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5586B -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5586B
CN110555586B CN201910663114.7A CN201910663114A CN110555586B CN 110555586 B CN110555586 B CN 110555586B CN 201910663114 A CN201910663114 A CN 201910663114A CN 110555586 B CN110555586 B CN 110555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hotspot
hot spot
target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31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5586A (zh
Inventor
尹文君
汤宇佳
田启明
何苗
谢保国
徐炜达
程文晨
邹克旭
张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gsh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ngsh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ngsh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ngsh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31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5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5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5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可以解决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时,监测成本高、管理方法不集中、监测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中方法包括: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从各个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获取所述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本申请使用与对生态环境的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植被破坏、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日益加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破坏的监管也不到位,不及时。
当前,现有技术中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方法有:
1、利用卫星等数据对地面进行分析,获得生态破坏的潜在行为,并根据无人机和地面调查的方法,进行确认。然而这类方法,会增大应用成本,提高监测风险,且监测范围受限,不适用于大面积监测,进而容易导致环境监管不集中,无普适性。
2、基于行政区域的管理方法,在每个行政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大量的巡查人员进行巡查,监督破坏行为,或者通过民众举报等方式来发现问题,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浪费人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时,监测成本高、管理方法不集中、监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从各个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
获取所述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筛选模块,用于从各个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监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包括生态监测设备、存储设备、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设备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读指令时控制所述生态监测设备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与目前卫星普查、人力巡查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可在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后,从划分后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通过对热点网格内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对比,确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是否异常,进而起到对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的目的。本申请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管,准确筛选出重点污染区域,缩小监管区域,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时效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地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针对目前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时,监测成本高、管理方法不集中、监测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其中,预设尺寸规则为将待监测区域均匀划分成多个预设尺寸大小的网格单元,预设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先设定。
102、从各个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确定热点网格预设数量的方法可为,设定预设筛选比例,其中,预设筛选比例对应热点网格数量与所有网格单元的数量比值,在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后,即可根据所有网格单元的数量以及预设筛选比例进一步计算出应该提取的热点网格的数量。
例如,确定将待监测区域共划分为100个网格单元,且获取关于热点网格的预设比例为10%,则可确定出待筛选出的热点网格数量为:100*10%=10。
103、获取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其中,生态环境数据可包括林地、水资源、土壤、大气等不同指标的环境数据,获取热点网格内生态环境数据的目的是,通过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数据,排查待监测区域是否存在生态环境异常。
104、依据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通过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时,可将获取到的数据与环境标准值进行对比,进而检测出生态环境的当前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与目前卫星普查、人力巡查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可在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后,从划分后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通过对热点网格内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对比,确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是否异常,进而起到对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的目的。本申请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管,准确筛选出重点污染区域,缩小监管区域,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时效性。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例如,设定预设尺寸为3公里*3公里,则可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3公里*3公里的网格单元。
202、基于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
对于本实施例,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实施例步骤202具体可以包括:计算待监测生态指标在网格单元中的空间占比;将空间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热点网格。
其中,生态环境资源分布具体是指林地指标、水提指标、土壤指标、大气指标等多个待监测生态指标在待监测区域中的分布情况,可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筛选,通过卫星数据确定地面生态环境资源的分布,在进行第一热点网格的筛选时,可筛选出包含待检测生态指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待检测生态指标在网格单元中的空间占比越高,越具有监测价值,相应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配置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例如,将监测区域均匀划分为a、b、c、d、e五个网格单元,且计算出待监测生态指标在这五个网格单元中的空间占比分别为:20%、50%、78%、83%、41%,若设定第一预设阈值为60%,则需要将这五个网格单元中的空间占比与60%进行比较,进一步可提取出c、d这两个网格单元作为第一热点网格。
203、基于生态破坏行为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
对于本实施例,相应的,为了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实施例步骤203具体可以包括:获取各个网格单元内对应生态破坏行为的统计数量;将统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二热点网格。
其中,生态破坏行为可包括森林砍伐、偷开采矿、工厂废气排放超标、污水排放等,具体可通过政府提供的执法数据以及行业的上报数据等多个途径来统计出在历史时间段内各个网格单元中出现生态破坏行为的累计数量。因生态破坏行为直接关联当地的生态环境,故当同一网格单元内出现生态破坏行为的累计次数越高,说明该网格单元为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发地,从而需要重点监管;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监测需求进行预先设定。
例如,将监测区域均匀划分为a、b、c、d、e五个网格单元,提取出最近五年内a、b、c、d、e这五个网格单元中出现生态破坏行为的累计数量分别为:10、29、37、4、52,若设定第二预设阈值为5,则需要将生态破坏行为的累计数量超过5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二热点网格,进一步可将a、b、c、e这四个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二热点网格。
204、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
对于本实施例,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实施例步骤204具体可以包括: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兴趣点POI数据并标记位置坐标;计算各个网格单元中对应位置坐标的密集度;将密集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三热点网格。
其中,兴趣点POI数据是指工业热点分布的数据点,可从互联网上抓取得到,兴趣点POI数据具体可包括:学校,商铺、工厂、垃圾站等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点。当网格单元中存在兴趣点POI数据越多时,可说明人类活动越密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可能越大,需要重点监测;第三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监测需求进行预先设定。
