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7368A -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7368A
CN110677368A CN201910943966.1A CN201910943966A CN110677368A CN 110677368 A CN110677368 A CN 110677368A CN 201910943966 A CN201910943966 A CN 201910943966A CN 110677368 A CN110677368 A CN 110677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dm sig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matrix
radar
en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39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7368B (zh
Inventor
冯志勇
黄赛
严正行
张轶凡
尉志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9109439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73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7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3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8418 priority patent/WO202106331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7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g. reducing or avoiding no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HF-transmitters,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other radar systems, e.g.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收发端设备和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的接收端设备;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接收端设备。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的广泛应用,对无线通信设备和雷达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通信设备和雷达设备同时装备在同一无人机或自动驾驶汽车上时,会造成彼此之间的电磁干扰,导致通信设备和雷达设备的性能均变低。
为了同时提高通信设备和雷达设备的性能,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共用频谱资源,减少了相互间的干扰,获得更好的互信息增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目前,该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主要分为基于非波形融合的一体化系统和基于波形融合的一体化系统。
而在基于波形融合的一体化系统中,由于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由于其频谱资源利用效率高,抗衰落及多径传播效应等优点,成为了主流选择。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基于OFDM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通常是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式来进行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以实现雷达通信一体化,也及收发端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和雷达模块分别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式来进行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这样,会使得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在时频资源上收到限制,从而降低了收发端设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协同工作系统,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
该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接收端设备。
可选的,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确定反射信号矩阵;
雷达模块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并基于OFDM信号确定OFDM信号矩阵;
根据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根据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根据反射信号矩阵DRx(m,n)和OFDM信号矩阵DTx(m,n),通过以下公式:
H(m,n)=DTx(m,n)-1(DRx(m,n)-W(m,n))
计算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H(m,n);其中,m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的数量,n为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W(m,n)表示叠加的高斯白噪声;
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21
对环境矩阵H(m,n)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
其中,环境矩阵中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2
第p行第q列元素的元素值为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3
0≤p≤Nc-1,-Nsym/2+1≤q≤Nsym/2,Nc为OFDM信号的子载波数量,Nsym为预设时间内传输的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
对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4
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取模,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5
基于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6
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基于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7
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获取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8
中的峰值的行数p(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9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0
其中,0≤p(k)≤Nc-1,0<k<Nc-1,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Δf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1
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2
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可选的,基于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3
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获取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峰值的列数q(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5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6
其中,-Nsym/2+1≤q(k)≤Nsym/2,0<k<Nsym,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c为OFDM信号中的载波频率;TOFDM为OFDM信号中一个符号的周期,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317
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可选的,OFDM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持续时间;
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在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内,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或者,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或者,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频段相同的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相同的时隙,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相同的时隙和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可选的,雷达模块采用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同的时隙和或/频段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采用与雷达模块不同的时隙和/或频段,接收接收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雷达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接收端设备。
可选的,雷达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确定反射信号矩阵;
雷达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并基于OFDM信号确定OFDM信号矩阵;
雷达模块,还用于根据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雷达模块,包括:
环境矩阵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反射信号矩阵DRx(m,n)和OFDM信号矩阵DTx(m,n),通过以下公式:
H(m,n)=DTx(m,n)-1(DRx(m,n)-W(m,n))
计算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H(m,n);其中,m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的数量,n为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W(m,n)表示叠加的高斯白噪声;
矩阵变换子模块,用于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51
对环境矩阵H(m,n)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52
其中,环境矩阵中第p行第q列元素的元素值为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54
0≤p≤Nc-1,-Nsym/2+1≤q≤Nsym/2,Nc为OFDM信号的子载波数量,Nsym为预设时间内传输的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
取模子模块,用于对变换后的环境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取模,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2
