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5876A - 导管 - Google Patents

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5876A
CN110545876A CN201780089653.3A CN201780089653A CN110545876A CN 110545876 A CN110545876 A CN 110545876A CN 201780089653 A CN201780089653 A CN 201780089653A CN 110545876 A CN110545876 A CN 110545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shaft
mesh member
tip
wire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96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雄太
塚本俊彦
泽田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Inte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Inte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Inte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Inte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5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58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09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 A61M25/0012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with embedded structures, e.g. coils, braids, meshes, strands or radiopaque c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82Catheter tip comprising a t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74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openable, closable, expandable or deformable
    • A61M2025/0079Separate user-activated means, e.g. guidewires, guide tubes, balloon catheters or sheaths, for sealing off an orifice, e.g. a lumen or side holes, of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82Catheter tip comprising a tool
    • A61M2025/0096Catheter tip comprising a tool being laterally outward extensions or tools, e.g. hooks or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025/0183Rapid exchange or monorail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93Catheter, guide wire or the like with means for holding, centering, anchoring or frictionally engaging the device within an artificial lumen, e.g. tub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经由网孔可靠地接入逆行性导丝的导管。本发明的导管(2)具备:网眼部件,其能够在径向上扩缩的管状;第一中空轴(120);前端片(130);引导膜(160),其配置于网眼部件(110),且前端位于前端片(130)的基端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之间;第二中空轴(240),其与前端片(130)连接,在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向基端侧突出设置,且基端位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与前端片(130)的基端之间;芯丝(250);以及保持部件(280),其观察横剖面时的形状为大致环状或者大致C形状,设于芯丝(250),且覆盖第二中空轴(240)。

Description

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
背景技术
作为除去慢性完全堵塞(CTO:Choronic total occlusion)那样的堵塞血管的堵塞物来改善血流的医疗器具,例如公知有如下医疗器具:在血管内的存在堵塞物的部位,为了除去上述堵塞部而使网眼状的编织线在径向上扩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能够回收除去的堵塞物的方式在网眼状的能够自己扩张的区域设置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堵塞物非常硬,因此用上述那样的医疗器具难以除去堵塞物的情况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也提出有如下技术:在使用顺行的导丝进行假腔扩张之后,经由该扩张的假腔来使逆行性导丝导通的技术;使网眼状的部件扩张并通过该网孔接入上述导丝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5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1-51742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南都伸介编“修订版切实掌握PCI的基础和技巧”羊土社、2016年2月25日、p.222-22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网眼状的部件扩张的情况下,有上述网眼状的部件在狭窄的血管内不能充分扩张的可能性,不能说能够可靠地接入逆行性导丝。
