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273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273B
CN110622273B CN201880031372.7A CN201880031372A CN110622273B CN 110622273 B CN110622273 B CN 110622273B CN 201880031372 A CN201880031372 A CN 201880031372A CN 110622273 B CN110622273 B CN 110622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movable
fixed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3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2273A (zh
Inventor
森真吾
箕轮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22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60Contact arrangements moving contac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具备:壳体;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其具有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端子,其具有第二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其在一方的面上具有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具有相对于可动接触片的另一方的面,与可动接触片分开地对置配置的对置部,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与可动接触片重叠。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涉及电磁继电器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电流路的开闭的电磁继电器使用母线与电力供给源和其他电子部件连接。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例举的电磁继电器。参照图22,对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图22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闭合的状态下的电流的流动的说明图。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可动接触子130的一对触点部130a与固定接触子111,112各自的固定触点118a接触而使电流Ip流通。并且,在固定接触子111,112中,具有固定触点118a的各个触点导体部115为C形和倒C形,因此产生在触点导体部115和可动接触子130中流通的电流Ip方向相反的区间。在该区间,由于在触点导体部115和可动接触子130中流通的电流Ip所引起的洛伦兹力产生彼此相反方向的电磁排斥力,由此提高了可动接触子130的一对触点部130a与各固定触点118a之间的接触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78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电流具有在最短路径流通的性质,即使触点导体部115为C形和倒C形,电流Ip不在C形和倒C形的上板部116的连结轴131侧的部分W流过,仅在可动接触子130的两端周围部分流通。其结果是,仅在可动接触子130的两端周边部分产生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因此,通过在可动接触子130的触点部130a与固定触点118a的触点之间产生的另一电磁排斥力,存在发生触点开离的隐患。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由触点间的电磁排斥力造成的触点开离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具备:
壳体;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二固定触点;
可动接触片,其在一方的面具有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在接触或开离的方向即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并且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具有对置部,该对置部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与所述一方的面位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分开地对置配置,
所述对置部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
所述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与所述可动接触片重叠。
根据上述形态的电磁继电器,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对置部与可动接触片重叠的各个区域,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可动接触片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对置部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可动接触片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由此,在可动接触片上通过洛伦兹力产生从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按压的力,因此能够提高可动接触片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这样,通过源自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离开。并且,仅通过具备本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单体就能够提高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的接触压力,因此可以不考虑母线等周边的设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触点之间的电磁排斥力造成的触点开离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场景的一个例子的回路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正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从图3的IV方向看到的平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中的流通的电流的方向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电磁继电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6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7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9是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看到的触点机构单元的平面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2是现有例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所附附图对本公开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或位置的用语(例如,包含“上”“下”“左”“右”的用语),这些用语的使用用于使参照了附图的公开内容容易理解,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用语的含义限定。并且,以下说明本质上仅为例示,本公开并非意在对其应用物或用途进行限制。并且,附图仅为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不必与现实一致。
(应用例)
首先,使用图1对本公开所应用的场景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应用场景的一个例子的回路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例如连接在电动汽车的电池3与电动机5之间。
电池3与电动机5经由电磁继电器1和变频器7连接。在变频器7连接有电动机5和发电机8。电磁继电器1进行从电池3经由变频器7向电动机5供电的电流路的开闭。并且,电磁继电器1进行从发电机8经由变频器7向电池3进行充电的电流路的开闭。
在电池3与变频器7之间,与电磁继电器1并联地连接有预充电用继电器10和电阻器11。
(实施方式1)
