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9716A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9716A
CN110649716A CN201810678881.0A CN201810678881A CN110649716A CN 110649716 A CN110649716 A CN 110649716A CN 201810678881 A CN201810678881 A CN 201810678881A CN 110649716 A CN110649716 A CN 110649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ed
receiving
detection signal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88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9716B (zh
Inventor
杨冬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88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9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9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9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利用该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该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利用该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可以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充电技术领域,待充电设备主要采用有线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以手机为例,目前,手机的充电方式仍以有线充电方式为主。具体地,当需要为手机充电时,可以通过充电线缆(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线缆)将手机与电源提供设备相连,并通过该充电线缆将电源提供设备的输出功率传输至手机,为手机内的电池充电。
对待充电设备而言,有线充电方式需要使用充电线缆,导致充电准备阶段的操作繁琐。因此,无线充电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由于在手握、通话等场景下,人体会对接收线圈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无线充电方式的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可以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利用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利用所述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用于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从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检测信号;基于所述待充电设备针对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控制电路,用于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无线接收电路,用于利用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充电通道,用于利用所述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发射电路,用于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用于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从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用于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检测信号;通信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所述待充电设备针对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中的待充电设备和上述第四方面的无线充电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充电设备中有多个接收线圈中,这样,在待充电设备中的某个接收线圈被人体或其它障碍物遮挡,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能量传输效率大大降低的情况下,由于待充电设备有多个接收线圈,可以在该多个接收线圈中选择能量传输路径较好的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进行能量传输,如此可以提高无线传输的效率,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式的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接收线圈的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进行无线充电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充电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无线充电技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技术不需要电缆即可完成功率的传输,能够简化充电准备阶段的操作。
无线充电技术一般是将电源提供设备(如适配器)与无线充电装置(如无线充电底座)相连,并通过该无线充电装置将电源提供设备的输出功率以无线的方式(如电磁信号或电磁波)传输至待充电设备,对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按照无线充电原理不同,无线充电方式主要分为磁耦合(或电磁感应)、磁共振以及无线电波三种方式。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包括QI标准、电源实物联盟(power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无线电源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QI标准和PMA标准均采用磁耦合方式进行无线充电。A4WP标准采用磁共振方式进行无线充电。
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的无线充电方式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源提供设备110、无线充电装置120以及待充电设备130,其中无线充电装置120例如可以是无线充电底座,待充电设备130例如可以是终端。该电源提供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适配器、交流电源、移动电源或电脑。
电源提供设备110与无线充电装置120连接之后,会将电源提供设备110的输出电流传输至无线充电装置120。无线充电装置120可以通过内部的无线发射电路121将电源提供设备110的输出电流转换成电磁信号(或电磁波)进行发射。
例如,该无线发射电路121可以将电源提供设备110的输出电流转换成交流电,并通过发射天线(图中未示出)将该交流电转换成电磁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线充电之前,无线充电装置120与待充电设备130会预先协商无线发射电路121的发射功率。假设无线充电装置120与待充电设备130之间协商的功率为5W,则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一般为5V和1A。假设无线充电装置120与待充电设备130之间协商的功率为10.8W,则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一般为9V和1.2A。
在实际操作中,待充电设备130可以通过无线接收电路131接收发射电路121发射的电磁信号,并将该电磁信号转换成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流。例如,该无线接收电路131可以通过接收线圈(图中未示出)将无线发射电路121发射的电磁信号转换成交流电,并对该交流电进行整流和/或滤波等操作,将该交流电转换成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然而,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并不适合直接加载到电池133两端,而是需要先经过待充电设备130内的变换电路132进行变换,以得到待充电设备130内的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变换电路132可用于对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进行变换(如恒压和/或恒流控制),以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需求。
作为一种示例,该变换电路132可指充电管理模块,例如充电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在电池133的充电过程中,变换电路132可用于对电池133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进行管理。该变换电路132可以包含电压反馈功能,和/或,电流反馈功能,以实现对电池133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管理。
举例来说,电池的充电过程可包括涓流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在涓流充电阶段,变换电路132可利用电流反馈功能使得在涓流充电阶段进入到电池133的电流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流大小(譬如第一充电电流)。
在恒流充电阶段,变换电路132可利用电流反馈功能使得在恒流充电阶段进入电池133的电流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流大小(譬如第二充电电流,该第二充电电流可大于第一充电电流)。
在恒压充电阶段,变换电路132可利用电压反馈功能使得在恒压充电阶段加载到电池133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大小。
作为一种示例,当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大于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时,变换电路132可用于对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使降压转换后得到的充电电压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需求。
作为又一种示例,当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小于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时,变换电路132可用于对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处理,以使升压转换后得到的充电电压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需求。
作为又一示例,以无线接收电路131输出5V恒定电压为例,当电池133包括单个电芯(以锂电池电芯为例,单个电芯的充电截止电压一般为4.2V)时,变换电路132(例如Buck降压电路)可对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使得降压后得到的充电电压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需求。
作为又一示例,以无线接收电路131输出5V恒定电压为例,当电池133包括相互串联的两节或两节以上电芯(以锂电池电芯为例,单个电芯的充电截止电压一般为4.2V)时,变换电路132(例如Boost升压电路)可对无线接收电路131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处理,以使得升压后得到的充电电压满足电池133所预期的充电电压需求。
