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0317A -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0317A
CN110610317A CN201910881312.0A CN201910881312A CN110610317A CN 110610317 A CN110610317 A CN 110610317A CN 201910881312 A CN201910881312 A CN 201910881312A CN 110610317 A CN110610317 A CN 110610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deficiency
season
health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13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延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IANYANG TAIKOO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IANYANG TAIKOO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IANYANG TAIKOO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IANYANG TAIKOO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13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0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0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0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匹配单元;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和环境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其效果是:通过将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用户体质这一特点,从而便于用户了解其康养环境是否利于气虚体质的用户康养,进而提高康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体质,在气虚体质人群中,其气虚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表现,常表现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常自汗出等情况。
然而不同的康养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没有将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相结合的方案,进而导致其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不匹配、康养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相结合,提高康养效果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匹配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
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所述体质指数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
获取康养环境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环境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质指数的采集方式为:将气虚体质辨识量表发送至人机交互设备供用户填写,并对返回的气虚体质辨识量表进行量化并通过数据库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包括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1=S1×50%+S2×30%+S3×20%;其中,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S1为各季节的标准指数,S3为近三日的日照天数÷3×100%;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2=Z1×50%+Z2×30%+Z3×20%;其中,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Z1为各季节的实时指数,Z3在晴天时为100%,否则为80%;
其中,ABS:绝对值函数,T:温度,V:风速(米/秒);S≤6:S为日照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匹配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P1=Y1×(1+(T1—30)÷30);或P1=Y2×(1+(T1—30)÷30);
其中,P1为匹配指数,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T1为个人体质指数,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采集单元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和康养环境的环境数据,所述体质指数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环境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
第二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
第三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
匹配单元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质指数的采集方式为:将气虚体质辨识量表发送至人机交互设备供用户填写,并对返回的气虚体质辨识量表进行量化并通过数据库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包括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1=S1×50%+S2×30%+S3×20%;其中,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S1为各季节的标准指数,S3为近三日的日照天数÷3×100%;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2=Z1×50%+Z2×30%+Z3×20%;其中,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Z1为各季节的实时指数,Z3在晴天时为100%,否则为80%;
其中,ABS:绝对值函数,T:温度,V:风速(米/秒);S≤6:S为日照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匹配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P1=Y1×(1+(T1—30)÷30);或P1=Y2×(1+(T1—30)÷30);
其中,P1为匹配指数,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T1为个人体质指数,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利用获取的体质指数和环境数据,进而得出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实时指数以及后续得到最终的匹配指数,然后根据匹配指数判断当前的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用户的匹配程度;通过将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这一特点,从而便于用户了解康养环境是否利于气虚体质的用户康养,进而提高康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匹配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
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所述体质指数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
获取康养环境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环境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
其中,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所述体质指数的采集方式为:将气虚体质辨识量表发送至人机交互设备供用户填写,并对返回的气虚体质辨识量表进行量化并通过数据库存储;所述气虚体质辨识量表中包括多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对应不同选择的得分,各问题的得分之和即为所述体质指数,得分超过设定阈值时,即判定为本实施例所说的气虚体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体质指数≥30。
各季节的环境数据包括春季环境数据、夏季环境数据、秋季环境数据和冬季环境数据,其各数据的采集通过设有的传感器或是第三方采集系统所得。