周围环境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3
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周围环境确定子模块,包括:
距离值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4
中的峰值的行数p(k),并通过以下公式: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6
其中,0≤p(k)≤Nc-1,0<k<Nc-1,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Δf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7
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相对距离值计算单元,用于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8
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可选的,周围环境确定子模块,包括:
速度值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峰值的列数q(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10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11
其中,-Nsym/2+1≤q(k)≤Nsym/2,0<k<Nsym,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c为OFDM信号中的载波频率;TOFDM为OFDM信号中一个符号的周期,取模后的矩阵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相对速度值计算单元,用于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0613
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可选的,OFDM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持续时间;
雷达模块,具体用于:
在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内,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预先分配的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或者,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或者,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频段相同的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相同的时隙,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相同的时隙和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可选的,雷达模块,用于采用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同的时隙和或/频段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采用与雷达模块不同的时隙和/或频段,接收接收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可以应用于协同工作系统,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设备和雷达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接收端设备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这样,可以使得收发端设备通过仅发送OFDM信号,便可以既实现与接收端的通信,又可以实现确定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而无须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式来进行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使得收发端设备可以发送更多OFDM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收发端设备的测距结果仿真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收发端设备的测速结果仿真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收发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收发端设备,提高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的整体性能。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节点110、第二节点130以及第三节点140,其中,带箭头的线120表示上述三个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间的通信链路。
该三个节点中的任一个节点都可以作为收发端设备,其他两个节点可以作为接收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接收端设备可以是1个,也可以大于或等于2个,这里以两个接收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上述的第一节点110为收发端设备,第二节点130和第三节点140为接收端设备,则该第一节点110上可以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可以包括:第一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该第二节点130和第三节点14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还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二雷达模块。
上述的第一节点110上的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设备,也即第二节点130和第三节点140。这样,该第一节点110可以分别与第二节点130和第三节点140进行通信。
该第二节点130和第三节点140在接收到该OFDM信号后,可以获取到该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该第一节点110上的第一通信模块还将OFDM信号发送至该第一节点110上的第一雷达模块。
在一些示例中,由于该第一节点110与第二节点130以及第三节点140是无线通信的,因此,该第一节点110上的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除了被第二节点130以及第三节点140接收外,还可以向该第一节点110周围的其他物体发射,当该OFDM信号到达该其他物体表面后,可以被该其他物体表面反射。因此,该第一节点110上的雷达模块可以接收到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
则该第一雷达模块可以基于该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来确定第一节点110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这样,可以使得收发端设备通过仅发送OFDM信号,便可以既实现与接收端的通信,又可以实现确定自身所处的位置的周围环境,而无须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式来进行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使得在一个周期中,收发端设备能够发送更多的OFDM信号至接收端设备,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这里的收发端设备上既有通信模块,由于雷达模块,因此该收发端设备既可以发送信号,又可以接收该发送信号经反射后的反射信号。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与雷达一体化协同工作的方法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所示的协同工作方法可以应用于协同工作系统,所述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所述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所述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该方法可以包括:
S210,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设备和雷达模块;
S220,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S230,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收发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OFDM信号,以便与接收端设备进行通信,该收发端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对OFDM信号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
在又一些示例中,由于该收发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是无线通信,因此,该收发端设备可以以广播的形式广播该OFDM信号,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广播的OFDM信号,以与收发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该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可以对该OFDM信号进行解码处理,从而可以得到该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该收发端设备发送的OFDM信号,除了被接收端设备接收外,还可以被该接收端设备反射。该OFDM信号被反射后,可能会通过视距传播被该收发端设备的雷达模块接收到,也可能会经过非视距传播被该收发端设备接收到,因此,该收发端设备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可以为至少一个。
当该收发端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后,为了能够确定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该收发端设备的通信模块还将OFDM信号发送至该雷达模块,因此,该雷达模块可以基于该收发端设备的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和至少一个反射信号来确定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该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接收端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该相对位姿关系可以包括相对距离关系和/或相对速度关系。
在又一些示例中,当上述的接收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时,该接收端设备可以作为收发端设备,以确定自身与其他设备的相对位姿关系,例如,确定自身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收发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此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收发端设备则作为接收端设备,这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可以应用于协同工作系统,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设备和雷达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接收端设备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这样,可以使得收发端设备通过仅发送OFDM信号,便可以既实现与接收端的通信,又可以实现确定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而无须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式来进行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使得收发端设备可以发送更多OFDM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