应理解,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方式仅为示例,附图中涉及的部分或者全部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对进行组合或拆分,甚至可以直接删除部分具体技术特征以简化系统,也可以添加附图未标示的具体技术特征以提高系统性能,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图1中的变换电路可拆分为降压电路、升压电路等。又例如,图1所示的变换电路为可选电路。又例如,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可以设置有通信功能。
由于人体会对接收线圈产生影响,在手握、通话等情况下人体对接收线圈的影响,在待充电设备仅包括一个接收线圈的情况下,若该接收线圈被人体遮挡或被其它障碍物遮挡,会导致无线充电装置与待充电设备之间的能量传输效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在该无线充电方法中,待充电设备可以根据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检测信号,在多个接收线圈中选择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利用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装置发送的充电信号,以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可以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法,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进行简单描述。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200可以包括无线充电装置220和待充电设备230。
无线充电装置220可以包括:无线发射电路221和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中的控制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实现。
无线发射电路221可以用于发射电磁信号,以对待充电设备230进行无线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发射电路221可包括无线发射驱动电路和发射天线。无线发射驱动电路可用于生成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发射天线可用于将无线发射驱动电路生成的较高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电磁信号发射出去。
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用于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与待充电设备230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与待充电设备230中的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和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和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交互的通信信息不做具体限定,下文会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内容的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无线充电装置220还可包括其它相关硬件、逻辑器件、电路和/或编码,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无线充电装置220还可包括显示模块(例如,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或LED显示屏),用于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实时显示充电状态(例如,充电进行中或终止等)
待充电设备230可以包括:无线接收电路231、电池232、充电通道233以及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
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中的控制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unit,MCU)实现,或者可以通过MCU与待充电设备内部的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共同实现。
无线接收电路231可用于接收电磁信号,并将电磁信号转换成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具体地,无线接收电路231可包括接收线圈以及整流电路和/或滤波电路等整形电路。
接收线圈可用于将电磁信号转换成交流电,整形电路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整形电路的具体形式以及整形电路整形之后得到的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形电路可以包括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可以为滤波之后得到的稳定的电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整形电路可以包括整流电路,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可以为整流之后得到的脉动波形的电压,该脉动波形的电压直接加载到待充电设备230的电池232两端以对电池232进行充电。将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调整为脉动波形的电压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去掉无线接收电路231中的滤波电路,仅保留整流电路。
检测电路234可用于检测无线接收电路231中的电磁信号的信号强度,下文会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充电通道233上设置有降压电路239。充电通道233可以为导线。降压电路239可用于接收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对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充电通道233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基于充电通道233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电池232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降压电路239的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作为一个示例,降压电路239可以为Buck电路。作为另一个示例,降压电路239可以为电荷泵(charge pump)。电荷泵由多个开关器件构成,电流流过开关器件产生的热量很小,几乎与电流直接经过导线相当,所以采用电荷泵作为降压电路,不但可以起到降压效果,而且发热较低。作为另一个示例,降低电路还可以为半压电路。
应理解,在充电通道233上设置降压电路239仅为示例。例如,在其它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该降压电路239替换为升压电路,由此,当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小于电池232所预期的充电电压时,升压电路可用于对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处理,以使升压转换后得到的充电电压满足电池232所预期的充电电压需求。也可以将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239集成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变换电路132。
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用于根据检测电路234检测到的无线接收电路上231中的电磁信号的强度,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进行无线通信。
下面将结合图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待充电设备执行,例如可以是图2中的待充电设备230,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远距离无线充电的场景中。图3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10-S330。
在步骤S310中,待充电设备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收电路的多个接收线圈可以是无线接收电路231中的全部接收线圈,也可以是部分接收线圈。
当该多个接收线圈为部分接收线圈时,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从全部接收线圈中选择部分接收线圈。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从全部接收线圈中选择该多个接收线圈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一,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根据接收线圈的匝数选择该多个接收线圈。示例性地,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将匝数大于预设匝数的接收线圈选择为该多个接收线圈。
方式二,无线接收电路231的每个接收线圈都可以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物体按压于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接收线圈上。
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按压于某个接收线圈上,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不选择该接收线圈为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的一个接收线圈。
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没有物体按压于某个接收线圈上,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将该接收线圈选择为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的一个接收线圈。
方式三,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无线接收电路231任意选择部分接收线圈组成该多个接收线圈。
进一步地,该多个接收线圈可以位于待充电设备230的多个位置。其中,该多个位置的数量可以与该多个接收线圈的数量相等,或者,该多个位置的数量也可以小于该多个接收线圈的数量,也就是说,在多个接收线圈中,至少有两个接收线圈位于同一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无线接收电路231中可以只有一个接收线圈。
此时,待充电设备230中可以包括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可以将接收线圈调整至不同的位置。
其中,接收线圈的调整区域可以是圆形的,方形的或椭圆形的等。接收线圈的调整区域面积可以小于待充电设备231内部区域面积,接收线圈的调整区域形状可以与待充电设备231的形状相同或者不相同。
或者,接收线圈在无线接收电路231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待充电设备230可以利用外部力量改变待充电设备230的方向或位置等。相应地,接收线圈的位置也就发生了改变。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待充电设备230可以利用该多个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装置220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然后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在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其中,该多个接收线圈在整个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可以不停地接收无线充电装置220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