因此,也考虑做成以能够朝向径外侧按压网眼部件的内周的方式设置第二中空轴,且其基端能够从芯丝分离那样的结构,但有第二中空轴损伤设于网眼部件的引导膜、或者第二中空轴自身破损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那样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二中空轴不会损伤引导膜、或者能够防止第二中空轴自身破损的导管。
用于课题解决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
(1)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状的网眼部件,其能够在径向上扩缩;
第一中空轴,其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基端连接;
前端片,其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前端连接;
引导膜,其配置于上述网眼部件,且前端位于上述前端片的基端与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之间;
第二中空轴,其与上述前端片连接,在上述网眼部件的内侧的空间向基端侧突出设置,且基端位于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与上述前端片的基端之间;
芯丝,其前端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前端以及/或者上述前端片连接,基端位于比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基端更靠基端侧,沿上述第二中空轴的外周而且通过上述网眼部件以及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内部而延伸;以及
保持部件,其观察横剖面时的形状为大致环状或者大致C形状,设于上述芯丝,且覆盖上述第二中空轴。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在上述网眼部件向径向扩张时,位于上述引导膜的前端的内侧。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前端侧”是指沿导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且相对于网眼部件的前端片所在的方向。“基端侧”是指沿上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且与上述前端侧相反的方向。“前端”是指构成导管的各部件的上述前端侧的端部。“基端”是指构成导管的各部件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最大扩张径”是指在使网眼部件扩张的状态下,与轴向正交的上述网眼部件的外径成为最大的部位的外径。
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第二中空轴不会损伤引导膜、或者能够防止第二中空轴自身破损的导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3是表示各线材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各线材的另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接合了图4的线材彼此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接合了图3的线材与图4的线材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另一例的概略剖视图,(a)表示端面为曲面状,(b)表示端面为平面状。
图8是表示图1的第二中空轴倾倒的状态的一例的概略主视图。
图9是表示芯丝与网眼部件的接合部的概略图,(a)表示芯丝的接合部为大致环状,(b)表示芯丝的接合部为大致C形状,(c)~(e)表示接合部由大致环状的一部分构成。
图10是表示芯丝与网眼部件的接合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芯丝与前端片的重心的位置关系的概略图,是表示图1的VII-VII线的部位的横剖面的图。
图12是表示引导膜的一例的概略主视图。
图13是以图12的IX-IX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引导膜的一个最佳形态的概略图。
图15是表示引导膜的另一最佳形态的概略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引导膜的前端部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5的引导膜的前端部的另一例的概略主视图。
图18是以图17的XIV-XIV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的变形例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9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21是表示图2的使用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23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略剖视图,(a)表示一例,(b)表示另一例。
图24是表示图22的另一例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图24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26是表示图22的变形例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27是表示图26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28是表示图22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30是表示图29的另一例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31是表示图30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32是表示图29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是顺行性导丝和逆行性导丝插通的状态的图。
图33是表示未设图1的第二中空轴的导管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
