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7702A -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7702A
CN110557702A CN201910861182.4A CN201910861182A CN110557702A CN 110557702 A CN110557702 A CN 110557702A CN 201910861182 A CN201910861182 A CN 201910861182A CN 110557702 A CN110557702 A CN 110557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voice coil
annular
fin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11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7702B (zh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Simin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Simin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Simin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Simin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11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7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02A/zh
Priority to EP20862741.4A priority patent/EP404462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2614 priority patent/WO2021047410A1/zh
Priority to US17/623,60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1991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7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04R9/027Air gaps using a magnetic flu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1Cen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4Manufacturing aspec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of loudspeaker or microphon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41Voice coi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voice coil unit on the same bobb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解决扬声器失真,性能不易提高,目前主要采用的音圈方式,虽然有着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的优势,但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偏心振动、强度等问题难以解决。本发明包括音圈、翅片、上导磁和导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之间形成磁隙,音圈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1内壁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1的壁上,所述导磁柱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另一端的翅片槽,所述翅片槽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本发明提供有音圈翅片结构扬声器,平衡性能、安定性能大幅提高,失真与传统音圈对比测量大幅下降。

Description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在工作时,对应不同波长声音的振动频率极高,目视无法观测,需要用到激光测振仪等设备观测。使用专业的测振仪能观测到,扬声器的振动发声系统振膜和音圈在工作状态下是不断地发生着扭曲和分割振动,这些是扬声器失真的重要来源,声学工作者对振膜的改进作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而对音圈的研究相对滞后。磁间隙距离越小,磁通量越大,扬声器效率就越高,所现代扬声器磁间隙都很小,贴近音圈。当音圈在高速工作产生着形变时,时刻与导磁柱、导磁板产生触碰、摩擦,这些摩擦使电信号不能被忠实地还原,扬声器产生失真。有研究成果使音圈带上微磁性,可以让音圈在磁场中被磁力固定在中间位置不碰触到两边的导磁板。然而这只是音圈在静止时才能获得的效果,当音圈在高速工作、形变着的状态时,摩擦就一直存在。并且,长时间工作时音圈处是发热的高温状态,此时音圈的刚度显著下降,形变越加剧烈。拆开使用一段时间的扬声器其导磁柱上划痕明显。
提高扬声器失真性能不易,目前采用的音圈驱动方式,虽然有着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的优势,但整个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偏心振动等问题没有解决,以往的研究方向都在定芯支片的改进上,得到了许多显著的成果,如双定芯支片、不等距线性定芯支片、A形定芯支片等,然而,音圈自身的形变还是未能解决。
同时本专利还很方便的实现双音圈驱动。以往专利提到多个音圈各自独立驱动同一个振膜,由于磁场、线圈的细微差异,其在工作时是不同步的,两个以上不同步的音圈驱动同一扬声器振膜,失真率高于单个音圈驱动;别有一些双音圈的专利其永磁体四周均被活动的音圈所包围,悬浮在导磁体和音圈中间,没有任何可固定的地方,不具备可制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有音圈翅片结构扬声器,平衡性能、安定性能大幅提高,失真与传统音圈对比测量大幅下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有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包括音圈、翅片、上导磁和导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之间形成磁隙,音圈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内壁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的壁上(固定在音圈内壁上则形成内翅片,固定在音圈外壁上则形成外翅片,两者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磁柱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另一端的翅片槽,所述翅片槽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所述翅片槽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所述翅片高度小于等于音圈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音圈包括内音圈和外音圈,组成翅片双音圈,所述外音圈与内音圈均为中空圆桶形状,所述外音圈与内音圈上均绕有导电线圈,且导电线圈外层具有绝缘材料,所述的导磁柱为第一上导磁,所述的上导磁为环形第三上导磁。