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9964A -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9964A
CN110639964A CN201910866902.6A CN201910866902A CN110639964A CN 110639964 A CN110639964 A CN 110639964A CN 201910866902 A CN201910866902 A CN 201910866902A CN 110639964 A CN110639964 A CN 110639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earing seat
sensor
spring
mi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69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9964B (zh
Inventor
邢建康
彭艳
孙建亮
张明
戚向东
崔金星
杨彦博
刘才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669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9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9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9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9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9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包括左磁座、左臂、左壳体、定位套、右磁座、杆、滑块、滑道、挡板、右臂、右壳体、电缆、传感器、左弹簧垫、密封圈、弹簧、定位销和右弹簧垫。使用时,将左磁座粘贴在轧机牌坊上,右磁座粘贴在支承辊或工作辊的轴承座上。轧机生产过程中,轴承座水平方向位移变化通过右磁座、杆、滑块、滑道、右臂、右壳体、右弹簧垫,进而传递到弹簧,弹簧将位移变化转换为力的变化,力通过左弹簧垫传递到传感器,传感器输出实时力变化的信号。最终通过传感器获取力的变化反映轴承座的位移变化,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

Description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设备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轧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间隙值的合理选取是轧机能够正常生产的前提。例如在板带轧机中,间隙过小,会造成轧辊无法装入轧机,或装入后无法抽出而影响正常换辊;间隙过大,会影响轧机的水平刚度,从而导致轧机发生振动,造成带材明显的厚差、带材表面明暗相间的条纹,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断带事故,同时会加速轧辊磨损,最终对于设备维护、轧制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都产生不良影响。
传统轧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间隙值的测量方式为,分别测量轴承座宽度与牌坊的开口度,再通过计算轧机牌坊开口度与轴承座宽度的差值,即为当前轴承座与牌坊之间存在的间隙。轧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间隙控制策略,首先制定间隙控制的标准,标准规定间隙的许用范围,如果测量间隙值在标准的许用范围内,则不要调整,如果此间隙超出标准的许用范围,则需要在轴承座两侧加垫片进行相应调整。
这种间隙值测量方式与间隙控制策略存在以下弊端:首先,轴承座宽度与牌坊的开口度为定期检测,如每三个月重新检测并调整一次,这样不能保证间隙控制的实时性,可能出现间隙过大但没到检测调整周期,这种情况下继续生产将对产品和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其次,间隙控制标准的制定以经验为主,为避免出现轧辊无法装入轧机或换辊时无法抽出,间隙的许用范围的下限控制偏大,即按标准调整后的间隙大于最佳数值,从而影响轧机的水平刚度,导致轧机振动的产生;再者,轴承座宽度与牌坊的开口度的检测都是通过测量两者耐磨衬板的几个点然后取平均值,实际间隙值主要决定于衬板的高点,所以这种测量方式也会造成误差;另外,轧制过程中各轧辊传动侧入口和出口、操作侧入口和出口四个位置的间隙处于动态变化,各轧辊两端分别向哪侧偏移或是否出现轧辊交叉的情况无法实时观测。
针对这些问题,已有实时获取轧机轴承座与牌坊之间间隙的方法,采用传感器在线检测此间隙值的变化,为间隙控制起到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轧制现场大量的冷却水、油污等影响,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激光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磁致伸缩式位移传感器、拉绳(拉杆)式位移传感器等常规检测元件无法长期稳定的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能够在恶劣的轧制现场长期稳定的工作,实时监测各轧辊轴承座位置信息,可以对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的控制起到指导作用;进而对减小轧机振动、降低轧辊磨损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包括左磁座、左臂、左壳体、定位套、右磁座、杆、滑块、滑道、挡板、右臂、右壳体、电缆、传感器、左弹簧垫、弹簧、定位销、右弹簧垫;所述左磁座连接至左臂的顶端,所述左臂的底部与所述左壳体进行连接