在图2所示的协同工作的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310,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设备和雷达模块。
S320,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S330,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确定反射信号矩阵;
S340,雷达模块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并基于OFDM信号确定OFDM信号矩阵;
S350,雷达模块根据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被反射后,可以经过视距传播被收发端设备的雷达模块接收,也可以经过非视距传播被收发端的雷达模块接收,因此,该雷达模块可以接收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
该雷达模块接收到该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后,可以基于该至少一个反射信号,来确定反射信号矩阵。其中,该反射信号矩阵中的行表示该反射信号中的子载波数量,该反射信号矩阵中的列表示该反射信号中的信号符号数量。
在又一些示例中,上述的收发端设备可以采用频分双工模式或者时分双工模式与上述的接收端设备进行通信,还可以采用频分双工与时分双工的混合模式与上述的接收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该OFDM信号中可以设置有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则上述的雷达模块,可以在该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内,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这样,就无需为雷达模块另外设置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的时间,从而可以节省时间。
在又一些示例中,当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采用频分双工模式工作时,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分别按照预先分配的频段进行OFDM信号传输,该收发端设备可以基于该OFDM信号和接收端设备反射的反射信号,来确定与接收端设备的相对位姿关系;
例如,该第一通信模块采用该预先分配的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该接收端设备中的第二通信模块,可以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频段相同的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当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采用时分双工模式工作时,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按照预先分配的时隙进行OFDM信号传输;
例如,第一通信模块可以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该接收端设备中的第二通信模块,可以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相同的时隙,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当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采用混合模式工作时,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分别按照预先分配的的时隙和频段进行OFDM信号传输。
例如,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
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相同的时隙和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收发端设备的雷达模块无需对反射信号进行复杂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可以仅保证雷达模块和通信模块的时间和频率同步便可以。也就是说,雷达模块可以采用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同的时隙和或/频段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在又一些示例中,上述的接收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还可以向上述的收发端设备发送OFDM信号,此时,第一通信模块采用与雷达模块不同的时隙和/或频段,接收接收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也就是说,该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与雷达模块在不同的时隙和/或频段,接收接收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上述的第一通信模块在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之外,还可以将OFDM信号发送至雷达模块,则该雷达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可以基于该OFDM信号,确定出该OFDM信号的OFDM信号矩阵。其中,该OFDM信号矩阵中的行表示该OFDM信号中的子载波数量,该OFDM信号矩阵中的列表示该OFDM信号中的信号符号数量。
上述的雷达模块在确定出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后,可以根据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雷达模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步骤A1,根据反射信号矩阵DRx(m,n)和OFDM信号矩阵DTx(m,n),通过以下公式:
H(m,n)=DTx(m,n)-1(DRx(m,n)-W(m,n))
计算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H(m,n);其中,m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的数量,n为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W(m,n)表示叠加的高斯白噪声。
在一些示例中,OFDM信号在空间传播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收到干扰,因此,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可以在确定相对位姿关系时,将收到的干扰考虑进来,例如,在确定相对位姿关系时,可以考虑高斯白噪声对OFDM信号的干扰。因此,可以在反射信号矩阵中,减去该高斯白噪声,得到减去高斯白噪声后的反射信号矩阵,然后与OFDM信号矩阵的逆矩阵进行计算,从而可以得到收发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
步骤A2,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41
对环境矩阵H(m,n)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42
其中,环境矩阵中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43
第p行第q列元素的元素值为0≤p≤Nc-1,-Nsym/2+1≤q≤Nsym/2,Nc为OFDM信号的子载波数量,Nsym为预设时间内传输的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
步骤A3,对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45
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取模,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1
步骤A4,基于取模后的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雷达模块在环境矩阵后,为了能够基于该环境矩阵,确定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可以对该环境矩阵先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次变换后的环境矩阵,然后对该第一次变换后的环境矩阵进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次变换后的环境矩阵,也即上述的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3
在一些示例中,在上述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4
中,采用0~Nc-1表示该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5
的每一行,也即,该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6
的第1行为第0行,该环境矩阵的最后一行为第Nc-1行;采用-Nsym/2+1~Nsym/2表示该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8
的每一列,也即,该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9
的第1列为第-Nsym/2+1列,该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10
的最后一列为第Nsym/2列。
上述的雷达模块在得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后,可以对该变换后的环境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取模,从而可以得到取模后的矩阵,然后可以基于该取模后的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又一些示例中,该相对位姿关系可以至少包括:相对距离和/或相对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距离:
B1,获取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峰值的行数p(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13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其中,0≤p(k)≤Nc-1,0<k<Nc-1,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Δf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515
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在一些示例中,在取模后的矩阵中,当存在一个元素值大于与该元素值相邻的其他元素值时,则该元素值则为峰值。则上述的雷达模块可以获取该元素值所在的行数p(k),并采用步骤B1中的公式,可以计算得到该元素值对应的相对距离值。
在一些示例中,该取模后的矩阵中,可以存在一个峰值,也可以存在多个峰值,该多个峰值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B2,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61
作为收发端设备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雷达模块在得到一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后,可以说明该收发端设备周围只有一个物体,当该雷达模块在得到多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后,可以说明该收发端设备周围有多个物体。则该雷达模块可以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
在又一些示例中,当上述的收发端设备静止时,该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可以是该收发端设备与第k个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值。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速度:
C1,获取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63
