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8689A -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8689A
CN110558689A CN201910666797.1A CN201910666797A CN110558689A CN 110558689 A CN110558689 A CN 110558689A CN 201910666797 A CN201910666797 A CN 201910666797A CN 110558689 A CN110558689 A CN 110558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arm
wrist strap
hinge shaft
connecting structur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67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8689B (zh
Inventor
杨荣广
李�杰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67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8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8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8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8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8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0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open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0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open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042Fasteners provided with a turnable clamping lever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涉及穿戴设备连接结构技术领域,能够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分离。该连接结构包括与第一腕带铰接的第一折叠臂、与第二腕带铰接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第一折叠臂上设置有旋转件,旋转件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折叠臂上,旋转件的位于转轴的两侧分别为按压部和卡接部,卡接部与第一折叠臂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铰接轴的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且供第一铰接轴穿过的插入孔,卡接部上形成有用于阻止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滑出的阻止结构,按压部与弹力件连接,弹力件形成有使卡接部绕转轴转动的弹力,第一折叠臂上形成有抵靠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设备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背景技术
参照图1,现有的手表包括表盘(图中未显示)、与表盘连接的第一表带001和第二表带00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表带001和第二表带002的锁扣003。目前锁扣具有多种结构,例如蝴蝶扣,蝴蝶扣由于具有可避免第一表带或第二表带上弯折,佩戴较为舒适,扣锁较安全等优点,很受用户的欢迎。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手表就会具有无线充电功能,这样就需要将表盘的背面(贴近皮肤的一面)放置在手机或者无线充电器上进行充电,无线充电中对手表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要求,即表盘的背面与无线充电器的表面需要贴合,才可保障两者内的线圈耦合,若两者之间距离较大则线圈的耦合效率急剧下降,影响充电效率,甚至不能为手表进行充电。
为了保障表盘的背面能够与无线充电器的表面紧贴,以保障充电效果,需要将通过锁扣连接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离开,以便表盘的背面可与无线充电器的表面贴合,但是,目前的锁扣仅具有将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连接的功能,是无法将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脱离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主要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将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进行连接,且能够将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分离的连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穿戴产品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包括与第一腕带铰接的第一折叠臂、与第二腕带铰接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第一折叠臂上设置有旋转件,旋转件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折叠臂上,转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铰接轴的轴向,旋转件的位于转轴的两侧分别为按压部和卡接部,卡接部与第一折叠臂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铰接轴的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且供第一铰接轴穿过的插入孔,卡接部上形成有用于阻止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滑出的阻止结构,按压部与弹力件连接,弹力件形成有使卡接部绕转轴转动的弹力,第一折叠臂上形成有抵靠结构,卡接部在所述弹力作用下转动时可通过抵靠结构与第一折叠臂配合,以使卡接部与第一折叠臂相对形成安装腔和插入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由于旋转件的按压部在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卡接部绕转轴转动,并在抵靠结构的作用下,可形成供第一铰接轴穿过的插入孔和用于安装第一铰接轴的安装腔;当需要将打开的第一折叠臂与支架连接时,只需将第一铰接轴对准插入孔,并作用于第一折叠臂较小的扣合力,旋转件就会绕转动旋转较小的角度,第一铰接轴即可卡入安装腔内,进而将第一折叠臂与支架连接;当需要将扣合的第一折叠臂与支架打开时,对按压部施加与弹力件的弹力相反的压力,卡接部就带绕转轴转动,以使卡接部与第一折叠部错开,第一铰接轴就可移出插入孔。所以,该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的连接,也能够实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的分离,且该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连接和打开时都比较方便,实用性很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臂上形成有第一卡接段和第一插入段,卡接部上形成有第二卡接段和第二插入段,第一卡接段和第二卡接段相对形成安装腔,第一插入段与第二插入段相对形成插入孔。通过第一插入段和第二插入段的相配合形成安装腔,以及第一插入段与第二插入段的相配合形成插入孔,结构简单,且扣合和打开第一折叠臂和支架时,也较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段包括设置在第一折叠臂的相对卡接部的一侧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卡接段包括设置在卡接部的相对第一折叠臂的一侧的第二圆弧面。一般第一铰接轴的为圆柱状结构,通过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形成的安装腔的断面适于第一铰接轴的结构,可保障第一铰接轴安装在安装腔内时,不易滑出,确保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段包括与第一圆弧面连接的平面,第二插入段包括与第二圆弧面连接的倾斜面,平面与倾斜面相配合形成的插入孔的孔径沿着靠近安装腔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倾斜面的设置,当将第一折叠臂与支架连接时,倾斜面会作为导向结构,引导第一铰接轴滑入安装腔内,且由于插入孔的孔径沿着靠近安装腔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处于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也不会轻易的滑出安装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圆弧面与倾斜面之间具有朝第一铰接轴方向收拢的斜面,斜面形成阻止结构。