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2637B -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2637B
CN110612637B CN201880031276.2A CN201880031276A CN110612637B CN 110612637 B CN110612637 B CN 110612637B CN 201880031276 A CN201880031276 A CN 201880031276A CN 110612637 B CN110612637 B CN 110612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pole antenna
unit
pcb
antenna according
pcb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2637A (zh
Inventor
李栋
高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16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8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2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2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36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adapted to receive antennas or rado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02Protection against seismic waves, thermal radiation or other disturbances, e.g. nuclear explos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of an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wire or other non-rigi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1/16Strainers, spreaders, or spac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aircraft, missiles, satellites, or ballo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aircraft, missiles, satellites, or balloons
    • H01Q1/285Aircraft wir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62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 broadside radiating helical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3Printed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mounted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1Pads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36Recesses or groove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75Non-printed oscilla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98Components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printed or non-printed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265Metallic coils or springs, e.g. as part of a connection e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所述偶极子天线包括:PCB板、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为螺旋型天线,并且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该偶极子天线体积小,方便安装在微型无人机上,满足无人机的小型化需求。同时,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其辐射效率高,使得无人机可以通过该偶极子天线与外界进行精准通信,进而提高了无人机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运输行业利用无人机运输货物,在农业领域利用无人机测量农田,在测绘领域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在上述应用中,无人机上均需要设置天线,用于接收外界发送的信号,或者向外界发送信号。但是,目前无人机上使用的天线,其尺寸较大,无法满足无人机小型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用于解决现有的天线无法满足无人机小型化的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偶极子天线,包括:PCB板、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为螺旋型天线,并且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收发控制单元和第一方面所述偶极子天线;
所述偶极子天线,与所述收发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收发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地面控制站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通过设置PCB板、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其中,第一振子单元为螺旋型天线,并且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的外侧,第一振子单元与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该偶极子天线尺寸小,方便安装在微型无人机上,可以满足无人机的小型化需求。同时,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其辐射效率高,使得无人机可以通过该偶极子天线与外界进行精准通信,进而提高了无人机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三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效率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三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方向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左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施例四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效率图;
图16为本实施例四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增益图;
图17为本实施例四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方向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
100:偶极子天线;
10:PCB板:
20:第一振子单元;
30:第二振子单元;
11:第一凹槽;
40:同轴线;
41:内导体;
42:外导体;
21:第一振子单元的馈电端;
31:第二振子单元的馈电端;
12:第一焊盘;
13:第二焊盘;
14:第二凹槽;
15:第一定位部;
16:第二定位部;
17:挡位部;
200:收发控制单元;
300:飞行控制器;
400:摄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在测绘、规划农田、电力巡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些领域均需要无人机与外界进行精准通信。为了与外界精准通信,则需要在无人机上安装尺寸较大的天线,以提高天线的收发效率和辐射覆盖性能。这样会增大无人机的尺寸,无法满足无人机小型化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偶极子天线,该偶极子天线包括两个振子单元和一个PCB板,其中一个振子单元为螺旋型天线,且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的外侧,两个振子单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该偶极子天线尺寸小,辐射效率高,可以满足无人机小型化的需求。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包括:PCB板10、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所述第一振子单元20为螺旋型天线,并且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10的外侧,所述第一振子单元20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可以是植保无人机、航拍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等,本实施例对无人机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包括第一振子单元20、第二振子单元30和PCB板10。其中,第一振子单元20为螺旋型天线,该第一振子单元20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外侧,与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该半波偶极子天线在工作频段内的工作效率高,在水平面的全向辐射性能好。
同时,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外侧,使得天线的整体尺寸减小,可以安装在微型无人机上,进而在保证偶极子天线100的高辐射效率的前提下,实现了无人机的小型化需求。
