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8575B -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8575B
CN110568575B CN201810577545.7A CN201810577545A CN110568575B CN 110568575 B CN110568575 B CN 110568575B CN 201810577545 A CN201810577545 A CN 201810577545A CN 110568575 B CN110568575 B CN 110568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es
optical axis
module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75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8575A (zh
Inventor
李�灿
郭利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75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85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7784 priority patent/WO2019233276A1/zh
Priority to EP19815753.9A priority patent/EP3816693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568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8575A/zh
Priority to US17/111,151 priority patent/US2021008874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8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8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所述透镜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和一个或者多个沿光轴排列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通过将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二透镜的周面设置为由一段或多段柱面以及与所述柱面连接的连接面围成的形式,相比于将周面设置为完整的柱面,在第二透镜的径向方向通过切掉部分的方式形成连接面,使得第二透镜的光轴至连接面方向的垂直距离减小,从而使得所述拍摄模组的光轴更靠近移动终端的侧框,以减小非显示区域的宽度。

Description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学镜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费型电子产品如智能电话或智能平板等终端设备,一般都具有拍照功能。终端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一般设置在屏幕的边框部分,屏幕上挡住摄像头的位置不能用来显示。目前客户越来越希望这些终端设备的屏幕上可显示的区域越来越大。如何使终端设备屏幕上可显示的区域越来越大,是业界目前探索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通过将所述透镜模组及所述拍摄模组设置为非对称的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拍摄模组的光轴至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距离较小,从而减少非显示区的宽度,扩大屏幕上可显示的区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模组,所述透镜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透镜模组的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和一个或者多个沿光轴排列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尺寸,通过将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二透镜的周面设置为由一段或多段圆柱面以及与所述柱面连接的连接面围成的形式,相比于将周面设置为完整的柱面,在第二透镜的径向方向切掉了部分区域,使得第二透镜的光轴至连接面方向的垂直距离减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透镜模组的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沿透镜模组的光轴排列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位于待成像物体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透镜的外表面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连接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周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周面包括一段或多段柱面,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柱面连接,所述连接面为平面,所述一段或多段柱面为以所述光轴为的中心轴的圆柱面或圆台面,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面平行于所述光轴,所述光轴至任一个所述连接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透镜模组的光轴至所述柱面的最小距离,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半径,所述柱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区域,所述对应区域与所述连接面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所述对应区域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连接面分别位于所述光轴的相对的两侧。通过将所述透镜模组及所述拍摄模组设置为非对称的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拍摄模组的光轴至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距离较小,从而减少非显示区的宽度,扩大屏幕上可显示的区域。
由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尺寸,因此,所述透镜模组的径向尺寸主要取决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通过对所述第二透镜进行处理,使得所述光轴至所述连接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光轴至所述柱面的距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光轴至所述第二透镜的周面任意位置的距离相同的情况,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透镜垂直于所述连接面方向的尺寸变小,从而使得所述透镜模组的光轴朝向所述连接面一侧的径向尺寸减小,因此,透镜模组安装至终端设备时,能够实现窄边框。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面是通过切割第二透镜形成的,可以理解地,对应区域的数量与连接面的数量是对应设置的,当第二透镜包括一个连接面时,只在一个方向上对第二透镜进行切割,此种情况下对应区域的数量也只为一个;当第二透镜包括两个连接面时,在两个方向上对第二透镜切割,此种情况下对应区域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与不同的连接面对应设置在光轴的另一侧,这两个对应区域可以为同一段柱面的不同的位置。
具体而言,第一透镜为以光轴为旋转轴的旋转对称的凹透镜或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非旋转对称的凹透镜或凸透镜;所述透镜模组的各透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透镜及一个或多个凸透镜。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数量为一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共面。本实施例通过切割多个第二透镜,每个每二透镜切割形成一个连接面,通过所有的连接面共面的形式,确保透镜模组光轴朝向连接面一侧的径向尺寸尽量小。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每个第二透镜的所述连接面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相交,或者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的延伸面相交。例如,每个第二透镜的连接面的数量都为两个,这两个连接面相交或者两个连接面的延伸面相交。由于所述光轴至两个所述连接面的垂直距离均小于所述柱面的半径,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透镜垂直于两个所述连接面方向的径向尺寸均减小,进而使得所述透镜模组的光轴朝向两个所述连接面的一侧的径向尺寸均减小,本实施例的透镜模组应用在终端设备的两个相邻的边框交汇处,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均实现窄边框。