中的峰值的列数q(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64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其中,-Nsym/2+1≤q(k)≤Nsym/2,0<k<Nsym,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c为OFDM信号中的载波频率;TOFDM为OFDM信号中一个符号的周期,取模后的矩阵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在一些示例中,在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67
中,当存在一个元素值大于与该元素值相邻的其他元素值时,则该元素值则为峰值。则上述的雷达模块可以获取该元素值所在的列数q(k),并采用步骤C1中的公式,可以计算得到该元素值对应的相对速度值。
C2,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雷达模块在得到一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后,可以说明该收发端设备周围只有一个物体,当该雷达模块在得到多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后,可以说明该收发端设备周围有多个物体。则该雷达模块可以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71
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
在又一些示例中,当上述的收发端设备静止时,该收发端设备与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可以是该第k个物体的实际速度值。
由于该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元素值会因为该收发端设备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影响计算精确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来计算收发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的相对位姿关系,可以避免采用上述的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元素值来计算,从而可以提高确定相对位姿关系的准确度。
在又一些示例中,上述的雷达模块在确定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后,还可以统计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72
中峰值的数量,然后可以基于峰值的数量,确定出收发端设备所处位置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这里,结合图4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可以包括A汽车410和B汽车420,其中,该A汽车410可以是收发端设备,B汽车420可以是接收端设备。该A汽车410中可以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通信模块。
该A汽车410中的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B汽车420和该A汽车中的雷达模块,以使得B汽车420基于OFDM信号与A汽车410进行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该A汽车410中的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可以经过空间传播至B汽车420,从而可以被B汽车中的通信模块接收。B汽车420接收到该OFDM信号后,可以对该OFDM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可以获取到A汽车410传输给B汽车420的信息。
到达B汽车420处的OFDM信号以及A汽车410周围其他物体可以对该OFDM信号进行反射,在经过空间传播后再次返回到A汽车410,因此,该A汽车410中的雷达模块可以接收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
该A汽车410中的雷达模块接收到OFDM信号和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后,可以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确定反射信号矩阵,并基于OFDM信号确定OFDM信号矩阵。然后通过步骤A1的公式计算A汽车410与B汽车420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H(m,n),再通过步骤A2的公式对该环境矩阵H(m,n)进行变换,最后对变换后的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取模,从而可以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81
在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82
后,上述的A汽车410中的雷达模块可以采用步骤B1~B2,来确定自身与B汽车420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采用步骤C1~C2,来确定自身与B汽车420之间的相对速度。
上述的A汽车410确定出自身与B汽车420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是图5所示的相对距离,在图5中,雷达图像强度最高的值可以是上述的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183
中的峰值,该峰值对应的相对距离为50m,则该A汽车与B汽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则为50m。
上述的A汽车410确定出自身与B汽车420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是图6所示的相对速度,在图6中,雷达图像强度最高的值可以是上述的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峰值,该峰值对应的相对速度为15m/s,则该A汽车与B汽车之间的相对速度则为15m/s。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因此,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例如,假设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之间相向运动时,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为正值,则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之间相背运动时,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为负值。
在又一些示例中,由于收发端设备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中可能会存在干扰信号,因此,在图5和图6中,相对距离为50m,相对速度为15m时,雷达图像强度会存在一个区间值,该区间值可以反映收发端设备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在图5和图6中,该干扰信号的强度可以达到40dB。
相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协同工作系统可以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该收发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系统三个节点中的任一个,接收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其它两个节点。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收发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710和第一通信模块720,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
第一通信模块720,用于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710;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720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雷达模块71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模块720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该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接收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可以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设备和雷达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接收端设备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这样,可以使得收发端设备通过仅发送OFDM信号,便可以既实现与接收端的通信,又可以实现确定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而无须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式来进行通信传输和雷达探测,使得收发端设备可以发送更多OFDM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雷达模块710,具体用于接收第一通信模块720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确定反射信号矩阵;
雷达模块710,还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720发送的OFDM信号,并基于OFDM信号确定OFDM信号矩阵;
雷达模块710,还用于根据反射信号矩阵和OFDM信号矩阵,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雷达模块710,包括:
环境矩阵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反射信号矩阵DRx(m,n)和OFDM信号矩阵DTx(m,n),通过以下公式:
H(m,n)=DTx(m,n)-1(DRx(m,n)-W(m,n))
计算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H(m,n);其中,m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的数量,n为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W(m,n)表示叠加的高斯白噪声;
矩阵变换子模块,用于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1
对环境矩阵H(m,n)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2
其中,环境矩阵中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3
第p行第q列元素的元素值为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4
0≤p≤Nc-1,-Nsym/2+1≤q≤Nsym/2,Nc为OFDM信号的子载波数量,Nsym为预设时间内传输的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
取模子模块,用于对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5
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取模,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6
周围环境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7
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周围环境确定子模块,包括:
距离值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8
中的峰值的行数p(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9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10
其中,0≤p(k)≤Nc-1,0<k<Nc-1,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Δf为OFDM信号中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11