图34是表示图33的网眼部件扩径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导管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该附图所记载的实施方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顺行性导丝”是指导丝中在该导管之前被推进到血管中的堵塞部位等的手术部位的导丝,“逆行性导丝”是指导丝中例如在血管内从该导管的前端侧对向而来的导丝。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如图1所示,该导管1简略地由网眼部件110、第一中空轴120、前端片130、第二中空轴140、芯丝150、引导膜160、以及接合管170构成。
网眼部件110是能够在径向上扩缩的管状的部件。该网眼部件110在朝向基端侧拉伸后述的芯丝150时,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面外变形而向径外侧鼓出来扩径,经由该扩径的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将逆行性导丝接入该导管1。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眼部件110具有多个第一线材111和多个第二线材112,这些第一线材111和第二线材112编织成格子状,从而作为整体形成为管状。另外,网眼部件110在编织的相邻的线材间具有网孔m,通过扩径时的扩大的网孔m来接入逆行性导丝。此外,在构成网眼部件110的各线材的前端以及基端,分别接合有后述的前端片130以及第一中空轴120。
在此,构成网眼部件110的各线材(第一线材111以及第二线材112)也能够分别采用图3所示的单线a、以及多个线材的任一种,但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配置在中央部的芯线b1和以包围该芯线b1的周围的方式配设的多个侧线b2那样,由线径等不同的多个线材绞合而成的绞线b形成(以下,在使用图4所记载的那样的绞线b作为第一线材111以及第二线材112的情况,分别记载为第一绞线111、第二绞线112)。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优选在第一绞线111与第二绞线112的交叉部110a中的一部分交叉部110a,接合构成第一绞线111的多个线材中的一部分和构成第二绞线112的多个线材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部分的侧线b2)。另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构成网眼部件110的线材是组合单线a和绞线b而成的构件。该情况下,优选在交叉部110a中的一部分的交叉部110a,接合单线a和构成绞线b的多个线材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部分的侧线b2)。
这样,通过第一线材111以及第二线材112由绞线b形成,从而能够将管状的网眼部件110形成为自由变形(柔软),能够提高网眼部件110的扩张性,并且通过如上述那样仅接合一部分的线材,能够防止网眼部件110的过度的扩张引起的第一线材111以及第二线材112的解开,能够使网眼部件110安全地扩张。
另外,网眼部件110在如图2所示那样扩张时具有最大扩张径,设于第一绞线111与第二绞线112的交叉部110a的接合部110b更优选在成为最大扩张径的部分,接合部数为最小。具体而言,网眼部件110形成为,在成为最大扩张径的部位在横剖面的周向上的接合部110b的数量比剩余的部位在横剖面的周向上的接合部110b的数量小。由此,能够更加提高网眼部件110的扩张性。
另外,设于第一绞线111与第二绞线112的交叉部110a的周向上的接合部110b的数量也优选随着朝向网眼部件110的两端部(网眼部件110的前端以及基端)而增加。由此,能够防止网眼部件110从两端部的解开,其结果,能够提高网眼部件110的扩张性以及牢固性。
作为构成网眼部件110的各线材的材料,能够采用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作为上述金属材料,例如可列举SUS304等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作为上述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聚酰胺、聚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醚酮等。其中,根据提高强度以及挠性的观点,优选为金属材料。此外,上述的第一线材111和第二线材112、以及芯线b1和侧线b2既可以分别由同一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另外,作为构成上述网眼部件110的各线材的材料,根据提高网眼部件110的观察确认性的观点,也可以优选为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作为上述放射线不透过材料,例如可列举金、白金、钨、或者包含这些元素的合金(例如白金镍合金等)等。此外,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也可以是在不具有放射线不透过性的材料的表面进行涂层等、使该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和该材料以外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第一中空轴120是与网眼部件110的基端连接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第一中空轴120具有:前端与网眼部件110的基端连接的中空的前端侧轴121;以及前端与前端侧轴121的基端连接的中空的基端侧轴123。
前端侧轴121以能够在内部插通后述的逆行性导丝以及芯丝150的方式具有管腔122。基端侧轴123以能够在内部插通芯丝150的方式具有管腔124。另外,在前端侧轴121与基端侧轴123的连接部125,在前端侧轴121的基端形成有朝向基端侧开口的开口部126,逆行性导丝经由该开口部126向该导管1的外部被送出。
在此,如图1所示,优选在上述的前端侧轴121与基端侧轴123的连接部125,且在基端侧轴123的前端的内部,配置有圆筒状的密封部件127,该密封部件127覆盖芯丝150的外周,而且能够使芯丝150在内部沿轴向滑动。由此,能够减小芯丝150的外周与密封部件127内周的间隙,能够抑制逆行性导丝(未图示)端部向基端侧轴123误入。其结果,能够防止第一中空轴120、逆行性导丝的破损。
另外,优选上述的密封部件127的体积从前端朝向基端侧增大,密封部件127的前端侧的端面127a以接近开口部126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密封部件127的端面127a向管腔122露出,形成为端面127a朝向开口部126倾斜,以便逆行性导丝顺畅地通过开口部126。由此,能够防止逆行性导丝端部的被基端侧轴123前端勾挂,能够将逆行性导丝容易地导向开口部126。其结果,能够防止第一中空轴120、逆行性导丝的破损。此外,作为密封部件,也可以是图7(a)所示那样的前端侧的端面128a的形状是曲面状的密封部件128、图7(b)所示那样的前端侧的端面129a的形状是与轴向垂直的平面状的密封部件129等。
