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1180A - 通风服装 - Google Patents

通风服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1180A
CN110621180A CN201880032103.2A CN201880032103A CN110621180A CN 110621180 A CN110621180 A CN 110621180A CN 201880032103 A CN201880032103 A CN 201880032103A CN 110621180 A CN110621180 A CN 110621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ment
seams
seam
lay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21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1180B (zh
Inventor
卢克·A·佩齐门蒂
尤斯蒂纳·科什卡洛夫
凯文·C·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Nike Innovation LP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ion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597,54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7024556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ion LP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ion LP
Publication of CN11062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1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1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1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02Linings
    • A41D27/04Removable lin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4Hems; Se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00Overgarments
    • A41D3/02Overco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0Impermeable to liquids, e.g. waterproof; Liquid-repellent
    • A41D31/102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A41D31/145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300/00Details of garments
    • A41D2300/50Se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300/00Details of garments
    • A41D2300/50Seams
    • A41D2300/52Seams made by welding or glu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10Heat retention or warm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600/00Uses of gar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A41D2600/10Uses of gar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sport activ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涉及透气的、通风的和保温的服装(100)。更具体地,本文描述的技术涉及具有多个互连腔室(130)的物品,这些互连腔室被构造成保持隔热填充材料,诸如羽绒或合成纤维。多个互连腔室形成在至少两层材料之间和多个接缝(120)之间。多个接缝被构造成将至少两层材料连接在一起。在一个方面中,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相对于多个接缝中的相邻接缝或邻近接缝成角度地定向。一个或更多个开口(110)或穿孔可以形成在多个接缝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形成多个互连腔室。一个或更多个开口可以实现水分的蒸发和/或空气从服装的内部环境转移到外部环境。

Description

通风服装
发明领域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涉及一种具有通风部的服装,该通风部允许湿蒸汽(moisture vapor)离开服装,同时仍然保持来自穿用者的身体的热。更具体地,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涉及透气的、保温的、寒冷气候的服装,当环境温度下降到穿用者舒适温度以下时,该服装保持穿用者温暖和干燥。
发明背景
在全年需要保持活动的情况下,存在对于用于在该年的较冷月份中的体育活动期间使用的透气的、保温服装(insulating garments)的需求。常规的寒冷气候的服装可能不允许来自汗水的湿蒸汽和/或足够的体热从服装的内侧逸出。这在寒冷气候的服装包括保温材料(insulation)时尤其如此,因为保温材料可以显著降低穿过服装的湿蒸汽传输速率。对于由抗水性织物构建的服装,捕获来自汗水的水分可能是特别有问题的。例如,具有诸如羽绒或纤维的填充材料的服装通常由纺织品构建,该纺织品对部分地或完全地穿透纺织品的填充材料是有抵抗力的。使用处理,诸如耐久拒水处理(DWR,durable waterrepellant)或通过编织或针织足够重量的纺织品以保持填充材料,可以产生此类防填充物的纺织品。尽管这些方法通常使纺织品抗水,但是它们可能将湿蒸汽捕获在服装内部,这可能然后导致穿用者不舒适,并且可能使服装不如寒冷气候的保温服装有效。
发明概述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系列构思。本概述不意图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图用作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保温且透气的通风服装(vented garment),该服装可以促进从服装内部释放湿蒸汽和热。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通风服装对于例如正在进行体育锻炼诸如有氧运动(例如,跑步、骑行、登山、单板滑雪、滑雪等)、体力劳动、或其他产生汗水的活动的穿用者来说可能是有利的。当人运动时,一个可能的生理反应是通过以汗水的形式释放水分来冷却身体。在寒冷的气候中仍然发生出汗,并且当一个人穿用隔热服装(heat-insulating garments)时,出汗可能增加。因此,本文描述的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保温服装,该保温服装可以保护穿用者免受外部环境条件,同时仍然允许来自汗水的水分逸出到外部环境。此外,该技术可以通过促进热穿过服装转移来调节服装的内部温度。
在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第一实现中:
本文描述的技术允许水分和/或热穿过形成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的多个开口从服装逸出,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接缝由包括至少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接缝边界界定。例如,接缝被构造成连接外部服装层和内部服装层,每个服装层包括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被构造成延伸穿过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中的至少一个接缝,穿过外部服装层和内部服装层,从而允许服装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风。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通过在内部服装层和外部服装层的预定部分处,用例如合适的粘合剂将内部服装层和外部服装层的内表面活化地粘合在一起而形成。可选择地,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通过将内部服装层和外部服装层缝合在一起以形成每个接缝的接缝边界来形成。并且在又一方面中,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通过粘合内部服装层和外部服装层的内表面以及通过将缝合添加至接缝边界两者来形成,从而加强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当形成连接内部服装层和外部服装层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时,在一个方面中,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在例如一对接缝之间界定离散的腔室,其中每个腔室可以填充有隔热材料,诸如合成填充材料和/或羽绒,用于隔热。在另一个方面中,如参照附图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的,多个接缝可以共同地构造成形成或界定多个互连腔室。如在整个本公开内容中所使用的,术语“互连腔室”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个彼此连接、在腔室之间形成连续的开放路径的腔室(即,没有接缝或其他结构将两个或更多个腔室彼此中断或分开)。
在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第二实现中: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还涉及包括局部保温材料的保温服装,其中局部保温材料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片,该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片允许水分和/或热穿过形成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的多个开口从服装逸出,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形成在通风保温片上。通风保温片中的每一个包括外部层和内部层,外部层和内部层中的每一个包括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通风保温片包括形成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的多个开口,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连接例如通风保温片的外部层和内部层。该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以与上文关于根据本文各方面的第一实现所描述的类似方式延伸穿过通风保温片的外部层和内部层。通风保温片可以被具体地定位到服装区域,该服装区域对应于穿用者的身体的由于汗水和/或热的产生而倾向于较快损失热的区域。穿用者的身体的这样的区域可以包括例如胸部区域、大腿、腋窝、上背部以及类似区域。因此,使用通风保温片的服装可以将通风保温片定位成将热的保持最大化,同时仍然允许水分排出。通风保温片还可以基于穿用者在例如锻炼时的舒适度来定位。
在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第三实现中: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允许水分和/或热从服装逸出,该服装包括例如至少第一连续服装层,该第一连续服装层在第一连续服装层上在预定位置处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该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构造成与穿用者的身体的倾向于产生较多汗水的区域对齐,或者可选择地,与穿用者的身体的倾向于释放较多热的区域对齐,从而为这些区域提供隔热,而没有常规的全覆盖隔热服装的增加的体积。通风保温区段包括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形成的多个开口,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连接例如通风保温区段的外部层和内部层,该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延伸穿过通风保温区段的外部层和内部层。因此,使用通风保温区段的服装可以将热的保持和穿用者的舒适度最大化,同时仍然允许水分排出。
