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5733B - 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5733B
CN110645733B CN201910967637.0A CN201910967637A CN110645733B CN 110645733 B CN110645733 B CN 110645733B CN 201910967637 A CN201910967637 A CN 201910967637A CN 110645733 B CN110645733 B CN 110645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necting member
refrigeration system
piec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76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5733A (zh
Inventor
戴巍
王亚男
李珂
沈俊
王昌
禹芳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9676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5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5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5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5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5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7/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intermittently, e.g. 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type
    • F25B17/08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intermittently, e.g. 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type the absorbent or adsorbent being a solid, e.g. sal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31Low ambient temper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具有密封腔、弹热件、驱动装置、预冷组件及热传导件,其中,弹热件设置在密封腔内,弹热件能够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释放热量,弹热件还能够在卸载外力后吸收热量;驱动组件能够给弹热件施加外力,并且驱动组件还能够卸载外力;预冷组件能够将弹热件释放的热量传导到外界;热传导件用于与待冷却对象连接,以使弹热件能够吸收待冷却对象的热量。上述制冷系统的热效率较高且适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低温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极低温制冷技术可以提供极端物理环境,以研究或利用物质的某些特性,同时,还可以使仪器设备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探测、前沿物理、量子计算等对极低温制冷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极低温制冷技术通常是指提供1K以下温度的制冷技术,目前可以实现1K以下制冷温度的制冷技术主要有:吸附制冷、3He-4He稀释制冷以及绝热去磁制冷。
吸附制冷是利用工质的饱和温度与饱和蒸气压的对应关系,吸附剂对吸附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率不同,通过周期性地加热和冷却吸附剂,使得吸附质交替吸附和解析来实现制冷。该类制冷机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其热效率较差。
3He-4He稀释制冷利用了其混合液的特性。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极低温时,3He-4He混合液出现相分离,分别是浓相(含较多3He)和稀相(含较少3He)。3He浓相的焓值低于稀相的焓值,当3He原子通过相分界面从浓相溶解到稀相中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即产生制冷效应。稀释制冷机运行稳定、无振动和电磁干扰,但其运行时需依靠重力,限制了其在空间的应用,且需要使用昂贵的3He。
绝热去磁制冷利用磁制冷工质的磁热效应实现制冷。磁热效应是指磁性材料在变化磁场下磁矩有序度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当磁性材料被磁化时,磁矩有序度增加,磁熵减小,磁工质向外界放热;退磁时,磁性材料的磁矩有序度减少,磁熵增加,磁工质从外界吸热,即产生制冷效应。绝热去磁制冷机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运行不依赖重力;但是由于存在磁体,磁场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限制其在特定场合的需要。
综上所述,目前的极低温制冷技术不足以满足未来技术发展全方位的需求,亟需研究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运行时不依赖重力,干扰较小的制冷系统,以利于满足深空探测、量子计算等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制冷系统。
一种制冷系统,具有密封腔、弹热件、驱动装置、预冷组件及热传导件,其中:
所述弹热件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热件能够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释放热量,所述弹热件还能够在卸载所述外力后吸收热量;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给所述弹热件施加所述外力,并且所述驱动组件还能够卸载所述外力;
所述预冷组件能够通过气体导热吸收弹热件释放的热量;
所述热传导件用于与待冷却对象连接,以使所述弹热件能够吸收所述待冷却对象的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弹性支撑件及驱动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所述密封腔,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弹热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其中,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距离能够对所述弹热件施加所述外力或卸载所述外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盖设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的开口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件两个所述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形成所述密封腔;
所述弹热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冷组件包括预冷件及热开关组件,所述预冷件能够导热,所述预冷件能够吸收所述弹热件被施加外力时所释放的热量,所述热开关组件能够向所述密封腔内充入导热气体和吸收所述密封腔中的所述导热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冷件包括板状本体及一端与所述板状本体固接的肋片,所述肋片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肋片为两个,两个所述肋片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肋片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热件位于两个所述肋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开关组件包括吸附床、加热器及连接管,所述吸附床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上吸附有所述导热气体,所述加热器能够对所述吸附床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吸附剂上吸附的所述导热气体能够从所述吸附剂上释放出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床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预冷件通过导热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为0.3W/m/K 10W/m/K-30W/m/K;
