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6880A -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6880A
CN110676880A CN201910998605.7A CN201910998605A CN110676880A CN 110676880 A CN110676880 A CN 110676880A CN 201910998605 A CN201910998605 A CN 201910998605A CN 110676880 A CN110676880 A CN 110676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equence
phase inverter
model
analysis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86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6880B (zh
Inventor
邹勇军
林显富
吴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neng Hech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neng Hech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neng Hech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neng Hech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86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6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6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6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6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6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步骤1:建立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序主导模型,并计算系统的
Figure DDA0002239550350000011
Figure DDA0002239550350000012
Figure DDA0002239550350000013
是三相逆变器系统在序主导模型下的等效输出序导纳;是网侧的等效输入序阻抗;步骤2:计算序主导模型下的系统反馈比率矩阵;步骤3:确定L11(s)和L12(s)的极点;步骤4:用NC判断T1(s)在频率(w1,+∞)或频率(‑∞,w1)的频率特性。该方法易于实施,且准确性高,判断结果全完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DPG)的高速发展,使得大量的DPG以 各种形式接入大电网,其引发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呈现多样化,如引发的低频不稳 定,谐波不稳定及侧边不稳定等等。
对于现有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大致分两类,1)特征值分析法及阻抗稳定分析 法。对于特征值分析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建模,求取系统矩阵,若矩阵没有右 半侧极点则系统稳定,但其需要获取系统的所有参数包括控制参数及无源性参 数,当系统连接结构--多变换器并联或级联--发生改变或系统结构参数发生变化, 系统需重新建模,计算相当繁琐。2)阻抗稳定分析法,在频域中建立源的输出 阻抗,负载或级联子系统的输入阻抗,通过对交互系统的阻抗比率采用奈韦斯特 准则(NC)或广义奈韦斯特准则(GNC)判定系统稳定性,由于该方法能够不 获取系统内部参数信息,且系统结构发生改变不需要重新建模而得到广泛应用。 Middlebrook给出,当源输出阻抗保持全频域均远大于子系统阻抗,则交互系统能够稳定,但保守性大。有文献提出阻抗无源性稳定方法,当源输出阻抗是无源, 且子系统输入阻抗也是无源,则两者交互系统稳定。但对所有成分均无源是不可 能的,如并网系统的PLL影响或CPL负载的接入,使源输出阻抗在qq轴或dd存 在负阻抗特性,此时传统的无源性理论过于保守,对此有文献给出,若重要电网 的谐波频率在源输入导纳的无源性频域内,则系统可以保持稳定。上述基于阻抗 判稳理论均在阻抗耦合量能忽略的情况下成立,实际上,特定情况下阻抗耦合量 对系统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直流(DC)系统及交流(AC)系统的本质区别,使得阻抗判定方法大 致可分为SISO系统及MIMO系统。对于DC系统,一般为SISO系统,可采用 传统的奈韦斯特准则判定交互系统的稳定性通过阻抗比率矩阵。但对于AC系 统,其dq轴小信号阻抗模型或导纳模型为一MIMO系统,一般采用GNC判定 系统的稳定性。因MIMO系统较SISO系统的复杂性大及不易分析,有文献从系 统建模方式上改变,给出MIMO等效为SISO系统方式,从而可运用SISO系统 理论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其主要可分为两类:序主导模型及相角主导模型。 有文献通过谐波线性化求得阻抗模型分解为正序与负序,且正负序阻抗没有交叉 耦合,因此系统可以等效为SISO输出系统,但有较长时间的代数计算。还有文 献求取系统小信号阻抗模型,并将其分解为正,负序阻抗,且在相序上两个子系 统是解耦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采用SISO理论分析三相交流系统,但在三相 电压不平衡时,序阻抗将存在耦合,致使上述等效将不适用。有文献表明,在大 多数情况,系统在相主导的阻抗模型下是解耦的,但因为PLL的原因,即使三 相平衡的系统,在相主导下,将导致相主导模型下的正负序存在耦合且不能忽略。
所以,即使从系统建模的方式上改变,由于阻抗耦合量的未知性,系统最终 仍然等效为MIMO,判稳方法并没有简化。因此,存在GNC准则的简化,其可 分为两类:1)将n阶系统等效为n个DC-DC系统,运用SISO理论判稳,使用 D-channel准则,使MIMO等效为SISO,因此可以采用传统的nyquist准则判断 系统,但其忽略了Q-channel的重要影响,且仅限于高功率因素系统,MIMO 等效为d-chann1判断系统稳定性,限制q-chann1轨迹不包含重要点(-1,j0)前 提下,并仅适用于高功率因素系统,没有给出特定条件去忽略阻抗交叉耦合量,有文献给出忽略阻抗交叉耦合,使MIMO等效为SISO的边界条件,但实际系统 即使在解耦情况下,也无法保证全频域的对角主导,因此有一定的限制性及保守 性;2)采用范数理论对反馈比率矩阵判稳,通过改进GNC,对阻抗反馈比率矩 阵采用G-范数、无穷1范数进行判稳,通过范数准则的改进,降低其保守性及 计算量,但最终等效系统仍然是MIMO系统。
