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191A - 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2191A
CN110692191A CN201880034960.6A CN201880034960A CN110692191A CN 110692191 A CN110692191 A CN 110692191A CN 201880034960 A CN201880034960 A CN 201880034960A CN 110692191 A CN110692191 A CN 110692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charge
switching
switching devic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9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恩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aro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aro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aro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aro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92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1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02N2/181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02N2/183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using impacting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在包括压电器件、整流器、充放电转换部及数字控制器的能量收集装置中,设置于充放电转换部的多个电容器在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下转换成串联或并联,在放电模式下,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通过数字信号的控制来使多个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由此,可与负荷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来最大程度再利用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

Description

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收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即,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转换充放电转换部的多个电容器的串联或并联状态,从而,可以将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最大程度地再利用为用于使负荷驱动的驱动电压。
背景技术
近来,不使用电池等有限的电源也可通过无线方式输出控制信号的无线开关日益得到更多关注。这种无线开关还被称为无电池无线开关(BWS:batteryless wirelessswitch),由于不需要设置用于使开关进行动作的单独的电池或电源供给线,因此可减少无线开关的设置及维护费用。
这种无线开关通常采用从压电器件收集电能的方式,通过对由按压压电器件的动作而产生的电能进行整流并收集后通过调节器来向整流器(RF)发送电路进行传递。但是,在这种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相当大的能量损失,因此需要可使这种损失最小化的电路结构。与此相关地,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96427号将包括压电器件开关、偏置翻转整流器、充放电转换部、控制部及调节器的能量收集装置及利用其的无线开关作为现有技术文献揭示。
在这种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记载的以往的能量收集装置中,通过使用包括桥整流器、电感器及开关器件的偏置翻转整流器提高充放电转换部的前端的能量传递的有效性的方式很难控制偏置翻转时间,充放电转换部的电路结构也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往提及的方法中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即,在包括压电器件、整流器、充放电转换部及数字控制器的能量收集装置中,设置于充放电转换部的多个电容器在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下转换成串联或并联,在放电模式下,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通过数字信号的控制来使多个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由此,与负荷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来最大程度再利用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
并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即,可通过变更多个电容器的链接状态按负荷的驱动电压积累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来再利用,由此,提高因不符负荷的驱动电压而无法使用并被丢弃的电荷的利用,并可以长时间使用。
不仅如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即,提供改善以往的充放电转换部的复杂电路结构的简单电路结构,可通过数字信号简单进行控制。
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利用压电器件的能够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器件,根据使用人员的按压动作来产生交流电流;整流器,将在上述压电器件产生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来输出;充放电转换部,设置有利用从上述整流器输出的输出电压来进行充电及放电的多个电容器,将多个上述电容器的连接状态变换为串联或并联来调节能量的充电及放电;以及数字控制器,输出用于调节设置于上述充放电转换部的多个电容器的充电及放电的开关控制信号,上述充放电转换部基于上述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来在多个上述电容器的充电模式下使多个电容器整体串联连接,在多个上述电容器的放电模式下,以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的上述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为基础,多个上述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
优选地,上述整流器可以由包括4个二极管的桥接二极管构成。
优选地,上述充放电转换部可以使多个上述电容器的数量增加为2的倍数。
优选地,上述充放电转换部可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点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一侧端子分别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分别设置于第二电容器至、第三电容器、四电容器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之间,分别与上述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串联连接,上述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分别与上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第一开关器件,和上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上述第一二极管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上述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第二开关器件,和上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上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三电容器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上述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以及第三开关器件,和上述第三电容器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上述第三二极管与第四电容器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上述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
更优选地,上述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可分别以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和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体现,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开关构成,或者由一对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一对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中的一对构成,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构成。
更优选地,在上述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中,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可通过和电容器与接地端子之间相连接来进行转换,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可通过和二极管与电容器的连接节点之间相连接来进行转换,上述二极管与电容器的下一端并联连接。
