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6408B -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6408B
CN110636408B CN201910542189.XA CN201910542189A CN110636408B CN 110636408 B CN110636408 B CN 110636408B CN 201910542189 A CN201910542189 A CN 201910542189A CN 110636408 B CN110636408 B CN 110636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ignal
level measurement
time
level
f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21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6408A (zh
Inventor
T.D.罗森克兰兹
O.德雷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vanto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vanto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vanto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Sivanto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61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5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6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6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04R25/505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8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 H04M9/082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using echo cancell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021/02082Noise filtering the noise being echo, reverberation of the spee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43Signal processing in hearing aids to enhance th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其中,提供音频信号,其中,执行音频信号的第一水平测量(1、1’),其中,至少有时在第一水平测量期间执行音频信号的第二水平测量(2、2’),其中,执行具有消退时间(16、16’)和/或调节时间(6、6’)的第一水平测量,该消退时间或者调节时间与第二水平测量的消退时间(18、18’)或者调节时间(12、12’)不同,其中,根据音频信号中的声音事件(4)的贡献,通过音频信号(50)的减弱,来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并且其中,根据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之间的差(20、20’)来控制减弱。

Description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声音混响大多在封闭或者至少部分封闭的空间内,由于产生的声音事件在空间的壁上以及在空间内存在的其它物体上的多次反射而形成。在此,根据空间的几何结构和空间的壁,以及根据在空间中存在的物体的类型、数量和几何结构,混响的消退时间发生变化,回响的消退时间附加地还受在空间内存在的表面的特性影响。在此,与可以孤立地作为产生的声音事件的一种“重复”而感知到的回波不同,混响形成声音事件的基本上连续的“回响”。
虽然对于尤其是对音乐的舒适的声音感受来说,最小程度的混响甚至是期望的,以便抵消太“干”的类似顿音的声音,但是对于语音贡献的理解来说,声音混响经常是不利的,因为用于区分尤其是各个辅音的特征声音事件仅具有非常短的持续时间,并且与混响的相应的叠加,在此可能部分明显地使谱信息失真。根据消退时间,这甚至可能对于区分用于识别元音的共振峰(Formanten)来说成为问题。
在经常用于补偿相关佩戴者的听力损失的听力设备中,对于佩戴者来说尽可能容易理解的、对佩戴者的对话伙伴的语音贡献的再现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缺乏对语音贡献的声音理解,并且伴随着佩戴者可识别的信息损失的情况下,可能感觉听力损失特别明显,因此特别不舒服。因此,在听力设备中经常用于改善语音贡献的可理解性的技术。
然而,现在,尤其是在使用听力设备时,声音混响可能以特殊的程度影响如此重要的语音可理解性:在听力设备中,在那里进行的用于补偿佩戴者的听力损失的特定于佩戴者的信号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也使用通过听力设备的麦克风产生的输入信号的动态压缩。在此,动态压缩尤其是应当有助于放大小声的声音事件(由于佩戴者的听力损失,佩戴者几乎感知不到或者不再感知到小声的声音事件),直到达到足够的可感知性为止,而在此不会也将相同的放大应用于佩戴者可以没有大问题地感知到的足够响亮的声音事件,因此进一步的放大可能产生令人不舒服的音量。
