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6365B - 红外气体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红外气体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6365B
CN110646365B CN201810670537.7A CN201810670537A CN110646365B CN 110646365 B CN110646365 B CN 110646365B CN 201810670537 A CN201810670537 A CN 201810670537A CN 110646365 B CN110646365 B CN 110646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ide wall
infrared
hou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0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6365A (zh
Inventor
万霞
黄隆重
尹斌
黄宁杰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0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6365B/zh
Priority to CN202111655582.3A priority patent/CN114324227B/zh
Priority to US17/044,315 priority patent/US11187653B2/en
Priority to EP19825414.6A priority patent/EP378366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2986 priority patent/WO20200014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6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6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6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6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01N21/3504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for analysing gases, e.g. multi-gas analys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红外探测器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本发明的红外气体传感器能够避免红外光泄露,提高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Description

红外气体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红外气体传感器是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的气体传感装置。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和将红外光限制在其内的光学气室。红外光吸收待测气体后,红外光的光强会减弱,由此采用红外探测器探测红外光的光强变化,获得待检测气体的浓度。
然而,现有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效率低,存在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待测气体时,红外光源向光学气室内发射红外光,红外光在光学气室内经一定的光路传播到红外探测器,由红外探测器探测红外光的光强变化。而在红外光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便于待测气体进入光学气室的气孔与红外光的光路连通,红外光容易从该气孔中泄露,影响红外探测器的光源接受率,从而降低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和意识到相关技术中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存在的上述问题,并进一步通过研究发现了产生上述技术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该红外气体传感器能够避免红外光泄露,提高了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通过将壳体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将通孔设在第二壳体上,能够避免红外光在传输过程中泄露,提高红外探测器的光的接受率,进而提高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设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顶壁、第二左侧壁和与所述第二左侧壁彼此相对的第二右侧壁,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二左侧壁和所述第二右侧壁,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顶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所述第二左侧壁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左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右侧壁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右腔室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从所述第二顶壁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还包括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嵌套在所述第一通道内且贴靠所述第一通道的内表面,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反光杯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包括筒形段和与所述筒形段的上端相连的抛物线形段,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筒形段的外周轮廓与所述第一段的内周轮廓相适配,所述抛物线形段的内周轮廓与所述第二段的内周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三段的内径沿所述第一通道的轴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材料包括黄铜、铝合金、塑料或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第一壳体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第一壳体的底部朝上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第二壳体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第二壳体的剖视图。
