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5570A -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5570A
CN110645570A CN201911040357.1A CN201911040357A CN110645570A CN 110645570 A CN110645570 A CN 110645570A CN 201911040357 A CN201911040357 A CN 201911040357A CN 110645570 A CN110645570 A CN 110645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main
tail
furnace
f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0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强
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Lvyua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Lvyua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Lvyua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Lvyua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03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5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5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5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9/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C9/003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pulverulent fue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包括竖直安装的主炉膛以及尾部烟道,还包括: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烟气再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主炉膛内部以及所述尾部烟道的末端、用于将所述尾部烟道末端的烟气引入所述主炉膛内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在尾部烟道的末端取部分烟气送入主炉膛中,可降低主炉膛内燃烧区的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满足氮氧化物的环保排放要求,降低了环保设备投入及环保设备运行费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将烟气再次通入主炉膛中,还有利于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以及进一步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发展中国家,煤炭资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5%左右。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中氮氧化物(NOX)对环境危害极大,氮氧化物除了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煤炭高温燃烧是NOX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我国锅炉主要以燃煤为主,因此降低燃煤锅炉NOX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技术和装置应用于锅炉的脱硫、脱硝。其中,脱硝技术包括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 SNCR )技术等。因为反应温度控制不到位,反应时间短的问题,烟气中的氮气与碳颗粒的反应量很少,氮氧化物的自分离也来不及进行,致使在锅炉尾部排出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较高。
目前所用燃煤工业锅炉,普遍存在热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所用燃煤工业锅炉,普遍存在热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锅炉结构,包括竖直安装的主炉膛以及尾部烟道,还包括: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烟气再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主炉膛内部与所述尾部烟道的末端、用于将所述尾部烟道末端的烟气引入所述主炉膛内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烟气再循环主风管,所述尾部烟道的末端设有取烟口,所述取烟口与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相连,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设于炉排的靠近尾部一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沿所述炉排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炉排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垂直连接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出口朝下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沿所述炉排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喷嘴;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与所述炉排尾部之间的距离为450-550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炉膛的后部依次并排设有副炉膛和对流通道,所述主炉膛的顶端与所述副炉膛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副炉膛的底端与所述对流通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对流通道的顶端与尾部烟道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炉膛的底部设有炉排,所述主炉膛的底部覆盖所述炉排,所述主炉膛中部和顶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的截面面积,所述副炉膛呈弯折状,且所述副炉膛的底端与所述对流通道的底端之间设有转接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设置在所述副炉膛的内部,所述喷嘴穿过所述副炉膛的侧壁插入所述主炉膛中;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的两端分别穿出炉膛与两个取烟口一一对应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流通道的内部设有对流受热面,所述尾部烟道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所述尾部烟道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后部连接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接脱硫装置;所述取烟口设在所述引风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之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任一方案所述锅炉结构的锅炉炉内脱硝方法,包括:从尾部烟道的末端抽取再循环烟气;将再循环烟气通入主炉膛内部、炉排后部的上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再循环烟气的温度小于等于150℃;所述再循环烟气在总烟气中的占比为15%-25%;所述再循环烟气通入主炉膛的流速为25-35m/s。