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7412A -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7412A
CN110607412A CN201910682597.5A CN201910682597A CN110607412A CN 110607412 A CN110607412 A CN 110607412A CN 201910682597 A CN201910682597 A CN 201910682597A CN 110607412 A CN110607412 A CN 11060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furnace
erosion
dimensional model
hearth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5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贾国利
徐萌
张雪松
张殿伟
张海滨
赵满祥
李荣晟
刘文运
梁海龙
魏丽艳
周继良
孙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25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7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7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24Test rods or other check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300/00Process aspects
    • C21B2300/04Modeling of the process, e.g. for control purposes; CI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Length-Measuring Devices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对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根据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将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对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炉缸侵蚀状态。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达到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使高炉操作者可以全方位、直观了解侵蚀状态,测量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还可以计算非规则区域的面积和体积,避免人工操作而产生误差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在经过一定时期冶炼后,炉缸的耐火材料,如炭砖、刚玉莫来石陶瓷垫等,会受到铁水环流侵蚀,逐步减薄,当局部测算厚度达到500mm以内时,往往高炉会被迫停炉进行炉缸重砌或浇注修复。在停炉期间,高炉冶炼者往往会对炉缸的侵蚀状态进行破损调查,以便掌握侵蚀的内在规律,指导在后续的炉缸设计、修复及日后炉缸维护操作上进行改进。传统的高炉破损调查都是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只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测量,如炉缸异常侵蚀象脚区深度、高度等进行测量,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而采用三维激光仪进行三维扫描代替人工测量,可快速、全方位、高精度获取炉缸内部的实际数据,并与高炉初设数据所建立的三维数学模型进行对比,获取侵蚀深度、面积、体积等数据,这是人工测量所无法完成的。
但本发明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优选的,所述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包括: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内部进行多次扫描;多次扫描后进行三维拼接,获得扫面数据;其中,每次扫描至少进行两个站位的扫描。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包括: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剖面图切割;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包括侵蚀曲线、侵蚀坑面积、体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4mm,重复精度<±3mm,扫描视场角水平0~360°,垂直>260°,数据采集速度>100KHZ。
优选的,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和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均可进行任何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扫描单元,所述第一扫描单元用于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内部进行多次扫描;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多次扫描后进行三维拼接,获得扫面数据;其中,每次扫描至少进行两个站位的扫描。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切割单元,所述第一切割单元用于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第一测量单元,所述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包括侵蚀曲线、侵蚀坑面积、体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4mm,重复精度<±3mm,扫描视场角水平0~360°,垂直>260°,数据采集速度>100KHZ。
优选的,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和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均可进行任何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在高炉炉缸内部对高炉炉缸进行全面扫描,扫描后把扫描获得的扫描数据进行存储备用,接着将存储备用的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绘制出高炉三维立体模型用来描述高炉侵蚀状态,再利用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高炉原始三维模型,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的两个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即将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叠加形成新的模型,称之为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横向、竖向剖面图切割,通过切割得到的剖面图中进行测量计算,获取高炉炉缸内各区域的各项所需要的侵蚀数据,达到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使高炉操作者可以全方位、直观了解侵蚀状态,改进炉缸设计及日常炉缸维护制度,且测量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不仅可以全方位获取炉缸侵蚀数据,还可以通过对三维模型不同位置的切割,计算非规则区域的面积和体积,避免人工操作而产生误差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维扫描仪放置于高炉内部进行三维扫描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的高炉内部实际三维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的三维模型与高炉原始模型对比后的竖剖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的三维模型与高炉原始模型对比后的横剖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五获得单元15,第六获得单元16,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达到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使高炉操作者可以全方位、直观了解侵蚀状态,改进炉缸设计及日常炉缸维护制度,且测量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不仅可以全方位获取炉缸侵蚀数据,还可以通过对三维模型不同位置的切割,计算非规则区域的面积和体积,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人工操作而产生误差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步骤120: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步骤130: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步骤140: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步骤150: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步骤160: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具体而言,使用三维扫描仪在高炉炉缸内部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如图2所示,为扫描仪炉缸内进行扫描时的状态,对高炉炉缸内进行全面扫描后把扫描获得的扫描数据进行存储备用,扫描后的三维立体图请参考图3所示,接着将存储备用的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实施例采用CAD软件进行处理,使用其他相同作用的软件同样可以,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将扫描数据导入CAD软件中进行处理并自动绘制出高炉三维立体模型用来描述高炉侵蚀状态,再利用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高炉原始三维模型,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的两个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即将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叠加形成新的模型,称之为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横向、竖向剖面图切割,竖向剖面图请参考图4,横向剖面图请参考图5,通过切割得到的剖面图中获取高炉炉缸内各项所需要的侵蚀数据,达到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使高炉操作者可以全方位、直观了解侵蚀状态,改进炉缸设计及日常炉缸维护制度,且测量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不仅可以全方位获取炉缸侵蚀数据,还可以计算非规则区域的面积和体积,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人工操作而产生误差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包括: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内部进行多次扫描;多次扫描后进行三维拼接,获得扫面数据;其中,每次扫描至少进行两个站位的扫描。
具体而言,为了扫描数据的准确性,使用三维扫描仪在高炉炉缸采集扫描数据时,进行多次扫描,且每次扫描至少进行两个不同站位的扫描,以保证扫描数据的全面准确性,每次扫描结束均将获得的全部扫描数据进行存储备用,当多次扫描结束后,将所有的扫描数据进行拼接处理,实现扫描数据的全面准确性。举例而言,某公司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使用SR3型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某2000立级高炉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共分三次扫描,当高炉炉缸破损调查进行到铁口区域时进行第一次三维激光扫描,扫描三个站位后保存数据备用;当高炉炉缸破损调查进行到象脚区域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扫描三个站位后保存数据备用;当高炉破损调查完成后时进行第三次扫描,扫描三个站位后保存数据并与前两次扫描数据进行拼接处理,导入CAD软件并形成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包括: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剖面图切割;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包括侵蚀曲线、侵蚀坑面积、体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和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均可进行任何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具体而言,由扫描数据得到的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由高炉原始数据得到的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形成的最终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将炉内当前的状态与原始状态进行比对,获得侵蚀状态,为获得准确的侵蚀数据,形成的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能够进行任何角度的剖面图切割,根据测量的需要,对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剖面图切割以获得对应的测量数据,如侵蚀曲线、侵蚀坑面积、体积数据等等,实现对炉缸内全方位获取侵蚀数据,对于传统方法不能准确测量的非规则区域依然适用,利用对三维模型的各角度切割,实现炉缸内非规则区域的面积和体积的准确计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测量误差大、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4mm,重复精度<±3mm,扫描视场角水平0~360°,垂直>260°,数据采集速度>100KHZ。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三维扫描仪为便携式扫描仪,扫描精度<4mm,重复精度<±3mm,扫描视场角水平0~360°,垂直>260°,数据采集速度>100KHZ,波长为近红外波长。在使用时可以利用三脚架进行支撑,将三维扫描仪扫描位置至于高炉炉缸内部。达到了使用便捷,扫描效果好,且扫描覆盖面大,对高炉炉缸内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为高炉操作者进行全方位、直观了解侵蚀状态提供保证。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第五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5用于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第六获得单元16,所述第六获得单元16用于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扫描单元,所述第一扫描单元用于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内部进行多次扫描;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多次扫描后进行三维拼接,获得扫面数据;其中,每次扫描至少进行两个站位的扫描。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切割单元,所述第一切割单元用于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第一测量单元,所述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包括侵蚀曲线、侵蚀坑面积、体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4mm,重复精度<±3mm,扫描视场角水平0~360°,垂直>260°,数据采集速度>100KHZ。
进一步的,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和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均可进行任何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7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实施例四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在高炉炉缸内部对高炉炉缸进行全面扫描,扫描后把扫描获得的扫描数据进行存储备用,接着将存储备用的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绘制出高炉三维立体模型用来描述高炉侵蚀状态,再利用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高炉原始三维模型,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的两个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即将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叠加形成新的模型,称之为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横向、竖向剖面图切割,通过切割得到的剖面图中进行测量计算,获取高炉炉缸内各区域的各项所需要的侵蚀数据,达到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使高炉操作者可以全方位、直观了解侵蚀状态,改进炉缸设计及日常炉缸维护制度,且测量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不仅可以全方位获取炉缸侵蚀数据,还可以通过对三维模型不同位置的切割,计算非规则区域的面积和体积,避免人工操作而产生误差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重点区域使用人工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大、范围小,无法测量不规则区域的面积、体积的技术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包括:
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内部进行多次扫描;
多次扫描后进行三维拼接,获得扫面数据;
其中,每次扫描至少进行两个站位的扫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包括:
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炉缸侵蚀状态进行测量包括侵蚀曲线、侵蚀坑面积、体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4mm,重复精度<±3mm,扫描视场角水平0~360°,垂直>260°,数据采集速度>100K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和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均可进行任何角度的剖面图切割。
7.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8.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三维扫描仪对高炉炉缸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高炉三维立体模型;
获得高炉原始设计数据;
根据所述高炉原始设计数据,获得高炉原始三维模型;
将所述高炉三维立体模型和所述高炉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对中组合,获得高炉侵蚀三维模型;
对所述高炉侵蚀三维模型进行剖面图切割,获得所述炉缸侵蚀状态。
CN201910682597.5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0607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597.5A CN110607412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597.5A CN110607412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7412A true CN110607412A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597.5A Pending CN110607412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74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0209A (zh) * 2020-08-05 2020-10-30 郑州赛沃科技有限公司 高炉铁沟侵蚀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111549A (zh) * 2021-03-31 2021-07-13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炉缸浇注修复后的侵蚀模型建模方法及建模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871A (zh) * 2003-02-21 2006-04-19 吉多·D·K·德莫莱奇 用于扫描腐蚀和表面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56069A (zh) * 2007-03-01 2008-09-03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以激光测距技术量测高炉料面外形及料流轨迹的方法
CN101793543A (zh) * 2010-04-02 2010-08-04 郑粉莉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动态监测坡面尺度侵蚀发育过程的研究方法
CN104034278A (zh) * 2014-06-05 2014-09-10 北京必可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锅炉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38154A (zh) * 2018-09-27 2019-01-18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定标测距的连铸钢包壁厚测量方法
CN208953534U (zh) * 2018-08-28 2019-06-07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崩岗侵蚀动态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871A (zh) * 2003-02-21 2006-04-19 吉多·D·K·德莫莱奇 用于扫描腐蚀和表面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56069A (zh) * 2007-03-01 2008-09-03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以激光测距技术量测高炉料面外形及料流轨迹的方法
CN101793543A (zh) * 2010-04-02 2010-08-04 郑粉莉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动态监测坡面尺度侵蚀发育过程的研究方法
CN104034278A (zh) * 2014-06-05 2014-09-10 北京必可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锅炉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208953534U (zh) * 2018-08-28 2019-06-07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崩岗侵蚀动态监测系统
CN109238154A (zh) * 2018-09-27 2019-01-18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定标测距的连铸钢包壁厚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春来等: "《现代岩土测试技术》", 30 April 2019, 冶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0209A (zh) * 2020-08-05 2020-10-30 郑州赛沃科技有限公司 高炉铁沟侵蚀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111549A (zh) * 2021-03-31 2021-07-13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炉缸浇注修复后的侵蚀模型建模方法及建模系统
CN113111549B (zh) * 2021-03-31 2024-02-27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炉缸浇注修复后的侵蚀模型建模方法及建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33008B2 (ja) コンピュータ援用製造測定解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媒体
CN107256005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及设备
CN111627099B (zh)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钢结构非接触式实测实量方法和系统
CN111811420B (zh) 隧道三维轮廓整体绝对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826108A (zh) 一种基于放样机器人的桥梁顶推自动监控方法
CN109146711A (zh) 一种综合利用bim技术和3d激光扫描系统优化施工的方法
CN107076676A (zh) 冶金容器中的裂缝检测和测量
CN105393081A (zh) 用于在熔模铸造中使用的模具和坩锅的无损评估的系统和方法
CN110607412A (zh)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89028B (zh) 一种集成信息模型和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工程质量验收方法
CN103465246A (zh) 铸件毛坯刻线标记方法及刻线标记装置
CN116068959A (zh) 基于刀路补偿的加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31982A (zh) 一种基于pro/e的逆向工程数字化模型重构方法
CN116740060B (zh) 基于点云几何特征提取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尺寸检测方法
CN104197886A (zh) 电弧焊熔深信息与焊接数据采集信息同步的装置及方法
CN106873437A (zh) 核电站实时信息监控系统画面检测及自动组态系统和方法
CN101424756B (zh) 非球面镜面集成加工系统及方法
Jin et al. A multi-vision-based system for tube inspection
JP2004110828A (ja) ソリッドモデル上に数値制御ツールパスを生成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520367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3次元計測器、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4050336A (zh) 基于轨迹相交的三维几何元素约束状态判断方法
CN111590265A (zh)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模具修复方法
CN112945103A (zh) 隧道管片及管片模具的外形尺寸快速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Stępień et al. Fundamentals of adaptive strategy of cylindricity measurements with the use of longitudinal measurements
KR101247760B1 (ko) 부재위치 계측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