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下方依次为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第二下导磁板,所述第二下导磁板与下导磁板连接,所述第二下导磁板与下导磁板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平行连接、叠层连接,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下导磁板之间是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工作于外磁隙中,所述第一上导磁和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于内磁隙中,所述第二下导磁板与下导磁板、环形第二上导磁的磁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和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通过第一上导磁、环形第二上导磁、环形第三上导磁、第二下导磁板、下导磁板在外磁隙和内磁隙中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下方连接第二下导磁,所述第二下导磁上方为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所述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上方为下导磁板,所述下导磁板上方为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上方为环形第三上导磁,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第二环形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工作于外磁隙中,所述第一上导磁和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于内磁隙中,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第二下导磁所获为相同磁极性,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和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通过第一上导磁、第二环形上导磁、第三环形上导磁、下导磁板、第二下导磁在外磁隙和内磁隙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安置在导磁碗的中心,所述导磁碗内装置有环形轴向永磁体C,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的内径大于第一上导磁最大外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外径小于导磁碗内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上方设置环形的第二上导磁,所述第二上导磁与导磁碗上的环形第三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安置于外磁隙,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与第一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在内磁隙中,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轴线方向充磁,通过导磁碗、第一上导磁、环形的第二上导磁在外磁隙和内磁隙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所述导磁碗外圈换成环形轴向永磁体D,第一上导磁和导磁碗底部之间更换成柱形轴向永磁体E,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D、柱形轴向永磁体E与环形轴向永磁体C反向充磁,且三个永磁体形成串联关系,所述外磁隙和内磁隙得到高磁通密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为中心,第一上导磁与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环成顶部内磁隙,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与环形第三上导磁之间形成顶部外磁隙,所述第一上导磁下方依次是柱形轴向永磁体E、第一下导磁,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C、环形第二下导磁,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D、环形第三下导磁,所述第一下导磁与环形的第二下导磁22之间形成底部内磁隙,所述底部内磁隙与顶部内磁隙为一体联通,所述内音圈从顶部内磁隙延伸到底部内磁隙,在内音圈上,对顶部内磁隙和磁隙25处分别绕制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所述环形第二下导磁与环形第三下导磁之间形成底部外磁隙,所述底部外磁隙与顶部外磁隙为一体联通,所述外音圈从顶部外磁隙延伸到底部外磁隙,所述对应磁隙和磁隙处分别绕制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所述外音圈和内音圈之间有通过环形第二上导磁的顶部翅片和通过环形第二下导磁的底部翅片相连接,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开有对应顶部翅片的翅片槽,所述环形第二下导磁开有对应底部翅片的翅片槽,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D和柱形轴向永磁体E为同向充磁,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充磁方向与永磁体D、永磁体E相反,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环形轴向永磁体D、柱形轴向永磁体E等三个永磁体通过第一上导磁、环形第二上导磁、环形第三上导磁、第一下导磁、第二下导磁、环形第三下导磁等六个导磁体在顶部内磁隙、外磁隙、底部外磁隙、底部内磁隙等四个位置形成闭环磁路,所述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四个线圈可以相互以串联、并联、独立外接信号三种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安置在导磁碗的中心,所述导磁碗内第一上导磁和第三上导磁之间装置有环形径向永磁体F,所述径向永磁体F通过不导磁垫片与导磁碗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径向永磁体F与第三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安置于外磁隙,所述径向永磁体F与第一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在内磁隙中,所述环形径向永磁体F径向充磁,与第一上导磁、第二上导磁在外磁隙和内磁隙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径向永磁体F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
