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2817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2817A
CN110572817A CN201910697093.0A CN201910697093A CN110572817A CN 110572817 A CN110572817 A CN 110572817A CN 201910697093 A CN201910697093 A CN 201910697093A CN 110572817 A CN110572817 A CN 110572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pe
address
message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70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2817B (zh
Inventor
惠少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70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2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2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817A/zh
Priority to EP20846720.9A priority patent/EP398961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5568 priority patent/WO202101821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2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817B/zh
Priority to US17/587,481 priority patent/US2022015897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CPE,该CPE工作桥接模式,该方法包括CPE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CPE在接收第一拨号响应后,接入移动通信网络;CPE将第一拨号响应中的第一公网IP地址桥接给与CPE连接的路由器;CPE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CPE接收第二拨号响应;并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第二公网的IP地址,并建立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这种技术方案使得CPE可以无需依赖与CPE连接的路由器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实现了CPE与路由器的解耦。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将毫米波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 net,5G net或5G网络)中。然而,毫米波具有在空气中传输衰减较大、绕射能力较弱的特性,因此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室外部署将成为主要形态。具体的,室外部署通常采用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和无线路由器(wirelessfidelity router,Wi-Fi Router)的组网架构。其中,CPE部署在室外,Wi-Fi Router部署在室内,从而实现为家庭提供高速互联网的接入服务。然而,由于很多业务(如远程家庭存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等)需要Wi-Fi Router对外暴露公网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因此现有的通信机制中,CPE在开机后,默认工作在桥接模式,获取到5G网络分配的公网IP地址后,将该公网IP地址透传给Wi-Fi Router。
因此,CPE工作在桥接模式的情况下,没有公网IP地址。为了使得CPE经过Wi-FiRouter能够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端设备对CPE的远程管理,现有技术中通常在CPE中预先配置私有IP地址,通过私有IP地址可以在CPE和Wi-Fi Router实现消息的交互。但是由于5G网络无法识别私有IP地址,因此CPE无法使用私有IP地址与5G网络进行通信。而Wi-Fi Router可以通过5G网络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因此,CPE可以通过Wi-Fi Router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例如,Wi-Fi Router接收到远端设备通过5G网络发送的消息后,由于该消息的目的IP地址为公网IP地址,因此CPE将该消息发送给Wi-Fi Router。Wi-Fi Router识别该消息是否为发给CPE的消息,若该消息为发给CPE的消息,则将该消息的目的IP地址由公网IP地址修改为CPE中预先设置的私有IP地址,然后发送给CPE,进行相应的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有助于解决CPE没有公网IP地址的情况下,通过5G网络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的问题,但是存在CPE和Wi-Fi Router必须配套使用,耦合度较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有助于使得CPE不依赖于与该CPE连接的路由器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实现CPE与路由器的解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CPE,该CPE工作桥接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E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所述第一拨号请求中包括数据网络名称,所述数据网络名称用于指示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类型;所述CPE在接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拨号请求返回的第一拨号响应后,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第一拨号响应中包括第一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然后,所述CPE将所述第一拨号响应中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桥接给与所述CPE连接的路由器;所述CPE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后,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所述第二拨号请求中包括所述数据网络名称;所述CPE接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二拨号请求返回的第二拨号响应,所述第二拨号响应中包括第二公网IP地址;并从所述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并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
其中,所述CPE在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后,获取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并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之前,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第一消息,则将所述第一消息转发给与所述CPE连接的路由器;
所述CPE在获取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并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之后,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第二消息,则判断所述第二消息中是否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消息属于所述CPE;若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则所述CPE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处理;若所述第二消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则所述CPE将所述第二消息转发给所述路由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CPE能够在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通过再次发起拨号流程从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第二公网IP地址,因此,CPE可以基于该第二公网IP地址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而无需依赖与CPE连接的路由器,从而实现了CPE与路由器的解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与CPE连接的路由器,为CPE的下挂设备,因此又可以称之为CPE下挂的路由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相同。有助于节省网络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PE不保存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述CPE保存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有助于兼容现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PE可以基于下列方式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所述CPE周期性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第二拨号请求;或者,所述CPE检测到第一触发事件,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第二拨号请求。有助于简化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PE可以基于下列方式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处理:
