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6768A - 鞋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6768A
CN110636768A CN201880029884.XA CN201880029884A CN110636768A CN 110636768 A CN110636768 A CN 110636768A CN 201880029884 A CN201880029884 A CN 201880029884A CN 110636768 A CN110636768 A CN 110636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shoe
protrusions
midsol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98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6768B (zh
Inventor
成昊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6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20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43B13/12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sole or external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3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provided with wedged, concave or convex end portions, e.g. for improving roll-off of the foot
    • A43B13/145Convex portions, e.g. with a bump or projection, e.g. 'Masai' type sho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3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provided with wedged, concave or convex end portions, e.g. for improving roll-off of the foot
    • A43B13/146Concave end portions, e.g. with a cavity or cut-out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38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A43B13/40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ith cush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3/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 A43B3/0036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shape or design
    • A43B3/0063U-shap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32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shock-absorb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36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earthing or ground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鞋,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包括:第一鞋底,其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及从所述底面部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的多个第一突起;第二鞋底,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面部上的支撑部及从所述支撑部向下突出的圆顶形状的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突出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突出端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和回弹性能的鞋。
背景技术
通常,鞋是用来保护人的脚,当人行走或奔跑时,鞋保护人的脚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但是,当一个人行走或奔跑时,脚上的承重相当大。使用压板分析奔跑过程中的地面反作用力时,可以获悉地面与脚之间的垂直压力大小大约是体重的2~3倍。
因此,要求鞋的鞋底具有缓冲功能,能够缓冲施加到脚底的冲击。当一个人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如果鞋的鞋底不能充分吸收地面施加的冲击,则可能成为关节退行性变化或引起腰痛的原因。
如此,为了充分吸收行走或奔跑时施加到脚底的相当大的冲击,从而避免对骨骼肌肉造成伤害,鞋的鞋底使用各种缓冲件,或者通过降低鞋底自身的硬度来吸收冲击。
但是,既要求鞋的鞋底具有吸收冲击性能,以便踩在地面上时减少冲击,又要求鞋的鞋底具有回弹性能,以便从地面抬起脚时增加回弹力。然而,当鞋的鞋底越是吸收冲击,地面反作用力就会越小,因此吸收冲击性能和回弹性能是二律背反的特性。
习知的鞋的鞋底通过材料所具有的吸收冲击性能单纯发挥缓冲作用,当使用具有优异的吸收冲击性能的材料制造鞋的鞋底时,很难提高鞋底的回弹性和耐久性。
因此,为了同时具有更好的作为二律背反的特性的吸收冲击性能和回弹性能,鞋的鞋底不仅结构复杂、重量增加,而且存在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例如,跑鞋为了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及回弹性能,用充气管及射出结构来制造,但是这种跑鞋的鞋垫、中底和鞋底需要用到至少五六种部件,重量变重,并且生产流程也变得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鞋,不仅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而且轻便。
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鞋包括:第一鞋底,其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及从所述底面部向上突出的圆顶(dome)形状的多个第一突起;第二鞋底,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面部上的支撑部及从所述支撑部向下突出的圆顶(dome)形状的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突出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突出端接合。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圆顶(dome)形状的底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及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另外,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圆顶(dome)形状可以包括上下两部分,下半部的底面是多边形,上半部是半球形,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与地面相对的表面可以是开口的。
另外,所述第一鞋底的底面部和所述第二鞋底的支撑部的边缘可以间隔开,使得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侧面暴露于外部。
另外,所述多个第一突起之间可以以既定的空隙彼此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之间也可以以既定的空隙彼此间隔开。
所述鞋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之间的其中至少一处的补强部件。
所述补强部件可以由硬度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硬度的材料制成。
另外,所述第一鞋底的底面部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鞋底的支撑部的边缘,可以部分接合或全部接合。