可选地,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并且,第一检测信号可以是无线充电系统预先定义好的。也就是说,第一发射天线在整个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都是恒定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220中的无线发射电路221可以包括发射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中可以包括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其中,第一发射天线可以为全向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可以为定向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但并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
此时,该第一检测信号可以由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第一发射天线同时向各个方向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各个方向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都是相同的,例如,频率、功率以及幅值等都相同。
或者,发射天线阵列也可以是由多个定向天线组成的具有全向天线功能的发射天线阵列。
此时,该多个定向天线同时向各自的发射方向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多个发射方向的第一检测信号可以组成全向信号。当然,该多个定向天线各自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也都是相同的。
又或者,无线发射电路221中可以只包括一个发射天线。也就是说,此时,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为一个发射天线。
此时,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控制发射天线快速地转动角度,发射天线每转动一个角度,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第一检测信号。该发射天线在不同角度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可以组成全向信号。
在待充电设备230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在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的过程中,作为一种示例,待充电设备23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其中,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检测信号的功率、电压或幅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检测电路234检测。
检测电路234可以位于接收线圈之后。应理解,检测电路234与接收线圈之间的前后关系仅是逻辑上的前后关系,检测电路234可以直接与接收线圈相连,也可以接收线圈之间有其他电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应理解,该多个接收线圈的每个接收线圈都可以与一个检测电路234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234可以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可用于对第一检测信号的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后的电压值传输至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可以通过串联分压的方式对第一检测信号的电压进行采样。电流检测电路可用于对第一检测信号的电流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后的电流值传输至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可以通过检流电阻和检流计对检测信号的电流进行采样。
当然,无线接收电路231中也可以包括信号强度检测器,利用信号强度检测器可以检测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
将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检测出来后,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可选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可以是检测电路234检测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最强的接收线圈。
如图4所示,左上角为发射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包括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右下角为待充电设备,待充电设备中包括4个接收线圈,该4个接收线圈都可以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在全向天线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后,待充电设备根据4个接收线圈各自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将接收线圈1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当同时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最强的接收线圈有多个时,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在该强度最强的多个接收线圈中任意选择一个,或者,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也可以将将该强度最强的多个接收线圈都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或者,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根据其他参数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该其他参数可以是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的接收线圈中强度最强的接收线圈有多个时,待充电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继续参见图4,待充电设备中的4个接收线圈中,接收线圈1和接收线圈2同时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都是4个接收线圈中最强的,接收线圈1比接收线圈2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早,则待充电设备可以将接收线圈1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的位置。
可选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可以是满足预设信号强度值的接收线圈中的任意一个。
例如,当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为电压时,预设信号强度值为5V,若在多个接收线圈中,有3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电压大于5V,则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可以是该3个接收线圈中的任意一个;或者,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根据该3个接收线圈的匝数或者其他参数选择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当接收第一检测信号的接收线圈只有一个时,位置调整机构可以驱动该接收线圈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当该接收线圈每移动至一个位置,检测电路234检测该接收线圈在该位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接收到检测结果之后,保存各个位置的检测结果。然后将在不同位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选择最高的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的位置,也可以选择满足预设信号强度值的接收线圈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
示例性地,当位置调整机构驱动该接收线圈移动至某个位置时,检测电路234检测该接收线圈在该位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若该接收线圈在该位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将该位置的接收线圈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的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待充电设备230的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可以对电池232进行充电,待充电设备230可以根据该多个接收线圈对应的充电效率选择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具体而言,待充电设备230中的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可以将第一检测信号转换成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该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可以对电池232进行充电,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统计各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对电池232的充电效率,可以将最高的充电效率对应的接收线圈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继续参见图4,待充电设备中的4个接收线圈中,接收线圈1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对电池充电的充电效率为98%,接收线圈2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对电池充电的充电效率为45%,接收线圈3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对电池充电的充电效率为80%,接收线圈3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对电池充电的充电效率为23%,则待充电设备可以将接收线圈1选择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可以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可选地,在该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且检测电路234将每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强度检测出来后,可以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对待充电设备230与无线充电装置220(或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的通信方式和通信顺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230与无线充电装置220(或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以为单向的无线通信。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230与无线充电装置220(或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以为双向的无线通信。双向的无线通信一般要求接收方在接收到发起方发起的通信请求之后,向发起方发送响应信息,双向通信机制能够使得通信过程更加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并不会对待充电设备230(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无线充电装置220(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的主从性进行限定。换句话说,无线充电装置220与待充电设备230中的任何一方均可作为主设备方发起双向通信会话,相应地另外一方可以作为从设备方对主设备方发起的通信做出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
