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4195A - 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送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4195A
CN110594195A CN201910495800.8A CN201910495800A CN110594195A CN 110594195 A CN110594195 A CN 110594195A CN 201910495800 A CN201910495800 A CN 201910495800A CN 110594195 A CN110594195 A CN 110594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ding portion
impeller
axial direction
intersecting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58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亮介
吉留俊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94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41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机,其具有:叶轮,其绕着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箱体,其收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具有涡卷状的流路。所述箱体具有:上罩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上部;下罩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下部;吸气口,其在轴向上贯通;以及排气口,其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所述上罩部在比所述叶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所述流路的内部上表面向轴向下方延伸的上突出部。所述下罩部在比所述叶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所述流路的内部下表面向轴向上方延伸并且配置在比所述上突出部的轴向下端靠轴向下方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

Description

送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离心式送风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离心式送风机具有叶轮和设置有鼻部的外壳,该外壳收纳叶轮并且形成涡卷状流路。外壳具有设置于底板、在叶轮的径向上分隔涡卷状流路并且沿着叶轮的周向延伸的叶片。叶片的后缘在涡卷状流路的主流方向上位于比鼻部靠上游侧的位置。能够利用该叶片来遮断鼻部附近的流体的逆流,能够抑制在鼻部附近产生的作为低频声音的原因的涡流的产生。另外,叶片也不会一并遮断从叶轮流出的流体的流动,能够确保排出流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5234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离心式送风机中,例如在想要实现外壳的小型化的情况下,风量-静压特性有可能降低。而且,当使转速上升以改善风量-静压特性时,有可能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机,即使在实现了箱体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本发明的例示的送风机具有:叶轮,其绕着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箱体,其收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具有涡卷状的流路。所述箱体具有:上罩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上部;下罩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下部;吸气口,其在轴向上贯通;以及排气口,其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所述上罩部在比所述叶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所述流路的内部上表面向轴向下方延伸的上突出部。所述下罩部在比所述叶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所述流路的内部下表面向轴向上方延伸并且配置在比所述上突出部的轴向下端靠轴向下方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送风机,即使在实现了箱体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一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送风机的主视图。
图3是送风机的俯视图。
图4是送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5是送风机的横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1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7是变形例2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8是变形例3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9是变形例4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10是变形例5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11是变形例6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12是变形例7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13是变形例8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14是变形例9的送风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15是变形例10的送风机的纵剖视图。
标号说明
1:送风机;10:叶轮;11:叶片;12:连结部;12a:环部;12b:连接部;13:叶轮杯;14:支承部;20:马达;30:箱体;31:流路;31a:卷曲结束部;31b:舌部;32:上罩部;33:下罩部;34:吸气口;34A:上吸气口;34B:下吸气口;35:排气口;36:轴向间隙;37:间隙;38:间隙;40:上突出部;41:第一上突出部;42:第二上突出部;50:下突出部;51:第一下突出部;52:第二下突出部;311:环状部;312:排气部;321:顶板部;322:侧壁部;331:底板部;332:侧壁部;401:上突出部;402:上突出部;403:上突出部;404:上突出部;405:上突出部;406:上突出部;407:上突出部;408:上突出部;409:上突出部;411:第一上突出部;412:第一上突出部;413:第一上突出部;414:第一上突出部;416:第一上突出部;419:第一上突出部;421:第二上突出部;422:第二上突出部;423:第二上突出部;424:第二上突出部;426:第二上突出部;429:第二上突出部;501:下突出部;502:下突出部;503:下突出部;504:下突出部;505:下突出部;506:下突出部;507:下突出部;508:下突出部;509:下突出部;511:第一下突出部;512:第一下突出部;513:第一下突出部;514:第一下突出部;515:第一下突出部;519:第一下突出部;521:第二下突出部;522:第二下突出部;523:第二下突出部;524:第二下突出部;525:第二下突出部;529:第二下突出部;C:中心轴线;R: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送风机的叶轮的中心轴线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叶轮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且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沿着以叶轮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将图1和图2中的上下方向作为送风机的上下方向而对各部分的形状及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送风机的“上侧”是“吸气侧”。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使用送风机时的朝向及位置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截面称为“纵截面”,将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称为“横截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垂直”、“正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垂直、正交,包含大致平行、大致垂直、大致正交。
