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2732B -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2732B
CN113992732B CN202111247507.3A CN202111247507A CN113992732B CN 113992732 B CN113992732 B CN 113992732B CN 202111247507 A CN202111247507 A CN 202111247507A CN 113992732 B CN113992732 B CN 113992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pe
operation data
server
notification message
cpe20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75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2732A (zh
Inventor
韩子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75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2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2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2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从客户终端设备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欲对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当服务器中存在预操作数据时,向CPE发送第一响应报文,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接收CPE基于第一响应报文中的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为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基于CPE发送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CPE发送预操作数据,以使CPE根据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如此,能简化管理操作流程,能改善在NAT组网的场景中,无法通过服务器对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TR069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定义了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数据模型,能够使服务端有效的对用户设备进行管理,且即便是面对数量众多的用户设备,依然能够高效的进行管理。目前,TR069协议本身不支持穿越NAT(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其中,NAT是一种地址转换技术,用于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以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或者,将私有地址映射为公有地址后允许公网用户访问内网中的服务器私有地址,实现公网到内网的通信。
在NAT场景(比如用户设备在内网,服务器在外网)下,用户设备可以将主动上报的报文推送给服务端,而服务端却无法主动对用户设备发起请求。这意味着,在NAT场景下,服务端不能对用户设备进行管理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在NAT组网中的服务器不能对客户终端设备进行管理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管理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NAT组网中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与部署在内网的客户终端设备CPE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从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是否存在欲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当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发送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请求建立连接;基于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以使所述CPE根据所述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NAT组网的场景中,当需要通过服务器对CPE进行管理操作时,由于管理操作请求无法达到内网,服务器将用于管理操作的数据保存为预操作数据,并在CPE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报文时,由服务器向CPE发送经过扩展的携带有预设标识的第一响应报文,如此,CPE可以基于第一响应报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报文,以便于服务器复用发送该通知报文的通道,以向CPE发送预操作数据从而实现管理操作,简化管理操作流程。基于此,能改善在NAT组网的场景中,无法通过服务器对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从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在欲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时,将所述预操作数据存储于所述服务器的指定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预操作数据在本地进行保存,如此,服务器可以通过访问指定位置,判断指定位置中是否存在预操作数据,以确定当前是否需要对CPE进行管理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包括:
当所述服务器中存在多条预操作数据时,根据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按照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条将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按照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条预操作数据发送至CPE,有利于管理操作的有序进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删除已发送的所述预操作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收到所述CPE发送的上一条预操作数据完成操作的响应时,基于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的剩余数据中,逐条取出当前存储时间最长的一条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直至所有预操作数据被发送至所述CPE。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的步骤,至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的步骤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CPE发送不携带所述预设标识的第二响应报文;
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表征所述CPE已准备好被管理操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基于第二响应报文发送的请求,可以快速判断CPE已准备好被管理操作,如此,有利于服务器立即对CPE进行管理操作,避免CPE未准备好而影响管理流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发送表征结束会话的第三响应报文,以使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关闭所述CPE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TCP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操作数据包括所述CPE的标识信息、操作类型及操作时间,所述预操作数据还包括交互命令和/或配置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管理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NAT组网中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与部署在内网的CPE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从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是否存在欲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当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发送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请求建立连接;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以使所述CPE根据所述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与CPE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管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管理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标:10-服务器;11-处理模块;12-存储模块;13-通信模块;20-CPE;200-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10-判断单元;220-发送单元;230-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10可以与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CPE)通信连接。其中,服务器10可以为ACS(Auto-ConfigurationServer,自动配置服务器)。
若ACS、CPE20在不同的网络中,比如,在部署ACS、CPE20时,管理员可以将ACS部署在公网,而需要被管理的CPE20通常在内网。内网的CPE20与外网ACS进行通信时,需要基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实现数据交互。
