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7270A -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7270A
CN110627270A CN201911072180.3A CN201911072180A CN110627270A CN 110627270 A CN110627270 A CN 110627270A CN 201911072180 A CN201911072180 A CN 201911072180A CN 110627270 A CN110627270 A CN 110627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filter bag
electrochemica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2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亮
任天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NG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NG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NG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NG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2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7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7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7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滤袋夹与滤袋;所述滤袋夹持于所述滤袋夹,所述滤袋夹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过滤器还通过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源,所述过滤器还通过出气口对外连通,所述出气口连接有第一阀门;在对所述滤袋进行清洁时,所述压缩空气源用于在所述阀门关闭时向所述过滤器内充入压缩空气,以使得: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滤袋的杂质能够在所述阀门内外的瞬间压差作用下被排出。本发明可使得过滤能力能够保持不变,进一步的,在滤袋夹内,在滤袋张开至最大时,还可有利于使得过滤能力始终保持最大,还可使滤袋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从而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和更换滤袋的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循环水处理领域,电化学水处理方式代替药剂法处理成为一种趋势,电化学水处理装置中,可设有用于水处理的阴极板与阳极板。
现有相关技术中,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排出的水可被送回用水系统进行循环使用,然而,电化学水处理装置送出的水依旧会有污泥或其他杂质颗粒,难以保障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以解决难以保障水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滤袋夹与滤袋;
所述滤袋夹持于所述滤袋夹,所述滤袋夹连接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水口连接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池,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用水系统,所述过滤器还通过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源,所述过滤器还通过出气口对外连通,所述出气口连接有第一阀门;
在对所述滤袋进行清洁时,所述压缩空气源用于在所述阀门关闭时向所述过滤器内充入压缩空气,以使得: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滤袋的杂质能够在所述阀门内外的瞬间压差作用下被排出。
可选的,所述滤袋夹包括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自所述滤袋的上下两侧夹持所述滤袋。
可选的,所述过滤夹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滤袋被张开至最大时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滤袋夹持于所述滤袋夹时的纵剖面呈U字型。
可选的,所述压缩空气源与所述进气口间设有第二阀门。
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压缩空气源中至少之一连接控制电路。
可选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滤袋的一侧,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滤袋的另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过滤器、所述水池与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水池的两侧;
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够自所述水池的上侧进入所述水池。
可选的,所述水池中设有隔板结构,所述隔板结构将所述水池内的空间沿水平方向隔成第一水池部与第二水池部;
所述第一水池部内设有斜管沉降结构;
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够自所述斜管沉降结构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所述第一水池部的水能够自所述隔板结构的上侧溢出至所述第二水池部;
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至所述水池中的第二水池部,以使得:所述第二水池部的水能够经所述过滤器过滤后被送至所述用水系统;
所述第一水池部包括主体腔与位于所述主体腔底部的底部腔,所述斜管沉降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于所述主体腔内的多个斜管;
所述隔板结构的顶部边缘呈高低不平的结构。
可选的,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还连接至所述第一水池部和/或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水池部和/或所述第二水池部排出的沉淀物。