所述鞋还可以包括中底,所述中底位于所述第二鞋底上,所述中底与所述第一鞋底的前端及后端结合,并且与第二鞋底的中间部分结合。
另外,所述鞋可以包括: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其从所述中底和所述第一鞋底中的一方延伸出;中底结合用卡孔,其形成在所述中底和所述第一鞋底中的另一方,所述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插入其中。
在所述鞋中,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可以用高频粘接法接合。并且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可以使用热塑性硫化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鞋可以包括: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其从所述第一突起及所述第二突起中的一方延伸出;鞋底结合用卡孔,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突起及所述第二突起中的另一方,所述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插入其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鞋不仅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而且轻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鞋可以有效防止穿着者的脚踝扭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鞋底和中底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剖面图。
图4乃至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形状的主视图及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鞋底和中底的分解图。
图12是图10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鞋底和中底的分解图。
图15是图13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鞋的鞋底和中底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鞋的鞋底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的鞋底的分解图。
图19及图20是对比本发明的实验例与对比例以表示鞋的缓冲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另外,在多个实施例中,对于具有相同构成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代表性地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此外的实施例中,只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附图是概略性的,并未按比例尺图示。附图中的部分的相对尺寸及比率,为了在附图中的明确性及便利,在其大小方面夸张或缩小图示,任意尺寸只是示例而非限定。而且,在两个以上附图中出现的相同的结构物、要素或部件中,相同的参照符号用于表示类似的特征。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表述了本发明理想的实施例。结果,预计图解将有多样的变形。因此,实施例并不限定于图示的领域的特定形态,例如,也包括因制造而发生的形态的变形。
下面,参照图1乃至图3,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101。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描述鞋101的鞋帮以外的部分。鞋帮可以制成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形状,用各种材料制成,并且以各种方式与后述的中底500结合。
如图1乃至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101包括第一鞋底300、第二鞋底400、中底500。
第一鞋底300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350及从底面部350向上突出的圆顶(dome)形状的多个第一突起310。例如,第一突起310的圆顶形状可以是中空的半球形。底面部350和多个第一突起310可以形成为一体。此时,多个第一突起310形成为与地面相对的表面开口且中空的半球形。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鞋101的底面包括平坦的底面部350和由多个第一突起310形成的半球形凹槽。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根据需要,第一鞋底300的底面部350还可形成胎面(tread),以提高与地面的抓地力。
第二鞋底400包括设置于第一鞋底300的底面部上的支撑部450及从支撑部450向下突出的圆顶(dome)形状的多个第二突起410,多个第二突起410的突出端分别与多个第一突起310的突出端接合。例如,第二突起410的圆顶形状也可以是中空的半球状。另外,支撑部450和第二突起410可以形成为一体。在此,支撑部450与穿着者的脚底相对。
如此,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的中空半球形是可以非常有效地吸收冲击并能够复原的一种结构。例如,所有球类项目中使用的球在任何角度都能最快吸收冲击,并且最有效地恢复成圆形。然而,如果球不是圆形而是多面体,则连接面和面的边缘将最快开裂,并且根据面的角度和撞击角度,要恢复的形状也会变得不均匀。
因此,如果鞋的鞋底被制成球形结构,则可以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和回弹性能。然而,如果按照球形结构原样制成鞋底,则不可避免地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会降低鞋的抓地力。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具有将球形切成两半的半球形结构,并且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上下接合,使这些半球形结构的切面彼此背对。
因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101可以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和回弹性能,并且能充分确保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一鞋底300的半球形第一突起310的宽表面面向地面,第二鞋底400的半球形第二突起410的宽表面面向穿着者的脚底,因此不仅可以稳定地支撑穿着者的脚底,还能提高对地面的抓地力。然而,在这种结构中,具有相对半球形结构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的接合面积变小。因此,当使用普通粘合剂接合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时,相接合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有可能无法承受过激动作而彼此脱离。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可以用高频粘接法接合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
高频粘接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粘接材料进行介电加热,将要通过高频机械冲床接合的两种材料置于电极和平板之间,通过高频振动并加热到材料的熔点,与此同时按压材料,使得材料熔融在一起并被牢固熔接。这种高频粘接法可以在几秒钟内迅速加热,牢固熔接,并且可以将材料损失降至最低。
如此,当通过高频粘接法接合第一鞋底300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鞋底400的第二突起410时,可以承受相当于穿着者体重的3~4倍的冲击和急转弯动作带来的横力。
但是,上述高频粘接法并不适用于热固性材料。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可以使用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或热塑性橡胶(Thermo Plastic Rubber,TPR)系列的材料。特别地,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可以使用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TPV)材料。
