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8687B - 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8687B
CN110558687B CN201910821889.2A CN201910821889A CN110558687B CN 110558687 B CN110558687 B CN 110558687B CN 201910821889 A CN201910821889 A CN 201910821889A CN 110558687 B CN110558687 B CN 110558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
electromagnet
hole
accommodating
wr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1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8687A (zh
Inventor
葛建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18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8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8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8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8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8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腕戴设备,该腕戴设备包括表体、表带、至少一电磁体、至少一锁紧件、设于表体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距离感应器,表体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表耳,表耳凸出于主体部,表耳设有收纳孔;电磁体安装于表耳,并与收纳孔相对接;表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纳槽,容纳槽的开口与收纳孔的开口相对;锁紧件上设有永磁体,锁紧件设于容纳槽内;控制器控制锁紧件靠近表耳的一端进入收纳孔内。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实现快捷且省力地连接表带,且连接稳固。

Description

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智能手表与手环,它们以其功能多样、使用便捷的优点,备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对手表或手环美观的要求,因此,表带与表体连接结构的设计也成为了众多设计人员的关注点。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表带与表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轴针连接、螺丝连接等,虽然这些连接方式应用普遍,但是当表带需要拆换时,这些连接方式拆装操作比较复杂,十分不方便,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手表手环的功能和造型多样化的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腕戴设备,旨在使得腕戴设备的表带与表体之间连接方便且连接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腕戴设备包括:
表体,所述表体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表耳,所述表耳凸出于所述主体部,所述表耳设有收纳孔;
至少一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表耳,并与所述收纳孔相对接;
表带,所述表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与所述收纳孔的开口相对;
至少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锁紧件设有永磁体;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表体,所述电磁体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设于所述表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当所述表带与所述表体的距离达到所述距离感应器的预设值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出通电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对所述电磁体通电,以使所述锁紧件靠近所述表耳的一端进入所述收纳孔内。
可选地,所述锁紧件于所述收纳槽内滑动设置。
可选地,所述表耳设有收纳腔,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收纳腔内;
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收纳孔连通,所述锁紧件靠近所述表耳的一端通过所述收纳孔进入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电磁体相连接;或
所述收纳腔邻近所述收纳孔,所述锁紧件进入所述收纳孔的端部抵接所述收纳孔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距离感应器包括感应端,所述感应端设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表耳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永磁体的长度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腕戴设备还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表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生成使所述电磁体磁性改变的信号或使所述电磁体断电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表耳,并露出于所述表耳设有所述收纳孔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表带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锁紧件远离所述表耳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表耳和所述电磁体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表耳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的两端,每一所述电磁体设于一个所述表耳,所述锁紧件对应设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表带的一端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容纳槽,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表耳形成有卡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腕戴设备包括表体和表带,表体的表耳上安装有电磁体,表体还设有距离感应器,表带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上设有永磁体,通过距离感应器的感应连接信号,控制器控制电磁体的磁性,使得其与锁紧件上永磁体的磁性相反,从而使得电磁体吸引锁紧件,以使得表体与表带的快速连接,方便快捷且省力。