所述春季环境数据参照表1-1、1-2所示;
所述夏季环境数据参照表2-1、2-2所示;
所述秋季环境数据参照表3-1、3-2所示;
所述冬季环境数据参照表4-1、4-2所示。
表1-1春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温度 由当前时段平均温度组成
温度变化率 由近三日昼夜温度变化率前5名平均值组成,不超过100%
湿度 由当前时段平均湿度组成
湿度变化率 由近三日昼夜湿度变化率前5名平均值组成,不超过100%
风力变化率 由近三日风力昼夜变化率前5名平均值组成,不超过100%
天气现象数 近三日天气现象出现的次数,可重复计算
天气现象变化率 由近三日天气现象变化率最大值组成,不超过100%
纬度 纬度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表1-2春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温度 当前温度
湿度 当前湿度
纬度 纬度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表2-1夏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昼温 昼时段平均温度
夜温 夜时段平均温度
昼湿 昼时段平均湿度
夜湿 夜时段平均湿度
纬度 纬度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表2-2夏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温度 当前温度
湿度 当前湿度
纬度 纬度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表3-1秋季环境数据
表3-2秋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温度 当前温度
风力 风速,米/秒
日照 日照情况
纬度 纬度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表4-1冬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昼温度 由昼平均温度组成
夜温度 由夜平均温度组成
昼湿度 由昼平均湿度组成
夜湿度 由夜平均湿度组成
风速 当日平均风速
风力变化率 由近三日风力小时变化率前5名平均值组成,不超过100%
日照天数 近三日天气现象出现的晴天天数
纬度 纬度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表4-2冬季环境数据
指数 说明
温度 当前温度
纬度 纬度
风速 当前风速
海拔 海拔
气压 当前气压
日照 当前天气现象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包括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1=S1×50%+S2×30%+S3×20%;其中,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S1为各季节的标准指数,S3为近三日的日照天数÷3×100%;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2=Z1×50%+Z2×30%+Z3×20%;其中,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Z1为各季节的实时指数,Z3在晴天时为100%,否则为80%;
其中,ABS:绝对值函数,T:温度,V:风速(米/秒);S≤6:S为日照时间。
S1包括春季宜养标准指数、夏季宜养标准指数、秋季宜养标准指数和冬季宜养标准指数;
Z1包括春季宜养实时指数、夏季宜养实时指数、秋季宜养实时指数和冬季宜养实时指数;其中,根据采集单元选择当前的当前所处季节,当前所选择的是宜养标准指数还是实时指数等信息,以及用户选择哪个季节,则将对应的值赋予对应的S1和Z1;当然还可直接计算出四季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气虚宜养实时指数进行展示,在此,不做限制。
春季宜养标准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温度—0.55×(1—湿度)×(温度—14.4);
值2=天气现象数÷10>1?100%:天气现象数÷10,这里为判定选项,成立为采用100%,不成立则采用后面的值,后续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值3=100%—(温度变化率+湿度变化率+值2)÷3;
值4=(100—ABS(值1—22)×6)÷100,ABS为求绝对值函数,进而计算出绝对值,后续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值5=(ABS(纬度—35)×2)÷100;
值6=((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7=(1013—气压)÷100;
值8=值5×30%+值6×30%+值7×40%;
春季宜养标准指数=值3×35%+值4×50%+值8×15%。
对应的,春季宜养实时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温度—0.55×(1—湿度)×(温度—14.4);
值2=(ABS(纬度—35)×2)÷100;
值3=((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4=(1013—气压)÷100;
值5=(100—ABS(值1—22)×6)÷100;
春季宜养实时指数=值2×10%+值3×15%+值4×15%+值5×60%。
同样地,夏季宜养标准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昼温度—0.55×(1—昼湿)×(昼温—14.4);
值2=(100—ABS(值1—22)×6)÷100;
值3=(ABS(纬度—35)×2)÷100;
值4=((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5=(1013—气压)÷100;
值6=值3×30%+值4×30%+值5×40%;
值7=夜温度—0.55×(1—夜湿)×(夜温—14.4);
值8=(100—ABS(值7—22)×6)÷100;
值9=值2×55%+值8×45%;
夏季宜养标准指数=值9×70%+值6×30%。
夏季宜养实时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温度—0.55×(1—湿度)×(温度—14.4);
值2=(100—ABS(值1—22)×6)÷100;
值3=(ABS(纬度—35)×2)÷100;
值4=((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5=(1013—气压)÷100;
值6=值3×30%+值4×30%+值5×40%;
夏季宜养实时指数=值2×70%+值6×30%。
秋季宜养标准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温度—0.55×(1—湿度)×(温度—14.4);
值2=天气现象数÷10>1?100%:天气现象数÷10;
值3=100%—(温度变化率+值2)÷3;
值4=风力>3?值9:值10;
值5=(ABS(纬度—35)×2)÷100;
值6=((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7=(1013—气压)÷100;
值8=值5×30%+值6×30%+值7×40%;
值9=ABS(风效指数)÷400,其中, T:温度,V:风速(米/秒),S:日照,晴天按6小时计算;
值10=(100—ABS(值1—22)×6)÷100;
秋季宜养标准指数=值3×35%+值4×50%+值8×15%。
秋季宜养实时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温度—0.55×(1—湿度)×(温度—14.4);
值2=(ABS(纬度—35)×2)÷100;
值3=((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4=(1013—气压)÷100;
值5=风力>3?值6:值7;
值6=ABS(风效指数)÷400,参照前面所述的公式;
值7=(100—ABS(值1—22)×6)÷100;
秋季宜养实时指数=值2×10%+值3×15%+值4×15%+值5×60%。
冬季宜养标准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昼温度—0.55×(1—昼湿度)×(昼温度—14.4);
值2=日照天数÷3×100%;
值3=ABS(风效指数)÷400,其中,风效指数:
日照,晴天按6小时计算;
值4=(100—ABS(值1—22)×6)÷100;
值5=(ABS(纬度—35)×2)÷100;
值6=((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7=(1013—气压)÷100;
值8=值5×30%+值6×30%+值7×40%;
值9=风速>3?值3:值4;
值10=夜温度—0.55×(1—夜湿度)×(夜温度—14.4);
值11=(100—ABS(值10—22)×6)÷100;
值12=值1×55%+值11×45%;
冬季宜养标准指数=值8×20%+值9×60%+值12×20%。
冬季宜养实时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值1=温度—0.55×(1—湿度)×(温度—14.4);
值2=(ABS(纬度—35)×2)÷100;
值3=((海拔—1500)<0?100%:(海拔—1500))÷10000×2;
值4=(1013—气压)÷100;
值5=(100—ABS(值1—22)×6)÷100;
值6=ABS(风效指数)÷400,参照冬季宜养标准指数中的公式;
值7=晴=>1,阴=>0.8,雨雪=>0.5;
值8=风速>3?值6:值5;
冬季宜养实时指数=值2×10%+值3×10%+值4×10%+值7×10%+值8×6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应各季节计算过程的数据,均来自对应季节的环境数据,参照各表中的内容,例如,计算标准指数则参照子序号为1的数据表,计算实时指数则参照子序号为2的数据表,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匹配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P1=Y1×(1+(T1—30)÷30);或P1=Y2×(1+(T1—30)÷30);