图7-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红外光传输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第一壳体11,第一腔室110,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二壳体12,第二腔室120,第一通道121,第一段1211,第二段1212,第三段1213,第二通道122,第二左侧壁123,第二右侧壁124,红外光源2,红外探测器3,通孔4,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第四反射面8,电路板9,反光杯10,筒形段101,抛物线形段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1、红外光源2和红外探测器3,壳体1上设有通孔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壳体1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2、3、4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腔室110,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腔室120,第二壳体12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第二通道122也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红外光源2设在第一通道121内,红外探测器3设在第二通道122内。
第二壳体12上设有通孔4,通孔4包括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第一通孔41与第二腔室120连通,第二通孔42连通第二腔室120和第一腔室110,以使待测气体经第一通孔41进入第二腔室120内,第二腔室120内的气体经第二通孔42进入第一腔室110内。
红外光源2发射的红外光沿第一通道121传输至第一壳体11的第一腔室110内,并在第一腔室110内完成多次反射后经第二通道122传输至红外探测器3。
具体地,壳体1的材料为黄铜、铝合金、塑料或玻璃等。红外光源2可以为灯丝加热发光产生的红外光,也可以是红外LED光源,可以理解的是,红外光源2的设置形式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红外探测器3为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热电导红外探测器等,其中红外探测器3的探测通道可以为单通道以进行单一气体检测,也可以为多通道以进行多种气体检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通过将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设在第二壳体12以使气体经第二壳体12的第二腔室120进入第一壳体11的第一腔室110,且第一壳体11上没有设有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的通孔,由此,能够降低红外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提高光源利用率和红外探测器的接受率,从而提高探测效率。
具体地,第一通孔41设在第二壳体12的侧壁,以使待测气体经侧壁上第二通孔42设在第二壳体12的顶壁。进一步地,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均设有多个,换言之,第二壳体1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1,第二壳体12的顶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42,以提高进气效率。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第二壳体12的侧壁包括第二左侧壁123和第二右侧壁124,第二右侧壁124和第二左侧壁123彼此间隔开,第一通孔41设在第二左侧壁123和第二右侧壁124,换言之,第二左侧壁123和第二右侧壁124上均设有第一通孔41,具体地,第二左侧壁123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1,第二右侧壁124上也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1。
第二腔室120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第二腔室120分隔成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第二左侧壁123上的第一通孔41与第二左腔室连通,第二右侧壁124上的第一通孔41与第二右腔室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隔板将第二腔室120分隔开,能够避免从第二左侧壁123的第一通孔41进入第二腔室120的气体从第二右侧壁124的第一通孔41泄露出去,避免从第二右侧壁124的第一通孔41进入第二腔室120的气体从第二左侧壁123的第一通孔41泄露出去,从而避免被测气体不能从第二腔室120内进入第一腔室1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4所示,第一壳体11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和第四反射面8,即围成第一腔室110的侧壁面上设有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和第四反射面8。
如图2、5所示,第二壳体12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第二通道122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红外光源2设在第一通道121内,红外探测器3设在第二通道122内,其中红外光源2发射的红外光沿第一通道121传输至第一反射面5,并依次经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和第三反射面7反射到第四反射面8,入射到第四反射面8上的红外光经第四反射面8反射且沿第二通道122传输至红外探测器3,红外光在第一通道121内的光路和在第二通道122内的光路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平面内的红外光的传输限制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1内,能够提高光束的接收率。红外光依次经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和第三反射面7反射到第四反射面8的光路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彼此垂直。
换言之,红外光的传输路径为红外光源2的红外光沿第一通道121传输至第一反射面5并经第一反射面5反射至第二反射面6(如图7所示),入射至第二反射面6的红外光经第二反射面6反射至第三反射面7,入射至第三反射面7的红外光经第三反射面7反射至第四反射面8(如图8所示),入射至第四反射面8上的红外光经第四反射面8反射且沿第二通道122传输至红外探测器3(如图9所示),其中红外光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的传输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红外光依次经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和第四反射面8反射所在的平面,即红外光在两个平面内实现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红外光在彼此垂直的两个平面内传输,充分利用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空间,能够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大光程的光束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第一壳体11的侧壁包括依次相连且围成第一腔室110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和第六侧壁116,第一侧壁111的内表面沿朝向第二壳体12的方向向外倾斜45°,第二侧壁112和第六侧壁116彼此平行,第三侧壁113和第五侧壁115相对于第四侧壁114倾斜45°且第三侧壁113和第五侧壁115之间夹角为90°,第一反射面5和第四反射面8设在第一侧壁111的内表面且彼此间隔开,第二反射面6设在第三侧壁113的内表面,第三反射面7设在第五侧壁115的内表面。这里,限定朝向第一腔室110的方向为向内,背离第一腔室110的方向为向外。
