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1675B -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1675B
CN110551675B CN201810563286.2A CN201810563286A CN110551675B CN 110551675 B CN110551675 B CN 110551675B CN 201810563286 A CN201810563286 A CN 201810563286A CN 110551675 B CN110551675 B CN 110551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modification
cells
modifier
cell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32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1675A (zh
Inventor
杜亚楠
齐春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632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16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4035 priority patent/WO20192330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1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1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1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1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006Modification of the membrane of cells, e.g. cell deco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12N5/0662Stem cel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将修饰物连接到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底物蛋白上;所述修饰物上含有谷氨酰胺残基;所述底物蛋白上含有赖氨酸残基。本发明开发了一种依据天然酶促反应的精确可控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该平台以细胞功能改善为导向,以不改变细胞自身生理特性为前提,以细胞基础研究和细胞治疗为出口,以功能片段的多样可变性为媒介,以操作简单、反应快速和可重复性高为特点,为药物研发、细胞治疗和基础研究等再生医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Description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报道的细胞修饰有:1、条件刺激;2、基因改造;3、细胞膜修饰三种方法。
条件刺激主要是指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因素对细胞实施刺激,使细胞对特定刺激做出反馈。如低氧培养、药物干预、生长因子诱导等,有利于细胞上调某些靶向分子的表达,以实现改变细胞特性的目的。但是这类刺激会导致细胞在整体基因和表观遗传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不可控的变化,因此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预刺激细胞分化的同时会使其免疫原性大幅度提高,如果用于细胞治疗可能导致细胞植入后治疗效果不佳;其次,特殊物理条件的实现一般都需要特殊设备才能完成,设备的不同导致精确性存在误差,因此会造成不同的操作者间可重复性差,对广泛应用造成限制;第三,化学刺激物,主要以药物、生长因子为主,异种蛋白的引入会使细胞获得免疫原性,如果进入人体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如白介素6残留是造成细胞植入后发热,呕吐,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的主要原因。而药物残留更是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
基因改造是通过给细胞导入某些具有特定靶向性的分子的外源基因从而使细胞膜表面获得被特异性分子识别的能力。如目前临床在使用的通过基因编辑方法获得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虽然基因修饰成功对细胞表位进行了改造,而且对细胞的靶向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基因改造所面临的问题是转染率低,脱靶率高,及基因毒性等。而更为重要的是不同载体的装载能力,有效性,可操控性,新导入异种基因的相融性等都存在差异。就现有的实验数据表明,无论是病毒性或非病毒性转染,都不能既保证细胞活性和分化能力,又保证比较高效稳定的转染。
细胞膜工程是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利用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对细胞膜进行目的分子的修饰,使被修饰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特性发生变化,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细胞治疗中的靶向归巢问题。现有的最常规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主要是化学法,但是化学修饰发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多步操作才能将多肽等连接在细胞膜上,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细胞活性产生,而且其最明显的缺点就是连接底物的随机性。物理方法目前主要是依据细胞膜与修饰物的相似相容原理完成,使修饰物嵌合在细胞膜上,此种方法中修饰目的物的处理要求较高,而且修饰之后长期存在于细胞膜上,半衰期较长。而现有的生物法修饰主要针对某种特定细胞的特定酶分子进行,不具有普适性。