请再次参照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0与CPE20部署在NAT网络中,可以基于TR069协议进行通信。当管理员需要通过服务器10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时,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终端管理控制方法,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及存储模块12。存储模块12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模块11执行时,使得服务器10能够执行下述终端管理控制方法中的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例如服务器1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3或其他模块。通信模块13可以用于建立服务器10与CPE20之间的通信连接。
请参照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管理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服务器10中,由服务器10执行或实现方法中的各步骤,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当从CPE20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所述服务器10中是否存在欲对所述CPE20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
步骤S120,当所述服务器10中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客户终端CPE20发送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所述CPE20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
步骤S130,接收所述CPE20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为所述服务器10请求建立连接;
步骤S140,基于所述CPE20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20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以使所述CPE20根据所述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
可理解地,在NAT组网的场景中,当需要通过服务器10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时,服务器10预先存储用于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并在CPE20向服务器10发送通知报文时,由服务器10向CPE20发送经过扩展的携带有预设标识的第一响应报文,如此,CPE20可以基于第一响应报文向服务器10发送第二通知报文,以便于服务器10复用CPE20发送该通知报文的通道,以向CPE20发送预操作数据从而实现管理操作,简化管理操作流程,能改善在NAT组网的场景中,无法通过服务器10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的问题。
下面将对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如下:
在步骤S110之前,即,在从CPE20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之前,方法可以包括:在欲对所述CPE20进行管理操作时,将所述预操作数据在本地进行保存。
可理解地,当管理员需要利用服务器10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时,管理员可以向服务器10输入用于管理操作的相应命令或配置数据,此时,服务器10可以将命令或配置数据作为预操作数据,存储在服务器10的指定位置中。其中,指定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确定,可以为服务器10预先创建的数据库,或者为服务器10自身的缓存,这里对指定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服务器10后续可以从指定位置中,读取到预操作数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预操作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PE20的标识信息、操作类型及操作时间。预操作数据还包括交互命令或配置数据,或同时包括交互命令及配置数据。CPE20的标识信息可以为CPE20的产品序列号或其他标识,可以作为CPE20的唯一标识,起区分作用。可理解地,预操作数据的具体数据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用于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这里对预操作数据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S110中,CPE20可以定时向服务器10上报通知报文,该通知报文即为第一通知报文。服务器10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后,可以查找服务器10的指定位置中,是否存在预操作数据。
示例性地,CPE20可以定时向服务器10上报Inform报文(指第一通知报文)。服务器10接收到Inform报文之后,可以对报文进行解析。例如,Inform报文中的“EventCode”字段的内容为“2 PERIODIC”,此时,服务器10便查询数据库或缓存等指定位置,是否存在预操作数据。
若服务器10的指定位置中不存在预操作数据,则表示当前无需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
若服务器10的指定位置中存在预操作数据,则表示当前需要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此时,进入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第一响应报文为经过内容扩展的响应报文。在第一响应报文中,可以存在表征是否需要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的字段。CPE20在接收到第一响应报文后,若该字段的内容为预设标识时,表示需要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若该字段的内容不是预设标识,则表示不需要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其中,预设标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示例性地,在第一响应报文中,可以添加有扩展的字段结构<ActionEvent>value</ActionEvent>。若该字段结构中“value”的内容为1(指预设标识为1),即,字段结构为“<ActionEvent>1</ActionEvent>”,表示需要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若该字段结构value的内容不是1,比如为2,即,字段结构为“<ActionEvent>2</ActionEvent>”,则表示无需对CPE20进行管理操作。
CPE20在接收到具有预设标识的第一响应报文时,可以立即向服务器10发送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请求为服务器10和CPE20建立连接,以使服务器10可以复用CPE20发送通知报文的通道,以便于服务器10利用该通道进行命令、数据的下发。
示例性地,CPE20基于第一响应报文,立即发起新的Inform报文(指第二通知报文)。该Inform报文中的“EventCode”字段内容为“6CONNECTION REQUEST”,表示该报文为服务器10请求建立连接而发起的。
在步骤S130中,服务器10在接收到第二通知报文时,可以立即基于第二通知报文,进行后续的管理操作。或者,服务器10在接收到第二通知报文后,需要等待CPE20准备好被管理操作时,才进行后续的管理操作。
可理解地,若服务器10在接收到第二通知报文时,立即基于第二通知报文进行管理操作,此时,在步骤S140中,服务器10可以利用CPE20发送第二通知报文对应的通道,向CPE20发送预操作数据,以进行管理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30至步骤S140之间,方法可以包括:向所述CPE20发送不携带所述预设标识的第二响应报文;接收所述CPE20基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表征所述CPE20已准备好被管理操作。
示例性地,服务器10在接收到第二通知报文后,可以向CPE20发送InformResponse报文(指第二响应报文),且Inform Response报文中不携带<ActionEvent>value</ActionEvent>的结构。或者,向CPE20发送的InformResponse报文中,可以存在<ActionEvent>value</ActionEvent>结构,但结构中“value”的值不是预设标识“1”。
CPE20在接收到InformResponse报文后,此时,CPE20可以向服务器10发送空的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报文请求,表示CPE20已完成被管理的准备。服务器10在接收到空的HTTP报文请求后,可以利用CPE20发送该请求或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CPE20发送预操作数据。
其中,空的HTTP报文请求,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流量。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HTTP报文请求可以通过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over SecureSocketLayer,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报文请求进行替代。
在步骤S140中,方法可以包括:当所述服务器10中存在多条预操作数据时,根据所述CPE20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按照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条将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20。
可理解地,每条预操作数据可以对应一次管理操作。服务器10可以记录每条预操作数据被存储时的时间戳。如此,当服务器10存储记录有多条预操作数据时,可以基于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存储的先被发送,逐条地将预操作数据发送至CPE20。
在本实施例中,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删除已发送的所述预操作数据。
可理解地,当CPE20接收到预操作数据时,或者在完成预操作数据对应的管理操作时,可以向服务器10继续发送空的HTTP(或HTTPS)报文请求。服务器10在接收到该请求时,可以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删除已发送的预操作数据,然后再基于所述CPE发送的上一条预操作数据完成操作的响应时,基于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的剩余数据中,逐条取出当前存储时间最长的一条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20,直至所有预操作数据被发送至所述20。