换言之,第一壳体11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六边形,第一壳体11的第一腔室110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和第六侧壁116围成,第二侧壁112和第六侧壁116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侧壁111的内表面沿从第一壳体11到第二壳体12的方向从内向外倾斜45°,第三侧壁113和第五侧壁115相对于第四侧壁114倾斜45°且第三侧壁113和第五侧壁115之间夹角为90°,其中第一反射面5和第四反射面8设在第一侧壁111的内表面且彼此间隔开,即第一反射面5和第四反射面8均沿从第一壳体11到第二壳体12的方向从内向外倾斜45°,以使第一反射面5接收第一通道121内的红外光并反射至第二反射面6,入射至第四反射面8的光沿第二通道122反射到红外探测器3;第二反射面6设在第三侧壁113的内表面,第三反射面7设在第五侧壁115的内表面,即第二反射面6和第三反射面7相对于第四侧壁114倾斜45°,且第二反射面6和第三反射面7之间夹角为90°,以使入射至第一反射面5的光依次经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8反射在第四反射面8。
具体地,第四侧壁114与第二侧壁112垂直,也与第六侧壁116垂直,第四侧壁114的长度小于第二侧壁112和第六侧壁116之间的间距,第四侧壁114的内表面和第三侧壁113的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第四侧壁114的内表面和第五侧壁115的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更具体地,第一侧壁111的内表面包括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彼此间隔开,且第一内表面位于第二内表面的内侧,第一反射面5设在第一内表面,第四反射面8设在第二内表面,即第一反射面5位于第四反射面8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的轴向平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道121的轴向和第二通道122的轴向平行度在本领域所允许的误差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设在第一壳体11的底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均从第二壳体12的顶壁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延伸至第二壳体12的底部。换言之,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沿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彼此相连,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均从第二壳体12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并延伸至第二壳体12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6所示,红外气体传感器还包括电路板9,第二壳体12的底部开口,即第二壳体12的底部敞口设置,电路板9设在第二壳体12的底部,红外光源2和红外探测器3均设在电路板9的上表面。换言之,红外光源2设在电路板9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通道121内的底端,红外探测器3设在电路板9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二通道122内的底端。
具体地,电路板9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能够获得红外探测器3的实时数据值,并对红外探测器3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温度补偿以及数模转换。该信号处理电路还能够采用脉冲模式对红外光源2进行调制,使红外光源2周期性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红外气体传感器还包括反光杯10,反光杯10嵌套在第一通道121内且贴靠第一通道121的内表面,红外光源3设在反光杯10内。具体地,反光杯10嵌套在第一通道121内的底端。反光杯作为反光装置的一种,反光装置是指为了利用有限的光能,通过光反射器来控制主光斑的光照距离和光照面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光杯10包括筒形段101和抛物线形段102,抛物线形段102与筒形段101的上端相连,具体地,筒形段101的内径沿第一通道121的轴向一致,即筒形段101的内径沿第一通道121的轴向保持不变。
第一通道12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211、第二段1212和第三段1213,其中筒形段101的外周轮廓与第一段1211的内周轮廓相适配,抛物线形段102的内周轮廓与第二段1212的内周轮廓相适配,第三段1213的内径沿第一通道121的轴向恒定,即第三段1213的内径沿第一通道121的轴向保持不变。
上述结构的反光杯10适用于有一定高度的灯丝加热发光产生的红外光源,该结构能够有利于将灯丝发光面置于抛物线型段102的抛物线反光面的焦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反光杯1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光杯10整体形成为抛物线反光面。该结构的反光杯10适用于较薄的红外LED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侧壁的内表面镀设有金薄膜以形成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和第四反射面8。换言之,反射面有在第一壳体11的侧壁的内表面镀金薄膜形成,具体地,在第一壳体11的侧壁的内表面进行抛光后再镀设金薄膜,有利于光线的全反射,减少损耗,还能避免材料氧化。
下面参考附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1、红外光源2、红外探测器3、电路板9和反光杯10,壳体1的材料为黄铜、铝合金、塑料或玻璃等,红外光源2可以为灯丝加热发光产生的红外光。红外探测器3为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热电导红外探测器等,其中红外探测器3的探测通道可以为单通道以进行单一气体检测,也可以为多通道以进行多种气体检测。
界定壳体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界定壳体1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界定壳体1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且界定朝向壳体1的内部的方向为内,朝向壳体1的外部的方向为外。
壳体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彼此相连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腔室110,第一壳体11的侧壁包括围成第一腔室110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和第六侧壁116,其中第一侧壁111和第四侧壁114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侧壁112和第六侧壁11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第四侧壁114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侧壁112和第六侧壁113之间的间距,第三侧壁113和第五侧壁115均与第四侧壁114之间的夹角为135°。