;所述电缆为传感器的信号电缆,所述电缆通过所述左壳体上的孔引出;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之间依次安装所述传感器、所述左弹簧垫、所述弹簧、所述右弹簧垫,所述传感器用螺栓安装在所述左壳体内,所述左弹簧垫与所述传感器直接接触,所述右弹簧垫放置在右壳体内,与所述右壳体直接接触,所述弹簧处于所述左弹簧垫与所述右弹簧垫之间;所述弹簧将位移转换为力,从而使所述传感器采集到所受力的变化,进而表征位移大小;所述左弹簧垫和右弹簧垫材质为弹簧保持架,;所述右壳体的端部进行车削,使其能装入所述左壳体;所述右臂材质的底部与所述右壳体进行连接;所述右磁座、杆、滑块、滑道进行依次连接,所述右磁座通过螺纹与杆连接,所述杆安装在所述滑块内,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滑道内,所述滑道连接在所述右臂;待所述滑块装入所述滑道后,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滑道两端;所述定位套安装在左壳体和右壳体连接处的外侧,并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所述定位套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元件在使用时,首先旋转定位套并带动定位销运动至右壳体异形槽的初始位置,然后将左磁座粘贴在轧机牌坊上,右磁座粘贴在支承辊或工作辊的轴承座上,粘贴位置事先要分别打磨处理干净,最后将定位套旋转至右壳体异形槽的工作位置。
优选地,所述左磁座与右磁座外形尺寸为φ25*11mm,磁力不小于100N,磁座绝缘,其承受不小于150g的加速度。
优选地,所述左壳体外侧加工一个环形槽与两个直槽,直槽平行于左壳体轴线方向,且两个直槽在左壳体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左壳体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同时,左壳体加工一个φ1.5~3mm的孔。
优选地,所述电缆由左壳体引出后在左壳体孔内外两侧的电缆周围涂密封胶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可以为压磁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或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防护等级在IP66以上。
优选地,所述弹簧除采用弹簧形式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弹性体。
优选地,所述右壳体插入左壳体的部分,加工一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圈,未插入左壳体的部分,加工两个异形槽,且两个异形槽在右壳体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右壳体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异形槽分为安装位置、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三部分。
优选地,所述右臂外侧安装两个T型滑道,所述滑块安装在滑道上,并且滑块上装有圆形直线轴承。
优选地,所述定位套内侧安装四个销定位,其中两个定位销沿定位套轴线方向排列,另外两个与其以定位套轴线为中心沿套圆周方向呈180°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够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可以对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的控制起到指导作用,避免出现间隙过大但没到检测调整周期,继续生产对产品和设备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2、能够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根据轴承座实时水平方向信号,进行轧机水平方向振动的故障诊断。
3、相对传统测量几个点取平均值的方法,测量误差减小,进而间隙控制标准许用范围的下限可在原经验制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增加轧机水平刚度,减小轧机振动。
4、能够在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的轧制现场长期稳定的工作,尤其避免了现场大量冷却水对传感器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外貌;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细节示意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中的检测元件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磁座,2-左臂,3-左壳体,4-定位套,5-右磁座,6-杆,7-滑块,8-滑道,9-挡板,10-右臂,11-右壳体,12-电缆,13-传感器,14-左弹簧垫,15-密封圈,16-弹簧,17-定位销,18-右弹簧垫,301-环形槽,302-直槽,1101-安装位置,1102-初始位置,1103-工作位置,00-检测元件,01-轧机牌坊,0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包括左磁座、左臂、左壳体、定位套、右磁座、杆、滑块、滑道、挡板、右臂、右壳体、电缆、传感器、左弹簧垫、密封圈、弹簧、定位销和右弹簧垫。左磁座与右磁座外形尺寸为φ25*11mm,磁力不小于100N,磁座绝缘,可以承受不小于150g的加速度;左磁座带(M5~M6)螺柱,右磁座加工(M5~M6)螺纹孔。左臂材质为不锈钢,顶端加工与左磁座螺柱进行安装的螺纹孔,底部加工柱形沉头孔,便于使用螺栓将其与左壳体进行连接。