虽然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TPV)是热塑性弹性体(TPE)系列的聚合物,但是其特性接近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结合了硫化橡胶的特性与热塑性树脂的加工特性。也就是说,热塑性硫化橡胶不仅可以承受压缩及拉伸,而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及耐化学性。另外,热塑性硫化橡胶可以通过高频粘接法易于接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突起310之间以既定的空隙彼此间隔开,多个第二突起410之间也是以既定的空隙彼此间隔开。在此,当半球形状的多个第一突起310和多个第二突起410分别受压而被压瘪时,既定的空隙可提供横向扩展空间。因此,根据第一突起310及第二突起410的大小和变形程度,空隙大小可以多样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鞋底300的底面部350和第二鞋底400的支撑部450的边缘间隔开,以便多个第一突起310和多个第二突起410的侧面暴露于外部。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不仅可以大大减轻鞋101的整体重量,而且可以防止在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之间积水。也就是说,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可以更有用地适用于像水鞋(aqua shoes)一样经常浸在水中的的鞋。
中底500位于第二鞋底400上,与第一鞋底300的前端及后端结合,并且与第二鞋底500的中间部分结合。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的鞋101不仅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而且轻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鞋101可以有效防止穿着者的脚踝扭伤。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一个模具中制作两个注塑件,即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并将中底500放在其上,仅使用两个模具就可以完成鞋101的底部结构,因此可以显着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参照图4乃至图9,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如图4乃至图7所示,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可以形成为圆顶(dome)形状,圆顶形状的底面可以是椭圆形及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另外,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的圆顶形状,其底面可以混合圆形、椭圆形及多边形中的两个以上,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的圆顶形状可以包括上下两部分,下半部的底面是多边形,上半部是半球形,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如此,对于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不仅是中空的半球形,即便是与半球形相似的形状,也可以期待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10乃至图12,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鞋102。
如图10乃至图1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鞋102还包括补强部件600,补强部件600位于第一鞋底300的多个第一突起310和第二鞋底400的多个第二突起400之间的其中至少一处。也就是说,补强部件600未必介于所有的多个第一突起310和多个第二突起410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介于所选位置。
具体地,补强部件600形成为如下形态,即包围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的一部分,并且具有能让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接触的孔。
另外,补强部件600可以由硬度不同于多个第一突起310和多个第二突起410的硬度的材料制成。特别是,补强部件600的硬度可以比多个第一突起310和多个第二突起410硬度高。
例如,补强部件600可以设置在位于穿着者的脚后跟部分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之间。由于施加到穿用者的脚后跟部分的冲击最大,因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通过补强部件600对此进行弥补。
另外,补强部件600还可以设置在位于穿着者的脚内侧中央部分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410之间,以便在行走或奔跑时抑制向脚内侧扭曲,从而分散脚踝所受的承重。在产生内旋的状态下,如果长时间行走或运动时,就会易疲劳,是脚踝或膝盖受伤的主要原因,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抑制这种内旋。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鞋102不仅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而且轻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鞋102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穿着者的脚踝扭伤。
另外,根据需要将补强部件600设置在所选位置上,可以对受到强烈冲击的部位进行补强,或抑制内旋现象。
下面,参照图13乃至图15,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鞋103。
如图13乃至图15所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鞋103中,第一鞋底300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鞋底400的第二突起410可以通过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475和鞋底结合用卡孔394彼此结合。
具体地,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475可以从第二突起410延伸,鞋底结合用卡孔394可以形成在第一突起310中。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475插入鞋底结合用卡孔394中,从而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可以彼此结合。
特别是,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475形成在第二突起410上,鞋底结合用卡孔394形成在第一突起310中,从而可以防止第一鞋底300和第二鞋底400中积水,即便鞋103浸入水中,也能够顺利排水。
另外,中底500和第一鞋底300也可以通过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573和中底结合用卡孔395彼此结合。
具体地,中底500和第一鞋底300中的一方延伸出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573,中底500和第一鞋底300中的另一方可以形成中底结合用卡孔395。另外,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573插入中底结合用卡孔395中,从而中底500和第一鞋底300可以彼此结合。
同时,中底500和第二鞋底400可以用普通粘合剂粘接。
第一鞋底300与地面接触而磨损,相对而言寿命最短,第一鞋底300可以跟第二鞋底400和中底500分离,从而可以通过更换第一鞋底300来修理鞋子。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鞋103不仅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而且轻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更换严重磨损的第一鞋底300,从而可延长鞋的寿命。
图16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鞋104。如图16所示,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374也可以从第一突起310延伸,鞋底结合用卡孔493也可以形成在第二突起410中。