进一步地,表耳上还设有与电磁体相对接的收纳孔,电磁体吸引锁紧件使其发生移动连接时,锁紧件靠近表耳的一端从容纳槽内进入收纳孔中,提高了磁性连接的稳定性,增大了在垂直于锁紧件延伸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使得表体和表带的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腕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中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中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腕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腕戴设备中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86672560000031
Figure BDA000218667256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腕戴设备100。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腕戴设备100包括:
表体10,所述表体10包括主体部11和至少一表耳13,所述表耳13凸出于所述主体部11,所述表耳13设有收纳孔131;
至少一电磁体20,所述电磁体20设于所述表耳13,并与所述收纳孔131相对接;
表带30,所述表带30的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纳槽311,所述容纳槽311的开口与所述收纳孔131的开口相对;
至少一锁紧件40,所述锁紧件40设于所述容纳槽311内,所述锁紧件40上设有永磁体;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表体10,所述电磁体2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距离感应器70,所述距离感应器70设于所述表体10,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当所述表带30与所述表体10的距离达到所述距离感应器70的预设值时,所述距离感应器70发出通电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对所述电磁体20通电,以使所述锁紧件40靠近表耳13的一端进入所述收纳孔131内。
腕戴设备100具体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装饰手环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以腕戴设备100为智能手表为例,该腕戴设备100具有显示时间的功能,除此还可以具有通话、定位、检测生理状态等的功能。具体地,腕戴设备100包括表体10和表带30,表体10包括主体部11,主体部1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多边形,在此不作限定,主体部11主要作为各种功能部件的载体。表体10的表耳13凸设于主体部11的周缘,用于连接表带30,故而表耳13主要分布在主体部11相对的两侧,表耳13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是椭圆形等等,表耳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表带30的形状一般为长条状,分别与两侧的表耳13连接,用于佩戴于手腕。
为方便连接,表耳13上安装有电磁体20,表带30上安装有锁紧件40,锁紧件40上有永磁体。可以理解的,电磁体20不通电时没有磁性,通电后根据电流的方向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磁极。永磁体的磁极不会改变,利用电磁体20的磁极改变原理可以实现电磁体20对永磁体的吸引和排斥,从而使得电磁体20带动锁紧件40移动,实现表带30的连接和拆卸,这种连接方式省去了繁琐的螺钉拧入的麻烦,更加快捷省力。例如,当锁紧件40靠近电磁体20的一端因永磁体表现为N极时,当电路对电磁体20通电,从而使得电磁体20靠近锁紧件40的一端表现为S极,即可吸引锁紧件40移动以连接。
通常情况下,电磁体20的通电与磁性的改变需要控制器(未图示)来进行控制,控制器设于表体10,可以与表体10的控制主板为一体,也可以单独设置。控制器与电磁体20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电流导通,产生磁性。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准确性和节省力气,设置距离感应器70来启动和传递连接的信号给控制器,该距离感应器70是利用超声波或激光进行物体距离测量的,能够准确感应表带30与表体10的距离,其本身会设置有一个启动信号的预设值,具体为锁紧件40与表体10的距离,当锁紧件40与表体10的距离达到该预设值时,就说明用户需要安装表带30,从而快速传递给控制器启动连接,使得电磁体20吸引锁紧件40进行连接,简单方便,无需用力卡固,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锁紧件40设于表带30的容纳槽311内,该容纳槽311与锁紧件40的形状相匹配,此时锁紧件40处于第一位置。具体地,锁紧件40呈圆柱体状,容纳槽311的开口对应为圆形。当然,锁紧件40还可以呈其他柱体状,容纳槽31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与锁紧件40的形状相同。锁紧件40可以是由永磁体包裹一层外壳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锁紧件40本身加入永磁体材料实现磁性。优选的实施例中,锁紧件40于容纳槽311内滑动设置,这样就可以使得电磁体20更加容易吸引锁紧件40移动,加快表带30与表体10的连接。
此外,表耳13还设有收纳孔131,该收纳孔131与电磁体20相对接,此处的对接是收纳孔131的的轴线与电磁体20的轴线相对应,或是电磁体20邻近收纳孔131设置,或是收纳孔131一端开口与电磁体20相对照。将表带30靠近表体10,当距离感应器70检测到其与锁紧件40的距离达到预设值时,距离感应器70会发出连接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使得电磁体20通电,产生与永磁体相反的磁性,从而可以使得电磁体20吸引锁紧件40沿着容纳槽311的中心线移动,锁紧件40靠近表耳13的一端进入收纳孔131内,此时,锁紧件40处于第二位置。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磁性连接的稳定性,增大了在垂直于锁紧件40延伸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使得表体10和表带30的连接更加稳定。这里,锁紧件40既可以是与电磁体20接触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当然,锁紧件40也可以不与电磁体20接触,仅是进入收纳孔131内。