左壳体材质为不锈钢,最大直径处为φ40~60mm,外侧加工一个环形槽与两个直槽,直槽平行于左壳体轴线方向,且两个直槽在左壳体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左壳体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同时,左壳体加工一个φ1.5~3mm的孔。电缆为传感器的信号电缆,由此孔引出;电缆引出后在此孔内外两侧的电缆周围涂密封胶进行密封。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依次安装传感器、左弹簧垫、弹簧、右弹簧垫,即传感器用螺栓安装在左壳体内,左弹簧垫与传感器直接接触,右弹簧垫放置在右壳体内,与右壳体直接接触,弹簧处于左弹簧垫与右弹簧垫之间。传感器可以为压磁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或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防护等级在IP66以上。弹簧主要作用是将位移转换为力,从而使传感器采集到所受力的变化,进而表征位移大小。因此,弹簧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弹性体。左弹簧垫和右弹簧垫材质为不锈钢,起到弹簧保持架的作用,左弹簧垫和右弹簧垫的弹簧侧中心加工工艺螺纹孔,便于安装或拆卸弹簧垫。如有必要,右弹簧垫与右壳体之间可加装一定厚度的垫片,用于调节弹簧的预应力。右壳体材质为不锈钢,最大直径处为φ40~60mm,端部进行车削,使其能装入左壳体,插入左壳体的部分,加工一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圈,未插入左壳体的部分,加工两个异形槽,且两个异形槽在右壳体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右壳体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异形槽分为安装位置、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三部分。右臂材质为不锈钢,底部加工柱形沉头孔,便于使用螺栓将其与右壳体进行连接,右臂外侧安装两个T型滑道。滑块安装在滑道上,并且滑块上装有圆形直线轴承。挡板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待滑块装入滑道后,安装在滑道两端。杆材质为不锈钢,加工成阶梯形,一端加工(M5~M6)螺纹孔,用于安装右磁座。定位套材质为不锈钢,内径与左壳体和右壳体的最大直径相同,壁厚1~3mm,定位套内侧安装四个销定位,其中两个定位销沿定位套轴线方向排列,另外两个与其以定位套轴线为中心沿套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定位销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φ1.5~3mm,长度为1~2mm。
左壳体孔内外两侧的电缆周围的密封胶和右壳体上的密封圈可使检测元件的防水能力大幅度提升,使此检测元件能够在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的轧制现场长期稳定的工作,尤其避免了现场大量冷却水对传感器的损害。
右壳体上异形槽的安装位置,可以在检测元件组装时使定位套上的定位销顺利导入,实现组装;当定位套上的定位销处于异形槽的初始位置,此时弹簧有一定的预应力,传感器处于量程中间,并且此时右壳体不能相对左壳体发生轴向运动;当定位套上的定位销处于异形槽的工作位置,此时定位销可以在异形槽内沿右壳体轴线方向一定范围内运动,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获取的同时,还能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超出量程等意外情况的出现对传感器造成损害。
轧机工作过程中,支承辊或工作辊轴承座受力发生振动,从而会在水平、垂直和轴向三个方向产生位移变化。而轴承座与轧机牌坊直接间隙是受其水平方向位移变化影响的,滑块的引入可消除轴承座轴向方向位移的影响,滑道的引入可消除轴承座垂直方向位移的影响,从而只将轴承座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进行采集。
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可用于实时获取支承辊或工作辊轴承座与轧机牌坊之间的间隙信息。使用时,首先旋转定位套并带动定位销运动至右壳体异形槽的初始位置(可在定位套和右壳体上加工标记,便于分辨定位销处于安装位置、初始位置或工作位置),左磁座粘贴在轧机牌坊上,右磁座粘贴在支承辊或工作辊的轴承座上,粘贴位置事先要分别打磨处理干净,然后将定位套旋转至右壳体异形槽的工作位置。轧机生产过程中,轴承座水平方向位移变化通过右磁座、杆、滑块、滑道、右臂、右壳体、右弹簧垫,进而传递到弹簧,弹簧将位移变化转换为力的变化,力通过左弹簧垫传递到传感器,传感器输出实时力变化的信号。最终通过传感器获取力的变化反映轴承座的位移变化,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
上述以四辊轧机工作辊为例,应当指出,本方法能够应用于六辊轧机或其他类型的轧机,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图1和图2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包括左磁座1、左臂2、左壳体3、定位套4、右磁座5、杆6、滑块7、滑道8、挡板9、右臂10、右壳体11、电缆12、传感器13、左弹簧垫14、密封圈15、弹簧16、定位销17以及右弹簧垫18。
优选地,左磁座1与右磁座5外形尺寸均为φ25*11mm,其磁力均不小于100N,各磁座绝缘,且能够承受不小于150g的加速度。
优选地,左磁座1带螺柱,优选地,螺柱的尺寸为M5~M6;右磁座5加工螺纹孔,优选地,螺纹孔的尺寸为M5~M6。
左臂2材质为不锈钢,左磁座1设置在左臂2顶端,左磁座1与左壳体3之间是左臂2;优选地,左臂的顶端设置与左磁座1螺柱进行装配的螺纹孔,左臂的底部设置柱形沉头孔,以便于使用螺栓将其与左壳体3进行连接。
优选地,在左壳体的第一端部设置凹陷部,左臂的底部与凹陷部的平台面连接。且左臂的内侧部与左壳体的凹陷部的侧部接触,如图1和图3所示。