<1.送风机的概略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的一例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送风机1的主视图。图3是送风机1的俯视图。送风机1具有叶轮10、马达20以及箱体30。
<1-1.叶轮的结构>
叶轮10设置于箱体30的内侧。沿轴向观察时,叶轮10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形。叶轮10绕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C旋转。如图3中旋转方向R所示,从上方观察送风机1时,叶轮10顺时针旋转。
<1-2.马达的结构>
马达20配置于后述的叶轮杯13的内侧。马达20固定于箱体30。而且,在马达20上固定有叶轮杯13。马达20使叶轮10旋转。更具体而言,马达20使叶轮10绕着中心轴线C旋转。
<1-3.箱体的结构>
箱体30设置于叶轮10和马达20的外侧。沿轴向观察时,箱体30为涡卷形。在箱体30的内侧形成有作为涡卷状的空气流通空间的流路31。即,箱体30收纳叶轮10和马达20,具有涡卷状的流路31。箱体30具有上罩部32、下罩部33、吸气口34以及排气口35。
上罩部32具有顶板部321和侧壁部322。顶板部321呈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侧壁部322呈沿轴向上下延伸的板状。侧壁部322从顶板部321的径向的外端部向轴向下方延伸。顶板部321与侧壁部322的轴向上端部连接。上罩部32覆盖叶轮10的上部。
下罩部33具有底板部331和侧壁部332。底板部331呈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侧壁部332呈沿轴向上下延伸的板状。侧壁部332从底板部331的径向的外端部向轴向上方延伸。侧壁部332与侧壁部322的轴向下端部连接。底板部331与侧壁部332的轴向下端部连接。下罩部33覆盖叶轮10的下部。
吸气口34设置于上罩部32的顶板部321。沿轴向观察时,吸气口34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形。吸气口34在轴向上贯通顶板部321。即,吸气口34在轴向上贯通箱体30。吸气口34的直径小于叶轮10的直径。
排气口35被设置成跨越上罩部32的侧壁部322和下罩部33的侧壁部332。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排气口35为矩形。排气口35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侧壁部322、332。即,排气口35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箱体30。
<2.送风机的详细结构>
图4是送风机1的纵剖视图。图5是送风机1的横剖视图。
上罩部32具有上突出部40。上突出部40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和第二上突出部42。上突出部40配置在比叶轮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上突出部40配置于顶板部321的下表面。上突出部40呈沿轴向上下延伸的板状。即,上罩部32在比叶轮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流路31的内部上表面向轴向下方延伸的上突出部40。
下罩部33具有下突出部50。下突出部50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和第二下突出部52。下突出部50配置在比叶轮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下突出部50配置于底板部331的上表面。下突出部50呈沿轴向上下延伸的板状。下突出部50配置在比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靠轴向下方的位置。即,下罩部33在比叶轮10靠径向外侧位置具有从流路31的内部下表面向轴向上方延伸并且配置在比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靠轴向下方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5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的轴向上端在轴向上分开。即,箱体30在上突出部40与下突出部50之间具有轴向间隙36。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而且,通过在上下分割出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能够使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各自的表面压力降低。即,在送风机1中,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叶轮10具有连结部12和多个叶片11。此外,叶轮10具有叶轮杯13和支承部14。
多个叶片11在叶轮杯1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排列。即,多个叶片11绕着中心轴线C排列。多个叶片11配置为向径向外侧与叶轮杯13的外表面隔开间隔。多个叶片11分别呈沿轴向和径向延伸的板状。多个叶片11分别随着远离中心轴线C而向叶轮10的旋转方向R前方侧弯曲。
连结部12具有环部12a和连接部12b。环部12a配置为向径向外侧与叶轮杯13的外表面隔开间隔。环部12a经由三个连接部12b而连接于叶轮杯13的外表面。环部12a呈沿着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径向和周向延伸的板状。环部12a在周向上贯通多个叶片11。即,连结部12沿周向延伸,将多个叶片11连结起来。
叶轮杯13配置于叶轮10的中心部。叶轮杯13是在上方具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叶轮杯13的内侧固定有马达20。叶轮10经由马达20而固定于箱体30。
支承部14配置于多个叶片11的轴向上端部并且径向外端部。支承部14呈沿着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周向延伸的环状。在支承部14上固定有多个叶片11。由此,支承部14分别支承多个叶片11。
下突出部50延伸到比叶轮10的连结部12靠轴向上方的位置。即,与配置有吸气口34的箱体30的一面(顶板部321)在轴向上对置的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中的一方(下突出部50)的轴向前端配置在比连结部12靠轴向的吸气口34侧的位置。由此,轴向间隙36配置在比连结部12的上表面靠轴向上方的位置。即,轴向间隙36配置在比连结部12靠轴向的吸气口34侧的位置。
从吸气口34被吸入到叶轮10的内侧的空气的一部分撞上连结部12而向径向外侧吹出。假设,例如当连结部12和轴向间隙36在轴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撞上连结部12而向径向外侧吹出的空气集中穿过轴向间隙36。由此,作为原本的目的的使静压上升这一效果减弱。因此,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轴向间隙36配置在比连结部12靠轴向的吸气口34侧的位置,能够抑制撞上连结部12而向径向外侧吹出的空气直接穿过轴向间隙36。由此,能够维持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这一效果,并且提高使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各自的表面压力降低这一效果。
流路31具有环状部311和排气部312。
环状部311配置于叶轮10的径向外侧。环状部311是与叶轮10的径向外侧相邻的环状的空气流通空间。排气部312配置于环状部311的径向外侧。在环状部311中,空气沿着叶轮10的旋转方向R(周向)呈大致环状地流通。
排气部312是从环状部311沿外周的切线方向远离并延伸至排气口35的线状的空气流通空间。即,排气部312配置于环状部311的径向外侧,向远离环状部311的方向延伸至排气口35。另外,排气部312的叶轮10的旋转方向R后方侧与涡卷状的流路31的卷曲结束部31a连接。排气部312的叶轮10的旋转方向R前方侧与涡卷状的流路31的舌部31b连接。在排气部312中,空气从环状部311离开,沿着朝向排气口35的方向呈大致直线状流通,从排气口35排出到外部。
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排气部312,和在径向上与叶轮10对置的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隔开间隙37。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配置于排气部312。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和在径向上与叶轮10对置的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隔开间隙37而配置。另外,只要将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排气部312即可。