具体的,所述第二透镜的两个连接面可以垂直相交,此种情况下,每个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的数量为一段,所述一段柱面的两侧连接这两个连接面。或者,所述第二透镜的两个连接面分别为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柱面的数量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柱面及第二柱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柱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及所述第二柱面依次连接,且共同形成所述周面,即所述第一柱面及第二柱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面及所述第二连接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延伸面垂直相交,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交线位于所述第一柱面远离所述第二柱面的一侧。
具体而言,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所述多个连接面相对所述光轴的方向位置不同,所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中,相对所述光轴的方向位置相同的所述连接面共面。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透镜中,位于光轴同侧的所述连接面共面。例如:每个第二透镜中连接面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且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相交或延伸面相交,所有的第一连接面共面,所有的第二连接面亦共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P个;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M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在内的多个所述连接面;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N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一个所述连接面,且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共面,其中P=M+N,P、M和N分别为正整数。例如:第二透镜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透镜有两个所述连接面,所述两个连接面分别为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另一个第二透镜有一个与第一连接面共面的连接面。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用于连接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第一透镜的周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轴心为所述光轴,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透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面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相切。
由于所述拍摄模组必须要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透镜,以保证所述拍摄模组的外观效果及拍摄效果。而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离光轴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距离物体最近的所述第一透镜的半径,以保证拍摄效果。所以,当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相切时,所述第二透镜的尺寸最小,即所述透镜模组的的光轴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一侧的径向方向尺寸最小。
所述透镜模组的视角以所述光轴为旋转中心呈现非旋转对称,视角范围为70°至100°,以保证本申请的所述透镜模组的视角范围满足使用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模组,所述拍摄模组包括镜筒及上述透镜模组,所述镜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透镜模组的第一透镜收容于所述第一段内,所述透镜模组的第二透镜收容于所述第二段内;所述第一段的筒壁为以所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为旋转轴的旋转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段的筒壁包括柱面壁和所述柱面壁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平面壁,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对应设置在所述柱面壁内侧,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连接面对应设置在所述平面壁的内侧。
本申请中,由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对应设置在所述柱面壁内侧,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连接面对应设置在所述平面壁的内侧,由于所述光轴至第二透镜的连接面的垂直距离较第二透镜的柱面半径更小,将透镜组件组装至镜筒中时,所述光轴至所述镜筒的平面壁的距离能够小于所述光轴至所述镜筒柱面壁的距离,相较于现有技术光轴至所述镜筒任意表面位置的距离均相同的情况,将所述拍摄模组的平面壁靠近终端设备的边框设置时,即所述光轴至所述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显示区的宽度。
一实施例中,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一段呈圆柱状,所述第二段的所述平面壁与所述第一段的筒壁相切。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一段呈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段包括至少两个区段,每个所述区段呈圆柱状,每个所述第一透镜收容于一个所述区段内,在所述镜筒内第一透镜至第二透镜的方向上,所述区段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加。
具体而言,所述拍摄模组包括感应芯片,所述感应芯片收容于所述镜筒内并位于所述透镜模组的像侧,以使所述透镜模组拍摄的物体在所述感应芯片上成像侧,以使所述透镜模组拍摄的物体在所述感应芯片上成像;所述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光轴相偏离。感应芯片相较光轴偏离的方向为第二透镜的柱面的对应区域相对光轴所处位置的方向。
所述感应芯片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以减少制程并保证感应芯片的功能正常实现。为避免感应芯片突出于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过多,需要将所述第二透镜相对于感应芯片需要进行移动,以使所述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光轴相偏离。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侧框和后壳,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壳相对,所述侧框连接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壳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边缘的非显示区,所述终端设备内设所述拍摄模组,所述拍摄模组为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和所述侧框之间的前置摄像头,所述镜筒的平面壁相对所述柱面壁更邻近于所述侧框。
由于本申请的所述光轴至所述平面壁的距离小于所述光轴至所述弧面壁的距离。因此,将所述镜筒的平面壁相对所述柱面壁更邻近于所述侧框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光轴至所述终端设备的侧框距离相对现有技术更近,因此,所述光轴至所述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距离相对于现有减小。并且,所述光轴至所述显示区的距离不需要变化,因此,本申请实现窄边框的同时,可以增大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显示区的占比,有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全屏化。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终端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终端设备沿II-II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拍摄摸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拍摄摸组的沿I-I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图1所述拍摄摸组中的透镜模组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透镜模组的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透镜模组的侧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透镜模组的侧视图;
