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6030A -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6030A
CN110686030A CN201910996696.0A CN201910996696A CN110686030A CN 110686030 A CN110686030 A CN 110686030A CN 201910996696 A CN201910996696 A CN 201910996696A CN 110686030 A CN110686030 A CN 110686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force
block
cylindrical roll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66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86030B (zh
Inventor
杨坤
陈玉
王杰
刘国栋
房永�
李敏
周稼铭
常依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9966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6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6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86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6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4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上的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电机、安装基体、双级增力机构三部分;电机为直线电机;一级增力块顶部的矩形贯通凹槽与二级增力块底部的凸块构成一级增力;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分别与第一圆柱滚子和第二圆柱滚子接触,并构成二级增力;施加制动时,直线电机通过双级增力机构、活塞等带动第一摩擦片压向制动盘,执行器在反作用力作用下整体沿导轨向电机侧移动,使第二摩擦片压向制动盘,从而对制动盘施加制动夹紧力,通过调节电机力矩可调节制动夹紧力的大小,该方案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可为传统制动系统和未来的主动制动提供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 机械制动执行器。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作为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就是各大汽车公司研究 的热点;如文献《轻型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及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杨坤.轻型汽车电子机 械制动及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所述,电子机械制动作为新兴的制动系统,摒弃了真空助力器、液压管路等体积较大的部件,使得整车底盘布置更简单、更灵活,更具有压力调节速度快、精确,能够显著提高整车制动性能的优点。
除了具有提高传统汽车制动安全方面的优势外,电子机械制动还能有效解决新能源 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对制动系统的要求;如文献《基于EMB的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 究》(杨坤,高松,王杰,等.基于EMB的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J].汽车工程,2016, 38(8):1072-1079.)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可以满足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对制动踏板 感觉及车轮制动力精确独立调节的需求,并可实现主动制动功能,因此研究电子机械制动系 统对提高电动车的经济性,并促进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使其再次成为 汽车制动系统研究关注的对象。
我国目前电子机械制动尚处于研究阶段,如何在满足整车制动需求的前提下,有效 减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的体积和质量成为影响其普及应用的关键,为此,本发明在前期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该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基于传统的浮 钳盘式制动器,采用直线电机作为动力源,可以有效减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的体积,尤其 制动系统安装空间小的紧凑型车辆。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安 装基体、电机、双级增力机构组成。
所述的电机(1)为直线电机,电机轴(2)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安装基体包括端盖(4),执行器外壳和支架。
所述的执行器外壳包括增力机构壳体(6)、制动钳(15)、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
所述的增力机构壳体(6)为筒形结构,增力机构壳体内部端面(B1)上设有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
在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1)和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5),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1)和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5)之间固定安装有圆柱 导轨(9),圆柱导轨(9)平行于一级增力块(7)的上端面,且垂直于电机轴(2)中心轴 线。
在增力机构壳体(6)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一级增力块支 撑座(21)顶部设有半圆导向槽(30)。
制动钳(15)中间设有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与增力机构壳体(6)的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半径相等且中心轴线重合。