然而,这种动态压缩也“压缩”声音混响,从而与产生声音混响的声音事件相比,声音混响经历相应地更大的放大。由此,一方面,佩戴者感受到当前环境中的消退时间更长,另一方面,由于上面描述的相互关系,影响语音贡献的可理解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给出一种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于尽可能低的计算复杂度而可以实时执行,并且在此提供尽可能逼真的声波图。
根据本发明,所提到的技术问题通过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来解决,其中,提供音频信号,其中,对音频信号进行第一水平测量,其中,至少有时在第一水平测量期间,对音频信号进行第二水平测量,其中,执行具有与第二水平测量的消退时间不同的消退时间的第一水平测量,和/或其中,执行具有与第二水平测量的调节时间不同的调节时间的第一水平测量,其中,根据音频信号中的声音事件的贡献,通过减弱音频信号来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并且其中,根据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之间的差来控制减弱。部分本身被视为具有创造性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下面的描述的主题。
在此,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尤其是理解为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如下信号贡献,在通过音频信号映射的真实的声音情形中,这些信号贡献通过声音混响形成。在此,尤其是借助一个或多个电声转换器提供音频信号,其将所述真实的声音情形转换为一个或多个尤其是电信号。在此,为了提供音频信号,还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如此产生的尤其是电信号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例如可以包括数字化、放大、动态压缩,或者也可以包括噪声抑制。在此,声音混响尤其是理解为产生的声音事件的声音在例如至少部分封闭的空间的壁和/或物体上的反射,其中,由于声音事件产生的传播的声音在固定的位置上的多次反射,形成声音事件的连续或者几乎连续的消退。
在此,水平测量尤其是理解为,通过水平测量形成数学函数,或者水平测量可以作为如下函数来表示,通过该函数,将音频信号的幅值和/或幅值的包络线和/或幅值的数值平方(Betragsquadrat),以优选严格单调的方式,并且特别优选以没有拐点的方式,映射为相应的水平值。在此,尤其是也设置如下函数,在这些函数中,函数的输入参量和映射的水平值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对数式的,而且在此,术语水平测量也应当包括更常见的具有合适的单调特性的函数。
至少有时在第一水平测量期间对音频信号进行第二水平测量尤其是理解为,相应地仅在离散的时间点执行两个水平测量中的一个,该水平测量可以在提供音频信号时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的离散化期间进行,其中,可以对在如此形成的离散的支持点之间缺少的水平值进行插值,从而使得能够在要检查的时间段上,与另一个水平测量进行尤其是连续的比较。然而,优选可以(在通过数字化进行预先给定的离散化的过程中)连续地执行两个水平测量。
在此,水平测量的消退时间尤其是应当理解为,在音频信号中的信号贡献和水平测量的相应的水平偏移(Pegel-Ausschlag)之后,在音频信号中没有其它信号贡献的情况下水平测量下降到0或者下降到水平偏移的预先给定的一部分之前,经过的时间,即例如用于60dB的减小的时间常数T60。水平测量的调节时间尤其是理解为,在音频信号中的自发开始的静态的信号贡献之后,在水平测量达到与静态的信号贡献对应的、信号水平的渐进的极限值的预先给定的份额之前,经过的时间。在此,更短的调节时间尤其是意味着水平测量对音频信号中的自发开始的信号贡献的更快速的反应。
因此,尤其是两个水平测量中的每个与调节时间和消退时间相关联,其中,对于这里的方法,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在分别与其相关联的调节时间和消退时间这两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方面彼此不同,其中,对于水平测量,不仅在调节时间方面、而且在消退时间方面也可以不同。在此,尤其是可以将第一水平测量的调节时间称为第一调节时间,并且将第一水平测量的消退时间称为第一消退时间,其中,可以将相应的与第二水平测量相关联的参数称为第二调节时间和第二消退时间。
因此,得到如下三种可能性,即,两个调节时间相同,而第一消退时间与第二消退时间不同,或者两个消退时间相同,而第一调节时间与第二调节时间不同,或者第一消退时间与第二消退时间不同,并且在此第一调节时间与第二调节时间也不同。
声音事件尤其是理解为在通过音频信号映射和/或用于借助相应的转换器提供音频信号的真实的声音情形中产生声音的任意事件,其中,产生声音的事件在时间上可以与明确的终点相关联。在这种意义上,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尤其是意味着抑制在真实的声音情形中对应于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的信号贡献。
在此,为了抑制声音混响而减弱音频信号,尤其是可以根据相应的放大因子或者减弱因子进行,其中,根据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之前的差控制所述因子。
所提出的方法使得能够根据由于不同的消退时间或者不同的调节时间而产生的第一和第二水平测量中的不同的水平曲线,将音频信号中的声音事件的贡献,与对应于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的音频信号中的贡献彼此区分开,并且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相应的减弱。
