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4400A -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4400A
CN110654400A CN201911047237.4A CN201911047237A CN110654400A CN 110654400 A CN110654400 A CN 110654400A CN 201911047237 A CN201911047237 A CN 201911047237A CN 110654400 A CN110654400 A CN 110654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vehicle
arrival
section
depa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72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4400B (zh
Inventor
阙伟
赵强
张华龙
姚新春
李彦
凌景文
陈兵
石鹏
唐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72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4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4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4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4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4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包括由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构成的双岛式站台,车辆段,以及分别向双岛式站台两端延伸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两条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位于内侧,外侧为两到发线,两到发线分别与第一线路的上、下行正线连接;车辆段靠近第二线路设置,车辆段的两条出入段线通过两组交叉渡线分别与两条到发线连接。该发明中接轨站采用双岛四线布置,两条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位于内侧,外侧到发线为收发车进路,并通过两个出入段线实现车辆段向两条线路双向收发车,且收发车车辆进路不影响正线行车;同时外侧到发线还可兼作为越行站待避线,适用于本站客流较小时车辆在本站实现越行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配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快速发展,单条线路长度最长已超过60km,受线路长度和沿线用地条件限制,部分轨道交通线路段场选址位于线路中部,出入线在线路中间接轨站接轨。然而,常规单站双线接轨方式在实际运营中存在收发车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常见的中间接轨站接轨型式有侧式站双出入线和岛式站双出入线,两种接轨型式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两种方式虽然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般仅能从一个方向收发车,对运营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有必要针对规模较大的车辆段接轨站进行配线系统研究,提高车辆段收发车能力,同时降低对正线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线路中间接轨站收发车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接轨站配线系统入手,提供一种消除出入线收发车对正线影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高架中间接轨站配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包括由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构成的双岛式站台,车辆段,以及分别向双岛式站台两端延伸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所述第一线路包括第一下行正线 和第一上行正线,所述第二线路包括第二下行正线和第二上行正线,所述第一下行正线与第二下行正线连接,第一上行正线与第二上行正线连接,且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上、下行正线均位于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之间;所述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到发线和第二到发线,所述第一到发线和第二到发线分别与第一下行正线和第一上行正线连接;
所述车辆段靠近第二线路设置,所述车辆段的第一出入段线通过第一交叉渡线与第一到发线连接,车辆段的第二出入段线通过第二交叉渡线与第二到发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之间通过第三交叉渡线连接,且第三交叉渡线位于第二线路方向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一与第一下行正线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二与第一上行正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半径曲线段一与第一下行正线连接处设置单开道岔一,所述小半径曲线段二与第一上行正线连接处设置单开道岔二。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段的第一出入段线跨越第二线路,位于第二下行正线外侧,车辆段的第二出入段线位于第二上行正线外侧;所述第一出入段线经第一交叉渡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三与第一到发线连接,所述第二出入段线经第二交叉渡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四与第二到发线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第一线路的运行方法,其运行方法包括:
1)发车作业过程:车辆从车辆段通过第一出入段线经过第一交叉渡线进入第一到发线,乘客通过第一岛式站台上客后,车辆驶入第一线路的第一下行正线,完成发车作业;