在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上,沿第一摩擦片(14)向增力机构壳体(6)的方向, 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36)和第二环形槽(37),第一环形槽(36)用于安装防尘圈(13), 第二环形槽(37)用于安装密封圈(12)。
所述的双级增力机构包括有一级增力块(7)、二级增力块(8)、活塞(11)、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
所述的一级增力块(7)主体为长方体结构,一级增力块前端面(A3)上设有轴线与该平面垂直的第一螺纹孔(22);电机轴(2)穿过端盖(4)上的电机轴通孔(24)后,通 过外螺纹与第一螺纹孔(22)固定连接;一级增力块(7)的底部设有半圆柱形的半圆导轨 (42),半圆导轨(42)与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上的半圆导向槽(30)相配合,一级增 力块支撑座(21)用于支撑一级增力块(7),并起运动导向作用;一级增力块(7)的顶部 设有2个以上的矩形贯通凹槽(41),矩形贯通凹槽(41)的底部平行于一级增力块(7)的 上下平面,各凹槽纵向对称中心线相互平行。
所述的二级增力块(8)的上下端面相互平行,各侧面垂直于其上下端面,二级增力块(8)的下端面设有数目与一级增力块(7)顶部矩形贯通凹槽(41)相等,且位置一一对 应的凸块(44),各凸块(44)嵌入相应的矩形贯通凹槽(41)中,且可以在矩形贯通凹槽 (41)中前后移动,二级增力块左端面(A4)上设有轴线与该端面垂直的圆形通孔(43), 圆柱导轨(9)穿过圆形通孔(43),二级增力块(8)可沿圆柱导轨(9)轴向移动,二级增 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与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 (46)接触,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为两个形状相同的 斜面,二者相互平行,且斜面垂直于二级增力块(8)的上下端面。
所述的活塞(11)主体为圆环形结构,其断面为矩形,活塞前端面(A5)用于固定 连接第一摩擦片(14),在活塞后端面(B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滚子支座(10)、第二 圆柱滚子支座(19)、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5)、第四圆柱滚子支座(47);第一圆柱滚子 (2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圆柱滚子支座(10)和第二圆柱滚子支座(19)之间; 第二圆柱滚子(46)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5)和第四圆柱滚子支座 (47)之间;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均与活塞后端 面(B5)平行。
当制动力不为0时,第一圆柱滚子(20)与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接触,第二 圆柱滚子(46)与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接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条接触线始终 相互平行,且与圆形通孔(4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两条接触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电机轴 线,且平行于与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相对的平面。
与传统的制动系统方案相比:本方案可以通过直线电机及相关的传动系统实现传统 制动的所有功能,而且可实现主动制动,从而为传统车制动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解耦式制动 能量回收和智能驾驶车辆的制动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与现有的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相比:本方案采用直线电机和双级增力机构,是一种 全新的结构形式;在相同的体积下,本方案的增力效果更大,在所需制动力相同的情况下, 本方案体积更小;另外,本方案采用直线电机作为制动执行器,可以有效减小电子机械制动 执行器的体积,可有效解决紧凑型车辆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装配图。
图2为电机(1)右视图。
图3为端盖(4)右视图。
图4为执行器外壳三维图。
图5为执行器外壳剖视图1。
图6为执行器外壳剖视图2(分离状态)。
图7为执行器外壳左视图(A向)。
图8为执行器外壳右视图(B向)。
图9为执行器外壳爆炸图1。
图10为执行器外壳爆炸图2。
图11为双级增力机构一级增力块(7)三维结构图。
图12为双级增力机构一级增力块(7)正视图。
图13为双级增力机构一级增力块(7)俯视图。
图14为双级增力机构二级增力块(8)三维结构图。
图15为双级增力机构二级增力块(8)俯视图。
图16为双级增力机构二级增力块(8)侧视图。
图17为双级增力机构二级增力块(8)仰视图。
图18为双级增力机构活塞(11)三维结构图。
图19为双级增力机构活塞(11)侧视图。
图20为双级增力机构活塞(11)正视图。
图21为双级增力机构增力原理示意图。
图22为支架三维结构图。
图23为支架三维结构图。
图24为支架正视图。
图25为支架俯视图。
图26为支架安装俯视图。
图27为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三维图。
图中:1、电机;2、电机轴;3、电机固定螺栓;4、端盖;5、端盖固定螺栓;6、 增力机构壳体;7、一级增力块;8、二级增力块;9、圆柱导轨;10、第一圆柱滚子支座; 11、活塞;12、密封圈;13、防尘圈;14、第一摩擦片;15、制动钳;16、制动钳限位横杆; 17、第二摩擦片;18、制动盘;19、第二圆柱滚子支座;20、第一圆柱滚子;21、一级增力 块支撑座;22、第一螺纹孔;23、第一电机固定螺纹孔;24、电机轴通孔;25、第二电机固 定螺纹孔;26、第一端盖固定螺纹孔;27、第一支撑杆;28、第一支撑杆连接孔;29、第一 活塞安装通孔;30、半圆导向槽;31、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2、第二端盖固定螺纹孔;33、 第二支撑杆连接孔;34、第二支撑杆;35、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6、第一环形槽;37、第 二环形槽;38、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9、第一圆柱导轨安装孔;40、第二圆柱导轨安装孔; 41、矩形贯通凹槽;42、半圆导轨;43、圆形通孔;44、凸块;45、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6、 第二圆柱滚子;47、第四圆柱滚子支座;48、活塞中心孔;49、支架第一安装螺纹孔;50、 第一支架臂;51、第二支架臂;52、支架第二安装螺纹孔;53、第一支架轮毂固定螺纹孔; 54、支架固定横杆;55、第二支架轮毂固定螺纹孔;56、支架第一螺栓;57、支架第二螺栓。
图中各端面、夹角的含义如下:
图4~10中:A1、增力机构壳体后端面;B1、增力机构壳体内部端面;C1、增力机构壳体前端面;A2、制动钳后端面。
图11中:A3、一级增力块前端面。
图14~17、23中:A4、二级增力块左端面;B4、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C4、二级增 力块第二斜面。
图18~19中:A5、活塞前端面;B5、活塞后端面。
图21中:A6、活塞中心轴线;B6、凹槽中心线;α、活塞中心轴线A6与凹槽中心 线B6的夹角;β、斜面B4、C4与活塞中心轴线A6的夹角。
图22-23中:A7、制动钳限位面;B7、制动钳限位横杆左端面;C7、第二支架臂上 端面;D7、第二支架臂前端面;E7、第一支架固定横杆上端面;F7、第二支架固定横杆上 端面;G7、第一支架臂前端面;H7、第一支架臂上端面;I7、支架固定横杆前端面。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为使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主要由安装基体、电机、 双级增力机构组成。
所述的电机(1)为直线电机,如图1所示,电机轴(2)上设有外螺纹。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基体包括端盖(4),执行器外壳和支架。
如图2所示,电机(1)端部的凸台上设有8个第一电机固定螺纹孔(23),第一电 机固定螺纹孔(23)起固定电机的作用,数目不限于8。
如图3所示,端盖(4)上设有1个电机轴通孔(24)、8个第二电机固定螺纹孔 (25)、11个第一端盖固定螺纹孔(26);第二电机固定螺纹孔(25)主要起固定电机的作 用,数目不限于8,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增减;第一端盖固定螺纹孔(26)用于固定端盖 (4),数目不限于11,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增减。
如图1、4-10所示,执行器外壳包括增力机构壳体(6)、制动钳(15)、一级增力块 支撑座(21)。
如图4所示,增力机构壳体(6)为筒形结构,增力机构壳体后端面(A1)上设有与 第一端盖固定螺纹孔(26)相配合的第二端盖固定螺纹孔(32),二者数目相同且位置一一 对应。
如图4-5所示,增力机构壳体内部端面(B1)上设有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
如图4-5、8-9,在增力机构壳体内部端面(B1)上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的两侧 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1)和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5),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1) 和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5)之间固定安装有圆柱导轨(9),圆柱导轨(9)平行于一级增力 块(7)的上端面,且垂直于电机轴(2)中心轴线。
在增力机构壳体(6)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顶部设有半圆导向槽(30)。
如图7-10所示,制动钳(15)为左右对称结构,中间设有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
如图5-6所示,在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上,沿第一摩擦片(14)向增力机构壳体(6)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36)和第二环形槽(37),第一环形槽(36)用于安装 防尘圈(13),第二环形槽(37)用于安装密封圈(12)。
如图5所示,增力机构壳体(6)的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与制动钳(15)上的第 二活塞安装通孔(38)半径相等且中心轴线重合。
如图7-10所示,制动钳(15)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有第一支撑杆(27)和第二支撑杆(34),第一支撑杆(27)上设有第一支撑杆连接孔(28),第二支撑杆(34)上设有第 二支撑杆连接孔(33)。
如图10所示,制动钳(15)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的对侧为U形槽结构,U形槽 用来固定第二摩擦片(17),这与传统制动钳结构类似。
如图1所示,双级增力机构包括有一级增力块(7)、二级增力块(8)、活塞(11)、 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
如图11-13所示,一级增力块(7)主体为长方体结构,一级增力块前端面(A3)上 设有轴线与该平面垂直的第一螺纹孔(22);一级增力块(7)的底部设有半圆柱形的半圆导 轨(42),半圆导轨(42)与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上的半圆导向槽(30)相配合,一级 增力块支撑座(21)用于支撑一级增力块(7),并起运动导向作用;一级增力块(7)的顶 部设有2个以上的矩形贯通凹槽(41),矩形贯通凹槽(41)的底部平行于一级增力块(7) 的上下平面,各凹槽纵向对称线相互平行,长度方向上的对称中心线与电机轴线成α角,α 也是活塞轴线A6与凹槽中心线B6的夹角,如图21所示。
如图1、3、11所示,电机轴(2)穿过端盖(4)上的电机轴通孔(24)后,通过外 螺纹与第一螺纹孔(22)固定连接;
如图14-17所示,二级增力块(8)的上下端面相互平行,各侧面垂直于其上下端面,二级增力块(8)的下端面设有数目与一级增力块(7)顶部矩形贯通凹槽(41)相等,且位置一 一对应的凸块(44),各凸块(44)嵌入相应的矩形贯通凹槽(41)中,且可以在矩形贯通 凹槽(41)中前后移动,二级增力块左端面(A4)上设有轴线与该端面垂直的圆形通孔 (43),圆柱导轨(9)穿过圆形通孔(43),二级增力块(8)可沿圆柱导轨(9)轴向移动, 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与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 柱滚子(46)接触,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为两个形状 相同的斜面,二者相互平行,且斜面垂直于上下端面,与电机中心线成β角,β角也是斜面 B4、C4与活塞轴线A6的夹角,如图21所示。
如图18-20所示,活塞(11)主体为圆环形结构,其断面为矩形,活塞前端面(A5) 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摩擦片(14),在活塞后端面(B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滚子支座 (10)、第二圆柱滚子支座(19)、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5)、第四圆柱滚子支座(47);第一 圆柱滚子(2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圆柱滚子支座(10)和第二圆柱滚子支座(19) 之间;第二圆柱滚子(46)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5)和第四圆柱滚 子支座(47)之间;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均与活 塞后端面(B5)平行。