作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在通信过程中,通过比较无线充电装置220与待充电设备230之间的链路状况确定主、从设备的身份。例如,假设无线充电装置220向待充电设备230发送信息的无线链路为上行链路,待充电设备230向无线充电装置220发送信息的无线链路为下行链路,如果上行链路的链路质量较好,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220设置为通信的主设备;如果下行链路的链路质量较好,可以将待充电设备230设置为通信的从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无线充电装置220与待充电设备230之间双向通信的具体实现方式做出限制,即言,无线充电装置220与待充电设备230中的任何一方作为主设备方发起通信会话,相应地另外一方作为从设备方对主设备方发起的通信会话做出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同时主设备方能够针对所述从设备方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做出第二响应,即可认为主、从设备之间完成了一次通信协商过程。
作为主设备方能够根据所述从设备方针对通信会话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做出第二响应的一种方式可以是:主设备方能够接收到所述从设备方针对通信会话所做出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从设备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做出针对性的第二响应。
作为主设备方能够根据所述从设备方针对通信会话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做出进一步的第二响应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是:主设备方在预设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从设备方针对通信会话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主设备方也会对所述从设备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做出针对性的第二响应。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待充电设备230作为主设备发起通信会话,无线充电装置220作为从设备对主设备方发起的通信会话做出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后,无需要待充电设备230对无线充电装置220的第一响应或第一回复做出针对性的第二响应,即可认为无线充电装置220与待充电设备230之间完成了一次通信协商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对待充电设备230中的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无线充电装置220中的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举例说明,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和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基于蓝牙(bluetooth)、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反向散射(backscatter)调制方式(或功率负载调制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的通信内容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向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发送检测信息,该检测信息可以包括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的每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强度以及对应的接收线圈的标识信息。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到该检测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的每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并将携带有确定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的信息发送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接收到该信息后,可以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应理解,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的方式,此处不做过多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待充电设备230还可以根据除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之外的方式,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例如,待充电设备230中可以有红外感测装置,红外感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接收线圈是否被障碍物遮挡。
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控制红外感测装置检测该多个接收线圈中的每一个接收线圈是否被障碍物遮挡,红外感测装置检测完之后,可以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比如,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将未被障碍物遮挡的接收线圈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发射天线和接收线圈的名称并不限定,也就是说,它们还可以表述为其它名称。例如,发射天线还可以称为发射线圈,接收线圈还可以称为接收天线。
以及,本申请实施例对接收线圈的结构形态以及发射天线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接收线圈可以是圆形的,方形的或椭圆形的等,发射天线可以由铜或其它金属制成。
以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可设置为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方形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到的待充电设备230可以是指终端,该“终端”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调幅-调频(amplitu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到的待充电设备或终端还可包括移动电源(power bank),该移动电源能够接收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从而将能量存储起来,以为其他电子装置提供能量。
应理解,上述内容中的终端可以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或者也可以是终端外接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S320中,待充电设备利用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
在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后,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进行通信,以确定第二发射天线发射充电信号的角度。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向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发送控制信息,以指示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控制第二发射天线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进一步地,在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到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发送的控制信息后,可以控制第二发射天线调整角度,以在多个角度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第二检测信号。相应地,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控制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
或者,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根据无线充电系统预设的时间,定时控制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例如,若无线充电系统预设第二发射天线每隔5s向待充电2230发射第二检测信号,则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每隔5s控制第二发射天线载多个角度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在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后,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根据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向无线充电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具体而言,可选地,当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二发射天线在某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后,检测电路234可以检测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将携带有第二检测信号强度的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到该信息后,控制第二发射天线转向另一个角度继续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第二检测信号。类似地,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将携带有该角度的第二检测信号强度的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到该信息后,可以比较第二发射天线在角度转动前后对应的信号强度的大小。
若转动前的信号强度大于转动后的信号强度,则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控制第二发射天线从转动后的角度向转动前的角度转动,直至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对应的发射角度。
若转动前的信号强度小于转动后的信号强度,则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控制第二发射天线从转动前的角度向转动后的角度转动,直至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对应的角度。