在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第四实现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允许水分和/或热穿过形成在例如外部服装片和内部服装片之间的通道从服装逸出。在示例性方面中,内部服装片可以包括通向通道的内部开口,并且可以是保温服装片的外部服装片可以包括来自通道的外部开口。每个通道可以具有多个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并且每个服装可以具有多个通道。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使内部开口从外部开口偏移,以提供湿蒸汽和/或空气离开服装的间接通道。换句话说,偏移开口引起湿蒸汽在离开服装时穿越通道,而不是直接经过内部开口到达外部开口。此外,偏移开口还引起由身体产生的热在离开服装之前穿越通道,从而防止迅速的热损失。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目的是在保持适当量的热损失的同时,促进水分从服装中输送出去。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另外的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并且在查阅下文后,另外的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而获知。
附图简述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示例性通风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2是来自图1中的通风服装的通风接缝的特写视图;
图3A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图1中的通风服装的示例性方面的区段的特写视图;
图3B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图1中的通风服装的可选择的示例性方面的区段的特写视图;
图4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不同的示例性通风服装的视图;
图5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来自图4中的通风服装的具有迹线的通风接缝的特写视图;
图6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来自图4的服装的通风接缝的区段的特写视图;
图7是图6中的接缝区域的一小区段的横截面视图,其中保温腔室相对于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接缝中的开口被示出;
图8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另外的示例性通风服装,该通风服装包括网状背部区段;
图9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另外的示例性通风服装的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图9中通风保温区段的横截面视图;
图10B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图10A中的通风保温区段的横截面视图的分解图;
图11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裤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上装的前视图;
图13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上装的后视图;
图14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裤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裤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上装的前视图;
图17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上装的后视图;
图18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上装的前视图;
图19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上装的后视图;
图20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羊毛上装的前视图;
图21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具有兜帽和通风保温区段的通风外套的前视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制造通风服装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制造通风服装的另外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制造通风服装的另一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5A和图25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26A和图26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27A和图27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不同的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28A和图28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又一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29A和图29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另外的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30A和图30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另外的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31A和图31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32A和图32B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另外的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33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具有接缝的示例性片;
图34A-34H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示例性接缝构造;以及
图35A-35C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具有接缝构造的示例性片。
发明的详细描述
整个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面旨在所有的方面中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阅读本公开内容之后,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可选择的方面对于在与所描述的方面相关的领域中实践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此外,该技术的方面适于实现整个本公开内容中阐述的某些特征和可能的优点,以及固有的其他优点。应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备实用性,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使用。这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涵盖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服装结构,该服装结构促进水分和/或体热从服装的内部部分被动地转移到服装的外部部分。例如,服装可以具有内部层(例如,内部片)和外部层(例如,外部服装片),并且本技术的方面涉及将湿蒸汽和/或热从内部层转移到外部层。湿蒸汽和/或热然后可以消散或分散到服装外面的空间中。
根据本文中的方面的保温通风服装可以由轻质织物制造,并且可以包括大量的保温的羽绒或合成纤维填充的腔室,腔室任选地通过接缝分开。在一个方面中,服装可以被编织或针织以包括在没有接缝的情况下产生的腔室。当接缝包括在服装中时,将腔室分开的接缝可以以变化的间隔被间隔开并且可以具有任何的定向和/或形状。在一个实例中,通风服装可以是独立服装。服装可以呈覆盖人的身体核心区域的背心、具有袖子的外套或上衣、裤子、全身套装、衬衫、紧身裤、贴身衣(base layer)以及类似物的形式。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接缝可以通过例如将编织织物/针织织物的两个片(例如,内部片和外部片)活化地粘合在一起以形成服装片或通风保温区段来形成。接缝可以用例如合适的粘合材料,通过将两个织物片缝合或结合在一起,或者通过使用粘合带(adhesivetape)以及缝合或结合而粘合在一起。在某些织物的情况下,如果织物可以不使用粘合剂而被结合,那么可以不需要粘合剂。
在一个实例中,通风服装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服装片形成,每个服装片包括内部片和对应的外部片,内部片和对应的外部片在沿着预定区段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处连接,以形成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腔室,其中接缝可以通过热结合、将粘合剂施加到内部片和外部片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面并且使粘合剂活化、沿着界定边缘的第一接缝和第二接缝缝合、或者使用结合和缝合两者来形成。因此,一个或更多个腔室在至少每对接缝之间形成。接缝的间距可以变化,接缝的相对定向和/或接缝的形状同样可以变化,使得腔室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腔室可以用羽绒或合成的保温材料填充。接缝可以包括多个开口,该多个开口延伸穿过内部片和外部片,以形成通风部,该通风部允许来自汗水的热和水分从服装的内部逸出到服装的外部。
在另一实例中,内部开口可以在接缝区域处形成在内部片中,外部开口可以或可以不从内部开口偏移,外部开口可以在接缝区域处形成在外部片中,并且可以形成通道,通道将内部开口与外部开口在接缝区域处连接。当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两者均定位于接缝区域中时,接缝然后可以通过在开口所定位的接缝区域内不将内部片和外部片密封在一起的方法形成,诸如通过两条平行的缝合轨道或结合轨道,从而产生将内部开口连接到外部开口的通道。
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中,保温通风服装可以包括另外的内部片,该另外的内部片在一个或更多个区域附连到外部服装片,该外部服装片具有由接缝分开的腔室。在此方面中,该另外的内部片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形成在该另外的内部片中的另外的开口,并且外部开口可以形成在腔室之间的接缝区域中。如果被提供,内部开口可以从外部开口偏移。通道然后可以在该另外的内部片和外部服装片之间的空间中形成,并且该外部服装片具有由接缝分开的腔室。可选择地,如果没有提供,则该另外的内部片可以是不包括任何开口或空隙的连续内部片。或者换句话说,内部片的织物或纺织品包括在整个内部片中的不间断或不中断的线。在另外的方面中,当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时,内部开口从外部开口偏移以提供用于湿蒸汽和/或热从内部片传送到外部片的间接通道。换句话说,偏移的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产生通道,该通道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方向变化,并且该通道不完全垂直于内部片和外部片的相应平面。间接通道还可以提供对空气移动和水分的阻力,这帮助调节离开服装的空气和水分的量。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构建的材料和间接通道的长度可以用于服装中,以提供适当量的阻力,以实现所需的水分和热传输。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目的是促进水分从服装中输送出去,同时使热损失最小化。