制动力不为0时,如图21所示,第一圆柱滚子(20)始终与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接触,第二圆柱滚子(46)始终与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接触,在整个运动过 程中,两条接触线始终相互平行,且与圆形通孔(4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两条接触线所 在的平面垂直于电机轴线,且平行于与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 (C4)相对的平面。
如图22-26,支架由第一支架臂(50)、制动钳限位横杆(16)、第二支架臂(51)和 支架固定横杆(54)组成,第一支架臂(50)、制动钳限位横杆(16)和第二支架臂(51) 均为长方体结构。
如图22-23所示,在第一支架臂(5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支架第一安装螺纹孔(49),支架第一安装螺纹孔(49)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一支架臂前端面(G7);在第二支架臂(5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支架第二安装螺纹孔(52),支架第二安装螺纹孔(5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支架臂前端面(D7);第一支架臂(50)通过与第一支架臂前端面(G7)相对的端面 与制动钳限位横杆(16)的制动钳限位面(A7)固定连接;第二支架臂(51)通过与第二 支架臂前端面(D7)相对的端面与制动钳限位横杆(16)的制动钳限位面(A7)固定连接; 第二支架臂(51)位于制动钳限位横杆左端面(B7)侧,第一支架臂(50)位于与端面 (B7)相对的一端;三者组成一个U形支架;支架固定横杆(54)为U型结构,在其前端 面(I7)上对称设有中心轴线与前端面(I7)垂直的第一支架轮毂固定螺纹孔(53)和第二 支架轮毂固定螺纹孔(55),可通过第一支架轮毂固定螺纹孔(53)和第二支架轮毂固定螺 纹孔(55)及螺栓与轮毂固定连接;第二支架臂(51)通过与第二支架臂上端面(C7)相 对的端面与第一支架固定横杆上端面(E7)固定连接;第一支架臂(50)通过与第一支架臂 上端面(H7)相对的端面与第二支架固定横杆上端面(F7)固定连接;安装后支架如图22 所示。
如图4、7-10、27所示,第一支撑杆连接孔(28)与支架第二安装螺纹孔(52)相对应,通过支架第二螺栓(57)与执行器外壳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连接孔(33)与支架第一 安装螺纹孔(49)相对应,通过支架第一螺栓(56)与执行器外壳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工作原理如下:
施加制动和调节制动力大小的过程如下: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电机(1)通电,电机轴(2)往前移动,一级增力块(7)相应 往前移动,在半圆导轨(42)和半圆导向槽(30)的限位作用下,一级增力块(7)只能做 前后平移运动,一级增力块(7)上的矩形贯通凹槽(41)通过二级增力块(8)上的凸块 (44)推动二级增力块(8)运动,二级增力块(8)在圆柱导轨(9)的限位作用下,不能 前后移动,而只能做左右移动,当一级增力块(7)往前移动时,二级增力块(8)只能往右 平移,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均往右平移,相应的通过 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推动活塞(11)运动,在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 和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的限位作用下,活塞(11)只能向前移动,从而推动第一摩擦片 (14)压向制动盘(18),当第一摩擦片(14)与制动盘(18)接触后,此时,整个执行器 在第一摩擦片(14)施加给制动盘(18)正压力的反作用下往电机侧移动,从而使第二摩擦 片(17)压向制动盘(18),最终通过第一摩擦片(14)和第二摩擦片(17)对制动盘施加 制动力。
在施加制动的过程中,驾驶员可通过制动踏板开度控制电机(1)输出电机力的大小, 从而实现对制动力大小的调节。
撤销制动的过程如下:
当驾驶员减小制动踏板开度时,电机(1)通电,电机轴(2)往后移动,一级增力块(7) 相应往后移动,在半圆导轨(42)和半圆导向槽(30)的限位作用下,一级增力块(7)只 能做平移运动,一级增力块(7)上的矩形贯通凹槽(41)通过二级增力块(8)上的凸块 (44)拉动二级增力块(8)运动,二级增力块(8)在圆柱导轨(9)的限位作用下,不能 前后移动,而只能做左右移动,当一级增力块(7)相应往后移动时,二级增力块(8)只能 往左平移,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均往左平移,相应的 通过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减少施加给活塞(11)的压力,即施加给制 动盘的压力减小,当电机(1)通过上述传动装置施加给活塞(11)的压力减为0后,在制 动盘的旋转运动下,第一摩擦片(14)和第二摩擦片(17)脱离制动盘(18),施加给制动 盘的制动压力减小为0。

Claims (2)

1.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安装基体、电机、双级增力机构组成;
所述的电机(1)为直线电机,电机轴(2)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安装基体包括端盖(4),执行器外壳和支架;
所述的执行器外壳包括增力机构壳体(6)、制动钳(15)、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
所述的增力机构壳体(6)为筒形结构,增力机构壳体内部端面(B1)上设有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
在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1)和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5),第一圆柱导轨支座(31)和第二圆柱导轨支座(35)之间固定安装有圆柱导轨(9),圆柱导轨(9)平行于一级增力块(7)的上端面,且垂直于电机轴(2)中心轴线;
在增力机构壳体(6)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顶部设有半圆导向槽(30);
制动钳(15)中间设有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与增力机构壳体(6)的第一活塞安装通孔(29)半径相等且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的双级增力机构包括有一级增力块(7)、二级增力块(8)、活塞(11)、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