可以理解地,表带30连接后,如果损坏需要更换或是用户想要更换不同的风格,就需要进行拆卸,故腕戴设备100还包括按键开关60,所述按键开关60设于所述表体10,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生成使所述电磁体20磁性改变的信号或使所述电磁体20断电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开关60用于产生表体10与表带30的断开信号,当需要拆卸表带30时,按压按键开关60,可以产生并向控制器发出断开信号,即控制电磁体20磁性改变或控制电磁体20断电的信号,继而控制器控制电磁体20产生反向磁性,推动锁紧件40脱出收纳孔131;或是控制电磁体20失去磁性,手动推动锁紧件40脱离收纳孔131。当然,控制器也可以设置监测装置,从而监测断开信号是否产生,进而实现对电磁体20的控制。按键开关60可以设置于表体10的任意位置,为了方便,设于表体10背离手腕的表面或是表体10的侧面,从而有利于用户的按压。
当然,于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开关60设于表耳13上,并露出于所述表耳13设有所述收纳孔131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开关60设置在表耳13上,并邻近电磁体20设置,可以方便控制电路的设置,进一步地,按键开关60可设于表耳13设有收纳孔131开口的表面,位置较为隐蔽,不会影响美观,同时可以与其他按键有所区别,使得用户进行拆卸时更加方便。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距离感应器70处设阻隔的部件,从而断掉距离感应器70监测距离的信号,继而能够触发距离感应器70发出断开信号。或者是,轻微拉动表带30,使得微小的距离变化触发距离感应器70的断开信号等。或者当表体10是触摸屏时,按键开关60为一个触摸点。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述表耳13和所述电磁体20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表耳1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11的一侧的两端,每一所述电磁体20设于一个所述表耳13,所述锁紧件40对应设有两个。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表带30与表体10的连接稳定性,设置表耳13有两个,每一个表耳13安装有一个电磁体20,对应的,表带30的锁紧件40也设置有两个,从而在电磁体20通电时,每一个电磁体20吸引一个锁紧件40进入收纳孔131内,有效提高连接强度。具体的实施例中,表耳13分别位于主体部11一侧的两端,两收纳孔131的开口相对设置,表带30上容纳槽311可以是一个贯通的孔具有两个开口,也可以是两个容纳槽311分别具有一个开口,容纳槽311位于表带30一端的中部,一容纳槽311的开口与一收纳孔131的开口相对,从而使得表体10与表带30的连接结构分布较为均匀,提高受力强度。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当两个收纳孔131的开口相背离设置时,两个表耳13也可以设于主体部11的中部,两个容纳槽311设于表带30一侧的两端,也可以实现稳定连接。上述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在锁紧件40靠近表体10时达到预设距离值后,收纳孔131的中心刚好与容纳槽311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保证锁紧件40与电磁体20的准确对接。同时,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连接后锁紧件40在容纳槽311与收纳孔131中转动,进而提高表带30的灵活性,在佩戴过程中更加适配不同的用户,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当然,当表耳13设置有两个时,两个收纳孔131的开口可以朝向表带30的方向,对应的,表带30的容纳槽311的开口朝向表体10,此时,表耳13均匀分布在表体10的一侧,收纳槽对应表耳13的位置设置,从而实现连接结构的均匀分布,提高连接稳定性。此外,当表耳13设置一个时,表带30上也设有一个容纳槽311,收纳孔131的开口可以朝向表带30,将表耳13设置在中部靠右或靠左的位置,对应将容纳槽311设置在中部靠左或靠右的位置,从而保证电磁体20与锁紧件40的连接位置位于表体10一侧的中部,从而保证表带30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延长腕带设备的使用寿命。当然,收纳孔131的开口也可以朝向垂直于表带30延伸的方向,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照图3和图4,可选地,所述表耳13设有收纳腔133,所述电磁体20设于所述收纳腔133内,所述收纳腔133与所述收纳孔131连通,所述锁紧件40靠近所述表耳13的一端通过所述收纳孔131进入所述收纳腔133内与所述电磁体20相连接;或
所述收纳腔133邻近所述收纳孔131,所述锁紧件40进入所述收纳孔131的端部抵接所述收纳孔131的底壁。
本实施例中,表耳13与主体部11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形成,结构强度高,使得腕带设备的结构稳定性高。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表耳13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表体10连接。电磁体20与表耳13的安装方式为内嵌,表耳13设有收纳腔133,该收纳腔133与电磁体20相适配,并与收纳孔131连通,故,当锁紧件40靠近表耳13的一端由收纳孔131进入并穿过收纳孔131接触到收纳腔133时,可以抵接电磁体20,从而被锁紧件40限位,实现稳定连接。其他实施例中,收纳腔133和收纳孔131不连通,即收纳腔133仅是邻近收纳孔131设置,此时,锁紧件40进入收纳孔131的端部抵接收纳孔131的底壁,收纳孔131的底壁对应电磁体20,起到了对锁紧件40限位的作用。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电磁体20与表耳13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发生脱落的可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电磁体20也可以与表耳13的连接方式为卡扣或粘接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表带30的一端凸设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容纳槽311,所述主体部11与所述表耳13形成有卡槽10a,所述凸台31与所述卡槽10a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表带30凸设有凸台31,凸台31的形状为长方体,两个容纳槽311分别开设在凸台31相对的两侧面,并且两容纳槽311的槽底不连通,可以有效阻止两锁紧件40的来回移动,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对应的,两个表耳13凸设于主体部11一侧的两端,主体部11与两表耳13形成一个U型卡槽10a,该凸台31与卡槽10a相适配,具体地,凸台31的两侧面与卡槽10a的内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方便表带30的插入,也可以减小电磁体20与永磁体的距离,提高磁性相吸的作用力。
具体地,所述锁紧件40的长度与所述容纳槽311的深度相等。
