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0641A -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0641A
CN110590641A CN201910954630.5A CN201910954630A CN110590641A CN 110590641 A CN110590641 A CN 110590641A CN 201910954630 A CN201910954630 A CN 201910954630A CN 110590641 A CN110590641 A CN 110590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benzamide
weight part
solvent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46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0641B (zh
Inventor
谢文林
刘仁志
邱观音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9546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0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0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0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0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0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44Iso-indoles; Hydrogenated iso-indoles
    • C07D209/48Iso-indoles; Hydrogenated iso-indoles with oxy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e.g. phthali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56Ring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rings
    • C07D209/58[b]- or [c]-condensed
    • C07D209/62Naphtho [c] pyrroles; Hydrogenated naphtho [c] pyrroles
    • C07D209/66Naphtho [c] pyrroles; Hydrogenated naphtho [c] pyrroles with oxygen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9/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5/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溴化盐为溴源和过硫酸无机盐为氧化剂、加入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后,萃取、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后柱层析即得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化合物。该反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所用溶剂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一些天然产物中都含有3-羟基异吲哚-1-酮结构单元,如辣椒碱。(A concise synthesis ofthe aporhoeadane skeleton, Tetrahedron Letters, 2011, 52,1981. )这些天然产物都表现出光谱的生物活性,因此,开发绿色、简洁、高效合成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关于它的一些合成方法学研究非常的少。目前报道的有:在碱的作用下,以三(二亚苄基茚丙酮)二钯为催化剂、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为配体,2-碘-N-(2-氧代-2-苯基乙基)-N苯基苯甲酰胺为原料,经两步反应也可以合成3-羟基异吲哚-1-酮化合物(Palladium-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2-Iodobenzamides:AnEfficient Synthesis of 3-Acyl Isoindolin-1-ones and 3-Hydroxy-3-acylisoindolin-1-ones, Synlett,2013, 24, 1856.)。但是这种方法需使用异丙醇作为有机溶剂,且使用金属钯催化配体辅助,成本高,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以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溴化盐为溴源和过硫酸无机盐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经萃取、干燥、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所述溴源为溴化钾、溴化锌或溴化四正丁基铵;
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氧磺酸铵或过氧单磺酸钾。
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所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其中,R1为-H、吸电子基团或供电子基团;R2为烷基、芳基、多环芳基、杂环芳基;R3为烷基、芳基、苄基、烷氧基、苄氧基。
优选的,所述吸电子基团包括-F、-Cl、-Br或 -NO2。优选的,所述供电子基团包括烷氧基或甲基。
优选的,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2-(2-噻吩)乙炔基苯甲酰胺、2-环丙炔基苯甲酸酰胺、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2-萘酰胺、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噻吩-2-羧酰胺。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
优选的,反应时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优选的,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2.5重量份的溴源和2.0-2.5重量份的氧化剂,使2-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加入10.0重量份的添加剂。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小时。
具体的,所述柱层析采用200目硅胶。
本发明直接用水作为溶剂,反应过程高效、绿色,避免了金属催化剂及酸和碱的使用,并且以加入溴化盐为溴源和过硫酸无机盐为氧化剂,直接一步合成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所用溶剂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溴化盐为溴源和过硫酸无机盐为氧化剂、加入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后,经萃取、干燥、柱层析之后得到产物;
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所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其中,R1为-H、吸电子基团或供电子基团;R2为烷基、芳基、多环芳基或杂环芳基;R3为烷基、芳基、苄基、烷氧基或苄氧基。
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在本发明中,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本发明对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进行制备即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是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R1取代的邻碘苯甲酸甲酯(0.75 mL)、R2取代的乙炔(0.66 mL)、Et3N(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 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薄层色谱技术)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溶剂),在90℃下回流2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R3取代的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EA与水的体积比=2:1)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2-炔基苯甲酰胺,即实施例1~6中的1a~1j。
在本发明中,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的制备过程为:
在本发明中,所述吸电子基团优选包括-F、-Cl、-Br或-NO2;所述供电子基团优选包括烷氧基或甲基。
优选的,所述吸电子基团包括-F、-Cl、-Br或-NO2
优选的,所述供电子基团包括烷氧基或甲基。
