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6931A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6931A
CN110596931A CN201910886112.4A CN201910886112A CN110596931A CN 110596931 A CN110596931 A CN 110596931A CN 201910886112 A CN201910886112 A CN 201910886112A CN 110596931 A CN110596931 A CN 110596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eiver
display screen
disposed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61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61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6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6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6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及指纹模组。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透光盖板具有透光区及包围透光区的非透光区,透光区具有用于指纹识别的识别区;背光模组的侧面相对于透光盖板内缩而形成缺口,液晶面板具有凹槽,凹槽连通缺口以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在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非透光区;指纹模组设于收容空间内,指纹模组包括发射器及接收器,当手指的指纹面设于识别区时,发射器沿相对透光盖板倾斜的路径朝向识别区发射探测信号,探测信号经识别区采集指纹面的指纹信息后被接收器接收。本申请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减小指纹模组等占据显示屏的非显示区的面积,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为研究者们的研究主题之一。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屏占比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指纹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透光盖板具有透光区及包围所述透光区的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具有用于指纹识别的识别区;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相对于所述透光盖板内缩而形成缺口,所述液晶面板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缺口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在所述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区;所述指纹模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指纹模组包括发射器及接收器,当手指的指纹面设于所述识别区时,所述发射器沿相对所述透光盖板倾斜的路径朝向所述识别区发射探测信号,所述探测信号经所述识别区采集所述指纹面的指纹信息后被所述接收器接收。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通过在显示屏的非显示区下方设置指纹模组,当用户指纹面设于所述显示区的识别区时,指纹模组的发射器朝向显示区的识别区发射探测信号,探测信号经指纹面反射后被指纹模组的接收器接收,以使用户能够在显示屏的显示区进行指纹识别,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指纹模组不会占据显示屏的非显示区的空间,释放了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将指纹模组设于显示屏的非显示区的通孔中,极大地减小了非显示区的面积,增加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五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9是本申请第六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七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1是本申请第八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九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十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4是本申请第十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5是本申请第十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6是本申请第十三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17是本申请第十四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电话、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基站等具有天线模组10的设备。以电子装置100为手机为例,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请参阅图2及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10。显示屏组件10包括显示屏1及指纹模组2。所述显示屏1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请参阅图2及图3,显示屏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11、液晶面板12及背光模组13。所述透光盖板11具有透光区111及包围所述透光区111的非透光区112。所述透光区111具有用于指纹识别的识别区113。所述背光模组13的侧面131相对于所述透光盖板11内缩而形成缺口30。所述液晶面板12具有与所述缺口30相对应的凹槽120。所述凹槽120连通所述缺口30以形成收容空间31。所述收容空间31在所述透光盖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区112。
请参阅图4,所述指纹模组2设于所述收容空间31内。所述指纹模组2包括发射器21及接收器22。当手指的指纹面F设于所述识别区113时,所述发射器21沿相对所述透光盖板11倾斜的路径朝向所述识别区113发射探测信号a。所述探测信号a经所述识别区113采集所述指纹面F的指纹信息后被所述接收器22接收。
具体的,透光盖板11的透光区111对应于显示屏1的显示区。透光盖板11的透光区111能够透过所述显示屏1的显示画面,所以。相应地,非透光区112为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一般而言,显示区为矩形,非显示区为大致呈矩形环状。非透光区112可以是在透光盖板11的内表面(朝向液晶面板12的表面)上涂布或印刷黑色或白色等颜色的遮光油墨层而形成。