及/或,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冷组件还包括环状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预冷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形成密封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为弹性件,以使所述预冷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弹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气体为3He和4He的混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导热,所述热传导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待冷却对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热件的材料为能够在应力作用下在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转变的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热件为Cu-Al-Mn合金。
上述制冷系统利用弹热件的弹热效应,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释放热量,在卸载外力后会吸收热量,并同时通过设置预冷组件和用于与待冷却对象连接的热传导件,预冷组件能够将弹热件释放的热量传导到外界,热传导件用于与待冷却对象连接,以使弹热件能够吸收待冷却对象的热量而实现对待冷却对象的冷却,以获得极低温制冷温度,与绝热去磁制冷同属固体制冷方式,但相比绝热去磁制冷系统,无需超导磁体,避免了磁场产生的磁干扰对特定工况的影响,使用范围较广;且该制冷系统利用的是同温况下的逆卡诺制冷效率,具有较高的热效率,有利于满足深空探测、量子计算等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连接有待冷却对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0,该制冷系统10为一种极低温制冷系统10。该制冷系统10能够满足深空探测、量子计算等发展的需要。该制冷系统10具有密封腔100、弹热件200、驱动装置、预冷组件及热传导件500。其中,弹热件200设置在密封腔100内,弹热件200能够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释放热量,弹热件200还能够在卸载外力后吸收热量;驱动组件能够给弹热件200施加外力,并且驱动组件还能够卸载外力;弹热件200的热量通过气体导热传给预冷组件;热传导件500用于与待冷却对象20连接,以使弹热件200能够吸收待冷却对象20的热量,以实现制冷系统10对待冷却对象20的冷却。待冷却对象20例如可以为电子探测元件等。
具体地,弹热件200的材料为能够在应力作用下在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转变的材料,以使该制冷系统10利用弹热件200的弹热效应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弹热效应类似于磁热效应,只不过驱动力由磁场变为应力场。当对弹热件200施加载荷(外力)时,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熵减小,向外界放热;当去除载荷(外力)时,材料从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熵增大,从外界吸热,即产生制冷效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热件200为Cu-Al-Mn合金。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热件200为一个,可以理解,弹热件2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20、弹性支撑件330及驱动器340。
第一连接件310大致为平板状结构。
第二连接件320大致为平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一连接件310间隔设置,且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一连接件3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其中,弹热件200位于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调节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距离能够对弹热件200施加外力或卸载外力。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0和第一连接件310平行且相对。弹热件200与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均固接。弹热件200位于密封腔100的中间。
可以理解,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不限于平行设置,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也可以为相互倾斜。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也不限于为平板状结构,例如,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可以为只有相互相对的一面为平面,且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相对的面平行;或者,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为其它结构。
弹性支撑件330与第一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20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密封腔100。具体地,弹性支撑件33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件,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分别盖设在弹性支撑件330的两端的开口上,且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分别与弹性支撑件330两个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形成密封腔100。即弹性支撑件330能够在弹性支撑件330的轴向上伸缩。
驱动器340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310及第二连接件320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调节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的距离。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器340位于密封腔100的外部。驱动器340为两个,一个驱动器340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10的一端和第二连接件32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驱动器340分别第一连接件310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320的另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器340的设置方式及设置个数不限于图示所示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由于密封腔100内的弹热件200受到外部施加载荷(外力)时,即当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共同对弹热件200施加载荷(外力)时,弹热件200在应力作用下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熵减小,弹热件200释放的热量通过气体导热传导给预冷组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预冷组件包括预冷件410及热开关组件420。