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相对距离值计算单元,用于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012
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周围环境确定子模块,包括:
速度值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11
中的峰值的列数q(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12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13
其中,-Nsym/2+1≤q(k)≤Nsym/2,0<k<Nsym,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fc为OFDM信号中的载波频率;TOFDM为OFDM信号中一个符号的周期,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14
中与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峰值;
相对速度值计算单元,用于将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BDA0002223677340000215
作为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其中,物体包括接收端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OFDM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持续时间;
在一些示例中,雷达模块710,具体用于:
在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内,雷达模块710接收第一通信模块720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720,具体用于:
采用预先分配的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710;
或者,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710;
或者,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710;
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720预先分配的频段相同的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720预先分配的时隙相同的时隙,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采用与为第一通信模块720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相同的时隙和频段,接收OFDM信号,并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雷达模块710,用于采用与第一通信模块720相同的时隙和或/频段获取第一通信模块720发送的OFDM信号。
可选的,第一通信模块720,还用于采用与雷达模块710不同的时隙和/或频段,接收接收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协同工作系统,所述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所述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所述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设备和所述雷达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所述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所述雷达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所述OFDM信号,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所述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雷达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所述OFDM信号,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所述雷达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确定反射信号矩阵;
所述雷达模块获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OFDM信号,并基于所述OFDM信号确定OFDM信号矩阵;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矩阵和所述OFDM信号矩阵,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矩阵和所述OFDM信号矩阵,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矩阵DRx(m,n)和所述OFDM信号矩阵DTx(m,n),通过以下公式:
H(m,n)=DTx(m,n)-1(DRx(m,n)-W(m,n))
计算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的环境矩阵H(m,n);其中,所述m为所述OFDM信号中子载波的数量,所述n为所述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所述W(m,n)表示叠加的高斯白噪声;
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1
对所述环境矩阵H(m,n)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2
其中,所述环境矩阵中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3
第p行第q列元素的元素值为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4
所述0≤p≤Nc-1,所述-Nsym/2+1≤q≤Nsym/2,所述Nc为所述OFDM信号的子载波数量,所述Nsym为预设时间内传输的所述OFDM信号中的符号的数量;
对所述变换后的环境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5
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取模,得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6
基于所述取模后的矩阵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取模后的矩阵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9
中的峰值的行数p(k),并通过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10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11
其中,所述0≤p(k)≤Nc-1,所述0<k<Nc-1,所述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述Δf为所述OFDM信号中子载波之间的间隔;所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12
中与所述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所述峰值;
将所述第k个峰值对应的距离值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213
作为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中的第k个物体的相对距离值,其中,所述物体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31
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取模后的矩阵中的峰值的列数q(k),并通过以下公式:
计算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34
其中,所述-Nsym/2+1≤q(k)≤Nsym/2,所述0<k<Nsym,所述c0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述fc为所述OFDM信号中的载波频率;所述TOFDM为所述OFDM信号中一个符号的周期,所述取模后的矩阵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35
中与所述峰值相邻的元素的元素值小于所述峰值;
将所述第k个峰值对应的速度值
Figure FDA0002223677330000036
作为所述收发端设备与所述周围环境中第k个物体的相对速度值,其中,所述物体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持续时间;
所述雷达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所述OFDM信号,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
在所述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内,所述雷达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所述OFDM信号,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设备和所述雷达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频段将所述OFDM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设备和所述雷达模块;
或者,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将所述OFDM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设备和所述雷达模块;
或者,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采用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将所述OFDM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设备和所述雷达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所述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频段相同的频段,接收所述OFDM信号,并获取所述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相同的时隙,接收所述OFDM信号,并获取所述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采用与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预先分配的时隙和频段相同的时隙和频段,接收所述OFDM信号,并获取所述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模块采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相同的时隙和或/频段获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OFDM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采用与所述雷达模块不同的时隙和/或频段,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
10.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收发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所述收发端设备上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所述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接收端设备上至少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设备和所述雷达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所述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