所述CPE将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替换为所述CPE中预先配置的私有IP地址,得到第三消息;并对所述第三消息进行处理。有助于实现CPE对第二公网IP地址的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标识为预留端口号中的一个端口号。有助于简化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CPE预配置的。有助于简化实现方式,降低实现的复杂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PE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后,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第一标识和目的IP地址,所述目的IP地址用于指示接收所述第三消息的设备,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的IP地址所指示的设备通知所述第一标识。有助于简化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PE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第四消息之前,E生成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括所述CPE中预先配置的私有IP地址;并将所述第五消息中的私有IP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得到所述第四消息。有助于实现CPE对第二公网IP地址的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PE检测到第二触发事件,则释放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以及删除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有助于节省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消息;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CPE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涉及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涉及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的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涉及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涉及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涉及的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可能涉及的电子设备,以及路由器。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方法部分相关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三种情况。“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中,“示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另外,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信号(signal)是消息的传递形式,例如5G信号、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等。消息(message)是信号传递的内容,例如ODU向5G网络发起拨号时的相关参数,如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
示例的,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包括移动通信网络、CPE、路由器和远端设备。
其中,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5G网络、4G网络等,还可以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如6G网络等,对此不作限定。CPE部署在室外,又可以称之为室外单元(outdoor unit,ODU)、无线CPE等,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信号转换为无线通信信号、或者将无线通信信号转化为移动通信信号的设备。其中,移动通信信号为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传输的信号。例如,移动通信网络为5G网络,则移动通信信号为5G信号。再例如,移动通信网络为4G网络,则移动通信信号为4G信号。无线通信信号为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传输的信号。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等。例如,无线通信网络为Wi-Fi网络,则无线通信信号为Wi-Fi信号。路由器部署在室内,又可以称之为室内单元(indoor unit,IDU)、Wi-Fi Router、CPE的下挂设备等,可以用于提供无线通信网络接入服务。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上网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路由器与CPE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连接。
以移动通信网络为5G网络、CPE的下挂设备(即图1中所示的路由器)为Wi-FiRouter为例。CPE可以将接收到的来自5G网络的5G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发送给路由器,也可以将接收到的来自路由器的Wi-Fi信号转化为5G信号发送给5G网络,从而实现路由器与5G网络之间的通信。
远端设备可以为在线(over the air,OTA)升级服务器、自动配置服务器(auto-configuration server,ACS)等用于实现对CPE的远程管理设备,也可以为其它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远端设备可以为虚拟功能实体,也可以为实体设备,对比不作限定。
CPE开机后,默认工作在桥接模式。而CPE在桥接模式下没有公网IP地址,其中CPE工作在桥接模式下与网桥类似。为了使得CPE在桥接模式下可以不依赖于路由器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的CPE的硬件架构可以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ODU包括处理器110、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20、存储器130、IP功能(IP function,IPF)/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模块140。
应理解,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CPE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CPE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示例的,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111和调制解调器(modem)112。此外,处理器110还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具体的,CPE可以通过在应用处理器111上运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CPE在未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应用处理器111上运行移动通信应用驱动调制解调器112向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再例如,CPE还可以通过在应用处理器111上运行维管应用,实现对自身系统的升级或维护等。而CPE实现对自身系统的升级或维护通常需要与远端设备(例如OTA升级服务器等)进行交互,为了使得CPE能够独立与远端设备交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使得CPE在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当维管应用需要与远端设备交互时,触发虚拟通信模块驱动调制解调器112再次向该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从而获取公网IP地址,实现与远端设备的交互。具体相关介绍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缓存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示例的,处理器110中的缓存器可以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缓存器可以用于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的、生成的、或循环使用的指令和/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缓存器中直接调用。有助于减少了处理器110获取指令或数据的时间,从而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效率。