通过在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对应于透光盖板11的非透光区112)下方设置指纹模组2,当用户指纹面F设于所述显示区(对应于透光盖板11的透光区111)的识别区113时,指纹模组2的发射器21朝向显示区的识别区113发射探测信号a,探测信号a经指纹面F反射后被指纹模组2的接收器22接收,以使用户能够在显示屏1的显示区进行指纹识别,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指纹模组2不会占据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的空间,释放了非显示区的空间,相较于将指纹模组2设于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的通孔中,极大地减小了非显示区的面积,增加了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具体的,所述透光盖板1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塑料或陶瓷等。所述透光区111具有用于指纹识别的识别区113,并不是指单独的透光盖板11的识别区113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而是指,在整个显示屏1组件10中,当手指放置于透光盖板11的识别区113上时,指纹模组2能够采集到识别区113的指纹面F,从而进行指纹识别。
具体的,请参阅图3,液晶面板12在Z轴方向贴合于透光盖板11。液晶面板12在透光盖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整个透光区111,且所述液晶面板12的四周的边沿皆位于非透光区112。液晶面板12的面积大于透光区111的面积,一方面为了避免液晶面板12与透光区111的对位不准时造成透光区111不能发光的问题,液晶面板12上的发光面积大于透光区111的面积;另一方面,液晶面板12上还设有芯片、走线等,也使得液晶面板12的面积大于透光区111的面积。液晶面板12包括但不限于彩膜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液晶层等。可以理解的,液晶面板12对于探测信号a具有一定的透过率,以使探测信号a能够穿透液晶面板12进行信号传输。
具体的,请参阅图3,背光模组13在Z轴方向上贴合于液晶面板12。背光模组13在透光盖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整个透光区111,且所述背光模组13的四周的边沿皆位于非透光区112。背光模组13包括但不限于增亮膜、匀光膜、扩散膜、导光板及支撑板等。可以理解的,探测信号a不能够透过支撑板,且匀光膜、扩散膜对于探测信号a的透过率较低。基于此,通过将指纹模组2设于所述收容空间31,指纹模组2发射和接收的探测信号a不会受到背光模组13的遮挡。
本申请相对于显示屏1的部分改进在于,在背光模组13对应于非显示区的部分上设置缺口30,并在液晶面板12上对应于缺口30的位置设置凹槽120,该凹槽120和缺口30相连通形成较大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所述探测信号a包括但不限于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超声波信号等等。本申请中以探测信号a为红外光为例进行说明。相对应地,指纹识别模组为光学式指纹识别模组。发射器21为发射红外光的器件,例如,红外LED灯。接收器22为光学传感器。具体的,光学传感器可以为CMOS光学器件或者CCD光学器件。发射器21发射的红外光经指纹面F反射或穿透手指在手指内反射的过程中携带指纹面F的信息,接收器22接收携带该指纹面F信息的反射光,从而获取指纹面F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当探测信号a为光信号时,通过设置发射器21倾斜发射探测信号a,以使发射器21发射的光信号在透光盖板11的照射面积相对较大,以使相对较少的发射器21对应相对较大的识别区113,提高指纹识别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4,所述指纹模组2包括顶壁201及连接所述顶壁201的侧壁202。所述顶壁201与所述液晶面板12相对设置。所述侧壁202与所述背光模组13的侧面131相对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器21设于所述顶壁201,且所述接收器22设于所述侧壁202。
通过将发射器21与接收器22分别设于指纹模组2的不同的面,以使接收器22接收的探测信号a不会受到发射器21发射的探测信号a的干扰,进而提高指纹模组2的指纹识别准确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4,设于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的发射器21朝向识别区113发射探测信号a,该入射光路与所述透光盖板11形成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的具体度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的角度范围可以为5°~60°。探测信号a经过识别区113射出后在手指的指纹面F反射或在手指的指纹面F反射后被设于所述指纹模组2的侧壁202的接收器22接收。该反射光路与透光盖板11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的具体度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的角度范围可以为6°~80°。
当然,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接收器22可以设于所述顶壁201,且所述发射器21可以设于所述侧壁202。
具体的,当发射器21为红外LED灯时,红外LED灯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举例而言,红外LED灯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红外LED灯相间隔地可以沿Y轴方向排列。两个红外LED灯发射红外光的发光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两个红外LED灯发射的红外光照射在透光盖板11上的区域为识别区1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红外LED灯还可以沿X轴方向排列。
具体的,请参阅图4,所述背光模组13的侧面131与所述指纹模组2的侧壁202之间具有净空区域32。所述净空区域32用于避让所述侧壁202上的发射器21发射的探测信号a或所述侧壁202上的接收器22接收的探测信号a。
具体的,所述指纹模组2的侧壁202与所述背光模组13的侧面131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13的侧面131与所述侧壁202之间形成净空区域32。该净空区域32可以为空白区,也可以设置对于探测信号a具有较高透射率的材料。
通过在背光模组13的一端设置净空区域32,以使背光模组13对探测信号a的传输路径进行避让,即背光模组13不会遮挡于探测信号a,以使指纹识别能够顺利地采集到指纹信号。
具体的,请参阅图6,所述液晶面板12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21、第二透光基板124、液晶层122及密封胶123。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21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4相对设置。所述密封胶123呈环形地密封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21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4之间,以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液晶层122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
其中,请参阅图6,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4是对于探测信号a的透射率较大的基板。例如,第一透光基板121可以为彩膜基板,且第二透光基板124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或者,第一透光基板121可以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且第二透光基板124为彩膜基板。