上述实施例中,凸台31与卡槽10a相适配,故而凸台31的两侧与表耳13的侧面的距离已经确定,设置锁紧件40的长度与容纳槽311的深度相同,当锁紧件40设于容纳槽311内时,不突出于容纳槽311,可以保证凸块易卡入卡槽10a内,不影响连接,同时不易发生掉落;也不内陷于容纳槽311内,减小永磁体与电磁体20的距离,提高连接的快捷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距离感应器70包括感应端71,所述感应端71设于所述主体部11连接所述表耳13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距离感应器70的感应检测,将距离感应器70的感应端71设置主体部11面向表带30的侧壁上,当设置有两个表耳13时,即位于两个表耳13之间,从而在凸台31插入卡槽10a时,感应端71能够准确检测到锁紧件40与主体部11之间的距离,保证收纳孔131的中心与容纳槽311的中心对准,从而快速发出连接信号,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当锁紧件40为一个时,感应端71可以设置一个;当锁紧件40为两个时,感应端71可以对应设置为两个,以便更加准确地进行监测。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表带30设有弹性件80,所述弹性件80与所述锁紧件40远离所述表耳13的一端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80为弹簧,弹簧的弹性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当然,弹性件80也可以是弹片或是具有弹性的绳索等等。当表带30上设有两个单独的容纳槽311时,可以在两个容纳槽311之间设置贯通孔进行连通,将弹性件80设于贯通孔内,贯通孔的大小可与容纳槽311的大小相同,方便安装锁紧件40;贯通孔的大小也可与容纳槽311的大小不同,以此可以有效阻止锁紧件40的意外脱落。当然,表带30也可以设有一个贯通的容纳槽311,弹性件80与锁紧件40均容纳于内,弹性件80的两端分别与锁紧件40相向的两端相连接,也即远离表耳13的两端连接,当锁紧件40处于容纳槽311内时,即处于第一位置,弹性件80处于自然状态,当锁紧件40的一端进入收纳孔131内时,处于第二位置,弹性件80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在进行表带30的拆离时,弹性件80可以通过弹力将锁紧件40拉回容纳槽311内,即从第二位置转为第一位置,更进一步提高拆卸的效率。当然,当表带30设置有一个锁紧件40时,弹性件80的一端可固定于容纳槽311内,另一端与锁紧件40远离表耳13的一端连接,从而提高锁紧件40由第二位置转为第一位置时的效率。
上述腕戴设备100的表带连接方法的步骤为:
将所述表带30设有锁紧件40的一端靠近表体10;
所述距离感应器70检测所述表带30与所述表体10的距离,当所述距离等于所述距离感应器70的预设值时,所述距离感应器70向所述控制器发出连接信号;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连接信号,并使所述电磁体20通电产生相向磁性;
所述电磁体20吸引所述锁紧件40部分进入所述收纳孔131内,完成表带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腕戴设备100具体参考上述的腕带设备的结构,由于本腕戴设备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腕戴设备100的表带连接方法中,相向磁性即电磁体20产生与永磁体靠近一端相反的磁性,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效率,并能够节省人力,同时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当需要拆卸表带30时,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按键开关60的断开信号,并使所述电磁体20产生反向磁性;
所述电磁体20排斥所述锁紧件40,并将所述锁紧件40推回所述容纳槽311内,表带30与表体10分离。
在上述方法中,按键开关60用于启动表体10与表带30的断开信号,当需要拆卸表带30时,按压按键开关60,可以向控制器发出断开信号,即控制电磁体20磁性改变的信号。此处,电磁体可以是电磁铁,即磁铁外部缠绕有导线,应用电磁体根据导线内通的电流方向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磁性,继而控制器控制电磁体20的电流反向,从而产生反向磁性,与永磁体的磁性相同产生排斥,推动锁紧件40返回容纳槽31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戴设备包括:
表体,所述表体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表耳,所述表耳凸出于所述主体部,所述表耳设有收纳孔,所述表耳设有收纳腔;
至少一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表耳,并与所述收纳孔相对接,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收纳腔内;
表带,所述表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与所述收纳孔的开口相对;
至少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锁紧件设有永磁体,所述锁紧件于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设置;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表体,所述电磁体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设于所述表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距离感应器包括感应端,所述感应端设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表耳的侧壁上,所述感应端检测所述锁紧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表带与所述表体的距离达到所述距离感应器的预设值时,所述收纳孔的中心与所述容纳槽的中心对准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出通电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对所述电磁体通电,以使所述锁紧件靠近所述表耳的一端进入所述收纳孔内;
其中,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收纳孔连通,所述锁紧件靠近所述表耳的一端通过所述收纳孔进入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电磁体相连接;或
所述收纳腔邻近所述收纳孔,所述锁紧件进入所述收纳孔的端部抵接所述收纳孔的底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的长度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戴设备还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表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生成使所述电磁体磁性改变的信号或使所述电磁体断电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表耳,并露出于所述表耳设有所述收纳孔的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锁紧件远离所述表耳的一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和所述电磁体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表耳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的两端,每一所述电磁体设于一个所述表耳,所述锁紧件对应设有两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的一端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容纳槽,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表耳形成有卡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CN201910821889.2A 2019-08-30 2019-08-30 腕戴设备 Active CN110558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1889.2A CN110558687B (zh) 2019-08-30 2019-08-30 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1889.2A CN110558687B (zh) 2019-08-30 2019-08-30 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8687A CN110558687A (zh) 2019-12-13