SIM卡接口120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20,或从SIM卡接口120拔出,实现和CPE的接触和分离。SIM卡接口120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和/或SIM卡等。ODU通过SIM卡和移动通信网络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CPE还可以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CPE中,不能和CPE分离。
存储器1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30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以用于存储系统程序、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例如拨号功能、IP地址转换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用于存储CPE使用过程中所创建、和/或获取的数据(比如数据网络名称)等。示例的,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3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使得CPE执行相应的方法,从而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例如,处理器110调用存储器130中的某些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使得CPE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其中,存储器130可以采用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和/或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中的至少一个。
IPF/LAN模块140用于将移动通信信号转换为无线通信信号、或者将无线通信信号转换为移动通信信号。示例的,IPF/LAN模块140包括IPF模块和LAN模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IPF/LAN模块140还可以包括加速器,该加速器用于实现信号的高速传输。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CPE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第一拨号请求中包括数据网络名称,该数据网络名称用于指示该移动通信网络的类型。示例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类型可以指的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制式(例如3G、4G、5G)、和/或移动通信网络所属的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例如,数据网络名称可以包括网络标识和运营商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网络名称可以在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名称是不同的。比如在第四代移动通信(4th generation,4G)网络中,数据网络名称又可以称之为APN。再比如,在5G网络中,数据网络名称可以称之为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网络名称可以是CPE从预先安装在自身的SIM卡中获取的。
需要说明的是,CPE是在未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的。例如,CPE可以在出厂首次开机时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或者在更换SIM卡首次开机时向移动通信网络第一拨号请求。
以图2所示的CPE硬件架构为例。CPE在未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应用处理器111调用移动通信应用,从与SIM卡接口120连接的SIM卡中获取数据网络名称,然后向调制解调器112发送AT指令,驱动调制解调器112根据从与SIM卡接口120连接的SIM卡中获取的数据网络名称,向该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AT指令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02、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CPE发送的第一拨号请求后,根据数据网络名称为CPE分配公网IP地址,并向CPE发送第一拨号响应,第一拨号响应包括公网IP地址。
303、CPE接收到第一拨号响应后,从第一拨号响应中的公网IP地址桥接给CPE下挂的路由器。其中,CPE在开机后,用户不进行特殊设置的情况下,默认工作在桥接模式,因此,CPE从第一拨号响应中获取公网IP地址后,将该公网IP地址桥接给CPE下挂的路由器,而自身并不存储从第一拨号响应中获取的公网IP地址,也就是说CPE自身并不保留第一拨号响应中的公网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CPE接收到第一拨号响应后,完成CPE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从而使得CPE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以图2所示的CPE硬件架构为例。CPE在未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调制解调器112接收到第一拨号响应,确定拨号成功,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并将第一拨号响应发送给应用处理器111。应用处理器111调用移动通信应用,并将该第一拨号响应中的公网IP地址发送给IPF/LAN模块140,然后IPF/LAN模块140根据公网IP地址生成无线通信信号,并将携带公网IP地址的无线通信信号发送给下挂的路由器。
304、CPE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第二拨号请求中包括数据网络名称。其中,第二拨号请求中包括的数据网络名称和第一拨号请求中包括的数据网络名称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CPE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可以周期性和/或事件性触发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从而达到工作在桥接模式的CPE在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获取到公网IP地址的目的。例如,CPE确定需要向远端设备发送业务请求(如系统升级请求等),则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再例如,CPE达到某一固定周期或某种事件触发(开机),则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
以图2所示的CPE硬件架构为例。CPE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应用处理器111调用维管应用,维管应用检测到达到某一固定周期或者满足某一触发事件,则启动虚拟通信模块,通过虚拟通信模块驱动调制解调器112根据从与SIM卡接口120连接的SIM卡中获取的数据网络名称,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需要说明的是,虚拟通信模块又可以称之为虚拟通信应用、虚拟网卡等,对此不作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虚拟通信模块还可以运行在独立于应用处理器111的一个处理单元上。
305、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第二拨号请求,根据数据网络名称为CPE分配公网IP地址,并向CPE发送第二拨号响应,第二拨号响应中包括公网IP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拨号响应中包括的公网IP地址和第一拨号响应中包括的公网IP地址相同,也就是说,移动通信网络根据同一数据网络名称分配的公网IP地址是相同的。