优选的,所述翅片双音圈有外音圈单连接振膜、内音圈单连接振膜、内音圈外音圈同时双连接振膜三种形式。
优选的,所述翅片双音圈有内磁隙外磁隙齐平、外磁隙高于内磁隙、内磁隙高于外磁隙三个形式。
优选的,所述翅片双音圈中音圈为直接的导电线圈无骨架音圈时,所述翅片直接固定连接在导电线圈上。
优选的,所述翅片设置其位于扬声器最大冲程范围以外,所述翅片可以宽度方向平行于音圈轴线,也可以与音圈轴线呈正负45度角之间任意角度设置。
优选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音圈轴线或与音圈轴线呈正负45度角之间任意角度设置的翅片,可与振膜相连接固定,所述翅片与振膜连接部分依照振膜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A可更换为励磁源。
优选的,所述外音圈和内音圈之间有翅片连接,所述内音圈内再有翅片或翅片音圈。
优选的,所述的翅片有至少两片,所述的翅片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的中心点。
优选的,所述的翅片有至少两片,所述的翅片径向方向一部分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的中心点,且此相关联的部分轴向高度小于音圈高度;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的中心点的翅片向上延伸至音圈同等高度且不相互交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有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对音圈在整个扬声器中重要且须要改进的情况,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音圈形变方向有加强的翅片结构,两个相邻的翅片与音圈壁一起形成高稳定性的三角形状态,使音圈在高温高速工作时保持安定。为能应用新型音圈,对扬声器磁路结构做出新的设计,完成一个整体高性能扬声器;本申请中音圈可以很方便实现双点位驱动,相对于单点驱动平衡性能、安定性能大幅提高,失真与传统音圈对比测量大幅下降;双音圈同时带来的好处是音圈散热性能改善,耐受功率成倍增加,可以持续高声压地工作;双音圈的好处还在于灵敏度高,这意味着获得同样声压,所需功放的输出功率大大减少,节约电能,这对移动使用场景的扬声器由为重要,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单音圈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单音圈结构的侧剖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有双音圈翅片结构扬声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有双音圈翅片结构扬声器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外音圈与内音圈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外音圈与内音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音圈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不导磁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二下导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内圈槽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外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翅片交汇连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十字有轴向翅片增强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十字有轴向翅片增强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音圈;2、内音圈;3、翅片;4、外圈;5、环形第二上导磁;6、环形第三上导磁;7、第一上导磁;8、翅片槽;9、永磁体A;10、第二下导磁板;11、下导磁板;12、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3、第二下导磁;14、永磁体B;15、外磁隙;16、内磁隙;17、导磁碗;18、永磁体C;19、永磁体D;20、永磁体E;21、环形第三下导磁;22、环形第二下导磁;23、第一下导磁;24、底部外磁隙;25、底部内磁隙;26、底部翅片;27、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28、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9、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30、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31、不导磁垫片;32、永磁体F;33、内圈槽;34、音圈;35、轴向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包括音圈34、翅片3、上导磁6和导磁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34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34内壁连接有翅片3,所述翅片3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34的内壁,所述导磁柱7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3另一端的翅片槽8,所述翅片槽8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