通过设置向第一铰接轴方向收拢的斜面,以限定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滑出,进而保障第一折叠臂与支架的连接稳定性,且该阻止结构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臂的靠近第一卡接段的位置处形成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位于旋转件转动的路径上,凸出结构形成抵靠结构。当卡接部在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绕转轴转动时,通过凸出结构的限定,以阻止卡接部继续转动,进而形成安装腔和插入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臂上开设有安装槽,弹力件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一端与第一折叠臂抵接,另一端与按压部抵接。将弹力件设置在安装槽内,以使整个连接结构的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铰接轴的外部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与第一铰接轴间隙配合。当第一折叠臂和支架扣合时,导向套会促使第一铰接轴顺利的滑入安装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腕带与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臂,第二折叠臂与第二腕带铰接,支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二折叠臂铰接,第二折叠臂绕第二铰接轴转动与支架相对时,以及第一折叠臂绕第一铰接轴转动与支架相对时均可通过卡扣结构与支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扣结构包括卡槽和卡块,卡槽开设在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上,卡块相对应的设置在支架上。卡槽和卡块形成的卡扣结构,结构较简单。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产品,包括本体、分别与本体连接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第一折叠臂与第一腕带铰接,连接结构的支架与第二腕带铰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产品,由于该穿戴产品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结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产品与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结构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预期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当需要对本体进行充电时,就可采用该连接结构将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打开,以使本体的背面与无线充电器的表面贴合,保障本体的背面的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无线充电线圈耦合,进而确保充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腕带、第二腕带和连接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折叠臂、支架和旋转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折叠臂与支架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腕带、支架和第一折叠臂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3用于连接穿戴产品的第一腕带1和第二腕带2,连接结构3包括与第一腕带1铰接的第一折叠臂31、与第二腕带2铰接的支架32,支架32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34,参照图4,第一折叠臂31上设置有旋转件36,旋转件36通过转轴37转动安装在第一折叠臂31上,转轴37的轴向平行于第一铰接轴34的轴向,参照图5,旋转件36的位于转轴37的两侧分别为按压部361和卡接部362,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铰接轴34的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且供第一铰接轴34穿过的插入孔,卡接部362上形成有用于阻止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34滑出的阻止结构,按压部361与弹力件38连接,参照图5,弹力件38形成有使卡接部362绕转轴37转动的弹力F1,第一折叠臂31上形成有抵靠结构,卡接部362在弹力F1作用下转动时可通过抵靠结构与第一折叠臂31配合,以使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相对形成安装腔和插入孔。
当第一折叠臂31通过第一铰接轴34与支架32连接时,在抵靠结构的作用下第一铰接轴34处于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相对形成安装腔内,且通过阻止结构限定了第一铰接轴34滑出安装腔,进而限定第一铰接轴34脱离插入孔,即采用该连接结构3将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连接,以使第一腕带1和第二腕带2连接在一起。
当需要将连接的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打开时,参照图6,对按压部361施加与弹力件38的弹力相反的按压力F2,以使卡接部362绕转轴37朝M2方向转动,进而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发生错位,沿方向L推动第一折叠臂31,第一铰接轴34就可从安装腔、插入孔滑出,则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打开。
当需要将打开的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扣合连接时,由于在抵靠结构的作用下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相对且形成安装腔和插入孔,参照图5,将第一铰接轴34对准插头孔,第一铰接轴34在穿过插入孔的过程中,旋转件36会绕转轴37旋转较小的角度,进而第一铰接轴34顺利的滑入安装腔内。在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扣合连接时,不需要按压按压部361,这样可使操作步骤简化,提高人机交换体验度。所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在具有连接功能的前提下,也可将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分离,且该连接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尤其对于尺寸规格较小的穿戴产品,会明显提高人机交换体验。
实现安装腔和插入孔的方式具有多种情况,参照图5,第一折叠臂31上形成有第一卡接段311和第一插入段312,卡接部36上形成有第二卡接段363和第二插入段364,第一卡接段311和第二卡接段363相对形成安装腔,第一插入段312与第二插入段364相对形成插入孔。通过相对的第一卡接段311与第二卡接段363形成安装腔,以及相对的第一插入段312与第二插入段364形成插入孔,通过该方式形成的安装腔和插入孔结构简单,制造工艺也简便,且安装腔与插入孔是旋转件36在弹力件38的弹力以及抵靠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当打开第一折叠臂和支架时,只需将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偏移错位,以破坏安装腔和插入孔,进而使第一铰接轴34滑出。另外,安装腔和插入孔还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任何实现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适配第一铰接轴34的安装,保障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连接的可靠性,参照图5,第一卡接段311包括设置在第一折叠臂31的相对卡接部362的一侧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卡接段363包括设置在卡接部362的相对第一折叠臂31的一侧的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相配合形成的安装腔的断面形状与第一铰接轴34的圆形断面相适应,这样不仅便于第一铰接轴34安装时,可顺利的滑入安装腔内,且第一折叠臂36与支架32通过第一铰接轴34连接后,可保障两者之间转动的平稳性。