参照图2和图3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的正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的正面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以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离开的方向为上方,以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接触的方向为下方。并且,触点接触分离方向是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离开或接触的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电磁继电器1具备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可动接触片35、对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以及可动接触片35进行收纳的壳体24。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固定于壳体24,并且彼此分开地配置。壳体24例如通过绝缘性树脂形成为大致四边箱形形状。
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从壳体24的内部向壳体24外延伸,并且从在壳体24的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侧面24a设置的开口部24b突出。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壳体24外的一端侧具有与母线连接的连接端部19b。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壳体24外的一端侧具有与母线连接的连接端部22b。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连接端部19b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连接端部22b在与可动接触片35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壳体24外并列配置。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具有横向放倒的倒J形。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在壳体24内的另一端侧具有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接触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并且,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在壳体24内的另一端侧具有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第二可动触点35b接触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22a。可动接触片35在壳体24内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另一端之间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例如为金属制,并且具有平板形状。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具有对置部19c,该对置部19c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与下表面位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上表面,以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分开地对置的方式固定配置。
并且,电磁继电器1在壳体24内进一步具备触点机构单元29和电磁体单元30。
触点机构单元29具备:可动轴31,其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平行地延伸;可动铁心33,其连结在可动轴31的下部;可动接触片35,其插入有可动轴31;触点弹簧37,其沿着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对可动接触片35向接触方向(即,下方)施力;环38,其阻止可动接触片35向下方移动;复位弹簧39,其对可动铁心33向上方施力。
可动轴31在上部插入可动接触片35、在下端固定于可动铁心33。可动轴31的下部与可动铁心33一起插入到电磁体单元30内,并且能够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平行的、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上往复移动。可动轴31在其上端具备圆盘状凸缘部31a。在圆盘状凸缘31a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设有触点弹簧37,触点弹簧37沿着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对可动接触片35向接触方向施力。
可动接触片35例如为金属制,并且具有平板形状。可动接触片35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移动地配置在壳体24内。在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上,可动接触片35在电磁体单元30侧的表面(即,下表面)具有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进行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第一可动触点35a能够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第一固定触点19a接触分离地对置。并且,第二可动触点35b能够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第二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地对置。
可动铁心33的下端被复位弹簧39支承。可动铁心33在电磁体单元30处于非励磁状态下,通过复位弹簧39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突出,在励磁状态下,克服复位弹簧39的作用力而被拉向下方。
电磁体单元30具备线圈41、绝缘性的卷筒43、第一磁轭45、U形的第二磁轭47、限位部49。线圈41卷绕于卷筒43的胴部43a。第一磁轭45固定在第二磁轭47的成为开放端的上端之间。限位部49设置在第一磁轭45的上部,并且对可动铁心33向上方的动作进行限制。
接着参照图4。图4是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和可动接触片35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侧看到的平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为使可动接触片35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的位置关系容易理解,省略了触点机构单元29的图示。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对置地延伸。并且,对置部19c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整体重叠。并且,从侧面看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平行地配置,并且包含后述区间D。在图4中,对置部19c的宽度比可动接触片35的宽度窄,但对置部19c的宽度可以更宽,也可以与可动接触片35的宽度相等。
接着,对具备前述构成的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所示,在不向线圈41施加电压的情况下,通过复位弹簧39的弹簧力对可动铁心33向上方施力。由此,与可动铁心33一体的可动轴31被向上方按压,可动接触片35被向上方按压。其结果是,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处于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第二固定触点22a分开的开离状态。
接着,向线圈41通以电流而对电磁体单元30励磁,则可动铁心33、可动轴31以及可动接触片35如图5所示地克服复位弹簧39的弹簧力而向下方滑动移动。由此,处于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如图6所示,电流从与电池3连接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连接端部19b经由可动接触片35、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而向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连接端部22b流动。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相对于具有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面(下表面)和位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上表面),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与可动接触片35分开而对置配置。另外,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因此,例如,在电流Ic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向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流动时,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的各个区域,出现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上方延伸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中流通的电流Ic的方向与在可动接触片35中流通的电流Ic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区间D。在该区间D,由于洛伦兹力,产生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相互排斥的电磁排斥力F。其结果是,由于电磁排斥力F,可动接触片35朝向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第二固定触点22a被按压。这样,由于电磁排斥力F,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的接触压力得以提高,因此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并且,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离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在各个重叠的区域产生电磁排斥力F。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的区域越大,洛伦兹力越大。并且,洛伦兹力与电流值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可动接触片35中流通的电流值越大,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的接触压力越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触点开离。