所述的音圈34包括内音圈2和外音圈1,组成翅片双音圈,所述外音圈1与内音圈2均为中空圆桶形状,所述外音圈1与内音圈2上均绕有导电线圈,且导电线圈外层具有绝缘材料,所述的导磁柱为第一上导磁7,所述的上导磁为环形第三上导磁6。外音圈1和内音圈2的导电线圈之间采用串联、并联、独立外接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外音圈1和内音圈2间有翅片3连接,翅片3连接固定在外音圈1的内壁以及内音圈2的外壁,翅片3可连接固定在导电线圈上,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开有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翅片槽8的贯穿环形第二上导磁5使外磁隙15连通内磁隙16,翅片槽8的宽度必须大于翅片厚度0.2mm,翅片槽8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外音圈1工作于环形第二上导磁5与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的外磁隙15内,内音圈2安装于环形第二上导磁5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的内磁隙16内。
第一上导磁7下方依次为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9、第二下导磁板10,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连接,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平行连接、叠层连接,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下导磁板11之间是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环形第二上导磁5的磁极性相同,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9通过第一上导磁7、环形第二上导磁5、环形第三上导磁6、第二下导磁板10、下导磁板11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中形成闭合的磁回路,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第一上导磁7下方连接第二下导磁13,第二下导磁13上方为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上方为下导磁板11,下导磁板11上方为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上方为环形第三上导磁6,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第二环形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第二下导磁13所获为相同磁极性,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通过第一上导磁7、第二环形上导磁5、第三环形上导磁6、下导磁板11、第二下导磁13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第一上导磁7安置在导磁碗17的中心,导磁碗17内装置有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的内径大于第一上导磁7最大外径,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外径小于导磁碗17内径,环形轴向永磁体C18上方设置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第二上导磁5与导磁碗17上的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外磁隙15,外音圈1安置于外磁隙15,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形成内磁隙16,内音圈2工作在内磁隙16中,环形轴向永磁体C18轴线方向充磁,通过导磁碗17、第一上导磁7、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形成闭合的磁回路,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导磁碗17外圈换成环形轴向永磁体D19,第一上导磁7和导磁碗17底部之间更换成柱形轴向永磁体E20,环形轴向永磁体D19、柱形轴向永磁体E20与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反向充磁,且三个永磁体形成串联关系,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得到高磁通密度。
第一上导磁7为中心,第一上导磁7与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环成顶部内磁隙16,环形第二上导磁5与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顶部外磁隙15,第一上导磁7下方依次是柱形轴向永磁体E20、第一下导磁23,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环形第二下导磁22,环形第三上导磁6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D19、环形第三下导磁21,第一下导磁23与环形的第二下导磁22之间形成底部内磁隙25,底部内磁隙25与顶部内磁隙16为一体联通,内音圈2从顶部内磁隙16延伸到底部内磁隙25,在内音圈2上,对顶部内磁隙16和磁隙25处分别绕制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8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30,环形第二下导磁22与环形第三下导磁21之间形成底部外磁隙24,底部外磁隙24与顶部外磁隙15为一体联通,外音圈1从顶部外磁隙15延伸到底部外磁隙24,对应磁隙15和磁隙24处分别绕制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27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9,外音圈1和内音圈2之间有通过环形第二上导磁5的顶部翅片3和通过环形第二下导磁22的底部翅片26相连接,环形第二上导磁5开有对应顶部翅片3的翅片槽,环形第二下导磁22开有对应底部翅片26的翅片槽,环形轴向永磁体D19和柱形轴向永磁体E20为同向充磁,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充磁方向与永磁体D19、永磁体E20相反,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环形轴向永磁体D19、柱形轴向永磁体E20等三个永磁体通过第一上导磁7、环形第二上导磁5、环形第三上导磁6、第一下导磁23、第二下导磁22、环形第三下导磁21等六个导磁体在顶部内磁隙16、外磁隙15、底部外磁隙24、底部内磁隙25等四个位置形成闭环磁路,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27、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8、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9、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30四个线圈可以相互以串联、并联、独立外接信号三种方式连接。