所述的一级增力块(7)主体为长方体结构,一级增力块前端面(A3)上设有轴线与该平面垂直的第一螺纹孔(22);电机轴(2)穿过端盖(4)上的电机轴通孔(24)后,通过外螺纹与第一螺纹孔(22)固定连接;一级增力块(7)的底部设有半圆柱形的半圆导轨(42),半圆导轨(42)与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上的半圆导向槽(30)相配合,一级增力块支撑座(21)用于支撑一级增力块(7),并起运动导向作用;一级增力块(7)的顶部设有2个以上的矩形贯通凹槽(41),矩形贯通凹槽(41)的底部平行于一级增力块(7)的上下平面,各凹槽纵向对称中心线相互平行;
所述的二级增力块(8)的上下端面相互平行,各侧面垂直于其上下端面,二级增力块(8)的下端面设有数目与一级增力块(7)顶部矩形贯通凹槽(41)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凸块(44),各凸块(44)嵌入相应的矩形贯通凹槽(41)中,且可以在矩形贯通凹槽(41)中前后移动,二级增力块左端面(A4)上设有轴线与该端面垂直的圆形通孔(43),圆柱导轨(9)穿过圆形通孔(43),二级增力块(8)可沿圆柱导轨(9)轴向移动,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与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接触,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为两个形状相同的斜面,二者相互平行,且斜面垂直于二级增力块(8)的上下端面;
所述的活塞(11)主体为圆环形结构,其断面为矩形,活塞前端面(A5)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摩擦片(14),在活塞后端面(B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滚子支座(10)、第二圆柱滚子支座(19)、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5)、第四圆柱滚子支座(47);第一圆柱滚子(2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圆柱滚子支座(10)和第二圆柱滚子支座(19)之间;第二圆柱滚子(46)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三圆柱滚子支座(45)和第四圆柱滚子支座(47)之间;第一圆柱滚子(20)和第二圆柱滚子(46)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均与活塞后端面(B5)平行;
当制动力不为0时,第一圆柱滚子(20)与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接触,第二圆柱滚子(46)与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接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条接触线始终相互平行,且与圆形通孔(4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两条接触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电机轴线,且平行于与二级增力块第一斜面(B4)和二级增力块第二斜面(C4)相对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活塞安装通孔(38)上,沿第一摩擦片(14)向增力机构壳体(6)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36)和第二环形槽(37),第一环形槽(36)用于安装防尘圈(13),第二环形槽(37)用于安装密封圈(12)。
CN201910996696.0A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Active CN110686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6696.0A CN110686030B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6696.0A CN110686030B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6030A true CN110686030A (zh) 2020-01-14
CN110686030B CN110686030B (zh) 2020-12-01

Family

ID=6911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6696.0A Active CN110686030B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60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226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和单侧偏心轮的两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3790227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侧偏心轮的两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3790229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和单侧偏心轮的两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4183481A (zh) * 2021-09-13 2022-03-1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侧偏心轮和蜗轮蜗杆的双向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5924A (en) * 1973-01-31 1974-04-23 Bendix Corp Rear disc brake with integral ball ramp parking
CN2900335Y (zh) * 2005-04-25 2007-05-16 张希华 自行车直拉滚动斜楔增力盘式制动器
CN102906445A (zh) * 2010-06-14 2013-01-30 品驰布本泽尔有限责任公司 自增力制动器的调整装置和自增力制动器
CN103644218A (zh) * 2013-12-10 2014-03-19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复合式电子机械制动器
CN203585159U (zh) * 2013-12-10 2014-05-07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器
CN107128295A (zh) * 2017-06-26 2017-09-0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
