通信相关信息)。
-如果BS(经由WAN DL)将与从R-UE接收的(多个)覆盖范围内的M-UE相关的(一些)信息发送到M-UE,则可以应用以下的(一些)规则。
示例)可以将公共GROUP-RNTI值设置(/发信号通知)给多个M-UE,并且可以在通过对应GROUP-RNIT值(例如,其可以被配置为MAC CE的形式并且可以限定“M-UE区分ID(/指示符)字段”)(盲)解码的DCI(例如,可以被确定大小以适合具有相同有效载荷长度的CSS上的DCI 0(/1A))所调度的PUSCH上(一起)包括/发送多个对应M-UE相关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以下示例:BS(经由WAN DL)将从中继UE接收(/中继)的与(多个)覆盖范围内的远程UE相关的(一些)信息(重新)发送到远程UE。
图1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由BS执行的发送多个远程UE相关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图12,BS可以向多个远程UE发信号通知一个公共组RNTI(S1210)。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省略对重复内容的描述。
此后,BS可以在通过用组RNTI值解码的DCI所调度的PDSCH上发送多条远程UE相关信息(S1220)。在这种情况下,从BS发送到远程UE的信息可以被解释为(多个)覆盖范围内远程UE相关信息(例如,从中继UE接收(/中继)的(例如,指示从远程UE发送的侧链路信道是否被成功接收/解码的信息等))。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对重复内容的描述。
为了便于描述,图12从BS的角度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然而,这仅仅是为了便于解释,并且也可以从中继UE或远程UE的角度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例如,尽管未单独例示,但是参照从远程UE的角度看的图12的示例,远程UE可以接收从BS发信号通知的组RNTI。此后,远程UE可以在通过用组RTNI值解码的DCI所调度的PDSCH上从BS接收远程UE相关信息。
如上所述,当BS基于组RNTI(通过WAN DL)将从中继UE接收(/中继)的与(多个)覆盖范围内远程UE相关的信息中的(一些)(重新)发送到远程UE时,带来的效果是,BS快速地为多个远程UE调度对应的信息。
另外,图12的实施方式可以与上述图10至图11的实施方式结合。
例如,尽管未单独例示,但是远程UE可以(经由侧链路信道)向中继UE发送特定信息,并且中继UE可以(在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之后)基于优先级将特定信息相关反馈/控制信息中继到BS。此后,远程UE可以通过用(预设)组RNTI值解码的DCI所调度的PDSCH从BS接收特定信息相关反馈/控制信息。这里,远程UE通过中继UE的中继操作从BS接收的信息如上所述。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对以上描述的重复描述。
-有效载荷长度低于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阈值的信息、优先级高于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阈值的信息或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类型(种类)信息可以被视为(相对重要的)“控制(/反馈)”信息(例如,捎带发送),并且其它信息(例如,UE区分ID(/指示符)信息等)可以被视为(例如,以MAC CE形式发送的)“数据”信息。
-当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捎带)发送(一些)信息时,可以根据(全)有效载荷长度是否超过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阈值来应用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不同的β偏移值(或MCS值)(例如,当超过阈值时,应用相对大的β偏移值)。
-可以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在(一些)信息被(捎带)发送的情况和其它情况之间设置(/发信号通知)“单独TPC累积”。
示例)在DCI 3/3A(例如,UE组TPC DCI)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较高层信令)将前者和后者的两个(独立的)“TPC字段索引信息”指定用于特定UE。
-为了高效发送(一些)信息,可以独立地(或附加地)配置(/发信号通知)(WAN UL)SPS资源。
示例)在DCI 3/3A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较高层信令)针对特定UE附加地指定用于SPS相关Tx功率控制(用于新用途)的“TPC字段索引信息”。
示例)可以附加地指定SPS相关BSR(/SR)发送(用于新用途)。
-类似于现有的仅非周期性CSI(W/O UL-SCH)触发DCI,可以重新限定域触发(/调度)DCI(例如,其可以被确定大小以适合与同一搜索空间上的DCI 0(/1A)相同的有效载荷长度)(例如,可以为了对应用途针对(新)DCI盲检测设置(/发信号通知)附加的RNTI值)。
-如果要发送的(一些)信息的有效载荷大小(AC_PAYSIZE)大于要使用的(例如,可以通过(针对UE)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代码速率值与可用物理信道位的乘积计算出的)信道/信号(例如,PUCCH)所允许(或所支持)的最大有效载荷大小值(MAX_PAYSIZE),则(A)可以优先地丢弃(或空间(/时间)捆绑)(规则#1)中描述的低优先级信息(或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特定类型(/种类)信息(或特定优先级信息或特定UE信息)),直到AC_PAYSIZE变得小于或等于MAX_PAYSIZE,或者(B)可以(有限地)发送仅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特定类型(/种类)信息(或特定优先级信息或特定UE信息)。
示例)可以在仅考虑自身WAN(/SL)通信相关(反馈/控制)信息的量的情况下(或者在考虑另一UE的WAN(/SL)通信相关(反馈/控制)信息的量(/发送)的情况下)使得UE(例如,R-UE)能够执行PUCCH格式适配(/选择)。
示例)可以根据功率受限情况(例如,可以在功率受限情况的情况下指定相对低的值)不同地设置(/发信号通知)(每个UE)编码速率值。
-例如,可以使得R-UE能够通过预限定的信道/信号(例如,PUSCH(/PUCCH))将(一些)信息报告给BS,并且BS可以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SL功率水平/参数”(例如,P_O、α、最大Tx功率值)。这里,例如,所确定的“SL功率水平/参数”可以(A)由BS通过WAN DL(直接)发信号通知给(相关)M-UE或者(B)由BS(通过WAN DL)发信号通知给R-UE并且由R-UE通过SL发信号通知给(相关)M-UE。
-在没有同时PUCCH/PUSCH发送能力的特定UE(例如,M-UE)由于交叠的PUCCH/PUSCH发送定时而需要将PUCCH信息捎带到PUSCH的情况下(或者在具有同时PUCCH/PUSCH发送能力的特定UE(例如,M-UE)执行PUCCH/PUSCH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如果它选择基于SL中继的发送(/帮助),则PUSCH信息(例如,数据(UL-SCH))可以被发送到SL(R-UE)并且PUCCH信息(例如,UCI)可以通过WAN UL(通过被TDM)发送(到BS)。
-例如,(同一池的)子带特定的(或池特定的)SL测量(例如,SL-RSSI/RSRP/RSRQ)和/或报告操作使得能够在考虑到针对子带(或池)的(一些)不同的干扰环境的情况下选择相对良好条件(/质量)(例如,低干扰水平)的子带(或池)。这里,例如,可以将对应的测量/报告操作限定为遵循以下(一些)规则。
示例)R-UE可以通过预限定的信令(例如,PSCCH(/PSSCH)、PSDCH(/PBCH)、SIB(/RRC))将与测量(/报告)(例如,(子带特定的)测量(/报告)时段(/模式)(例如,子带间测量(/报告)时段(/模式)))、(子带特定的)测量(/报告)相关子帧偏移、(子带特定的)(最小)测量时间长度(/区段)信息等)相关的配置信息告知M-UE(或者BS可以通过预限定的信令(例如,PSCCH(/PSSCH)、PSDCH(/PBCH)、SIB(/RRC))将该配置信息告知UE)。
示例)可以将测量(/报告)形式配置(/发信号通知)为子帧设置特定的同时是子带特定的。
示例)测量(例如,SL-RSSI)可以被配置(/发信号通知)对除了用于子带切换(/发送/接收切换/AGC设置)的符号和/或DM-RS符号之外的(数据)符号执行,或者还可以对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特定信道(信号)(例如,PSSCH(/PSCCH)、PSDCH(/PBCH))执行。
示例)M-UE可以将测量相关配置信息发信号通知给R-UE(例如,在单向中继的情况下)。
示例)M-UE可以将诸如测量资源位置/模式/平均的间隔长度(由自身执行)这样的信息报告给R-UE(例如,当报告测量值时被一起报告)。
示例)执行测量的UE可以(经由预限定的信道)直接向BS(而非另一UE(经由侧链路))报告。
示例)当执行测量/报告时,能够仅报告先前设置(/发信号通知)的K条较高的信息(例如,K具有低干扰水平)(例如,开销降低效应)。
-以上(一些)规则可以仅适用于功率受限情况(或非功率受限情况)。
-是否应用(一些)规则或相关信息可以(A)由特定(Tx)UE通过预限定信令(例如,PSCCH(/PSSCH)、PSDCH、SIB(/RRC)等)发信号通知给另一UE或者(B)由网络针对UE(预先)配置(例如,池(/载波)特定形式)。
由于上述提出的方法的示例也可以被包括作为本公开的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所以显而易见,这些示例可以被视为所提出的方法中的一种。