例如,将监测区域均匀划分为a、b、c、d、e五个网格单元,提取出最近五年内a、b、c、d、e这五个网格单元中包含兴趣点POI数据的个数分别为:6、3、11、1、17,若设定第三预设阈值为6,则需要将包含兴趣点POI数据个数超过6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三热点网格,进一步可将a、c、e这三个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三热点网格。
205、依据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
对于本实施例,相应的,为了基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筛选出最终需要进行生态监测的目标热点网格,实施例步骤205具体可以包括:为同时属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一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同时属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两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二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属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一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三选用优先级标识;若确定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则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网格单元,将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若确定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第一数量对应预设数量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若确定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及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加和小于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及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第三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第二数量对应预设数量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及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为所有的网格单元进行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的重复筛选后,可根据筛选情况确定各个网格单元的优先级,当同一个网格单元被先后筛选为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时,则可为该网格单元配置第一选用优先级;当同一个网格单元被先后筛选为第一热点网格和第二热点网格、或被筛选为第一热点网格及第三热点网格、或被筛选为第二热点网格和第三热点网格时,则可为该网格单元配置第二选用优先级;当网格单元仅被筛选为第一热点网格或第二热点网格或第三热点网格时,则可为该网格单元配置第三选用优先级。进而从配置为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的网格单元中,筛选需要监测的目标热点网格。对于未配置任何优先级的网格单元,被视为出现生态环境异常的概率较小,故为了节省监测成本,不参与后续目标热点网格的筛选及检测。在筛选目标热点网格时,由于第一选用优先级高于第二选用优先级和第三选用优先级,而第二选用优先级又高于第三选用优先级,故需要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优先筛选目标热点网格。当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小于需要筛选的设定数量时,在将全部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后,需要再从标识为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出一定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以使筛选出的目标热点网格符合筛选数量要求;同理,当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和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总数仍然小于需要筛选的设定数量时,需要从标识为第三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补齐,使最终筛选出的目标热点网格数量等于预设筛选数量。
例如,基于实施例步骤202、203、204中的实例,将监测区域均匀划分为a、b、c、d、e五个网格单元,若提取出第一热点网格为网格单元c、d,提取出第二热点网格为网格单元a、b、c、e,提取出第三热点网格为网格单元a、c、e。则可根据重合度情况配置选用优先级,因三个热点网格中均存在网格单元c,则可为网格单元c配置第一选用优先级;因网格单元a、e均重复出现于第二热点网格和第三热点网格中,故可为网格单元a、e配置第二选用优先级;为只出现一次的网格单元b、d配置第三选用优先级。当需要筛选出目标热点网格的数量为1时,可直接将第一选用优先级中的网格单元c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当需要筛选出目标热点网格的数量为2时,在将网格单元c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之后,可从第二选用优先级中的网格单元a、e里筛选出一个作为另一个目标热点网格;当需要筛选出目标热点网格的数量为4时,在将第一选用优先级和第二选用优先级中的网格单元c、a、e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之后,可从第三选用优先级中的网格单元b、d里筛选出一个作为另一个目标热点网格。
对于本实施例,为了在减少监测工作量的同时提高监测效率,故在确定热点网格时需要从多个维度均衡考虑,进而保证监测的全面性。在本申请中,提取影响生态环境较大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生态破坏行为、兴趣点POI数据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热点网格的筛选,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还可添加其他相关维度进行更加全面的筛选,如环境污染数据、气象数据等,筛选方式与本方案等同,在此不再赘余。
206、获取各个目标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筛选出目标热点网格后,需要获取目标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以便动态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状态。
207、监测生态环境数据中的各项生态指标并按预设周期定时提取对应的生态指标值。
其中,生态指标可包括林地、水资源、土壤、大气等多个方面;预设周期可根据实际监测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可设定预设周期为10分钟,则生态监测设备会每10分钟更新目标热点网格内的各个生态指标值。
208、将生态指标值分别与对应同种生态指标的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
其中,预设标准值为判定当前更新出的生态指标值是否影响生态环境稳定或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设标准值可对应生态指标正常的国家标准值,也可将周围环境对应该生态指标的平均值。若确定监测出的生态指标值大于预设标准值,则可判定该生态指标异常;若确定监测出的生态指标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标准值,则可判定该生态指标正常。
209、若确定各个目标热点网格中不存在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预设标准值的生态指标,则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符合标准。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确定每一个目标热点网格中的各个生态指标均不存在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预设标准值的情况,则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符合标准,反之,则存在异常。
210、若确定各个目标热点网格中存在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预设标准值的生态指标,则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
相应的,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在监测出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时,输出提示信息,以便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排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依据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之后,还可包括:提取不符合标准的异常目标热点网格;输出包含异常目标热点网格的报警信息。
其中,报警信息可包括文字报警信息、图片报警信息、音频报警信息、视频报警信息、灯光报警信息、震动报警信息等。可通过音频、视频、或文字等多种形式,将异常目标热点网格的检测结果输出。
通过上述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可在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后,在所有网格单元中重复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并依据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配置用于筛选目标热点网格的第一选用优先级、第二选用优先级、第三选用优先级。根据待筛选数量逐级确定出所有的目标热点网格后,将目标热点网格内生态环境数据中的各项生态指标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当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时,输出包含异常目标热点网格的报警信息,以通知环保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检查,起到提示目的。本申请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管,准确筛选出重点污染区域,缩小监管区域,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时效性以及复用性,且能降低监测成本。
进一步的,作为图1和图2所示方法的具体体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划分模块31、筛选模块32、获取模块33、监测模块34。
划分模块31,可用于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筛选模块32,可用于从各个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
获取模块33,可用于获取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监测模块34,可用于依据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从各个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筛选模块32,具体可用于基于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基于生态破坏行为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从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依据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
相应的,为了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筛选模块32,具体可用于计算待监测生态指标在网格单元中的空间占比;将空间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热点网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筛选模块32,具体可用于获取各个网格单元内对应生态破坏行为的统计数量;将统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二热点网格。