开口可以定位在内部服装部分和外部服装部分的不同部分中。例如,在一个方面中,开口定位于接缝区域的周界内的接缝区域中。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在接缝中产生开口。例如,在形成接缝之后,接缝然后可以用激光切割器、超声切割轮、水射流切割器、机械切割器或类似物进行穿孔/切割,以形成开口。使用某些类型的设备,附连步骤和穿孔/切割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例如通过使用焊接和切割轮。在接缝上切割的多个开口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可以产生不同的图案。多个开口可以沿着接缝是连续的,或者可以沿着接缝间歇地放置。此外,多个开口可以策略性地放置在位于靠近大量出汗区域的接缝上(例如,沿着穿用者的背部或在穿用者的手臂下)。多个开口的尺寸和数目可以被优化,以允许所需水平的通风,同时仍然保持穿用者的身体附近的隔热性。
构建的材料
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通风服装可以使用编织织物或针织织物来构建。编织织物或针织织物可以任选地用防羽绒化学处理和/或用也可以充当防羽绒处理的拒水处理来处理,这样的化学处理被称为DWR(耐久拒水处理)。虽然DWR是一种防水化学处理,但除了对织物防水之外,它还对于防羽绒织物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轻质织物和超轻质织物。例如,可以特别受益于用于防羽绒的DWR处理的织物是轻织物(89g/m2至30g/m2)和超轻织物(29g/m2或更轻)。在一些实例中,羽绒可以具有可以穿过轻质织物戳出孔的尖锐的杆,使得该织物随时间经过更易于撕裂或损失羽绒。诸如聚酯纤维的其他类型的填充材料可能没有羽绒的尖锐的杆,但对于包含在轻质纺织品内仍然具有挑战。较重的织物,例如具有在90g/m2至149g/m2或甚至150g/m2至250g/m2或更高的范围内的重量的织物,可以固有地对羽绒更抗性,并且可以需要或可以不需要防羽绒处理,这取决于织物/纺织品的特定类型。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重质织物和轻质织物两者均可以用于服装中。较轻质的织物在运动和/或高有氧活动保温服装的制造中可能更合意,以使服装重量最小化。
在示例性的方面中,保温服装可以由轻质织物制造并且可以包括通过接缝分开的大量的保温的羽绒或合成纤维填充的腔室。分开腔室的接缝可以定位于服装的各个区域中,以不同的间隔间隔开并且可以具有任何的定向和/或形状。接缝可以通过用合适的粘合带材料将织物的外部片或外片和内部片或内片活化地粘合在一起以形成外部服装片、通过将织物的两个片缝合在一起或通过使用粘合带和缝合两者来形成。在某些织物的情况下,如果织物可以在不使用带的情况下被结合,那么可以不需要带。
在一个方面中,保温区和/或通风服装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可以使用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来构建(例如,编织机或针织机可以被编程以形成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结构或构造)。例如,这样的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可以用于形成无缝或接近无缝的服装或其部分。
形式因素
本文中描述的通风保温服装可以采取若干种形式。在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服装的一个实例中,服装可以是独立服装。服装可以呈覆盖人的身体核心区域的背心、具有袖子的外套或上衣、裤子、衬衫、全身套装、滑雪裤、短裤、七分裤、长裤、衣物衬里以及类似物的形式。在其他方面中,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非服装类型的物品,诸如睡袋、麻袋、背包、手提包以及类似物,其中隔热性和透气性可能被需要或是有利的。
可选择地,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服装可以用作具有外罩(exteriorshell)的可除去的内部保温片,该外罩可以是或可以不是不受天气影响的(weather proof)。当与外罩分离时,该内部保温片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服装被穿用。像在先前的实例中一样,可除去的内部保温片可以呈现为背心、外套、全身套装以及类似物,这取决于所需的服装和防护的类型。例如,如果外罩是长袖外套,则内部保温片可以呈现为背心、外套、或具有可除去的袖子以转变成背心的外套,这取决于所需的保温的量。内部保温片可以通过拉链机构、钮扣、钩环紧固件或其他合适的紧固机构或紧固机构的组合被紧固到外罩。
此外,通风服装可以被设计成外罩。换句话说,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内部保温且透气的片可以永久地附接到外罩,而不是可除去的。这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缝合、结合、焊接、粘合剂以及类似物在一个或更多个区域处将外罩永久地附连到内部保温且透气的片来实现。可选择地,内部保温且透气的片可以通过例如使用设计的针织工艺和/或编织工艺与外罩一起一体地形成内部保温且透气的片而集成到外罩片中。任何方面以及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定义
外部片: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外部片”描述服装的外部上的片。外部片可以暴露于外部环境,或者可以不暴露于环境,例如,如果服装被穿用在另一件服装或另一层下面。
外部开口: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外部开口”描述外部片中的开口。
内部片: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内部片”描述外部片内侧或内部的片。服装可以具有多个内部片。
内部开口: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内部开口”描述内部片中的开口。
抗水织物:如本文中使用的,“抗水织物”是大体上不透水的织物。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术语“抗水织物”可以被定义为具有大于1,000mm的抗水性的织物,该抗水性是以mm计的水的量,其可以在水渗透之前悬浮在织物上。然而,高于和低于该阈值的值被设想为处在本文的范围内。
不透气织物:如本文中使用的,“不透气织物”是呈现出低湿蒸汽传输速率的织物。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当织物具有小于1000(g/m2/d)的湿蒸汽传输速率时,织物可以被界定为不透气,湿蒸汽传输速率是水蒸汽经过织物的速率,以每平方米织物每24小时时段的水蒸汽克数(g/m2/d)计。然而,高于和低于该阈值的值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耐候织物:如本文中使用的,“耐候织物”是通常对水和/或风抗性的织物。在一些情况下,耐候织物可以包括大体上不透水并且呈现出低湿蒸汽传输速率的织物。
通道: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通道”是服装层之间的空间,在该空间中服装层不直接连接。通道构造成并允许水分或湿蒸汽和/或空气通过。
通风保温区段:如本文中使用的,其是指豆荚型(pod-type)构造,其中柔韧材料的第一层/内部层和柔韧材料的第二层/外部层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处彼此附连,其中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在柔韧材料的第一层和柔韧材料的第二层之间界定一个或更多个腔室。腔室容纳隔热材料,并且该一个或更多个接缝至少部分地包括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的穿过柔韧材料的第一层和穿过材料的第二层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豆荚型构造被构造成仅覆盖服装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例如,服装的外表面的小于50%。
第一/内部层/片:如本文中使用的,其是指包括第一表面/外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内表面的材料层,并且其中第一表面/外表面构造成当服装被穿用时面向穿用者的身体表面,并且其中第二表面/内表面构造成面向容纳在腔室内的隔热材料。
第二/外部层/片:如本文中使用的,其是指包括第一表面/外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内表面的材料层,并且其中第一表面/外表面构造成当服装被穿用时面向外部环境,远离穿用者的身体表面,并且其中第二表面/内表面构造成面向容纳在腔室内的隔热材料。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通风服装100的前视图140和后视图150。图1A和图1B中的通风服装100可以由常规的合成织物或天然织物制造。织物可以被针织或编织以使得防羽绒或防填充物,织物可以是拒水的和/或防填充物的织物,或可选择地,诸如在例如轻质织物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用防水和/或防羽绒的化学品诸如例如被称为DWR(耐久拒水处理)的化学处理进行处理。因为保温服装可以被羽绒或合成保热纤维填充,因此这些织物,无论是否经化学处理,可以防止填充物戳穿织物并且帮助防止来自环境的水分进入服装内部。然而,如早前提到的,这些防填充物织物或对织物的化学处理的缺点是,当服装被穿用者穿用时,这些处理可能降低湿蒸汽从服装内部的环境中蒸发的能力。
在示例性方面中,图1A和图1B中的通风服装100可以通过提供内部片和相应的外部片来构建,对于通风服装100的每个区段,内部片和对应的外部片可以从织物件(未示出)中切下。当内部片和外部片彼此附连时,适合于特定类型的织物的粘合带可以沿着片的预定区段放置在片中的一个的内表面上以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的腔室。该附连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来实现:例如在粘合带被设定在适当位置中后,将片的顶部上不具有粘合带的片与粘合带对齐,其中该片的内部面面向粘合带。然后,该两个片可以用所施加的足以活化粘合带以在两个片之间产生结合的力和/或能量压制在一起。粘合带可以通过例如热、或超声能量、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施加的能量来活化。在织物被结合后,形成接缝,诸如接缝120,其中接缝120在每对接缝120之间界定或划定腔室,诸如腔室130。在示例性方面中,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在接缝120处粘合在一起的内部片和外部片形成外部服装片。
腔室130然后可以用羽绒或合成的保温纤维填充。取决于所形成的腔室130的尺寸和/或形状,腔室130可以用羽绒或隔热纤维人工地或机械地填充。
在通风服装的不同的实例中,取决于所使用的织物材料,接缝可以在不使用粘合带的情况下产生。例如,织物可以由对不同刺激诸如热、声波、机械压力、化学品、水以及类似物是反应性的纤维形成。在对织物施加刺激后,纤维可能经历引起纤维彼此粘附或结合的转变。在该方面中,刺激可以仅施加到织物的需要接缝的那些部分。任何方面以及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方面中,接缝120可以在通风服装100上以大致水平的定向间隔开,如图1A和图1B中所示。或者接缝120可以在通风服装100上以大致竖直的定向间隔开。接缝120的间距可以变化,接缝120的相对定向和/或接缝120的形状同样可以变化,使腔室130能够是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在一些方面中,接缝120可以间隔开,使得接缝120之间存在最小的空间,从而产生具有较少保温填充物的较小尺寸的腔室130。在其他方面中,接缝120可以较宽地间隔开,以产生具有较大量保温填充物的较大尺寸的腔室130。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接缝120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接缝120的宽度。在其他示例性方面中,接缝120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接缝120的宽度的两倍,依此类推。相邻接缝120之间的示例性距离可以包括例如在1cm和20cm之间、在2cm和15cm之间和/或在3cm和10cm之间,尽管在本文中设想了高于和低于这些值的范围。在各方面中,相邻接缝120之间的间距可以取决于通风服装100的不同部分所需的保温的期望量而变化。