所述雷达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所述OFDM信号,确定所述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所述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
CN201910943966.1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677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966.1A CN110677368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PCT/CN2020/118418 WO2021063315A1 (zh) 2019-09-30 2020-09-28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966.1A CN110677368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7368A true CN110677368A (zh) 2020-01-10
CN110677368B CN110677368B (zh) 2021-04-09

Family

ID=6908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3966.1A Active CN110677368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7368B (zh)
WO (1) WO20210633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64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WO2021063315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4346B (zh) * 2022-12-27 2023-11-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5g下行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相参积累处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5744A1 (en) * 2005-11-10 2007-05-16 Hitachi, Ltd. In-vehicle rada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137410A (zh) * 2015-07-24 2015-1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ofdm的高分辨率雷达通信一体化的波形优化方法
CN105245584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车联网感知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KR101814486B1 (ko) * 2016-09-29 2018-01-05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레이더 및 무선 통신 기능을 가지는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자원 조절 방법
CN110035029A (zh) * 2019-04-18 2019-07-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偏移正交幅度调制ofdm信号的脉冲压缩方法
CN110224965A (zh) * 2019-06-17 2019-09-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ofdm反向散射通信系统半盲接收机设计方法
US20190293748A1 (en) * 2018-03-26 2019-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a side-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exchanging radar information to improve multi-radar coexist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5447A1 (en) * 2013-02-18 2014-08-21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ymbiotic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97395B (zh) * 2014-06-13 2017-08-2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的变进制编解码方法
CN108809879B (zh) * 2018-04-13 2020-09-25 南京大学 基于ce-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
CN110677368B (zh) * 2019-09-30 2021-04-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5744A1 (en) * 2005-11-10 2007-05-16 Hitachi, Ltd. In-vehicle rada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137410A (zh) * 2015-07-24 2015-1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ofdm的高分辨率雷达通信一体化的波形优化方法
CN105245584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车联网感知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KR101814486B1 (ko) * 2016-09-29 2018-01-05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레이더 및 무선 통신 기능을 가지는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자원 조절 방법
US20190293748A1 (en) * 2018-03-26 2019-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a side-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exchanging radar information to improve multi-radar coexistence
CN110035029A (zh) * 2019-04-18 2019-07-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偏移正交幅度调制ofdm信号的脉冲压缩方法
CN110224965A (zh) * 2019-06-17 2019-09-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ofdm反向散射通信系统半盲接收机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UANXUAN TIAN ; TINGTING ZHANG ; QINYU ZHANG ; ZHAOHUI SONG: ""Waveform design and processing in OFDM based radar-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systems"", 《2017 IEEE/C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ICCC)》 *
杨小琪 姜卫东 霍凯 赵晶晶: ""基于OFDM的被动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雷达科学与技术》 *
肖博 霍凯 刘永祥: ""雷达通信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子与信息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3315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1158564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63315A1 (zh) 2021-04-08
CN110677368B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7368B (zh) 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756248B (zh)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移动通信系统及信道估计方法
CN114667719B (zh) 用于otfs导频干扰检测的差分功率分析
US10805022B2 (en) Method of using time domain subspace signals and spatial domain subspace signals for location approximation through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CN114325679A (zh) 基于时延多普勒域信号处理的感知通信一体化方法
KR101814486B1 (ko) 레이더 및 무선 통신 기능을 가지는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자원 조절 방법
CN1318916A (zh)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扩频多址系统中的基站识别
CN111585644B (zh)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KR10162279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823837B2 (en) Method for vehicle location estimatio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0794989B2 (en) Method of using a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in vehicle location approximation whe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S2013026608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reamble for multiple channel estimation
CN1378731A (zh) 具有发射分集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42150A1 (en) Method for vehicle location estimatio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S8130875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respon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d on pilot signals
CN115987739A (zh) 一种基于双时间尺度的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
CN115685068A (zh) 一种室内无线光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15826A (zh) 生成无数据符号循环前缀的自适应时隙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4894B (zh) 一种前导信号的生成、发送、接收方法和系统
EP4356574A1 (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mbols over an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communication channel subject to doppler spread and multipath
Sit et al. Automotive mimo radar using spectrally-interleaved ofdm signals for multiple-user access
US20230268975A1 (en) Multi-user physical layer packet for sensing
CN112422168A (zh) 高机动卫星通信中的信号调制解调方法和系统
CN108259395B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2223336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