CN110558687B true CN110558687B (zh) 2022-04-22

Family

ID=6877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1889.2A Active CN110558687B (zh) 2019-08-30 2019-08-30 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8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1681B (zh) * 2021-06-22 2023-07-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显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12057B (zh) * 2021-07-26 2024-03-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机构和腕戴设备
CN114098245B (zh) * 2021-11-26 2024-03-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表带固定结构及手表
CN114403561B (zh) * 2021-12-13 2023-12-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连接装置、应用该装置的手表及该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14081251A (zh) * 2021-12-20 2022-02-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4747846B (zh) * 2022-05-09 2023-08-2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结构及穿戴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43050U (zh) * 2018-05-23 2018-12-1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表带扣
CN208590582U (zh) * 2018-06-01 2019-03-12 石家庄昊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远程控制手环类产品开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23350A1 (fr) * 1975-04-23 1977-04-08 Normand Gerard Dispositif d'attache de bracelet
JPS5889203A (ja) * 1981-11-20 1983-05-27 オリエント時計株式会社 時計バンドの着脱装置
US5617377A (en) * 1995-12-13 1997-04-01 Perret, Jr.; Gerard A. Watchband connector pin utilizing shape memory material
CN105182726B (zh) * 2014-06-17 2019-03-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和该智能手表的自动佩戴方法
US9894964B2 (en) * 2014-08-11 2018-02-20 Apple Inc. Consumer product attachment systems having a locking assembly
CN205337876U (zh) * 2016-01-25 2016-06-29 余亮亮 一种易拆卸表带
CN106990709A (zh) * 2017-05-18 2017-07-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快速脱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43050U (zh) * 2018-05-23 2018-12-1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表带扣
CN208590582U (zh) * 2018-06-01 2019-03-12 石家庄昊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远程控制手环类产品开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8687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8687B (zh) 腕戴设备
CN213213810U (zh) 骨传导耳机
US10868436B1 (en) Mobile device gaming accessory with swappable battery packs and wireless charging
US9443402B2 (en) Vibratory alert device
US6233971B1 (en) Jewelry piece
US20030011478A1 (en) Battery with integrated tracking device
CN209861119U (zh) 一种智能无线耳机
CN213030023U (zh) 一种表带及穿戴设备
KR200396918Y1 (ko) 핸드폰 줄
WO2021082386A1 (zh) 一种智能宠物定位器
KR101889268B1 (ko) 단선 테스터 장갑 장치
CN205409995U (zh) 校徽追踪器
CN210605380U (zh) 一种具有汽车钥匙功能的手表
WO2018011561A1 (en) Tracking device
US20090002154A1 (en) Locating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he Location of Misplaced Items and Method Therein
CN217765011U (zh) 一种开关状态探测器
CN209882023U (zh) 耳机首饰组件
CN211323305U (zh) 组合佩戴式电子徽章
CN216449899U (zh) 可穿戴设备
KR200208047Y1 (ko) 휴대물품 분실방지용 연결구
CN209856821U (zh) 电筒及其后盖
CN218041737U (zh) 一种具有霍尔开关的骨传导耳机
CN218510612U (zh) 磁吸卡扣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992963U (zh) 一种按键式磁性带扣及可穿戴式设备
KR102482705B1 (ko) 모바일기기용 무선충전 스탠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