接缝120可以在结合期间、在结合之后、和/或在填充腔室130之后被穿孔以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开口。在示例性方面中,接缝120中的开口110可以使用例如激光、超声切割器、水射流切割器、机械切割器以及类似物来形成。假如有合适的设备,接缝120可以在单个步骤中同时地形成且被穿孔以形成开口110,尽管接缝120和开口110可以在单独的步骤中形成,而不背离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范围。在其他方面中,开口110可以在针织工艺或编织工艺期间一体地形成在接缝120中。同样,接缝120本身可以在针织工艺或编织工艺期间形成。例如,提花机头部可以用于一体地针织接缝120和腔室130。此外,该相同针织工艺或编织工艺可以用于在腔室130被产生时使用浮动纱线(float yarns)一体地填充腔室130。任何方面以及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开口110可以通过允许来自汗水的湿蒸汽和/或热逸出到外部环境来提供通风和水分管理。开口110在内部片和外部片中的位置可以在不同方面中变化。例如,开口110可以在接缝120中穿透两个片(例如,穿透接缝120内的外部片、粘合剂(如果使用的话)和内部片)。在另一方面中,可以提供另外的内部片,其中该另外的内部片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开口。如果在该另外的内部片中提供开口,则开口可以或可以不从开口110偏移,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并且如以下所讨论的。在另一实例中,在两片式服装中(例如,在仅包括外部服装片而不具有另外的内部片的服装中),接缝120中的外部片中的孔或开口110可以从接缝120处的内部片中的开口偏移,如以下参考例如图6和图7所示的和讨论的。
图2是接缝120中的一个的特写视图。接缝120可以如以上描述的形成(例如,在接缝120处将外部片粘合到内部片以形成保温服装片),并且可以呈现为直线(如所示出的)、曲线、波浪线或呈现为例如可以同时在形成和界定腔室130以及在视觉上吸引人方面是有用的任何其他形状。开口110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或不同的尺寸(如所示出的)。开口11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诸如圆形(如所示出的)、三角形、矩形或所需的任何其他形状。开口110可以以直线、曲线、之字形、或用于将开口110放置在接缝120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均匀地间隔开。此外,取决于各个开口的尺寸,在每个接缝120上可以存在多行开口110。多个开口110可以沿着接缝120连续地呈现(如所示),或可以沿着接缝120间歇地呈现,或可以被策略性地放置在接缝120的仅一部分上,例如,放置在出汗多的区域中,诸如沿着穿用者的背部、在穿用者的手臂下、在穿用者的腿部之间以及类似区域。
参考图3A和图3B,服装构造可以变得更明显,在图3A和图3B中示出了通风服装100的一小区段的成角度的横截面视图300。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通风服装100可以由一起形成保温服装片305的外部片310和中间片320,以及内部片344构建。在示例性方面中,片310、320和/或34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由大体上不透水的织物和/或呈现出低湿蒸汽传输速率的织物形成。此外,在示例性方面中,内部片344可以包括网状材料,或者具有吸湿性质或水分管理性质的材料。包括网状材料或具有吸湿性质或水分管理性质的材料作为内部片344可以增加穿用者的舒适度,其中水分管理织物被构造成将水分从服装的面向内的表面移动到面向外的表面。
接缝120和腔室130可以如以上参照图1A和图1B所描述地产生(例如,在接缝120处将外部片310粘合到中间片320以形成保温服装片305)。腔室130的边缘由接缝120形成。换句话说,接缝120划定并且界定腔室130。腔室130然后可以用填充材料330诸如羽绒或合成纤维来填充。在方面中,在被填充后,通风服装100的蒸汽传输速率可以被降低,即使当用于形成通风服装100的织物包括透气材料时,因为腔室130可以阻碍湿蒸汽穿过通风服装100的传输。延伸穿过保温服装片305的接缝120的开口110可以包括外部开口,因为它们通向外部环境。
在示例性方面中,内部片344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稍微松散地附连到保温服装片305,使得内部片344可以在其未被附连的区域处与保温服装片305间隔开。换句话说,空隙或空间340可以形成在内部片344和中间片320的面向内的表面之间,其中空间340可以用作用于传输湿蒸汽和/或空气的通道。
根据本文的另一个方面,内部片344包括连续的片/材料层,其中在针织或编织的纺织品材料的情况下,编织/针织图案和/或纱线中没有中断和/或偏差;或者没有穿过非编织材料的表面形成的中断/空隙,如图3A中所示,或者内部片344可以包括多个内部开口,诸如内部开口342,如图3B中所示。开口342可以被认为是内部开口,因为与外部开口110相反,内部开口们不与外部环境直接连通。内部片344上的内部开口342被构造成使得内部开口342与外部开口110偏移。换句话说,在外部开口110和内部开口342之间没有直接的连通路径。这在图3B中由箭头348指示,箭头348指示湿蒸汽和/或空气在行进时将穿越的路径,即:从穿用者的身体,穿过内部开口342,进入空间340中,以及从外部开口110出来,在外部开口110处,湿蒸汽可以排放到外部环境中。
内部片344中的内部开口342可以分布在整个内部片344中和/或可以取决于一定区域中所需要的通风和/或透气性的水平被定位在某些区域中。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内部片344上的内部开口342被构造成和与保温服装片305相关联的外部开口110不重叠。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中,内部片344中的内部开口342的分布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大多数内部开口342(例如,大于50%、70%、80%或90%)与外部开口110不重叠。
开口342和/或110的尺寸和数目可以被调节以提供不同的通风特性和透气特性,同时仍然保持织物的结构完整性,并且保持高水平的隔热。例如,通风服装100的部分中的较大尺寸和较多数目的开口342和/或110可以为这些部分提供较高程度的通风特性和透气特性。在另一实例中,通风服装100的其他部分中的较小尺寸和较少数目的开口342和/或110可以提供较低程度的通风特性和透气特性。因此,通过调节开口342和/或110的尺寸和/或数目,可以将不同的通风特性和透气特性赋予通风服装100的不同部分。在示例性方面中,每个单独的开口342和/或110的宽度尺寸可以在从0.1mm至5mm的任何范围内,并且从边缘到边缘测量的每个单独的开口342和/或110之间的间距可以在从0.5mm至10mm的任何范围内。可以使用开口342和/或110的其他尺寸和/或间距,而不背离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范围。
现在,总体上参考图4-7,并且特别地参考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另一种不同的服装400的前视图。关于服装400,服装400可以包括外部片,外部片在接缝420处粘合到内部片,以形成保温服装片,其中接缝420界定可以填充有填充材料的腔室430。但服装400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如关于通风服装100所描述的另外的内部片。图4中的服装400可以以类似于以上关于图1中所示的通风服装100所描述的方式来构建,以形成接缝420。此外,接缝420还可以通过沿着其上接缝边界510和/或下接缝边界520添加缝合470来加强,如可以在图5的特写视图中看出的。尽管在图5中示出了缝合,但是本文中设想了选择性地附连接缝420的其他方法,诸如使用粘合剂、结合、点焊以及类似方法。缝合470可以机械地和/或手工地来施加,并且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线,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同样地,缝合470可以在形成开口410之前或之后和/或在腔室430被填充之前或之后被施加。在一个方面中,接缝420在上接缝边界510和下接缝边界520之间的部分被构造成保持打开(即,在上接缝边界510和下接缝边界520之间没有粘合剂或其他结合),以形成用于湿蒸汽和/或空气在外部片和内部片之间经过的通道。
服装400可以使用贯通式开口诸如参考通风服装100所描述的开口来通风,其中接缝120上的开口110延伸穿过内部片和外部片,或者可选择地,服装400可以使用接缝420内的偏移开口来通风。换句话说,服装的外部片中的外部开口410可以在接缝420处从服装的内部片中的开口偏移(在图6和图7中更好地示出)。偏移开口迫使水分经过形成在内部片和外部片之间的接缝420内的通道。在图6和图7中更详细地图示了外部开口和内部开口的布置。
图6示出了服装400的一小区段的成角度的横截面视图600。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服装400可以由内部片620和外部片610构建,其中内部片620在接缝420处附连到外部片610,以形成外部服装片605。接缝420部分地划定并界定腔室430。腔室430然后可以用填充物630诸如羽绒或合成纤维来填充。
在图6中示出的实例中,接缝420包括外部开口410和内部开口415(以虚线圆示出)两者,内部开口415从外部开口410偏移。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外部开口410仅穿过外部片610形成,并且可以通向外部环境或与外部环境连通,而内部开口415仅穿过内部片620形成,并且不与外部环境直接连通。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偏移”意指外部开口410的内部区域不与内部开口415的内部区域重叠。外部开口410与内部开口415的偏移迫使离开服装400的水分和/或热穿越接缝420内连接内部开口415和外部开口410的通道,如图7中所示。
图7提供了接缝420的横截面,以图示根据一个方面的外部开口410和内部开口415的偏移性质。如先前所描述的并且如图5中所示,接缝420通过在上接缝边界510和下接缝边界520处部分地附连外部片610和内部片620被形成。通过仅将片610和片620附连在上接缝边界510和下接缝边界520处,通道或空间710保持在外部片610和内部片620之间,如图7中所示。因此,如由箭头712所示,湿蒸汽和/或空气将通过行进穿过内部开口415、穿越通道或空间710并经由外部开口410排出而离开穿用者的身体,在外部开口410处,湿蒸汽和/或空气可以消散到外部环境中。外部开口410和内部开口415在图6和图7中被示出为均匀地间隔开和/或设定尺寸,但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布置是可能的。
如同图1A/图1B的通风服装100,图4中的服装400可以由常规的合成的或天然的编织织物或针织织物制造。织物可以是拒水的和/或设计成是防羽绒/防填充物的,或可选择地诸如在超轻织物(29g/m2或更低)和轻质织物(89g/m2–30g/m2)的情况下,织物可能需要用防水且防羽绒的化学品来处理,诸如例如被称为DWR(耐久拒水处理)的化学处理。
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通风服装中的保温腔室可以通过在每个接缝处焊接单独的织物件来形成,或如早前讨论的,可以通过在策略性位置中压制具有粘合带的两个完整的片形成在两个片之间。在其中腔室可以通过在每个接缝处焊接单独的织物件来形成的实例中,这将允许通过在服装的不同区段处引入不同类型的织物来引入不同的质地、颜色或功能。此外,如早前所描述的,在一个方面中,保温区和/或通风服装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使用设计的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来构建(例如,对编织机或针织机编程以形成这些结构)。
此外,在图1A和图1B以及图4的实例中示出的通风保温服装的实例是通风的寒冷气候的外套或上衣。然而,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保温的通风服装还可以以背心、裤子、工装裤、手套、帽子以及类似物的形式来构建。图8是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背心800的实例。如图8中所看到的,背心800可以具有带有多个开口810的接缝820,接缝820形成隔热腔室840,隔热腔室840可以用羽绒或诸如聚酯纤维的任何其他隔热材料来填充。在示例性方面中,背心800的保温部分可以如图3A和/或图3B中所示的形成,和/或背心800的保温部分可以如图5-7中所示的形成,任何方面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背心800可以被例如跑步者用作轻质的透气的隔热服装。背心800可以包括网状通风区域850以提供另外的通风。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如本文中所描述的通风保温区段或通风保温区可以定位于服装的部分中,而不是整个服装中。图9示出了服装900,服装900具有右胸部通风保温区段902、左胸部通风保温区段904、左臂通风保温区段906和右臂通风保温区段908。通风保温区段902、904、906和908可以定位成将热的保持最大化,同时仍然允许水分排出。例如,通风保温区段902、904、906和908可以定位于身体的产生较多汗水的区域中或者产生较多热或需要增大的蒸汽逸出量的区域中,诸如胸部区域、大腿以及类似区域。另一个实例是通风保温区段902、904、906和908可以定位于身体的对寒冷更敏感的区域中。通风保温区段902、904、906和908也可以基于穿用者在锻炼时的舒适度来定位。