并且,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这两个可动触点35a,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对置地延伸。由此,在闭合状态下电流流通时能够向下方按压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因此能够使可动接触片35的两端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这两个固定触点均等地接触。并且,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与可动接触片35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均等地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
并且,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这两个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的整体重叠。由此,在可动接触片35整体产生向下的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从可动接触片35离开。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7-图9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1a进行说明。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图9是电磁继电器的局部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的可动接触片35配置在触点弹簧37的下侧,而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1a的可动接触片35的一部分配置在触点弹簧36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2中的电磁继电器1a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2的可动接触片35具备:设有第一可动触点35a的第一下板部35d、设有第二可动触点35b的第二下板部35e、配置在可动轴31的上方的上板部35f、从上板部35f的一端延伸到第一下板部35d的上表面的第一中间板部35g、从上板部35f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下板部35e的上表面的第二中间板部35h。通过第一中间板部35g、上板部35f以及第二中间板部35h而具有拱形形状,并且包围触点弹簧37。如图9所示,第一中间板部35g和第二中间板部35h在中央部设有孔,但也可以是没有孔的平板。
如图7、图8所示,上板部35f在比可动接触片35的下表面配置在开离方向上的触点弹簧37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之间延伸,并且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对置配置。在第一下板部35d与第二下板部35e之间形成有狭缝。因此,可动接触片35具有从第一下板部35d的第一可动触点35a经过第一中间板部35g、上板部35f、第二中间板部35h而到达第二下板部35e的第二可动触点35b的电流路。
相对于可动轴31对可动接触片35向一方的面侧施力的触点弹簧37配置在可动轴31的上端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可动接触片35具有从第一可动触点35a通过触点弹簧37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之间而到达第二可动触点35b的电流路,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电流路重叠。
由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一部分即上板部35f配置在可动轴31的上方,因此能够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接近地配置。即,能够使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缩短触点弹簧37和可动轴31的圆盘状凸缘31a的长度的量。其结果是,能够使源自洛伦兹力的更大的电磁排斥力F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0、图11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电磁继电器1b进行说明。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b的正面剖视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b的正面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触点弹簧37配置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上方,而实施方式3的触点弹簧37配置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3中的电磁继电器1b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3中的触点机构单元29具备钩部34,该钩部34夹持在触点弹簧37的下端与环38之间,并且将向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的接触方向施力的触点弹簧37的作用力向可动接触片35传递。钩部34的一端夹持在触点弹簧37的下端与环38之间,另一端固定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下表面。可动接触片35经由钩部34支承于可动轴31。
通过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下方经由钩部34配置触点弹簧37,能够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接近地配置。即,能够使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缩短触点弹簧37和可动轴31的圆盘状凸缘31a的长度的量。其结果是,能够使源自洛伦兹力的更大的电磁排斥力F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3中,也可以是省略环38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圆盘状凸缘31a与可动接触片35抵接,触点弹簧37夹持在圆盘状凸缘31a与钩部34之间。
(实施方式4)
接着,参照图12、图13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c的正面剖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c的正面剖视图。实施方式2的可动接触片35为拱形,而实施方式4的可动接触片35为箱形。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4中的电磁继电器1c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1a是共通的。
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中间板部35g从第一下板部35d沿着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延伸。并且,第二中间板部35h也从第二下板部35e沿着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延伸。并且,第一下板部35d的端部和第二下板部35e的端部分别经由绝缘体夹持在触点弹簧37和环38之间。可动接触片35为箱形,比拱形容易加工。
可动接触片35具有箱形形状,由此能够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接近地配置。即,能够使可动接触片35相对于对置部19c接近上板部35f的高度的量。其结果是,能够使源自洛伦兹力的更大的电磁排斥力F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4中,也可以是省略环38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圆盘状凸缘31a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抵接,触点弹簧37夹持在圆盘状凸缘31a和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下板部35d、第二下板部35e中间。