另外,上述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被独立实现,或者可以被实现为所提出的方法中的一些的组合(或合并形式)。
作为示例,为了便于描述,已经在本公开中基于3GPP LTE系统描述了所提出的方法,除了3GPP LTE系统之外,还可以将应用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系统的范围扩展到其它系统。
例如,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被扩展并应用于D2D通信。这里,作为示例,D2D通信是指UE与另一UE之间直接使用无线信道进行的通信,并且在这里,例如,UE是指用户的终端,但是在网络设备根据UE之间的通信方法发送/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诸如BS这样的网络设备视为UE。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被限制地仅应用于模式1(/3)D2D(/V2X)操作(和/或模式2(/4)D2D(/V2X)操作)。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被限制地应用于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特定的)D2D(/V2X)信道(/信号)(例如,PSSCH(和/或(互通的)PSCCH和/或PSBCH)。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被限制地仅应用于PSSCH和PSCCH(与其互通)在频域上相邻(和/或不相邻)并且被发送的情况(和/或预设的(/发信号通知的)MCS(和/或编码速率和/或RB)(执行基于值(/范围))的发送)。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被限制地仅应用于模式#1(/3)(和/或模式#2(/4))D2D(/V2X)载波(和/或(模式#1)(/2)(/4(/3)))SL(/UL)SPS(和/或SL(/UL)动态调度载波)。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被(限制地)仅应用于同步信号(发送(和/或接收))资源位置和/或数目(和/或D2D(/V2X)资源池相关子帧位置和/或载波之间的数目(和/或子信道大小和/或数目))是相同的(和/或(有些)不同)。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限制地)仅应用于与单向中继(和/或双向中继)相关的远程UE(和/或中继UE)。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的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些)可以被(限制地)仅应用于(D2D)通信操作(和/或(D2D)发现操作)。
图13示出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场景的示例。
根据图13,示意性地例示了能够执行D2D操作的车辆1310、车辆的乘员的终端(UE)1320以及终端和车辆可以连接到的BS 1330。这里,例如,上述的中继UE可以是车辆,上述的远程UE可以是终端。
这里,例如,发送到乘员的终端的消息可以被发送到车辆(具体地,车辆的调制解调器),并且车辆可以使用侧链路通信来将消息发送到终端。
此外,在图13中,以终端与车辆之间的D2D操作为例。然而,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不限于此。例如,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诸如终端与可穿戴装置之间的D2D操作的情况这样的各种情况。
图14是例示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4,BS 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收发器130。处理器1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存储器120连接到处理器110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10的各种信息。收发器130连接到处理器110,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20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RF单元230。处理器2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存储器220连接到处理器210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10的各种信息。收发器230连接到处理器210,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UE 200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在另一终端上执行D2D操作。
处理器110和2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集、逻辑电路、数据处理器件和/或彼此转换基带信号和无线信号的转换器。存储器120和2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器件。收发器130和230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当实施方式用软件实现时,上述技术可以被实现为用于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处理、功能等)。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和220中并且由处理器110和210来执行。存储器120和220可以存在于处理器110和210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熟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110和210。
图15是例示处理器中所包括的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根据图15,就功能而言,处理器可以包括信息获得单元1510、优先级确定单元1520和发送执行单元1530。这里,处理器可以是图14的处理器210。
本文中,信息获得单元1510可以具有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的功能。另外,优先级确定单元1520可以具有在获得了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确定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的功能。另外,发送执行单元1530基于优先级来执行信息发送,但是中继UE可以通过基于中继UE所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信息发送的功能。
对上述处理器中所包括的装置的描述仅仅是示例,并且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元件或装置。另外,上述每个功能装置所执行的操作的具体示例如上所述,因此,将省略对其的冗余描述。

Claims (13)

1.一种在包括基站BS、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程U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中继UE执行的确定优先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
在获得了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级来执行信息发送,
其中,所述中继UE通过基于由所述中继UE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所述信息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远程UE是具有有限大小频带的通信能力的U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如果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是广域网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则所述中继UE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具有比所述中继UE的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的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并且
所述中继UE向所述BS发送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中的所述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具有比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数据信息的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并且
所述中继UE向所述BS发送所述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中的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具有比所述远程UE的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的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并且