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在尾部烟道的末端取部分烟气送入主炉膛中,可降低主炉膛内燃烧区的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满足氮氧化物的环保排放要求,降低了环保设备投入及环保设备运行费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将烟气再次通入主炉膛中,还有利于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以及进一步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锅炉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锅炉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锅炉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烟气再循环主风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筒; 2—主炉膛; 3—炉排;
4—副炉膛; 5—对流受热面; 6—尾部烟道;
7—省煤器; 8—空气预热器; 9—引风机;
10—脱硫装置; 11—烟气再循环装置; 12—对流通道;
111—烟气再循环主风管; 11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结构,参考图1和图2,包括竖直安装的主炉膛2以及尾部烟道6,该层然锅炉结构还包括:烟气再循环装置11;烟气再循环装置11连通主炉膛2内部与尾部烟道6的末端、用于将尾部烟道6末端的烟气引入主炉膛2内部。尾部烟道6的始端与炉膛出口相连。尾部烟道6的末端即烟气后流过的部位,越靠近尾部烟道6的末端,烟气的温度越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结构,在尾部烟道6的末端取部分烟气送入主炉膛2中,可降低主炉膛2内燃烧区的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满足氮氧化物的环保排放要求,降低了环保设备投入及环保设备运行费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将烟气再次通入主炉膛2中,还有利于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以及进一步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热效率。
进一步地,该锅炉结构既适用于图1所示的层燃锅炉,同样适用于图2所示的链条锅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烟气再循环装置11包括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尾部烟道6的末端设有取烟口,取烟口与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相连,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设于炉排3的靠近尾部一侧。
取烟口可设置在尾部烟道6末端的侧壁上,用于引出烟气。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用于将从取烟口取出的烟气导入至炉排3的靠近尾部一侧。使得烟气可与炉排3尾部处的灰渣接触,从而可降低灰渣温度,减少灰渣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沿炉排3的宽度方向与炉排3的上表面平行设置。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沿炉排3的宽度方向设置,可使得再循环烟气分布在炉排3的宽度方向上,即均位于炉排3的靠近尾部一侧,便于降低尾部灰渣的温度。
参考图4和图5,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垂直连接有多个喷嘴112,喷嘴112的出口朝下设置。即喷嘴112在炉排3的上方朝向炉排3喷射再循环烟气。进一步地,喷嘴112的出口应位于主炉膛2内部的主燃区;以有效的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沿炉排3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喷嘴112;可对主炉膛2内部主燃区的温度以及灰渣的温度进行均匀的降温,以提高脱销效果以及充分减少灰渣热损失,提高热效率。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与炉排3尾部之间的距离为450-550mm。使得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与炉排3上的灰渣位置对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炉膛2的后部依次并排设有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主炉膛2的顶端与副炉膛4的顶端相连通,副炉膛4的底端与对流通道12的底端相连通,对流通道12的顶端与尾部烟道6相连通。
主炉膛2的后部即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后侧,即烟气后流到的部位。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同样竖直布置,与主炉膛2依次并排相接。该层燃锅炉在主炉膛2的后侧增设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主炉膛2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顶部出口流入副炉膛4,然后从副炉膛4顶部流至底部进入对流通道12中,然后流入尾部烟道6中。
该层燃锅炉结构在主炉膛2的后方依次并排设置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并使主炉膛2顶部与副炉膛4连通,副炉膛4底部与对流通道12连通,从而主炉膛2、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形成S型三回程烟气通道,能够有效的提高烟气的流动距离,增加燃料即煤粉在炉内的燃烧时间,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烟气中未充分燃烧的产物,有利于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保投入,提高经济性。
进一步地,主炉膛2和副炉膛4的四周侧壁上附着有膜式水冷壁;对流通道12的侧壁上同样设有膜式水冷壁,对流通道12内设有对流受热面5,以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膜式水冷壁与下降管相连通,下降管与锅筒1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炉膛2的底部设有炉排3,主炉膛2的底部覆盖炉排3,主炉膛2中部和顶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的截面面积,副炉膛4呈弯折状,且副炉膛4的底端与对流通道12的底端之间设有转接部。
即炉排3全部位于主炉膛2内,炉排3相比原有单炉膛的设置结构不变,将主炉膛2中部和顶部截面变小以便于减小主炉膛2占用宽度,便于并排设置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