总体而言,目前细胞修饰的方法主要采取以上措施,能够解决一部分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个体化精准医疗的追求更是要求一种普适性的修饰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患者做出修饰调整。因此一种操作过程快速简单,质量容易控制,对细胞无损伤,代谢产物无毒害的细胞修饰方法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以弥补基础研究和细胞治疗中细胞在靶向治疗、粘附、迁移、增殖、分化、抗药性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能不足。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系一种细胞膜工程手段,用于改变细胞膜表面特性。该修饰方法以细胞天然存在的酶促反应——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多肽/蛋白聚合反应为依据,在不改变被修饰细胞生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细胞膜表面目的物的连接,以实现特定目的。谷氨酰胺转氨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大分子,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转氨酶,在细胞的生殖代谢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催化原理是谷氨酰胺转氨酶能够催化含有谷氨酰胺和赖氨酸的多肽/蛋白发生脱氨基作用,从而使两段多肽/蛋白发生共价连接。其具体反应过程分为两步:一、在钙离子存在下,谷氨酰胺转氨酶酶促功能区Cys277-his335-Asp358处于激活状态,激活的谷氨酰胺转氨酶识别谷氨酰胺,并催化自身赖氨酸与识别的谷氨酰胺发生脱氨基反应而形成二聚中间体;二、中间体在遇到其他含有赖氨酸的底物时,发生转氨基作用,将谷氨酰胺转移至赖氨酸底物上,并游离出谷氨酰胺转氨酶,从而完成多肽/蛋白分子间的化学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将修饰物连接到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底物蛋白上;所述修饰物上含有谷氨酰胺残基;所述底物蛋白上含有赖氨酸残基。
进一步地,所述修饰物包含修饰区和功能区。所述修饰区上含有谷氨酰胺残基,以满足被细胞膜表面上谷氨酰胺转氨酶识别并催化聚合反应的需求(即所述修饰区用于与所述底物蛋白上的赖氨酸残基连接)。所述功能区为能够与氨基酸相连的分子,用于赋予所述靶细胞新的性能,可根据修饰后不同的目的进行合适的改变。所述功能区可以是蛋白、多肽序列,DNA序列,糖链,脂质,有机化学分子等任何可以与氨基酸相连的分子。
进一步地,所述靶细胞可为能够表达或者经过诱导表达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细胞。
如,所述靶细胞为间质细胞、内皮细胞或免疫细胞。
更进一步地,所述间质细胞可为间充质干细胞;所述内皮细胞可为血管内皮细胞;所述免疫细胞可为白细胞、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
更加具体的,所述靶细胞可为以下任意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宫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少突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骨软骨原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纤维细胞,干细胞,干细胞分化来源细胞,肝脏细胞,癌细胞等以及经过诱导可表达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细胞。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为“一步细胞膜修饰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a1)根据修饰目的确定所述修饰物的所述功能区和所述修饰区,并合成所述修饰物。
其中,所述功能区的作用主要分为增强细胞某方面功能(如细胞治疗中靶向序列的加入)和降低细胞某方面功能(如克服细胞表面分子与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根据修饰后的目的,所述功能区可以选择蛋白、多肽序列,DNA序列,糖链,脂质,有机化学分子等任何一种。
所述修饰区主要有两方面功能,一是与细胞膜发生共价连接,这一部分序列要求含有谷氨酰胺残基;二是控制修饰物整体特性,如长度,分子量大小,电性,亲疏水性等,这一部分序列可以根据修饰的不同目的进行调整。
(a2)用基础细胞培养基对所述修饰物进行稀释,使所述修饰物在稀释液中的浓度为0.1mM-100mM(如0.1mM到10mM,进一步如1-5mM),并调整pH到7.4-7.6,得到修饰工作液。
(a3)将所述靶细胞悬浮于所述修饰工作液中,37℃条件下,孵育5-40分钟(如5-35分钟,进一步如15-25分钟)。在此期间保证细胞悬浮状态,可以通过摇床,涡旋仪等实现。
进一步地,步骤(a3)中,将所述靶细胞悬浮于所述修饰工作液中,其中所述靶细胞的含量为105-106个/mL(如105个/mL)。
另外,在步骤(a3)之后,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将孵育液离心(如1000g离心5分钟),去掉所述修饰工作液;然后用HBSS冲洗修饰后的所述靶细胞;再离心(如1000g离心5分钟),去掉清洗液。其中HBSS冲洗-离心的步骤可以重复进行。
在得到修饰完成的细胞后,根据修饰目的进行质量评价,然后进行后续实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靶细胞具体为脂肪来源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所述修饰物为FITC标记的多肽GQLKHLEQQEG(SEQ ID No.1),其中所述修饰区为GQLKH;所述功能区为LEQQEG。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利用前文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修饰后细胞。
第三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如下任一应用:
(A1)前文所述方法在改变细胞膜表面特性中的应用;
(A2)前文所述方法在调控(如提高)细胞靶向性、细胞粘附性、细胞迁移能力、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分化能力和/或细胞抗药性等方面中的应用;
(A3)前文所述修饰后细胞在制备用于细胞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步细胞膜修饰法”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1、方法步骤简短,操作方便,可重复性高。
2、操作周期短,便于与其他实验或操作连续进展而不影响细胞存活状态。
3、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都是常规细胞培养设备,不需特殊设备。
4、修饰的目的物可根据目的不同进行大范围调整与规划,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应用需求(即修饰目的物的普适性,例如蛋白、多肽序列,DNA序列,糖链,脂质,有机化学分子等任何可以与氨基酸相连的分子)。
5、谷氨酰胺转氨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多种细胞的蛋白质分子,该方法可以修饰的细胞类型繁多,只要细胞表达或者经过诱导表达谷氨酰胺转氨酶即适用于此一步法细胞膜修饰(即修饰细胞的多样性,例如以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任何表达或者诱导表达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细胞)。
6、该方法利用天然存在的酶促反应进行目的物的连接,不会对细胞本身特性造成伤害。
7、对修饰细胞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针对特定病患提取其自身细胞进行修饰后回输,能够满足精准医疗的需求。
8、同时这种修饰方法可以精确控制修饰时间、浓度等参数,使功能片段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合适的覆盖率,从而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降低修饰物的无效率。
因此,本发明开发了一种依据天然酶促反应的精确可控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该平台以细胞功能改善为导向,以不改变细胞自身生理特性为前提,以细胞基础研究和细胞治疗为出口,以功能片段的多样可变性为媒介,以操作简单、反应快速和可重复性高为特点,为药物研发、细胞治疗和基础研究等再生医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细胞膜修饰的基本原理:在细胞膜上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修饰物通过谷氨酰胺与细胞膜发生共价连接。
图2为不同浓度目的物修饰在细胞膜表面(反应时间为25分钟)。(a)为不同多肽浓度修饰后的荧光图片;(b)为不同浓度修饰后细胞进行流式分析;(c)为对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其中,“X”即表示mM)。其中,iMSC是指谷氨酰胺转氨酶被抑制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即细胞中不再含有催化细胞修饰的酶分子,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0.5μg/ML胱胺诱导24小时实现。
图3为不同时间目的物修饰在细胞膜表面(修饰物浓度为1mM)。(a)为不同修饰时间修饰后的荧光图片;(b)为不同时间修饰后细胞进行流式分析;(c)为对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其中,iMSC是指谷氨酰胺转氨酶被抑制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即细胞中不再含有催化细胞修饰的酶分子,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0.5μg/ML胱胺诱导24小时实现。
图4为修饰后不同时间目的物在细胞膜上的残留量测定结果。(a)为修饰后不同时间点目的物在细胞膜上的残留量测定结果;(b)为流式分析多肽在细胞上残留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5为修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为不同多肽修饰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修饰物浓度为1mM,修饰时间为25分钟);(b)为不同时间,浓度为1mM的功能多肽修饰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图6为修饰对细胞功能的影响。(a)为修饰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其中,MSC即是脂肪来源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fMSC是指功能多肽修饰的MSC,cMSC是指对照多肽修饰的MSC。(b)为修饰对细胞基因的影响。
以上各图中的所涉及的对照组(Neg)均为未做任何修饰的细胞,即脂肪来源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实验所用试剂和材料:
(1)培养基及相关试剂:磷酸盐缓冲液(PBS),胎牛血清(FBS),青霉素/链霉素,HBSS,0.25%胰蛋白酶均为加拿大Wisent公司产品;人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为中国武汉维诺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美国Biomol公司产品;谷氨酰胺转氨酶抑制剂cystamine(胱胺)为sigma公司产品。
(2)生物实验试剂:TriZol,Hoechst 33342,过硫酸铵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Calcein-AM和Propidiumiodide(PI)为日本Wako公司产品,细胞膜染料Cell PlasmaMembrane Staining Kit为abcom公司产品,4%组织细胞固定液为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3)分子实验试剂:First-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SYBR Green II,RNase抑制剂、Oligo(dT)和10mM dNTP均为中国Takara公司产品;提取RNA所用的无霉无菌离心管和枪头为Life Technologies公司产品。