第一侧壁111的内表面包括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均沿从上到下的方向从内向外倾斜45°,且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彼此间隔开,第一内表面位于第二内表面的内侧,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和第六侧壁116的内表面均沿上下方向平直的平面,其中第一侧壁111的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反射面5,第一侧壁111的第二内表面设有第四反射面8,第三侧壁113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反射面6,第五侧壁115的内表面设有第三反射面7。其中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和第四反射面8均是在第一壳体11的侧壁的内表面进行抛光后再镀设金薄膜形成。
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腔室120,第二壳体12设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的轴向平行,且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均从第二壳体12的顶壁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延伸至第二壳体12的底部。第二壳体12上设有用于待测气体进入的通孔4,通孔4包括与第二腔室120连通的第一通孔41和连通第二腔室120和第一腔室110的第二通孔42。第二壳体12的侧壁包括沿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左侧壁123和第二右侧壁124,第一通孔41设在第二左侧壁123和第二右侧壁124上,且第二左侧壁123和第二右侧壁124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设在第二壳体12的顶壁上以连通第二腔室120和第一腔室110。第二腔室120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第二腔室120分隔成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第二左侧壁123上的第一通孔41与第二左腔室连通,第二右侧壁124上的第一通孔41与第二右腔室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通孔4设在第二壳体12以使气体经第二壳体12的第二腔室120进入第一壳体11的第一腔室110,且第一壳体11上没有设有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的通孔,由此,能够降低红外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提高光源利用率和红外探测器的接受率,从而提高探测效率。
第二壳体12的底部敞口设置且电路板9设在第二壳体12的底部,红外光源2和红外探测器3均设在电路板9的上表面,且红外光源2位于第一通道121内的底端,红外探测器3位于第二通道122内的底端。电路板9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能够获得红外探测器3的实时数据值,并对红外探测器3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温度补偿以及数模转换。该信号处理电路还能够采用脉冲模式对红外光源2进行调制,使红外光源2周期性发光。
反光杯10嵌套在第一通道121内的底端且贴靠第一通道121的内表面,红外光源3设在反光杯10内,反光杯10包括筒形段101和抛物线形段102,抛物线形段102与筒形段101的上端相连,筒形段101的内径沿第一通道121的轴向保持不变。第一通道12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211、第二段1212和第三段1213,其中筒形段101的外周轮廓与第一段1211的内周轮廓相适配,抛物线形段102的内周轮廓与第二段1212的内周轮廓相适配,第三段1213的内径沿第一通道121的轴向保持不变。
其中红外光的传输路径为红外光源2的红外光沿第一通道121传输至第一反射面5并经第一反射面5反射至第二反射面6,入射至第二反射面6的红外光经第二反射面6反射至第三反射面7,入射至第三反射面7的红外光经第三反射面7反射至第四反射面8,入射至第四反射面8上的红外光经第四反射面8反射且沿第二通道122传输至红外探测器3,其中红外光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的传输均是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红外光依次经第一反射面5、第二反射面6、第三反射面7和第四反射面8反射的传输均是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所在的水平平面内,也就是说,红外光在该红外气体传感器中是在竖直平面和水平平面两个平面内进行的传输,充分利用了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空间,能够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大光程的光束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体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
第一壳体上没有设置与第一腔室连通的通孔;
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
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顶壁、第二左侧壁和与所述第二左侧壁彼此相对的第二右侧壁,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二左侧壁和所述第二右侧壁,所述第二左侧壁和第二右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右腔室,所述第二左侧壁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左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右侧壁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右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第二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侧壁和所述第二右侧壁具有面朝电路板的底面,所述第一通孔距离底面具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通孔未贯穿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从所述第二顶壁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嵌套在所述第一通道内且贴靠所述第一通道的内表面,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反光杯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包括筒形段和与所述筒形段的上端相连的抛物线形段,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筒形段的外周轮廓与所述第一段的内周轮廓相适配,所述抛物线形段的内周轮廓与所述第二段的内周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三段的内径沿所述第一通道的轴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包括黄铜、铝合金、塑料或玻璃。
CN201810670537.7A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Active CN110646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537.7A CN110646365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CN202111655582.3A CN1143242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US17/044,315 US11187653B2 (en) 2018-06-26 2019-06-26 Infrared sensor and infrared gas detector