相应的,为了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筛选模块32,具体可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兴趣点POI数据并标记位置坐标;计算各个网格单元中对应位置坐标的密集度;将密集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三热点网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依据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筛选模块32,具体可用于为同时属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一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同时属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两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二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属于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一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三选用优先级标识;若确定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则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网格单元,将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若确定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第一数量对应预设数量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若确定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及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加和小于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及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第三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第二数量对应预设数量与标识为第一选用优先级及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
相应的,获取模块33,具体可用于获取各个目标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监测模块34,具体可用于监测生态环境数据中的各项生态指标并按预设周期定时提取对应的生态指标值;将生态指标值分别与对应同种生态指标的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若确定各个目标热点网格中不存在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预设标准值的生态指标,则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符合标准;若确定各个目标热点网格中存在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预设标准值的生态指标,则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在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时,输出提示信息,如图4所示,本装置还包括:提取模块35、输出模块36。
提取模块35,用于提取不符合标准的异常目标热点网格;
输出模块36,用于输出包含异常目标热点网格的报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它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至图2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1、图2所示的方法,以及图3、图4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生态监测设备、存储设备、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设备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读指令时控制所述生态监测设备实现上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判定机床限位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该实体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在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后,在所有网格单元中重复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并依据第一热点网格、第二热点网格、第三热点网格配置用于筛选目标热点网格的第一选用优先级、第二选用优先级、第三选用优先级。根据待筛选数量逐级确定出所有的目标热点网格后,将目标热点网格内生态环境数据中的各项生态指标监测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当判定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时,输出包含异常目标热点网格的报警信息,以通知环保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检查,起到提示目的。本申请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管,准确筛选出重点污染区域,缩小监管区域,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时效性以及复用性,且能降低监测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从各个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包括:基于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基于生态破坏行为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依据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包括:为同时属于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一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同时属于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两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二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属于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一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三选用优先级标识;若确定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则从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网格单元,将所述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若确定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所述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所述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对应所述预设数量与所述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若确定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及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加和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及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所述第三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所述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所述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所述第二数量对应所述预设数量与所述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及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
获取所述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包括:将获取到的所述生态环境数据与环境标准值进行对比,进而检测出生态环境的当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包括:
计算待监测生态指标在所述网格单元中的空间占比;
将所述空间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热点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破坏行为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网格单元内对应生态破坏行为的统计数量;
将所述统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二热点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包括:
获取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兴趣点POI数据并标记位置坐标;
计算各个所述网格单元中对应所述位置坐标的密集度;
将所述密集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三热点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目标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所述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包括:
监测所述生态环境数据中的各项生态指标并按预设周期定时提取对应的生态指标值;
将所述生态指标值分别与对应同种生态指标的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
若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热点网格中不存在所述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所述预设标准值的生态指标,则判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符合标准;
若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热点网格中存在所述生态指标值大于对应所述预设标准值的生态指标,则判定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之后,具体还包括:
提取不符合标准的异常目标热点网格;
输出包含所述异常目标热点网格的报警信息。
7.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尺寸规则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