(4)引物合成与测序服务:由中国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引物合成服务(表1)。
(5)多肽合成:由上海淘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表1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到引物序列
引物 上游(5’-3’) 下游(5’-3’)
GAPDH GGTCACCAGGGCTGCTTTTA GGATCTCGCTCCTGGAAGATG
OCT4 CGACCATCTGCCGCTTTGAG CCCCCTGTCCCCCATTCCTA
SOX2 TGGACAGTTACGCGCACAT CGAGTAGGACATGCTGTAGGT
Nanog TTTGTGGGCCTGAAGAAAACT AGGGCTGTCCTGAATAAGCAG
VEGF TCGGGCCTCCGAAACCATGA CCGTCCTCGGCTTGTCACATCT
HGF GGTGTCATTGTTCCTGGTCGTG CAGTTGTATTGGTGGGTGCTTC
bFGF GGCTTCTTCCTGCGCATCCAT GGTAACGGTTAGCACACACTCCTTT
EGF TCCTCACCCGATAATGGTGGA CCAGGAAAGCAATCACATTCCC
PDGFbb GCACACGCATGACAAGACGGC AGGCAGGCTATGCTGAGAGGTCC
IL-6 ACTCACCTCTTCAGAACGAATTG CCATCTTTGGAAGGTTCAGGTTG
IL-8 CTG GCC GTG GCT CTC TTG CCT TGG CAA AAC TGC ACC TT
实施例1、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
本发明细胞膜修饰的基本原理:在细胞膜上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修饰物通过谷氨酰胺与细胞膜发生共价连接(图1)。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靶细胞和修饰物具体如下:
靶细胞:脂肪来源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修饰物:FITC标记的多肽GQLKHLEQQEG(SEQ ID No.1,即功能多肽),其中修饰区为GQLKH;功能区为LEQQEG。对照多肽为GNLRHLENNEG,其中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底物氨基酸残基被替换为N和R,使多肽不再具备被谷氨酰胺转氨酶识别的能力,对照多肽用以排除多肽自身特性对修饰效果的影响。
修饰目的:将修饰物连接在细胞膜表面。
(1)细胞修饰:FITC标记的功能多肽以系列浓度(参见图2)溶解在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培养基中(pH 7.4-7.6),与消化后的间充质干细胞以细胞终浓度105个/mL在37℃条件下反应相应时间(参见图3),反应过程保证细胞不会聚集(可以通过摇床,涡旋仪等实现)。离心(1000g离心5分钟)去掉修饰工作液,用HBSS清洗3次,离心(1000g离心5分钟)去掉清洗液,将细胞重悬于HBSS中,完成细胞修饰。
(2)修饰完成的细胞直接进行流式分析,用于表征细胞上的多肽量,如图2中(b)和图3中(b);也可以用酶标仪读取10000个细胞的总荧光值,然后除以细胞数目得到平均每个细胞的荧光强度,如图2中(c)和图3中(c)。
(3)修饰完成的细胞用组织固定液固定,按照细胞膜染料Cell Plasma MembraneStaining Kit产品说明书染细胞膜和细胞核,染色后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成像,如图2中(a)和图3中(a)。
图2和图3所示结果表明修饰物在细胞膜上的修饰量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即修饰时间越长,或者修饰物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修饰物与细胞膜表面的连接,但是当浓度过高(10mM)或时间过长(35分钟)时修饰物被内吞进细胞内部,反而造成细胞膜上残存量不足,因此根据修饰物不同,选择合适的修饰时间和修饰浓度。
(4)修饰完成的细胞重新种回细胞培养皿中,分别在修饰后的0h,6h,12h,24h,48h重新消化细胞得到细胞悬液,同步骤(2)操作相同,分别进行流式分析和酶标仪分析,得到多肽在细胞膜上的残留定量分析,如图4中(a)和(b)。
图4所示结果表明修饰物在6小时之内迅速降解,不影响细胞长期功能和表型的表现。
(5)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功能多肽和对照多肽修饰后的间充质干细胞重新种回细胞培养皿中,分别在修饰后4h(0d)、1d、2d进行细胞计数,确定不同多肽修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如图5中(a),以及不同时间功能多肽修饰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如图5中(b)。
图5所示结果表明修饰物的种类和修饰时间对细胞增殖能力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该修饰方法不会对细胞增殖造成不良影响。
(6)修饰后的细胞重新种回细胞培养皿中6h后,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细胞活/死染色,后计算活细胞与死细胞数目比值,确定细胞修饰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如图6中(a)。
图6中(a)所示结果表明修饰物修饰后不会对细胞活性造成影响。
(7)修饰后的细胞提取细胞RNA后进行逆转录得到cDNA,然后进行RT-PCR对干性维持,生长因子分泌,抗炎因子分泌功能等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表征(用于检测的目标基因以及所用引物如表1所示,GAPDH为内参),如图6中(b)。