下面,参照图17及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鞋105中,省略掉第一实施例的中底500,第二鞋底400代替发挥中底500的角色。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由于省略了中底500,所以第一鞋底300的底面部350的边缘和第二鞋底400的支撑部450的边缘,可以部分接合或全部接合。例如,第一鞋底300的底面部350的前端及后端可以分别与第二鞋底400的支撑部450的前端及后端结合。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鞋105不仅具有更简单的结构,还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可以和第二实施例乃至第四实施例结合。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乃至第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中底500。
下面,参考图19及图20,对比本发明的实验例与对比例,来观察鞋的穿着效果。
如图19所示,在实验例中,多个第一突起和多个第二突起分别独立发挥缓冲作用。因此,在本发明的实验例中,即使鞋的穿着者在不规则的地面上行走或奔跑过程中踩到石头,也可以使脚踝扭伤最小化。
相反,如图20所示,如果是比较例的普通鞋,当穿着者在不规则的地面上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内侧踩到石头,脚向外倾斜的时候脚踝会扭伤。换句话说,鞋的穿着者在不规则的地面上行走或奔跑时,很可能会受伤。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须特征的前提下,可以以其它具体形态实施。
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应理解为在所有方面只是示例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所述详细说明,而是由后述的权利要求书表示,从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及范围以及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应理解为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提供一种鞋,所述鞋不仅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性能、回弹性能及抓地力,而且轻便。

Claims (14)

1.一种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包括:
第一鞋底,其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面部及从所述底面部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的多个第一突起;
第二鞋底,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面部上的支撑部及从所述支撑部向下突出的圆顶形状的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突出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突出端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圆顶形状的底面是圆形、椭圆形及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圆顶形状包括上下两部分,下半部的底面是多边形,上半部是半球形,其中,所述多边形至少具有12个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与地面相对的表面是开口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鞋底的底面部和所述第二鞋底的支撑部的边缘间隔开,使得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侧面暴露于外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之间以既定的空隙彼此间隔开,
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之间也是以既定的空隙彼此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之间的其中至少一处的补强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部件由硬度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硬度的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鞋底的底面部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鞋底的支撑部的边缘,部分接合或全部接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还包括中底,所述中底位于所述第二鞋底上,所述中底与所述第一鞋底的前端及后端结合,并且与第二鞋底的中间部分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包括:
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其从所述中底和所述第一鞋底中的一方延伸出;
中底结合用卡孔,其形成在所述中底和所述第一鞋底中的另一方,所述中底结合用卡合突起插入其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用高频粘接法接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使用热塑性硫化橡胶材料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包括:
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其从所述第一突起及所述第二突起中的一方延伸出;
鞋底结合用卡孔,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突起及所述第二突起中的另一方,所述鞋底结合用卡合突起插入其中。
CN201880029884.XA 2017-05-22 2018-02-12 Active CN110636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63116A KR101991168B1 (ko) 2017-05-22 2017-05-22 신발
KR10-2017-0063116 2017-05-22
PCT/KR2018/001794 WO2018216882A1 (ko) 2017-05-22 2018-02-12 신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6768A true CN110636768A (zh) 2019-12-31
CN110636768B CN110636768B (zh) 2021-08-13

Family

ID=6439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9884.XA Active CN110636768B (zh) 2017-05-22 2018-02-12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4280B2 (zh)
EP (1) EP3632252A4 (zh)
KR (1) KR101991168B1 (zh)
CN (1) CN110636768B (zh)
WO (1) WO20182168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6973B1 (ko) 2017-05-23 2021-11-16 나이키 이노베이트 씨.브이. 등급화된 응답을 갖는 중창
KR102258453B1 (ko) 2017-05-23 2021-06-02 나이키 이노베이트 씨.브이. 등급화된 응답을 갖는 중창 시스템
WO2018217557A2 (en) 2017-05-23 2018-11-29 Nike, Inc. Domed midsole with staged compressive stiffness
IT201800010239A1 (it) * 2018-11-12 2020-05-12 Geox Spa Suola di calzature perfezionata
CN115153151A (zh) * 2018-11-20 2022-10-1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鞋类囊系统
CN113163898B (zh) 2018-11-20 2022-08-26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鞋类囊系统
US20220039515A1 (en) * 2018-12-13 2022-02-10 Apos Medical Assets Ltd. Map for footwear