EP19825414.6A EP3783669B1 (en) 2018-06-26 2019-06-26 Infrared sensor and infrared gas detector
PCT/CN2019/092986 WO2020001471A1 (zh) 2018-06-26 2019-06-26 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气体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537.7A CN110646365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582.3A Division CN1143242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6365A CN110646365A (zh) 2020-01-03
CN110646365B true CN110646365B (zh) 2021-11-26

Family

ID=6898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582.3A Active CN1143242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CN201810670537.7A Active CN110646365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582.3A Active CN1143242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红外气体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43242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6116U (zh) * 2014-10-09 2015-01-07 上海申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dir红外co2传感器模组
CN104280358A (zh) * 2014-09-05 2015-01-14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红外气体传感器
CN104280357A (zh) * 2014-09-05 2015-01-14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气体传感器
CN104807771A (zh) * 2015-03-19 2015-07-29 河北工业大学 室外环境下机器人有毒有害气体多源嗅觉定位系统
CN105548074A (zh) * 2015-12-31 2016-05-04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校准气室及使用该气室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5222A (en) * 1994-12-05 1995-12-12 Detecto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uggedized gas detector
TWI220790B (en) * 2003-04-10 2004-09-01 Univ Nat Taiwan Infrared photodetector
CN201373848Y (zh) * 2009-03-06 2009-12-30 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及红外气体探测装置
JP6161554B2 (ja) * 2013-04-26 2017-07-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波検出器および電磁波検出器アレイ
CN205656119U (zh) * 2016-03-25 2016-10-19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全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气体传感器
CN107328730B (zh) * 2017-07-05 2019-11-26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全集成式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0358A (zh) * 2014-09-05 2015-01-14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红外气体传感器
CN104280357A (zh) * 2014-09-05 2015-01-14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气体传感器
CN204086116U (zh) * 2014-10-09 2015-01-07 上海申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dir红外co2传感器模组
CN104807771A (zh) * 2015-03-19 2015-07-29 河北工业大学 室外环境下机器人有毒有害气体多源嗅觉定位系统
CN105548074A (zh) * 2015-12-31 2016-05-04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校准气室及使用该气室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6365A (zh) 2020-01-03
CN114324227A (zh) 2022-04-12
CN114324227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8874B (zh) 一种面阵激光雷达及移动平台
JP5543113B2 (ja) ドーム型ガスセンサ
US10605658B2 (en) Spectrometer
CN108535737B (zh)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
EP2772749B1 (en) Detector
US20080316489A1 (en) Gas Sensor
CN100592075C (zh) 气体传感器
CN212311149U (zh) 激光器输出头、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设备
CN110646365B (zh) 红外气体传感器
CN110646363B (zh) 红外气体传感器
CN112740074A (zh) 闪光激光雷达
WO2020001471A1 (zh) 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气体探测器
CN210834659U (zh) 具有双通道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报警装置
CN216926569U (zh) 气体检测装置
JP2012112745A (ja) ドップラーセンサ付き照明器具
CN116793981A (zh) 气体检测装置
CN114965338A (zh)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结构及其应用
KR102223821B1 (ko) 다종 가스 측정 장치
CN220671622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探测装置及激光雷达
JP2005337875A (ja) ガスセンサ
CN219417211U (zh) 一种快速响应的红外气体传感器
KR20170026742A (ko) 광산란 방지 및 내화학성 향상을 위한 광 도파관 및 그 광도파관을 이용한 광학적 가스센서
CN212111834U (zh) 一种对射光幕
CN215448963U (zh) 便携式红外传感器气室
CN215010655U (zh) 一种具有指示灯的耳机充电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