作为构成密封部件127的材料,只要芯丝150能够滑动即可,例如可列举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等树脂。
作为构成第一中空轴120的材料,由于该第一中空轴120在血管内插通,因此优选具有抗血栓性、挠性以及生体适应性,能够采用树脂材料、金属材料。作为前端侧轴121,由于要求柔软性,因此例如优选采用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等树脂材料。作为基端侧轴123,由于要求推入性,因此例如优选采用海波管等金属管。
前端片130是与网眼部件110的前端连接的部件。具体而言,该前端片130朝向前端侧形成为尖锐状,以便该导管1容易在血管中行进,在该前端片130的基端埋设有网眼部件110的各线材各自的前端部以及后述的第二中空轴140的前端部。
作为构成前端片130的材料,由于该导管1在血管中行进,因此优选具有柔软性。作为具有上述柔软性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等树脂材料等。
第二中空轴140与前端片130连接,在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向基端侧突出设置。如图1所示,该第二中空轴140的基端位于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中的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与前端片130的基端之间,并且第二中空轴140的基端不被芯丝150拘束而是能够从该芯丝150离开。因此,如图2所示,在朝向基端侧拉伸芯丝150时,第二中空轴140相对于网眼部件110的轴向倾倒,而且第二中空轴140的基端朝向径外侧按压网眼部件110内周,从而促进网眼部件110扩径。另一方面,即使在第二中空轴140倾倒但其基端不与网眼部件110的内周抵接的情况下,也如图8所示,能够使扩径的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非対称地扩大,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入逆行性导丝。
作为构成第二中空轴140的材料,与上述的第一中空轴120相同,由于该第二中空轴140也在血管内插通,因此优选具有抗血栓性、挠性以及生体适应性。作为上述材料,例如可列举与在第一中空轴120的说明中例示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等,但根据柔软性的观点,优选树脂材料。
芯丝150是以前端与网眼部件110的前端以及/或者前端片130连接,且基端位于比第一中空轴120的基端靠基端侧的方式通过网眼部件110以及第一中空轴120的内部而延伸的部件。具体而言,该芯丝150经由网眼部件110的内部的第二中空轴140的外侧的空间、第一中空轴120的内部、以及接合管170(后述)的通孔171而向外部延伸。此外,通过在接合管170的外部操作芯丝150,从而该芯丝150在轴向上进退,且网眼部件110在径向上扩缩。
作为构成芯丝150的材料,根据防止该芯丝150自身的切断而且使网眼部件110可靠地扩缩的观点,优选具有充分的拉伸强度以及刚性。作为上述材料,例如可列举SUS304等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等。
在此,网眼部件110以及芯丝150由金属材料形成,如图9所示,优选在轴向上芯丝150的前端位于网眼部件110的前端,并且通过芯丝150的前端部与网眼部件110的前端部的接合而形成有接合部d。这样,通过形成有接合部d,能够强有力地连接网眼部件110与芯丝150,能够防止在扩张网眼部件110时、芯丝150从网眼部件110脱落。
此外,作为接合部d的横剖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根据提高网眼部件110与芯丝150的接合强度的观点,优选为将圆筒状的部件153与芯丝150接合的大致环状(参照图9(a))、或者与芯丝151一体地形成的大致C形状(参照图9(b))。另外,作为接合部d的形状,根据提高与前端片130接合的状态下的该前端片130的柔软性、以及提高芯丝150与前端片130的接合强度的观点,例如也能够采用如下形状:与芯丝152一体地形成的形状(参照图9(c));将多个圆筒状的部件154与芯丝150接合而成的形状(参照图9(d));将切掉了圆筒状的一部分后的部件155与芯丝150接合而成的形状(参照图9(e))等。另外,该接合部d也可以配置于网眼部件110的前端部外周(参照图9(a))或者前端部内周(参照图10)的任一个。由此,在向基端侧拉伸网眼部件110时能够使网眼部件110的前端部更均等地受力,网眼部件110和芯丝150不会破断,能够更加强有力地连接两者。
此外,如图11所示,芯丝150与前端片130以及/或者网眼部件110连接的部位优选向与轴向正交的横剖面的投影位置p1相对于前端片130的重心向横剖面的投影位置p2偏心,但也可以相对于第二中空轴140的重心向横剖面的投影位置(未图示)偏心。由此,在朝向基端侧拉伸芯丝150来使网眼部件110扩径时,能够使第二中空轴140容易相对于网眼部件110的轴向倾倒(第二中空轴140相对于上述重心旋转)。其结果,容易使第二中空轴140的基端与网眼部件110抵接而可靠地按压网眼部件110的内周,能够促进网眼部件110的扩径。
如图1以及图12所示,引导膜160配置于网眼部件110,引导膜160的前端位于前端片130的基端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之间。该引导膜160朝向第一中空轴120顺畅地引导通过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而接入的逆行性导丝。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导膜160在从前端所在网眼部件11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遍及引导膜160的基端所在的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的区域,以架设于相邻的线材111、112彼此的方式形成于网眼部件110上。在此,在网眼部件110扩径时,引导膜160以漏斗形状展开,由此逆行性导丝通过网眼部件110而被导入第一中空轴120内。此外,引导膜160只要至少一部分(例如引导膜160的前端外周等)接合于网眼部件110即可,例如也可以是薄膜状的膜(未图示)。
作为构成引导膜16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聚酯弹性体等。其中,作为上述材料,根据提高表面的滑动性的观点,优选为聚氨酯。
作为形成引导膜160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配置在网眼部件110的引导膜能够采用浸渍法,薄膜状的引导膜能够采用将薄膜的前端热粘接于网眼部件110的方法等。