通常,在涡卷状的流路31的卷曲结束部31a,空气的压力会降低。即,在流路31的排气部312中流通的空气的压力较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借助上突出部40或下突出部50来进一步提高空气的压力。另外,在与叶轮10相邻的环状部311中流通的空气的流速较快。由于上突出部40或下突出部50配置在比环状部3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强峰性的噪声。另外,由于上突出部40或下突出部50和在径向上与叶轮10对置的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隔着间隙37而配置,因此能够抑制风量降低。
另外,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沿着排气部312中的空气流通方向(图5中的上下方向),从环状部311侧朝向排气口35延伸。另外,间隙37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沿着侧壁部322、332以及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在排气部312中的空气流通方向上延伸。
第一上突出部41和第二上突出部42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即,上突出部4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有多个。间隙38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沿着第一上突出部41和第二上突出部42,在排气部312中的空气流通方向上延伸。从环状部311流通到排气部312的空气的一部分与多个上突出部40发生碰撞而压力上升。另外,从环状部311流通到排气部312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多个上突出部40之间的间隙38中流通。即,从环状部311流通到排气部312的空气通过间隙38而整流。由此,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使风量增加。另外,上突出部40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第一下突出部51和第二下突出部52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即,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有多个。间隙38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沿着第一下突出部51和第二下突出部52,在排气部312中的空气流通方向上延伸。从环状部311流通到排气部312的空气的一部分与多个下突出部50发生碰撞而压力上升。另外,从环状部311流通到排气部312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多个下突出部50之间的间隙38中流通。即,从环状部311流通到排气部312的空气通过间隙38而整流。由此,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使风量增加。另外,下突出部50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如图2所示,第一上突出部4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41与第二上突出部42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42不同。另外,在具有三个以上的突出部的上突出部40中,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至少一个上突出部4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与其他不同。
例如,在具有三个上突出部40的情况下,可以是,两个上突出部4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剩余的一个上突出部40的该长度与其他两个不同。另外,也可以是,全部的三个上突出部4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如图2所示,第一下突出部5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51与第二下突出部52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52不同。另外,在具有三个以上突出部的下突出部50中,也可以是以下结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与其他不同。
例如,在具有三个下突出部50的情况下,可以是,两个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剩余的一个下突出部50的该长度与其他两个不同。另外,也可以是,全部的三个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即,上突出部40或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有多个,至少一个上突出部40或至少一个下突出部50与其他的上突出部40或其他的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由此,能够根据箱体30的大小等理由而任意地调整上突出部40或下突出部50的尺寸。因此,即使例如箱体30的大小改变,也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第一上突出部41和第一下突出部51的沿轴向观察到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第一上突出部41和第一下突出部51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上时,第一上突出部41和第一下突出部51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同样地,第二上突出部42和第二下突出部52的沿轴向观察到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第二上突出部42和第二下突出部52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上时,第二上突出部42和第二下突出部52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由此,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在轴向上正好对置。即,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如果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过于接近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以及叶轮10,则风量有可能降低。因此,当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使排气部25大型化以保持与侧壁部322、332以及叶轮10的距离。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使得不会过于接近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以及叶轮10中的每一个。由此,能够抑制送风机1大型化。另外,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的轴向上端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而且,多个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多个下突出部50在轴向上对置。即,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有多个,多个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多个下突出部50中的任意下突出部50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如果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过于接近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以及叶轮10,则风量有可能降低。因此,当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使排气部25大型化以保持与侧壁部322、332以及叶轮10的距离。根据本结构,能够将多个上突出部40和多个下突出部50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使得不会过于接近箱体30的侧壁部322、332以及叶轮10中的每一个。由此,能够抑制送风机1大型化。另外,多个上突出部40的轴向下端与多个下突出部50的轴向上端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3.送风机的变形例>