(实施方式5)
接着,参照图14、图15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d的正面剖视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d的正面剖视图。实施方式5的电磁继电器1d是将实施方式3的触点机构单元29与实施方式4的触点机构单元29组合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5中的电磁继电器1d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电磁继电器1b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5中的触点机构单元29具备钩部34,该钩部34夹持在触点弹簧37的下端与环38之间,将向接触方向施力的触点弹簧37的作用力向可动接触片35传递。钩部34的一端夹持在触点弹簧37的下端和环38之间,另一端固定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的下表面。可动接触片35经由钩部34支承于可动轴31。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接近地配置。即,能够使可动接触片35相对于对置部19c接近上板部35f的高度的量。其结果是,能够使源自洛伦兹力的更大的电磁排斥力F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上板部35f。
(实施方式6)
接着,参照图16、图17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6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6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e的正面剖视图。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e的正面剖视图。在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中,对可动接触片35向下方施力的触点弹簧37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设置在可动铁心33的相反侧。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6的电磁继电器1e中,触点弹簧37设置在可动铁心33内。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6中的电磁继电器1e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6的可动铁心33在插入有可动轴31的周围具有中空的中空孔64。在中空孔64插入有触点弹簧37。在触点弹簧37的可动接触片35侧,环65配置于中空孔64。触点弹簧37在对可动轴31在触点开离方向上向接近触点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配置在环65与环66之间。可动轴31的上端固定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下表面。
环65固定于可动铁心33,贯通孔敞开,可动轴31在该贯通孔内滑动。环66固定在可动轴31的下端。环66夹持在触点弹簧37的下端与可动铁心33的中空孔64的底面之间。
电流通过线圈41而对电磁体单元30励磁,触点机构单元29克服复位弹簧39的弹簧力而向下方滑动移动。由此,处于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分别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接触的闭合状态。在处于闭合状态后,可动铁心33和环65进一步向下方滑动,对触点弹簧37进行压缩,因此确保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的接触压力。
触点弹簧37不配置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上侧,圆盘状凸缘31a也不设置在可动轴31的上端,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距离,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实施方式7)
接着,参照图18至图20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7的开离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f的正面剖视图。图19是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看到的触点机构单元29的平面图。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f的正面剖视图。在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中,触点弹簧37位于可动接触片35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之间。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7的电磁继电器1f中,触点弹簧37贯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7中的电磁继电器1f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7的可动轴31和触点弹簧37分别插入在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设置的贯通孔19d。可动轴31和触点弹簧37分别能够在贯通孔19d内沿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移动。
通过该结构,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距离,增加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地变形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壳体24内,在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可以配置绝缘部件。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配置绝缘部件的情况下,如图21的电磁继电器1g所示,在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配置绝缘部件61。绝缘部件61可以是聚酯纤维或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也可以是云母或玻璃纤维等无机材料。通过绝缘部件61,能够防止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短接。需要说明的是,电磁继电器1g除了上述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是共通的。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中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对本公开的各种形态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标注了附图标记。
在本公开第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1a-1g中,具备:
壳体24;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其固定于所述壳体24,从所述壳体24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固定触点19a;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其固定于所述壳体24,从所述壳体24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二固定触点22a;
可动接触片35,其在一方的面具有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19a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22a在接触或开离的方向即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并且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壳体24内;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具有对置部19c,该对置部19c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与所述一方的面位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分开地对置配置,
所述对置部19c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第一可动触点35a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
所述对置部19c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重叠。