更优选地,上述数字控制器将“1或0”的数字信号作为开关控制信号来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输出,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的充电模式下,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输出将开关控制信号均作为“0”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串联连接并被充电,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的放电模式下,可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输出将开关控制信号均作为“1”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并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更优选地,上述数字控制器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的放电模式的整体并联连接的动作下,在上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的输出电压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及第三开关器件输出作为“0”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部分串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的放电模式的部分串联连接的动作状态下,在上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的输出电压进一步降低至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二开关器件输出作为“0”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整体串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在包括压电器件、整流器、充放电转换部及数字控制器的能量收集装置中,设置于充放电转换部的多个电容器在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下转换成串联或并联,在放电模式下,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通过数字信号的控制来使多个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由此,与负荷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来最大程度再利用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
并且,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变更多个电容器的链接状态按负荷的驱动电压积累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来再利用,由此,提高因不符负荷的驱动电压而无法使用并被丢弃的电荷的利用,并可以长时间使用。
不仅如此,在本发明中,提供改善以往的充放电转换部的复杂电路结构的简单电路结构,可通过数字信号简单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功能块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全部结构的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充放电转换部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图。
图5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充放电转换部的电容器的串联或并联的连接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0: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能量收集装置
110:压电器件120:整流器
130:充放电转换部140:数字控制器
150:开关、调节器C1~C4:第一电容器至第四电容器
D1~D3: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
SW1~SW3:第一开关器件至第三开关器件
Qp: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Qn: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实施本发明。只是,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过程中,在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并且,在整个附图中,对起到类似功能或作用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连接”时,这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和在中间隔着其他器件“间接连接”的情况。并且,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包括”某一结构要素意味着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要素,而并非意味着排除其他结构要素。
图1为以功能块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全部结构的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充放电转换部的电路结构的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图。图5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充放电转换部的电容器的串联或并联的连接状态的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100可包括压电器件110、整流器120、充放电转换部130及数字控制器140。
压电器件110为根据使用人员的按压动作产生交流电流的结构。上述压电器件110将以力学施加的压力变为电压,通过对于使用人员的压电器件110的按压动作产生交流电流来输出。其中,压电器件110的结构为一般结构,因此,将省略不必要的说明。
整流器120将在上述压电器件110产生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来输出。如图2所示,上述整流器120可由包括4个二极管的桥接二极管BD构成。
充放电转换部130设置有利用从整流器120输出的输出电压来进行充电及放电的多个电容器,将多个电容器的连接状态变换为串联或并联来调节能量的充电及放电。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基于后述的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在多个电容器的充电模式下使多个电容器整体串联连接,在多个电容器的放电模式下,以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的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为基础,多个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其中,充放电转换部130能够使多个电容器的数量增加为2的倍数。在此情况下,根据多个电容器的增设,二极管及开关可以增加。并且,充放电转换部130可以与开关、调节器150相连接,上述开关、调节器150中的一个与和负荷连接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开关、调节器150在实际电路中可以执行用于防止因高的电压而损坏内部器件的开关或电压调节的功能。
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充放电转换部130可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一侧端子分别与整流器120的输出端并联连接;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分别设置于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与整流器120的输出端之间,分别与上述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串联连接,上述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分别与上述整流器120的输出端并联连接;第一开关器件SW1,和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第二开关器件SW2,和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三电容器C3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以及第三开关器件SW3,与第三电容器C3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第三二极管D3与第四电容器C4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