参照图5,第一插入段312包括与第一圆弧面连接的平面,第二插入段364包括与第二圆弧面连接的倾斜面,平面与倾斜面相配合形成的插入孔的孔径沿着靠近安装腔的方向逐渐减小。将第二插入段364设置成倾斜面的好处是:当第一铰接轴34沿着插入孔朝安装腔滑动时,倾斜面可作为导向结构,引导第一铰接轴34滑入安装腔内,即倾斜面在引导第一铰接轴34朝滑动时,促使卡接部362绕转轴旋转较小的角度,第一铰接轴34顺利的滑入,这样也就不需要按压按压部361以使卡接部362绕转轴转动,简化了操作步骤;且由于平面与倾斜面相配合形成的插入孔的孔径沿着靠近安装腔的方向逐渐减小,进而防止滑入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轻易滑出。
阻止结构具有多种结构,示例的,参照图5,第二圆弧面与倾斜面之间具有朝第一铰接轴方向收拢的斜面,斜面形成阻止结构365。通过在第二圆弧面与倾斜面之间形成朝第一铰接轴方向收拢的斜面,以阻止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铰接轴34滑出安装腔,且该阻止结构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造工艺简单,且第一铰接轴34在滑入安装腔内的过程中,该阻止结构不会阻止第一铰接轴34的滑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朝第一铰接轴方向收拢的斜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与第一铰接轴的外表面相适应的曲面,在此对斜面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任何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5,第一折叠臂31的靠近第一卡接段311的位置处形成有凸出结构313,凸出结构313位于旋转件36转动的路径上,凸出结构313形成抵靠结构。也就是说,当卡接部362在弹力件38的弹力作用下绕转轴37转动时,通过凸出结构313的限定,以阻止卡接部362继续转动,进而形成安装腔和插入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出结构313可以是形成在第一折叠臂31上的倾斜台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但是,倾斜台面的结构简单,制造也方便。
为了进一步使第一铰接轴34顺畅的滑入安装腔内,第一铰接轴的外部套设有导向套,且导向套与第一铰接轴间隙配合。当第一铰接轴34穿过插入孔时,导向套会促使第一铰接轴顺畅的滑入安装腔内,尤其是与倾斜面相配合,会有效的使第一铰接轴滑入安装腔内,进一步提高人机交换体验度。
弹力件38具有多种结构,示例的,弹力件38为压缩弹簧,再示例的,弹力件38为弹片,再示例的,弹力件38为扭簧,当然,弹力件38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为了使整个连接结构的结构紧凑,做占用的空间小,参照图7,第一折叠臂31上开设有安装槽314,弹力件38设置在安装槽314内,且一端与第一折叠臂31抵接,另一端与按压部361抵接。在保障弹力件38能够对卡接部362施加绕转轴转动的弹力的前提下,将弹力件38设置在安装槽314内,不仅保障了整个连接结构外形美观度,也使整个连接结构更加紧凑。
第一折叠臂31绕第一铰接轴34转动与支架32相对时,可通过卡扣结构与支架连接,卡扣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折叠臂31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支架32上且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连接结构3还包括第二折叠臂33,第二折叠臂33与第二腕带2铰接,支架32通过第二铰接轴35与第二折叠臂33铰接,第二折叠臂33绕第二铰接轴35转动与支架32相对时,也可通过卡扣结构与支架32连接。卡扣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折叠臂33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支架32上且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质,可以是其他材质。在此对连接结构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任何材质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二方面,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产品,穿戴产品包括本体(图中未显示)、第一腕带1和第二腕带2,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且连接结构3的第一折叠臂与第一腕带铰接,连接结构的支架与第二腕带铰接。
为了使该穿戴产品能够与充电设备连接,以对穿戴产品进行充电,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
需要说明是:本体的背面指本体的用于贴近皮肤的一面。
由于该穿戴产品的第一腕带1和第二腕带2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连接,当需要对穿戴产品充电时,参照图6,对按压部361施加与弹力件38的弹力相反的按压力F2,以使卡接部362绕转轴37朝M2方向转动,进而卡接部362与第一折叠臂31发生错位,沿方向L推动第一折叠臂31,第一铰接轴34就可从安装腔、插入孔滑出,则第一折叠臂31与支架32打开,即第一腕带1与第二腕带2分离,再将本体的背面与充电设备贴近,以使本体的背面的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耦合,进而对穿戴产品进行充电。
当穿戴产品完成充电后,需要将第一腕带1与第二腕带2扣合连接时,将第一铰接轴34对准插头孔,第一铰接轴34在穿过插入孔的过程中,旋转件36会绕转轴37旋转较小的角度,进而第一铰接轴34顺利的滑入安装腔内,以使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连接。
由于该穿戴产品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在对穿戴产品充电时,可使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打开,以保障本体的背面与充电设备的距离,进而确保本体上的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耦合,最终确保充电效果,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的本体上的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的耦合效率下降,充电效果不佳的现象。
本申请涉及的穿戴产品的本体可以是手表主体,腕带可以是表带,例如,穿戴产品为手表、手环或指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穿戴产品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第一腕带铰接的第一折叠臂、与所述第二腕带铰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折叠臂上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折叠臂上,所述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向,所述旋转件的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为按压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折叠臂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且供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的插入孔,所述卡接部上形成有用于阻止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所述第一铰接轴滑出的阻止结构,所述按压部与弹力件连接,所述弹力件形成有使所述卡接部绕所述转轴转动的弹力,所述第一折叠臂上形成有抵靠结构,所述卡接部在所述弹力作用下转动时可通过所述抵靠结构与所述第一折叠臂配合,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折叠臂相对形成所述安装腔和所述插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臂上形成有第一卡接段和第一插入段,所述卡接部上形成有第二卡接段和第二插入段,所述第一卡接段和所述第二卡接段相对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插入段与所述第二插入段相对形成所述插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段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臂的相对所述卡接部的一侧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卡接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接部的相对所述第一折叠臂的一侧的第二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