<3-1.送风机的变形例1>
图6是变形例1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1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1和下突出部501。上突出部401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1和第二上突出部421。下突出部501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1和第二下突出部521。
上突出部401或下突出部501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有多个,至少一个上突出部401或至少一个下突出部501与其他的上突出部401或其他的下突出部50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突出部41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411与第二上突出部42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421相同。由此,例如在树脂成型箱体3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产生收缩或填充不足,能够提高成型性。
另外,在具有三个以上突出部的上突出部40中,可以是以下的结构:至少一个上突出部4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与其他相同。例如,在具有三个上突出部401的情况下,可以是,两个上突出部40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剩余的一个上突出部401的该长度与其他两个不同。另外,也可以是,全部的三个上突出部40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下突出部51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511与第二下突出部52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w521相同。由此,例如,在树脂成型箱体3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产生收缩或填充不足,能够提高成型性。
另外,在具有三个以上突出部的下突出部50中,可以是以下的结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50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与其他相同。例如,在具有三个下突出部501的情况下,可以是,两个下突出部50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剩余的一个下突出部501的该长度与其他两个不同。另外,也可以是,全部的三个下突出部501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而且,在变形例1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1和下突出部501,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2.送风机的变形例2>
图7是变形例2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2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2和下突出部502。上突出部402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2和第二上突出部422。下突出部502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2和第二下突出部522。
第一上突出部412的轴向长度与第二上突出部422的轴向长度相同。第一下突出部512的轴向长度与第二下突出部522的轴向长度相同。而且,上突出部402的轴向长度与下突出部502的轴向长度不同。具体而言,上突出部402的轴向长度比下突出部502的轴向长度短。
另外,也可以是上突出部402的轴向长度比下突出部502的轴向长度长的结构。另外,上突出部402和下突出部502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突出部。
在变形例2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2和下突出部502,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3.送风机的变形例3>
图8是变形例3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3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3和下突出部503。上突出部403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3和第二上突出部423。下突出部503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3和第二下突出部523。
第一上突出部413的轴向长度与第二上突出部423的轴向长度不同。第一下突出部513的轴向长度与第二下突出部523的轴向长度不同。而且,上突出部403的轴向长度与下突出部503的轴向长度不同。具体而言,在轴向上对置的第一上突出部413和第一下突出部513中,第一上突出部413的轴向长度比第一下突出部513的轴向长度长。另外,在轴向上对置的第二上突出部423和第二下突出部523中,第二上突出部423的轴向长度比第二下突出部523的轴向长度短。
另外,也可以是第一上突出部413的轴向长度比第一下突出部513的轴向长度短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第二上突出部423的轴向长度比第二下突出部523的轴向长度长的结构。另外,上突出部403和下突出部503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突出部。
在变形例3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3和下突出部503,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4.送风机的变形例4>
图9是变形例4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4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4和下突出部504。上突出部404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4和第二上突出部424。下突出部504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4和第二下突出部524。
第一上突出部414或第二上突出部424与第一下突出部514或第二下突出部524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时,第一上突出部414或第二上突出部424与第一下突出部514或第二下突出部524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此,上突出部404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4的一部分在轴向上不对置。另外,上突出部404的轴向下端也可以与下突出部504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
在变形例4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4和下突出部504,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5.送风机的变形例5>
图10是变形例5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5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5和下突出部505。下突出部505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5和第二下突出部525。
即,上突出部405和下突出部505的突出部的数量不同。另外,上突出部405和下突出部505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上时,上突出部405和下突出部505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此,上突出部405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5的一部分在轴向上不对置。另外,上突出部405的轴向下端也可以与下突出部505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