所述凹槽120在液晶面板12上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所述凹槽120设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4背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21的表面。所述凹槽120未穿透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4。位于所述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的所述发射器21或所述接收器22在所述液晶面板1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液晶层122所在的区域内。
具体的,请参阅图6,第一透光基板121、液晶层122及第二透光基板124皆延伸至非透光区112。在第二透光基板124背离所述透光盖板11的一侧设置凹槽120,该凹槽120与缺口30相对应且相连通,以形成收容指纹模组2的收容空间31。
该凹槽12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得指纹模组2更为靠近透光盖板11,以减小显示屏1组件10的厚度;另一方面对于将指纹模组2安装于显示屏1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安装区域,以便于快速将指纹模组2安装于显示屏1上,并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将凹槽120设于第二透光基板124,不会影响到液晶面板12原本的结构,还简化了显示屏1组件10的制备难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凹槽120可以沿Y轴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4的端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可以设置液晶层122对应于凹槽120区域的厚度小于液晶层122其他区域的厚度,此时,第二透光基板124对应于凹槽120的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二透光基板124其他区域的厚度,以使在第二透光基板124上开设的凹槽120较深,进一步,提高凹槽120的收容能力,提高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的结构紧凑性。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4具有靠近于所述缺口30的第一端部125。所述密封胶123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部125的第二端部126。所述第一端部125和所述第二端部126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21的端部内缩形成所述凹槽120。所述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抵接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21。换而言之,以图8中为参考,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位于第一透光基板121的下面,指纹模组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部125和第二端部126相对。
本实施方式无需在液晶面板12上进行开孔或挖槽,只需在制备液晶面板12时,选取尺寸相对较小的第二透光基板124与尺寸相对较大的第一透光基板121,在第一透光基板121与第二透光基板124对盒完成后,第一透光基板121的尺寸相对于液晶层122和第二透光基板124伸出,第二透光基板124和液晶层122相对于第一透光基板121后缩的部分形成了收容指纹模组2的凹槽120,所以本实施方式所制备的显示屏1组件10的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方便,可以提高产品良率,适用于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设于所述侧壁202上的所述接收器22或所述发射器21与所述第一端部125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探测信号a的传输路径与所述密封胶123相错开。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8,当探测信号a为红外光时,液晶层122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第二透光基板124的主要部分为透光玻璃,所以第二透光基板124对于探测信号a也具有想好的透光性。密封胶123的成份为紫外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相对于液晶层122和第二透光基板124而言,密封胶123对于探测信号a的透光性相对较差,通过设置指纹模组2的侧壁202上的器件在Z轴方向上避开所述密封胶123,以使指纹模组2经过第二透光基板124、液晶层122、第一透光基板121、透光盖板11进行采集指纹,而避开密封胶123,从而提高设于收容空间31内的指纹模组2的指纹采集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述第一端部125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126内缩形成凸台阶面127。所述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与所述侧壁202之间连接有凹台阶面128。所述凹台阶面128与所述凸台阶面127相贴合。
具体的,第二端部126为密封胶123,所述密封胶123相对于第一透光基板121的第一端部125凸出以形成凸台阶面127,通过在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与侧壁202之间形成与凸台阶面127相适配的凹台阶面128,通过设置凸台阶面127与凹台阶面128相贴合,以使密封胶123与设于侧壁202的器件在Y轴方向上相错开,进而使得侧壁202上的器件完全不会受到密封胶123的遮挡。
通过设置凸台阶面127与凹台阶面128相贴合,以使密封胶123设于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与指纹模组2的侧壁202之间,故而密封胶123可以形成发射器21和接收器22之间的遮光件。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密封胶123的颜色为黑色,以使密封胶123对发射器21发射的光线进行遮挡,防止发射器21发射的光线串扰至接收器22,进而提高指纹模组2的识别效率。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0,所述液晶面板12靠近所述缺口30的一端内缩,以使所述液晶面板12的端部与所述透光盖板11之间形成所述凹槽120。所述指纹模组2的顶壁201抵接所述透光盖板11。进一步地,设于所述侧壁202上的发射器21或接收器22与所述密封胶123相错开。
通过设置液晶面板12的一端整体内缩形成凹槽120,进一步减少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在Z轴方向上叠加的厚度,促进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的结构紧凑性,进一步减小显示屏1组件10的整体尺寸。而且,通设置指纹模组2更加接近透光盖板11,以减少指纹模组2的探测信号a投射至识别区113和从识别区113反射后所经过的膜层结构,进而减少探测信号a的损耗,提高指纹检测的效率。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所述凹槽120穿透所述液晶面板12且部分贯穿所述透光盖板11。本实方式相对于第三种实施方式能够更进一步地减少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组件10叠加之后的厚度,也能够进一步减少指纹模组2的探测信号a投射至识别区113和从识别区113反射后所经过的膜层结构,进而减少探测信号a的损耗,提高指纹检测的效率。