优选的,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2-(2-噻吩)乙炔基苯甲酰胺、2-环丙炔基苯甲酸酰胺、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2-萘酰胺或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噻吩-2-羧酰胺。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甲基叔丁基醚。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重量份为1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
优选的,所述溶剂的重量份为使2-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
优选的,所述溴源为溴化钾、溴化锌和溴化四正丁基铵(TBAB)中一种或者任几种。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和过氧单磺酸钾(Oxone)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优选的,所述反应包括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2.5重量份的溴源和2.0-2.5重量份的氧化剂,加入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快速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源和2.0重量份的氧化剂,加入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后,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快速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2-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快速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 .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2-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快速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小时。
具体的,所述柱层析采用200目硅胶。
本发明对所述过滤的条件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条件进行过滤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柱层析分离的条件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条件即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3-羟基异吲哚-1-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邻碘苯甲酸甲酯(0.75 mL)、苯乙炔 (0.66 mL)、Et3N (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 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N-甲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甲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1a);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甲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甲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苯甲酰基-3-羟基-2-甲氧基异吲哚-1-酮3a,收率为88%;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31 (d, J = 7.7 Hz, 1H), 7.90 (d, J = 7.6 Hz,1H), 7.77 (t, J = 7.5 Hz, 1H), 7.63 (t, J = 7.5 Hz, 1H), 7.43 – 7.39 (m, 2H),7.30 – 7.24 (m, 3H), 5.16 (s, 1H), 4.02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190.7, 161.4, 136.5, 135.7, 133.4, 130.7, 129.4, 129.2, 128.9, 128.7, 127.4,126.4, 93.9, 65.3。
实施例2
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3-溴-2-萘甲酸甲酯(0.75 mL)、苯乙炔 (0.66 mL)、Et3N (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 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N-甲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2-萘酰胺(1b);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2-萘酰胺
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钾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2-萘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苯甲酰基-3-羟基-2-甲氧基-2,3-二氢-1H-苯并[f]异吲哚-1-酮3b,收率为69%;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6 – 8.03 (m, 1H), 7.98 – 7.88 (m, 2H), 7.79– 7.76 (m, 1H), 7.60 – 7.51 (m, 2H), 7.46 – 7.35 (m, 3H), 7.19 – 7.15 (m,2H), 6.22 (s, 1H), 4.03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96.4, 165.2,138.2, 136.2, 134.0, 132.6, 131.9, 129.3, 128.7, 128.6, 128.4, 128.3, 127.8,127.1, 123.1, 119.5, 90.5, 66.3。
实施例3
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3-溴噻吩-2-羧酸甲酯(2200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苯乙炔 (0.66 mL)、Et3N(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 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N-甲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噻吩-2-羧酰胺(1c);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噻吩-2-羧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锌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噻吩-2-羧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60℃条件下,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4-苯甲酰基-4-羟基-5-甲氧基-4,5-二氢-6H-噻吩并[2,3-c]吡咯-6-酮3c,收率为87%;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61 (d, J = 5.1 Hz, 1H), 7.47 – 7.39 (m, 3H),7.36 – 7.31 (m, 3H), 4.64 (s, 1H), 4.01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185.4, 157.6, 144.8, 137.0, 136.4, 133.3, 129.5, 128.9, 126.3, 125.7, 95.2,65.5。
实施例4
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邻碘苯甲酸甲酯(0.75 mL)、乙炔基环丙烷 (1.02 mL)、Et3N (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苄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2-(环丙基乙炔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1d);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环丙基乙炔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2-(环丙基乙炔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加入10.0重量份的叔丁基甲基醚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环丙烷羰基)-3-羟基-2-甲氧基异吲哚-1-酮3d,收率为67%;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89 – 7.87 (m, 1H), 7.65 – 7.55 (m, 2H), 7.33– 7.31 (m, 1H), 5.55 (s, 1H), 4.02 (s, 3H), 1.54 – 1.47 (m, 1H), 1.21 – 1.13(m, 1H), 1.05 – 0.99 (m, 2H), 0.82 – 0.74 (m, 1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204.4, 165.0, 140.0, 133.6, 130.7, 129.9, 124.0, 122.5, 91.3, 66.3, 15.1,13.5, 13.3。