本发明提供的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中,通过在系统中的水池后端连接过滤器,可有效提高循环水处理后的水质。同时,通过滤袋夹,可维持住滤袋整体形状不因水或气体的流动作用而发生变化,因而,可使得过滤能力能够保持不变,进一步的,在滤袋夹内,在将滤袋张开至最大时,还可有利于使得过滤能力始终保持最大。
此外,在惯用手段中,对过滤器中对例如滤袋的袋式的过滤元件的清洁方式通常是导入反向的液体或气体对滤袋进行冲刷,然而,冲刷方式清洁的滤袋通常难以达到所需的清洁效果,这就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例如一周)后即需对滤袋进行更换,进而,滤袋的使用寿命较短。
针对于此,本发明能够产生通过高压空气的爆气,瞬间在滤袋形成均匀的压差,通过将滤袋堵塞的微孔瞬间冲击打开,恢复滤袋初始的过滤能力,使滤袋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例如提高几十倍以上,从而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和更换滤袋的人力成本。
本发明还可避免水自水池的靠近底部位置进入,反而是自所述水池的上侧进入的,若从底部进入,需利用出水管路将该排水口排出的水引导至水池的底部,实现以上引导作用的出水管路易于造成水垢在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故而,由于无需出水管路将水引导至底部,可减少或避免水垢在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使得水垢能在进入水池后才发生凝聚附着,同时,由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排出的水是自水池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以上实施方式可避免使用例如水泵的驱动结构,以及过渡水箱等,降低了成本与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的连通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隔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隔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的连通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过滤器;
11-进水口;
12-滤袋夹;
121-第一架体;
122-第二架体;
13-滤袋;
14-进水口
15-出水口;
16-出气口;
17-进气口;
18-阀门;
2-压缩空气源;
3-水池;
31-第一水池部;
311-主体腔;
312-底部腔;
32-第二水池部;
33-隔板结构;
34-斜管沉降结构;
4-用水系统;
5-电化学水处理装置;
50-出水管路;
51-第一电极板;
52-第二电极板;
53-隔膜组件;
54-腔体;
55-进水通道;
551-内腔;
552-送水口;
6-电箱;
71-第一控制组件;
72-第二控制组件;
73-第三控制组件;
8-排污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的连通示意图一。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过滤器1包括外壳11、设于外壳11内的滤袋夹12与滤袋13,所述滤袋13夹持于所述滤袋夹12,所述滤袋夹12连接于所述外壳11内。其中滤袋夹12对滤袋13的夹持,可理解为滤袋13整体均被夹持。
同时,过滤器1可利用进水口14与出水口15对外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进水口14可连接至水池3,出水口15可连接至用水系统4。同时,进水口14与出水口15可分别位于滤袋13的两侧,例如,可位于如图所示的上下两侧,进而水自滤袋13一侧进入后,可经滤袋13的过滤而使得过滤后的水能自滤袋13的另一侧与出水口15被送出。
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1和图2,进水口14的高度可低于出水口15,另一种具体实施过程中,进水口14的高度也可高于出水口15。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滤袋夹12可以为任意能夹持滤袋13,从而维持住滤袋13整体形状不因水或气体的流动作用而发生变化的任意结构。因而,可有利于使得滤袋13可以维持呈现任意的构造,从而使得过滤能力能够保持不变,进一步的,在滤袋夹内,滤袋张开至最大时,还可有利于使得过滤能力始终保持最大。其中,由于本实施例后续实施方式中还需通过瞬时的压差来实现清洁,采用滤袋夹12对滤袋13整体的夹持,可有效避免因压差而使得滤袋33的形态发生变化。
在惯用手段中,对过滤器中对例如滤袋的袋式的过滤元件的清洁方式通常是导入反向的液体或气体对滤袋进行冲刷,然而,冲刷方式清洁的滤袋通常难以达到所需的清洁效果,这就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例如一周)后即需对滤袋进行更换,进而,滤袋的使用寿命较短。
针对于此,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针对于此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清洁手段。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1还通过进气口17连接压缩空气源2,所述过滤器1还通过出气口16对外连通,所述出气口16连接有第一阀门18,即:所述过滤器3还通过出气口16与连接于所述出气口16的第一阀门18对外连通。同时,压缩空气源2与进气口17间也可设有第二阀门。
在对所述滤袋进行清洁时(此时,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保持关闭),所述压缩空气源2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18关闭时向所述过滤器1内充入压缩空气,以使得:所述第一阀门18打开时,所述滤袋13的杂质能够在所述第一阀门18内外的瞬间压差作用下被排出。其中,压缩空气源2与第一阀门18,以及设于压缩空气源2与进气口17之间的阀门均可受控于控制电路,而实现以上过程。
以上实施方式能够产生通过高压空气的爆气,瞬间在滤袋形成均匀的压差,通过将滤袋堵塞的微孔瞬间冲击打开,恢复滤袋初始的过滤能力,使滤袋的使用寿命提高几十倍以上,从而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和更换滤袋的人力成本。
其中的出气口16,可以为用于出气,并带动杂质排出的任意的通口,对应的,第一阀门18需采用打开速度较快的阀门,例如可采用电磁阀。
以上所涉及的第一阀门18、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压缩空气源2中至少之一连接控制电路,从而被统一控制,同时,第一阀门18和/或第二阀门还可串联有气泵。