所述中继UE向所述BS发送所述远程UE的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WAN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WAN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WAN下行链路HARQ-ACK信息或WAN上行链路调度请求SR信息,并且
所述侧链路通信相关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包括从所述远程UE接收到的侧链路信道的解码状态信息、侧链路CSI信息或侧链路测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通过预限定的信道将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与所述中继UE的信息一起发送,并且
将预限定的控制信息或反馈信息捎带到所述预限定的信道并进行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应用不同的β偏移值来发送信息,并且
所述β偏移值是用于调整用于信息发送的调制符号的数目的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分配较大数目的调制符号以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应用不同的功率参数来发送信息,并且
所述中继UE分配较大的功率以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应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发送信息,并且
所述中继UE应用相对高的MCS值以发送优先级低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中继UE向与每个远程UE相关的信息添加不同的循环冗余校验和CRC,并且
每个CRC相关奇偶校验位用每个远程UE的区分ID来加扰。
13.一种在包括基站BS、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程U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UE,其中,该中继UE包括:
收发器,该收发器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联接到所述收发器以进行操作,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得远程UE相关信息;
在获得了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后,确定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远程UE相关信息与中继UE相关信息之间的优先级,并且
基于所述优先级来执行信息发送,
其中,所述中继UE通过基于由所述中继UE确定的优先级应用不同的物理信道参数来执行所述信息发送。
CN201880035980.5A 2017-05-01 2018-05-0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Active CN110692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92941P 2017-05-01 2017-05-01
US62/492,941 2017-05-01
PCT/KR2018/005106 WO2018203669A1 (ko) 2017-05-01 2018-05-02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d2d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2279A true CN110692279A (zh) 2020-01-14
CN110692279B CN110692279B (zh) 2023-08-25

Family

ID=64016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5980.5A Active CN110692279B (zh) 2017-05-01 2018-05-0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006481B2 (zh)
EP (1) EP3618555B1 (zh)
JP (1) JP2020519166A (zh)
KR (2) KR102285433B1 (zh)
CN (1) CN110692279B (zh)
WO (1) WO201820366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2362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idelink relay 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WO2021239135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优先级确定方法和设备
WO2022017222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2027594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06481B2 (en) 2017-05-01 2021-05-11 Lg Electronics Inc. D2D oper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WO2019019014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NB-IoT设备绑定方法和一种物联网控制系统
WO2019028905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PARAMETERS IN LATERAL BINDING COMMUNICATIONS
CN109474937A (zh) * 2017-09-08 2019-03-1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9905215B (zh) * 2017-12-08 2021-04-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9128261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81599B (zh) * 2018-04-13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delink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0808817B (zh) * 2018-08-06 2021-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812449B2 (en) * 2018-08-10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e beam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and capability signaling
WO2020055184A1 (ko) * 2018-09-14 2020-03-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링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JP2022500935A (ja) * 2018-09-20 2022-01-04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装置、端末
KR20200054034A (ko) * 2018-11-09 2020-05-19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v2x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220014338A1 (en) * 2018-12-27 2022-01-13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ing method
US20220095279A1 (en) * 2019-01-11 2022-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transmits sidelink feedback to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995987B2 (ja) * 2019-01-23 2022-01-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Nr v2xの2ステップsci送信
CN111526488B (zh) * 2019-02-03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36118A (zh) * 2019-02-15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资源检测方法、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0171675A1 (ko) * 2019-02-22 2020-08-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데이터 링크를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MX2021010191A (es) 2019-02-25 2021-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determinar la potencia de transmision de enlace alterno en nr v2x.