图12为图3所述拍摄模组的透镜模组的视角范围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拍摄摸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述拍摄摸组中的透镜模组的侧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拍摄模组的截面图;
图16为图15所述拍摄模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模组,应用于终端设备内,以实现终端设备的拍照功能,终端设备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可用于拍照及画面显示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及图2,终端设备1000可以为手机,通过所述拍摄模组200实现所述终端设备1000的拍摄功能,拍摄模组200可以作为所述终端设备1000的前置摄像头或者后置摄像头。
所述终端设备1000包括显示面板300、侧框400及后壳500。所述侧框400连接在所述显示面板300和所述后壳500之间,所述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S1及位于所述显示区S1边缘的非显示区S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拍摄模组200为设于所述非显示区S2和所述侧框400之间的前置摄像头。本实施例的所述终端设备1000中,所述非显示区S2为所述终端设备1000的“留海”结构,呈长方形,包括靠近所述边框400的上边缘340及与所述上边缘340相对的下边缘350,以及连接所述上边缘340及下边缘350的侧边缘360。并且,所述下边缘350及侧边缘360均为所述非显示区S1与显示器S2的边界。终端设备1000非显示区S2内设小孔,拍摄模组200安装在小孔内侧,光线通过小孔后进入拍摄模组200。
请参阅图3至图5,拍摄模组200包括透镜模组100及镜筒110。所述透镜模组100收容于所述镜筒110内,并通过所述镜筒110固定于终端设备内。如图4所示,所述透镜模组100将所述透镜模组100一侧的物体S在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另一侧的成像面50a进行成像。其中,所述物体S所在一侧为所述透镜模组100的物侧。所述成像面50a一侧为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像侧。
所述透镜模组100包括从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沿透镜模组100的光轴a排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透镜10,及一个或多个第二透镜20,且所述第一透镜10与所述第二透镜20共轴设置,“一个或多个”中的“多个”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透镜模组100的光轴a与第一透镜10的光轴为同一个轴。
第一透镜10靠近物体S一侧,第二透镜20靠近成像面50a一侧。当所述第一透镜10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透镜10沿所述光轴a依次排列,且径向尺寸依次增加,即,越远离物体S,第一透镜10的径向尺寸越大;当所述第二透镜20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透镜20沿所述光轴a依次排列,且径向尺寸依次增加,即,越靠近成像面50a,第二透镜20的径向尺寸越大。所述第二透镜20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10的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一透镜10在所述第二透镜20上的沿光轴a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透镜20内。
第一透镜10的径向尺寸较小,其视场不是很分散。第二透镜20的径向尺寸比较大,具有较分散的视场。通过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共同作用将物体S在像侧成像,对于各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而言,其物侧表面为入光面,其像侧表面为出光面,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可以为内凹状、凸出状或平面状,进入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30的光线经过发散后,又汇聚成像。由于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中,有凹透镜,也有凸透镜,可以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共同作用实现透镜模组的成像,当然具体每个透镜的形状设计可以灵活选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10为以所述光轴a为旋转轴的旋转对称的凸透镜或者凹透镜,以使位于所述透镜模组100的所述物侧的物体,只要位于以所述光轴a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透镜10成像。所述第二透镜20可以为非旋转对称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其中,凸透镜包括普通凸透镜和异形凸透镜,凹透镜包括普通凹透镜和异形凹透镜。
具体的,所述第一透镜10包括入光面10a(即:朝向待成像物体S的物侧表面)、出光面10b(即:朝向成像面50a的像侧表面)及连接所述入光面10a与所述出光面10b的第一透镜的周面10c。第二透镜20包括入光面201、出光面202及连接在入光面201和出光面202之间的周面203(如图5所示)。第一透镜的周面10c为以所述光轴a为中心轴的圆柱面或圆台面。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透镜20的周面203包括一段或多段柱面2031及与所述柱面2031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面2032。柱面2031的部分区域为对应区域20311,对应区域20311和连接面2032分别设置在光轴a的相对的两侧,例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面2032位于光轴a上方,对应区域20311位于光轴a的下方。连接面2032可以是通过切割第二透镜20形成的,可以理解地,对应区域20311的数量与连接面2032的数量是对应设置的,当第二透镜20包括一个连接面2032时,只在一个方向上对第二透镜进行切割,此种情况下对应区域的数量也只为一个;当第二透镜包括两个连接面时,在两个方向上对第二透镜切割,此种情况下对应区域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与不同的连接面对应设置在光轴的另一侧,这两个对应区域可以为同一段柱面的不同的位置。
所述柱面2031为弧形面,第二透镜20具有一段柱面2031的情况下,柱面2031为以光轴a为中心轴的圆柱面或圆台面;第二透镜20具有多段柱面2031的情况下,多段柱面2031为以光轴a为中心轴的、且半径相等的多段圆柱面或多段圆台面。换言之,一段柱面为由一条直线以固定距离围绕光轴a旋转的角度不够360度的情况下形成的,且该直线与所述光轴平行或夹角为锐角。
连接面2032可以为平面,所述平面并非绝对几何意义上的平面,也可以为接近平面的曲面,或者具有较大粗糙度的面(其表面可以包括凹凸不平的结构,例如微凸曲面或微凹的曲面)。所述光轴a与所述连接面2032平行,所述光轴a至所述连接面2032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光轴a至所述柱面2031的最小距离,且大于等于第一透镜10的半径。由于所述第二透镜20为透镜模组100中径向尺寸较大的透镜,光轴a至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的最小距离影响所述透镜模组100的朝向所述连接面2032一侧的径向尺寸。
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二透镜为旋转对称透镜,所述光轴至第二透镜的周面任意位置的距离均相同。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二透镜来说,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切割第二透镜的方式实现光轴a至所述连接面2032的距离减小,这样,将透镜模组100安装至终端设备1000内时,连接面2032更靠近终端设备的边框,可以实现窄边框。
相较于旋转对称的透镜,虽然通过切割透镜的方式形成了连接面2032,但是在成像过程中,透镜模组的视场分散排布于所述第二透镜20的像侧并向对应区域20311所在的一侧偏移,相应地,对应设置在第二透镜20的像侧的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亦向对应区域20311所在的一侧偏移。只要连接面2032距离光轴a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透镜10的半径,就不会影响透镜模组的成像。
由于第二透镜20被切割形成连接面2032,透镜模组的视角范围变小,但可以通过选择视角范围较大的第二透镜20来弥补,例如:如果需要70°的视角范围,可以选择具有80°视角范围的旋转对称透镜,并对其进行切割,形成连接面2032,损失10°的视角范围,这样,经过切割后所形成的第二透镜20仍然具有70°的视角范围。