可选地,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最强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具体而言,当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后,检测电路234检测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并将不同角度对应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传输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将不同角度对应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保存起来,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发射天线在哪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最高后,向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34发送反馈信息,其中,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最强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后,可以将该角度确定为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当然,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将不同角度对应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保存后,可以向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不同角度对应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以及各个信号强度对应的角度标识信息。在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该反馈信息后,判断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二发射天线在哪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强度最高,从而可以将该角度确定为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在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确定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后,可以将第二发射天线调整至确定的发射角度,从而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可以接收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发射角度发射的充电信号。其中,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可选地,充电信号与检测信号之间进行频分或时分工作,也就是说,检测信号的频率与充电信号的频率不同,或,待充电设备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时间和接收到的充电信号的时间不同。如此,可以避免检测信号和充电信号之间的干扰。
除了上述通信内容之外,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和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还可以交互许多其他通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和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之间可以交互用于安全保护、异常检测或故障处理的信息,如电池的温度信息,进入过压保护或过流保护的指示信息等信息,功率传输效率信息(该功率传输效率信息可用于指示无线发射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之间的功率传输效率)。
当然,在待充电设备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时,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向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发送调整信息,其中,该调整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
具体而言,检测电路234定时检测待充电设备中的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当检测电路234检测到在当前时刻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可以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将待使用的接收线圈进行切换,同时向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发送调整信息,以向无线充电装置220指示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已发生改变。
在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到该调整信息后,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再次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检测信号,以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后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作为一种示例,当检测电路234检测到在多个接收线圈中,当前时刻接收到的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与上一时刻接收到的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不同时,第一通信控制电路可以将当前时刻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在步骤S330中,待充电设备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发射的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中,待充电设备230可以利用无线接收电路231,将充电信号转换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再利用变换电路,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转换成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再基于该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对电池232进行充电。
可选地,变换电路可以为降压电路239。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发射角度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充电信号,待充电设备230中除了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可以接收到充电信号后,其它接收线圈也有可能接收充电信号。
此时,无线接收电路231可以只将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充电信号转换成电压和电流。
或者,无线接收电路231可以将所有接收到充电信号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充电信号转换成电压和电流。
再或者,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将除待使用的接收线圈之外的接收到充电信号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充电信号的能量集成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上,无线接收线路231再将待使用的接收线圈上的充电信号的能量转换成电压和电流。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232可包括单节电芯或多节电芯。电池232包括多节电芯时,该多节电芯为串联关系。由此,电池232可承受的充电电压为多节电芯可以承受的充电电压之和,可提高充电速度,减少充电发热。
以待充电设备230为手机为例,待充电设备230的电池包括单节电芯时,内部的单节电芯的电压一般在3.0V-4.35V之间。而待充电设备230的电池包括两节串联的电芯时,串联的两节电芯的总电压为6.0V-8.7V。由此,相比于单节电芯,采用多节电芯串联时,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压可以提高。与单节电芯相比,达到同等的充电速度,多节电芯所需的充电电流约为单节电芯所需的充电电流的1/N,其中,N为待充电设备230内的相互串联的电芯的数目。换句话说,在保证同等充电速度(充电功率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多节电芯的方案,可以降低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减少待充电设备230在充电过程的发热量。另一方面,与单节电芯的方案相比,在充电电流保持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多节电芯串联的方案,可提高充电电压,从而提高充电速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230可以支持第一无线充电模式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式,待充电设备230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下的充电速度快于待充电设备230在第二无线充电模式下的充电速度。换句话说,相较于工作在第二无线充电模式下的无线充电装置220来说,工作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下的无线充电装置220充满相同容量的待充电设备230中的电池的耗时更短。
第二无线充电模式可为称为普通无线充电模式,例如可以是传统的基于QI标准、PMA标准或A4WP标准的无线充电模式。第一无线充电模式可为快速无线充电模式。该普通无线充电模式可以指无线充电装置220的发射功率较小(通常小于15W,常用的发射功率为5W或10W)的无线充电模式,在普通无线充电模式下想要完全充满一较大容量电池(如3000毫安时容量的电池),通常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而在快速无线充电模式下,无线充电装置220的发射功率相对较大(通常大于或等于15W)。相较于普通无线充电模式而言,无线充电装置220在快速无线充电模式下完全充满相同容量电池所需要的充电时间能够明显缩短、充电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进行双向通信,以协商待充电设备230与无线充电装置220之间的无线充电模式。
具体地,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可以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进行握手通信,在握手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待充电设备230使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在握手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待充电设备230使用第二无线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握手通信可以指通信双方对彼此身份的识别。握手通信成功可以表示无线充电装置220和待充电设备230均支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式。握手通信失败可以表示无线充电装置220和待充电设备230中的至少一方不支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并非盲目地采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230进行快速无线充电,而是与待充电设备230进行双向通信,协商无线充电装置220是否可以采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对待充电设备230进行快速无线充电,这样能够提升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与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进行双向通信,以协商无线充电装置220与待充电设备230之间的无线充电模式可包括: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向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询问待充电设备230是否开启第一无线充电模式;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接收第一通信控制电路235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指令的回复指令,回复指令用于指示待充电设备230是否同意开启第一无线充电模式;在待充电设备230同意开启第一无线充电模式的情况下,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控制无线充电装置220使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为待充电设备230充电。