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与主炉膛2的顶部和中部并排设置,副炉膛4的底部可弯折使出口朝向炉排3的上方一侧;对流通道12同样可在顶部和中部与副炉膛4并排,底部可弯折使出口朝向一侧;对流通道12底部的出口可位于副炉膛4底部出口的上方。为便于副炉膛4的底部和对流通道12的底部连通,可设置转接部分别与二者连通,烟气在转接部处进行转向,流入对流通道12中。
该种设置结构可减少对现有锅炉炉排3的结构变化,可在现有炉排3设置的基础上,增设副炉膛4和对流通道12,可在原有燃料燃烧量的基础上,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进一步地,主炉膛2的底部和中部可呈弯折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设置在副炉膛4的内部,喷嘴112穿过副炉膛4的侧壁插入主炉膛2中;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的两端分别穿出炉膛与两个取烟口一一对应连接。因为主炉膛2呈弯折状,中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的截面面积,使得炉排3尾部上方对应的主炉膛2空间较小,可将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设置在副炉膛4中,将喷嘴112穿过主炉膛2和副炉膛4之间的膜式水冷壁即可。
可在尾部烟道6末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取烟口,使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的两端与两个取烟口一一对应连接,可便于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的固定安装,以及对炉排3上方进行均匀送入再循环烟气。进一步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与取烟口的连接管路上可设置引风机9,以提供再循环烟气的输送动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流通道12的内部设有对流受热面5,尾部烟道6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省煤器7和空气预热器8,尾部烟道6在所述空气预热器8的后部连接引风机9,引风机9连接脱硫装置10;取烟口设在引风机9和脱硫装置10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层燃锅炉结构的锅炉脱硝方法,包括:从尾部烟道6的末端抽取再循环烟气;将再循环烟气通入主炉膛2内部、炉排3后部的上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抽取的再循环烟气的温度小于等于150℃;再循环烟气在总烟气中的占比为15%-25%;再循环烟气通入主炉膛2的流速为25-35m/s。
具体的,在引风机9出口与脱硫装置10之间设置取烟口,此处烟气温度低于150℃,取此部分烟气送入炉排3后部上方的烟气再循环装置11。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和烟气再循环喷嘴112设置在后拱尾部,垂直向下布置,距炉排3尾部500mm左右,需保证对炉渣的冷却。
最大烟气循环量约取总烟气量的20%左右。实际运行当中,可利用变频风机来调整再循环烟气量,以取得最好的效果。烟气再循环喷嘴112里口尺寸和个数根据烟气量选择,烟气再循环喷嘴112内烟气速度约为30m/s,布置时尽量均布后拱。烟气再循环主风管111和烟气再循环喷嘴112间采用焊接形式,与烟气再循环喷嘴112对应的膜式壁的扁钢根据烟气再循环喷嘴112尺寸开孔。
该层燃锅炉结构及锅炉脱硝方法在锅炉尾部取部分烟气送入炉排3后部,降低炉排3上主燃区的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解决了层燃工业锅炉热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高的问题,可减小层燃锅炉污染物(氮氧化物)处理强度;降低灰渣温度,减少灰渣热损失,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炉膛内火焰的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满足氮氧化物的环保排放要求,降低了环保设备投入及环保设备运行费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炉结构,包括竖直安装的主炉膛以及尾部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烟气再循环装置连通所述主炉膛内部与所述尾部烟道的末端、用于将所述尾部烟道末端的烟气引入所述主炉膛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烟气再循环主风管,所述尾部烟道的末端设有取烟口,所述取烟口与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相连,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设于炉排的靠近尾部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沿所述炉排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炉排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垂直连接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出口朝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炉排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喷嘴;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与所述炉排尾部之间的距离为450-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炉膛的后部依次并排设有副炉膛和对流通道,所述主炉膛的顶端与所述副炉膛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副炉膛的底端与所述对流通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对流通道的顶端与尾部烟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炉膛的底部设有炉排,所述主炉膛的底部覆盖所述炉排,所述主炉膛中部和顶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的截面面积,所述副炉膛呈弯折状,且所述副炉膛的底端与所述对流通道的底端之间设有转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设置在所述副炉膛的内部,所述喷嘴穿过所述副炉膛的侧壁插入所述主炉膛中;所述烟气再循环主风管的两端分别穿出炉膛与两个取烟口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通道的内部设有对流受热面,所述尾部烟道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所述尾部烟道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后部连接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接脱硫装置;所述取烟口设在所述引风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之间。
9.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锅炉结构的锅炉炉内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尾部烟道的末端抽取再循环烟气;
将再循环烟气通入主炉膛内部、炉排后部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炉内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烟气的温度小于等于150℃;所述再循环烟气在总烟气中的占比为15%-25%;所述再循环烟气通入主炉膛的流速为25-35m/s。