图6中(b)所示结果表明修饰物修饰后不会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干性维持,生长因子分泌,抗炎因子分泌功能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一步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能够有效的将修饰物修饰在细胞膜表面,并且能够进行修饰物浓度和修饰时间的调整,同时能过根据修饰目的的不同对修饰物进行“量身定制”,该修饰方法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活性、基因表达均不产生显著性影响,有利于细胞的后期利用,为再生医学和细胞基础研究提供一种改善或弥补细胞功能不足的技术平台。
<110> 清华大学
<120>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130> CGGNQALN186020
<160> 1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1
<212> PRT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Gly Gln Leu Lys His Leu Glu Gln Gln Glu Gly
1 5 10

Claims (8)

1.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的非疾病诊断治疗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将修饰物连接到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底物蛋白上;所述修饰物上含有谷氨酰胺残基;所述底物蛋白上含有赖氨酸残基;
所述靶细胞为能够表达或经过诱导表达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细胞;
所述修饰物包含修饰区和功能区;所述修饰区上含有谷氨酰胺残基;
所述修饰区为GQLKH;所述功能区为LEQQEG;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根据修饰目的确定所述修饰物的所述功能区和所述修饰区,并合成所述修饰物;
(a2)用基础细胞培养基对所述修饰物进行稀释,使所述修饰物在稀释液中的浓度为0.1mM-5mM,并调整pH到7.4-7.6,得到修饰工作液;
(a3)将所述靶细胞悬浮于所述修饰工作液中,37℃条件下,孵育15-2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细胞为间质细胞、内皮细胞或免疫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将所述靶细胞悬浮于所述修饰工作液中,其中所述靶细胞的含量为105-106个/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孵育液离心,去掉所述修饰工作液;然后用HBSS冲洗修饰后的所述靶细胞;再离心,去掉清洗液。
5.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修饰后细胞。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方法在制备用于改变细胞膜表面特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方法在制备用于调控细胞靶向性、细胞粘附性、细胞迁移能力、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分化能力和/或细胞抗药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5所述修饰后细胞在制备用于细胞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810563286.2A 2018-06-04 2018-06-04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Active CN110551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286.2A CN110551675B (zh) 2018-06-04 2018-06-04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PCT/CN2018/114035 WO2019233032A1 (zh) 2018-06-04 2018-11-06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286.2A CN110551675B (zh) 2018-06-04 2018-06-04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1675A CN110551675A (zh) 2019-12-10
CN110551675B true CN110551675B (zh) 2021-05-11

Family

ID=68735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3286.2A Active CN110551675B (zh) 2018-06-04 2018-06-04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1675B (zh)
WO (1) WO20192330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7116B (zh) * 2022-04-13 2024-03-1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4014A1 (ja) * 2016-07-01 2018-01-04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トランスグルタミナーゼ活性を有する組換えタンパク質
CN107916260A (zh) * 2017-09-29 2018-04-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水凝胶包裹单细胞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1299A4 (en) * 1999-01-22 2003-06-04 Smithkline Beecham Corp PROCESS OF LOCATION-SPECIFIC MARKING OF PROTEINS AND APPLICATIONS
CN104640990B (zh) * 2012-09-19 2017-12-26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使用必需基因作为标记并任选地将其再循环的细胞修饰方法