除了基于通信协商的方式确定无线充电模式之外,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还可以根据一些其他因素选取或切换无线充电模式,如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还可用于根据电池232的温度,控制无线充电装置220使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或第二无线充电模式为电池232充电。
例如,当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5℃或10℃)时,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控制无线充电装置220使用第二无线充电模式进行普通充电,当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控制无线充电装置220使用第一无线充电模式进行快速充电。进一步地,当温度高于高温阈值(如50℃)时,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控制无线充电装置220停止充电。
电池232的充电过程可以包括涓流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恒流充电阶段或恒流阶段并非要求充电电流保持完全恒定不变,例如可以是泛指充电电流的峰值或均值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实际中,恒流充电阶段通常采用分段恒流的方式进行充电。
分段恒流充电(Multi-stage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可具有N个恒流阶段(N为一个不小于2的整数),分段恒流充电以预定的充电电流开始第一阶段充电,所述分段恒流充电的N个恒流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N个阶段依次被执行,当恒流阶段中的前一个恒流阶段转到下一个恒流阶段后,脉动波形的电流峰值或平均值可变小;当电池电压到达充电终止电压阈值时,恒流阶段中的前一个恒流阶段会转到下一个恒流阶段。相邻两个恒流阶段之间的电流转换过程可以是渐变的,或,也可以是台阶式的跳跃变化。
可以理解是,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流可以以间歇的方式为电池232充电,该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流的周期可以跟随输入无线充电系统200的交流电例如交流电网的频率进行变化,例如,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流的周期所对应的频率为电网频率的整数倍或倒数倍。并且,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流可以以间歇的方式为电池232充电时,无线接收电路231的输出电流对应的电流波形可以是与电网同步的一个或一组脉冲组成。
本申请实施例,待充电设备中有多个接收线圈中,这样,在待充电设备中的某个接收线圈被人体或其它障碍物遮挡,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能量传输效率大大降低的情况下,由于待充电设备有多个接收线圈,可以在该多个接收线圈中选择能量传输路径较好的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进行能量传输,如此可以提高无线传输的效率,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
下面将结合图5描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由无线充电装置220执行。图5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510-S540。
在步骤S510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第一检测信号。
其中,第一检测信号用于确定待充电设备230从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在步骤S520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在步骤S530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基于待充电设备230针对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在步骤S540中,无线充电装置220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发射角度向待充电设备230发射充电信号,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步骤S530可包括:无线充电装置220接收待充电设备230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是待充电设备220根据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的;无线充电装置220根据反馈信息,可以确定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其中,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最强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在步骤S540前,图5的方法还可包括:无线充电装置220将第二发射天线调整至确定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第一检测信号可以为全向信号,充电信号可以为定向信号。
可选地,第一发射天线可以为全向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可以为定向天线。
可选地,第一检测信号的频率与充电信号的频率可以不同。
可选地,无线充电装置220发射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与发射充电信号的时间可以不同。
可选地,图5的方法还可包括:无线充电装置220接收调整信息,该调整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待充电设备230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无线充电装置220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后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无线充电装置220可以连接至电源提供设备(例如图1中的电源提供设备110),本申请对电源提供设备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电源提供设备可以为适配器、交流电源、移动电源(power bank)、车载充电器或或电脑等设备。
可选地,步骤S540可包括:利用无线发射电路中的无线发射驱动电路,将电源提供设备的输出电流转换成电流电;利用无线发射电路中的第二发射天线,将交流电转换成充电信号;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发射角度向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220还可以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可用于与外部的电源提供设备相连。本申请对充电接口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充电接口可以为USB接口。该USB接口例如可以是USB 2.0接口,micro USB接口,或USBTYPE-C接口。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充电接口223还可以lightning接口,或者其他任意类型的能够用于充电的并口和/或串口。
可选地,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与电源提供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与电源提供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通过除充电接口之外的其他通信接口与电源提供设备相连,并通过该通信接口与电源提供设备通信。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以无线的方式与电源提供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与电源提供设备进行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通过充电接口与电源提供设备进行通信,而无需设置额外的通信接口或其他无线通信模块,这样可以简化无线充电装置220的实现。例如,充电接口223为USB接口,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可以与电源提供设备基于该USB接口中的数据线(如D+和/或D-线)进行通信。又如,充电接口可以为支持功率传输(power delivery,PD)通信协议的USB接口(如USB TYPE-C接口),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与电源提供设备可以基于PD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220还可以包括外部接口和无线数据传输电路,该外部接口可用于与具有数据处理和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连接,该外部接口可以是上述充电接口,也可以是其他接口;第二通信控制电路222还可用于在外部接口与具有数据处理和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连接的过程中,根据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对待充电设备230进行无线充电;无线数据传输电路可用于在无线充电装置220根据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对待充电设备230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通过无线链路将电子设备中存储的数据传输至待充电设备230,或者通过无线链路将述待充电设备230中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其中,无线数据传输电路用于传输以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USB协议格式的数据、显示接口(displayport,DP)协议格式的数据、传输移动高清连接(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 MHL)协议格式的数据。
应理解,无线充电装置220描述的待充电设备230与无线充电装置220之间的交互及相关特性、功能等与待充电设备230的相关特性、功能相应。也就是说,无线充电装置220向待充电设备230发送什么指令,待充电设备230从无线充电装置220接收相应的指令。并且相关内容在图3中已经作了详尽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6和图7,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装置,应理解,装置侧描述的待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装置与方法侧对应,为了简洁,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充电设备6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充电设备600可以包括无线接收电路610、通信控制电路620和充电通道630。
通信控制电路610,用于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无线接收电路620,用于利用通信控制电路610确定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