预冷件410能够导热,预冷件410部分收容于密封腔100内。预冷件410能够通过气体导热吸收弹热件200被施加外力时所释放的热量。具体地,预冷件410包括板状本体412及一端与板状本体412固接的肋片414。板状本体412与第一连接件310平行且间隔设置。肋片414与板状本体412的一个表面固接。肋片414远离板状本体412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件310,并伸入密封腔100内。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肋片414为两个,两个肋片414间隔设置,且两个肋片414远离板状本体412的一端均穿过第一连接件310,并伸入密封腔100内,弹热件200位于两个肋片414之间。
可以理解,肋片41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肋片4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大于两个。
热开关组件420能够向密封腔100内充入导热气体和吸收密封腔100中的导热气体,预冷件410能够通过导热气体吸收弹热件释放的热量。具体地,热开关组件420包括吸附床422、加热器424及连接管426,吸附床422内设置有吸附剂,吸附剂上吸附有导热气体,加热器424能够对吸附床422进行加热,以使吸附剂上吸附的导热气体能够从吸附剂上释放出来,连接管426的一端与吸附床422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密封腔100内。
具体地,导热气体为3He和4He的混合物,这两种气体有较高的热传导性能,利用气体导热将弹热件释放的热量传导给预冷件410。吸附剂为活性炭等。
进一步地,预冷组件还包括环状的连接体430,连接体430与预冷件410、第一连接件310固接,并共同围设成形成密封空间440,使得连接体430不仅能够连接预冷件410和第一连接件310,还能够使制冷系统10具有一个密封的环境,防止导热气体泄漏。具体地,预冷件410和第一连接件310分别设置在连接体430的轴向上的两个开口上,并密封连接体430的两个开口。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预冷件410的板状本体412靠近肋片414的一面朝向连接体430。
更进一步地,连接体430为弹性件,以使预冷件410与第一连接件310弹性连接。即连接体430能够在连接体430的轴向上伸缩。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体430的轴向与弹性支撑件33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吸附床422与预冷件410通过导热件450连接,导热件450的导热系数比较低,典型数值为0.3W/m/K,从而将吸附床422上的热量传导给预冷件410,同时保证加热器424在加热吸附床422时,热量不会被快速传导出去,以保证吸附剂释放导热气体。具体地,导热件450的热传导效果较第二连接件320弱。导热件450的材质也可以为具有导热系数为上述数值的铜。
第二连接件320能够传导热量,热传导件500连接第二连接件320和待冷却对象20,以实现第二连接件320和待冷却对象20之间的热传导,以与待冷却对象20进行热量传递。具体地,第二连接件320的材质为铜等。第一连接件310的材质可以为导热材料,也可以为非导热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实现制冷的过程具体如下:
驱动器340驱动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中的至少一个移动,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距离逐渐变化,以使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共同对弹热件200施加外力,弹热件200发生形变,随着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距离越来越近,弹热件200承受的载荷越来越大,当达到弹热件200的临界应力时,弹热件200从奥氏体逐步转变为马氏体,弹热件200向密封腔100内释放热量。
加热器424对吸附床422加热,以使吸附床422上的吸附剂释放导热气体,导热气体进入密封腔100,使得导热件200释放的热量通过气体导热传导给预冷板。
然后切断加热器424的电源,加热器424停止加热,吸附剂吸附密封腔100内的导热气体,以阻止气体导热向预冷板传导热量。
驱动器340驱动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中的至少一个移动,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距离逐渐变大,弹热件200从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并吸收热量,从而产生制冷效应,从而对待冷却对象20实现降温的效果。
上述制冷系统10至少有以下优点:
上述制冷系统10利用弹热件200的弹热效应,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释放热量,在卸载外力后会吸收热量,并同时通过设置预冷组件和用于与待冷却对象20连接的热传导件500,预冷组件通过气体导热吸收弹热件200释放的热量,热传导件500用于与待冷却对象20连接,以使弹热件200能够吸收待冷却对象20的热量而实现对待冷却对象20的冷却,以获得极低温制冷温度,与绝热去磁制冷同属固体制冷方式,但相比绝热去磁制冷系统10,无需超导磁体,避免了磁场产生的磁干扰对特定工况的影响,使用范围较广;且该制冷系统10具有潜在的高热效率,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有利于满足深空探测、量子计算等发展的需要。
且上述制冷系统10结构简单,体积小,更有利于满足深空探测、量子计算等发展的需要。另外,上述制冷系统10可以根据负载的需要改变所需弹热件200的结构以及数量,简单,可操作性强,更具有灵活性和可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系统10的制冷过程不限于为上述过程,其循环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预冷组件不限于为上述方式,在它实施例中,预冷组件还为GM型制冷机或其他形式制冷机,也可以是低温氦浴等。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密封腔、弹热件、驱动组件、预冷组件及热传导件,其中:
所述弹热件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热件能够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释放热量,所述弹热件还能够在卸载所述外力后吸收热量;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给所述弹热件施加所述外力,并且所述驱动组件还能够卸载所述外力;
所述预冷组件通过气体导热吸收弹热件释放的热量;
所述热传导件用于与待冷却对象连接,以使所述弹热件能够吸收所述待冷却对象的热量;
所述预冷组件包括预冷件及热开关组件,所述预冷件能够导热,且所述预冷件能够吸收所述弹热件被施加外力时所释放的热量,所述热开关组件能够向所述密封腔内充入导热气体和吸收所述密封腔中的所述导热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弹性支撑件及驱动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所述密封腔,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弹热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其中,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距离能够对所述弹热件施加所述外力或卸载所述外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盖设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的开口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件两个所述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形成所述密封腔;
所述弹热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件包括板状本体及一端与所述板状本体固接的肋片,所述肋片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为两个,两个所述肋片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肋片远离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热件位于两个所述肋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开关组件包括吸附床、加热器及连接管,所述吸附床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上吸附有所述导热气体,所述加热器能够对所述吸附床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吸附剂上吸附的所述导热气体能够从所述吸附剂上释放出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床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预冷件通过导热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为0.3W/m/K;