其中,P1为匹配指数,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T1为个人体质指数(即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汇总的得分之和),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详见前述计算过程,匹配指数越大表示匹配程度越高,所处的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越好,这样利于用户选择适宜的康养地点。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获取的体质指数和环境数据,进而得出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实时指数以及后续得到最终的匹配指数,然后根据匹配指数判断当前的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用户的匹配程度;通过将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这一特点,从而便于用户了解康养环境是否利于气虚体质的用户康养,提高康养效果。
基于上述系统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由于方法实施例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具体实施之处参见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即可,包括下列步骤:
S101,通过采集单元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和康养环境的环境数据,所述体质指数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环境数据;
S102,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
S103,第二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
S104,第三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
S105,匹配单元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
其中,所述体质指数的采集方式为:将气虚体质辨识量表发送至人机交互设备供用户填写,并对返回的气虚体质辨识量表进行量化并通过数据库存储;所述气虚体质辨识量表中包括多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对应不同选择的得分,各问题的得分之和即为所述体质指数,得分超过设定阈值时,即判定为本实施例所说的气虚体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体质指数≥30。
各季节的环境数据包括春季环境数据、夏季环境数据、秋季环境数据和冬季环境数据,其各数据的采集通过设有的传感器或是第三方采集系统所得,具体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数据表格。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包括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1=S1×50%+S2×30%+S3×20%;其中,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S1为各季节的标准指数,S3为近三日的日照天数÷3×100%;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2=Z1×50%+Z2×30%+Z3×20%;其中,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Z1为各季节的实时指数,Z3在晴天时为100%,否则为80%;
其中,ABS:绝对值函数,T:温度,V:风速(米/秒);S≤6:S为日照时间;
所述匹配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P1=Y1×(1+(T1—30)÷30);或P1=Y2×(1+(T1—30)÷30);
其中,P1为匹配指数,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T1为个人体质指数(即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汇总的得分之和),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详见前述计算过程。
上述各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和计算过程参照上述系统权利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用户就可得到在某一康养地与自身的匹配程度,根据匹配程度得到,自身的气虚体质是否适合在此康养;例如,匹配程度越大,则表示适合在此康养。
通过上述方法,利用获取的体质指数和环境数据,进而得出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实时指数以及后续得到最终的匹配指数,然后根据匹配指数判断当前的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用户的匹配程度;通过将康养环境与气虚体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这一特点,从而便于用户了解康养环境是否利于气虚体质的用户康养,提高康养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终端,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所述的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所述计算机终端的存储器,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的存储器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执行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匹配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
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所述体质指数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
获取康养环境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环境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质指数的采集方式为:将气虚体质辨识量表发送至人机交互设备供用户填写,并对返回的气虚体质辨识量表进行量化并通过数据库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包括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1=S1×50%+S2×30%+S3×20%;其中,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S1为各季节的标准指数,S3为近三日的日照天数÷3×100%;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2=Z1×50%+Z2×30%+Z3×20%;其中,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Z1为各季节的实时指数,Z3在晴天时为100%,否则为80%;
其中,ABS:绝对值函数,T:温度,V:风速(米/秒);S≤6:S为日照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P1=Y1×(1+(T1—30)÷30);或P1=Y2×(1+(T1—30)÷30);
其中,P1为匹配指数,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T1为个人体质指数,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6.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采集单元获取各气虚体质用户的体质指数和康养环境的环境数据,所述体质指数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所得,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康养环境中各季节的环境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
第二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各季节的标准指数和实时指数得到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
第三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体质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以得到匹配指数;