所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虽然损失了部分视角范围,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透镜20的设计参数(例如:设计为具有更大视角范围的透镜),使得拍摄模组具有70°至100°的视角范围。
具体的,请参阅图12,所述第二透镜20截去部分得到所述连接面2032后,所述透镜模组100的视角B减小,但是,由于本申请的所述第二透镜20的半径大于现有技术中透镜模组的第二透镜的半径,从而使得所述透镜模组100的视角A增大,从而保证透镜模组的整体视角不发生大的改变,保证所述透镜模组的光学效果。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透镜模组的视角以所述光轴为旋转中心呈现非旋转对称,视角范围为70°至100°,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避免由于截去部分所述第二透镜20而影响透镜模组100的视角。
以其中一个第二透镜20为例描述周面203具体的结构,详述如下。
每个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请参阅图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周面203包括一个连接面2032及一段柱面2031,所述连接面2032和所述柱面2031连接。请参阅图7、图8,图示中的各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透镜20的周面203均包括两个连接面2032,且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垂直相交或者其延伸面垂直相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两个连接面2032或其延伸面可以以其它角度相交。具体的,请参阅图7,图示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周面203包括两个连接面2032及两段柱面2031,所述连接面2032与柱面2031交替连接,即每个所述连接面2032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段柱面。此时,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的延伸面相交。请参阅图8,图示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周面203包括两个连接面2032及一段柱面2031,一段所述柱面2031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连接面2032,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相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当连接面2032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多个连接面203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面2032的连接方式与图6、图7或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个第二透镜20中的两个连接面2032的连接方式及位置关系相同。换句话说,多个连接面203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面2032相交或者延伸面相交,当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面2032的延伸面相交时,相邻的两个连接面2032之间通过一段柱面2031连接。
第二透镜2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透镜20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第二透镜20的周面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实施例,当第二透镜20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二透镜20中,位于所述光轴a同侧的所述连接面2032共面,所述连接面2032均与所述光轴a平行,即通过与光轴a平行的平面同时切割多个旋转对称的透镜得到多个第二透镜20。通过将多个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共面设置,使得将第二透镜20应用于透镜模组100中时,能够保证光轴a至透镜模组100中的连接面2032的一侧的径向尺寸一定时,第二透镜20具有尽可能大的面积,以实现将透镜模组100应用于拍摄模组200中时具有更好拍摄效果。
请参阅图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0为两个,分别为透镜21及透镜22,且透镜22的半径大于透镜21的半径。其中,透镜21及透镜22均只有一个连接面2032,且透镜21及透镜22的连接面2032共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数量为P个,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M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在内的多个所述连接面,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N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一个所述连接面,且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共面,其中P=M+N,P、M和N分别为正整数。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0为两个,分别为透镜21及透镜22,且透镜22的半径大于透镜21的半径。其中,透镜21仅有一个连接面2032,透镜22为图7所示的第二透镜,具有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分别为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且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垂直。所述透镜22的第一连接面与透镜21的连接面2032共面。当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二透镜20的半径分别与图9中的两个第二透镜20的半径相同时,由于图9所述实施例的透镜22仅有一个连接面2032,而本实施例的透镜22具有两个连接面2032。因此,将本实施例的第二透镜20应用于透镜模组100中时,本实施例的所述透镜模组100垂直于所述透镜22的第二连接面方向的尺寸相对于图9的所述实施例的所述透镜22的径向尺寸减小。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0为两个,分别为透镜21及透镜22,且透镜22的半径大于透镜21的半径。透镜21及透镜22均具有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两个所述连接面2032分别为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其中,透镜21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第二透镜,透镜22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第二透镜。两个第二透镜20的位于所述光轴a同侧的所述连接面2032分别共面,即透镜21的第一连接面与透镜22的第一连接面共面;透镜21的第二连接面与透镜22的第二连接面共面。当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二透镜20的半径分别与图10中的两个第二透镜20的半径相同时,由于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透镜21仅有一个连接面2032,而本实施例的透镜21具有两个连接面2032,即本实施例中的透镜21垂直于其中一个连接面2032的一个方向的径向尺寸较图10所示实施例更小。
请重新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透镜模组100具体包括三个所述第一透镜10及一个所述第二透镜20。三个所述第一透镜10分别为透镜11、透镜12及透镜13。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透镜为图6所示的第二透镜20,所述第二透镜20具有一个连接面。所述透镜11、透镜12、透镜13及所述第二透镜20从所述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且径向尺寸逐渐增大。所述透镜11为凸透镜,具有凸的像侧表面及凸的物侧表面,具有光线会聚作用,以汇聚来自各个视角的光束;所述透镜12为凹透镜,具有凹的物侧表面及平面的像侧表面,具有光线发散的作用,以校正进入透镜模组的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的色差;所述透镜13为异形凸透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透镜13包括以所述光轴a为中心的正光焦度较大的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具有负光焦度的边缘区域,所述中心区域用于校正中心视角的球差,边缘区域用于增大透镜透镜13的视角,以得到好的成像效果。