CN201911040357.1A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Pending CN110645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357.1A CN110645570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357.1A CN110645570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5570A true CN110645570A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0357.1A Pending CN110645570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55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535A (zh) * 2020-10-30 2021-03-16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低nox污染物的垃圾焚烧炉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316A (zh) * 2007-03-14 2007-08-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利用生物质直燃再燃与烟气再循环工艺脱硝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82408Y (zh) * 2009-04-07 2010-01-13 陈静 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CN102506418A (zh) * 2011-10-19 2012-06-20 山东大学 一种低排放高效层燃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4633666A (zh) * 2013-11-08 2015-05-20 潘老省 一种烟气再循环垃圾焚烧锅炉
CN105020700A (zh) * 2015-07-10 2015-11-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与方法
CN105387453A (zh) * 2015-11-05 2016-03-09 山东大学 一种烟气再循环和超细煤粉再燃的层燃炉及其燃烧工艺
CN106051748A (zh) * 2016-05-26 2016-10-26 中国计量学院 采用烟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的抛煤机链条锅炉
CN207635328U (zh) * 2017-12-20 2018-07-20 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气再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
CN210979819U (zh) * 2019-10-29 2020-07-10 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锅炉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316A (zh) * 2007-03-14 2007-08-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利用生物质直燃再燃与烟气再循环工艺脱硝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82408Y (zh) * 2009-04-07 2010-01-13 陈静 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CN102506418A (zh) * 2011-10-19 2012-06-20 山东大学 一种低排放高效层燃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4633666A (zh) * 2013-11-08 2015-05-20 潘老省 一种烟气再循环垃圾焚烧锅炉
CN105020700A (zh) * 2015-07-10 2015-11-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与方法
CN105387453A (zh) * 2015-11-05 2016-03-09 山东大学 一种烟气再循环和超细煤粉再燃的层燃炉及其燃烧工艺
CN106051748A (zh) * 2016-05-26 2016-10-26 中国计量学院 采用烟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的抛煤机链条锅炉
CN207635328U (zh) * 2017-12-20 2018-07-20 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气再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
CN210979819U (zh) * 2019-10-29 2020-07-10 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锅炉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535A (zh) * 2020-10-30 2021-03-16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低nox污染物的垃圾焚烧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7975B (zh)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控制系统
CN103438437B (zh) 一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贴壁风系统
CN206112904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低氮燃烧系统
CN210891613U (zh) 一种层燃锅炉系统
CN210979819U (zh) 一种锅炉结构
CN110715289B (zh) 一种层燃微流化锅炉结构及燃烧方法
CN110645570A (zh)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炉内脱硝方法
CN110715287B (zh) 一种层燃锅炉结构及锅炉脱硫脱硝方法
CN206234838U (zh) 内置式空气预热器和具有其的co锅炉
CN111981473A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渣燃尽系统及方法
CN202953979U (zh) 一种焦炉
CN208457948U (zh) 一种低氮燃烧的层燃锅炉系统
CN208546969U (zh) 一种增容改造的链条锅炉系统
CN110715444B (zh) 一种分级回水层燃锅炉系统
CN110608445A (zh) 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
CN109442391A (zh) 一种简单高效低氮排放的层燃锅炉
CN106051803B (zh) 烟气净化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链条锅炉
CN205860063U (zh) 烟气净化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链条锅炉
CN110652862B (zh) 一种锅炉结构及锅炉脱硫方法
CN211025814U (zh) 一种锅炉结构
CN103322676A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热风装置
CN111878800A (zh) 一种微流化层燃锅炉燃烧方法
CN208349281U (zh) 针对抛煤机炉改燃生物质的新型炉拱锅炉
CN210891627U (zh) 一种分级送风层燃锅炉结构
CN205279097U (zh) 一种低氮燃烧三废流化混燃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