第一上导磁7安置在导磁碗17的中心,导磁碗17内第一上导磁7和第三上导磁6之间装置有环形径向永磁体F32,径向永磁体F32通过不导磁垫片31与导磁碗17底部连接固定,径向永磁体F32与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外磁隙15,外音圈1安置于外磁隙15,径向永磁体F32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形成内磁隙16,内音圈2工作在内磁隙16中,环形径向永磁体F32径向充磁,与第一上导磁7、第二上导磁6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形成闭合的磁回路,环形径向永磁体F32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翅片双音圈有外音圈1单连接振膜、内音圈2单连接振膜、内音圈2外音圈1同时双连接振膜35三种形式。
翅片双音圈有内磁隙16外磁隙15齐平、外磁隙15高于内磁隙16、内磁隙16高于外磁隙15三个形式。
翅片双音圈中音圈为直接的导电线圈无骨架音圈时,翅片3直接固定连接在导电线圈上。
翅片双音圈中外音圈1和内音圈2只有其中一个绕有导电线圈时,另外一只音圈、翅片为绕线音圈的增强构件;且有内翅片相交连接增强、内圈交汇翅片增强、外翅片增强、外翅片外圈增强四种形式,内翅片相交连接增强结构为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1工作于磁隙中,音圈1内壁有翅片3连接,翅片3两端连接固定在音圈1的内壁,翅片3多于两片以上时,翅片之间直接交汇连接于中心点,导磁柱7上开有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翅片槽8的宽度必须大于翅片厚度0.2mm,翅片槽8的贯穿导磁柱7,使连接音圈1内壁的翅片8无碍运行,翅片槽8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内圈交汇翅片增强为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1工作于磁隙中,导磁柱7上开有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以及与内圈2内圈槽33,翅片3边接于音圈1内壁和内圈2外壁,内圈槽33直径大于内圈2直径0.2mm,翅片槽8的宽度必须大于翅片厚度0.2mm,内圈槽33、翅片槽8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外翅片增强为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1工作于磁隙中,上导磁6上开有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翅片槽8的宽度必须大于翅片厚度0.2mm,翅片3连接于音圈1外壁,翅片槽8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外翅片外圈增强为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1工作于磁隙中,上导磁6上开有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翅片槽8的宽度必须大于翅片厚度0.2mm,翅片3连接于音圈1外壁与外圈4内壁,翅片槽8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
翅片3设置其位于扬声器最大冲程范围以外,翅片3可以宽度方向平行于音圈轴线,也可以与音圈轴线呈正负45度角之间任意角度设置。
宽度方向平行于音圈轴线或与音圈轴线呈正负45度角之间任意角度设置的翅片3,可与振膜相连接固定,翅片3与振膜连接部分依照振膜的形状。
永磁体A9可更换为励磁源。
外音圈1和内音圈2之间有翅片3连接,内音圈2内再有翅片3或翅片音圈。
本技术方案还可构成有翅片双音圈扬声器:其有六个厚度为1mm的翅片3,内音圈2和外音圈1上绕有导电线圈,内外音圈上的导电线圈以串联方式边接,音圈绕线方式为内外绕,即音圈内壁和外壁均绕有线圈,翅片3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外音圈1内壁和内音圈1外壁的的导电线圈上,本实例扬声器采用六个翅片3,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开有六个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翅片槽8的宽度为2mm,扬声器设计线性冲程为正负6mm,翅片槽8的深度取15mm,扬声器为内磁隙16与外磁隙15平齐,外音圈1与扬声器振膜连接,内音圈2不与振膜连接,扬声器第一上导磁7下方依次为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9、第二下导磁板10,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下导磁板10之间是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第二上导磁5的磁极性相同;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9通过第一上导磁7、环形第二上导磁5、环形第三上导磁6、第二下导磁板10、下导磁板11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中形成闭合的磁回路,驱动外音圈1和内音圈2工作;
本技术方案还可构成凸振膜有翅片双音圈的号角驱动头:本实例采用两个厚度为0.8mm的翅片3,内磁隙16高于外磁隙15,内音圈2和外音圈1均与振膜连接,内音圈2和外音圈1上绕有导电线圈,内外音圈上的导电线圈以串联方式边接,音圈绕线方式为音圈外壁单层绕线,翅片3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外音圈1内壁和内音圈1外壁线圈上,本实例扬声器采用两个翅片3,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开有两个与翅片3对应的翅片槽8;翅片槽8的宽度为1.5mm,扬声器设计线性冲程为正负2mm,翅片槽8的深度取5mm,扬声器第一上导磁7安置在导磁碗17的中心;导磁碗17内装置有环形轴向永磁体18;环形轴向永磁体18上方设置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与导磁碗17上的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外磁隙15;外音圈1安置于外磁隙15;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形成内磁隙16;内音圈2工作在内磁隙16中;环形轴向永磁体18轴线方向充磁,通过导磁碗17、第一上导磁7、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形成闭合的磁回路,驱动外音圈1和内音圈2工作;
本技术方案还可构成有翅片增强的扬声器,音圈1内壁有四片翅片3连接;四片翅片3一端粘接在音圈1的内壁,另一端相互交汇相互粘接在磁音圈中心点位置,翅片厚为1.5mm;本实例音圈1外壁绕有导电线圈;本实例扬声器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1工作于磁隙中;导磁柱7上开有与翅片3对应的四个翅片槽8;翅片槽8的宽度是2mm;本实例扬声器设计的线性冲程为正负8mm,翅片槽8的深度为18mm。