请参阅图12,背光模组13包括发光单元132、导光板133、扩散膜、匀光膜及增亮膜。所述导光板133与所述液晶面板12相对设置,扩散膜、匀光膜及增亮膜设于导光板133与液晶面板12之间。发光单元132用于发射可见光。发光单元132发射的可见光经过导光板133传导后经扩散膜的扩散、匀光膜的均匀化及增亮膜的增亮后射入液晶面板12,并经液晶面板12及透光盖板11的透光区111射出,为透光区111的显示图像提供亮度。
请参阅图12,所述背光模组13还包括支撑板134。所述支撑板134支撑于背离所述液晶面板12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34靠近所述缺口30的一端具有延伸部135。所述延伸部135用于支撑于所述指纹模组2背离所述透光盖板11的一侧,以将所述指纹模组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31内。
具体的,请参阅图12,所述支撑板134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支撑板134设于导光板133背离所述液晶面板12的一侧。支撑板134固定连接于透光盖板11,以使背光模组13、液晶面板12及透光盖板11形成一个整体。支撑板134的延伸部135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1内,且延伸部135将指纹模组2固定于收容空间31内,以使指纹模组2牢固地安装至显示屏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所述发光单元132设于所述导光板133背离所述指纹模组2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132与指纹模组2相互不干涉,以使显示屏1组件10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本申请以所述发射器21设于所述顶壁201,且所述接收器22位于所述侧壁202的指纹模组2为例,具体说明指纹模组2的具体结构。
请参阅图13及图14,当所述发射器21设于所述顶壁201,且所述接收器22位于所述侧壁202时,所述发射器21的出光面与所述顶壁201平行或相交。所述接收器22的感光面与所述侧壁202平行或相交。
具体的,本申请中探测信号a的发射路径和接收路径相对于透光盖板11倾斜,而发射器21可以相对于透光盖板11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接收器22可以相对于透光盖板11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发射器21相对于透光盖板11倾斜设置,可以是发射器21的出光面与探测信号a的发射路径相垂直或近似垂直,以使发射器21发射的探测信号a集中射向识别区113。接收器22相对于透光盖板11倾斜,可以是接收器22的接收面与探测信号a的反射路径相垂直或近似垂直,以使经指纹面F或手指反射的探测信号a集中射向接收器22,以提高指纹模组2的识别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5,当所述接收器22相对于所述侧壁202倾斜设置时,所述侧壁202具有倾斜设置的入光通道220。所述指纹模组2还包括聚焦透镜23。所述聚焦透镜23和所述接收器22设于所述入光通道220内,且所述聚焦透镜23相对于所述接收器22靠近所述液晶面板12。所述聚焦透镜23与所述接收器22具有预设间距,以使经所述指纹面F反射的探测信号a能够经所述聚焦透镜23在所述接收器22上成像。
具体的,所述入光通道220可以为通孔或凹槽120。所述入光通道220的延伸路径可以与探测信号a的接收路径相同或相近,以使探测信号a能够顺利地经入光通道220而被接收器22接收。入光通道220内设有接收器22。接收器22可以为多个阵列排列的光学传感器。接收器22的感光面可以垂直于或进行垂直于探测信号a的接收光线,以提高接收器22的接收效率。入光通道220内还设有聚焦透镜23。聚焦透镜23设于所述接收器22与识别区113之间。聚焦透镜23的光轴可以与探测信号a的接收路径共线。所述聚光透镜可以为凸透镜,具有聚光作用。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识别区113与聚光透镜之间的距离及设计聚光透镜与接收器22之间的距离,以指纹面F的图像信息经聚光透镜作用后在接收器22的接收面成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提高接收器22所采集的指纹信息的清晰度。聚焦透镜23靠近于所述入光通道220的开口处。聚光透镜能够尽可能多地接收探测信号a的反射光线,以使探测信号a的反射光线尽可能多地被接收器22接收,进而提高指纹模组2的识别效率。
指纹模组2在Y轴方向的尺寸大于Z轴方向的尺寸,从而将入光通道220设置于侧壁202上,由于Y轴方向上的空间较大,所以入光通道220的深度较深,进而为指纹图像在接收器22上清晰成像提供足够长的路径。
进一步地,入光通道220的开口可以尽可能多地占据所述侧壁202上的面积,以使聚光透镜的接收光线的面积较大,同时接收器22的感光面的面积也较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6,当所述接收器22相对于所述侧壁202水平设置时,所述侧壁202具有入光通道220。所述指纹模组2还包括光学透镜24。所述光学透镜24和所述接收器22设于所述入光通道220内,且所述光学透镜24相对于所述接收器22靠近所述液晶面板12。所述光学透镜24的入光面为相对于所述侧壁202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光学透镜24的出光面为相对于所述侧壁202水平的水平面。所述光学透镜24用于将倾斜入射的探测信号a转换成垂直入射的探测信号a。
具体的,入光通道220可以近似垂直于侧壁202。接收器22设于入光通道220内。接收器22的接收面近似垂直于侧壁202。光学透镜24设于入光通道220内,且靠近于入光通道220的开口。光学透镜24的入光面相对于光学透镜24的出光面倾斜。所述光学透镜24的入光面为相对于所述侧壁202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光学透镜24的出光面为相对于所述侧壁202水平的水平面,以使倾斜入射的探测信号a转换成垂直入射至接收器22的探测信号a,提高接收器22接收探测信号a的接收效率,进而提高指纹模组2的指纹识别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7,当所述接收器22设于所述顶壁201,且所述接收器22相对于所述顶壁201倾斜设置时,所述顶壁201具有入光通道220。所述指纹模组2还包括平行孔准直器25。所述平行孔准直器25和所述接收器22设于所述入光通道220内。所述平行孔准直器25相对于所述接收器22靠近所述液晶面板12。
具体的,入光通道220相对于顶壁201倾斜设置,以使入光通道220的路径与探测信号a的路径共线,进而提高接收器22接收探测信号a的效率。接收器22在入光通道220内倾斜设置,以使接收器22的接收面与探测信号a的接收路径近似垂直。平行孔准直器25位于接收器22与识别区113之间。接收的探测信号a经平行孔准直器25而被接收器22上的传感器阵列接收,平行孔准直器25的孔深宽比越大,每个接传感器接收到的探测信号a的角度越小,准直效果越好,减小传感器阵列之间的光线串扰,提高指纹识别效率。
具体的,由于指纹模组2在Z轴方向的尺寸相对较小,当将入光通道220设置于顶壁201上,所以入光通道220的深度相对较小,适用于设置厚度较小的平行孔准直器25。
可以理解的,指纹模组2的发射器21、接收器22与识别区113在Y轴方向上对齐,以提高探测信号a的传输效率,减少探测信号a的损耗。另外,发射器2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发射器21可以设于识别区113的中线(沿Y轴方向)上或关于识别区113的中线(沿Y轴方向)对称设置。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透光盖板具有透光区及包围所述透光区的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具有用于指纹识别的识别区;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相对于所述透光盖板内缩而形成缺口,所述液晶面板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缺口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在所述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区;及