充电通道630,用于利用无线接收电路620接收的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具体可以用于:利用多个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此时,该通信控制电路610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无线接收电路620接收的第一检测信号,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该通信控制电路610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无线接收电路620中的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可选地,该待充电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检测电路640,用于检测多个接收线圈各自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此时,通信控制电路610具体可以用于:将检测电路640检测到的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包括第一检测信号的功率、电压或幅值。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频率与充电信号的频率不同。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接收的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与接收充电信号的时间不同。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还可以用于:利用通信控制电路610确定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此时,该通信控制电路610还可以用于:根据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向无线充电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最强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该通信控制电路610还可以用于:在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时,向无线充电装置发送调整信息,其中,该调整信息用于指示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
可选地,该通信控制电路610还可以用于:当检测电路640检测到在多个接收线圈中,当前时刻接收到的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与上一时刻接收到的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不同时,将当前时刻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确定为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具体可以用于:将充电信号转换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此时,该待充电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变换电路650,用于将无线接收电路620生成的所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转换成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该充电通道630具体可以用于:基于变换电路650生成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该无线接收电路620可以包括接收线圈和整形电路,其中,接收线圈可以用于将充电信号转换成交流电,整形电路可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可选地,该变换电路650可以为降压电路。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无线发射电路710和通信控制电路720。
无线发射电路710,用于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一检测信号,其中,该第一检测信号用于确定待充电设备从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该无线发射电路710还可以用于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通信控制电路720,用于基于待充电设备针对无线发射电路710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该无线发射电路710还可以用于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通信控制电路720确定的发射角度向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该通信控制电路720具体可以用于:接收待充电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是待充电设备根据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无线发射电路710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的;根据该反馈信息,确定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最强的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该通信控制电路720还可以用于:将第二发射天线调整至确定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该无线发射电路710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可选地,该无线发射电路710中的所述第一发射天线为全向天线,所述第二发射天线为定向天线。
可选地,该无线发射电路710发射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充电信号的频率不同。
可选地,该无线发射电路710发射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与发射所述充电信号的时间不同。
可选地,该通信控制电路720还可以用于:接收调整信息,该调整信息用于指示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后的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该无线充电装置700连接至电源提供设备。
可选地,该无线发射电路710具体可以用于:利用无线发射驱动电路,将电源提供设备的输出电流转换成电流电;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将交流电转换成充电信号;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发射角度向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
可选地,电源提供设备为适配器、交流电源、移动电源或电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如图8所示,该无线充电系统800可以包括待充电设备810和无线充电装置820。其中,该待充电设备810可以对应于待充电设备600,该无线充电装置820可以对应于无线充电装置700。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申请提及的装置、设备均可以为芯片系统,也可以是具有壳体的装置或设备。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利用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
利用所述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包括:
利用所述多个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在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在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包括:
利用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多个接收线圈各自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
将检测到的最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确定为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功率、电压或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所述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充电信号的频率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与接收所述充电信号的时间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送反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最强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送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在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当前时刻接收到的最强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与上一时刻接收到的最强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不同时,将当前时刻最强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接收线圈确定为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包括:
利用无线接收电路,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利用变换电路,将所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转换成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基于所述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线圈和整形电路,其中,所述接收线圈用于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成交流电,所述整形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所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电路为降压电路。
16.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用于所述待充电设备从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基于所述待充电设备针对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充电设备针对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包括:
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待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的;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最强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发射天线调整至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所述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为全向天线,所述第二发射天线为定向天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充电信号的频率不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时间与发射所述充电信号的时间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
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后的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包括:
利用无线发射电路中的无线发射驱动电路,将电源提供设备的输出电流转换成电流电;
利用无线发射电路中的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所述充电信号;
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所述充电信号。