在此,第一水平测量与第二水平测量至少在消退时间方面或者在调节时间方面不同,或者在所提到的两个时间常数方面不同。对于两个水平测量的不同的消退时间,与在具有更长的消退时间的水平测量中相比,在具有更短的消退时间的水平测量中,声音混响的贡献更快地减小。如果在音频信号中不再存在独立的声音事件,而是在那里仅仍然记录了声音混响的贡献,则第一水平测量与第二水平测量之间的差由此增大,这一方面可以用于控制音频信号的减弱,使得随着差的增大,更大地减弱音频信号。在调节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突然开始的声音事件造成两个测量的差的突然增大,因为具有更慢的调节时间的水平测量更晚才对开始的声音事件做出反应。因此,对于不同的调节时间,可以使用差的突然增大来进行控制,使得在一定程度上中断或者不应用音频信号的减弱。
尤其是可以按照频带来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即针对所提到的水平测量,将音频信号分解到各个频带中,因此根据分解相应地按照频带来执行两个水平测量,并且可以相应地不同地控制各个频带中的音频信号的相应的减弱。这考虑如下情况,即,给定环境中的声音混响的消退可以具有部分明显的频率相关性,因此对于特定的频带来说可能有利的是,不对音频信号应用减弱或者仅对音频信号应用小的减弱,以尽可能使音频信号的改变或者失真最小化。
优选以第一消退时间执行第一水平测量,并且以第二消退时间执行第二水平测量,第二消退时间大于第一消退时间,其中,通过第一水平测量与第二水平测量的差的单调增加的函数,来控制对音频信号的减弱,以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如果在音频信号中仅仍然存在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而在那里没有记录声音事件本身的贡献,则音频信号中的信号走向,基本上通过表征通过音频信号映射的真实的声音情形的消退特性来给出。对于音频信号中的通过声音混响产生的贡献,由于用于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的两个消退时间不同,两个水平测量之间的差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现在,可以使用该差,一方面作为安全性的指示,即相关信号贡献实际上通过声音混响给出,另一方面作为与产生声音混响的声音事件的时间距离的指示。就此而言,在所描述的情况下,现在可以以如下方式来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即,随着两个水平测量之间的差的增大,更强地抑制音频信号,即,通过差的单调增加的函数来描述减弱,因为在此假设,在差增大时,不存在通过与产生声音混响的声音事件不同的声音事件产生的独立的新的信号贡献,因此在音频信号中,仅消退的声音混响仍然提供实质性的贡献。尤其是当通过动态压缩进一步处理音频信号时,在此可能有利的是,以所提到的方式,随着消退的增加,抑制声音混响,从而消退不会由于动态压缩而人为地增加,由此延长。
适宜地,在此,以第一调节时间执行第一水平测量,并且以与第一调节时间相同的第二调节时间执行第二水平测量。在此,第二消退时间大于第一消退时间。这具有如下优点:两个水平测量中的声音事件相应地产生具有相同的调节特性的水平偏移,由此可以根据两个水平测量,来识别独立的声音事件,这可以用来控制声音混响的抑制。例如,通过已经提到的两个水平测量的差形成,在两个水平测量中的水平偏移同时高的情况下,通过两个水平测量的差消失,可以推断出独立的声音事件,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停止在必要时用于抑制先前开始的声音混响的音频信号的减弱。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以第一调节时间和第一消退时间执行第一水平测量,并且以与第一调节时间不同的第二调节时间和与第一消退时间相同的第二消退时间执行第二水平测量。在此,根据第一水平测量与第二水平测量之间的差的增大,推断出声音事件,其中,在声音事件开始后,借助第一水平测量与第二水平测量的差的单调减小的函数,来控制对音频信号的减弱,以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在此,尤其是可以通过差增大至超过预先给定的阈值,来触发声音事件的识别。
如果以所描述的方式推断出可能在音频信号中产生声音混响的信号贡献的声音事件,则由于两个水平测量的消退时间相同,在另外的信号贡献消失时,声音混响在两个水平测量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消退特性,由此在理想情况下,在消退特性开始时在两个水平测量中水平测量的差接近0。当测量的水平达到在音频信号中真实存在的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时,两个水平测量分别过渡到其消退特性,然后根据两个水平测量的共同的消退时间,与声音混响一起消退。就此而言,可以使用两个水平测量的差,来控制声音混响的抑制,使得在识别出声音事件之后,使用减小、尤其是消失的差,作为在音频信号中不存在独立的声音事件的另外的贡献、而仅存在声音混响的指示,从而在最大范围内使用音频信号的减弱。识别出声音事件之后的可变的、尤其是增大的差,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仍然存在另外的较小的声音事件的指示,因此优选仍然不最大地抑制音频信号。
在此,对减弱的控制一方面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根据所述差的增大识别出声音事件之后,一旦第一水平测量与第二水平测量之间的差又下降到预先给定的极限值以下,则使用恒定的减弱作为“触发器”,因为假设存在声音事件、即尤其是声音事件的声音混响的消退特性,其导致水平测量的差消失。另一方面,在识别出声音事件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也可以以预先给定的方式,并且在必要时根据作为参考参量的声音事件的最大水平,增大减弱,这进一步减小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贡献。