2)收车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进入第二到发线,在第二岛式站台进行清客,结束后经过第二交叉渡线进入第二出入段线驶入车辆段,完成收车作业;
3)车辆越行功能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进入第二到发线,在第二岛式站台进行上下客流程,同时驶离第一上行正线进行待避,越行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行驶,直接过站驶向第二线路方向,待越行车辆驶离后,待避车辆由第二到发线经第二交叉渡线转到第二线路的第二上行正线行驶,完成越行功能作业。
进一步的,上述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的运行方法还包括第二线路的运行方法,其运行方法包括:
1)发车作业过程:车辆从车辆段通过第二出入段线经过第二交叉渡线进入第二到发线,乘客通过第二岛式站台上客后,车辆通过第二交叉渡线转到第二线路的第二上行正线,完成发车作业;
2)收车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经第一交叉渡线进入第一到发线,在第一岛式站台进行清客,结束后转向进入第一出入段线驶入车辆段,完成收车作业;
3)车辆越行功能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经第一交叉渡线进入第一到发线,在第一岛式站台进行上下客流程,同时驶离第二下行正线进行待避,越行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行驶,直接过站驶向第一线路方向,待越行车辆驶离后,待避车辆由第一到发线驶入第一线路的第一下行正线行驶,完成越行功能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中接轨站采用双岛四线布置,两条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位于内侧,外侧到发线为收发车进路,并通过两个出入段线实现车辆段向两条线路双向收发车,且收发车车辆进路不影响正线行车,解决了现有线路中间接轨站收发车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外侧到发线还可兼作为越行站待避线,适用于本站客流较小时车辆在本站实现越行功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侧式站双出入线接轨站配线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岛式站双出入线接轨站配线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线路发车过程运行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二线路发车过程运行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线路收车过程运行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二线路收车过程运行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岛式站台;2、第二岛式站台;3、车辆段;4.1、第一下行正线;4.2、第一上行正线;4.3、第二下行正线;4.4、第二上行正线;5.1、第一出入段线;5.2、第二出入段线;6.1、第一到发线;6.2、第二到发线;7.1、第一交叉渡线;7.2、第二交叉渡线;7.3、第三交叉渡线;8.1、小半径曲线段一;8.2、小半径曲线段二;8.3、小半径曲线段三;8.4、小半径曲线段四;9.1、单开道岔一;9.2、单开道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包括由第一岛式站台1和第二岛式站台2构成的双岛式站台,车辆段3,以及分别向双岛式站台两端延伸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包括第一下行正线4.1和第一上行正线4.2,所述第二线路包括第二下行正线4.3和第二上行正线4.4,所述第一下行正线4.1与第二下行正线4.3连接,第一上行正线4.2与第二上行正线4.4连接,且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上、下行正线均位于第一岛式站台1和第二岛式站台2之间;优化的,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之间通过第三交叉渡线7.3连接,且第三交叉渡线7.3位于第二线路方向一侧;通过第三交叉渡线7.3可实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的贯通运行,保证配线使用的灵活性。所述第一岛式站台1和第二岛式站台2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到发线6.1和第二到发线6.2,所述第一到发线6.1和第二到发线6.2分别与第一下行正线4.1和第一上行正线4.2连接,接轨站采用双岛四线布置,两条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位于内侧,外侧到发线为收发车进路,同时外侧到发线还可兼作为越行站待避线,适用于本站客流较小时车辆在本站实现越行功能;所述车辆段3靠近第二线路设置,所述车辆段3的第一出入段线5.1通过第一交叉渡线7.1与第一到发线6.1连接,车辆段3的第二出入段线5.2通过第二交叉渡线7.2与第二到发线6.2连接,两条出入段线实现了车辆段3向两条线路双向收发车,且收发车车辆进路不影响正线行车,解决了现有线路中间接轨站收发车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到发线6.1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一8.1与第一下行正线4.1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6.2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二8.2与第一上行正线4.2连接;所述小半径曲线段一8.1与第一下行正线4.1连接处设置单开道岔一9.1,所述小半径曲线段二8.2与第一上行正线4.2连接处设置单开道岔二9.2;将到发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单开道岔与第一线路的上、下行正线连接,形成到发线与正线的平行进路。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段3的第一出入段线5.1跨越第二线路,位于第二下行正线4.3外侧,车辆段3的第二出入段线5.2位于第二上行正线4.4外侧,其中第一出入段线5.1与第二线路的正线存在一次立交关系;所述第一出入段线5.1经第一交叉渡线7.1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三8.3与第一到发线6.1连接,所述第二出入段线5.2经第二交叉渡线7.2通过小半径曲线段四8.4与第二到发线6.2连接,车辆段3的两条出入段线通过两组交叉渡线、小半径曲线段与到发线连接,到发线再与第一线路的正线上下行方向连接,从而形成收发车、到发线与正线的平行进路。