所述第二透镜20为异形凹透镜,包括中心部分及边缘部分,所述第二透镜20包括以光轴a为中心的具有负光焦度的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具有正光焦度的边缘区域,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的表面平滑连接。所述中心区域具有凸的物侧表面及凹的像侧表面,所述边缘区域具有凹的物侧表面及凸的物侧表面。所述第二透镜20的中心区域用于增大后工作距离,边缘区域用于汇聚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大视角的光束,保证所述透镜模组100的成像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中心区域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边缘区域为非对称结构。按照图5至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切割方式形成的连接面2032位于所述第二透镜20的边缘区域内,同样,第二透镜20的柱面2031的对应区域20311也位于所述第二透镜20的边缘区域内,对应区域20311和连接面2032相对应且分别位于光轴a的相对的两侧。切割连接面2032的过程中,只要保证连接面2031至光轴a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透镜10的半径,就可以满足连接面2032在边缘区域内,也就是说,第二透镜20的中心区域范围可以参照第一透镜10在第二透镜20上的垂直投影设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光轴至连接面2032的距离相较于现有技术旋转对称的透镜可以截去1.3mm。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所述透镜模组100可在470nm~650nm的可见光下使用。所述透镜模组100的焦距为3.3,F值(物镜焦距(EFL)与入射光瞳周长(D)的比值)为2.2,全FOV(field angle,视场角)为80°,HFOV(horizontal field of view,水平视角)为42°~-26°,VFOV(Vertical field of view,垂直视角)为27°~-27°。并且,本实施例的所述透镜模组100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本实施例的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场区、畸变等像差均较小,使得所述透镜模组100对于各个波段的可见光均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组的光学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具体参数为:轴上点视场对比度为:15%@500lp/mm、49%@2500lp/mm,70%视场对比度10%@500lp/mm、36%@250lp/mm,由此,可以得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组满足成像解析力要求。再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组的全视场畸变小于2%,满足成像畸变要求。
请参阅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200的外表面立体示意图,其中只能看到镜筒110的外观面,及入光孔112和入光瞳113。图14为图1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200中的透镜模组100的平面示意图。透镜模组100与图5所述透镜模组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具体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透镜20为图8所示的第二透镜20,即第二透镜20包括两个连接面2032,且两个连接面2032的相交。
请重新参阅图3及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模组200的镜筒110包括筒壁,所述筒壁内部设有收容腔111,所述透镜模组100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1内。所述筒壁的一端设有入光孔112,所述入光孔112与所述收容腔111连通,所述镜筒110外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孔112照射至所述收容腔111内的透镜模组100中。所述第一透镜10相对所述第二透镜20靠近所述入光孔112。所述入光孔112内安装有入光瞳113,通过所述入光瞳113能够将所述入光孔112封闭,以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所述镜筒110的内部,从而保证所述透镜模组100的使用效果。所述入光瞳113可以为透明平板或者透镜,当所述入光瞳113为透镜时,通过所述入光瞳113能够将外界的光线进行汇聚,以使得能够有更多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瞳113进入所述收容腔111内,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所述镜筒110包括相连接第一段110a和第二段110b,所述透镜模组100的第一透镜10收容于所述第一段110a的收容腔内,所述透镜模组100的第二透镜20收容于所述第二段110b的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段110a的筒壁为以所述第一透镜10的光轴a为旋转轴的旋转对称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11a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段110b的筒壁包括柱面壁114和所述柱面壁114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平面壁115,所述第二透镜20的所述柱面2031对应设置在所述柱面壁114内侧,所述第二透镜20的所述连接面2032对应设置在所述平面壁115的内侧,即所述第二端110b的径向轮廓与其内收容的所述第二透镜20的周面203(参见图7)的形状相同。
由于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径向尺寸减小,使得收容所述透镜模组100的镜筒110的径向尺寸也减小。具体的,所述第二透镜20的所述柱面2031对应设置在所述柱面壁114内侧,所述第二透镜20的所述连接面2032对应设置在所述平面壁115的内侧,由于所述光轴a至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的垂直距离较第二透镜20的柱面2031半径更小,即所述光轴a至所述镜筒110的平面壁115的距离能够小于所述光轴a至所述镜筒110的柱面壁114的最小距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光轴至所述镜筒任意表面位置的距离均相同的情况,本申请的所述镜筒110垂直于所述平面壁115方向的尺寸较小。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110b的所述平面壁115与所述第一段110a的筒壁相切,从而使得所述镜筒110的径向尺寸达到最小。由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10的径向尺寸。当所述透镜模组100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与半径最大的第一透镜10的周面相切时,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径向尺寸最小。本实施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与半径最大的第一透镜10的周面相切,使得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二段110b的所述平面壁115与所述第一段110a的筒壁相切,从而使得所述拍摄模组200的光轴a至所述平面壁115的尺寸最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镜筒110的外表面的径向轮廓与其收容腔111内的透镜的周面轮廓相同。具体的,由于所述第一透镜10为以光轴为轴的旋转对称透镜,即所述第一透镜10的周面为以光轴为中心轴的柱面,具体而言,可以为圆柱面或圆台面。因此,收容有所述第一透镜10的第一段110a呈柱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110a内收容有透镜11、透镜12及透镜13三个第一透镜10。所述透镜11、透镜12及透镜13的半径依次增大的,即三个所述第一透镜10以阶梯状从所述物侧至像侧排布。所述第一段110a包括三个区段111a,每个所述区段111a内收容有一个所述第一透镜10。并且,由于从物侧至像侧三个所述第一透镜10的半径逐渐增大,且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筒110的厚度在各个位置均差不多相同,从而使得所述三个区段111a从物侧至像侧的半径逐渐变化,形成阶梯状的结构。