可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与第一振子单元20相同,也可以为螺旋型天线,且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外侧。例如,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第二振子单元30绕设在PCB板10的下半部;或者,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下半部,第二振子单元30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此时,该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的长度均等效为1/4波长,总长度为1/2波长,构成半波偶极子天线。
即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当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均为螺旋型天线,且均绕设在PCB板10的外侧时,进一步减小了天线的体积,实现无人机的小型化需求。同时,该偶极子天线100的辐射效率高,使得无人机可以通过该偶极子天线100与外界进行精准通信,进而提高了无人机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还可以为平面印刷天线(PlanarPrinted Antenna,PPA),例如,在PCB板10上设置一PPA,将该PPA作为第二振子单元30。此时第一振子单元20与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该偶极子天线100的辐射效率高。同时,该偶极子天线100将第二振子单元30直接印刷在PCB板10上,不仅减小了天线的整体尺寸,并且使得天线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提高了偶极子天线1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振子单元,例如直接为一根金属线,本实施例对第二振子单元3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只要保证可以与第一振子单元20共同构成半波偶极子天线即可。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而半波偶极子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阻抗。此时馈线终端功率反射为零,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上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稳定,性能较好。
本实施例偶极子天线100的一种可能的使用过程中,地面控制站以电磁波的形式向无人机发送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指示飞机在当前的高度继续竖直向上飞行100mm。偶极子天线100上的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同时接收该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器。飞行控制器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无人机的动力系统,以使无人机在当前的高度基础上继续竖直向上飞行100mm。
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可以接收线极化电磁波,也可以接收圆极化电磁波,其接收范围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包括PCB板、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其中,第一振子单元为螺旋型天线,并且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的外侧,第一振子单元与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该偶极子天线尺寸小,方便安装在微型无人机上,可以实现了无人机的小型化需求。同时,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其辐射效率高,使得无人机可以通过该偶极子天线与外界进行精准通信,进而提高了无人机的工作可靠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10的上半部并向所述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
具体的,为了便于阐述,将PCB板10分成了两部分:上半部和下半部。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设置在PCB板10的上半部,具体是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并向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这样方便第一振子单元20与PCB板10的连接固定,并方便第一振子单元20接收信号。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为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例如,将铜、铝、金、银等导电金属丝绕制成螺旋状,形成第一振子单元20。
可选的,为了便于获取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则本实施例的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可以为金属弹簧。即本实施例可以直接将现有的金属弹簧作为第一振子单元20,以降低第一振子单元20的制造成本。
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为了提高第一振子单元20的稳定性,则本实施例在PCB板10的上半部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
具体的,将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即第一振子单元20)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时,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与PCB板10上半部的侧壁接触。因此,可以在PCB板10上半部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1,在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时,将该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第一凹槽11中,进而实现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与PCB板10的可靠连接,提高了第一振子的稳定性,防止无人机抖动时,第一振子单元20发生折断,造成偶极子天线100无法使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一凹槽11在PCB板10上半部的侧壁上呈螺旋状分布。例如,PCB板10的第一侧壁上依次设置有3个第一凹槽11,分别为a、b和c。对应的,在PCB板10的第二侧壁上依次设置有3个第一凹槽11,分别为d、e和f。按照a-d-b-e-c-f的顺序,将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的各第一凹槽11连接,其连接线正好形成螺旋线,且该螺旋线与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的旋向相同。此时,在制作第一振子单元20时,可以使用一根直立的金属丝,将该金属丝绕设在PCB板10上半部的各第一凹槽11中,形成第一螺旋形金属丝。
可选的,当本实施例的PCB板10为柱体时,例如为圆柱体或圆锥台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振子单元20的固定稳定性,则可以将PCB板10上半部的整个外壁上设置螺旋状的第一凹槽11,将该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该第一凹槽11中。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将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粘接在第一凹槽11中。优选的,还可以将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焊接在第一凹槽11中,使得第一螺旋金属丝与PCB板10的连接更加牢固。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的形状与PCB板10的上半部的形状密切相关,例如,当PCB板10的上半部为长方形时,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为圆柱形。当PCB板10的上半部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时,则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当PCB板10的上半部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时,则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可选的,当PCB板10的上半部为其他形状的多边形时,对应的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的正面投影与PCB板10的上半部的投影形状相同。
即本实施例对PCB板10上半部的形状和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一振子单元20的外侧罩设一个顶盖,该顶盖可以保护第一振子单元20。
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与第二振子单元30通过同轴线40馈电。即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和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均与同轴线40连接,通过同轴线40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无人机上的收发控制单元,或者收发控制单元将信号通过同轴线40传输到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上,以使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将该信号发射出去。