如图3的(a)部分所示,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可分别体现以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p和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n体现,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开关构成。在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中,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n和电容器与接地端子之间相连接来进行转换,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p和二极管与电容器的连接节点之间相连接来进行转换,上述二极管与电容器的下一端并联连接。其中,在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中,除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开关之外,也可以为2个开关构成一个模块来相反地进行转换并设定通过路径的开关。即,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可由一对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一对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中的一对构成,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构成。在此情况下,图3的(b)部分示出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由一对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开关的一例的实例。即,在图3的(b)部分中,在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分别由一对体现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开关中,圆圈标志可以为反相信号(inverted signal),在实际逻辑门表示的圆圈可以被解释成与逆变器(inverter)相结合的结构或者反相(inverted)的信号。
数字控制器140为输出用于调节设置于充放电转换部130的多个电容器的充电及放电的开关控制信号的控制部。上述数字控制器140将“1或0”的数字信号作为开关控制信号来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在充放电转换部130的充电模式下,如图4所示,向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将开关控制信号均作为“0”的数字信号,如图5的(a)部分所示,来使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串联连接并被充电,在充放电转换部130的放电模式下,如图4所示,向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将开关控制信号均作为“1”的数字信号,如图5的(b)部分所示,来使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并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并且,数字控制器140在充放电转换部130的放电模式的整体并联连接的动作下,在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的输出电压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向第一开关器件SW1及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作为“0”的数字信号,如图5的(c)部分所示,来使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部分串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并且,数字控制器140在充放电转换部130的放电模式的部分串联连接的动作状态下,在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的输出电压进一步降低至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向第二开关器件SW2输出作为“0”的数字信号,如图5的(d)部分所示,来使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整体串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数字控制器的开关控制信号。图4通过表表示向充放电转换部130的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的栅端子施加的数字信号和基于数字信号的施加的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的连接状态。
图5示出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的充放电转换部的电容器的串联或并联的连接状态。图5的(a)部分示出当在充放电转换部130的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第一次积累电荷时的电容器串联连接,图5的(b)部分至图5的(d)部分示出当释放在充放电转换部130的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积累的电荷时的电容器的并联、部分串联及串联连接。图5的(b)部分示出当大于负荷的驱动电压时,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并联连接来供给驱动电压的状态,图5的(c)部分示出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部分串联连接来供给驱动电压的状态,以当负荷的驱动电压降低时,聚集无法使用的残存的电荷来提高电压并供给驱动电源,图5的(d)部分示出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整体串联连接来供给驱动电压的状态,以在部分串联下,当降低至负荷的驱动电压时,聚集无法使用的残存的电荷来提高电压并供给驱动电源。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中,在包括压电器件、整流器、充放电转换部及数字控制器的能量收集装置中,设置于充放电转换部的多个电容器在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下转换成串联或并联,在放电模式下,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通过数字信号的控制来使多个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由此,与负荷的驱动电压相对应地来最大程度再利用残存在各个电容器的电荷,提高因不符负荷的驱动电压而无法使用并被丢弃的电荷的利用,并可以长时间使用。并且,提供改善以往的充放电转换部的复杂电路结构的简单电路结构,可通过数字信号简单进行控制。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可以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变形或应用,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通过以下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定义。

Claims (5)

1.一种利用压电器件的能够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包括:
压电器件(110),根据使用人员的按压动作来产生交流电流;
整流器(120),将在上述压电器件(110)产生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来输出;
充放电转换部(130),设置有利用从上述整流器(120)输出的输出电压来进行充电及放电的多个电容器,将多个上述电容器的连接状态变换为串联或并联来调节能量的充电及放电;以及
数字控制器(140),输出用于调节设置于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的多个电容器的充电及放电的开关控制信号,
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基于上述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在多个上述电容器的充电模式下使多个电容器整体串联连接,在多个上述电容器的放电模式下,以与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相对应的上述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为基础,多个上述电容器的连接状态依次以整体并联、部分串联及整体串联的顺序变换连接,
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包括:
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一侧端子分别与上述整流器(120)的输出端并联连接;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分别设置于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与上述整流器(120)的输出端之间,分别与上述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串联连接,上述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分别与上述整流器(120)的输出端并联连接;
第一开关器件(SW1),和上述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上述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上述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
第二开关器件(SW2),和上述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上述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三电容器(C3)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上述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以及
第三开关器件(SW3),和上述第三电容器(C3)的另一侧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及上述第三二极管(D3)与第四电容器(C4)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根据上述数字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
