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9591A -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9591A
CN110599591A CN201910853546.4A CN201910853546A CN110599591A CN 110599591 A CN110599591 A CN 110599591A CN 201910853546 A CN201910853546 A CN 201910853546A CN 110599591 A CN110599591 A CN 110599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model
client terminal
design method
dimensional design
client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35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山
兰海鹏
赵志明
李伟
董建博
李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Ocean Engineering Equipment &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Ocean Engineering Equipment &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Ocean Engineering Equipment &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Ocean Engineering Equipment &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8535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9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9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9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12Colour editing, changing, or manipulating; Use of colour co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包括: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根据修改指令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该计算机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应用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可便于多客户终端协同设计。

Description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还涉及应用该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计算机装置,还涉及应用该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的可视化三维设计软件,都是工程师单独的对一模型数据进行设计。如果是多人设计同一产品的话,也是先单独的将自己负责的模块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再通过CAD软件的合并或导入功能将多个设计好的模块进行合并,最终产出设计产品。
但是,当前的可视化三维开发设计软件存在以下缺点:(1)开发周期长:独立设计开发时候容易造成各模块合并的时候出现配合不上,或者产品各系统间干涉的问题,所以需要经常返工,造成产品设计开发时间长。(2)沟通成本高:开发期间需要分工明确,且在发生变更的时候需要通知到每一个人,且每一个人的理解又不尽相同,所以需要不断的反复讨论,修改,造成信息延迟,沟通不明确造成的经常返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多客户终端协同设计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多客户终端协同设计的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多客户终端协同设计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包括: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根据修改指令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通过客户终端发送修改指令,将设计模型直接在服务端进行创建修改,然后通过网络实时同步技术将产品的设计模型实时的传送给各个客户终端,实现了可多人同时设计,压缩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进一步的方案中,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到任一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时,关闭其余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输入操作。
由此可见,为了避免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之间存在干扰,当接收到任一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时,关闭其余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的输入操作,可保障用户的操作体验。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对所述设计模型的修改部分以预设颜色进行显示。
由此可见,为了便于用户获知当前的修改部分,可使用预设颜色对设计模型的修改部分进行显示区分,以便用户直观获知。
进一步的方案中,在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后,方法还包括:获取到任意客户终端的保存操作指令时,对修改后的设计模型进行保存。
由此可见,为防止数据丢失,在获取到任意客户终端的保存操作指令时,可对修改后的设计模型进行保存,以便用户登录时读取。
进一步的方案中,在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的步骤前,方法还包括:获取任意客户终端的登录指令;对登录指令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与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由此可见,在客户终端进行登录时,对登录指令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与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从而保障设计模型的信息安全。
进一步的方案中,在认证通过时与所述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后,方法还包括:获取到任意客户终端的即时通信信息时,将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客户终端。
由此可见,通过即时通信信息可以有效解决开发周期长的问题,工程师可以在设计时随机的进行交流,解决了传统配合设计的信息延迟,沟通不明确造成的经常返工的问题。
进一步的方案中,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将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客户终端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将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客户终端。
由此可见,通过将不同的传输通道进行设计模型和即时通信信息的发送,可减少即时通信信息对设计模型传输通道的占用,保障设计模型的传输速度。
进一步的方案中,即时通信信息包括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
由此可见,进行即时通信时,可通过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的多种方式进行,便于用户沟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三维设计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中修改设计模型的一个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中承接图3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中承接图4的工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是应用在三维设计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多客户终端协同操作进行三维模型设计。优选的,如图1所示,三维设计系统包括服务器和N个客户终端,N个客户终端分别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优选的,客户终端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该计算机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步骤。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是应用在三维设计系统中服务器的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多客户终端协同操作进行三维模型设计。
参见图2,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在工作时,首先执行步骤S1,获取任意客户终端的登录指令。客户终端在需要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时,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登录指令。登录指令包括连接请求、登录账户信息以及密码验证信息等。服务器可通过连接的网络获取任意客户终端的登录指令。