本实施例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通过同轴线40平衡馈电,其连接方便,制造简单,易于匹配,同时寄生辐射比减小,进而降低了天线的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效率。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同轴线可以为银锡Cable线。
本实施例对第一振子单元20与同轴线40以及第二振子单元30与同轴线4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即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可以与同轴线40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导电连接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连接方式中,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和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分别与同轴线40焊接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连接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PCB板10上设置第一焊盘12和第二焊盘13,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与同轴线40均焊接在第一焊盘12上,以使第一振子单元20通过第一焊盘12与同轴线40连接。同理,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和同轴线40均焊接在第二焊盘13上,以使第二振子单元30通过第二焊盘13与同轴线40连接。
其中,第一焊盘12和第二焊盘13可以位于PCB板10的不同面上,例如,第一焊盘12位于PCB板10的正面,第二焊盘13位于PCB板10的背面。
优选的,为了方便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与同轴线40的连接,则第一焊盘12和第二焊盘13位于PCB板10的同一面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与同轴线40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与所述同轴线40的内导体41连接,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与同轴线40的外导体42连接。
可选的,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与同轴线40的具体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与同轴线40的外导体42连接,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与同轴线40的内导体41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通过将第一振子单元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的上半部并向PCB板的上端部延伸,方便第一振子单元与PCB板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第一振子单元的固定性,则在PCB板的上半部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凹槽,将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该第一凹槽,进而提高了第一振子单元与PCB板的连接牢固性,从而提高了偶极子天线的工作稳定性。同时,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通过同轴线馈电,其连接方便,制造简单,易于匹配,同时寄生辐射比减小,进而降低了天线的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效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左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立体图。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外侧。例如,当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时,该第二振子单元30可以绕设在PCB板10的下端部,当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下半部时,该第二振子单元30可以绕设在PCB板10的上端部。
优选的,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下半部并向PCB板10的下端部延伸。具体的,该第二振子单元30包括馈电端和自由端,其中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固定在PCB板10的中部,第二振子单元30的自由端从PCB板10的下半部开始,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下端部延伸。此时,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上半部,并向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与第二振子单元30关于PCB板10的中部对称,且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和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均位于PCB板10的中部,实现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的平衡馈电。而平衡馈电的偶极子天线100的3D方向图为一个苹果型,在水平面的不圆度好,进而提高了偶极子天线100在水平面的全向辐射性能。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为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例如,将铜、铝、金、银等导电金属丝绕制成螺旋状,形成第二振子单元30。
可选的,为了便于获取第二螺旋形金属丝,则本实施例的第二螺旋形金属丝可以为金属弹簧。即本实施例可以直接将现有的金属弹簧作为第二振子单元30,以降低第二振子单元30的制造成本。
继续参照图5和图8所示,为了提高第二振子单元30的稳定性,则本实施例在PCB板10的下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14中。
具体的,将第二螺旋形金属丝螺旋式地绕设在PCB板10的下半部时,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与PCB板10上半部的侧壁接触。因此,可以在PCB板10下半部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凹槽14,在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绕设在PCB板10上半部时,将该第二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第二凹槽14中,进而实现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与PCB板10的可靠连接,进而提高了第二振子单元3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二凹槽14在PCB板10下半部的侧壁上呈螺旋状分布。其具体分布过程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凹槽11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在制作第二振子单元30时,可以使用一根直立的金属丝,将该金属丝绕设在PCB板10下半部的第二凹槽14中,形成第二螺旋形金属丝。
可选的,当本实施例的PCB板10为柱体时,例如为圆柱体或圆锥台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振子单元30的稳定性,则可以在PCB板10下半部的整个外壁上设置螺旋状的第二凹槽14,将该第二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该第二凹槽14中。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将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粘接在第二凹槽14中。优选的,还可以将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焊接在第二凹槽14中,使得第二螺旋金属丝与PCB板10的连接更加牢固。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的形状与PCB板10的上半部的形状密切相关,例如,当PCB板10的下半部为长方形时,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为圆柱形。当PCB板10的下半部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时,则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当PCB板10的下半部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时,则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可选的,当PCB板10的下半部为其他形状的多边形时,对应的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的正面投影与PCB板10的下半部的投影形状相同。
即本实施例对PCB板10下半部的形状和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PCB板10为梯形PCB板,所述第一振子单元20为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所述第二螺旋形金属丝(即第二振子单元30)为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其中,所述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绕设在所述PCB板10上半部,所述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绕设在所述PCB板10下半部。