如图4~7所示,本实施例的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运行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第一线路方向的发车作业过程
如图4所示,车辆从车辆段3通过第一出入段线5.1驶出车辆段,再通过第一交叉渡线7.1、小半径曲线段三8.3进入第一到发线6.1,乘客通过第一岛式站台1上客后,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一8.1、单开道岔一9.1驶入第一线路的第一下行正线4.1,完成发车作业。
(2)第二线路方向的发车作业过程
如图5所示,车辆从车辆段3通过第二出入段线5.2驶出车辆段,再经过第二交叉渡线7.2、小半径曲线段四8.4进入第二到发线6.2,乘客通过第二岛式站台2上客后,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段四8.4、第二交叉渡线7.2转到第二线路的第二上行正线4.4,完成发车作业。
(3)第一线路方向的收车作业过程
如图6所示,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4.2,经单开道岔二9.2后进入正线平行进路,再经过小半径曲线段二8.2进入第二到发线6.2,在第二岛式站台2进行清客,结束后经过小半径曲线段四8.4、第二交叉渡线7.2进入第二出入段线5.2驶入车辆段,完成收车作业。
(4)第二线路方向的收车作业过程
如图7所示,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4.3经第一交叉渡线7.1进入正线平行进路,再经过小半径曲线段三8.3进入第一到发线6.1,在第一岛式站台1进行清客,结束后经过小半径曲线段三8.3进入第一出入段线5.1驶入车辆段,完成收车作业。
(5)第一线路方向车辆越行功能作业过程
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4.2,经单开道岔二9.2进入第二到发线6.2,在第二岛式站台2进行上下客流程,同时驶离第一上行正线4.2进行待避,越行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4.2行驶,直接过站驶向第二线路方向,待越行车辆驶离后,待避车辆由第二到发线6.2沿小半径曲线段四8.4、第二交叉渡线7.2转到第二线路的第二上行正线4.4行驶,完成越行功能作业。
(6)第二线路方向车辆越行功能作业过程
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4.3,经第一交叉渡线7.1进入第一到发线6.1,在第一岛式站台1进行上下客流程,同时驶离第二下行正线4.3进行待避,越行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4.3行驶,直接过站驶向第一线路方向,待越行车辆驶离后,待避车辆由第一到发线6.1沿小半径曲线段一8.1、单开道岔一9.1驶入第一线路的第一下行正线4.1行驶,完成越行功能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中接轨站采用双岛四线布置,两条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位于内侧,外侧到发线为收发车进路,并通过两个出入段线实现车辆段向两条线路双向收发车,且收发车车辆进路不影响正线行车,解决了现有线路中间接轨站收发车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外侧到发线还可兼作为越行站待避线,适用于本站客流较小时车辆在本站实现越行功能。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构成的双岛式站台,车辆段,以及分别向双岛式站台两端延伸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
所述第一线路包括第一下行正线和第一上行正线,所述第二线路包括第二下行正线和第二上行正线,所述第一下行正线与第二下行正线连接,第一上行正线与第二上行正线连接,且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上、下行正线均位于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之间;所述第一岛式站台和第二岛式站台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到发线和第二到发线,所述第一到发线和第二到发线分别与第一下行正线和第一上行正线连接;
所述车辆段靠近第二线路设置,所述车辆段的第一出入段线通过第一交叉渡线与第一到发线连接,车辆段的第二出入段线通过第二交叉渡线与第二到发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上、下行正线之间通过第三交叉渡线连接,且第三交叉渡线位于第二线路方向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一与第一下行正线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二与第一上行正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半径曲线段一与第一下行正线连接处设置单开道岔一,所述小半径曲线段二与第一上行正线连接处设置单开道岔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段的第一出入段线跨越第二线路,位于第二下行正线外侧,车辆段的第二出入段线位于第二上行正线外侧;所述第一出入段线经第一交叉渡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三与第一到发线连接,所述第二出入段线经第二交叉渡线通过小半径曲线段四与第二到发线连接。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路的运行方法,其运行方法包括:
1)发车作业过程:车辆从车辆段通过第一出入段线经过第一交叉渡线进入第一到发线,乘客通过第一岛式站台上客后,车辆驶入第一线路的第一下行正线,完成发车作业;
2)收车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进入第二到发线,在第二岛式站台进行清客,结束后经过第二交叉渡线进入第二出入段线驶入车辆段,完成收车作业;
3)车辆越行功能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进入第二到发线,在第二岛式站台进行上下客流程,同时驶离第一上行正线进行待避,越行车辆沿第一线路的第一上行正线行驶,直接过站驶向第二线路方向,待越行车辆驶离后,待避车辆由第二到发线经第二交叉渡线转到第二线路的第二上行正线行驶,完成越行功能作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线路的运行方法,其运行方法包括:
1)发车作业过程:车辆从车辆段通过第二出入段线经过第二交叉渡线进入第二到发线,乘客通过第二岛式站台上客后,车辆通过第二交叉渡线转到第二线路的第二上行正线,完成发车作业;