在获取到登录指令时,执行步骤S2,对登录指令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与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在获取到登录指令时,可对登录指令中的登录账户信息以及密码验证信息进行验证。每个登录账号均设置有相应的密码验证信息,在验证登录账户信息与密码验证信息对应时,则认为认证通过。认证通过时响应客户终端通信请求。客户终端获得通信请求的响应信息后,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在与客户终端进行通信时,执行步骤S3,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在进行三维模型设计时,通常需要进行工程文件的创建。在创建工程文件时,服务器可通过获取任意客户终端的工程文件创建指令,根据客户终端的工程文件创建指令进行工程文件的创建。例如,客户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时,客户终端的显示装置显示设计界面,设计界面设置有三维模型设计所需的功能按键;用户可通过对设计界面功能按键操作,从而进行操作指令的发送,用户通过点击设计界面中创建工程文件的功能按键,从而使得服务器获得创建工程文件的指令,并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
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后,执行步骤S4,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后,用户可通过客户终端可进行设计模型的修改。用户通过客户终端的设计界面发送修改指令,例如,参见图3,用户通过客户终端1的设计界面点击点击添加一个圆柱体的功能按键,客户终端1根据点击的功能按键生成相应的修改指令,并发送至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到任一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时,关闭其余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输入操作。为了避免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之间存在干扰,当接收到任一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时,关闭其余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的输入操作,可保障用户的操作体验。
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后,执行步骤S5,根据修改指令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获得修改指令后,服务器根据修改指令进行设计模型的修改,例如,参见图4,获得“添加一个圆柱体”的修改指令后,在设计模型的指定位置生成一个圆柱体,从而完成修改。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修改指令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后,执行步骤S6,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后,为了让所有客户终端可实时看到修改的内容,服务器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客户终端进行查看。例如,参见图5,根据“添加一个圆柱体”的修改指令在设计模型的指定位置生成一个圆柱体后,通过套接字网络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
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获取每一个客户终端所存储的设计模型,根据每一个客户终端所存储的设计模型进行差分数据同步。为了方便每一个客户终端操作,在用户登录时,则将服务器中的设计模型进行缓存,因此,每一个客户终端均存储有修改前的设计模型,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保障传输速度,采用差分数据同步的方式进行设计模型的同步,即,只将修改前的设计模型和修改后的设计模型之间的差分数据同步。
此外,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对设计模型的修改部分以预设颜色进行显示。为了便于用户获知当前的修改部分,可使用预设颜色对设计模型的修改部分进行显示区分,以便用户直观获知。例如,利用红色代表新增加的修改部分,灰色代表删除的修改部分,客户终端进行显示时,可现实相应的颜色,同时,在获得保存指令时,不再显示删除的修改部分,并对增加的修改部分进行颜色统一处理,使其与修改前的设计模型的颜色一致,以便下一次修改。
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后,执行步骤S7,获取到任意客户终端的保存操作指令时,对修改后的设计模型进行保存。为防止数据丢失,在获取到任意客户终端的保存操作指令时,可对修改后的设计模型进行保存,以便用户登录时读取。在保存时,可同时在客户终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保存,在客户终端进行保存时,可有利于下一次用户登录时可减少同步数据的发送。
此外,在执行认证通过时与所述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后,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还包括:获取到任意客户终端的即时通信信息时,将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客户终端。即时通信信息包括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通过即时通信信息可以有效解决开发周期长的问题,工程师可以在设计时随机的进行交流,解决了传统配合设计的信息延迟,沟通不明确造成的经常返工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将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客户终端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将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客户终端。通过将不同的传输通道进行设计模型和即时通信信息的发送,可减少即时通信信息对设计模型传输通道的占用,保障设计模型的传输速度。
计算机装置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控制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装置中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装置可包括,但不仅限于,控制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计算机装置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计算机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例如,控制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控制器可以是微控制器或者该控制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控制器等。控制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控制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例如,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例如声音接收功能、声音转换成文字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文本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实现上述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控制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通过客户终端发送修改指令,将设计模型直接在服务端进行创建修改,然后通过网络实时同步技术将产品的设计模型实时的传送给各个客户终端。实现了可多人同时设计,压缩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
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根据修改指令对所述设计模型进行修改;
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任意客户终端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任一所述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时,关闭其余所述客户终端的修改指令输入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实时同步至所有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设计模型的修改部分以预设颜色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任意所述客户终端的保存操作指令时,对修改后的所述设计模型进行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创建设计模型的工程文件的步骤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任意客户终端的登录指令;