306、CPE接收到第二拨号响应后,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公网IP地址,并建立CPE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或者逻辑通道)。需要说明的是,CPE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的公网IP地址不再发送给该CPE下挂的路由器,而是保存或缓存在该CPE中,从而使得已工作在桥接模式下的CPE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能够通过向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来获取公网IP地址,有助于使得CPE能够独立实现与远端设备的通信,达到了CPE与路由器之间的解耦的目的,并且由于CPE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向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所使用的数据网络,与CPE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前向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所使用的数据网络名称是相同的,因此还有助于节省网络资源。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CPE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向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所使用的数据网络,与CPE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前向移动通信网络发起拨号流程所使用的数据网络名称是相同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CPE称之为具备共享数据网络名称的能力的CPE。
以图2所示的CPE硬件架构为例。CPE已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调制解调器112接收到第二拨号响应后,将第二拨号响应发送给应用处理器111,应用处理器111调用虚拟通信模块,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公网IP地址,并将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的公网IP地址缓存或存储在自身的某一特定的存储器中,以及建立虚拟通信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示例的,用于存储或缓存公网IP地址的特定的存储器可以为存储器130、处理器110中的缓存器或者专用存储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CPE在执行步骤303之后、执行步骤306之前,接收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一个消息,则将该消息转发给CPE下挂的路由器进行相应的处理。
然而进一步的,在步骤306之后,即CPE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公网IP地址,并建立CPE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之后,还可以根据公网IP地址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然而,由于CPE和CPE下挂的路由器中的公网IP地址是相同的,为了保证CPE下挂的路由器、CPE分别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正常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特定的标识区分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给CPE和CPE下挂的路由器的消息。例如,特定的标识可以为端口号,也可以为自定义的标识等,对此不作限定。以特定的标识为端口号为例,端口号可以通过通信协议预先约定的,也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随机分配的,然后通知给CPE,或者CPE基于预设算法确定的。
例如,CPE可以当需要与远端设备(例如OTA升级服务器、ACS)通信时,可以随机从预留端口号中确定第一端口号,使得第一端口号用于标识属于CPE的消息。其中,第一端口号可以通过发送给远端设备的消息通知给远端设备,该发送给远端设备的消息可以为特定的消息(如专门用于通知第一端口号的消息),也可以为其它消息(例如业务请求等消息)。
比如,CPE可以在需要更新自身系统、或者维护自身系统等情况下,需要与远端设备建立通信。为了使得远端设备能够确定接收到的消息为来自CPE的消息,示例的,在步骤306之后,CPE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消息1,消息1中包括目的IP地址、以及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使得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消息1后,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将该消息1发送给相应的设备,例如目的IP地址为远端设备的IP地址,则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将消息1发送给远端设备。远端设备接收到消息1后,可以根据消息1中的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确定该消息1来自于CPE。此外,由于远端设备还可以通过消息1获取到第一端口号,因此消息1也可以用于通知远端设备第一端口号,使得远端设备在根据消息1向CPE返回消息2时,可以在消息2中携带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从而在CPE接收到消息2后,能够通过判断消息2中包括第一端口号,则不将消息2发送给CPE下挂的路由器,直接对消息2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消息1可以为系统在线升级请求、在线维护请求等业务请求、或者其它消息,对此不作限定。比如消息1为系统在线升级请求,则消息2可以为系统在线升级响应。比如,CPE在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公网IP地址,并与移动通信网络建立逻辑链路之后,可以在检测到满足某一触发事件时,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业务请求,第一业务请求用于向远端设备请求更新自身系统,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公网IP地址、第一端口号和目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远端设备的IP地址。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第一业务请求后,根据目的IP地址将第一业务请求发送给远端设备,远端设备从第一业务请求中获取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并根据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确定第一业务请求来自于CPE,然后将公网IP地址、第一端口号、以及CPE更新自身系统所需的相关信息携带在第一业务请求的响应发送给CPE,从而使得CPE在接收到第一业务请求的响应后,能够根据第一端口号判断第一业务请求的响应为属于CPE的消息,则CPE能够根据第一业务请求的响应中携带的CPE更新自身系统所需的相关信息更新自身的系统。
示例的,触发CPE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业务请求的事件可以为CPE的网络信号强度持续小于第一阈值超过预设时长、或者丢包率超过第二阈值等,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定,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CPE接收到消息3时,在判断消息3中不包括第一端口号的情况下,将消息3转发给CPE下挂的路由器,由路由器对消息3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CPE还可以(在出厂之前或出厂之后)预先配置私有IP地址,然而私有IP地址通常与公网IP地址所在的网段是不同的,例如私有IP地址为192.168.5.20,公网IP地址为10.132.17.10,因此私有IP地址无法被移动通信网络、或远端设备识别。因此CPE在从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公网IP地址,并与移动通信网络建立逻辑链路之后,当需要向远端设备发送消息时,可以先根据私有IP地址生成消息a,该消息a中包括私有IP地址,然后再将消息a中的私有IP地址替换为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得到消息b,并将消息b发送给远端设备。此外,CPE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在接收到来自远端设备的消息d后,判断消息d中包括第一端口号,则将消息d中的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替换为私有IP地址,得到消息e,并对消息e进行相应的处理。这种技术方案,有助于使得CPE可以实现对公网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的隔离,从而可以达到在业务交互完成后,释放相应资源的目的。
以移动通信网络为5G网络为例,结合上述实施例及图2所示的CPE的硬件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01、CPE的应用处理器111调用5G应用,通过AT指令驱动调制解调器112使用DNN1向5G网络发起第一拨号请求,第一拨号请求中包括DNN1。DNN1可以是CPE从与SIM卡接口120连接的SIM卡获取的。
402、5G网络接收到第一拨号请求,根据DNN1为CPE分配IP地址1,其中IP地址1为公网IP地址,并通过第一拨号响应将IP地址1发送给CPE。
403、应用处理器111在接收到IP地址1后,确定拨号成功,接入5G网络,并通过5G应用将IP地址1桥接给CPE下挂的路由器。其中,CPE自身不保留该IP地址1。例如,应用处理器111在接收到IP地址1后,通过5G应用将IP地址1发送给IPF/LAN模块140,由IPF/LAN模块140将IP地址1发送给CPE下挂的路由器。
404、应用处理器111调用维管应用,根据DNN1触发虚拟通信模块,驱动调制解调器112向5G网络发起第二拨号请求,第二拨号请求包括DNN1。
405、5G网络接收到第二拨号请求,根据DNN1为CPE分配IP地址1,并通过第二拨号响应将IP地址1发送给CPE。