WO2020190068A1 (ko) * 2019-03-19 2020-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 csi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44066B2 (en) 2019-03-19 2021-06-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ransmitting sidelink CSI
EP4156763B1 (en) * 2019-03-19 202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Sl csi report
US20200322897A1 (en) * 2019-04-02 2020-10-08 Mediatek Inc. Harq feedback and sidelink rsrp report of groupcast v2x
CN113169830B (zh) * 2019-04-18 2022-06-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配置nr v2x资源分配中的资源感测的方法和设备
US11233607B2 (en) 2019-04-18 2022-0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resource sensing in NR V2X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1615184B (zh) * 2019-04-22 2023-1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1324017B2 (en) 2019-06-17 2022-05-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20003122A (ko) * 2019-06-27 2022-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재전송 자원을 릴리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10773A1 (ko) * 2019-07-17 2021-01-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채널 상태 측정 및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33836A (zh) * 2019-08-05 2021-02-05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11638269B2 (en) * 2019-08-13 202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aggregation an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1432277B2 (en) * 2019-08-26 202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1068159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sidelink feedback signaling
CN112788668B (zh) * 2019-11-06 2022-08-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12788729A (zh) * 2019-11-07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818737B2 (en) * 2019-12-18 2023-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using sidelink diversity
US11595160B2 (en) 2020-04-08 2023-02-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ased on feedback
CN111901840A (zh) * 2020-04-09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重选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3525374A (ja) * 2020-05-15 2023-06-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方法
US20230276463A1 (en) * 2020-07-20 2023-08-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riority of uplink mac pdu of relay terminal in nr v2x
US20220046527A1 (en) * 2020-08-04 2022-02-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utilizing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45529B2 (en) * 2020-08-05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lay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EP4280498A1 (en) * 2021-01-14 2023-11-2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157900A1 (ja) * 2021-01-21 2022-07-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11711816B2 (en) * 2021-02-01 202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for additional control capacity
US20230049962A1 (en) * 2021-08-13 2023-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joint sidelink relay schedul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7835299A (zh) * 2022-09-28 2024-04-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信号的优先级测量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2035A (zh) * 2009-03-03 2012-0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站的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30178221A1 (en) * 2006-07-31 2013-07-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6148517A1 (ko) * 2015-03-19 2016-09-2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63856A1 (ko) * 2015-04-10 2016-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psbch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WO2016182601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Intel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concurrent signaling in a relay user equipment (ue)
CN106576354A (zh) * 2014-07-07 2017-04-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中继终端发送和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3210B2 (en) * 2001-06-05 2006-05-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CN104601215A (zh) * 2008-01-02 2015-05-06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中继节点、网络节点及在中继节点中使用的方法
US8861430B2 (en) * 2011-08-11 2014-10-14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point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FR3003711B1 (fr) * 2013-03-21 2015-04-1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cooperatif a strategie de retransmission de paquets adaptive