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进水口14与所述出气口16位于所述滤袋13的一侧,所述出水口15与所述进气口17位于所述滤袋的另一侧。进而,可使得通气的方向与通水的方向是相反的,从而便于通过气体的反向流通将杂质排出。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袋夹12可以包括第一架体121与第二架体122,所述第一架体121与所述第二架体122自所述滤袋33的上下两侧夹持所述滤袋13。一种举例中,第一架体121和/或第二架体322可与过滤器1的外壳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滤袋13夹持于所述滤袋夹12时的纵剖面呈U字型,进而,其可在竖直方向形成一定纵深,从而使得滤袋的面积尽可能地大,提高过滤的效率,由于滤袋13夹持后纵剖面呈U字型,也就表示滤袋夹12的纵剖面也呈U字型,其中,若所述过滤夹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滤袋被张开至最大时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则滤袋夹12可使得过滤面积能够尽可能地保持最大。
其也可理解为:滤袋夹12与滤袋13的尺寸和形状可被配置为能够使得滤袋13张开至最大时的纵剖面为如上所示的U字型。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一。
请参考图3,包括以上所涉及的过滤器1、所述水池3与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所述过滤器1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分别位于所述水池3的两侧。进而,水可依次在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水池3与过滤器1间流通。
其中,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的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够自所述水池3的上侧进入所述水池3。
以上实施方式避免了水自水池的靠近底部位置进入,反而是自所述水池的上侧进入的,若从底部进入,需利用出水管路将该排水口排出的水引导至水池的底部,实现以上引导作用的出水管路易于造成水垢在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故而,以上实施方式中,由于无需出水管路将水引导至底部,可减少或避免水垢在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使得水垢能在进入水池后才发生凝聚附着,同时,由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排出的水是自水池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以上实施方式可避免使用例如水泵的驱动结构,以及过渡水箱等,降低了成本与能耗。
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其可以为采用阴极板与阳极板对循环水进行处理的装置,其可例如公开号为CN206940502U的专利中所示的水处理装置。在该装置中,水可自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腔体的靠近底部的进口进入腔体,进而,自其腔体靠近顶部的排水口排出。
具体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可理解为高频电子水处理设备EDS。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的进水口连通至用水系统,进而,所述用水系统的水能够进入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4和图5,所述水池3中设有隔板结构33,所述隔板结构13将所述水池3内的空间沿水平方向隔成第一水池部31与第二水池部32。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与所述第二水池部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池部31的两侧。
所述第一水池部31内设有斜管沉降结构34。
其中的斜管沉降结构34,可理解为利用斜管实现沉降的任意结构形式。其中的斜管,可理解为与竖直向具有一定夹角的管结构,其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六边形,进而,各斜管可呈蜂窝状排布。各斜管之间可以是通过任意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也可仅仅是排布在一起而未连接固定在一起。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斜管的上侧和/或下侧均可设有用于对斜管进行位置固定的支架,该支架可例如包括多个水平向设置的横杆。
其中,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排出的水能够自所述斜管沉降结构34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31,其中,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排出的水可理解为阴极水。
自上侧进入第一水池部31,可理解为基于水的重力作用可进入第一水池部31,进而,其他水泵设备的驱动不再是必要设备,同时,本实施例并不排除同时还配置水泵设备的方式,具体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可通过出水管路50对外排水,该出水管路50的出水口即为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的出水口,其可位于第一水池部31上侧,或可理解为:出水管路50的出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水池部31或斜管沉降结构34。其中的出水管路50可无需实现较长的路程。
针对于此,需指出,电化学水处理系统通常是配合于用水系统而使用的,其所能够占用的地面空间通常很有限,进而,有限占地空间的水池中,由于水流具有横向的初始速度,自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排出的水会因该横向的初始速度而迅速进入到第二水池部,从而无法满足沉降的需求,依旧难以有效提高水质,故而,本发明进一步在水池中采用了斜管沉降,避免了水的横向移动对沉降效果的影响,从而在较小的占用面积下,依旧实现了较佳的沉降效果。
针对于此,还需指出,本实施例避免了水自斜管沉降结构的靠近底部位置进入,而是从上侧进入,若从底部进入,需利用出水管路将该排水口排出的水引导至斜管沉降结构的底部,实现以上引导作用的出水管路易于造成水垢在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例如,由于出水管路较长,其会为水垢的凝聚附着提供足够的空间,故而,以上实施方式中,由于无需出水管路将水引导至底部,可减少或避免水垢在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使得水垢能在进入第一水池部后才发生凝聚附着,例如可使得大部分水垢是在进入第一水池部后再凝结,从而大大降低了清理出水管路的频率。