现在转向图10A,提供了右胸部通风保温区段902的横截面。右胸部通风保温区段902可以通过例如切割服装900的一部分并增加通风保温区段902代替切口区域被安装在服装900内,或者通风保温区段902可以放置在服装层(服装基层)1012上方并连接到服装层1012上。通风保温区段902在接缝1008和接缝1010处连接到服装900。通风保温区段902包括腔室1020,腔室1020通过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1005处连接内部片1006和外部片1007以形成通风保温区段902而形成。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接缝1005包括形成在外部片1007上的偏移的外部开口1004和形成在内部片1006上的内部开口1002。该构造类似于例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构造。可选择地,接缝1005可以包括径直延伸穿过内部片1006和外部片1007的开口1004(即,内部片1006和外部片1007中的开口相对于彼此轴向对齐)。另外的内部开口可以形成或可以不形成在服装层1012中,该服装层1012面向通风保温区段902的内部片1006的面向内的侧面(紧挨穿用者),其中通道或空间1030形成在服装层1012和通风保温区段902的内部片1006之间。该构造将类似于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构造。任何方面以及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10B示出了图10A的分解图。如以上简要地描述的通风保温区段902通过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1005处连接内部片1006和外部片1007以形成通风保温区段902被形成。隔热材料1040容纳在内部片1006和外部片1007之间,在由一个或更多个接缝1005划分的腔室1020内。在一个方面中,并且如图10B中所示,服装层1012可以不包括开口,并且可以是全部连续的。在不同的方面中,服装层1012可以在设置有通风保温区段902的(由通风保温区段902覆盖的)区域中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开口。在又一方面中,服装层1012可以设置有切口,该切口在形状和尺寸上与通风保温区段902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在通风保温区段902下方不存在服装层1012(未示出)。服装层1012可以包括网状材料,或者包括具有吸湿性质或水分管理性质的材料。使用网状材料或者具有吸湿性质或水分管理性质的材料作为服装层112来形成服装,可以增加穿用者的舒适度。
现在转向图11-20,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保温区的许多示例性构造。这些图中所示的保温区包括通风保温区段,该通风保温区段具有与例如图3A、图3B和/或图6-7中所示的构造相似的构造。例如,图11描绘了裤子1100内的保温区。右保温区1104和左保温区1102定位于胫骨区域中,尽管方面不限于这些位置。保温区可以定位于其他所需/合适的位置中。
图12描绘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运动上装1200内的保温区。如图12的透视图中所示,运动上装1200包括胸部通风保温区段1210、右肩和左肩通风保温区段1222以及右上臂和左上臂通风保温区段1232。图13描绘了运动上装1200的另一透视图,并且更清楚地图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右肩通风保温区段1220和右上臂通风保温区段1230。服装/服装基层可以由网状材料或具有吸湿性质或水分管理性质的材料构建。例如,如服装1200中所示,服装的构造将增加穿用者的舒适度,因为将多个服装层叠在一起的需求可以通过向仅服装中的构造成覆盖穿用者的身体的热敏区域或最暴露区域的那些区域提供隔热来消除,穿用者的身体将受益于具有热保护层。具有分区隔热的服装构造的另一个优点是不存在阻碍运动的笨重性(如在常规的隔热服装中),并且因此,提供穿用者更大的运动范围,尤其是在构造成当穿用时符合穿用者的身体的服装诸如服装1200中被提供时。
现在转向图14,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紧身裤(compressionpants)1400内的保温区。紧身裤1400是构造成在穿用时符合穿用者的身体的服装的另一个实例,并且包括右大腿通风保温区段1410和左大腿通风保温区段1420。紧身裤1400还包括右胫骨通风保温区段1430和左胫骨通风保温区段1432。在示例性方面中,紧身裤1400可以仅包括右大腿通风保温区段1410和左大腿通风保温区段1420。该方面在图15中示出,图15描绘了具有右大腿通风保温区段1510和左大腿通风保温区段1520的紧身裤1500。
现在转向图16,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运动上装1600内的保温区。运动上装1600包括右胸部通风保温区段1610和左胸部通风保温区段1612。运动上装1600还包括左肩和右肩通风保温区段1614、左上臂和右上臂通风保温区段1616以及左前臂和右前臂通风保温区段1618。现在转向图17,运动上装1600的后视图图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右后背通风保温区段1620和左后背通风保温区段1630。
现在转向图18,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运动上装1800内的保温区。运动上装1800分别包括胸部通风保温区段1810、右肩和左肩通风保温区段1814、右上臂和左上臂通风保温区段1816、右臂前臂和左臂前臂通风保温区段1812以及左侧和右侧通风保温区段1818和1818(图18中仅示出了左侧通风保温区段1818)。现在转向图19,运动上装1800的后视图进一步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背部通风保温区段1820和右侧通风保温区段1818。
现在转向图20,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羊毛上装/羊毛外套2000内的保温区。羊毛上装/羊毛外套2000包括左胸部通风保温区段2004和右胸部通风保温区段2008。羊毛上装/羊毛外套2000的主体2002可以包括透气的羊毛材料。拉链2006可以提供口袋(未示出)的入口。口袋可以由网状材料或另一透气材料构建,该网状材料或另一透气材料与左胸部通风保温区段2004一起工作,以促进将热和水分穿过羊毛上装/羊毛外套2000转移。
现在转向图21,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方面的具有兜帽的外套2100内的保温区。具有兜帽的外套2100包括左胸部通风保温区段2112和右胸部通风保温区段2110。具有兜帽的外套2100还可以包括兜帽2118。具有兜帽的外套2100还包括也可以与穿用者的嘴区域和/或鼻区域对齐的右颈部通风保温区段2114和左颈部通风保温区段2116。这样,右颈部通风保温区段2114和左颈部通风保温区段2116可以帮助促进水分、热和气体(例如,二氧化碳)远离穿用者的下面部区域转移。
现在转向图22,提供了示出制造通风服装的示例性方法2200的流程图。通风服装可以是外套、背心、裤子、全身套装以及类似物,并且可以包括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构造。在步骤2210处,切割用于通风服装的区段的外部片、对应的中间片和内部片。在一个方面中,对于服装的每个区段重复该过程,并且在步骤2260处完成后,这些区段然后被连接以形成最终的通风服装。
在步骤2220处,外部片和中间片在多个接缝处附接在一起,以形成保温服装片。多个接缝被间隔开以界定由外部片和中间片所界定的多个中空腔室的边界。中空腔室可以是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以提供不同水平的保温。
在步骤2230处,形成穿过多个接缝的外部开口。外部开口可以具有变化的数目以及不同的尺寸和/或不同的形状。开口可以经由例如激光切割、水射流切割、机械切割以及类似切割来形成。可选择地,当片通过设计的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形成时,开口可以通过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形成。在步骤2240处,通过以上概述的方法中的任一种,内部开口任选地在内部片中形成。内部开口(如果提供的话)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形状。
在步骤2250处,由接缝界定的多个中空腔室用隔热材料诸如羽绒或其他合成纤维填充。
在步骤2260处,内部片在一个或更多个区域处附接到保温服装片的面向内的部分,以形成由保温服装片的面向内的侧部和内部片的面向外的侧部界定的排气通道或排气空间。在示例性方面中,单独的内部开口(当被提供时)在内部片附连到保温服装片之后通常与单独的外部开口不重叠。换句话说,内部开口(当被提供时)从外部开口偏移。外部开口和内部开口(当被提供时)通过内部片和外部服装片之间的排气通道或排气空间连接。
在一个方面中,通风服装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使用设计的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来构建(例如,对编织机或针织机编程以形成这些结构)。例如,外部片和内部片可以通过针织工艺和编织工艺形成在一起,其中针织工艺或编织工艺可以用于形成接缝和/或外部开口和内部开口。任何方面以及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可选择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切割用于服装的区段的外部片和对应的内部片。外部开口可以形成在外部片中,并且内部开口可以形成在内部片中。外部片和内部片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区域处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外部服装片。片可以通过例如缝合或结合接缝的上部分以及缝合或结合接缝的下部分而连接在一起,其中缝合或结合的部分之间的区域保持未附连。外部片和内部片在缝合过程或结合过程之前被定位或对齐,使得内部开口在接缝区域处从外部开口偏移,并且使得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经由缝合或结合的区域之间的未附连区域彼此连通。
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区域界定并划定一个或更多个腔室,该一个或更多个腔室可以填充有天然或合成的填充材料。相邻接缝之间的间距又界定在相邻接缝之间形成的腔室的尺寸。因此,接缝之间的间距可以被调节,以为服装的不同部分提供不同水平的保温。此外,可以调节外部开口和内部开口的间距、尺寸和/或数目,以促进较大量或较小量的湿蒸汽和/或空气的输送。例如,开口的尺寸和数目可以增加,并且开口之间的间距减小,以提供较大量的湿蒸汽和/或空气的输送,而开口的尺寸和数目可以减小,并且开口之间的间距增大,以提供较小量的湿蒸汽和/或空气的输送。此外,这些变量可以对应于开口定位在所得到的服装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例如,湿蒸汽和/或热的输送在服装的覆盖身体的大量热和/或水分产生区域的部分上可能更大,大量热和/或水分产生区域诸如沿着脊柱的背部躯干、穿用者的胁腹区域(flank area)、胸部区域、大腿或胫骨区域、穿用者的上臂区域以及类似区域。继续,与开口相关的变量也可以取决于所得到的服装将被用于男性或是女性来调节,因为热和/或水分的输送需求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可能不同。任何方面以及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现在转向图23,提供了示出制造通风服装的示例性方法2300的流程图,其中服装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诸如例如图9和图11-21中所示的通风保温区段。该方法包括在步骤2310处提供至少一个服装基层,其中服装基层可以包括制造成用于舒适度增强和/或性能增强的针织或编织的合成织物或天然织物,诸如吸湿织物、拉伸织物、抗水织物、棉织物等。然后,如在步骤2320处所描述的,提供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该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根据上文描述的任一方面构建,并且具有针对它们在最终服装上的特定位置预定的特定的形状和尺寸。如步骤2330处所描述的,该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在服装基层上的预定位置处邻近服装基层的面向外的表面放置,并且如步骤2340处所描述的,该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附连到服装基层,使得通风保温区段在组装后帮助形成服装的外部面。最终的服装然后由所有相应的服装基层构建。
图24是流程图,其描述了图23中描述的方法的可选择的构建方法,其中在步骤2410处,提供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切口的至少一个服装层。该一个或更多个切口具有对应于在步骤2420处提供的相应的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的形状和尺寸。如步骤2430处所描述的,该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可以在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切口处附连到至少一个服装层,从而用一个或更多个通风保温区段覆盖一个或更多个切口。