有利地,选择第一水平测量,使得其具有指数消退特性。优选也选择具有指数消退特性的第二水平测量。在此,指数消退特性尤其是理解为,在具有明确地定义的终点的声音事件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通过相应的水平测量输出的水平值以指数方式减小,或者随着时间,以对数标度线性地减小。这具有如下特别的优点:第一水平测量的消退特性反映声音混响的真实的消退特性。
在真实的声音情形中,声音事件可能在空间的壁和物体上被反射,其中,对于给定的环境,相应的反射的声音与初始的声音事件的声压水平有关。反射的声音一方面可能再次在另外的壁和物体上被反射,其中,再次反射的声音份额同样与第一次反射的声音水平有关。连续反射的这种相关性的结果是真实的声音情形中的声音事件的指数消退特性。通过选择同样具有指数消退特性的第一水平测量,在适当地选择相关联的第一消退时间的情况下,可以调节第一水平测量,使得第一水平测量基本上再现作为音频信号的基础的真实的声音情形的消退特性。
在此,优选通过一阶递归低通滤波器来实现第一水平测量。这种滤波器提供期望的指数消退特性。也特别优选通过一阶递归低通滤波器来实现第二水平测量。
适宜地,针对产生要提供的音频信号的环境,选择物理消退时间常数,作为第一水平测量的第一消退时间。在此,产生音频信号尤其是理解为借助合适的转换器对真实的声音情形的相应的转换。作为消退时间常数,在此例如可以使用T60,其是声音水平下降60dB的时间。
进一步被证明有利的是,确定音频信号的噪声背景,其中,根据音频信号的噪声背景来控制音频信号的减弱,并且特别优选根据噪声背景来修改、应用、停止或者又开始音频信号的减弱。为了确定噪声背景,尤其是可以使用根据第一水平测量和/或第二水平测量获得的对声音事件的认识,从而例如不将识别出的超过最小水平的声音事件解释为噪声。但是也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方式来确定音频信号的噪声背景。在此,在抑制声音混响时,根据噪声背景尤其是相应地更小地应用音频信号的减弱的形式的、音频信号的减弱的修改,可以防止确定的声音混响使音频信号下降或者“被压制”到其实际平均存在的噪声份额以下,这可能被感知为不自然的。
在此,特别优选在音频信号中执行噪声抑制,其中,附加地根据噪声抑制来控制减弱。这尤其是意味着,音频信号不下降到在应用噪声抑制之后在音频信号中存在的噪声背景以下。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听力设备的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其中,借助听力设备的输入转换器,根据环境的声音信号提供音频信号,并且其中,在音频信号中,通过前面描述的方法来抑制声音混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听力设备,听力设备具有用于产生音频信号的输入转换器和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前面描述的方法。在此,针对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和其扩展方案给出的优点,同样可以转用于听力设备中的方法和听力设备本身。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
图1以时间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相同的调节时间和相应地不同的消退时间对相同的音频信号进行的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
图2以时间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相同的消退时间和相应地不同的调节时间对相同的音频信号进行的第一水平测量和第二水平测量,以及
图3以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听力设备。
在所有附图中,彼此相应的部分和参量分别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以关于时间t的时间图,示出了分别对未详细示出的音频信号执行的第一水平测量1(实线)和第二水平测量2(虚线)的水平值P。在时间点T0,在音频信号中存在孤立的声音事件4(点线),声音事件4一方面具有明确地定义的终点,另一方面由于记录了要产生的音频信号的物理环境,在音频信号中产生了声音混响的贡献。在此,声音事件4仅具有非常短的持续时间ΔT。因此,声音事件4的所有声音能量集中在该持续时间ΔT内。例如在爆炸、敲击、鼓掌或者类似的具有非常短的持续时间的噪声的情况下,可能是这种情况。
第一水平测量1具有第一调节时间(Einregelzeit)6,在声音事件4开始的时间点T0之后,在第一水平测量具有渐进水平(asymptotischer Pegel)10的预先给定的份额8之前,经过第一调节时间6,其中,渐进水平10对应于如下水平,对于具有与声音事件4相同的信号水平的、静态的连续的声音事件,第一水平测量具有该水平。在此,第二水平测量2的第二调节时间12与第一水平测量的第一调节时间6相同。
由于该原因,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具有相同的调节特性13,因此在标记持续时间ΔT结束、因此标记声音事件4的终点的时间点T1,具有相同的水平的最大值14,该最大值位于渐进水平10下方一点处。现在,在时间点T1,在通过音频信号映射的真实的声音情形中,由混响引起的消退特性开始,从而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现在也按照相应的消退时间过渡至其消退特性15。
在此,第一水平测量1具有刚好对应于消退时间常数T60的第一消退时间16,在第一消退时间之后,声音水平从最大值14减小60dB。第二水平测量2具有大于第一消退时间16的第二消退时间18。由于该原因,对于第一水平测量1,以附图1的图示的对数标度描述指数消退特性的直线,相应地比描述第二水平测量2的消退特性的直线更陡。