左壳体3材质为不锈钢,其最大直径处为φ40~60mm。
左壳体3的外侧加工环形槽301与直槽302,也就是说左壳体3的第二端部设置环形槽301与直槽302,;优选地,环形槽301的数量为一个,直槽302的数量为两个。
直槽30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左壳体3轴线方向,且两个直槽302在左壳体3的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左壳体3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同时,左壳体3加工一个φ1.5~3mm的孔。该孔设置在左壳体3的外侧壁。电缆12为传感器13的信号电缆,电缆12由此孔引出;电缆12引出后在此孔内外两侧的电缆周围涂密封胶进行密封。
左壳体的第二端部设置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为第一阶梯孔。
右壳体的第一端部设置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为圆孔。
且右壳体的第一端部的外侧壁设置为阶梯型外表面,阶梯型外表面的直径较小的部分能够插入第一阶梯孔的直径较大的部分内,以形成容纳传感器13、左弹簧垫14、弹簧16、右弹簧垫18的空腔。
左壳体3和右壳体11之间依次安装传感器13、左弹簧垫14、弹簧16以及右弹簧垫18,,即传感器13用螺栓安装在左壳体3内,左弹簧垫14与传感器13直接接触,右弹簧垫18放置在右壳体11内,与右壳体11直接接触,弹簧16处于左弹簧垫14与右弹簧垫18之间。优选地,传感器13可以为压磁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或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其防护等级在IP66以上。
弹簧16配置用于将位移转换为力,从而使传感器13采集到所受力的变化,进而表征位移大小。因此,弹簧16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弹性体。
优选地,左弹簧垫14和右弹簧垫18材质为不锈钢,作为弹簧16保持架,左弹簧垫14和右弹簧垫18的弹簧侧中心加工工艺螺纹孔,便于安装或拆卸弹簧垫。
如有必要,右弹簧垫18与右壳体11之间可加装预设厚度的垫片,调节弹簧16的预应力。优选地,垫片的厚度为0.1mm~2mm。优选地,右壳体11材质为不锈钢,其最大直径处为φ40~60mm,右壳体的第一端部进行车削,使其能装入左壳体3,其中插入左壳体3的部分的外侧壁设置环形槽,环形槽配置用于安装密封圈15。右壳体11未插入左壳体3的部分的外侧壁设置异形槽,优选地,异型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异形槽在右壳体11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右壳体11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异形槽分为安装位置1101、初始位置1102和工作位置1103三部分。
优选地,右臂10材质为不锈钢,右臂的底部加工柱形沉头孔,便于使用螺栓将其与右壳体11进行连接。右壳体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凹陷部,右臂的底部连接至凹陷部的平台面,右臂的内侧面与凹陷部的侧壁接触。
右臂10外侧安装两个T型滑道8。滑块7安装在滑道8上,并且滑块7上装有圆形直线轴承。挡板9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待滑块7装入滑道8后,安装在滑道8两端。杆6材质为不锈钢,加工成阶梯形,阶梯位置能起到限位作用,使杆不会滑出滑块而与检测元件脱离;一端加工(M5~M6)螺纹孔,用于安装右磁座5。定位套4材质为不锈钢,内径与左壳体3和右壳体11的最大直径相同,壁厚1~3mm,定位套4内侧安装四个销定位17,其中两个定位销17沿定位套4轴线方向排列,另外两个与其以定位套4轴线为中心沿套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定位销17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φ1.5~3mm,长度为1~2mm。
左壳体3孔内外两侧的电缆12周围的密封胶和右壳体11上的密封圈15可使检测元件的防水能力大幅度提升,使此检测元件能够在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的轧制现场长期稳定的工作,尤其避免了现场大量冷却水对传感器13的损害。
如图3所示,右壳体11上异形槽的安装位置,可以在检测元件组装时使定位套4上的定位销17顺利导入,实现组装;当定位套4上的定位销17处于异形槽的初始位置1102,此时弹簧有一定的预应力,传感器13处于量程中间,并且此时右壳体11不能相对左壳体3发生轴向运动;当定位套4上的定位销17处于异形槽的工作位置1103,此时定位销17可以在异形槽内沿右壳体11轴线方向一定范围内运动,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获取的同时,还能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超出量程等意外情况的出现对传感器13造成损害。
轧机工作过程中,支承辊或工作辊轴承座02受力发生振动,从而会在水平、垂直和轴向三个方向产生位移变化。而轴承座02与轧机牌坊01直接间隙是受其水平方向位移变化影响的,如图1所示,滑块7的引入可消除轴承座02轴向方向位移的影响,滑道8的引入可消除轴承座02垂直方向位移的影响,从而只将轴承座02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进行采集。