在变形例5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5和下突出部505,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6.送风机的变形例6>
图11是变形例6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6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6和下突出部506。上突出部406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6和第二上突出部426。
即,上突出部406和下突出部506的突出部的数量不同。另外,上突出部406和下突出部506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上时,上突出部406和下突出部506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此,上突出部406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6的一部分在轴向上不对置。另外,上突出部406的轴向下端也可以与下突出部506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
在变形例6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6和下突出部506,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7.送风机的变形例7>
图12是变形例7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7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7和下突出部507。上突出部407和下突出部507都仅具有一个突出部。
上突出部407和下突出部507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上时,上突出部407和下突出部507配置在相同的位置。由此,上突出部407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7在轴向上正好对置。
在变形例7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7和下突出部507,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8.送风机的变形例8>
图13是变形例8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8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8和下突出部508。上突出部408和下突出部508都仅具有一个突出部。
上突出部408和下突出部508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换言之,投影到与轴向垂直的面上时,上突出部408和下突出部508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此,上突出部408的轴向下端与下突出部508的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
在变形例8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8和下突出部508,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9.送风机的变形例9>
图14是变形例9的送风机1的局部主视图。变形例9的送风机1具有上突出部409和下突出部509。上突出部409包含第一上突出部419和第二上突出部429。下突出部509包含第一下突出部519和第二下突出部529。
上突出部409或下突出部509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38而排列有多个,在多个上突出部409或多个下突出部509中,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随着朝向轴向前端而变短,轴向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突出部419和第二上突出部429中的沿着排气部312的空气流通方向(相对于图14的纸面的进深方向)延伸的侧面具有锥度。即,第一上突出部419和第二上突出部429各自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图14的左右横向)上的长度随着朝向轴向下端而变短。第一上突出部419和第二上突出部429各自的轴向长度相同。
第一下突出部519和第二下突出部529中的沿着排气部312的空气流通方向(相对于图14的纸面的进深方向)延伸的侧面设置有锥度。即,第一下突出部519和第二下突出部529各自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图14的左右横向)上的长度随着朝向轴向上端而变短。第一下突出部519和第二下突出部529各自的轴向长度相同。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树脂成型箱体30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从模具中取出箱体30。而且,通过使多个上突出部409的轴向的长度或多个下突出部509的轴向的长度相同,多个轴向间隙36为轴向上的相同的长度。由此,空气变得易于穿过轴向间隙36。另外,当多个上突出部409或多个下突出部509的根部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并且具有相同的拔模斜度的情况下,通过使轴向的长度相同,各自的轴向的前端的宽度相同。由此,能够使多个上突出部409或多个下突出部509的强度相同。
而且,在变形例9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9和下突出部509,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3-10.送风机的变形例10>
图15是变形例10的送风机1的纵剖视图。变形例10的送风机1具有上吸气口34A和下吸气口34B。
上吸气口34A设置于上罩部32的顶板部321。沿轴向观察时,上吸气口34A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形。上吸气口34A在轴向上贯通顶板部321。上吸气口34A的直径小于叶轮10的直径。
下吸气口34B设置于下罩部33的底板部331。沿轴向观察时,下吸气口34B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形。下吸气口34B在轴向上贯通底板部331。下吸气口34B的直径小于叶轮10的直径。
上吸气口34A和下吸气口34B在轴向上贯通箱体30。送风机1的外部的空气经由上吸气口34A和下吸气口34B而被吸入到叶轮10的内侧,并且向叶轮10的径向外侧吹出。
在变形例10的送风机1中也是,通过在流路31上配置上突出部40和下突出部50,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静压,并且能够抑制产生噪声。
<4.其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而实施。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适当地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用于送风机。

Claims (10)

1.一种送风机,其具有:
叶轮,其绕着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
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
箱体,其收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具有涡卷状的流路,
所述箱体具有:
上罩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上部;
下罩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下部;
吸气口,其在轴向上贯通所述箱体;以及
排气口,其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所述箱体,
所述上罩部在比所述叶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所述流路的内部上表面向轴向下方延伸的上突出部,
所述下罩部在比所述叶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从所述流路的内部下表面向轴向上方延伸并且配置在比所述上突出部的轴向下端靠轴向下方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叶轮具有:
多个叶片,它们绕着所述中心轴线排列;以及
连结部,其沿周向延伸,将多个所述叶片连结起来,
与配置有所述吸气口的所述箱体的一面在轴向上对置的所述上突出部和所述下突出部中的一方的轴向前端配置在比所述连结部靠轴向的所述吸气口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上突出部的轴向下端与所述下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上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而排列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而排列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上突出部或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而排列有多个,