现在,如果由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求得差20,则可以使用该差20来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份额,使得以与该差20单调增加地相关的方式减弱音频信号。为此,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由该减弱产生的音频信号22(点划线)的声音水平。
在此,仅在达到音频信号的噪声背景24之前执行减弱,因此在时间点T2(在该时间点,减弱的音频信号22由于根据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的差20的进一步减弱,而下降到噪声背景24以下),根据噪声背景24,以增大的方式撤销减弱。尤其是,代替根据噪声背景24,也可以根据残留的噪声背景26,来进行所提到的减弱的撤销,该残留的噪声背景在执行噪声抑制时由剩余的残余噪声形成。
在图2中,示意性地以关于时间t的时间图,示出了对声音事件4(点线)做出反应的、音频信号的第一水平测量1’(实线)和第二水平测量2’(虚线)的水平值P,其中,声音事件在时间点T0开始,并且在持续时间ΔT之后在时间点T1又结束。现在,在图2中,第一调节时间6’比第二调节时间12’短。这使得在时间点T1,第一水平测量1’具有的最大值14明显位于第二水平测量2’的最大值14’上方。此外,第二水平测量2’在比T1更晚的时间点,才具有第二水平测量2’的最大值14’。也就是说,差20’在两个水平测量1’、2’的调节特性13’期间已经明显分开。因此,现在可以识别出声音事件4。
在此,第一水平测量1’的第一消退时间16’与第二水平测量2’的第二消退时间18’相同,并且被重新选择为消退时间常数T60(参见图1)。在所述在时间点T0之后根据两个水平测量1’、2’的突然分开的差20’识别出声音事件4之后,两个水平测量1’、2’的差又减小,因为紧接在时间点T1之后,第一水平测量1’已经过渡到其消退特性。在此,第二水平测量2’首先仍然进一步针对声音事件4的消退的声音混响进行调节,直到第二水平测量2’的最大值14’达到声音事件4的消退的声音混响的实际的瞬时水平为止。从时间点T1开始差20’减小,可以相应地推导出声音事件4现在结束,并且在音频信号中仅存在消退特性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先前根据差20’的突然增大,识别出声音事件4的出现,则在差20’减小的进程中,可以对音频信号应用预先给定的减弱。如根据图1所描述的,为了抑制声音混响,可以根据噪声背景24或者残留的噪声背景26,重新修改或者撤销音频信号的减弱。
在此,尤其是可以按照频带来执行根据图1和根据图2示出的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为此,将音频信号相应地划分到各个频带中,在各个频带中分别执行所示出的第一和第二水平测量1、1’、2、2’。然后,可以针对每个频带,单独根据在该频带中确定的差20、20’,根据相应的调节特性13、13’和消退特性15、15’,来控制音频信号的减弱。
在图3中,示意性地以框图示出了听力设备40,听力设备40具有输入转换器42、信号处理单元44和输出转换器46。在此通过麦克风给出的输入转换器42根据环境的声音信号48产生音频信号50,具体的声音事件4也进入声音信号48中。现在,可以在信号处理单元44中,以根据图1或者根据图2描述的方式,抑制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信号4的声音混响。对由此产生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尤其是进行动态压缩以及与频带有关的放大,由此产生输出信号52,输出转换器46将输出信号52转换为输出声音信号54。
虽然在细节上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中导出其它变形方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1’ 第一水平测量
2、2’ 第二水平测量
4 声音事件
6、6’ 第一调节时间
8 预先给定的份额
10 渐进水平
12、12’ 第二调节时间
13、13’ 调节特性
14、14’ 最大值
15、15’ 消退特性
16、16’ 第一消退时间
18、18’ 第二消退时间
20、20’ 差
22 减弱的音频信号
24 噪声背景
26 残留的噪声背景
40 听力设备
42 输入转换器
44 信号处理单元
46 输出转换器
48 声音信号
50 音频信号
52 输出信号
54 输出声音信号
ΔT 持续(时间)
P 水平值
T 时间
T0、T1、T2 时间点
T60 消退时间常数

Claims (9)

1.一种用于抑制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其中,提供音频信号(50),
其中,对音频信号(50)进行第一水平测量(1),
其中,至少在第一水平测量(1)期间,对音频信号(50)进行第二水平测量(2),
其中,以与第二水平测量(2)的消退时间(18)不同的消退时间(16)执行第一水平测量(1),
其中,根据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事件(4)的贡献,通过音频信号(50)的减弱,来抑制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事件(4)的声音混响,以及
其中,根据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之间的差(20),来控制所述减弱,
其中,水平测量的消退时间是,在音频信号中的信号贡献和水平测量的相应的水平偏移之后,在音频信号中没有其它信号贡献的情况下水平测量下降到0或者下降到水平偏移的预先给定的一部分之前,经过的时间,
其中,执行具有第一消退时间(16)的第一水平测量(1),
其中,执行具有大于第一消退时间(16)的第二消退时间(18)的第二水平测量(2),以及
其中,借助第一水平测量(1)与第二水平测量(2)的差(20)的单调增加的函数,来控制音频信号(50)的减弱,以抑制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混响,
其中,执行具有第一调节时间(6)的第一水平测量(1),以及
其中,执行具有与第一调节时间(6)相同的第二调节时间(12)的第二水平测量(2),