在此,引导膜160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配置于网眼部件110,并且前端位于前端片130的基端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之间,如图14所示,优选引导膜160的基端的膜厚比引导膜160的前端的膜厚更厚(以下,将该结构的引导膜也称为“引导膜A”)。例如能够使用上述的浸渍法,从浸渍浴捞起网眼部件之后,使网眼部件110的基端侧以朝向铅垂下方的状态固化,由此能够形成这样的引导膜A。由此,引导膜A前端的膜厚比基端的膜厚薄,相应地,能够使网眼部件110容易地扩张,并且引导膜A基端的膜厚比前端的膜厚更厚,相应地,能够降低伴随逆行性导丝的接触而引起的引导膜A的破损。
此外,如图2所示,引导膜A的前端还优选在网眼部件110扩张时、位于网眼部件110成为最大扩张径的部位。由此,能够使漏斗状的引导膜160最大限度扩张,从而能够容易地向第一中空轴120引导接入的逆行性导丝引导。
另外,还优选引导膜A的膜厚从前端朝向基端而增加(参照图14的实线以及虚线),还优选网眼部件110的扩张径从成为上述最大扩张径的部位朝向基端而减少(参照图14的点划线),引导膜160的膜厚与网眼部件110的扩张径的减少成反比,从前端朝向基端而增加(参照图14的实线)。由此,能够使网眼部件110容易地扩张,并且即使逆行性导丝以较高的负载接触引导膜160的基端部,也能够防止引导膜160破裂。
另一方面,引导膜160配置于网眼部件110,并且前端位于前端片130的基端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之间,如图15的实线以及虚线所示,优选引导膜160的前端的膜厚比引导膜160的膜厚最薄的部位的膜厚还厚(以下将该结构的引导膜也成为“引导膜B”)。这样的引导膜B能够如下形成,即,如图16所示,例如在制作了膜厚均匀的引导膜160a之后,使用塗布法在上述膜厚均匀的引导膜160a的前端部施加引导膜形成材料的突起160b来形成引导膜160,或者在使用上述的浸渍法形成引导膜之后,与上述相同地实施突起160b来形成引导膜。由此,引导膜160的前端的膜厚比最薄的部位的膜厚还厚,相应地,即使在逆行性导丝与引导膜160的前端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引导膜160的破损。另外,通过使引导膜160的前端的膜厚比引导膜160的其它部位的膜厚更厚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如图17所示,引导膜B以堵塞形成于第一线材111与第二线材112之间的多个网孔m中的一部分的网孔m的方式形成,还优选引导膜161的前端位于第一线材111与第二线材112的交叉部110a,且交叉部110a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网孔m1、m2开口。在这种形态的引导膜B中,存在于网孔m内的引导膜161的端部全部由线材(第一线材111、第二线材112)镶边(引导膜161的端部全部与线材接合)。由此,即使在逆行性导丝与引导膜161的前端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引导膜161的破损,并且能够防止引导膜161从网眼部件110剥离。
另外,如图18(a)所示,还优选引导膜B的膜厚在线材111、112彼此的交叉部110a最厚。由此,即使在逆行性导丝与引导膜161的前端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引导膜161的破损。
另外,如图18(b)所示,还优选引导膜B的前端的第一线材111以及第二线材112的交叉部110a的外周由引导膜161覆盖。由此,即使在逆行性导丝与引导膜161的前端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抑制引导膜161的破损,并且能够防止引导膜161从网眼部件110剥离。
这样,通过使引导膜160配置于网眼部件110,从而该导管1能够沿引导膜160将逆行性导丝容易且可靠此引导至第一中空轴120。
接合管170是操作员把持该导管1的部件。如图1所示,该接合管170与第一中空轴120的基端连接,具有与第一中空轴120的管腔122、124相通的通孔171、和形成于该通孔171的基端的开口部172,以便能够使芯丝150向外部露出。此外,接合管170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操作员容易把持,则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此外,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该导管1优选具有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的标识器180,该标识器180设于网眼部件110扩径时、更优选为网眼部件110扩径至最佳时、设于位于引导膜160的前端的内侧的芯丝150的部位;该导管1更优选具有上述标识器180和设于引导膜160的前端部且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的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标识器180在使用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例如在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等中混合三氧化铋、钨、硫酸钡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来形成,在使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例如由作为放射线不透过材料的金、白金、钨、或者包含这些元素的合金(例如白金镍合金等)等形成。就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而言,在使用树脂材料来作为放射线不透过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在引导膜160的前端部混合三氧化铋、钨、硫酸钡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来形成,在使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在引导膜160的前端部接合金、白金、钨、或者包含这些元素的合金(例如白金镍合金等)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由此,在X射线等放射线的透视下,能够容易地识别标识器180和引导膜160前端,因此通过以使标识器180位于引导膜160前端的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的内侧的方式拉伸芯丝150,从而能够使网眼部件11扩径至最佳,并且能够以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为向导而容易地将逆行性导丝引导至引导膜160的内侧,从而能够防止引导膜160与逆行性导丝的接触而防止引导膜160的破损。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扩径至最佳”是指在不产生过度的扩张而引起的引导膜160的破损的范围内,使网眼部件110最大限度扩径,以便容易接入逆行性导丝。