26.一种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控制电路,用于在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无线接收电路,用于利用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射的充电信号;
充电通道,用于利用所述充电信号,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多个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在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所述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还用于:
利用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发射的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用于:
根据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待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发送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
32.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发射电路,用于利用第一发射天线,向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用于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从多个接收线圈中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
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用于利用第二发射天线,在多个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检测信号;
通信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所述待充电设备针对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反馈,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在确定的所述发射角度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发射充电信号,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待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待使用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强度确定的;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发射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为全向信号,所述充电信号为定向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还用于:
接收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充电设备中的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
确定待使用的接收线圈发生改变后的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角度。
36.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6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待充电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32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1810678881.0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110649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881.0A CN110649716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881.0A CN110649716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9716A true CN110649716A (zh) 2020-01-03
CN110649716B CN110649716B (zh) 2021-10-15

Family

ID=6900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8881.0A Active CN110649716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971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0461A (zh) * 2020-06-29 2020-10-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2621719A (zh) * 2020-12-11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示教器系统文件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示教器
CN114069876A (zh) * 2020-08-03 2022-0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430185A (zh) * 2020-10-29 2022-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耳机盒及存储介质
CN115425772A (zh) * 2022-08-15 2022-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WO2024180626A1 (ja) * 2023-02-27 2024-09-06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809A (zh) * 2013-01-18 2015-09-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线圈操作及优化的方法
CN105576846A (zh) * 2016-02-25 2016-05-11 苏州立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5978072A (zh) * 2016-06-06 2016-09-28 薛寿贞 无线充电系统
CN106026236A (zh) * 2016-06-06 2016-10-12 薛寿贞 无线充电系统
CN106685098A (zh) * 2016-12-06 2017-05-17 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扫地机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0729414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供电装置及异物监测方法、系统
CN206742926U (zh) * 2017-03-31 2017-12-12 武汉大学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US20170364165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Dexin Electronic Ltd.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de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CN108075579A (zh) * 2017-04-07 2018-05-25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智能配对的无线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809A (zh) * 2013-01-18 2015-09-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线圈操作及优化的方法
CN105576846A (zh) * 2016-02-25 2016-05-11 苏州立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729414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供电装置及异物监测方法、系统
CN105978072A (zh) * 2016-06-06 2016-09-28 薛寿贞 无线充电系统
CN106026236A (zh) * 2016-06-06 2016-10-12 薛寿贞 无线充电系统
US20170364165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Dexin Electronic Ltd.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de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CN106685098A (zh) * 2016-12-06 2017-05-17 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扫地机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6742926U (zh) * 2017-03-31 2017-12-12 武汉大学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108075579A (zh) * 2017-04-07 2018-05-25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智能配对的无线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0461A (zh) * 2020-06-29 2020-10-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4069876A (zh) * 2020-08-03 2022-0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069876B (zh) * 2020-08-03 2024-05-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430185A (zh) * 2020-10-29 2022-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耳机盒及存储介质
CN112621719A (zh) * 2020-12-11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示教器系统文件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示教器
CN115425772A (zh) * 2022-08-15 2022-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WO2024180626A1 (ja) * 2023-02-27 2024-09-06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9716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8848B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系统和待充电设备
JP7046094B2 (ja) 無線充電装置、方法および充電対象機器
CN110649716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09787325B (zh) 无线充电系统、装置、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0739739B (zh)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1886775B (zh) 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US11502557B2 (en)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CN112332501B (zh) 无线充电方法和待充电设备
US20220271571A1 (en) To-be-charged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