请参阅图13及图14,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镜筒110内收容有图14所示的透镜模组100。所述第二透镜22包括多个连接面时,所述拍摄模组200的镜筒110的第二段包括多个平面壁115,使得所述拍摄模组200垂直于所述连接面方向的尺寸减小,即减小所述拍摄模组200垂直于所述光轴多个方向的尺寸。例如,所述拍摄模组200中的透镜模组为图11所述的透镜模组时,所述第二透镜22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连接面2032及第二连接面2032,则所述镜筒110包括两个所述平面115。所述拍摄模组200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032的尺寸及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2032的尺寸均减小。请参阅图15及图16,本申请其它一实施例中,所述镜筒110的外表面为非阶梯状,即所述镜筒110的第一段110a及第二段110b的各区段的壁厚不同,以使得所述镜筒110的外表面的半径相同,使得所述镜筒110整体上半径相等。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镜筒110的外表面的半径设为相同,使得所述镜筒110的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方便。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拍摄模组200还可以包括感应芯片50。所述感应芯片50收容于所述镜筒110内并位于所述透镜模组100的像侧,以使所述透镜模组100拍摄的物体在所述感应芯片50上成像。通过所述感应芯片50感应进入所述透镜摸组100中的入射光线以进行成像,并通过所述感应芯片将物体入射光线的光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对物体的成像进行存储等。本申请中,所述透镜模组100的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与所述感应芯片50的边缘平齐或者所述感应芯片50的边缘略突出于所述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以避免所述感应芯片50突出于所述第二透镜20的边缘过多,从而避免所述感应芯片50过宽,导致所述透镜模组100也比较宽。同时,保证所述透镜模组100折射的光线均能够在所述感应芯片50上成像,以尽量增加所述透镜模组100的视角。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不需要对所述感应芯片50的边缘进行剪切处理,从而保证所述感应芯片50具有正常的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芯片50为方形件,其几何中心至边缘的距离略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透镜20的柱面22的半径。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二透镜为旋转对称式透镜,所述感应芯片50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轴a共线。而本申请中,所述第二透镜20的边缘截去部分得到连接面2032,此时,所述光轴a至所述连接面2032的垂直距离远小于所述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至其边缘的距离,因此,将所述第二透镜20的连接面2032与所述感应芯片50的边缘平齐或者接近平齐,所述感应芯片50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光轴a相偏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模组200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滤光片40,所述滤光片40位于所述第二透镜20与所述感应芯片50之间。所述滤光片4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塑料等各种透明材料。通过所述滤光片40将入射光线中对所述感应芯片50有损害的一种或多种光线滤去,以延长所述感应芯片5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40为红外(IR,InfraredRadiation)滤光片40。所述滤光片40能够将对所述感应芯片50成像效果损害较大的红外光滤去。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为圆形,所述滤光片40的面积大于第二透镜20的面积,以使得从所述透镜模组100射入所述拍摄模组200的光线均经过所述滤光片40照射至所述感应芯片50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模组200还可以包括光阑60,所述光阑60可以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11的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透镜10与所述入光孔112之间,通过调节所述光阑60,以调节所述光阑60对所述入光口的遮挡面积,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调增进入所述拍摄模组100内的入光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阑60也可以位于所述镜筒的外侧,即位于所述入光孔112背离所述第一透镜10的一侧。
请重新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终端设备1000的实施例中,镜筒110的第二段110b的平面壁115相对所述柱面壁114更邻近于所述侧框400。所述非显示区S2遮挡靠近所述入光孔112的所述第一透镜10所在的区段111a,从而避免所述拍摄模组的内部结构显露,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的外观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000的拍摄模组200为图3实施例所述的拍摄模组,所述透镜模组的光轴a至所述非显示区S2的上边缘340的垂直距离略大于或等于所述光轴a至所述镜筒110的第二段的平面壁115的垂直距离;所述透镜模组的光轴a至所述非显示区S2的下边缘350的垂直距离略大于或等于靠近所述开孔112的所述第一透镜10所在的区段111a的半径。即,所述非显示区S2的宽度(即所述侧框400至所述显示区S1的距离)最小时,所述非显示区S2的上边缘340与所述镜筒110的第二段的平面壁115平齐,所述非显示区S2的下边缘350与所述靠近所述开孔112的所述第一透镜10所在的区段111a的周面相切。由于所述拍摄模组200的光轴a至所述平面壁115的距离小于所述光轴a至所述弧面壁114的距离,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光轴至所述第二端110b的任意位置的距离均相同来说,所述光轴a至所述非显示区域S2的上边缘340的距离更近。因此,所述非显示区S2的宽度减小,即减小了所述非显示区S2的面积,增大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显示区占比,有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全屏化。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13,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000的拍摄模组200为图13所述的拍摄模组。所述拍摄模组200的垂直于所述光轴a的两个方向的尺寸减小,将所述非显示区S2的上边缘340与所述拍摄模组200的一个所述平面壁115基本平齐,与所述上边缘340相邻的侧边缘360与另一所述平面壁115基本平齐,从而使得所述非显示区S2的宽度变窄,并使得与所述宽度垂直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也变小,从而进一步的减小所述非显示区S2的面积,增加所述显示区S1的占比。
以上所述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沿透镜模组的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沿所述光轴排列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位于待成像物体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透镜的外表面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用于连接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周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周面包括一段或多段柱面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柱面连接,所述连接面为平面,所述一段或多段柱面为以所述光轴为中心轴的圆柱面或圆台面,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面平行于所述光轴,所述光轴至任一个所述连接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光轴至所述柱面的最小距离,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半径,所述柱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区域,所述对应区域与所述连接面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所述对应区域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连接面分别位于所述光轴的相对的两侧,所述透镜模组应用在拍摄模组中且与所述拍摄模组中的感应芯片相对设置,所述感应芯片位于所述透镜模组的成像侧,以使所述透镜模组拍摄的物体在所述感应芯片上成像,所述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相较所述光轴偏离的方向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相对所述光轴所处位置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数量为一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共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每个第二透镜的所述连接面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相交,或者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的延伸面相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垂直相交,或者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的延伸面垂直相交。