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指纹模组包括发射器及接收器,当手指的指纹面设于所述识别区时,所述发射器沿相对所述透光盖板倾斜的路径朝向所述识别区发射探测信号,所述探测信号经所述识别区采集所述指纹面的指纹信息后被所述接收器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包括顶壁及连接所述顶壁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液晶面板相对设置,所述侧壁与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射器设于所述顶壁,且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侧壁;或者,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顶壁,且所述发射器设于所述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侧面与所述指纹模组的侧壁之间具有净空区域,所述净空区域用于避让所述侧壁上的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或所述侧壁上的接收器接收的探测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基板、第二透光基板、液晶层及密封胶,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密封胶呈环形地密封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之间,以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背离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表面,所述凹槽未穿透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位于所述指纹模组的顶壁的所述发射器或所述接收器在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液晶层所在的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具有靠近于所述缺口的第一端部,所述密封胶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端部内缩形成所述凹槽,所述指纹模组的顶壁抵接所述第一透光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射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探测信号的传输路径与所述密封胶相错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内缩形成凸台阶面,所述指纹模组的顶壁与所述侧壁之间连接有凹台阶面,所述凹台阶面与所述凸台阶面相贴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内缩,以使所述液晶面板的端部与所述透光盖板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指纹模组的顶壁抵接所述透光盖板。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穿透所述液晶面板且部分贯穿所述透光盖板。
11.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支撑于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支撑于所述指纹模组背离所述透光盖板的一侧,以将所述指纹模组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12.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液晶面板相对设置,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指纹模组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射器设于所述顶壁,且所述接收器位于所述侧壁时,所述发射器的出光面与所述顶壁平行或相交,所述接收器的感光面与所述侧壁平行或相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器相对于所述侧壁倾斜设置时,所述侧壁具有倾斜设置的入光通道,所述指纹模组还包括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和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入光通道内,且所述聚焦透镜相对于所述接收器靠近所述液晶面板,所述聚焦透镜与所述接收器具有预设间距,以使经所述指纹面反射的探测信号能够经所述聚焦透镜在所述接收器上成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器相对于所述侧壁水平设置时,所述侧壁具有入光通道,所述指纹模组还包括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和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入光通道内,且所述光学透镜相对于所述接收器靠近所述液晶面板,所述光学透镜的入光面为相对于所述侧壁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光学透镜的出光面为相对于所述侧壁水平的水平面,所述光学透镜用于将倾斜入射的探测信号转换成垂直入射的探测信号。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顶壁,且所述接收器相对于所述顶壁倾斜设置时,所述顶壁具有入光通道,所述指纹模组还包括平行孔准直器,所述平行孔准直器和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入光通道内,且所述平行孔准直器相对于所述接收器靠近所述液晶面板。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CN201910886112.4A 2019-09-18 2019-09-18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596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6112.4A CN110596931A (zh) 2019-09-18 2019-09-18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6112.4A CN110596931A (zh) 2019-09-18 2019-09-18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6931A true CN110596931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6112.4A Pending CN110596931A (zh) 2019-09-18 2019-09-18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69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4841A (zh) * 2020-03-26 2020-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444842A (zh) * 2020-03-26 2020-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2016445A1 (en) * 2020-07-23 2022-01-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module