此时,如5至图8所示,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100呈圆锥台状。
可选的,当本实施例的PCB板10可以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板,即PCB板10上半部的宽度大于下半部的宽度时,则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100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此时,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即第一振子单元20)的最大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即第二振子单元30)的最小螺旋直径。
可选的,如图5至图8所示,当本实施例的PCB板10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板,即PCB板10上半部的宽度小于下半部的宽度时,则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100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此时,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即第一振子单元20)的最大螺旋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即第二振子单元30)的最小螺旋直径。
继续参照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和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位于同一个圆锥面上,这样不仅增加了偶极子天线100的美观性,也使得偶极子天线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设置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则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PCB板10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5和第二定位部16,其中,
第一振子单元20从第一定位部15开始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具体是,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固定在该第一定位部15上,第一振子单元20的自由端从该第一定位部15开始,沿着PCB板10的上半部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
第二振子单元30从第二定位部16开始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下端部延伸。具体是,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固定在该第二定位部16上,第二振子单元30的自由端从该第二定位部16开始,沿着PCB板10的下半部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下端部延伸。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15和第二定位部16可以设置在PCB板10的不同面上。例如,第一定位部15设置在PCB板10的正面,第二定位部16设置在PCB板10的背面。
优选的,为了便于与同轴线连接,则第一定位部15与第二定位部16设置在PCB板10的同一面上,例如,均设置在PCB板10的正面,或均设置在PCB板10的背面。
可选的,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方便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与同轴线40的连接,以及第二振子单元30的馈电端31与同轴线40的连接,则可以将第一焊盘12设置在第一定位部15上,将第二焊盘13设置在第二定位部16上。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圆锥台状的偶极子天线100的高度为10mm,偶极子天线100的上锥台直径为4mm,偶极子天线100的下锥台的直径为8mm。该偶极子天线100的工作频段为2.4Ghz至2.5Ghz,偶极子天线100的高度仅为工作频段的十二分之一。
图9为本实施例三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效率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三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方向图。对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进行测试,如图9所示,偶极子天线100在2.4GHz~2.5GHz工作频段内效率达到50%以上,增益大于1dBi。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在水平面的辐射方向图不圆度小于6d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通过将第二振子单元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外侧,使得螺旋型的第一振子单元和螺旋型的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的辐射效率高,在水平面的辐射方向图不圆度好,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进而降低了偶极子天线的制造成本。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主视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俯视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左视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偶极子天线中第二振子单元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为设置在PCB板10上的平面印刷天线PPA。具体的,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振子单元20为螺旋型天线,且螺旋形地绕设在PCB板10上,第二振子单元30为设置在PCB板10上的PPA。此时,由第一振子单元20和第二振子单元30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100,其体积小,重量轻,进一步满足无人机的小型化需要。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振子单元30与第一振子单元20的位置不干涉,因此,该第二振子单元30可以设置在PCB板10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PCB板10的上半部,或设置在PCB板10的下半部,也可以设置在PCB板10的中部,进而方便第二振子单元30的布置。
可选的,为了便于后续连线的方便,如图11至图14所示,当第一振子单元20绕设在PCB板10的上端部时,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可以设置在PCB板10的下端部。此时,第一振子单元20与第二振子单元30在PCB板10上错开设置,方便后续连线。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可以为T形、伞形等形状。优选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振子单元30为“L”形。
继续参照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了固定第一振子单元20,本实施例在PCB板10的下半部与上半部之间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挡位部17,第一振子单元20的底部抵接在挡位部17上,第一振子单元20的顶部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振子单元20的顶部为第一振子单元20的自由端所在的位置,第一振子单元20的底部为第一振子单元20的馈电端21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在PCB板10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设置向外延伸的挡位部17,以挡位部17为分界线,第一振子单元20设置在挡位部17的上方,具体是第一振子单元20的底部抵接在该挡位部17上,第一振子单元20的顶部螺旋式地向PCB板10的上端部延伸。第二振子单元30设置在挡位部17的上方,具体是设置在PCB板10的下半部上。
此时,为了方便第一振子单元20与同轴线40以及和第二振子单元30与同轴线40的连接,则可以将第一焊盘12和第二焊盘13均设置在PCB板10的下半部。
可选的,还可以将第二焊盘13设置在第二振子单元30上。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的高度为12mm,第一振子单元20形成的螺旋直径为8mm。该偶极子天线100的工作频段为2.4Ghz至2.5Ghz,偶极子天线100的高度仅为工作频段的十分之一。
图15为本实施例四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效率图,图16为本实施例四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增益图,图17为本实施例四所示的偶极子天线的测试方向图。对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进行测试,如图15所示,偶极子天线100在2.4GHz~2.5GHz工作频段内效率达到55%以上,最大可以达到70%。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在工作频段内的增益介于1.5dBi与2.8dBi之间,可以满足微型无人机的使用需求。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100在水平面的辐射方向图不圆度小于6d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第二振子单元为设置在PCB板上的平面印刷天线,进而使得第一振子单元与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的偶极子天线的体积小,重量轻,进一步满足无人机的小型化需要。同时,本实施例的偶极子天线在水平面的辐射方向图不圆度好,提高了无人机与外界的通信精准性。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如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包括:收发控制单元200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偶极子天线100。