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透镜中的所述多个连接面相对所述光轴的方向位置不同,所述多个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中,相对所述光轴的方向位置相同的所述连接面共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P个;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M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在内的多个所述连接面;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N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一个所述连接面,且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共面,其中P=M+N,P、M和N分别为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面和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之间的第一透镜的周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为圆柱面或圆台面,所述圆柱面的轴心为所述光轴,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透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面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相切。
8.一种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感应芯片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透镜模组,所述镜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透镜收容于所述第一段内,所述第二透镜收容于所述第二段内;所述第一段的筒壁为以所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为旋转轴的旋转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段的筒壁包括一段或多段柱面壁,以及与所述柱面壁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平面壁,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对应设置在所述柱面壁内侧,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连接面对应设置在所述平面壁的内侧,所述感应芯片收容于所述镜筒内并位于所述透镜模组的成像侧,以使所述透镜模组拍摄的物体在所述感应芯片上成像;所述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相较所述光轴偏离的方向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相对所述光轴所处位置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一段呈圆柱状,所述第二段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平面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段的筒壁相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一段呈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段包括至少两个区段,每个所述区段呈圆柱状,每个所述第一透镜收容于一个所述区段内,在所述镜筒的第一段至第二段的方向上,所述区段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加。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侧框,后壳,以及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中所述的拍摄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壳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框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边缘的非显示区,所述拍摄模组组装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内侧,并且所述拍摄模组的镜筒的平面壁的一侧朝向所述侧框。
12.一种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芯片和透镜模组,
所述透镜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透镜模组的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沿所述光轴排列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位于待成像物体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透镜的外表面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用于连接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周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周面包括一段或多段柱面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柱面连接,所述连接面为平面,所述一段或多段柱面为以所述光轴为中心轴的圆柱面或圆台面,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面平行于所述光轴,所述光轴至任一个所述连接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光轴至所述柱面的最小距离,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半径,所述柱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区域,所述对应区域与所述连接面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所述对应区域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连接面分别位于所述光轴的相对的两侧;
所述感应芯片位于所述透镜模组的成像侧,以使所述透镜模组拍摄的物体在所述感应芯片上成像;所述感应芯片的几何中心相较所述光轴偏离的方向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柱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相对所述光轴所处位置的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连接面数量为一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共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透镜中每个第二透镜的所述连接面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相交,或者每个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多个所述连接面的延伸面相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垂直相交,或者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的延伸面垂直相交。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透镜中的所述多个连接面相对所述光轴的方向位置不同,所述多个第二透镜的所述多个连接面中,相对所述光轴的方向位置相同的所述连接面共面。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数量为P个;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M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在内的多个所述连接面;所述P个第二透镜中的N个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第二透镜具有一个所述连接面,且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共面,其中P=M+N,P、M和N分别为正整数。
18.如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面和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之间的第一透镜的周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为圆柱面或圆台面,所述圆柱面的轴心为所述光轴,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透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面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周面相切。