图25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示例性上半身服装2500的前视图,而图25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上半身服装2500的后视图。如描绘的,上半身服装2500呈背心的形式,该背心包括至少衣领开口2510、两个袖孔2520A和2520B、腰部开口2540(腰部开口)以及任选地打开和闭合机构2530,该打开和闭合机构2530可以是例如拉链、钩环系统、滑块机构以及类似物。如示出的,上半身服装2500包括多个接缝2550,其中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接缝由周界界定。例如,接缝2551由周界2519界定,周界2519界定例如多个接缝2550中的接缝2551的宽度2516和长度2518。此外,至少一个接缝,例如,多个接缝2550中的接缝2552可以在至少一个接缝2552的一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560。至少一个开口2560可以延伸穿过至少一个接缝2552,以在内部环境(当上半身服装2500被穿用时靠近穿用者的身体)和外部环境(靠近服装被构造成保护穿用者的环境要素)之间提供通风开口。至少一个开口2560,尽管被示出为是圆形通风开口,但设想,至少一个开口2560可以采取任何形状或形式,诸如任何字母数字形式、几何形式、有机形式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式,诸如例如特殊设计、字符以及类似形式。
此外,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接缝相对于多个接缝2550中的相邻或邻近的接缝成角度地定向,或者相对于假想水平轴线2570(即,以及沿着x方向延伸的轴线)成角度地定向,例如,当上半身服装2500是穿用构造时,假想水平轴线2570跨过宽度方向切割上半身服装2500。例如,接缝2552相对于相邻或邻近的接缝2554、2556和2558成角度地定向。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相邻”意指多个接缝2550中在任何方向(上方、下方、边对边(side-to-side)以及类似方向)彼此紧靠的接缝,而没有介于其间的另一个接缝。例如,接缝2552的角定向的角度可以相对于跨过上半身服装2500切割的假想水平轴线2570来测量。根据本文的方面,角定向的角度可以是在0°和179°之间的任何角度。例如,如图25A中所示,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接缝相对于假想水平轴线2570的角定向的角度可以是锐角,例如作为形成在接缝2552和假想水平轴线2570之间的角度2580,或者角定向的角度可以是钝角,例如作为形成在接缝2553和假想水平轴线2570之间的角度2590。同样,每个接缝之间的定向的角度可以相对于相邻接缝进一步测量,如将在下文例如关于图33进一步讨论的。
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接缝的角定向形成或界定例如多个互连腔室2501。如上文描述的,术语“互连腔室”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个彼此连接、在两个或更多个腔室之间形成连续的开放路径的腔室。多个接缝2550的角定向是重要的,因为多个接缝2550的角定向引起成角度的互连腔室(例如,多个互连腔室2501)的形成。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例如,多个接缝2550)和成角度的互连腔室(例如,多个互连腔室2501)的组合防止或最小化隔热材料诸如例如羽绒或合成纤维从多个互连腔室2501中的一个腔室(例如,2502、2504、2506、2508中的一个)移位到另一个腔室(例如,2502、2504、2506、2508中的一个)。换句话说,即使多个接缝2550形成或界定多个互连腔室2501,容纳在多个互连腔室2501中的每个腔室(例如,2502、2504、2506、2508中的一个)内的保温材料的行进被阻止或最小化,因为例如,尽管腔室2502与至少腔室2506互连,并且腔室2504与至少腔室2508互连,但没有形成在互连的多个互连腔室2501之间的径直向下的路径(即,相对于上半身服装2500)。换句话说,通过多个接缝2550的角定向以及缺少将允许羽绒或合成纤维沉降的径直的(或大致径直的)竖直的(或大致竖直的)开放腔室路径,羽绒或合成纤维的沉降被避免或减少。
继续,隔热材料由于重力(向下)或在横向方向(边对边)的移位被防止或最小化,因为多个接缝2550以及通过扩展,多个互连腔室2501所遵循的图案不留下(leave)沿着至少y轴线的径直的开放路径(例如,如图25A和图25B中所示)。例如,多个接缝2550所遵循的之字形图案2511防止在竖直方向(即,垂直于假想水平轴线2570)形成径直的开放路径(或大致径直的开放路径),该竖直方向例如从衣领开口2510延伸到腰部开口2540。任选地,多个接缝2550可以以一定图案(如下文参考附图进一步讨论的)放置,该图案可以防止在水平方向(即,平行于假想水平轴线2570)以及在竖直方向形成径直的开放路径(或大致径直的开放路径),以进一步防止或最小化横向移位,该水平方向例如从第一服装横向端2541延伸到第二服装横向端2543。
因此,根据本文的方面,多个接缝2550以示出的之字形图案2511布置,其中一行接缝中的每个接缝在距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相邻接缝一定距离2512处被定位。并且一列接缝中的每个接缝在距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相邻接缝一定距离2514处被定位。距离2512和2514界定多个互连腔室2501中的每个腔室的尺寸。此外,多个互连腔室2501中的每个腔室的尺寸进一步由例如多个接缝2550中的每个接缝的宽度2516和长度2518来界定。此外,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多个接缝2550可以全部包括相同的宽度2516和长度2518(如图25A和图25B中所示),或者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多个接缝2550可以包括不同的宽度和/或不同的长度,取决于由多个接缝2550形成的图案,如将关于图26A-28B进一步描述的。
应注意的是,尽管之字形图案2511在图25A和图25B中被示出为延伸遍及整个上半身服装2500,但设想,服装可以在服装的不同部分处包括不同的接缝构造。例如,之字形图案2511(或形成互连腔室的任何其他图案)可以仅被定位于服装的顶部部分(例如,上半身服装2500的在假想水平轴线2570上方的部分)处,其中连续的(不间断的)接缝沿着假想水平轴线2570延伸,划界分隔(separation)并且防止保温材料向下(即,竖直)移位到划界接缝(未示出)下方。保温服装的剩余部分然后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接缝构造,该接缝构造可以形成或可以不形成互连腔室。换句话说,离散的服装部分或物品部分可以被划界,并且设置有不同于服装或物品的其余部分的接缝构造。例如,如参照以下附图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的,服装或物品的部分可以被划界,并且设置有特定的接缝构造,该接缝构造在划界部分内的接缝上具有多个开口,而在划界部分外部的多个接缝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多个穿孔。可选择地,将形成在划界部分外部的服装或物品中的保温腔室分开的接缝可以是传统的缝合接缝(即,不具有超过用于缝合的线或纱线的宽度的宽度的接缝)。此外,如上文描述的,例如,具有互连腔室(例如,片插入件)的离散的通风保温区段可以设置在以其他方式不保温或以不同的方式构建的服装或物品中(如图9-21中所描述的)。任何和所有可能的组合在本文描述的方面的范围内。
图26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上半身服装2600的前视图,而图26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上半身服装2600的后视图。如同上半身服装2500,上半身服装2600是包括衣领开口2610、第一袖孔2620A、第二袖孔2620B、底部开口2640(腰部开口)和任选的可闭合机构2630的背心。此外,上半身服装2600包括以不同于图25A和图25B中示出的之字形图案2511的图案(通常由附图标记2611指示)布置的多个接缝2650。图案2611形成多个互连腔室2680。如同上半身服装2500,多个接缝2650中的每个接缝与多个接缝2650中的每个相邻或邻近的接缝成角度地定位。然而,不同于上半身服装2500,多个接缝2650在图案2611中包括不同的尺寸和定向角度。
例如,图26A和图26B中示出的图案2611通过重复以下来形成:具有第一长度2612的第一接缝2652、具有第二长度2614的第二接缝2654、具有第三长度2616的第三接缝2656、具有第四长度2618的第四接缝2658、具有第五长度2632的第五接缝2660、具有第六长度2634的第六接缝2662、具有第七长度2636的第七接缝2664以及具有第八长度2638的第八接缝2666。第一接缝2652、第二接缝2654、第三接缝2656、第四接缝2658、第五接缝2660、第六接缝2662、第七接缝2664和第八接缝2666共同地形成例如互连腔室2682、2684、2686和2688。
如上文参考图25A和图25B呈现的,尽管多个互连腔室2680是互连的,但当服装处于穿用构造时,由多个接缝2650以及多个接缝2650相对于彼此的角定向(在0°和179°之间的任何角度)形成的图案2611,例如防止隔热材料从多个互连腔室2680中的一个腔室横向和向下/向上移位到另一个腔室。换句话说,在横向方向/水平方向或在竖直方向缺乏径直路径,有助于防止隔热材料进出例如腔室2682、2684、2686和2688行进。此外,多个接缝26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多个接缝26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例如,开口2690在接缝2694的周界2692内延伸穿过接缝2694。换句话说,开口2690延伸穿过在接缝2694处形成服装的所有层,以提供通风部,以便当服装被穿用时,允许在内部环境(靠近穿用者的身体)和外部环境(靠近环境要素)之间的流体交换(例如,空气、蒸汽、汗水)。
图27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另外的示例性上半身服装2700的前视图,而图27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上半身服装2700的后视图。如同上半身服装2500和2600,上半身服装2700是包括衣领开口2710、第一袖孔2720A、第二袖孔2720B、底部开口2740(腰部开口)和任选的可闭合机构2730的背心。此外,上半身服装2700包括以不同的图案2711布置的多个接缝2750,形成多个互连腔室2780。
如同上半身服装2500和2600,多个接缝2750中的每个接缝与多个接缝2750中的每个相邻或邻近的接缝成角度地定位。此外,如同上半身服装2600,当形成图案2711时,多个接缝2750包括不同的尺寸。例如,图27A和图27B中示出的图案2711通过重复以下来形成:具有第一长度2712的第一接缝2752、具有第二长度2714的第二接缝2754、具有第二长度2714的第三接缝2756、具有第二长度2714的第四接缝2758、具有第二长度2714的第五接缝2760、具有第二长度2714的第六接缝2762以及也具有第二长度2714的第七接缝2764。由例如第一接缝2752、第二接缝2754、第三接缝2756、第四接缝2758、第五接缝2760、第六接缝2762和第七接缝2764形成的重复图案共同地形成例如多个互连腔室2780,诸如互连腔室2782、2784、2786、2788和2789。如上文呈现的,尽管多个互连腔室2780是互连的,但由多个接缝2750以及多个接缝2750相对于彼此的角定向(在0°和179°之间的任何角度)形成的图案2711,防止或最小化隔热材料从多个互连腔室2780中的一个腔室横向和向下/向上移位到另一个腔室。换句话说,在横向方向或在向上/向下方向缺乏径直路径,有助于防止或最小化隔热材料进出例如互连腔室2782、2784、2786和2788行进。
此外,多个接缝27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例如,如接缝2794中所示,接缝2794可以包括形成在由接缝2794的长度和宽度界定的周界2792内的开口2790。换句话说,开口2790定位于接缝2794上,并且被构造成延伸穿过形成接缝2797的上半身服装2700的所有层,以提供通风部,以便允许在内部环境(靠近穿用者的身体)和外部环境(靠近环境要素)之间的流体交换(例如空气、蒸汽、汗水)。
转向图28A和图28B,图28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另外的示例性上半身服装2800的前视图,而图28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另外的方面的上半身服装2800的后视图。如同上半身服装2500、2600和2700,上半身服装2800被描绘为包括衣领开口2810、第一袖孔2820A、第二袖孔2820B、底部开口2840(腰部开口)和任选的可闭合机构2830的背心。此外,上半身服装2800包括以图案2811布置的多个接缝2850,形成多个互连腔室2880。如同上半身服装2500、2600和2700,多个接缝2850中的每个接缝与多个接缝2850中的每个相邻或邻近的接缝成角度地定位。