CN115768211A (zh) * 2022-10-31 2023-03-07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955A (zh) * 2012-12-26 2014-07-02 周正三 杂散光耦合式生物信息感测模块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US20190026527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Anti-spoofing sensing for rejecting fake fingerprint patterns in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CN109426022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09496314A (zh) * 2018-10-15 2019-03-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0859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993117A (zh) * 2019-03-29 2019-07-09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312028U (zh) * 2018-12-04 2019-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235143A (zh) * 2019-04-30 2019-09-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955A (zh) * 2012-12-26 2014-07-02 周正三 杂散光耦合式生物信息感测模块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US20190026527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Anti-spoofing sensing for rejecting fake fingerprint patterns in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CN109426022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0950859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496314A (zh) * 2018-10-15 2019-03-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312028U (zh) * 2018-12-04 2019-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993117A (zh) * 2019-03-29 2019-07-09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35143A (zh) * 2019-04-30 2019-09-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4841A (zh) * 2020-03-26 2020-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444842A (zh) * 2020-03-26 2020-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444841B (zh) * 2020-03-26 2024-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444842B (zh) * 2020-03-26 2024-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2016445A1 (en) * 2020-07-23 2022-01-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module
US11954939B2 (en) 2020-07-23 2024-04-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module
CN115768211A (zh) * 2022-10-31 2023-03-07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5768211B (zh) * 2022-10-31 2023-12-19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5922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819898B1 (en)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CN110596931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573827U (zh) Lcd指纹识别系统、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US11514709B2 (e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device using a light detection apparatus with light blocking layer/diaphragm
US20210133421A1 (en)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lc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20106B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108968A1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液晶显示屏
CN111066031B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lcd指纹识别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1095289B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10458105B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148798A1 (e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177011A1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WO2021012117A1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扩散膜和液晶显示屏
CN210109828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775094B (zh) 指紋感測模組
US11769344B2 (e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11087263U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液晶显示屏
CN111680630A (zh) 指纹识别组件和显示基板
CN211349377U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lcd指纹识别系统和电子设备
WO2019041214A1 (zh) 显示模组
CN111767901B (zh) 显示装置
CN212783451U (zh) 具有抗杂光干扰结构的光学生物特征感测器
CN213210660U (zh) 背光模组、被动式发光的显示装置、屏下生物特征检测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11349380U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