交叉耦合的原因使得AC系统实质为一MIMO系统,若能分析系统在不同坐 标系下的特定,然后作相对应的处理,则可使MIMO系统等效SISO,但无文献 能够有效提出MIMO系统完全精确等效于SISO系统的建模方法,从而传统三相 逆变器的SISO-based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相对应的保守性,并不能在任何场 景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的、精确、任何环境可用的基于 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易于实施,且准确性高。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序主导模型,并计算系统的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21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22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1
是三相逆变器系统在序主导模型下的等效输出序导纳;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2
是网侧的等效输入序阻抗;
步骤2:计算序主导模型下的系统反馈比率矩阵;
系统反馈比率矩阵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3
L11,L12,L21,L22均为系统反馈比率矩阵L(s)的矩阵元素。
步骤3:确定L11(s)和L12(s)的极点;
步骤4:用NC判断T1(s)在频率(w1,+∞)或频率(-∞,w1)的频率特性。
步骤1中的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序主导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4
其中:
io+为逆变器时域下的输出正序电流分量,vp+为母线时域下的正序电压分量,I+,V+分别是i0+和vp+的复频域成分;[即:I+,V+分别是i0+和vp+的拉普拉斯变换 后的对应成分。]
w1是基波角频率;
I+(.)为逆变器输出电流i0+的拉普拉斯变换后的频域信号;
V+(.)为系统的母线电压vp+的拉普拉斯变换后的频域信号;
其中s表示微分算子,且存在s=jw,w为频率;I+(s)为逆变器输出电流i0+的拉普拉斯变换后的频域信号,将s=jw代入,可以得到不同频率下的逆变器输出电流 i0+的幅值和相位,同理可知I+(j2w1-s)的含义。
而V+(s)为系统的母线电压的拉普拉斯变换后的频域信号,将s=jw代入,可 以得到不同频率下的系统母线电压vp+的幅值和相位,同理可知 V+(s),V+(j2w1-s)的含义。
w+表示正序频率,对应I+和v+;
其中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5
通过建立系统的dq坐标系下的模型,得出逆变器的等效输出导纳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6
因此Ycldd(s),Ycldq(s),Yclqd(s),Yclqq(s)表示矩阵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7
的成分;
而cl表示的是系统在闭环控制下的逆变器等效输出导纳,cl为close缩写;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38
其中
分别为Ycl,-(s),Ycl,+(s)的共轭;
系统的网侧dq轴下的等效输入阻抗模型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44
其中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45
因此将s=s-jw1代入,即可求得Zg,+(s-jw1),而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46
为Zg,+(s-jw1)的共轭。
步骤3中,通过将L11(s)和L12(s)写成零极点表示形式,对应的分母多项式 等于0所得的解,即为L11(s)和L12(s)对应的极点。
例如:其中L11_num和L11_den分别为分子分母多项式,对应 的s系数为整数。因此L11(s)的极点可以获得通过求解方程L11_den(s)=0得到。
步骤4中,NC表示为奈奎斯特准则,将s=jw代入,可得T1(jw),然后将 w=(w1,+∞)或w=(-∞,w1)代入T1(jw),且将对应代入的w的T1(jw)的幅值相 位,画在在复平面上,如果T1(s)的极点数等于2倍T1(jw)在频率w=(w1,+∞) 或w=(-∞,w1)逆时针包围(-1,j0)的圈数,则判断系统为稳定系统,否则为不 稳定系统。
有益效果:
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系统稳 定性分析方法。基于本专利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分 析方法可以避免传统复杂的MIMO系统理论的运用,简化了工程计算,使得本 专利提出的方法更适合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相并网逆变器拓扑及对应控制系统框图;
图2为图1系统所对应的序主导模型(其中Iodqref=0);
图3为T(s)在频率(314,5000)rad/s和频率(-4686,314)rad/s的奈奎斯特图 (a)kppll=0.1andkipll=1(b)kpppll=0.1andkipll=10
图4为T1(s)在频率(314,5000)rad/s和频率(-4686,314)rad/s的奈奎斯特图 (a)kppll=0.1 and kipll=1(b)kpppll=0.1 and kipll=10
图5为PLL参数为kppll=0.1和kipll=10的T1(s)频率响应曲线;
图6为系统的仿真结果和相应的FFT频谱图;
其中,(A)锁相环的输出频率波形,(B)不稳定区锁相环输出频率的频谱波形, (C)GCI的输出电流波形,(D)不稳定区的输出电流频谱波形,(E)母线电压波形, (F)不稳定区域的母线电压频谱;
图7为三相逆变器的A相输出电流波形,其中PLL参数为Kppll=0.1,Kipll=1 和Kipll=8;
图8为三相逆变器的A相输出电流波形,其中PLL参数为Kppll=0.1,Kipll=1 andKipll=10;
图9为三相逆变器A相输出电流在临界稳定和不稳定情况下的FFT频率图, 其中图9a对应Case II,图9b对应Case I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系统模型建立
在本节,建立了三相逆变器的序主导模型。
dq坐标轴下三相逆变器模型
图1中的逆变器为两电平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且接有LC滤波器,其中滤 波电感为Lf,而滤波器电容由Cf表示,网侧等效电感为Lg和电阻为Rg,电网 电压为Vg,公共耦合点(PCC)电压为Vpcc,其值等于电容器电压Vc,逆变器侧 电压为Vinv,逆变器侧输出电流为Io,网侧电流为Ig,逆变器参考电流为Ioref。