根据第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1a-1g,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的各个区域,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可动接触片35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由此,在可动接触片35上通过洛伦兹力产生从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按压的力,因此能够提高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之间的接触压力。这样,能够通过源自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离开。并且,通过具备本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1a-1g单体就能够提高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的接触压力,因此可以不考虑母线等周围的设计。
在本公开第二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1a,1c,1d,1g中,
具备触点弹簧37,该触点弹簧37比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所述一方的面在开离方向上配置,并且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对所述可动接触片35向接触方向施力,
在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一部分在所述触点弹簧37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所述对置部19c之间延伸,
所述可动接触片35具有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35a通过所述触点弹簧37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所述对置部19c之间而到达所述第二可动触点35b的电流路。
根据第二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可动接触片35具有从第一可动触点35a通过比可动接触片35的一方的面在开离方向上配置的触点弹簧37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之间而到达第二可动触点35b的电流路。由此,在闭合状态下,除了沿着电流路产生的使可动接触片35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彼此排斥的电磁排斥力F之外,通过触点弹簧37向接触方向作用的力,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分离。
在本公开第三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b中,
具备触点弹簧37,该触点弹簧37配置在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所述一方的面侧,并且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对所述可动接触片35向接触方向施力。
根据第三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向接触方向施力的触点弹簧37配置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一方的面侧,与从可动接触片35的一方的面向开离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接近地配置。这样,能够缩短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因此能够使源自洛伦兹力的更大的电磁排斥力F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
在本公开第四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e中,具备:
可动轴31,其对所述可动接触片35进行支承,并且使所述可动接触片35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往复移动;
触点弹簧37,其与支承于所述可动轴31的所述可动接触片35配置在相反侧,经由所述可动轴31对所述可动接触片35向接触方向施力。
根据第四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e,触点弹簧37配置在由可动接触片35的一方的面开离的方向上,因此能够使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距离接近地配置。由此,能够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在本公开第五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1a-1g中,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所述对置部19c在所述平面图中,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对置地延伸。
根据第五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相对置,因此在闭合状态下电流流通时,产生彼此相反的电磁排斥力F,能够将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向下方按压。由此,能够使可动接触片35的两端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两个固定触点均等地接触。
在本公开第六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g中,
在所述壳体24内,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所述对置部19c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61。
根据第六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通过绝缘部件61,能够防止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对置部19c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短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进行适当地组合,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并且,能够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能够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
本公开参照所附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能够实施各种变形或修正。这样的变形或修正只要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就应当被理解为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也能够适用于具备直流用或交流用电磁继电器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1f,1g 电磁继电器;
3 电池;
5 电动机;
7 变频器;
8 发电机;
9 电容器;
10 继电器;
11 电阻器;
19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
19a 第一固定触点;
19b 连接端部;
19c 对置部;
19d 贯通孔;
22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
22a 第二固定触点;
22b 连接端部;
24 壳体;
24a 外侧面;
24b 开口部;
29 触点机构单元;
30 电磁体单元;
31 可动轴;
31a 圆盘状凸缘;
31b 中空孔;
33 可动铁心;
34 钩部;
35 可动接触片;
35a 第一可动触点;
35b 第二可动触点;
35c 中央部;
35d 第一下板部;
35e 第二下板部;
35f 上板部;
35g 第一中间板部;
35h 第二中间板部;
37 触点弹簧;
38 环;
39 复位弹簧;
41 线圈;
43 卷筒;
43a 胴部;
45 第一磁轭;
47 第二磁轭;
49 限位部;
61 绝缘部件;
64 中空孔;
65 环;
D 区间;
F 电磁排斥力。

Claims (3)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二固定触点;
可动接触片,其在一方的面具有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在接触或开离的方向即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并且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触点弹簧,其比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一方的面在开离方向上配置,并且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对所述可动接触片向接触方向施力;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具有对置部,该对置部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与所述一方的面位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分开地对置配置,
所述对置部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
所述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与所述可动接触片重叠,
在从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一部分在所述触点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对置部之间延伸,