以下,对上述的该导管1的使用形态进行说明。该导管1除了用于接入逆行性导丝W2(使用形态1)以外,例如还能够用于堵塞物的去除(使用形态2)。以下,对使用形态1以及使用形态2进行说明。
(使用形态1)
在使用形态1中,使用该导管1接入逆行性导丝W2。在该使用形态1中,首先,将顺行性导丝W1(未图示)例如插入血管内,之后,沿血管推进至堵塞物存在的部位(以下也成为“堵塞部位”)。
接着,在顺行性导丝W1的前端到达堵塞部位之后,使顺行性导丝W1的基端插通第二中空轴140前端的通孔,并以顺行性导丝W1作为导向在血管内将该导管1的前端推进至堵塞部位。此时,该导管1在网眼部件110缩径的状态被插入血管,维持上述缩径的状态直至该导管1的前端到达堵塞部位。
接着,如上述所述,在该导管1的前端到达堵塞部位之后,通过相对于该导管1向基端侧拉伸顺行性导丝W1,从而从该导管1拉拔顺行性导丝W1。接着,通过朝向基端侧拉伸向接合管170的外部露出的芯丝150,从而网眼部件110的前端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的间隔变得狭窄,结果,网眼部件110向径外侧面外变形而扩径。此时,网孔m也伴随网眼部件110的扩径而扩张,因此成为容易接入逆行性导丝W2的状态。另外,通过第二中空轴140的倾倒,网眼部件110的内周朝向径外侧被按压,从而促进网眼部件110的扩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导膜160的前端与网眼部件11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接合,因此引导膜160追随网眼部件110的扩径而扩径,引导膜160整体成为漏斗形状。
接着,如图21所示,将从前端侧对向而来的逆行性导丝W2接入该导管1。作为上述逆行性导丝W2对向而来的路径,例如假想有围绕堵塞部位的血管壁内的假腔、贯通堵塞部位的贯通孔等,但也可以是来自任意路径的逆行性导丝W2。上述逆行性导丝W2通过扩径的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而被接入到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之后,从第一中空轴120的开口部120a插通前端侧轴121,并经由开口部126向该导管1的外部被送出。接着,从开口部126送出的逆行性导丝W2在血管内通过之后,端部向体外被送出。由此,能够制成逆行性导丝W2贯通堵塞部位而且该逆行性导丝W2的两端部向体外露出的状态。
这样,该导管1能够接入逆行性导丝W2并将端部向体外引导,因此能够作为与逆行性导丝W2组合的医疗器具而适当地使用。
(使用形态2)
在使用形态2中,使用该导管1并利用顺行性导丝W1等来除去堵塞物。在使用形态2中,插入顺行性导丝W1以及该导管1的方法、以及使网眼部件110扩径的方法与上述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在该使用形态2中,首先,与使用形态1相同地操作来使顺行性导丝W1以及该导管1到达堵塞部位。接着,操作芯丝150来使网眼部件110扩径。此外,不从该导管1拉拔顺行性导丝W1。
接着,使用上述顺行性导丝W1等对堵塞物进行破碎。此时,破碎后的堵塞物通过扩径的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而被取入到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之后,经由开口部120a被引导至第一中空轴120内,通过该第一中空轴120向体外排出。
这样,该导管1能够将血管内的堵塞物粉碎而除去到体外,因此作为除去堵塞物的医疗器具也能够适当使用。
如上所述,由于该导管1为上述的结构,因此在朝向基端侧拉伸芯丝150而使网眼部件110扩径时,第二中空轴140的基端能够从芯丝150分离,因此通过按压网眼部件110的内周,能够容易地使网眼部件110扩径。另外,即使在第二中空轴140的基端未抵接于网眼部件110的内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扩径的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非対称地扩大,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接入逆行性导丝。
[第二实施方式]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如图22所示,该导管2简略地由网眼部件110、第一中空轴120、前端片130、第二中空轴240、芯丝250、保持部件280、引导膜160、以及接合管170(未图示)构成。第二实施方式具备第二中空轴240、芯丝250以及保持部件280,在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网眼部件110、第一中空轴120、前端片130、引导膜160以及接合管17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第二中空轴240以及芯丝250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材料相同,因此援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二中空轴240是如下部件:与前端片130连接,在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向基端侧突出设置,且基端位于第一中空轴120的前端与前端片130的基端之间。
芯丝250是如下部件:前端与网眼部件110的前端以及/或者前端片130连接,基端位于比第一中空轴120的基端靠基端侧,沿第二中空轴240的外周而且通过网眼部件110以及第一中空轴120的内部而延伸。
保持部件280是如下部件:横剖面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环状或者大致C形状(参照图23(a)(b)),设于芯丝250,且覆盖第二中空轴240。该保持部件280覆盖第二中空轴240的外周,第二中空轴240相对于该保持部件280能够在上轴向相对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保持部件280以覆盖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的方式设置,但只要能够通过保持部件280不使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从芯丝250分离而是使它们成为一体地移动,则保持部件也可以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以覆盖第二中空轴240的从基端向前端侧移动的部分的方式设置。
此外,作为构成保持部件280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等树脂材料、SUS304等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