US11396117B2 (en) * 2019-10-03 2022-07-26 Saucony,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otwear
USD958502S1 (en) 2019-12-17 2022-07-26 Nike, Inc. Shoe
USD938702S1 (en) 2019-12-17 2021-12-21 Nike, Inc. Shoe
USD932150S1 (en) * 2019-12-17 2021-10-05 Nike, Inc. Shoe
EP4157018A1 (en) 2020-05-27 2023-04-05 NIKE Innovate C.V. Footwear with fluid-filled bladder
KR20220040082A (ko) * 2020-09-23 2022-03-30 성호동 신발
USD961894S1 (en) * 2021-08-17 2022-08-30 Nike, Inc. Shoe
USD961896S1 (en) * 2021-08-17 2022-08-30 Nike, Inc. Shoe
US20230354959A1 (en) * 2022-05-09 2023-11-09 Reebok International Limited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geometric cushion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90881A (en) * 1936-04-20 1937-08-24 Wilmer S Wilson Footwear
US4535553A (en) * 1983-09-12 1985-08-20 Nike, Inc. Shock absorbing sole layer
JPS60150701A (ja) * 1984-01-17 1985-08-08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運動シユ−ズ用ミツドソ−ル
US5572804A (en) * 1991-09-26 1996-11-12 Retama Technology Corp. Shoe sole component and shoe sole component construction method
IT1291138B1 (it) * 1997-04-11 1998-12-29 Onifares Elpidio Squadroni Suola antiurto autopulente per calzature aerate
US6029962A (en) * 1997-10-24 2000-02-29 Retam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hock absorbing compon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WO2006065047A1 (en) * 2004-12-15 2006-06-22 Ho-Hyoung Lee A health footwear having improved heel
KR100584527B1 (ko) * 2005-12-07 2006-05-30 이호형 터널부가 형성된 구름운동 건강신발 장착용 미드솔 및 이의제작방법
US7685743B2 (en) * 2006-06-05 2010-03-3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or other foot-receiving device having a fluid-filled bladder with support and reinforcing structures
US7757411B2 (en) * 2007-04-25 2010-07-20 Wolverine World Wide, Inc. Shock absorbing footwear construction
US8863408B2 (en) * 2007-12-17 2014-10-21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structure with a fluid-filled chamber
US8621767B2 (en) * 2009-05-11 2014-01-07 Reebok International Limited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upport structure
KR100912646B1 (ko) 2009-05-29 2009-08-21 이창호 내부 터널돌기형 마사이워킹용 신발밑창
KR20110045439A (ko) 2009-10-27 2011-05-04 박무영 다방향으로의 충격 흡수가 가능한 신발창
US20110314695A1 (en) * 2010-06-23 2011-12-29 Chieh-Yang Tsai Shock absorbing outsole
CN201995710U (zh) * 2011-04-02 2011-10-05 晋江东亿鞋业有限公司 缓震轻便运动鞋
KR20150056946A (ko) 2013-11-18 2015-05-28 김광석 이중 쿠션 기능을 가진 신발 중창
CN103750596B (zh) 2014-01-08 2015-02-18 王柯平 一种新型弧线运动助长鞋
CN105939629B (zh) 2014-02-01 2018-02-06 楔形拉风有限公司
CN204245304U (zh) 2014-10-11 2015-04-08 周员生 鞋底
KR101731627B1 (ko) * 2015-04-28 2017-04-28 김덕기 신발의 충격흡수장치
CN204994740U (zh) * 2015-09-21 2016-01-27 牧童集团有限公司 运动童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91168B1 (ko) 2019-06-19
CN110636768B (zh) 2021-08-13
US11464280B2 (en) 2022-10-11
EP3632252A1 (en) 2020-04-08
KR20180127844A (ko) 2018-11-30
WO2018216882A1 (ko) 2018-11-29
EP3632252A4 (en) 2021-01-13
US20200359737A1 (en)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768B (zh)
CN111011987B (zh) 用于鞋的鞋底
US7493708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plate dividing a support column
US5005299A (en) Shock absorbing outsole for footwear
US20110314695A1 (en) Shock absorbing outsole
US9901135B2 (en) Footwear with flexible auxetic ground engaging members
JP2007203069A (ja) 歩行矯正用靴底
KR20120063287A (ko) 충격흡수부재, 충격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밑창 및 충격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신발
WO2005120271A1 (en) Shoes for absorbing sock
KR101625917B1 (ko) 기능성 신발물품
KR101208487B1 (ko) 보행추진부재가 내장된 신발
CN116546901A (zh)
KR101418672B1 (ko) 신발 밑창
KR20120063413A (ko) 충격흡수부재, 충격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밑창 및 충격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신발
KR20130117104A (ko) 충격 흡수형 신발 구조
KR101477660B1 (ko) 탄성링 및 탄성밴드를 이용하여 완충칼럼의 복원력을 향상시킨 기능성 신발물품
KR102024770B1 (ko) 트램펄린 구조를 갖는 신발바닥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발
CN214103460U (zh) 一种具有侧向支撑功能的运动鞋
KR101451377B1 (ko) 충격흡수 기능을 갖는 신발
KR20120063417A (ko) 충격흡수부재, 충격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밑창 및 충격흡수부재를 구비한 신발
JPH0420606B2 (zh)
KR101021289B1 (ko) 이중발포성형의 일체형 폴리우레탄미드솔을 구비한 신발
JP2024063412A (ja) ソール及びシューズ
KR101636534B1 (ko) 탄성플레이트를 이용하여 완충칼럼의 복원력을 향상시킨 기능성 신발물품
KR20190114305A (ko) 트램펄린 구조를 갖는 신발바닥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