同时,由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排出的水是自所述斜管沉降结构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以上实施方式可避免使用例如水泵的驱动结构,以及过渡水箱等,降低了成本与能耗。
请参考图4,所述第一水池部31包括主体腔311与位于所述主体腔311底部的底部腔312,所述斜管沉降结构34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于所述主体腔311内的多个斜管341。所述底部腔312的形状可以呈顶部宽底部窄的形状。
进而,利用底部腔312,所沉降的内容可沉降于底部腔312,同时,底部腔312的底部可设有将沉淀物排出的控制阀,打开控制阀之后,沉淀物可排入至排污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池部31的水能够自所述隔板结构33的上侧溢出至所述第二水池部32。
其中的隔板结构33可理解为能够将两个水池部分开的任何结构,其可以是单层板,也可以是多层板,其材料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与水池3一致的,隔板结构33与水池3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装配在一起的。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隔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隔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请参考图6和图7,具体实施过程中,隔板结构33的顶部边缘可以呈高低不平的结构。其中,水可经高处间的间隔溢出,从而进入到第二水池部11,进而,该间隔还可阻挡部分杂物进入到第二水池部。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顶部边缘可以呈齿形,在图6所示举例中,该齿形可以是三角形的齿形,在图7所示举例中,该齿形可以是梯形的齿形,进而,通过齿与齿之间的间隔,提供均匀的水流溢出效果。
同时,本实施例不排除间隔不均匀的情形,也不排除隔板结构33的顶部未形成高低不平结构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电箱6,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位于所述电箱6的上侧,所述电箱6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水池部31的与所述第二水池部相背32的一侧。
电箱6中,可设置有能够对水处理相关器件进行供电的供电电路构造,也可设置有能够对其他阀门、泵等进行手动和/或自动控制的控制电路构造,还可设置有基于控制电路而配置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而,人可在电箱6的位置实施人机交互,对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运作过程进行查看和调整。
通过以上的分布,可有利于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避免占用过多占地空间。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的连通示意图二。
请参考图8,所述过滤器1的进水口还连接至所述第一水池部31和/或沉淀池8;所述沉淀池8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水池部31和/或所述第二水池部32排出的沉淀物。
可见,以上实施方式中,可有选择地对不同的水池部分进行过滤,进而,过滤后的水均可能被用于返回用水系统。
同时,图8虽示意了连通第一水池部31、第二水池部32与沉淀池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仅连通其中的至少之二,或其中至少之一。
此外,第一水池部31可通过第一控制组件71连通至过滤器1的进水口,第二水池部32可通过第二控制组件72连通至过滤器1的进水口,沉淀池可通过第三控制组件73连通至过滤器1的进水口。其中每个控制组件可例如包括通断控制件,还可包括水泵。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9,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包括:腔体54、设于所述腔体54内的电极板,以及隔膜组件53,所述电极板包括第一电极板21与第二电极板52,所述隔膜组件53隔在所述第一电极板51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2之间,所述第一电极板51、所述隔膜组件53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2是沿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其可理解为:每个隔膜组件53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电极板51与一个第二电极板52,即: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板51与第二电极板52之间设有一个隔膜。
图中仅以一个腔体54、一个第一电极板51与一个第二电极板52为例进行示意,但实际数量均不限于图9所示。可见,只要在腔体54中设置有第一电极板51、第二电极板522,以及隔膜组件53,不论数量如何,均不脱离本实施例描述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进水通道55,所述进水通道25能够通过送水口551连通至所述腔体54内;每个送水口551对应设于一个电极板的位置。所述进水通道55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腔体54的一侧或两侧,以使得自所述送水口551排出的水能够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进入所述腔体54。腔体54可连通至出水管路50,进水通道55可连通至电化学水处理装置5的进水口,进而连通至用水系统4。
所述送水口551的第一部分位于其所对应的电极板的第一侧,所述送水口551的第二部分位于其所对应的电极板的第二侧。
其中,通过将进水通道设置于腔体的沿第二水平方向的一侧,可以使得自所述送水口排出的水能够沿第二水平方向进入所述腔体,由于该流向是沿第二水平方向的,其并不易于对隔膜产生垂直其表面的水流冲击,进而,随着电极板与隔膜的间隔中水的累积和流动,其对隔膜所产生的沿第一水平方向的水流冲击也相对会减少,可有效减轻隔膜因垂直的水流冲击而产生变形或损伤的情况。
同时,所述送水口的第一部分位于其所对应的电极板的第一侧,所述送水口的第二部分位于其所对应的电极板的第二侧,由于电极板两侧均可设有隔膜组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设计可保障电极板两侧,也就是隔膜组件两侧所送出水的水量、水压、流速等至少之一因素是较为均衡的,避免了两侧的不均衡而导致对隔膜产生不同的作用力,进一步降低了隔膜发生形变、损伤的可能。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中,通过在系统中的水池后端连接过滤器,可有效提高循环水处理后的水质。同时,通过滤袋夹,可维持住滤袋整体形状不因水或气体的流动作用而发生变化,因而,可使得过滤能力能够保持不变,进一步的,在滤袋夹内,滤袋张开至最大时,还可有利于使得过滤能力始终保持最大。