在上半身服装2800中,多个接缝2850被布置成使得多个接缝2850中的相邻或邻近的接缝彼此成直角2860A、2860B、2860C和2860D,从而形成具有互连腔室2880的图案2811,其中多个接缝2850中的每个接缝包括与上半身服装2500中大致相同的长度和宽度。如上文呈现的,尽管多个互连腔室2880是互连的,但由多个接缝2850以及多个接缝2850相对于彼此的角定向(在该示例性服装中是90°)形成的图案2811,防止或帮助最小化隔热材料从多个互连腔室2880中的一个腔室横向和向下/向上移位到另一个腔室。换句话说,在横向方向或在向上/向下方向缺乏径直路径有助于防止隔热材料四处移位。
此外,多个接缝28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多个接缝28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例如,接缝2894包括接缝2894的周界2892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2890。换句话说,在接缝2894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2890延伸穿过接缝2894的所有层,以提供通风开口,以便允许在内部环境(靠近穿用者的身体)和外部环境(靠近环境要素)之间的流体交换(例如空气、蒸汽、汗水)。
图29A、图29B、图30A、图30B、图31A和图31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还其他类型的服装2900、3000和3100。服装2900、3000和3100仅仅是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应用的示例。设想,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在可以被构造成向用户提供隔热的其他类型的服装和物品中实施,这些服装和物品诸如短裤、t恤、连帽衫、套头衫、全身套装、睡袋、毯子以及类似物。尽管图29A至图31B被描绘为包括类似于上文关于图25A和图25B描述的之字形图案2511的接缝图案,但设想,服装2900、3000和3100可以包括根据本文的方面的任何接缝图案。同样,设想,可以获得许多其他接缝图案,其中可以提供多个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定向(在0°和179°之间的任何角度)的合适地定尺寸的离散接缝。如上文描述的,接缝图案和接缝的角定向防止或有助于最小化隔热材料诸如羽绒或合成纤维从其原始位置迁移,即使接缝之间形成的腔室是互连的。
图29A和图29B中示出的服装2900被描绘为具有兜帽2910、带有第一袖子2920A和第二袖子2920B的主体部分2950的外套/上衣。具体地,
图29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2900的前视图,并且图29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2900的后视图。服装2900可以任选地包括打开和闭合机构2930,诸如例如拉链、钩环机构、滑动机构以及类似物。当处于闭合构造(如示出的)时,服装2900还可以包括由主体部分2950形成的第一开口2940(腰部开口)和由兜帽2910形成的第二开口2960(面部开口),其中兜帽2910被构造成当服装2900被穿用时为穿用者的头部提供保护。同样,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兜帽2910也可以包括多个接缝2970,如同服装2900的其余部分一样。如先前讨论的,多个接缝297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包括在多个接缝297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的接缝周界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2972。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被构造成允许流体在服装2900的内部环境到服装2900的外部环境之间流动,以便为穿用者提供更舒适的穿用。此外,如上文描述的,多个互连腔室2980可以形成在多个接缝2970之间。此外,由于多个接缝2970相对于彼此的角定向(在0°和179°之间),可以防止设置在多个互连腔室2980中的保温材料迁移离开其原始位置。
图30A和图30B中示出的服装3000被描绘为具有由腰带3010界定的腰部开口3012、具有在腰带到底部边缘3020之间测量的长度3032的主体部分3030的裙子。具体地,图30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3000的前视图,并且图30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3000的后视图。如示出的,服装3000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定向的多个接缝3050(角度在0°和179°之间),其中多个接缝30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3060,以便允许流体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流动。同样,多个互连腔室3040可以形成在多个接缝3050之间。
图31A和图31B中示出的服装3100被描绘为具有由腰带3110界定的腰部开口3112、具有在腰带3110到底部边缘3120之间测量的长度3132的主体部分3130的一条裤子。具体地,图31A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3100的前视图,并且图31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3100的后视图。如示出的,服装3100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定向的多个接缝3150(角度在0°和179°之间),其中多个接缝315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3160,以便允许流体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流动。同样,多个互连腔室可以是3140,可以形成在多个接缝3150之间。
图32A和图32B中示出的服装3200被描绘为包括在前面的保温区域3250A和3250B以及在后背的保温区域3254的外套/上衣,其中保温区域3250A、3250B和3254(在图32B中示出)可以以与上文描述的通风保温区段或通风保温区类似的方式构建。服装3200的保温区域3250A、3250B和3254包括将一个或更多个保温腔室分开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中的至少一个接缝可以包括定位于至少一个接缝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如上文描述的,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方面,形成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可以包括适合于配合在接缝的边界内的任何所需的形状和/或尺寸。例如,在服装3200中,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呈一个或更多个字母数字字符的形式,并且可以被形成以拼写例如名称、商标名称或消息。此外,如示出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不必包括径直边缘或甚至均匀的宽度。相反,如示出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可以包括如对于特定的服装构造是必需的由形成对称形状或不对称形状的曲线周界界定的不规则宽度。
图33示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示例性的图案和接缝构造的示例性片3300。例如,片3300包括多个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3310,在多个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3310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之间形成多个互连腔室3350。多个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3310中的每个接缝可以相对于邻近接缝以在0°和179°之间的角度定向,以产生防止或最小化开放径直路径在多个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3310之间形成的图案。例如,在图33中,接缝3312相对于邻近接缝3314以角度3320定位,接缝3314相对于邻近接缝3316以角度3322定位,并且接缝3316相对于接缝3318以角度3324定位。此外,一个或更多个接缝,诸如接缝3312和3316可以包括定位于接缝3312和3316上的呈字母数字字符形式的一个或更多个穿孔3340,或者一个或更多个接缝,诸如接缝3314和3318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几何形状的开口或穿孔3330。尽管多个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3310和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3340和3330以某种特定的图案3360被描绘,但图案3360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除了图33中示出的构造之外,用于布置多个成角度地定向的接缝3310的更多构造是可用的,同样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3330和3340具有更多不同的构造。这参照图34A-34H将变得更加明显,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
例如,图34A示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接缝构造3400,其中穿过接缝形成的开口是三角形开口和字母数字开口的组合。图34B示出了接缝构造3410,其中穿过接缝形成的开口是字母数字开口与包括不同尺寸的圆形开口的组合。图34C示出了接缝构造3420,其中接缝仅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字母数字开口。图34D示出了接缝构造3430,其具有字母数字形状的开口和包括一致尺寸的圆形开口。图34E示出了接缝构造3440,其中穿过接缝形成的开口是字母数字开口与菱形形状开口的组合。图34F示出了接缝构造3450,其中接缝包括字母数字形状的开口、以及在接缝上形成的菱形形状开口和圆形开口的组合。图34G示出了接缝构造3460,其具有字母数字形状的开口和正方形形状的开口。图34H示出了类似于图34B中示出的接缝构造3410的接缝构造3470,但示出了开口可以如何在接缝上间隔开,其中,例如,在图34H中,圆形开口和字母数字形状的开口之间的间隙3472大于接缝构造3410中圆形开口和字母数字形状的开口之间的间隙3412。
在另一方面,图35A-35C示出了接缝本身可以如何用于形成不同的图案、标志以及类似物,以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仍然保持它们形成用于在其中容纳隔热材料的腔室的功能。例如,图35A示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隔热服装或隔热物品的片3500。例如,如早前讨论的,构造成将填充有保温材料的腔室分开的接缝或接缝区域可以形成为任何所需的形状或图案,诸如例如线性的、有机的、曲线的以及类似形状或图案。例如,在图35A中,将多个腔室3501分开的多个接缝或接缝区域3502被示出为线性的接缝或接缝区域3506和3508与字母数字形状的接缝或接缝区域3504的组合。尽管本发明实例中的接缝或接缝区域3504被示出为是字母数字形状的,但还设想其他设计,诸如标志、字符以及类似设计。此外,如示出的,多个接缝或接缝区域3502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缝或接缝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3503,而多个接缝或接缝区域3502中的其他接缝或接缝部分可以保持闭合,诸如接缝3505的接缝区域3506。
图35B示出了另一示例性接缝构造3510,其中线性的接缝或接缝区域(例如3518)或多个接缝或接缝区域的线性部分(例如3512和3516)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3513,而字母数字形状的接缝或接缝区域(例如3514)保持闭合。
最后,图35C示出了又一构造3520,其中线性的接缝或接缝区域(例如,3522和3524)和字母数字形状的接缝或接缝区域(例如,3526)两者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或穿孔3523。如上文描述的,开口或穿孔3503、3513和3523定位于接缝上,或者换句话说定位于界定接缝区域的周界内,并且延伸穿过所有服装形成层或物品形成层,以促进在服装或其他隔热物品的内部环境和服装或隔热物品的外部环境之间的流体交换。例如,流体交换可以因此提供这样的隔热服装,该隔热服装提供隔热并且同时为使用者提供调节服装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的能力。换句话说,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或物品可以通过提供热和水分释放机构以防止过热和过热可能带来的不舒适来提供舒适的保温。