段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面连接的平面,所述第二插入段包括与所述第二圆弧面连接的倾斜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倾斜面相配合形成的所述插入孔的孔径沿着靠近所述安装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具有朝所述第一铰接轴方向收拢的斜面,所述斜面形成所述阻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臂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接段的位置处形成有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位于所述旋转件转动的路径上,所述凸出结构形成所述抵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臂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力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臂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外部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第一铰接轴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腕带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臂,所述第二折叠臂与所述第二腕带铰接,所述支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折叠臂铰接,所述第二折叠臂绕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与所述支架相对时,以及所述第一折叠臂绕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与所述支架相对时均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支架连接。
10.一种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折叠臂与所述第一腕带铰接,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腕带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
CN201910666797.1A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Active CN110558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6797.1A CN110558689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6797.1A CN110558689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8689A true CN110558689A (zh) 2019-12-13
CN110558689B CN110558689B (zh) 2021-03-30

Family

ID=6877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6797.1A Active CN110558689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86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9237A (zh) * 2020-10-30 2020-12-1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0371B1 (zh) * 1990-12-14 1993-02-26
US6175729B1 (en) * 1997-03-25 2001-01-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rist band with embedded antenna
WO2005099506A1 (en) * 2004-04-13 2005-10-27 H. Stern Comércio e Indústria S.A. Adjustable fold-out clasp, in particular for a watch strap
CN102687937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手链钩扣
CN202714307U (zh) * 2012-05-14 2013-02-06 金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手镯及其卡扣结构
US20150351503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Wristband with recessed clas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operat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0371B1 (zh) * 1990-12-14 1993-02-26
US6175729B1 (en) * 1997-03-25 2001-01-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rist band with embedded antenna
WO2005099506A1 (en) * 2004-04-13 2005-10-27 H. Stern Comércio e Indústria S.A. Adjustable fold-out clasp, in particular for a watch strap
CN102687937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手链钩扣
CN202714307U (zh) * 2012-05-14 2013-02-06 金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手镯及其卡扣结构
US20150351503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Wristband with recessed clas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operating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9237A (zh) * 2020-10-30 2020-12-1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WO2022088325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8689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6896U (zh) 一种手镯
CN110558689B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CN205006114U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CN111543746B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05193023B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CN113303572B (zh) 手表
CN209436420U (zh) 腕戴设备
WO2024002037A1 (zh) 表带及手表
CN218737572U (zh) 连接结构、表带以及手表
CN111789355A (zh) 一种旋转式磁吸卡扣结构及手表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1459081U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10076761U (zh) 手表及其可双面佩戴的手表带
CN210276168U (zh) 一种手镯
CN209732773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09572042U (zh) 一种凹形手机指环扣及与之配合的磁吸手机支架
CN212545945U (zh) 一种新型翻盖式表扣及手表
CN111329194A (zh) 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
CN214759538U (zh) 表扣及手表
CN220458758U (zh) 一种制扣、表带及手表
CN216316040U (zh) 一种可以旋转的手表表带连接结构
CN220019998U (zh) 夹紧力调节结构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20694570U (zh) 腕戴设备
CN219479398U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组件
CN217524132U (zh) 一种手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