此外,该导管2优选保持部件280包含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如图26以及图27所示,更优选具有:包含该放射线不透过材料的保持部件280;以及设于引导膜160的前端部,且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的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在由上述的树脂材料形成保持部件280的情况下,优选在保持部件280混合例如三氧化铋、钨、硫酸钡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在由金属材料形成保持部件280的情况下,优选例如由作为放射线不透过材料的金、白金、钨、或者包含这些元素的合金(例如白金镍合金等)等形成。作为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的结构,在作为放射线不透过材料而使用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在引导膜160的前端部混合三氧化铋、钨、硫酸钡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在使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在引导膜160的前端部接合金、白金、钨、或者包含这些元素的合金(例如白金镍合金等)等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在该导管2中,如图26以及图27所示,优选在网眼部件110扩径时、更优选在网眼部件110扩径至最佳时,使保持部件280位于引导膜160的前端的内侧。由此,在X射线等放射线的透视下,能够容易地识别保持部件280和引导膜160前端,因此通过以使保持部件280位于引导膜160前端的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的内侧的方式拉伸芯丝250,能够使网眼部件110扩径至最佳,并且能够以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为向导而容易地将逆行性导丝引导至引导膜160的内侧,从而能够防止引导膜160与逆行性导丝的接触而防止引导膜160的破损。
以下,对该导管2的使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在与上述的使用形态1相同地操作而使该导管2到达堵塞部位之后,如图28所示,操作芯丝250使网眼部件110扩径。此时,第二中空轴240由于其基端由保持部件280覆盖周围,因此第二中空轴240不会倾倒,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与网眼部件110不接触地沿轴向朝基端侧拉伸而网眼部件110扩径。由此,能够经由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接入逆行性导丝W2。
这样,就该导管2而言,由于第二中空轴240、芯丝250以及保持部件280为上述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保持部件280不使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从芯丝250分离而是使其成为一体地移动,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不会从芯丝250分离,相应地,能够抑制第二中空轴240刺破引导膜160。此外,在由保持部件280覆盖第二中空轴240的外周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的从芯丝250的分离被限制为第二中空轴240的基端不与引导膜160接触的程度。
[第三实施方式]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网眼部件缩径的状态的图。如图29所示,该导管3简略地由网眼部件110、第一中空轴120、前端片130、第二中空轴340、芯丝150、引导膜160、以及接合管170(未图示)构成。第三实施方式具备第二中空轴34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网眼部件110、第一中空轴120、前端片130、芯丝150、引导膜160以及接合管17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第二中空轴340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材料相同,因此援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二中空轴340是如下部件:一部分配置在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贯通网眼部件110,基端位于网眼部件110的外部。此外,上述的“基端位于网眼部件的外部”是如图30以及图31所示,包含第二中空轴341的基端341a位于网眼部件110的外周的形态的概念。
在此,就第二中空轴340而言,该第二中空轴340的两端也可以固定于其它部件(例如,前端片130、网眼部件110、第一中空轴120等),但优选第二中空轴的前端与前端片130连接,第二中空轴的基端为自由端、或者第二中空轴的前端为自由端,第二中空轴的基端部的外周与网眼部件110或者第一中空轴120的外周连接。由此,仅第二中空轴340的前端以及基端部的一方与其它部件连接,从而能够防止在使网眼部件110扩张时第二中空轴340折断,能够确保顺行性导丝W1的通过性并且能够稳定而且效率良好地进行手术。
另外,优选第二中空轴340的基端朝向基端侧开口。由此,在手术中将顺行性导丝W1的基端插入第二中空轴340的前端时,顺行性导丝W1的基端从第二中空轴340的基端的开口朝向该导管3的基端侧,相应地,做手术的人能够快速识别顺行性导丝W1的基端的位置,并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把持顺行性导丝W1的基端部。其结果,能够使用该导管3来效率良好地进行手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就该导管3而言,第二中空轴340的前端为自由端,而且第二中空轴340的前端侧配置于网眼部件110的内侧的空间。该第二中空轴340在轴向的中途贯通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第二中空轴340的基端位于网眼部件110的外部,而且基端部的外周接合于第一中空轴120的外周。在第二中空轴340的基端设有朝向基端侧开口的开口部340a。