根据图1可得系统的dq轴坐标轴下的电流闭环表达式: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1
其中,Iodq=[Iod Ioq]T,Iodqref=[Ioqref Ioqref]T,Vp,dq=[Vp,d Vp,g]T.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2
是电流闭环传递函数,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3
is the是逆变器等效输出导纳.
在dq坐标轴下,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4
是一个2阶耦合矩阵,其可表示为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5
考察式(2),只有当其非主对角线元素为0时,SISO系列理论才能用于判断 系统的稳定性,否则MIMI系统理论不得不被用于判断图1所示三相并网逆变器 的稳定性。
为了能够采用SISO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能够简便工程应用, 本专利将提出一种在序主导模型下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且该方法使得 三相逆变器的稳定性能够完全准确的被判断通过SISO系列理论。
序主导模型
在本小节,三相逆变器的序主导模型将被推导给出。为了方便称述,设:Idq=[IdIq]T为通过系统导纳的电流,其可表达为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6
因为对于一个二阶耦合矩阵,其可表示为两个复空间使用表示,因此式通过式(3),(4)和(5)能够获得且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7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8
其中Idq为流过导纳的电流,其定义为Idq=Id+jIq,Vc,dq是导纳电压,其定义为 Vc,dq=Vc,d+jVc,q.wdq是是dq轴频率。上标(*)表示对应分量的共轭。
其中在式(4)和式(5)中,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11
是复传递函数,其表示为式(6)。
其中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10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512
的复共轭。
通过(3-5)式能够被获得: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1
已知,三相系统分量可表示分解为正序和负序分量,通过序分离矩阵,因此三 相母线电压可表示为式(8):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2
其中a=ej(2π/3)是旋转因子,vc,abc是母线电压,v+是正序成分,v-是负序成分。
因此,结合(7)和(8)式,可得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序主导模型: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3
其中I+,V+是i+和v+的频域成分。是三相逆变器系统在序主导模型下的序导纳。
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提出
在本节,一个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提出。
序主导模型下的系统反馈比率矩阵
通过图1,可得系统的网侧dq轴下的等效输入阻抗模型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5
通过将式(10)代入(6)和(9),网侧等效序主导阻抗可表示为式(15)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6
其中: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10
因此,如何三相逆变器自身是稳定,图1的稳定性能够通过图2的序主导模型来 分析,其中I=[I+I-]T,Vpcc=[V+V-]T,Vg=[Vg,+Vg,-]T
通过图2,可以获得式(13):
其中是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8
系统的序主导模型下的反馈比率矩阵。且L(s)是一个 二阶不对称矩阵。其中矩阵L(s)中的成分定义为Lxy,Lxy表示的是矩阵L(s) 在x行Y列的元素。因此三相逆变器系统(图2)的稳定性能够用GNC准则于 L(s)来判断。
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稳定分析方法的提出
基于式(13),AC系统的稳定性可由式(14)来获得。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69
在式(14)中,1+L22(s),-L12(s),-L21(s),1+L11(s)定义为Gm(s)(m=11,12,21,22)的 前向通道增益,且MIMO系统的式(13)能够被等效为4个含有相同开环传递 函数T(s)的SISO系统。
因此如何前向增益Gm(s)没有右半则极点,三相系统的稳定能够采用SISO系 统理论于T(s)来判断。很明显,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稳定分析通过用T(s)比 基于MIMO系统理论的分析通过用L(s)更加的简单。但式(15)并非一个最简 单的形式,通过进一步的化简,三相AC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能够进一步地简 化。
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进一步简化
Gm(s)极点判断的简化
通过(13),L(s+jw1)在序主导下能够被表达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72
设实传递函数a(s),b(s),c(s),d(s),e(s),h(s),以及定义a(s)=(Ycldd(s)+Yclqq(s))/2, b(s)=(Yclqd(s)-Ycldq(s))/2,c(s)=(Ycldd(s)-Yclqq(s))/2,d(s)=(Yclqd(s)+Ycldq(s))/2, e(s)=Zgdd(s),h(s)=Zgdq(s).通过替代a(s),b(s),c(s),d(s)和e(s),h(s)进入(20),(21) 和(22)能够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73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74
