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6330A -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6330A
CN110686330A CN201910984607.0A CN201910984607A CN110686330A CN 110686330 A CN110686330 A CN 110686330A CN 201910984607 A CN201910984607 A CN 201910984607A CN 110686330 A CN110686330 A CN 110686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air
room
new
de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46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俊明
何伟光
陈业成
徐艳妮
邓钊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9846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6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6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6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控制装置、至少一个新风机、至少一个空调外机和分别设置于多个房间内的多个空调内机,所述新风机用于为所述多个房间提供新风,所述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还包括分别用于感应每个房间内的CO2浓度的多个CO2传感器和分别用于控制每个房间新风供应的多个新风阀,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和新风阀的开启状态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能耗。

Description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具有系统简洁、可靠性高、可实现模块化设计安装等优点,但其因为无新风引入而无法独立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缺点长期未得到妥善的解决。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空气品质成为建筑环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可行的解决办法之一是构建多联机与新风机复合的空调系统,这种系统将可以同时利用两者各自的优点并解决多联机系统的通风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复合系统搭配方式为一个外机带多个内机或者多个外机带多个内机,其中新风机与内机通过联动方式运行,即当系统中与新风机联动的内机只要开启,新风机就会启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制冷/热同时给房间送新风,但是从图中的网络设计中可以看出,这样设计有一个缺陷,就是无论内机开启的数量是多或者少,新风机均都向所有空间提供新风,而无新风需求的房间因为没有控制手段依然通新风,这样会使新风机一直处在高负荷状态,造成资源浪费,系统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包括控制装置、至少一个新风机、至少一个空调外机和分别设置于多个房间内的多个空调内机,所述新风机用于为所述多个房间提供新风,所述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还包括分别用于感应每个房间内的CO2浓度的多个CO2传感器和分别用于控制每个房间新风供应的多个新风阀,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和新风阀的开启状态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的新风需求量N的计算方式如下:
N= a*∑Ni= a*∑Ci*Si*Ri,其中,a为设定的系数,Ni表示第i个房间内的新风需求量,Ci为第i个房间的CO2浓度,Si为第i个房间的CO2面积,Ri为第i个房间的计算系数,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启时,Ri=1, 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关闭时,Ri=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来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的方式如下:
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空调内机的运行状态来联动控制相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开启时,开启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关闭时,关闭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各个房间中的CO2浓度来控制对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的新风需求量N的计算方式如下:
N= a*∑Ni= a*∑Ci*Si*Ri,其中,a为设定的系数,Ni表示第i个房间内的新风需求量,Ci为第i个房间的CO2浓度,Si为第i个房间的CO2面积,Ri为第i个房间的计算系数,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启时,Ri=1, 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关闭时,Ri=0。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来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的方式如下:
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个房间内的空调内机的运行状态来联动控制相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开启时,开启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关闭时,关闭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个房间中的CO2浓度来控制对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发明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中,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和新风阀开启状态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并且将新风阀与空调内机进行联动开启,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风的房间及房间的CO2浓度来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来调整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和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从而防止新风机或者空调外机一直满负荷运行,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一个或多个空调外机、多个新风机和多个空调内机。所述多个空调内机分别设置于多个房间内。所述空调外机为所述多个空调内机提供控温冷媒。每一个新风机分别为多个房间提供新风。每个房间都设置有用于检测CO2浓度的CO2传感器和用于控制房间新风供应的新风阀。所述CO2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空调内机上。
下面以一个新风机及其对应的多个房间的新风控制作为一个新风机系统为例来说明上述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过程。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和新风阀开启状态计算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当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当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需求量N的计算方式如下:
N= a*∑Ni= a*∑Ci*Si*Ri,
其中,a为设定的系数,Ni表示第i个房间内的新风需求量,Ci为第i个房间的CO2浓度,Si为第i个房间的CO2面积,Ri为第i个房间的计算系数,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启时,Ri=1,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关闭时,Ri=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新风机系统所需的新风量与当前各个房间中的空气状况和房间的面积有关。如果空气中的CO2浓度高,则说明空气质量不佳,需要增加新风供给。如果房间的面积大,则为了降低房间中的CO2浓度,也需要增加新风的供给。因此,在上述新风需求量的计算公式中,不仅仅考虑了房间中的CO2浓度,还考虑了房间的面积。另外,如果房间内的新风阀关闭,则说明房间内不存在新风需求,因此,其对应的计算系数中,Ri=0。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新风机的运行负荷与所述新风机系统所需的新风量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所述新风机系统所需的新风量对新风机的运行负荷进行精准的调整,从而满足系统的新风需求。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空调内机的运行状态来联动控制相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开启时,开启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关闭时,关闭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开启,则说明房间中有人,应该开启新风阀为房间注入新风。如果房间内的空调内机没有开启,则说明房间中无人,不需要新风,因此,可以关闭新风阀,从而节省新风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各个房间中的CO2浓度来控制对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度。可以预先设置新风阀开度与房间中的CO2浓度的对应关系,根据房间的CO2浓度来控制新风阀的开度。房间中的CO2浓度越高,则说明对新风的需求量越大,增加新风阀的开度,房间中的CO2浓度越低,则说明对新风的需求量越小,降低新风阀的开度。从而在保证房间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省新风资源,降低系统能量消耗。
所述控制装置还根据整个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说明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新风量需求为系统中每个新风机系统的新风量需求之和。如果整个系统的新风需求量需求增加,则说明从室外引入的新风会增多,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此时,需要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负荷,增加制冷量或制热量,从而保证室内的温度。反之,由于从室外引入的新风减少时,空调系统中就存在多余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此时,可以降低空调机组的运行负荷,从而降低系统能量消耗。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中,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和新风阀开启状态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并且将新风阀与空调内机进行联动开启,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风的房间及房间的CO2浓度来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来调整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和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从而防止新风机或者空调外机一直满负荷运行,降低了能源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装置、至少一个新风机、至少一个空调外机和分别设置于多个房间内的多个空调内机,所述新风机用于为所述多个房间提供新风,所述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还包括分别用于感应每个房间内的CO2浓度的多个CO2传感器和分别用于控制每个房间新风供应的多个新风阀,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和新风阀的开启状态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新风需求量N的计算方式如下:
N= a*∑Ni= a*∑Ci*Si*Ri,其中,a为设定的系数,Ni表示第i个房间内的新风需求量,Ci为第i个房间的CO2浓度,Si为第i个房间的CO2面积,Ri为第i个房间的计算系数,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启时,Ri=1, 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关闭时,Ri=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来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的方式如下:
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各个房间内的空调内机的运行状态来联动控制相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开启时,开启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关闭时,关闭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各个房间中的CO2浓度来控制对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度。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各个房间内的CO2浓度计算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并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的新风需求量N的计算方式如下:
N= a*∑Ni= a*∑Ci*Si*Ri,其中,a为设定的系数,Ni表示第i个房间内的新风需求量,Ci为第i个房间的CO2浓度,Si为第i个房间的CO2面积,Ri为第i个房间的计算系数,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启时,Ri=1, 当房间中的新风阀关闭时,Ri=0。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来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的方式如下:
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新风机的运行负荷。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系统的新风需求量调整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增加时,提高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当系统的新风需求量减少时,降低所述空调外机的运行负荷。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各个房间内的空调内机的运行状态来联动控制相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开启时,开启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当房间内的空调内机关闭时,关闭相应房间内的新风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各个房间中的CO2浓度来控制对应房间中的新风阀开度。
CN201910984607.0A 2019-10-16 2019-10-16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686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4607.0A CN110686330A (zh) 2019-10-16 2019-10-16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4607.0A CN110686330A (zh) 2019-10-16 2019-10-16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6330A true CN110686330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2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4607.0A Pending CN110686330A (zh) 2019-10-16 2019-10-16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633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023A (zh) * 2020-04-03 2020-07-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气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895632A (zh) * 2020-08-21 2020-11-06 河北棣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房新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2325457A (zh) * 2020-11-04 2021-02-05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与复合新风联合运行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3919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Kangnung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ial Academy Corporation Group Gas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3158731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多联式空调机组
CN203274107U (zh) * 2013-06-05 2013-11-06 成都交大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空调新风智能一体双风系统
CN104089370A (zh) * 2014-06-30 2014-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配对的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04180464A (zh) * 2014-08-11 2014-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与空调器联动控制方法
CN105485840A (zh) * 2015-12-16 2016-04-1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191814U (zh) * 2016-11-16 2017-05-24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系统
CN106839322A (zh) * 2017-02-23 2017-06-13 林兴斌 多区域实时新风量计算方法及其实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3919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Kangnung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ial Academy Corporation Group Gas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3158731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多联式空调机组
CN203274107U (zh) * 2013-06-05 2013-11-06 成都交大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空调新风智能一体双风系统
CN104089370A (zh) * 2014-06-30 2014-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配对的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04180464A (zh) * 2014-08-11 2014-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与空调器联动控制方法
CN105485840A (zh) * 2015-12-16 2016-04-1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191814U (zh) * 2016-11-16 2017-05-24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系统
CN106839322A (zh) * 2017-02-23 2017-06-13 林兴斌 多区域实时新风量计算方法及其实施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主流: "《实用家庭居室绿化与污染防范常识》", 31 May 2016, 成都时代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023A (zh) * 2020-04-03 2020-07-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气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895632A (zh) * 2020-08-21 2020-11-06 河北棣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房新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895632B (zh) * 2020-08-21 2021-12-17 河北棣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房新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2325457A (zh) * 2020-11-04 2021-02-05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与复合新风联合运行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
CN112325457B (zh) * 2020-11-04 2021-12-17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与复合新风联合运行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8211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8306667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4110799B (zh) 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10686330A (zh) 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30662C (zh) 空调器的健康除湿运行方法
US20100006662A1 (e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supply air switching controller for use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0367310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EP3792565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5612978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KR100860035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2815421A (zh) 机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KR100619733B1 (ko)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JPH10232040A (ja) 空調システム装置
KR101243226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JP6150570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21042437A1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520960B2 (ja) 換気システム
CN216346649U (zh) 新风设备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JP552671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KR101029988B1 (ko) 직접팽창방식 공조기의 냉매 흐름량 변화에 따른 송풍기 풍량 자동 제어 방법
JP2006064258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7393613B2 (ja) 空調機の予冷運転又は予暖運転の運転条件決定システム
JP6448658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H0979634A (ja) 熱交換気空調ユニット
US11698203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