实施例5
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邻碘苯甲酸甲酯(0.75 mL)、2-噻吩乙炔 (1.20 mL)、Et3N (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 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N-甲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甲氧基-2-噻吩乙炔基苯甲酰胺(1e);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甲氧基-2-噻吩乙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甲氧基-2-噻吩乙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2-甲氧基-3-(噻吩-2-羰基)异吲哚-1-酮3e,收率为87%;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92 – 7.90 (m, 1H), 7.61 – 7.58 (m, 3H), 7.34– 7.32 (m, 1H), 7.11 (d, J = 4.1 Hz, 1H), 6.93 (d, J = 4.2 Hz, 1H), 5.83 (s,1H), 4.01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85.4, 164.1, 140.8, 137.3,135.9, 133.8, 131.8, 131.2, 129.4, 125.9, 124.3, 122.8, 89.9, 66.2。
实施例6
将CuI (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邻碘苯甲酸甲酯(0.75 mL)、苯乙炔(0.66 mL)、Et3N (2.08 mL) 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 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苄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苄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1f);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苄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苄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苯甲酰基-3-羟基-2-苯氧基异吲哚啉-1-酮3f,收率为83%;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38 (d, J = 7.3 Hz, 1H), 7.95 (d, J = 7.2 Hz,1H), 7.83 – 7.79 (m, 1H), 7.68 – 7.64 (m, 1H), 7.49 – 7.40 (m, 4H), 7.29 –7.23 (m, 6H), 5.25 – 5.18 (m, 2H), 4.77 (s, 1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190.8, 161.7, 136.7, 135.7, 134.9, 133.3, 130.8, 129.6, 129.3, 129.3, 128.9,128.6, 128.3, 127.4, 126.4, 123.5, 93.8, 79.6。
实施例7
将CuI(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5-溴邻碘苯甲酸甲酯(1.65 mL)、苯乙炔(0.66 mL)、Et3N(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N-甲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5-溴-N-甲氧基-2-(苯基乙炔基)苯甲酰胺(1g);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5-溴-N-甲氧基-2-(苯基乙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5-溴-N-甲氧基-2-(苯基乙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苯甲酰基-6-溴-3-羟基-2-甲氧基异吲哚-1-酮3g,收率为69%;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56 – 8.42 (m, 1H), 7.82 – 7.76 (m, 2H), 7.41– 7.36 (m, 2H), 7.33 – 7.28 (m, 3H), 4.81 (s, 1H), 4.04 (s, 3H); 13C NMR (100MHz, CDCl3) δ 189.8, 160.2, 136.6, 136.2, 132.0, 131.8, 131.5, 129.6, 129.0,128.9, 127.7, 126.3, 93.9, 65.4。
实施例8
将CuI(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2-溴-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68 mL)、苯乙炔(0.66mL)、Et3N(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N-甲氧基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甲氧基-5-甲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1h);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甲氧基-5-甲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甲氧基-5-甲氧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苯甲酰基-3-羟基-2,6-二甲氧基异吲哚-1-酮3h,收率为63%;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93 – 7.84 (m, 1H), 7.80 – 7.79 (m, 1H), 7.40– 7.38 (m, 2H), 7.31 – 7.24 (m, 3H), 7.12 – 7.09 (m, 1H), 4.98 (s, 1H), 4.02(s, 3H), 3.95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89.5, 165.7, 161.1, 137.0,133.4, 129.9, 129.2, 128.8, 126.2, 122.0, 120.5, 111.8, 93.5, 65.2, 56.1。
实施例9
将CuI(19.45 mg)、PdCl2(PPh3)2 (105.29 mg)加入圆底烧瓶中,充氮气,依次加入邻碘苯甲酸甲酯(0.75 mL)、苯乙炔(0.66 mL)、Et3N(2.08 mL)和THF(15 mL),在55℃下反应6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硅藻土过滤,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溶于甲醇,并加入10%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2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稀盐酸调节所得反应液的pH值至2-3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第二中间体;向所述第二中间体中加入SOCl2,在90℃下回流2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抽走SOCl2,得到第三中间体;在0℃下,将苯胺、碳酸钾依次加入到15 mL 乙酸乙酯(EA)和水的混合液(EA与水的体积比=2:1)中,10 min后滴加第三中间体,室温下反应1 h,TLC跟踪反应进程;待反应完全后,用EA、H2O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得到N-苯基-2-(苯基乙炔基)苯甲酰胺(1i);
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N-苯基-2-(苯基乙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N-苯基-2-(苯基乙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 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10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苯甲酰基-3-羟基-2-苯基异吲哚-1-酮3i,收率为61%;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5 – 8.01 (m, 1H), 7.65 – 7.62 (m, 2H), 7.50– 7.47 (m, 1H), 7.43 – 7.36 (m, 5H), 7.33 – 7.19 (m, 3H), 7.10 – 7.06 (m,2H), 6.01 (s, 1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95.5, 167.7, 144.0, 134.4,133.9, 133.8, 132.2, 131.0, 130.9, 129.3, 128.9, 128.1, 124.9, 122.7, 121.3,91.8。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该反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所用溶剂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溴化盐为溴源和过硫酸无机盐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 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经萃取、干燥、柱层析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所述溴源为溴化钾、溴化锌或溴化四正丁基铵;