406、应用处理器111接收到IP地址1后,将IP地址1分给虚拟通信模块,并建立虚拟通信模块与5G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虚拟链路)。其中,将IP地址1分给虚拟通信模块可以理解为,应用处理器111将IP地址1保存到存储器1中,其中存储器1为专用于虚拟通信模块访问的存储器。由于存储器1为专用虚拟通信模块访问的存储器,因此维管应用、5G应用等其它应用无法访问,因此存储器1中存储的信息是被隔离的。
407、应用处理器111在维管应用需要向远端设备发起业务请求时,根据预先配置的IP地址2生成消息1,并将消息1发送给虚拟通信模块,其中消息1中包括IP地址2和IP地址3,IP地址3为远端设备的IP地址,IP地址2为私有IP地址。
408、应用处理器111在虚拟通信模块接收到消息1后,将消息1中的IP地址2替换为IP地址1和端口号1,得到消息2,并将消息2发送给远端设备,其中端口号1用于标识属于CPE的消息,可以是从预留端口号中随机确定的,然后存储在存储器1中。
409、远端设备接收到消息2后,根据消息2中的IP地址1和端口号1确定该消息2来自于CPE,并将IP地址1、端口号1以及相关信息携带在根据消息2返回给CPE的消息3中,发送给CPE。
410、应用处理器111在虚拟网卡接收到消息3后,判断消息3中包括端口号1,则将消息3中的IP地址1和端口号1替换为IP地址2,得到消息4,然后将消息4发送给维管应用进行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411、应用处理器111在维管应用检测到某一事件(例如业务交互完成),则通知虚拟通信模块释放资源,其中该资源包括IP地址1、端口号1以及虚拟通信模块与5G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维管应用也可以不通知虚拟通信模块释放资源。
其中,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独立5G模组、数据卡等桥接类路由器。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拨号响应中包括的公网IP地址和第二拨号响应中包括的公网IP地址也可以不同,具体实现方式与第一拨号响应中包括的公网IP地址与第二拨号响应中包括的公网IP地址相同时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达到不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电子设备作为执行主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相同的构思,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500,用于执行图3或图4所示的显示方法。示例的,设备500包括收发模块501和处理模块502。
示例的,收发模块501用于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消息或接收消息,例如第一拨号请求、第二拨号请求等,处理模块502用于对消息进行处理,识别消息是否为发送给设备500的消息等。
基于相同的构思,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600。设备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10、存储器620和收发器630。其中,处理器610与存储器620和收发器63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收发器630、处理器610以及存储器620之间的连接介质。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在图6中以存储器620、处理器610以及收发器63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具体的,存储器6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收发器630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消息等。
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610执行时,使得设备600执行图3或图4中所示的通信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6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62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如图7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设备500和路由器。或者,如图7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设备600和路由器。
应理解,该设备500和设备600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和图4所示的方法,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ompact disc,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的揭露,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客户端设备CPE,所述CPE工作在桥接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E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一拨号请求,所述第一拨号请求中包括数据网络名称,所述数据网络名称用于指示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类型;
所述CPE接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拨号请求返回的第一拨号响应,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第一拨号响应中包括第一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CPE将所述第一拨号响应中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桥接给与所述CPE连接的路由器;
所述CPE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后,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所述第二拨号请求中包括所述数据网络名称;
所述CPE接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二拨号请求返回的第二拨号响应,所述第二拨号响应中包括第二公网IP地址;
所述CPE从所述第二拨号响应中获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并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
其中,所述CPE在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后,获取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并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之前,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第一消息,则将所述第一消息转发给与所述CPE连接的路由器;
所述CPE在获取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并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之后,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第二消息,则判断所述第二消息中是否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消息属于所述CPE;若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则所述CPE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处理;若所述第二消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则所述CPE将所述第二消息转发给所述路由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E不保存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述CPE保存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E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拨号请求,包括
所述CPE周期性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第二拨号请求;或者,
所述CPE检测到第一触发事件,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第二拨号请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E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CPE将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替换为所述CPE中预先配置的私有IP地址,得到第三消息;