其中L(s)的实部k(s)和虚部m(s)写成零极点形式,(21)和(22)能够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76
其中k_p(s)和m_p(s)式极点多项式,k_z(s)和m_z(s)式式零点多项式.
通过(19)和(20),可知L11(s+jw1)与L22(s+jw1)的极点相同。
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可以简化为:如果L12(s),L11(s)没有复平面右半部极点(即RHP,the righthalf of complexplane)系统的稳定能够被判断通过用NC于T(s)。
若L12(s),L11(s)有RHP,则系统不稳定系统(无需后续的判断)。
判断T(s)的简化
通过(17)和(18),(21)和(22)能够获得: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77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78
因为k(s)和m(s)是实传递函数,k(s-jw1)和m(s-jw1)式复传递函数,它们的 共轭能够分别表示为k(s+jw1)和m(s+jw1),因此存在(28).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1
然而,(21)能够重新表达为: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2
因此通过(23)可得: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3
与推导(21)-(24)过程类似,(26)能够获得: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4
通过(25)和(26),T(s)在(15)能够简化为T1(s)。
因此AC系统的稳定能够被分析通过T1(s)。
T1(s)的频率对称性证明
因为(27)是复传递函数,因此T1(s)在(0,+∞)频率和频率范围(-∞,0)是不对 称的,以至于需要分析T1(s)的全频率特征。然而,通过(17)和(18),复传递 函数Ldq(s+jw1)和Lqd(s+jw1)能够表示为:
L12(s+jw1)=H(s)+jF(s) (28)
L21(s+jw1)=H(s)-jF(s) (29)
其中H(s)和F(s)是实传递函数。
通过替代(17),(18),(28),(29)进入T1(s+jw1),(30)能够获得:
T1(s+jw1)=2k(s)+k2(s)+m2(s)-(H2(s)F2(s)) (30)
通过(30),可以知道,T1(s+jw1)是实传递函数,因此T1(s+jw1)在频率(0,+∞) 与T1(s+jw1)在频率(-∞,0)是共轭的。因此复传递函数T1(s)在(w1,+∞+w1)和 (-∞+w1,w1)是共轭的。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6
因此,通过(20),(27)和(31),三相AC系统的稳定性可以被判断通过判 断L11(s)和L12(s)的极点,然后应用NC于T1(s)在频率(w1,+∞)或频率(-∞,w1)实 现判断。
提出方法的使用步骤
本专利提出的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具体使 用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系统的序导纳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7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88
步骤2:计算序主导模型下的系统反馈比率矩阵。
步骤3:判断(确定)L11(s)和L12(s)的极点
步骤4:用NC判断T1(s)在频率(w1,+∞)或频率(-∞,w1)的频率特性。
表I
系统参数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091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可知,本专利提出的基于SISO系统理论分析三相并网系 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是没有保守性的。因此,相比较于以往的MIMO系统理论 分析三相系统的稳定,本专利提出的方法更加简单及实用。
通过表一所示系统参数,T(s)和T1(s)在频率(314,5000)rad/s和(-5000+314,314) 的奈奎斯特图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图3,和图4,可以清楚的看出,本专利 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判定系统的稳定,也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此外,图4b的频率特性图表示在图5,从图5可以清楚看到,系统存在两个 不稳定点,分别为f+=2f1-28Hz=72Hz和f+=2f1-72Hz=28Hz,而这恰恰是本专利 推导给出的序主导模型的频率耦合问题。这认证了,本专利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 法不仅简单,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分析系统的频率耦合问题,而传统的问题既不简 单,而且无法分析系统的频率耦合关系。因此本专利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更加 的简单,有效。
仿真和实验验证
仿真分析
基于表一系统参数,图1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在matlab搭建了对应仿真 系统,其中PLL的参数在初始状态设定为Kipll=1和Kpppll=0.1。在一秒后,保持 Kppll=0.1 andKipll=1→10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通过图6可以看到,在一秒前, 系统保持稳定,和在一秒后,PLL的参数改变,系统从稳定转为不稳定。通过图 6(b)(d)(f)的FFT分析可以知道,在不稳定区域,系统发生了谐振,而由于 频率耦合的原因,FFT频率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在三相坐标系下的频率耦合 f+=-(22-25)=28Hz和f+=22+25=72Hz,该频率耦合与理论分析完全配合,因此 可以说明,本专利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能够准确的判断系统稳定性,而且能精 确的描述系统频率耦合问题。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专利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三个case的实验 被建立用于验证理论分析。其中直流电压为541V,电网线电压为110V,有功电 压参考值为5A,无功电流参考值为0A,系统其它参数见表一所示。其中三个实 验case的PLL动态参数如表二所示。