及/或,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组件还包括环状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预冷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固接,并共同围设成形成密封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为弹性件,以使所述预冷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弹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气体为3He和4He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导热,所述热传导件能够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待冷却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热件的材料为能够在应力作用下在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转变的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热件为Cu-Al-Mn合金。
CN201910967637.0A 2019-10-12 2019-10-12 制冷系统 Active CN110645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7637.0A CN110645733B (zh) 2019-10-12 2019-10-12 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7637.0A CN110645733B (zh) 2019-10-12 2019-10-12 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5733A CN110645733A (zh) 2020-01-03
CN110645733B true CN110645733B (zh) 2021-07-16

Family

ID=6901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7637.0A Active CN110645733B (zh) 2019-10-12 2019-10-12 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57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0250B (zh) * 2020-03-20 2020-12-1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磁制冷与扭转制冷耦合制冷循环装置
CN113074472B (zh) * 2021-03-11 2022-04-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高效回热式热驱动弹热制冷方法及系统
CN114797772B (zh) * 2022-04-02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吸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低温系统的电加热吸附床
CN114857674B (zh) * 2022-04-21 2023-08-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2190A (zh) * 2016-06-01 2016-10-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主动回热式弹热制冷系统
CN106802308A (zh) * 2017-03-30 2017-06-0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材料弹热性能测试装置
CN109323489A (zh) * 2018-10-17 2019-02-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齿轮对称加载结构的纯固态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8385B2 (en) * 2012-03-27 2018-07-10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Solid-state 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10823464B2 (en) * 2017-12-12 2020-11-03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Elasto-caloric heat pump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2190A (zh) * 2016-06-01 2016-10-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主动回热式弹热制冷系统
CN106802308A (zh) * 2017-03-30 2017-06-0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材料弹热性能测试装置
CN109323489A (zh) * 2018-10-17 2019-02-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齿轮对称加载结构的纯固态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5733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5733B (zh) 制冷系统
JP5966740B2 (ja) 磁性構造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冷暖房装置
KR102149720B1 (ko) 자기냉각장치
US6959554B1 (en) Passive gas-gap heat switch for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refrigerator
WO1997001738A1 (en) Closed cycle gas cryogenically cooled radiation detector
CN106679217B (zh) 一种机械振动隔离的液氦再凝聚低温制冷系统
CN109556319B (zh) 一种在轨无源弹热制冷系统方法和制冷装置
US20180347336A1 (en)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usage of a thermoelectric cooler in a downhole tool
US6502419B2 (en) Electro-desorption compressor
CN114151989B (zh) 一种超导磁体
JP6960492B2 (ja) エネルギー変換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温度調節装置
CN104654692A (zh) 应用于极低温制冷机的气隙式热开关及其导热方法
US11209192B2 (en) Cryogenic Stirling refrigerator with a pneumatic expander
JP5289784B2 (ja) 冷凍機一体型低温容器
CN114636262A (zh) 一种热开关
US3397549A (en) Cyclic desorption refrigerator
CN107036320B (zh) 冷压缩式脉管制冷机及预冷式制冷机系统
CN115962581A (zh) 一种极低温弹热制冷系统
US20150135731A1 (en) Closed-Cycle Cryogenic Refrigeration System
KR101562887B1 (ko) 왕복 유동 장치, 상기 왕복 유동 장치를 이용한 능동형 자기재생식 냉동 시스템 및 왕복 유동 방법
JP7277169B2 (ja) 極低温冷凍機用リニア圧縮機
JPS61265464A (ja) 磁気冷凍装置
Sinha et al. Performance of Thermoelectric Based Regenerative Adsorption Cooling System for Harsh Environment
Duband Double stage helium sorption coolers
Singh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Li-Fe-Co-Si Active Magnetic Regenerator for Room Temperature Cooling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