2)收车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经第一交叉渡线进入第一到发线,在第一岛式站台进行清客,结束后转向进入第一出入段线驶入车辆段,完成收车作业;
3)车辆越行功能作业过程: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经第一交叉渡线进入第一到发线,在第一岛式站台进行上下客流程,同时驶离第二下行正线进行待避,越行车辆沿第二线路的第二下行正线行驶,直接过站驶向第一线路方向,待越行车辆驶离后,待避车辆由第一到发线驶入第一线路的第一下行正线行驶,完成越行功能作业。
CN201911047237.4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Active CN110654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237.4A CN110654400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237.4A CN110654400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4400A true CN110654400A (zh) 2020-01-07
CN110654400B CN110654400B (zh) 2024-03-26

Family

ID=6904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7237.4A Active CN110654400B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440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7513A1 (en) * 2003-04-10 2007-06-21 Lowson Martin V Station design for person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s
CN201951455U (zh) * 2010-08-26 2011-08-3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城际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交通同台换乘车站
CN108639067A (zh) * 2018-06-22 2018-10-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侧岛结合接轨车站结构
CN211280993U (zh) * 2019-10-30 2020-08-1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7513A1 (en) * 2003-04-10 2007-06-21 Lowson Martin V Station design for person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s
CN201951455U (zh) * 2010-08-26 2011-08-3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城际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交通同台换乘车站
CN108639067A (zh) * 2018-06-22 2018-10-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侧岛结合接轨车站结构
CN211280993U (zh) * 2019-10-30 2020-08-1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440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9067B (zh) 一种轨道交通侧岛结合接轨车站结构
CN106448194A (zh) 交叉路口交通信号和车辆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
CN102114861A (zh) 区域无线网络传递信息的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
CN101428619A (zh) 轨道汽车交通系统
CN105696821A (zh) 一种公交通行方法
CN211280993U (zh)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
CN212195423U (zh) 具备双向折返及直通运营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配线系统
CN101786460A (zh) 一种具有区段分路运行模式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654400A (zh)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4875747B (zh) 轨道交通线
CN106114529A (zh) 一站式超轻型电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16279597A (zh) 一种基于列车在线联挂解编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法
CN110861655A (zh)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及其运行方法
CN215513650U (zh) 环线轨道交通
CN113104054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轨站布置结构及运行方法
CN211364535U (zh)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CN108277710A (zh) 一种现代城市公交系统
CN114523991B (zh) 利用既有单线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车站布置结构及方法
CN207931716U (zh)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CN21286142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值机车站的布置结构
CN214728771U (zh) 一种轨道交通配线设置结构
CN216269216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轨站布置结构
CN212332631U (zh) 一种轨道交通楔形接轨站的布置结构
CN213619725U (zh)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多功能站
CN214565291U (zh) 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