应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备实用性,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使用。这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设想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由于许多可能的实施方案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由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制成,所以应当理解,本文阐述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应以限制性的意义来解释。

Claims (20)

1.一种通风服装,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服装片,所述通风服装片包括:在多个接缝处彼此附连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所述多个接缝被共同地构造成界定多个互连腔室;容纳在所述多个互连腔室内的隔热材料;以及在至少一个接缝的一部分上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接缝的所述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层并且穿过所述第二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隔热填充材料包括羽绒和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多个接缝用粘合带产生,所述粘合带通过施加能量活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接缝通过缝合被进一步加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接缝通过缝合来产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以重复的图案被共同地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包括字母数字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在长度上是相等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多个接缝包括不同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包括有机形状或几何形状。
11.一种制造通风服装的方法,包括:提供形成所述通风服装的至少一个服装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通过以下形成至少一个服装片:(1)在多个接缝处将所述第一层附接到所述第二层以形成所述服装片,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以图案被布置以共同地形成多个互连腔室;(2)在所述多个接缝中的至少一个接缝上形成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被构造成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接缝、穿过所述第一层并且穿过所述第二层;(3)用隔热填充材料填充所述多个互连腔室;以及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服装片形成所述通风服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热填充材料是羽绒和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通过编织工艺或针织工艺来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包括字母数字形状或几何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包括宽度和长度,其中所述长度大于所述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相对于所述多个接缝中的相邻接缝成角度地定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的所述长度以在0°和179°之间的角度被定向,所述角度从平行于地表面定向的水平平面测量。
18.一种用于保温服装的通风服装片,所述通风服装片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其中所述第一表面被构造成被暴露于外部环境;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第二层,其中所述第三表面被构造成当所述保温服装被穿用时靠近穿用者的身体;多个接缝,所述多个接缝将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二表面附连到所述第二层的所述第四表面,以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共同地形成两个或更多个互连腔室,其中所述多个接缝中的每个接缝相对于所述多个接缝中的相邻接缝成角度地定向;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互连腔室内的隔热材料;以及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延伸穿过所述多个接缝中的至少一个接缝、穿过所述第一层并且穿过所述第二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风服装片,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互连腔室内的所述隔热材料包括羽绒和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接缝通过以下中的一种来产生:施加到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层的所述第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粘合剂、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缝合在一起或者使用粘合剂和缝合。
CN201880032103.2A 2017-05-17 2018-05-17 通风服装 Active CN110621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597,540 US20170245560A1 (en) 2012-04-18 2017-05-17 Vented Garment
US15/597,540 2017-05-17
PCT/US2018/033094 WO2018213528A1 (en) 2017-05-17 2018-05-17 Vented gar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1180A true CN110621180A (zh) 2019-12-27
CN110621180B CN110621180B (zh) 2021-12-28

Family

ID=6252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2103.2A Active CN110621180B (zh) 2017-05-17 2018-05-17 通风服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24624A1 (zh)
KR (1) KR102476955B1 (zh)
CN (1) CN110621180B (zh)
CA (1) CA3056451C (zh)
WO (1) WO2018213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7661B1 (ja) * 2021-06-08 2022-02-08 美津濃株式会社 シャ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5039U (zh) * 2011-11-22 2012-08-15 浙江凯洛琪服饰有限公司 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
US20130276201A1 (en) * 2012-04-18 2013-10-24 Nike, Inc. Cold Weather Vented Garment
US20160366963A1 (en) * 2012-04-18 2016-12-22 Nike, Inc. Vented garment
US20170099899A1 (en) * 2015-10-07 2017-04-13 Nike, Inc. Vented garment
WO2017062539A1 (en) * 2015-10-07 2017-04-13 Nike Innovate C.V. Vented gar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2630U (ja) * 1984-03-22 1985-10-11 株式会社 トヤマゴ−ルドウイン 被服の保温用芯材
JP3185237B2 (ja) 1991-03-28 2001-07-09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汚泥脱水剤
CA2185858C (en) * 1996-09-18 2008-12-02 Ronnie Reuben Down-fill quilted fabric with combination stitched lines and tack stitches
JP2004211905A (ja) 2002-12-05 2004-07-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真空断熱材とそれを用いた防寒具
KR200455836Y1 (ko) 2011-05-25 2011-09-29 루디월드주식회사 다운재킷
JP2013129940A (ja) * 2011-12-22 2013-07-04 Toray Ind Inc 溶着加工縫製品
JP3185237U (ja) * 2013-05-28 2013-08-08 瀬倉株式会社 身体冷却用衣服
WO2016121492A1 (ja) 2015-01-26 2016-08-04 株式会社ゴールドウイン 保温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5039U (zh) * 2011-11-22 2012-08-15 浙江凯洛琪服饰有限公司 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
US20130276201A1 (en) * 2012-04-18 2013-10-24 Nike, Inc. Cold Weather Vented Garment
US20160366963A1 (en) * 2012-04-18 2016-12-22 Nike, Inc. Vented garment
US20170099899A1 (en) * 2015-10-07 2017-04-13 Nike, Inc. Vented garment
WO2017062539A1 (en) * 2015-10-07 2017-04-13 Nike Innovate C.V. Vented gar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1180B (zh) 2021-12-28
KR20190135529A (ko) 2019-12-06
CA3056451A1 (en) 2018-11-22
EP3624624A1 (en) 2020-03-25
WO2018213528A1 (en) 2018-11-22
KR102476955B1 (ko) 2022-12-12
CA3056451C (en)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92072B2 (en) Vented garment
US11406148B2 (en) Vented garment
EP3358975B1 (en) Vented garment
US11229250B2 (en) Cold weather vented garment
US11737503B2 (en) Insulated garment
US20170245560A1 (en) Vented Garment
CN109640722B (zh) 通风服装
CN110621180B (zh) 通风服装
CA3034404C (en) Vented garment
US11998071B2 (en) Vented gar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59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