所述CPE对所述第三消息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为预留端口号中的一个端口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CPE预配置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E建立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后,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CPE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第一标识和目的IP地址,所述目的IP地址用于指示接收所述第三消息的设备,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的IP地址所指示的设备通知所述第一标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E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所述第四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CPE生成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括所述CPE中预先配置的私有IP地址;
所述CPE将所述第五消息中的私有IP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得到所述第四消息。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PE检测到第二触发事件,则释放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逻辑链路,以及删除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消息;
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由器和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97093.0A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572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7093.0A CN110572817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0846720.9A EP3989615A4 (en) 2019-07-30 2020-07-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0/105568 WO2021018210A1 (zh) 2019-07-30 2020-07-29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7/587,481 US20220158972A1 (en) 2019-07-30 2022-01-2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7093.0A CN110572817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2817A true CN110572817A (zh) 2019-12-13
CN110572817B CN110572817B (zh) 2021-01-12

Family

ID=68773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7093.0A Active CN110572817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8972A1 (zh)
EP (1) EP3989615A4 (zh)
CN (1) CN110572817B (zh)
WO (1) WO2021018210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1165A (zh) * 2020-09-10 2021-01-22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18210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54781A (zh) * 2021-02-20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79510A (zh) * 2019-12-17 2021-07-06 天津蠃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301179A (zh) * 2021-04-28 2021-08-24 武汉大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lte/5g桥模式的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CN113747533A (zh) * 2021-08-16 2021-12-03 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器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及双频路由器
CN113873503A (zh) * 2021-11-08 2021-12-31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桥接连网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14448750A (zh) * 2022-01-19 2022-05-06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纯网桥模式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44745A (zh) * 2022-03-29 2022-08-02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52836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室外机、室内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60235A (zh) * 2024-01-11 2024-02-13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自动接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233A (zh) * 2011-04-07 2011-08-03 深圳市共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设备及网络接入方法
CN106302839A (zh) * 2015-05-12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713100A (zh) * 2015-11-17 2017-05-24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隧道的方法、cpe及汇聚设备
CN108737585A (zh) * 2017-04-19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90141572A1 (en) * 2017-03-30 2019-05-09 Intel Corporation NATIVE FRAGMENTATION IN WiFi PROTECTED ACCESS 2 (WPA2) PASS-THROUGH VIRTUALIZATION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232A (zh) * 2007-04-05 2008-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668049A (zh) * 2008-09-04 2010-03-1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上报方法及装置、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US20120297087A1 (en) * 2011-05-18 2012-11-22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e Distribution In A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US9258272B1 (en) * 2011-10-21 2016-02-09 Juniper Networks, Inc. Stateless deterministic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US9112919B1 (en) * 2012-04-30 2015-08-18 Juniper Networks, Inc. Secur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port block allocation
US10069802B2 (en) * 2014-02-18 2018-09-04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curely configuring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IT201700093693A1 (it) * 2017-08-14 2019-02-14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Procedimento per trasmettere almeno un pacchetto di dati ip, relativo sistema e prodotto informatico
CN111034125B (zh) * 2017-08-31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35257B (zh) * 2017-12-11 2021-01-1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1233850B2 (en) * 2018-04-17 2022-01-25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eplicating data over a public network