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00,可用于实时获取支承辊或工作辊轴承座02与轧机牌坊01之间的间隙信息。如图4所示,使用时,首先旋转定位套4并带动定位销17运动至右壳体11异形槽的初始位置1102(可在定位套4和右壳体11上加工标记,便于分辨定位销17处于安装位置1101、初始位置1102或工作位置1103),左磁座1粘贴在轧机牌坊01上,右磁座5粘贴在支承辊或工作辊的轴承座02上,粘贴位置事先要分别打磨处理干净,然后将定位套4旋转至右壳体11异形槽的工作位置1103。轧机生产过程中,轴承座02水平方向位移变化通过右磁座5、杆6、滑块7、滑道8、右臂10、右壳体11、右弹簧垫18,进而传递到弹簧16,弹簧16将位移变化转换为力的变化,力通过左弹簧垫14传递到传感器13,传感器13输出实时力变化的信号。最终通过传感器13获取力的变化反映轴承座02的位移变化,实现轧机牌坊01与轴承座02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
上述以四辊轧机工作辊为例,应当指出,本方法能够应用于六辊轧机或其他类型的轧机,实现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实时获取。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磁座、左臂、左壳体、定位套、右磁座、杆、滑块、滑道、挡板、右臂、右壳体、电缆、传感器、左弹簧垫、弹簧、定位销和右弹簧垫;所述左磁座连接至左臂的顶端,所述左臂的底部与所述左壳体进行连接;所述电缆为传感器的信号电缆,所述电缆通过所述左壳体上的孔引出;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之间依次安装所述传感器、所述左弹簧垫、所述弹簧、所述右弹簧垫,所述传感器用螺栓安装在所述左壳体内,所述左弹簧垫与所述传感器直接接触,所述右弹簧垫放置在右壳体内,与所述右壳体直接接触,所述弹簧处于所述左弹簧垫与所述右弹簧垫之间;所述弹簧将位移转换为力,从而使所述传感器采集到所受力的变化,进而表征位移大小;所述左弹簧垫和右弹簧垫材质为弹簧保持架,;所述右壳体的端部进行车削,使其能装入所述左壳体;所述右臂材质的底部与所述右壳体进行连接;所述右磁座、杆、滑块、滑道进行依次连接,所述右磁座通过螺纹与杆连接,所述杆安装在所述滑块内,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滑道内,所述滑道连接在所述右臂;待所述滑块装入所述滑道后,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滑道两端;所述定位套安装在左壳体和右壳体连接处的外侧,并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所述定位套的相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在使用时,首先旋转定位套并带动定位销运动至右壳体异形槽的初始位置,然后将左磁座粘贴在轧机牌坊上,右磁座粘贴在支承辊或工作辊的轴承座上,粘贴位置事先要分别打磨处理干净,最后将定位套旋转至右壳体异形槽的工作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磁座与右磁座外形尺寸为φ25*11mm,磁力不小于100N,磁座绝缘,其承受不小于150g的加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外侧加工一个环形槽与两个直槽,直槽平行于左壳体轴线方向,且两个直槽在左壳体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左壳体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同时,左壳体加工一个φ1.5~3mm的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由左壳体引出后在左壳体孔内外两侧的电缆周围涂密封胶进行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可以为压磁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或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防护等级在IP66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除采用弹簧形式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弹性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壳体插入左壳体的部分,加工一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圈,未插入左壳体的部分,加工两个异形槽,且两个异形槽在右壳体外侧以其轴线为中心沿右壳体圆周方向呈180°排列,异形槽分为安装位置、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三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臂外侧安装两个T型滑道,所述滑块安装在滑道上,并且滑块上装有圆形直线轴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内侧安装四个销定位,其中两个定位销沿定位套轴线方向排列,另外两个与其以定位套轴线为中心沿套圆周方向呈180°排列。
CN201910866902.6A 2019-09-12 2019-09-12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Active CN110639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6902.6A CN110639964B (zh) 2019-09-12 2019-09-12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6902.6A CN110639964B (zh) 2019-09-12 2019-09-12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9964A true CN110639964A (zh) 2020-01-03
CN110639964B CN110639964B (zh) 2020-10-09

Family