匹配单元根据所述匹配指数判断所述康养环境的康养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质指数的采集方式为:将气虚体质辨识量表发送至人机交互设备供用户填写,并对返回的气虚体质辨识量表进行量化并通过数据库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指数包括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和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1=S1×50%+S2×30%+S3×20%;其中,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S1为各季节的标准指数,S3为近三日的日照天数÷3×100%;
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Y2=Z1×50%+Z2×30%+Z3×20%;其中,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Z1为各季节的实时指数,Z3在晴天时为100%,否则为80%;
其中,ABS:绝对值函数,T:温度,V:风速(米/秒);S≤6:S为日照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指数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P1=Y1×(1+(T1—30)÷30);或P1=Y2×(1+(T1—30)÷30);
其中,P1为匹配指数,Y1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标准指数,T1为个人体质指数,Y2为各季节的气虚宜养实时指数。
CN201910881312.0A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610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1312.0A CN110610317A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1312.0A CN110610317A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0317A true CN110610317A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1312.0A Pending CN110610317A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031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3087A1 (en) * 2007-09-19 2009-04-0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ent recommendation
US20150379400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Igor Tatouri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data
CN106440244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旅游行程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7658027A (zh) * 2017-10-20 2018-02-02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US20180286275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Union Applied Gene Inc. Personaliz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s nutritional food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N109817326A (zh) * 2018-12-10 2019-05-28 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个性化养生调养保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3087A1 (en) * 2007-09-19 2009-04-0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ent recommendation
US20150379400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Igor Tatouri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data
CN106440244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旅游行程推荐方法和系统
US20180286275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Union Applied Gene Inc. Personaliz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s nutritional food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N107658027A (zh) * 2017-10-20 2018-02-02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9817326A (zh) * 2018-12-10 2019-05-28 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个性化养生调养保健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书侠等: "浅探中医体质理论在养生旅游中的应用", 《旅游纵览(下半月)》 *
范业正等: "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 《自然资源学报》 *
陈小勇: "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涵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现代医院》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2245B (zh) 一种用户上网偏好数据识别方法
CN108388600B (zh) 化妆品推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359217B (zh) 一种用户兴趣度计算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3016B (zh) 一种空气舒适度调节方法和设备
Gao et al. Proper methods and its calibration for estimating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limited climatic data in Southwestern China
CN116401417B (zh) 一种基于海量农产品数据的分级存储方法
CN114190264A (zh) 一种精准灌溉方案确定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7895223A (zh)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宿舍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0610317A (zh) 一种气虚体质与康养环境的匹配系统及方法
CN103428320B (zh) 基于模型拟合的智能手机功耗评估方法
CN110675045A (zh) 一种基于冬季宜养的环境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752038A (zh) 一种当前环境对血瘀体质影响的宜养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14608172B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Takasaki et al. Troop composition data of wild Japanese macaques reviewed by multivariate methods
CN114402780B (zh) 一种基于农业综合大数据灌溉施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79100A (zh) 一种阿蒙森低压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4460853A (zh) 一种空气联动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存储介质
CN113610622A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647670A (zh) 环境与康养数据分类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610764A (zh) 基于环境与痰湿体质的疗养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5240998B (zh) 控制送风设备的方法、设备、风型输送设备和送风设备
CN110619068A (zh) 阴虚宜养数据分析与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4608121B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09210726B (zh) 吹风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90620B (zh) 一种基于气温惯性效应的电量预测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