CN201810577545.7A 2018-06-06 2018-06-06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568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7545.7A CN110568575B (zh) 2018-06-06 2018-06-06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PCT/CN2019/087784 WO2019233276A1 (zh) 2018-06-06 2019-05-21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EP19815753.9A EP3816693B1 (en) 2018-06-06 2019-05-21 Lens module,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7/111,151 US20210088745A1 (en) 2018-06-06 2020-12-03 Lens module,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7545.7A CN110568575B (zh) 2018-06-06 2018-06-06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8575A CN110568575A (zh) 2019-12-13
CN110568575B true CN110568575B (zh) 2021-06-01

Family

ID=6877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7545.7A Active CN110568575B (zh) 2018-06-06 2018-06-06 透镜模组、拍摄模组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88745A1 (zh)
EP (1) EP3816693B1 (zh)
CN (1) CN110568575B (zh)
WO (1) WO2019233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0252B (zh) * 2019-12-28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FR3127633A1 (fr) * 2021-09-24 2023-03-31 Lynred Dispositif d’imagerie infrarouge
FR3128085A1 (fr) * 2021-10-08 2023-04-14 Lynred Dispositif d’imagerie infraroug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4811A (ja) * 2005-11-08 2007-05-31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
WO2010122841A1 (ja) * 2009-04-22 2010-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撮像装置及びレンズ鏡胴の製造方法
CN105467476A (zh) * 2014-09-05 2016-04-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和包括该透镜的透镜模块
CN207460318U (zh) * 2017-09-15 2018-06-05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固定的光学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1120B (en) * 2002-07-18 2006-09-01 Konica Corp Image pickup lens, image pickup unit and portable terminal
WO2015009237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a non-circular lens
JP6361115B2 (ja) * 2013-11-15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射用レンズ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114400A (ja) * 2013-12-10 2015-06-22 Hoya株式会社 屈曲撮像装置
KR102570101B1 (ko) * 2015-12-04 2023-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785458B1 (ko) * 2016-06-07 2017-10-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US10200672B2 (en) * 2016-08-17 2019-02-05 Nextvr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images of an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4811A (ja) * 2005-11-08 2007-05-31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
WO2010122841A1 (ja) * 2009-04-22 2010-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撮像装置及びレンズ鏡胴の製造方法
CN105467476A (zh) * 2014-09-05 2016-04-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和包括该透镜的透镜模块
CN207460318U (zh) * 2017-09-15 2018-06-05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固定的光学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16693A4 (en) 2021-06-23
CN110568575A (zh) 2019-12-13
EP3816693B1 (en) 2023-12-13
WO2019233276A1 (zh) 2019-12-12
EP3816693A1 (en) 2021-05-05
US20210088745A1 (en) 2021-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2006B1 (ko) 촬상 광학계 및 서로 다른 화각을 가진 복수의 촬상 광학계가 장착된 모바일 기기
CN111624734B (zh)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765393B (zh) 影像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KR101946262B1 (ko) 촬상 광학계
US20210088745A1 (en) Lens module,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877244B1 (en) Optical photograph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19659B (zh) 取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6980173B (zh) 广角成像镜片组
CN109874302B (zh) 光学系统、放大影像装置、虚拟现实眼镜及增强现实眼镜
CN107894646B (zh) 光学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505797A (zh) 电子装置
CN112578535A (zh) 潜望式光学镜组、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KR20220132515A (ko) 촬상 광학계
CN106556915B (zh) 具有三个镜头部件的照相机镜头系统
US11841550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649943A (zh) 光学成像系统、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986994U (zh) 光学成像系统、模组和电子设备
TWI617832B (zh)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2505887A (zh)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6980172B (zh) 广角成像镜片组
CN213986990U (zh) 潜望式光学镜组、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20220390716A1 (en)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3986979U (zh)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US20240126045A1 (en) Imag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20163238A (ko)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