本技术方案还可构成一种翅片与音圈轴线呈90度角的增强音圈扬声器,音圈1内壁有四分支的整翅片3连接;四片翅片3一端粘接在外音圈1的内壁,翅片厚为1mm;本实例音圈1外壁绕有导电线圈;本实例扬声器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1工作于磁隙中;本实例扬声器设计的线性冲程为正负3mm,翅片3距离导磁柱7的距离为6mm。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构成翅片交汇连接结构,翅片3有四片,所述的翅片3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7的中心点,如图12所示。
本技术方案还可将翅片3有至少两片,所述的翅片3径向方向一部分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7的中心点,且此相关联的部分轴向高度小于音圈34高度;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7的中心点的翅片3向上延伸至音圈34同等高度且不相互交汇,形成翅片中的轴向翅片35,翅片呈现“L”形,如图13-14所示。
本发明基于对音圈在整个扬声器中重要且须要改进的情况,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音圈形变方向有加强的翅片3结构,两个相邻的翅片3与音圈壁一起形成高稳定性的三角形状态,使音圈在高温高速工作时保持安定。为能应用新型音圈,对扬声器磁路结构做出新的设计,完成一个整体高性能扬声器;本申请中音圈方便实现双点位驱动,相对于单点驱动平衡性能、安定性能大幅提高,失真与单音圈对比测量大幅下降;双音圈同时带来的好处是音圈散热性能改善,耐受功率成倍增加,可以持续高声压地工作;双音圈的好处还在于灵敏度高,这意味着获得同样声压,所需功放的输出功率大大减少,节约电能,这对移动使用场景的扬声器由为重要,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包括音圈(34)、翅片(3)、上导磁(6)和导磁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34)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34)内壁连接有翅片(3),所述翅片(3)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34)的壁上,所述导磁柱(7)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3)另一端的翅片槽(8),所述翅片槽(8)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所述翅片(3)高度小于等于音圈(34)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圈(34)包括内音圈(2)和外音圈(1),组成翅片双音圈,所述外音圈(1)与内音圈(2)均为中空圆桶形状,所述外音圈(1)与内音圈(2)上均绕有导电线圈,且导电线圈外层具有绝缘材料,所述的导磁柱为第一上导磁(7),所述的上导磁为环形第三上导磁(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下方依次为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9)、第二下导磁板(10),所述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连接,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下导磁板(11)之间是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所述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所述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环形第二上导磁(5)的磁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9)通过第一上导磁(7)、环形第二上导磁(5)、环形第三上导磁(6)、第二下导磁板(10)、下导磁板(11)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中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下方连接第二下导磁(13),所述第二下导磁(13)上方为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所述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上方为下导磁板(11),所述下导磁板(11)上方为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上方为环形第三上导磁(6),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第二环形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所述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第二下导磁(13)所获为相同磁极性,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通过第一上导磁(7)、第二环形上导磁5、第三环形上导磁6、下导磁板(11)、第二下导磁(13)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安置在一导磁碗(17)的中心,所述导磁碗(17)内装置有环形轴向永磁体C(18),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的内径大于第一上导磁(7)最大外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外径小于导磁碗(17)内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上方设置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所述第二上导磁(5)与导磁碗(17)上的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安置于外磁隙(15),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在内磁隙(16)中,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轴线方向充磁,通过导磁碗(17)、第一上导磁(7)、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所述导磁碗(17)外圈换成环形轴向永磁体D(19),第一上导磁(7)和导磁碗(17)底部之间更换成柱形轴向永磁体E(20),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D(19)、柱形轴向永磁体E(20)与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反向充磁,且三个永磁体形成串联关系,所述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得到高磁通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为中心,第一上导磁(7)与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环成顶部内磁隙(16),