可理解地,当每条预操作数据被发送至CPE20之后,CPE20在完成对应操作后,可以向服务器10发送表征完成响应操作的响应报文。服务器10在接收到该响应报文后,再发送下一条预操作数据。即,CPE20针对每条预操作数据响应了结果之后,服务器10才向CPE20发送下一条预操作数据,直至所有预操作数据被发送至CPE20,服务器10才结束向CPE20发送预操作数据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存储的预操作数据先被发送,如此,有利于管理操作的有序进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条预操作数据还可以设置优先级,服务器10可以基于优先级的先后顺序,逐条向CPE20发送预操作数据。例如,每条预操作数据对应有操作时间,操作时间越早的预操作数据,优先级越高。若预操作数据的优先级越高,则被发送至CPE20的时间顺序越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服务器10中不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20发送表征结束会话的第三响应报文,以使所述CPE20根据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关闭所述CPE20与所述服务器10之间的TCP连接。
示例性地,当服务器10中不存在预操作数据时,表示已完成当前的所有管理操作,此时,服务器10可以向CPE20发起空的HTTP报文请求(指第三响应报文),表示服务器10与CPE20在当前的管理操作会话中,已经没有后续的管理操作。CPE20在接收到该HTTP报文请求时,便可以结束CPE20与服务器10之间会话的TCP连接。
基于上述设计,通过扩展服务器10向CPE20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的结构,模拟服务器10主动发起请求的流程,可以解决TR069协议在NAT场景中,服务器10无法主动发起请求的问题。在第一响应报文中,字段结构的value值可以灵活设置,如此,有利于报文的灵活扩展。经过扩展结构后的第一响应报文,在转发处理的流程上仍然与TR069协议在非NAT场景下的流程基本保持一致,如此,可以减小基于TR069协议的服务器10和CPE20开发难度和开发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
请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服务器10中,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各步骤。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模块12中或固化在服务器10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模块11用于执行存储模块1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
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可以包括判断单元210、发送单元220及接收单元230,可以执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判断单元210,用于当从CPE20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所述服务器10中是否存在欲对所述CPE20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
发送单元220,用于当所述服务器10中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20发送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所述CPE20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
接收单元230,接收所述CPE20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为所述服务器10请求建立连接;
所述发送单元220还用于基于所述CPE20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20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以使所述CPE20根据所述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
可选地,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在接收单元230从CPE20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之前,存储单元用于在欲对所述CPE20进行管理操作时,将所述预操作数据存储于所述服务器10的指定位置。
可选地,发送单元220还用于当所述服务器10中存在多条预操作数据时,根据所述CPE20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将存储时间最长的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20。
可选地,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删除单元,用于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删除已发送的所述预操作数据。
可选地,发送单元220还可以用于当收到所述CPE20发送的上一条预操作数据完成操作的响应时,基于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的剩余数据中,逐条取出当前存储时间最长的一条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20,直至所有预操作数据被发送至所述CPE20。
可选地,在接收单元230接收所述CPE20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至发送单元220向所述CPE20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之间,发送单元220还可以用于向所述CPE20发送不携带所述预设标识的第二响应报文;接收单元230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CPE20基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表征所述CPE20已准备好被管理操作。
可选地,发送单元220还可以用于:当所述服务器10中不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20发送表征结束会话的第三响应报文,以使所述CPE20根据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关闭所述CPE20与所述服务器10之间的TCP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处理模块1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存储模块1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2可以用于存储标识信息、操作类型、交互命令、配置数据等预操作数据。当然,存储模块12还可以用于存储程序,处理模块1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该程序。
通信模块13用于通过网络建立服务器10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服务器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服务器10还可以包括比图1所示更多的组件。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服务器10、CPE20及终端管理控制装置200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各步骤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管理控制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方案在NAT组网的场景中,当需要通过服务器对CPE进行管理操作时,服务器预先存储用于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并在CPE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报文时,由服务器向CPE发送经过扩展的携带有预设标识的第一响应报文,如此,CPE可以基于第一响应报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报文,以便于服务器复用发送该通知报文的通道,以向CPE发送预操作数据从而实现管理操作,简化管理操作流程。基于此,能改善在NAT组网的场景中,无法通过服务器对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NAT组网中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与部署在内网的客户终端设备CPE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从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是否存在欲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
当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发送经过扩展的携带有预设标识的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
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请求建立连接;
基于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以使所述CPE根据所述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在欲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时,将所述预操作数据在本地进行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包括:
当存在多条预操作数据时,根据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按照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条将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收到所述CPE发送的上一条预操作数据完成操作的响应时,基于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所述多条预操作数据中的剩余数据中,逐条取出当前存储时间最长的一条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CPE,直至所有预操作数据被发送至所述CP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的步骤,至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的步骤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CPE发送不携带所述预设标识的第二响应报文;
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表征所述CPE已准备好被管理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不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发送表征结束会话的第三响应报文,以使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关闭所述CPE与本服务器之间的TCP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操作数据包括所述CPE的标识信息、操作类型及操作时间,所述预操作数据还包括交互命令和/或配置数据。