ID=6899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6902.6A Active CN110639964B (zh) 2019-09-12 2019-09-12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99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991A (zh) * 2021-07-06 2021-10-22 燕山大学 一种轧机轴承座间隙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9338A1 (de) * 1975-07-02 1979-01-11 Marotta Scientific Controls Walzspaltmess- und -regelvorrichtung
CN200965470Y (zh) * 2006-11-06 2007-10-24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杆式位置传感器
CN202105858U (zh) * 2011-06-08 2012-01-11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万能轧机水平轧辊的轴向窜动测量装置和万能轧机
CN102784802A (zh) * 2011-05-20 2012-11-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vc轧机十字万向轴状态监控装置及方法
CN207806185U (zh) * 2018-02-01 2018-09-04 商丘魁斗计量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轧辊装配面开口度及辊系间中心偏差测量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9338A1 (de) * 1975-07-02 1979-01-11 Marotta Scientific Controls Walzspaltmess- und -regelvorrichtung
CN200965470Y (zh) * 2006-11-06 2007-10-24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杆式位置传感器
CN102784802A (zh) * 2011-05-20 2012-11-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vc轧机十字万向轴状态监控装置及方法
CN202105858U (zh) * 2011-06-08 2012-01-11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万能轧机水平轧辊的轴向窜动测量装置和万能轧机
CN207806185U (zh) * 2018-02-01 2018-09-04 商丘魁斗计量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轧辊装配面开口度及辊系间中心偏差测量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991A (zh) * 2021-07-06 2021-10-22 燕山大学 一种轧机轴承座间隙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9964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96474A (en) Web tension transducer apparatus
CN109470136B (zh) 一种用于冷轧带钢的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0639964B (zh) 实时获取轧机牌坊与轴承座间隙信息的检测元件主体结构
US6658947B1 (en) Strip flatness measuring device
US20170241865A1 (en) Bearing gauge arrangement
CN102607375A (zh) 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
WO1987005837A1 (en) Shapemeter
CN101116876A (zh) 分片式内孔无调整垫板形检测辊
CN103302112A (zh) 整辊内嵌式板形仪
WO2012162853A1 (en) Sheave monitor
JP2022541532A (ja) 一体の間隙付きケーシングおよび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制動装置および/または緊締装置
CN101985134A (zh) 一种接触式板形测量仪
JP2019020359A (ja) 検知機構
JPH0415510A (ja) ロール回転検出・間隔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9623673U (zh) 一种无缝平直度测量辊
CN113522991B (zh) 一种轧机轴承座间隙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974654A (zh) 一种无缝平直度测量辊
CN202667263U (zh) 一种改进的辊缝调整装置的防磨损结构
CN217616838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森吉米尔轧机支撑辊新支撑结构芯轴
CN219262642U (zh) 卧式往复压缩机的位移探头安装结构
CN109945812B (zh) 一种转轴更换机构及橡塑轴封的密封区域接触宽度监测方法
CN216117840U (zh) 一种噪音注入探头
CN213632049U (zh) 一种板形测量仪
KR19980053189A (ko) 열간사상압연기 채터(Chatter) 발생 감지방법
CN109505957B (zh) 一种轴承轴向间隙调节装置及轴承轴向间隙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