逆变器的A相输出电流从Case I(情况I)转为Case II(情况II)见图 7。逆变器A相输出从Case I(情况I)转到Case III(情况III)见图8.逆 变器A相输出电流在Case II和Case III的FFT频率普见图9.从图7可以看 出,系统在第一种情况下是稳定的,而当系统的运行方式从第一种情况过渡到第 二种情况时,系统就变得临界稳定,输出电流含有低频谐波。从图9的逆变器输 出电流的频谱来看,很明显系统在在2w1-w之间存在频率耦合。此外,如图9 所示,当系统的运行模式从案例一转变为案例三时,系统就会变得不稳定。图 9(b)给出了案例三的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频谱图,其中存在f≈25hz和f≈75Hz 的不稳定频率,且该两频率是是2w1-w的频率耦合。此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表2
不同PLL参数的3种情况(THREE CASE FOR DIFFERENT PLL PARAMETERS)
Figure BDA0002239550330000101
因此,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知道,本专利提出的基于SISO系列理 论的稳定性分析能够准确的判断三相系统稳定性,精确分析系统的频率耦合问 题,而且相比MIMO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更简单的分析过程,因此本 专利提出的方法更适合工程应用。

Claims (4)

1.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序主导模型,并计算系统的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1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2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3
是三相逆变器系统在序主导模型下的等效输出序导纳;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4
是网侧的等效输入序阻抗;
步骤2:计算序主导模型下的系统反馈比率矩阵;
系统反馈比率矩阵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5
Ln,L12,L21,L22均为系统反馈比率矩阵L(s)的矩阵元素。
步骤3:确定L11(s)和L12(s)的极点;
步骤4:用NC判断T1(s)在频率(w1,+∞)或频率(-∞,w1)的频率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序主导模型如下: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6
其中:
io+为逆变器时域下的输出正序电流分量,vp+为母线时域下的正序电压分量,I+,V+分别是i0+和vp+的复频域成分;[即:I+,V+分别是i0+和vp+的拉普拉斯变换后的对应成分。]w1是基波角频率;
w+表示正序频率,对应I+和V+
其中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7
通过建立系统的dq坐标系下的模型,得出逆变器的等效输出导纳为: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8
因此Ycldd(s),Ycldq(s),Yclqd(s),Yclqq(s)表示矩阵的成分;
而cl表示的是系统在闭环控制下的逆变器等效输出导纳;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10
其中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11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112
分别为Ycl,-(s),Ycl,+(s)的共轭;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21
系统的网侧dq轴下的等效输入阻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22
其中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23
因此将s=s-jw1代入,即可求得Zg,+(s-jw1),而
Figure FDA0002239550320000024
为Zg,+(s-jw1)的共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将L11(s)和L12(s)写成零极点表示形式,对应的分母多项式等于0所得的解,即为L11(s)和L12(s)对应的极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NC表示为奈奎斯特准则,将s=jw代入,可得T1(jw),然后将w=(w1,+∞)或w=(-∞,w1)代入T1(jw),且将对应代入的w的T1(jw)的幅值相位,画在在复平面上,如果T1(s)的极点数等于2倍T1(jw)在频率w=(w1,+∞)或w=(-∞,w1)逆时针包围(-1,j0)的圈数,则判断系统为稳定系统,否则为不稳定系统。
CN201910998605.7A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Active CN110676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8605.7A CN110676880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8605.7A CN110676880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6880A true CN110676880A (zh) 2020-01-10
CN110676880B CN110676880B (zh) 2023-03-31

Family

ID=6908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8605.7A Active CN110676880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68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9588A (zh) * 2021-07-01 2021-09-21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阻抗特性的两级级联变换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2685A (zh) * 2016-10-26 2017-03-22 浙江大学 用于并网逆变器稳定分析的广义阻抗判据计算方法及应用