8.一种终端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NAT组网中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与部署在内网的客户终端设备CPE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从CPE接收到第一通知报文时,判断是否存在欲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操作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当存在所述预操作数据时,向所述CPE发送经过扩展的携带有预设标识的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包括表征需要对所述CPE进行管理操作的预设标识;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CPE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中的所述预设标识所发送的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请求建立连接;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的通道,向所述CPE发送所述预操作数据,以使所述CPE根据所述预操作数据进行操作。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47507.3A 2021-10-26 2021-10-26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92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7507.3A CN11399273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7507.3A CN11399273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732A CN113992732A (zh) 2022-01-28
CN113992732B true CN113992732B (zh) 2024-04-12

Family

ID=79741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7507.3A Active CN11399273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273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6910A1 (zh) * 2015-05-06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tr-069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3803A (zh) * 2016-12-21 2017-03-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r069协议的cpe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332689A (zh) * 2017-05-27 2017-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pon终端设备tr069协议互通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7465529A (zh) * 2016-06-06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自动配置服务器
CN107835257A (zh) * 2017-12-11 2018-03-23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81210A (zh) * 2018-06-11 2018-11-2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Tr069协议远程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090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5302A (zh) * 2021-02-07 2021-06-18 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qtt传输协议实现的远程终端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3194A1 (fr) * 2016-06-22 2017-12-29 Orang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ourniture d'une adresse par un dispositif a gerer d'un reseau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6910A1 (zh) * 2015-05-06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tr-069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529A (zh) * 2016-06-06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自动配置服务器
CN106533803A (zh) * 2016-12-21 2017-03-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r069协议的cpe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332689A (zh) * 2017-05-27 2017-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pon终端设备tr069协议互通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7835257A (zh) * 2017-12-11 2018-03-23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81210A (zh) * 2018-06-11 2018-11-2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Tr069协议远程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090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5302A (zh) * 2021-02-07 2021-06-18 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qtt传输协议实现的远程终端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TR069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WIA-P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ing Wang等;《2016 25th Wireles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WOCC)》;20160709;2379-1276 *
基于TR-069协议的终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张一哲等;《广播电视网络》;20200215;第27卷(第02期);54-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732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84010B1 (en)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me
US20160286380A1 (en) Management method for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EP364840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network slice
EP398961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557433B (zh) 资源的管理方法、平台、云网关、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493028A (zh) 一种集群部署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8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06894A (zh) Dns服务器的发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73194A1 (zh) 一种资源的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347731A (zh) 一种进行安全绑定的方法、介质、设备及终端
CN112187532A (zh) 一种节点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6789279B (zh) 一种网关的控制方法、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7220021A1 (zh) 短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404523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中継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3965519A (zh) 流量控制、集群资源保障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2732B (zh) 终端管理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10124571A1 (zh) 节点信息获取方法、客户端、服务器
CN113873041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177135A1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控制终端
CN112685102B (zh) 一种网关插件热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3190743B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server an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ystem
CN113542282A (zh) 一种跨计算中心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91914B (zh) 一种进行会话寻址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84518A (zh) 一种静态资源获取方法与装置
CN114390088B (zh) 一种edps通过opc ua客户端与opc ua服务端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