CN106754722A (zh) * 2016-11-10 2017-05-3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稳定表达牛胰蛋白酶原的Vero细胞系及其用途
CN107557337B (zh) * 2017-09-15 2020-06-26 山东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ror1安全型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免疫细胞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4014A1 (ja) * 2016-07-01 2018-01-04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トランスグルタミナーゼ活性を有する組換えタンパク質
CN107916260A (zh) * 2017-09-29 2018-04-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水凝胶包裹单细胞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ynurenine aminotransferase 3/glutamine transaminase L/cysteine conjugate beta-lyase 2 is a major glutamine transaminase in the mouse kidney;Cihan Yang等;《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Reports》;20161231;第8卷;第234-241页 *
Pathology-targeted cell delivery via injectable micro-scaffold capsule mediated by endogenous TGase;Chunxiao Qi等;《Biomaterials》;20170217;第126卷;第1-9页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细胞色素c赖氨酸残基的定点修饰;张宸等;《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1231;第37卷(第9期);第82-88页 *
超级黏合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研究进展;郭永等;《中国酿造》;20101231(第9期);第18-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1675A (zh) 2019-12-10
WO2019233032A1 (zh) 2019-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0578B1 (ko) 심혈관 증상의 치료에 지방조직-유래 세포를 사용하는 방법
US20050014255A1 (en) Stem cells for clinical and commercial uses
JP2009524425A (ja) 脂肪由来幹細胞を利用した成長因子の大量生産方法
KR101686315B1 (ko) 편도 유래 중간엽 줄기세포로부터 슈반 세포의 분화 방법
CN109689858A (zh) 用于产生具有体内血管形成能力的中胚层和/或内皮集落形成细胞样细胞的方法
WO2007010858A1 (ja) 骨格筋組織由来の単一細胞よりクローン化した多能性幹細胞
JP2005151907A5 (zh)
CN106754723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免疫细胞及其应用
Ha et al. Human dental pulp-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smooth muscle-like cells in vitro
CN111344392B (zh) 一种细胞诱导的方法
CN110551675B (zh) 谷氨酰胺转氨酶介导的细胞膜表面修饰方法
KR101389851B1 (ko) 신경능선줄기세포의 배양방법 및 그 용도
CN106701668B (zh) 间质干细胞、其纯株化扩张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56895B (zh)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人工多肽及其生物制品
AU2011239119A1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activity in human stem cell
CN111718898B (zh) 提高滑膜间充质干细胞逆境耐受性的方法及其试剂
CN111518774B (zh) 一种提高滑膜间充质干细胞逆境耐受性的方法及其试剂
WO2020190672A1 (en) Cardiomyocyte-derived exosomes inducing regeneration of damaged heart tissue
EP4031151A1 (en) Endothelial and smooth muscle like tissue produced from urine cells and uses related thereto
KR101925684B1 (ko) 줄기세포 치료제의 치료효과를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조성물
KR101950072B1 (ko) 줄기세포 치료제의 치료효과를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조성물
KR20190130394A (ko) 전구세포 배양액 및 다층 그래핀 필름을 포함하는 줄기세포 분화 촉진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EP2202295A1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monocyte-derived multipotent cell (momc)
WO2023286832A1 (ja) 血管内皮増殖因子(vegf)高発現ペリサイト様細胞の製造方法
WO2023286834A1 (ja) 血管内皮増殖因子(vegf)高発現ペリサイト様細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