CN107994606A (zh) * 2017-11-27 2018-05-04 浙江大学 一种多频率耦合因素共存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9450284A (zh) * 2018-11-23 2019-03-08 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阻抗耦合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2685A (zh) * 2016-10-26 2017-03-22 浙江大学 用于并网逆变器稳定分析的广义阻抗判据计算方法及应用
CN107994606A (zh) * 2017-11-27 2018-05-04 浙江大学 一种多频率耦合因素共存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9450284A (zh) * 2018-11-23 2019-03-08 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阻抗耦合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9588A (zh) * 2021-07-01 2021-09-21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阻抗特性的两级级联变换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6880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o et al. Impedance-base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interconnected converter systems with open-loop RHP poles
Xu et al. A complete HSS-based impedance model of MMC considering grid impedance coupling
Wang et al. Virtual RC damping of LCL-filtered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 with extended selective harmonic compensation
Xu et al. Generalized single-phase harmonic state space modeling of th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with zero-sequence voltage compensation
CN108964118A (zh) 考虑锁相环的单相并网逆变器小信号阻抗建模方法
CN104135003B (zh) 一种基于自抗扰和重复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
CN107196534A (zh)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单相逆变器有限时间控制方法
CN108923463A (zh) 考虑锁相环的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频率耦合建模方法
Zhou et al. DC-link voltage research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sing improv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CN110011295A (zh) 一种分布式直流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Zhu et al. Impedance modeling of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in D-Q and modified sequence domains
CN105006839A (zh) 并网发电系统的弱电网网源荷阻抗模型分析方法
CN108923430A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神经网络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及计算设备
Wang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full-bridge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based on generalized state space averaging
Xu et al. MMC admittance model simplification based on signal-flow graph
CN111884218A (zh) 一种双馈入vsc输电系统稳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676880B (zh) 一种基于siso系统理论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JP6734700B2 (ja) 過渡現象解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146807A (zh) 极坐标下的变流器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判断方法
CN110138241B (zh) 一种基于雅可比理论的单相电压源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3595430B (zh) 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的三环控制器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Liu et al. Robust current control scheme for single‐phase PWM rectifiers based on improved μ‐synthesis in electric locomotive
CN114243748B (zh)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优化法的vsc并网稳定域构建方法
CN104993485B (zh) 一种并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Gaddala et al. DC-Link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of Grid-Tied Converters Using DC Impedance Models. Energies 2022, 15, 6247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