筛选模块,用于从各个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预定数量个热点网格,包括:基于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热点网格;基于生态破坏行为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热点网格;基于兴趣点POI数据从所述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三热点网格;依据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确定出预设数量个目标热点网格,包括:为同时属于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一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同时属于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两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二选用优先级标识;为属于所述第一热点网格、所述第二热点网格、所述第三热点网格中任一项的网格单元配置第三选用优先级标识;若确定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则从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网格单元,将所述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若确定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一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所述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所述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对应所述预设数量与所述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若确定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及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加和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及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确定为第一目标网格单元,从标识为所述第三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中筛选出第二数量个第二目标网格单元,将所述第一目标网格单元及所述第二目标网格单元确定为目标热点网格,其中,所述第二数量对应所述预设数量与所述标识为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级及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级的网格单元数量之间的差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热点网格内的生态环境数据;
监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生态环境数据监测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包括:将获取到的所述生态环境数据与环境标准值进行对比,进而检测出生态环境的当前状态。
8.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装置,包括生态监测设备、存储设备、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设备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读指令时控制所述生态监测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
CN201910663114.7A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555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3114.7A CN110555586B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3114.7A CN110555586B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586A CN110555586A (zh) 2019-12-10
CN110555586B true CN110555586B (zh) 2023-07-14

Family

ID=6873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3114.7A Active CN110555586B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5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7717B (zh) * 2019-12-17 2020-05-12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格化大气污染强度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42812B (zh) * 2022-04-27 2024-03-29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低空星座的多源遥感物探数据一体化探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9804A (zh) * 2018-01-10 2018-05-08 海口金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网格化监察管理平台
CN109900242A (zh) * 2019-04-08 2019-06-18 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国流域生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4032A (ja) * 2005-03-02 2006-09-1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環境リスク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462702A (zh) * 2014-12-18 2015-03-25 宁夏大学 区域经济、污染、环境三维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516168A (zh) * 2017-08-28 2017-12-26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CN109543935A (zh) * 2018-10-09 2019-03-29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热点网格的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CN109544427B (zh) * 2018-11-19 2024-01-16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9657995A (zh) * 2018-12-24 2019-04-19 恒瑞通(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境网格监管热点指数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9804A (zh) * 2018-01-10 2018-05-08 海口金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网格化监察管理平台
CN109900242A (zh) * 2019-04-08 2019-06-18 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国流域生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codify - An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and space hazar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SN and IoT technology;Vidakis, Nikolas .et;《22ND PAN-HELLEN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PCI 2018)》;全文 *
东江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承载力分析;陈向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全文 *
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李国煜;林丽群;伍世代;王强;;地域研究与开发(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586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9959B (zh) 一种数据的态势感知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KR20210019564A (ko) 운영 유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555586B (zh) 一种基于热点网格的生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2669190B (zh) 污染源异常排放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0727717A (zh) 网格化大气污染强度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89974A (zh) 基于车辆历史行驶数据追踪车辆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90111B (zh) 臭氧生成高值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170980B (zh) 一种基于卫星影像识别的输气管道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方法
CN109213840B (zh) 基于多维特征深度学习的热点网格识别方法
CN116228501B (zh) 排污超标区域行业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468169A (zh) 基于站点状态的运维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399537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警情时空预测方法
CN115658443B (zh) 一种日志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13295589B (zh) 一种扬尘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89182B (zh) 电厂等级保护自动测评装置的检测评分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5791263A (zh) 一种信息安全风险预警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13610008B (zh) 获取渣土车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38604B (zh) 空间环境风险指标的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00114B (zh) 无组织排放源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372497A (zh) 多模态安全数据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
CN113706834A (zh) 超标违排报警的实时推送提醒系统及其推送方法
CN113590663A (zh) 一种环境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678581A (zh) 环境污染源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KR101852129B1 (ko) 환경공간정보 및 빅데이터 중 텍스트마이닝을 활용한 환경연구 분석 시스템
CN112557605B (zh) 应用于钢铁厂区的污染排放源识别方法、装置及可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70 Beijing Fengtai Auto Museum West Road No. 8 Courtyard 1 Building 6 Floor 60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Yingshi Rui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Beijing Fengtai Auto Museum West Road No. 8 Courtyard 1 Building 6 Floor 60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INSIGHTS VALUE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