至少一个所述上突出部或至少一个所述下突出部与其他所述上突出部或其他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上突出部或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而排列有多个,
至少一个所述上突出部或至少一个所述下突出部与其他所述上突出部或其他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上突出部或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而排列有多个,
在多个所述上突出部或多个所述下突出部中,与轴向交叉并且与空气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随着朝向轴向前端而变短,并且轴向的长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上突出部和所述下突出部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隙而排列有多个,
多个所述上突出部的轴向下端与多个所述下突出部中的任意所述下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对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流路具有:
环状部,其配置于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以及
排气部,其配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径向外侧,向远离所述环状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排气口,
所述上突出部和所述下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所述排气部,与在径向上与所述叶轮对置的所述箱体的侧壁部隔着间隙。
CN201910495800.8A 2018-06-12 2019-06-10 送风机 Withdrawn CN1105941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2209A JP2019214961A (ja) 2018-06-12 2018-06-12 送風機
JP2018-112209 2018-06-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4195A true CN110594195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4653.2U Active CN210152981U (zh) 2018-06-12 2019-06-10 送风机
CN201910495800.8A Withdrawn CN110594195A (zh) 2018-06-12 2019-06-10 送风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4653.2U Active CN210152981U (zh) 2018-06-12 2019-06-10 送风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214961A (zh)
CN (2) CN2101529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1168B (zh) * 2021-08-27 2022-07-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風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14961A (ja) * 2018-06-12 2019-12-1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送風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5590Y (zh) * 2001-12-30 2003-02-12 王基晨 低噪音离心风机
JP2006275024A (ja) * 2005-03-30 2006-10-12 Calsonic Kansei Corp 送風機
WO2006106744A1 (ja) * 2005-03-31 2006-10-1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遠心式送風装置
JP2008107036A (ja) * 2006-10-26 2008-05-08 Max Co Ltd 送風装置及び空調装置
CN106015037A (zh) * 2015-03-30 2016-10-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叶轮以及送风机
CN210152981U (zh) * 2018-06-12 2020-03-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送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5590Y (zh) * 2001-12-30 2003-02-12 王基晨 低噪音离心风机
JP2006275024A (ja) * 2005-03-30 2006-10-12 Calsonic Kansei Corp 送風機
WO2006106744A1 (ja) * 2005-03-31 2006-10-1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遠心式送風装置
JP2006307830A (ja) * 2005-03-31 2006-11-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遠心式送風装置
JP2008107036A (ja) * 2006-10-26 2008-05-08 Max Co Ltd 送風装置及び空調装置
CN106015037A (zh) * 2015-03-30 2016-10-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叶轮以及送风机
CN210152981U (zh) * 2018-06-12 2020-03-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送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1168B (zh) * 2021-08-27 2022-07-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風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2981U (zh) 2020-03-17
JP2019214961A (ja)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1727B2 (ja) 送風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用室外機
JP5832804B2 (ja) 遠心式ファン
WO2016068280A1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US11085461B2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turbocharger
JP6071394B2 (ja) 遠心式ファン
JP4779627B2 (ja) 多翼送風機
JP2007146709A (ja) 多翼遠心送風機
KR20170031173A (ko) 송풍기
US8807919B2 (en) Counter-rotating axial flow fan
CN210152981U (zh) 送风机
JP5145188B2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6884804B (zh) 离心式鼓风机
JP2014173580A (ja) 送風装置
CN109958633B (zh) 多叶片离心风机
JP4769118B2 (ja) 遠心式多翼送風機
JP5682751B2 (ja) 多翼送風機
JP6282720B2 (ja) 遠心式ファン
JP5291382B2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
JP5905059B2 (ja) 渦巻ポンプ
KR20110026064A (ko) 차량 공조기용 블로워
CN111536078A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螺旋蜗壳
JP4243105B2 (ja) 羽根車
JP4915791B2 (ja) 遠心式多翼送風機
JP5595468B2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
JP6981077B2 (ja) 遠心ファ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