CN108886477B (zh) * 2018-06-22 2022-03-11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配置方法、装置、客户终端设备及云端服务器
US10819676B1 (en) * 2019-05-22 2020-10-2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network-centric information for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management
CN110572817B (zh) * 2019-07-30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233A (zh) * 2011-04-07 2011-08-03 深圳市共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设备及网络接入方法
CN106302839A (zh) * 2015-05-12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713100A (zh) * 2015-11-17 2017-05-24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隧道的方法、cpe及汇聚设备
US20190141572A1 (en) * 2017-03-30 2019-05-09 Intel Corporation NATIVE FRAGMENTATION IN WiFi PROTECTED ACCESS 2 (WPA2) PASS-THROUGH VIRTUALIZATION PROTOCOL
CN108737585A (zh) * 2017-04-19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8210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79510A (zh) * 2019-12-17 2021-07-06 天津蠃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61165A (zh) * 2020-09-10 2021-01-22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61165B (zh) * 2020-09-10 2023-05-05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4781A (zh) * 2021-02-20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4781B (zh) * 2021-02-20 2022-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179A (zh) * 2021-04-28 2021-08-24 武汉大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lte/5g桥模式的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WO2022252836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室外机、室内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7533A (zh) * 2021-08-16 2021-12-03 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器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及双频路由器
CN113747533B (zh) * 2021-08-16 2024-04-16 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器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及双频路由器
CN113873503B (zh) * 2021-11-08 2023-12-15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桥接连网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13873503A (zh) * 2021-11-08 2021-12-31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桥接连网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14448750A (zh) * 2022-01-19 2022-05-06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纯网桥模式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44745A (zh) * 2022-03-29 2022-08-02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4745B (zh) * 2022-03-29 2024-03-15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60235A (zh) * 2024-01-11 2024-02-13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自动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7560235B (zh) * 2024-01-11 2024-04-02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自动接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89615A1 (en) 2022-04-27
EP3989615A4 (en) 2022-08-17
CN110572817B (zh) 2021-01-12
US20220158972A1 (en) 2022-05-19
WO2021018210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281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908334B2 (ja) 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方法、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装置、及び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システム
US769351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service flow context of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2869125B (zh) 数据卡及其通信方法、系统
US20200344204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60929B2 (en) Resource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node
JP2009542165A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配置および管理方法、並びに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ラ
US201002903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WO2019057011A1 (zh) 一种网络切片模板的处理方法及管理设备
CN107769939B (zh) 数据通信网中网元管理方法、网管、网关网元及系统
EP4203434A1 (en) Dns server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22545972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CN115361704A (zh) 基于基站mac子层直接传输的c2d通信系统及i/o数据通信方法
US8229414B1 (en) Release of temporarily allocated number triggered by voice disconnect at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CN107566476B (zh) 一种接入方法、sdn控制器、转发设备及用户接入系统
EP436240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rnal devic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2155571A1 (zh) 一种基站自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EP373703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KR102119160B1 (ko) 가상화 기반 접속 컨트롤러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통합 관리 서버
CN112714202A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992732B (zh)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10034241A1 (zh) 中继站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7163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19146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EP4336876A1 (en) Server,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