此外,在惯用手段中,对过滤器中对例如滤袋的袋式的过滤元件的清洁方式通常是导入反向的液体或气体对滤袋进行冲刷,然而,冲刷方式清洁的滤袋通常难以达到所需的清洁效果,这就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例如一周)后即需对滤袋进行更换,进而,滤袋的使用寿命较短。
针对于此,本实施例能够产生通过高压空气的爆气,瞬间在滤袋形成均匀的压差,通过将滤袋堵塞的微孔瞬间冲击打开,恢复滤袋初始的过滤能力,使滤袋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例如提高几十倍以上,从而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和更换滤袋的人力成本。
本实施例还可避免水自水池的靠近底部位置进入,反而是自所述水池的上侧进入的,若从底部进入,需利用出水管路将该排水口排出的水引导至水池的底部,实现以上引导作用的出水管路易于造成水垢在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故而,由于无需出水管路将水引导至底部,可减少或避免水垢在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路凝聚附着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使得水垢能在进入水池后才发生凝聚附着,同时,由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排出的水是自水池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以上实施方式可避免使用例如水泵的驱动结构,以及过渡水箱等,降低了成本与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滤袋夹与滤袋;
所述滤袋夹持于所述滤袋夹,所述滤袋夹连接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水口连接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池,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用水系统,所述过滤器还通过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源,所述过滤器还通过出气口对外连通,所述出气口连接有第一阀门;
在对所述滤袋进行清洁时,所述压缩空气源用于在所述阀门关闭时向所述过滤器内充入压缩空气,以使得: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滤袋的杂质能够在所述阀门内外的瞬间压差作用下被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夹包括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自所述滤袋的上下两侧夹持所述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夹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滤袋被张开至最大时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夹持于所述滤袋夹时的纵剖面呈U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源与所述进气口间设有第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压缩空气源中至少之一连接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滤袋的一侧,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滤袋的另一侧。
8.一种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所述水池与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水池的两侧;
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够自所述水池的上侧进入所述水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中设有隔板结构,所述隔板结构将所述水池内的空间沿水平方向隔成第一水池部与第二水池部;
所述第一水池部内设有斜管沉降结构;
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够自所述斜管沉降结构的上侧进入所述第一水池部,所述第一水池部的水能够自所述隔板结构的上侧溢出至所述第二水池部;
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至所述水池中的第二水池部,以使得:所述第二水池部的水能够经所述过滤器过滤后被送至所述用水系统;
所述第一水池部包括主体腔与位于所述主体腔底部的底部腔,所述斜管沉降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于所述主体腔内的多个斜管;
所述隔板结构的顶部边缘呈高低不平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还连接至所述第一水池部和/或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水池部和/或所述第二水池部排出的沉淀物。
CN201911072180.3A 2019-11-05 2019-11-05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Pending CN110627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2180.3A CN110627270A (zh) 2019-11-05 2019-11-05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2180.3A CN110627270A (zh) 2019-11-05 2019-11-05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7270A true CN110627270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79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2180.3A Pending CN110627270A (zh) 2019-11-05 2019-11-05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727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37462U (zh) * 2011-09-23 2012-05-30 北京三川世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滤袋式过滤器