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与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顶部外磁隙(15),所述第一上导磁(7)下方依次是柱形轴向永磁体E(20)、第一下导磁(23),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环形第二下导磁(22),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D(19)、环形第三下导磁(21),所述第一下导磁(23)与环形的第二下导磁22之间形成底部内磁隙(25),所述底部内磁隙(25)与顶部内磁隙(16)为一体联通,所述内音圈(2)从顶部内磁隙(16)延伸到底部内磁隙(25),在内音圈(2)上,对顶部内磁隙(16)和磁隙25处分别绕制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8)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30),所述环形第二下导磁(22)与环形第三下导磁(21)之间形成底部外磁隙(24),所述底部外磁隙(24)与顶部外磁隙(15)为一体联通,所述外音圈(1)从顶部外磁隙(15)延伸到底部外磁隙(24),所述对应磁隙15和磁隙24处分别绕制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27)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29),所述外音圈(1)和内音圈(2)之间有通过环形第二上导磁(5)的顶部翅片(3)和通过环形第二下导磁(22)的底部翅片(26)相连接,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开有对应顶部翅片(3)的翅片槽,所述环形第二下导磁(22)开有对应底部翅片(26)的翅片槽,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D(19)和柱形轴向永磁体E(20)为同向充磁,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充磁方向与永磁体D(19)、永磁体E(20)相反,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环形轴向永磁体D(19)、柱形轴向永磁体E(20)等三个永磁体通过第一上导磁(7)、环形第二上导磁(5)、环形第三上导磁(6)、第一下导磁(23)、第二下导磁(22)、环形第三下导磁(21)等六个导磁体在顶部内磁隙(16)、外磁隙(15)、底部外磁隙(24)、底部内磁隙(25)等四个位置形成闭环磁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安置在导磁碗(17)的中心,所述导磁碗(17)内第一上导磁(7)和第三上导磁6之间装置有环形径向永磁体F(32),所述径向永磁体F(32)通过不导磁垫片(31)与导磁碗(17)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径向永磁体F(32)与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安置于外磁隙(15),所述径向永磁体F(32)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在内磁隙(16)中,所述环形径向永磁体F(32)径向充磁,与第一上导磁(7)、第二上导磁6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径向永磁体F(32)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圈为直接的导电线圈无骨架音圈,所述翅片(3)直接固定连接在导电线圈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A(9)为励磁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3)有至少两片,所述的翅片(3)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7)的中心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3)有至少两片,所述的翅片(3)径向方向一部分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7)的中心点,且此相关联的部分轴向高度小于音圈(34)高度;相互交汇连接于导磁柱(7)的中心点的翅片(3)向上延伸至音圈(34)同等高度且不相互交汇。
CN201910861182.4A 2019-09-11 2019-09-11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Active CN110557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1182.4A CN110557702B (zh) 2019-09-11 2019-09-11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EP20862741.4A EP4044620A4 (en) 2019-09-11 2020-08-31 LOUDSPEAKER WITH RIBBED VOICE COIL STRUCTURE
PCT/CN2020/112614 WO2021047410A1 (zh) 2019-09-11 2020-08-31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US17/623,606 US20230019916A1 (en) 2019-09-11 2020-08-31 Loudspeaker with a fin-reinforced voice coil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1182.4A CN110557702B (zh) 2019-09-11 2019-09-11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7702A true CN110557702A (zh) 2019-12-10
CN110557702B CN110557702B (zh) 2020-10-30

Family

ID=6874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1182.4A Active CN110557702B (zh) 2019-09-11 2019-09-11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9916A1 (zh)
EP (1) EP4044620A4 (zh)
CN (1) CN110557702B (zh)
WO (1) WO20210474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576A (zh) * 2019-12-19 2020-05-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产品
WO2021047410A1 (zh) * 2019-09-11 2021-03-18 海宁市西米尼科技有限公司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0806Y (zh) * 2000-05-10 2001-02-21 张贵益 双磁场扬声器