其中,偶极子天线100与收发控制单元200电连接,在收发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下与地面控制站进行通信。
例如,当地面控制站需要控制无人机时,则地面控制站以电磁波的形式向无人机发送控制信号,偶极子天线100在收发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下,接收地面控制站发送的控制信号。或者,无人机通过该偶极子天线100向地面控制站发送回应信号。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无人机除了包括收发控制单元200和偶极子天线100天线外,还包括壳体、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还包括飞行控制器300,该飞行控制器300与收发控制单元200连接。
此时,收发控制单元200,用于控制偶极子天线100接收地面控制站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飞行控制器300。
飞行控制器300,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无人机。
例如,地面控制站需要无人机在2min中内从当前的B点到达A点时,则将该指令信息携带在控制信号中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上的收发控制单元200控制偶极子天线100接收该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飞行控制器300。飞行控制器300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解析该控制信号,获得无人机在2min中内从当前的B点到达A点的指令信息。则飞行控制器300根据该解析的指令信息控制无人机的动力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以使无人机在2min中内到达A点。
可选的,当本实施例的无人机为航拍无人机时,如图19所示,该无人机还包括摄像机400。其中,摄像机400与飞行控制器300连接,用于在飞行控制器300的控制下进行航拍,形成图像信号,并将图像信号发送给飞行控制器300。此时,飞行控制器300用于控制收发控制单元200,以使控制收发控制单元200通过偶极子天线100将该图像信号发送给地面控制站,进而实现图像的实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为螺旋型天线,并且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极子天线;
其中,所述第一振子单元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上半部,所述PCB板的上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振子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振子单元螺旋式地绕设在所述PCB板的下半部,所述PCB板的下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通过同轴线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单元螺旋式地向所述PCB板的上端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为第一螺旋形金属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形金属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形金属丝焊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形金属丝为金属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馈电端和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的馈电端分别与所述同轴线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其中
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馈电端与所述同轴线均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盘上,以使所述第一振子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同轴线连接;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的馈电端和所述同轴线均焊接在所述第二焊盘上,以使所述第二振子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同轴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馈电端与所述同轴线的内导体连接,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的馈电端与所述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馈电端与所述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的馈电端与所述同轴线的内导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位于所述PCB板的同一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向所述PCB板的下端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为第二螺旋形金属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形金属丝焊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形金属丝为金属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为梯形PCB板,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为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所述第二振子单元为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其中,
所述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绕设在所述PCB板上半部,所述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绕设在所述PCB板下半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半部的宽度小于下半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的最大螺旋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的最小螺旋直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形螺旋金属丝和所述第二圆锥形螺旋金属丝位于同一个圆锥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
所述第一振子单元从所述第一定位部开始螺旋式地向所述PCB板的上端部延伸;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从所述第二定位部开始螺旋式地向所述PCB板的下端部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所述第二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为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平面印刷天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半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下半部与上半部之间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挡位部,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挡位部上,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顶部螺旋式地向所述PCB板的上端部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任一项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为“L”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半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单元、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位于所述PCB板的同一面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振子单元上。
28.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控制单元和权利要求1-27任一项所述偶极子天线;
所述偶极子天线,与所述收发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收发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地面控制站进行通信。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行控制器,其中,
所述收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偶极子天线接收所述地面控制站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飞行控制器;
所述飞行控制器,与所述收发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无人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机,
所述摄像机,与所述飞行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飞行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航拍,形成图像信号;