上述数字控制器(140)将“1或0”的数字信号作为开关控制信号来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的充电模式下,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将开关控制信号均作为“0”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串联连接并被充电,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的放电模式下,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将开关控制信号均作为“1”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并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上述数字控制器(140)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的放电模式的整体并联连接的动作下,在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的输出电压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及第三开关器件(SW3)输出作为“0”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部分串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在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的放电模式的部分串联连接的动作状态下,在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的输出电压进一步降低至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二开关器件(SW2)输出作为“0”的数字信号来使上述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整体串联连接并输出用于使负荷进行动作的驱动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压电器件的能够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整流器(120)由包括4个二极管的桥接二极管(BD)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压电器件的能够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充放电转换部(130)能够使多个上述电容器的数量增加为2的倍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压电器件的能够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分别以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p)和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n)体现,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开关构成,或者由一对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一对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中的一对构成,来由两者进行互补工作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压电器件的能够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开关器件(SW1)、第二开关器件(SW2)、第三开关器件(SW3)中,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n)和电容器与接地端子之间相连接来进行转换,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Qp)和二极管与电容器的连接节点之间相连接来进行转换,上述二极管与电容器的下一端并联连接。
CN201880034960.6A 2017-07-07 2018-07-04 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 Withdrawn CN1106921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86504A KR101870829B1 (ko) 2017-07-07 2017-07-07 압전소자를 이용한 잔존 전하의 재사용이 가능한 에너지 수집 장치
KR10-2017-0086504 2017-07-07
PCT/KR2018/007600 WO2019009629A1 (ko) 2017-07-07 2018-07-04 압전소자를 이용한 잔존 전하의 재사용이 가능한 에너지 수집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2191A true CN110692191A (zh) 2020-01-14

Family

ID=6278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960.6A Withdrawn CN110692191A (zh) 2017-07-07 2018-07-04 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76329A1 (zh)
KR (1) KR101870829B1 (zh)
CN (1) CN110692191A (zh)
WO (1) WO20190096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607A (zh) * 2020-04-28 2020-09-22 武文静 一种微能量采集芯片、电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31516A1 (en) * 2021-01-19 2022-07-21 The Boeing Company Reconfigurable battery system for efficien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N112787501B (zh) * 2021-01-28 2022-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40641A (ja) * 1995-06-12 1996-12-24 Tokyo R & D:Kk 電池電源回路
JP4617942B2 (ja) * 2005-03-17 2011-01-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圧電素子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並びに液滴吐出装置
WO2010033449A2 (en) * 2008-09-22 2010-03-2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rcuit and method to improve energy harvesting efficiency in piezoelectric harvesters
KR101696427B1 (ko) * 2015-02-24 2017-01-13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에너지 수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스위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607A (zh) * 2020-04-28 2020-09-22 武文静 一种微能量采集芯片、电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217456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武文静 一种微能量采集芯片、电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99607B (zh) * 2020-04-28 2022-08-23 武文静 一种微能量采集芯片、电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09629A1 (ko) 2019-01-10
US20200076329A1 (en) 2020-03-05
KR101870829B1 (ko)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3471B2 (en) Power converter controller with multiple power sources
CN103378749B (zh) 电源电路
US6834001B2 (en) Multi-stage switched capacitor DC-DC converter
US9318900B2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N110692191A (zh) 利用压电器件的可再利用残存电荷的能量收集装置
US11290027B1 (en)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circuit and chip, and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CN101088211A (zh) 电源电路、电荷泵电路和具有这些电路的便携式设备
JPWO2008032425A1 (ja) Dc/dc電力変換装置
JP2014079168A (ja) 電源装置
JP2015154606A (ja) 蓄電状態調整回路、蓄電状態調整システム、及び電池パック
KR101696427B1 (ko) 에너지 수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스위치
US11205904B2 (en) Energy collecting device capable of reusing residual charge using voltage supervisors
WO2018074144A1 (ja) 電源回路
US10848077B2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US11025081B2 (en) Wireless power system
TWI455445B (zh) 電源管理系統
US20120293134A1 (en) High efficiency charging apparatus using switching arrangement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JP2014121135A (ja) 蓄電池充電システム
KR101753753B1 (ko) 압전 소자를 사용하는 에너지 하비스터
EP2216877B1 (en) D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C/DC converter
KR101022136B1 (ko) 압전 에너지 수확을 위한 공진형 자려 부스트 컨버터 회로
KR101435469B1 (ko) 영전압 스위칭 직류-직류 컨버터
CN109888898B (zh) 供电装置和充电器
KR20200121510A (ko) 하이브리드 에너지 하베스팅 장치
KR20190102384A (ko) 에너지 하베스터를 위한 정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