EP1137320A2 (en) * 2000-03-23 2001-09-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udspeaker
CN1832635A (zh) * 2005-03-11 2006-09-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扬声器装置
CN201134323Y (zh) * 2007-08-04 2008-10-15 曹晓洪 电磁感应受控直驱往复式高效换能器
CN101511049A (zh) * 2008-02-12 2009-08-19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音圈及扬声器
CN201629838U (zh) * 2009-12-21 2010-11-10 深圳市美欧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双折环电磁扬声器
CN103733644A (zh) * 2011-07-12 2014-04-16 斯特塔音响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音圈架加固器
CN105187999A (zh) * 2015-08-07 2015-12-23 张志明 瞬态响应灵敏的新型高保真低中高频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1862B1 (ko) * 2006-11-01 2007-08-23 주식회사 한국토프톤 트랙형 슬림스피커에 적용되는 트랙형 슬림 보이스 코일포머
JP2009130666A (ja) * 2007-11-26 2009-06-11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4534173B2 (ja) * 2008-04-15 2010-09-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ボイス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699967U (zh) * 2010-06-28 2011-01-05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1750544U (zh) * 2010-07-09 2011-02-1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磁扬声器
CN209120468U (zh) * 2018-12-07 2019-07-16 东阳市红太阳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扬声器的蜂窝形音圈
CN210075576U (zh) * 2019-09-05 2020-02-14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音圈结构和扬声器
CN110557702B (zh) * 2019-09-11 2020-10-30 海宁市西米尼科技有限公司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37320A2 (en) * 2000-03-23 2001-09-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udspeaker
CN2420806Y (zh) * 2000-05-10 2001-02-21 张贵益 双磁场扬声器
CN1832635A (zh) * 2005-03-11 2006-09-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扬声器装置
CN201134323Y (zh) * 2007-08-04 2008-10-15 曹晓洪 电磁感应受控直驱往复式高效换能器
CN101511049A (zh) * 2008-02-12 2009-08-19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音圈及扬声器
CN201629838U (zh) * 2009-12-21 2010-11-10 深圳市美欧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双折环电磁扬声器
CN103733644A (zh) * 2011-07-12 2014-04-16 斯特塔音响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音圈架加固器
CN105187999A (zh) * 2015-08-07 2015-12-23 张志明 瞬态响应灵敏的新型高保真低中高频扬声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7410A1 (zh) * 2019-09-11 2021-03-18 海宁市西米尼科技有限公司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CN111131576A (zh) * 2019-12-19 2020-05-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4620A1 (en) 2022-08-17
EP4044620A4 (en) 2024-04-24
WO2021047410A1 (zh) 2021-03-18
US20230019916A1 (en) 2023-01-19
CN110557702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8541U (zh) 新型驻极体静电扬声器
CN110557702B (zh)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WO2009103247A1 (zh) 多磁隙多线圈内磁式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40545A1 (zh) 发声器件
JP2022524229A (ja) 平衡振動システム
CN207039884U (zh) 双音圈双磁路分音喇叭
CN112383854B (zh) 发声装置
CN105187999A (zh) 瞬态响应灵敏的新型高保真低中高频扬声器
CN104581579A (zh) 改进型小体积受话器
CN109819380A (zh) 一种用于等磁式扬声器的隐形磁铁结构
CN204859551U (zh) 瞬态响应灵敏的新型高保真低中高频扬声器
WO2020181893A1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CN206575598U (zh) 一种发声器
JP2010213250A (ja) スピーカまたはイヤホーンまたはヘッドホーン。
CN201226595Y (zh) 动磁式骨传导音频换能器
CN202121770U (zh) 功放输出驱动与感应电压驱动复合型全频扬声器
CN209057358U (zh) 一种扬声器磁钢
CN204090134U (zh) 一种动铁喇叭的磁路系统
CN203933894U (zh) 一种头戴式平板耳机
CN102833655B (zh) 一种喇叭
CN210381287U (zh) 高效全频喇叭
CN218473374U (zh) 一种双磁路双单元扬声器
CN204442683U (zh) 改进型小体积受话器
CN204442682U (zh) 新型小体积受话器
CN202750224U (zh) 一种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