CN102633321A (zh) * 2012-04-16 2012-08-15 成都新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版印刷版材的碱性显影冲版废水处理方法、平版印刷版材的显影处理方法
CN104030500A (zh) * 2014-06-03 2014-09-10 湖州上德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铝型材废水中镍离子的工艺及设备
CN204395582U (zh) * 2015-01-11 2015-06-17 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新型袋式过滤器
CN206069598U (zh) * 2016-06-17 2017-04-05 吉安市浚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氨氮废水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成套装置
CN107043183A (zh) * 2017-03-28 2017-08-15 苏州京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设备
CN207418448U (zh) * 2017-09-30 2018-05-29 张家港市塘桥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加药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15680U (zh) * 2019-11-05 2020-07-03 上海丁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37462U (zh) * 2011-09-23 2012-05-30 北京三川世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滤袋式过滤器
CN102633321A (zh) * 2012-04-16 2012-08-15 成都新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版印刷版材的碱性显影冲版废水处理方法、平版印刷版材的显影处理方法
CN104030500A (zh) * 2014-06-03 2014-09-10 湖州上德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铝型材废水中镍离子的工艺及设备
CN204395582U (zh) * 2015-01-11 2015-06-17 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新型袋式过滤器
CN206069598U (zh) * 2016-06-17 2017-04-05 吉安市浚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氨氮废水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成套装置
CN107043183A (zh) * 2017-03-28 2017-08-15 苏州京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设备
CN207418448U (zh) * 2017-09-30 2018-05-29 张家港市塘桥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加药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15680U (zh) * 2019-11-05 2020-07-03 上海丁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1024A (zh) 三维电极反应装置
US6613202B2 (en) Tank batch elec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N21372498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相分离器
US6241861B1 (en) Waste water treatment tank using a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process
CN210915680U (zh)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CN111871012A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沉降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10915679U (zh)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
CN110627270A (zh)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器
US20100224506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x treatment of liquids
CN104743733A (zh) 一种污水电解絮凝设备
CN110697952A (zh)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
CN102923842A (zh) 曝气生物滤罐
CN216396701U (zh) 一种基于油液高效净化处理的静电过滤器
KR20110125043A (ko) 공극 제어형 이중여과장치 및 수질정화제를 이용한 하천유지용수 수질정화장치 및 수질정화공법
CN214286945U (zh) 一种具有垃圾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53254U (zh) 一种升流式过滤器
CN201400627Y (zh) 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CN212610038U (zh) 一种汽车回收处理中的油水分离设备
CN1318519A (zh) 一种污水电解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2784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用污水处理罐
CN214654286U (zh) 一种市政用污水处理装置
KR100945484B1 (ko) 정수 처리장치
DK181544B1 (en) System for treating a flow of liquid
CN21558571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新型高效沉淀器
CN215026258U (zh) 一种用于电机弧形磁瓦生产的废料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