其中,水平测量的调节时间是,在音频信号中的自发开始的静态的信号贡献之后,在水平测量达到与静态的信号贡献对应的、信号水平的渐进的极限值的预先给定的份额之前,经过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选择第一水平测量(1),使得第一水平测量(1)具有指数消退特性(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一阶递归低通滤波器来实现第一水平测量(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选择产生用于提供的音频信号(50)的环境的物理消退时间常数(T60),作为第一水平测量(1)的第一消退时间(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定音频信号(50)的噪声背景(24),以及
其中,根据音频信号(50)的噪声背景(24),来控制音频信号(50)的减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音频信号(50)中执行噪声抑制,以及
其中,附加地根据噪声抑制,来控制减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将音频信号(50)分解到多个频带中,
其中,分别按照频带来执行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
其中,按照频带来减弱音频信号(50),以抑制声音混响,以及
其中,在相应的频带中,根据第一水平测量(1)和第二水平测量(2)之间的差(20)来控制减弱。
8.一种用于抑制听力设备(40)的音频信号(50)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其中,借助听力设备(40)的输入转换器(42),根据环境的声音信号(48)提供音频信号(50),以及
其中,在音频信号(50)中,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抑制声音混响。
9.一种听力设备(40),具有用于产生音频信号(50)的输入转换器(42)和信号处理单元(44),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42189.XA 2018-06-21 2019-06-21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Active CN110636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6131.7A CN114745634A (zh) 2018-06-21 2019-06-21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0143.4 2018-06-21
DE102018210143.4A DE102018210143A1 (de) 2018-06-21 2018-06-21 Verfahren zur Unterdrückung eines akustischen Nachhalls in einem Audiosignal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6131.7A Division CN114745634A (zh) 2018-06-21 2019-06-21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6408A CN110636408A (zh) 2019-12-31
CN110636408B true CN110636408B (zh) 2022-04-05

Family

ID=666901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2189.XA Active CN110636408B (zh) 2018-06-21 2019-06-21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CN202210276131.7A Pending CN114745634A (zh) 2018-06-21 2019-06-21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6131.7A Pending CN114745634A (zh) 2018-06-21 2019-06-21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7514B2 (zh)
EP (1) EP3588498B1 (zh)
CN (2) CN110636408B (zh)
DE (1) DE1020182101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863303T3 (da) 2020-02-06 2023-01-16 Univ Zuerich Vurdering af forholdet mellem direkte lyd og efterklangsforholdet i et lydsignal
CN112382305B (zh) * 2020-10-30 2023-09-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调节音频信号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E102022201943A1 (de) 2022-02-24 2023-08-24 Sivantos Pte. Ltd. Verfahren zur Unterdrückung eines akustischen Nachhalls in einem Audiosig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469703T3 (da) * 2004-04-30 2007-10-08 Phonak Ag Fremgangsmåde til behandling af et akustisk signal og et höreapparat