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氧磺酸铵或过氧单磺酸钾;
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式I;
所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式II;
其中,R1为-H、吸电子基团或供电子基团;R2为烷基、芳基、多环芳基或杂环芳基;R3为烷基、芳基、苄基、烷氧基或苄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电子基团包括-F、-Cl、-Br或 -NO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子基团包括烷氧基或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炔基苯甲酰胺为2-苯乙炔基苯甲酰胺、2-(2-噻吩)乙炔基苯甲酰胺、2-环丙炔基苯甲酸酰胺、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2-萘酰胺或N-甲氧基-3-(苯基乙炔基)噻吩-2-羧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甲基叔丁基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包括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2.5重量份的溴源和2.0-2.5重量份的氧化剂,加入溶剂,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2-炔基苯甲酰胺的浓度为0.1M,加入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 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气氛围中,采用1.0重量份的2-炔基苯甲酰胺为反应底物,加入2.0重量份的溴化四正丁基铵为溴源和2 .0重量份的过氧单磺酸钾为氧化剂,加入水作为溶剂,使邻炔基苯甲酸酯的浓度为0.1M,加入10.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作为添加剂,在温度为60-80℃ 条件下,反应6-12小时,反应过程中用TLC监测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之后得到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
CN201910954630.5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590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630.5A CN110590641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630.5A CN110590641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0641A true CN110590641A (zh) 2019-12-20
CN110590641B CN110590641B (zh) 2022-09-23

Family

ID=6886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4630.5A Active CN110590641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064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8525A (zh) * 2016-12-13 2017-04-26 嘉兴学院 基于无金属参与法合成邻‑二羰基芳基甲酸酯系列化合物的方法
CN110028448A (zh) * 2019-05-29 2019-07-19 嘉兴学院 一种3-羟基-2,3-二氢异喹啉-1,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8525A (zh) * 2016-12-13 2017-04-26 嘉兴学院 基于无金属参与法合成邻‑二羰基芳基甲酸酯系列化合物的方法
CN110028448A (zh) * 2019-05-29 2019-07-19 嘉兴学院 一种3-羟基-2,3-二氢异喹啉-1,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ANYINSHENG QIU ET AL.: "KBr/K2S2O8-Mediated Dibromohydration of N-(2-Alkynylaryl)acetamide", 《ORG. CHEM. FRONT.》 *
RUI-XIANG WANG ET AL.: "Regioselective 5-exo-dig oxy-cyclization of 2-alkynylbenzamide for the synthesis of isobenzofuran-1-imines and isobenzofuran",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
YAN-HUA WANG ET AL.: "TBAI-mediated regioselective 5-exo-dig iodinative oxocyclization of 2-alkynylbenzamides for the synthesis of isobenzofuran-1-imines and isobenzofurans", 《TETRAHEDR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0641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26380A1 (zh) 艾德拉尼的制备方法
CN109516998B (zh) 一种巴洛沙韦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0511193A (zh) 一种α-酮硫代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3416150A (zh) 一种洛铂中间体的新合成方法
CN103980120A (zh) 一种混旋丹参素异丙酯的合成方法
CN108164423B (zh) 一种盐酸萘替芬的制备方法
CN110590641B (zh)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8467353B (zh) 一种对映纯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3694182B (zh) 一种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558715B (zh) 一种制备对映纯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方法
CN106748966A (zh) 一种雷米普利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6283707A (zh) 一种可见光促进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6023359A (zh) 一种氨基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氨基噻吩类化合物
CN112479967B (zh) 胆绿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028448B (zh) 一种3-羟基-2,3-二氢异喹啉-1,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072450B (zh) 一种烯丙醇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1848423B (zh) 3-氧代环丁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07721917B (zh) 一种多取代烟酸酯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
CN108409615B (zh) 一种合成对映纯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方法
CN112592306A (zh) 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0734430A (zh) 用于合成取代的γ内酰胺的方法
CN113754597B (zh) 一种含直链烯烃的二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4557B (zh) 一种烯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0869B (zh) 一种贝曲西班的制备方法
CN115073299B (zh) 一种制备2-氟-3-三氟甲基苯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