所述可动接触片具有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通过所述触点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对置部之间而到达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电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对置部在所述平面图中,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中央部对置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所述对置部与所述可动接触片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
CN201880031372.7A 2017-08-10 2018-08-09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10622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5926A JP7066996B2 (ja) 2017-08-10 2017-08-10 電磁継電器
JP2017-155926 2017-08-10
PCT/JP2018/029941 WO2019031587A1 (ja) 2017-08-10 2018-08-09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273A CN110622273A (zh) 2019-12-27
CN110622273B true CN110622273B (zh) 2022-09-27

Family

ID=6527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1372.7A Active CN110622273B (zh) 2017-08-10 2018-08-09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0852B2 (zh)
JP (1) JP7066996B2 (zh)
CN (1) CN110622273B (zh)
DE (1) DE112018004099T5 (zh)
WO (1) WO20190315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36434A (ja) * 2017-08-10 2019-03-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続ユニット
JP6897461B2 (ja) * 2017-09-27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続ユニット
GB2575684A (en) * 2018-07-20 2020-01-22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Switching device and switching arrangement
EP3770935A1 (de) * 2019-07-25 2021-01-27 Rail Power Systems GmbH Spannungsbegrenz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schaltgerät
WO2021023325A1 (de) * 2019-08-05 2021-02-11 Lisa Dräxlmaier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zum trennen eines strompfa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7301A (en) * 1982-08-27 1984-08-21 Essex Group, Inc. Electric switch having enhanced fault current capability
CN102844833A (zh) * 2010-07-27 2012-12-26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触机构和使用该接触机构的电磁接触器
CN102891040A (zh) * 2011-07-18 2013-01-23 安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5247643A (zh) * 2013-05-24 2016-01-13 泰科电子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增强洛伦兹力偏压的电气开关设备
CN106887365A (zh) * 2015-10-14 2017-06-23 Ls 产电株式会社 直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6425C1 (zh) 1990-08-21 1992-02-27 Siemens Ag, 8000 Muenchen, De
DE60019912T2 (de) * 1999-10-14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Kadoma Kontaktvorrichtung
JP5884034B2 (ja) * 2011-03-22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778989B2 (ja) 2011-05-19 2015-09-1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5809443B2 (ja) * 2011-05-19 2015-11-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5585550B2 (ja) 2011-07-18 2014-09-10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
EP2680288B1 (en) 2012-06-25 2015-02-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ontactor arrangement for use in dielectric liquid
CN102903576B (zh) 2012-10-27 2015-06-03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磁保持继电器的簧片开关组件
JP5990090B2 (ja) * 2012-11-09 2016-09-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開閉器
JP2014110165A (ja) 2012-12-03 2014-06-12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7301A (en) * 1982-08-27 1984-08-21 Essex Group, Inc. Electric switch having enhanced fault current capability
CN102844833A (zh) * 2010-07-27 2012-12-26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触机构和使用该接触机构的电磁接触器
CN102891040A (zh) * 2011-07-18 2013-01-23 安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5247643A (zh) * 2013-05-24 2016-01-13 泰科电子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增强洛伦兹力偏压的电气开关设备
CN106887365A (zh) * 2015-10-14 2017-06-23 Ls 产电株式会社 直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273A (zh) 2019-12-27
JP2019036433A (ja) 2019-03-07
US11270852B2 (en) 2022-03-08
WO2019031587A1 (ja) 2019-02-14
US20200168408A1 (en) 2020-05-28
JP7066996B2 (ja) 2022-05-16
DE112018004099T5 (de) 202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2273B (zh) 电磁继电器
US8847714B2 (en) Relay
US835490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0612589B (zh) 连接单元
KR101545893B1 (ko) 릴레이
US20130021121A1 (en) Relay
KR20130062332A (ko) 접점 기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전자 접촉기
CN111801761B (zh) 继电器
CN101540246A (zh) 用于开关装置的触发模块
JP5120162B2 (ja) 電磁継電器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US8050008B2 (en) Relay device
US11387063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404231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083236B2 (ja) 電磁継電器
JP6011267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0323101B (zh) 继电器
CN110520957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EP4261868A1 (en) Contact apparatus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1033671B (zh) 连接单元
US20220102102A1 (en) Relay
JP2021144816A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