US7508948B2 (en) * 2004-10-05 2009-03-24 Audience, Inc. Reverberation removal
US8284947B2 (en) 2004-12-01 2012-10-09 Qnx Software Systems Limited Reverberation estimation and suppression system
EP2002691B9 (en) 2006-04-01 2012-04-25 Widex A/S Hearing ai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gnal processing in a hearing aid
EP2545717A1 (de) 2010-03-10 2013-01-16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Enthallen von signalen einer binauralen hörvorrichtung
JP5572445B2 (ja) * 2010-04-30 2014-08-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残響抑圧装置、及び残響抑圧方法
JP6019969B2 (ja) * 2011-11-22 2016-11-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響処理装置
CN103440869B (zh) * 2013-09-03 2017-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音频混响的抑制装置及其抑制方法
JP6371167B2 (ja) * 2014-09-03 2018-08-08 リオン株式会社 残響抑制装置
EP3018918A1 (en) * 2014-11-07 2016-05-1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an audio source signal,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and loudspeaker signal
DK3337190T3 (da) 2016-12-13 2021-05-03 Oticon As Fremgangsmåde til reducering af støj i en audiobehandlingsanord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8498A1 (de) 2020-01-01
DE102018210143A1 (de) 2019-12-24
CN114745634A (zh) 2022-07-12
EP3588498C0 (de) 2023-09-13
US10757514B2 (en) 2020-08-25
CN110636408A (zh) 2019-12-31
US20190394579A1 (en) 2019-12-26
EP3588498B1 (de) 2023-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408B (zh) 用于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声音混响的方法
JP4981123B2 (ja) オーディオ信号の知覚音量及び/又は知覚スペクトルバランスの計算と調整
JP5149999B2 (ja) 補聴器,ならびに過渡音の検出および減衰方法
KR100860805B1 (ko) 음성 강화 시스템
US5757937A (en) Acoustic noise suppressor
JP3568922B2 (ja) エコー処理装置
US8538052B2 (en) Generation of probe noise in a feedback cancellation system
JP2007522706A (ja) オーディオ信号処理システム
JP2002237785A (ja) 人間の聴覚補償によりsidフレームを検出する方法
JP2002519719A (ja) 重み付け利得平滑化手段を含むノイズサプレッサ
US6999920B1 (en) Exponential echo and noise reduction in silence intervals
US20120148056A1 (en) Method to reduce artifacts in algorithms with fast-varying gain
CN106911993B (zh) 具有声音脉冲抑制的听力装置
US9640168B2 (en) Noise cancellation with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
JP3205560B2 (ja) オーディオ信号の調性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083724B2 (ja) 残響抑制装置及び補聴器
CN108768330B (zh) 自动响度控制
JP7195344B2 (ja) パーベイシブ・リステニングのための強制ギャップ挿入
JP4662912B2 (ja) 反響のある環境での音源定位に適当な測定ウィンドウの決定
JPH09311696A (ja) 自動利得調整装置
US20040047480A1 (en) Process to adapt the signal amplification in a hearing device as well as a hearing device
US20230269546A1 (en) Method for eliminating acoustic reverberation in an audio signal, and hearing instrument
JP7264594B2 (ja) 残響抑制装置及び補聴器
JP2001222299A (ja) 現行雑音レベルに適応した雑音抑圧
CN114121037A (zh) 用于依据语音信号运行听力设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