所述飞行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偶极子天线将所述图像信号发送给所述地面控制站。
CN201880031276.2A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Active CN110612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604.6A CN114628907A (zh)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1631 WO2019134134A1 (zh)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1604.6A Division CN114628907A (zh)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2637A CN110612637A (zh) 2019-12-24
CN110612637B true CN110612637B (zh) 2022-03-29

Family

ID=6714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1604.6A Withdrawn CN114628907A (zh)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CN201880031276.2A Active CN110612637B (zh)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1604.6A Withdrawn CN114628907A (zh) 2018-01-05 2018-01-05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35871A1 (zh)
CN (2) CN114628907A (zh)
WO (1) WO20191341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4884B (zh) * 2020-08-21 2022-12-27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自由度幅相一致的星载螺旋阵列天线馈电探针
CN113131202B (zh) * 2021-04-27 2024-02-09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半波回折式定向微波探测天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9424Y (zh) * 2001-09-28 2002-10-30 李尚贤 无线遥控系统的螺旋天线
CN1969425A (zh) * 2004-06-11 2007-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无线终端
CN101567486A (zh) * 2008-04-23 2009-10-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复合天线
CN107223292A (zh) * 2016-09-26 2017-09-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及无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8220A (en) * 1973-11-12 1974-12-31 S Arnow Tunable spiral dipole antenna
JP2002100922A (ja) * 2000-09-26 2002-04-05 Kenwood Corp ヘリカル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コイルの基板への取り付け方法
KR100414765B1 (ko) * 2001-06-15 2004-01-13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세라믹 칩 안테나
US8115690B2 (en) * 2009-01-28 2012-02-1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upled multiband antenna
US8466660B2 (en) * 2009-11-06 2013-06-18 Toyota Motor Engg. & Mfg. North America, Inc.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antennas and energy charging systems
CN201663230U (zh) * 2010-04-09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和终端
WO2012154140A1 (en) * 2011-05-06 2012-11-15 Temel Engin Tuncer Nonsymmetric wideband dipole antenna
CN204991964U (zh) * 2015-05-21 2016-01-20 嘉善金昌电子有限公司 馈电端短路环匹配的偶极子螺旋天线
CN206364196U (zh) * 2016-01-08 2017-07-28 深圳市脉冲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天线及无人机
CN205406715U (zh) * 2016-03-04 2016-07-27 福建三元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宽频特性的宽带天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9424Y (zh) * 2001-09-28 2002-10-30 李尚贤 无线遥控系统的螺旋天线
CN1969425A (zh) * 2004-06-11 2007-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无线终端
CN101567486A (zh) * 2008-04-23 2009-10-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复合天线
CN107223292A (zh) * 2016-09-26 2017-09-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及无人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dipole antenna with helix structure applied to the WLAN systems";Lin-Pin Chi等;《2013 Cross Strait Quad-Regional Radio Science and Wireless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31107;第2栏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2637A (zh) 2019-12-24
CN114628907A (zh) 2022-06-14
WO2019134134A1 (zh) 2019-07-11
US20200335871A1 (en)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04825B1 (en) Hybrid printed circuit board shield and antenna
US9240631B2 (en) Reduced ground plane shorted-patch hemispherical omni antenna
EP3648245A1 (en) Slot antenna arrays for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93278B2 (en) Antenna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adaptable omnidirectional ground nulls
US10998614B2 (en) Ultra-wideband antenna
CN110612637B (zh) 偶极子天线及无人机
US11095027B2 (en) Compressed closed circuit circularly polarized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WO2020038288A1 (zh) 天线及无人飞行器
KR20170134371A (ko) 레이더 리플렉터를 갖는 다기능 안테나 시스템
CN110313104A (zh) 螺旋天线及通信设备
US20210066795A1 (en) Antenna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ground planes
EP3688840B1 (en) Perpendicular end fire antennas
JP2010103635A (ja) 2周波共用アンテナ装置
US9627778B2 (en) Antenna element with high gain toward the horizon
US20230238712A1 (en) Antenna Apparatus,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enna Apparatus, Radar, and Terminal
US20210104816A1 (en) Combination driven and parasitic element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JP2013223023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11442130B2 (en) Rotationally phased directional antenna
WO2020038369A1 (zh) 天线及无人飞行器
Sadiq et al. Null-filled shaped beam horizontally polarized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CN114665261A (zh)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Jeong et al. Printed dipole antenna array with reconfigurable feeding network for wide elevation angle of U2X communications
CN114639949B (zh) 一种圆极化天线
CN108475844B (zh) 天线、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以及无人机系统
CN107123852A (zh) 一种5g手机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