CN109372908A (zh) * 2018-11-13 2019-02-2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增力式汽车线控制动器
KR101937474B1 (ko) * 2017-06-05 2019-04-11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의 주차브레이크 장치
CN110131332A (zh) * 2019-06-12 2019-08-16 吉林大学 一种商用车电子机械制动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5924A (en) * 1973-01-31 1974-04-23 Bendix Corp Rear disc brake with integral ball ramp parking
CN2900335Y (zh) * 2005-04-25 2007-05-16 张希华 自行车直拉滚动斜楔增力盘式制动器
CN102906445A (zh) * 2010-06-14 2013-01-30 品驰布本泽尔有限责任公司 自增力制动器的调整装置和自增力制动器
CN103644218A (zh) * 2013-12-10 2014-03-19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复合式电子机械制动器
CN203585159U (zh) * 2013-12-10 2014-05-07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器
KR101937474B1 (ko) * 2017-06-05 2019-04-11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의 주차브레이크 장치
CN107128295A (zh) * 2017-06-26 2017-09-0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
CN109372908A (zh) * 2018-11-13 2019-02-2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增力式汽车线控制动器
CN110131332A (zh) * 2019-06-12 2019-08-16 吉林大学 一种商用车电子机械制动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猛等: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发展现状", 《机械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226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和单侧偏心轮的两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3790227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侧偏心轮的两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3790229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和单侧偏心轮的两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4183481A (zh) * 2021-09-13 2022-03-1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侧偏心轮和蜗轮蜗杆的双向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4183481B (zh) * 2021-09-13 2022-10-04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侧偏心轮和蜗轮蜗杆的双向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6030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6030B (zh)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0715001B (zh) 一种基于旋转电机和滚珠丝杠的双向同步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02518710B (zh) 一种半储能式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汽车
CN110701216B (zh) 一种基于旋转电机和齿轮齿条的单向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0686031B (zh) 一种基于旋转电机和滚珠丝杠的单向双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10486394B (zh) 一种自增力线控制动器
CN110701221B (zh)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双向同步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02758868A (zh) 电制动器
WO2023207374A1 (zh) 制动机构、机械制动器、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10552979A (zh) 一种电子机械液压线控制动器
CN110541898A (zh) 一种电子机械液压线控制动器
CN110686027B (zh)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单向单级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100348452C (zh) 双凸轮机械钳式制动器
CN214304948U (zh) 一种肘杆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器
CN104864004A (zh)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器及其制动方法
CN114183481A (zh) 一种基于双侧偏心轮和蜗轮蜗杆的双向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CN209875799U (zh) 应用于机动车的电液混合制动钳总成
CN217926862U (zh) 多缸同步建压电控制动卡钳
CN206633829U (zh) 电动车用线控制动单元
CN110578760A (zh) 一种电子机械液压线控制动器
CN217736104U (zh) 一种车辆用电子机械式制动器
CN215293356U (zh) 一种电子驻车双mgu汽车用制动钳
CN217401509U (zh) 一种具有冗余防失效功能的商用车电子机械制动器
CN113790228B (zh) 一种基于双侧偏心轮的双向增力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EP4219976A1 (en) Park brake caliper with inverted lever configu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