对所述登录指令进行认证,认证通过时与所述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认证通过时与所述客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任意所述客户终端的即时通信信息时,将所述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将修改后的设计模型同步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将所述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将所述即时通信信息发送至所有所述客户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即时通信信息包括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
9.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53546.4A 2019-09-10 2019-09-10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599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3546.4A CN110599591A (zh) 2019-09-10 2019-09-10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3546.4A CN110599591A (zh) 2019-09-10 2019-09-10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9591A true CN110599591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3546.4A Pending CN110599591A (zh) 2019-09-10 2019-09-10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959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9685A (zh) * 2019-12-31 2020-06-19 深圳市工之易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协作处理模型文件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11563727A (zh) * 2020-05-06 2020-08-21 厦门知本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在线协同编辑3d户型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54258A (zh) * 2022-11-10 2022-12-09 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的协同交互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308A (zh) * 2009-03-31 2009-08-26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其协同设计方法
US20130120368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Browser-Base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a 3D Model
CN104794752A (zh) * 2015-04-30 2015-07-22 山东大学 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138602A (zh) * 2015-08-06 2015-12-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协同平台的构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93545A (zh) * 2017-04-07 2017-09-22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一种面向构件的多语言协同开发装置、方法与系统
CN107943452A (zh) * 2017-11-20 2018-04-2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用户协同开发的体系结构设计平台
CN109120783A (zh) * 2018-08-10 2019-01-01 深圳市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308A (zh) * 2009-03-31 2009-08-26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其协同设计方法
US20130120368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Browser-Base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a 3D Model
CN104794752A (zh) * 2015-04-30 2015-07-22 山东大学 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138602A (zh) * 2015-08-06 2015-12-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协同平台的构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93545A (zh) * 2017-04-07 2017-09-22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一种面向构件的多语言协同开发装置、方法与系统
CN107943452A (zh) * 2017-11-20 2018-04-2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用户协同开发的体系结构设计平台
CN109120783A (zh) * 2018-08-10 2019-01-01 深圳市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9685A (zh) * 2019-12-31 2020-06-19 深圳市工之易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协作处理模型文件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11563727A (zh) * 2020-05-06 2020-08-21 厦门知本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在线协同编辑3d户型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54258A (zh) * 2022-11-10 2022-12-09 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的协同交互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5491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数据共享系统
CN110599591A (zh) 在线协同三维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447631B1 (en) Writing trajectory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clients
EP34841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interface of hybrid cloud
CN106874389A (zh) 数据的迁移方法和装置
EP41058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joint training model
CN110765744A (zh) 多人协同文档编辑方法及系统
CN113438355B (zh) 基于云手机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161368B (zh) 一种用于对云应用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801146B2 (en) Terminal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method among terminals
CN112187959B (zh) 车载电脑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09194651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50934A (zh) 虚拟现实中微信软文的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2170442A (zh) 基于社区平台的电子白板安全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8200075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89785A (zh) 一种实现物联网终端可视化界面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4808976B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
CN107770219A (zh) 一种视窗窗口的共享方法、网关服务器和系统
CN113312669B (zh) 密码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6760B (zh) 一种数据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5009A (zh) 基于虚拟技术的开户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5482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12931B (zh) 利用即时通讯方式进行知识问答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61404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3420133A (zh)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