WO2015178648A1 (ko) 2014-05-18 2015-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37961B (zh) * 2014-08-06 2024-05-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先占和接入控制
US10057021B2 (en) * 2015-04-24 2018-08-21 Ubiquiti Networks,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82294A1 (ko) * 2015-05-08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단말의 디스커버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295757B1 (en) * 2015-05-14 2022-04-27 Apple Inc. Ue-to-network relay initiation and configuration
US10581512B2 (en) * 2015-05-15 2020-03-03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lacing relay, d2d user equipment and control node
US10264407B2 (en) * 2015-06-25 2019-04-1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telligent multi-be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ku-band for mission-oriented mobile mesh networks
JPWO2017026463A1 (ja) * 2015-08-13 2018-07-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信号送信方法
DE112015006819T5 (de) * 2015-08-20 2018-05-03 Intel IP Corporation Maschinentypkommunikationsweiterleitung
EP4037403A1 (en) * 2016-01-27 2022-08-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US10439682B2 (en) * 2016-08-19 2019-10-0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Access mechanism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E-to-network relay service
US11165532B2 (en) * 2016-11-02 2021-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the impact of SRS switching on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10073690B (zh) * 2016-12-14 2021-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667267B2 (en) * 2016-12-22 2020-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priority-based transmission power fallback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1330624B2 (en) * 2017-03-24 2022-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sten-before-talk (LBT) related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band
US11006481B2 (en) 2017-05-01 2021-05-11 Lg Electronics Inc. D2D oper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US11172452B2 (en) * 2017-05-05 2021-1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sidelink signal by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8221A1 (en) * 2006-07-31 2013-07-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2342035A (zh) * 2009-03-03 2012-0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站的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576354A (zh) * 2014-07-07 2017-04-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中继终端发送和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48517A1 (ko) * 2015-03-19 2016-09-2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63856A1 (ko) * 2015-04-10 2016-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psbch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WO2016182601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Intel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concurrent signaling in a relay user equipment (u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2362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idelink relay 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WO2021233418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idelink relay 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WO2021239135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优先级确定方法和设备
WO2022017222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2027594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18555B1 (en) 2021-10-13
US11006481B2 (en) 2021-05-11
JP2020519166A (ja) 2020-06-25
KR20190132490A (ko) 2019-11-27
US11716786B2 (en) 2023-08-01
US20200163155A1 (en) 2020-05-21
EP3618555A4 (en) 2020-04-15
KR20210097831A (ko) 2021-08-09
CN110692279B (zh) 2023-08-25
US20210235544A1 (en) 2021-07-29
WO2018203669A1 (ko) 2018-11-08
EP3618555A1 (en) 2020-03-04
KR102285433B1 (ko) 2021-08-04
KR102427004B1 (ko)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227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US11956783B2 (en) D2D oper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KR10218815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US11689401B2 (en) V2X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KR10227909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수신 전력 측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1095394B2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blind-decodes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PS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KR10257933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4001047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조정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및 그 장치
US11751282B2 (en) Activating sidelink relay MAC-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