此外,如图29~图32所示,该导管3优选具有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的标识器180,该标识器180设于网眼部件110扩径时、更优选为网眼部件110扩径至最佳时、设于位于引导膜160的前端的内侧的芯丝150的部位;上述该导管3更优选具有上述标识器180、和设于引导膜160的前端部且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的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作为标识器180以及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由此,在X射线等放射线的透视下,能够容易地识别标识器180和引导膜160前端,因此通过以使标识器180位于引导膜160前端的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的内侧的方式拉伸芯丝150,能够使网眼部件110扩径至最佳,并且能够以放射线不透过部160a为向导而容易地将逆行性导丝引导至引导膜160的内侧,从而能够防止引导膜160与逆行性导丝的接触而防止引导膜160的破损。
以下,对该导管3的使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与上述的使用形态1相同地操作而使该导管3到达堵塞部位之后,如图32所示,不从第二中空轴340拉拔顺行性导丝W1而是操作芯丝150使网眼部件110扩径。此时,由于第二中空轴340的基端位于网眼部件110的外部,因此顺行性导丝W1不存在于第一中空轴120内。因此,经由网眼部件110的网孔m被接入且在第一中空轴120内插通的逆行性导丝W2在第一中空轴120内不与上述顺行性导丝W1并存,能够顺畅地从开口部126送出。
这样,就该导管3而言,网眼部件110、前端片130、第二中空轴340以及引导膜160为上述的结构,因此顺行性导丝W1不通过第一中空轴120,相应地,能够在使顺行性导丝W1通过第二中空轴340的状态下将逆行性导丝W2引导至第一中空轴120,从而能够更加有效而且简便地进行手术。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意在根据权利要求书所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所有的变更。也可以删除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一部分、或者置换其它结构,也可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追加其它结构等。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具备第二中空轴140的导管1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图33以及图34所示那样的不具备第二中空轴140的导管4也在本发明的意旨的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2、3、4—导管,p1、p2—投影位置,W1—顺行性导丝,W2—逆行性导丝,110—网眼部件,111—第一线材,112—第二线材,110a—交叉部,110b—接合部,m、m1、m2—网孔,120—第一中空轴,121—前端侧轴,123—基端侧轴,126—开口部,127、128、129—密封部件,130—前端片,140、240、340、341—第二中空轴,150、250—芯丝,280—保持部件,160、161—引导膜。

Claims (2)

1.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状的网眼部件,其能够在径向上扩缩;
第一中空轴,其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基端连接;
前端片,其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前端连接;
引导膜,其配置于上述网眼部件,且前端位于上述前端片的基端与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之间;
第二中空轴,其与上述前端片连接,在上述网眼部件的内侧的空间向基端侧突出设置,且基端位于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前端与上述前端片的基端之间;
芯丝,其前端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前端以及/或者上述前端片连接,基端位于比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基端更靠基端侧,沿上述第二中空轴的外周而且通过上述网眼部件以及上述第一中空轴的内部而延伸;以及
保持部件,其观察横剖面时的形状为大致环状或者大致C形状,设于上述芯丝,且覆盖上述第二中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由放射线不透过材料形成,在上述网眼部件向径向扩张时,位于上述引导膜的前端的内侧。
CN201780089653.3A 2017-04-20 2017-04-20 导管 Withdrawn CN1105458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5957 WO2018193601A1 (ja) 2017-04-20 2017-04-20 カテーテ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5876A true CN110545876A (zh) 2019-12-06

Family

ID=6385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9653.3A Withdrawn CN110545876A (zh) 2017-04-20 2017-04-20 导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46937A1 (zh)
EP (1) EP3613461A1 (zh)
JP (1) JP6755385B2 (zh)
CN (1) CN110545876A (zh)
WO (1) WO20181936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1855B (zh) 2017-01-06 2023-07-04 因赛普特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动脉瘤治疗装置的抗血栓涂层
US11395665B2 (en) 2018-05-01 2022-07-26 Incept,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obstructive material, from an intravascular site
WO2019212984A1 (en) 2018-05-01 2019-11-07 Imperative Car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obstructive material from an intravascular site
US11471582B2 (en) 2018-07-06 2022-10-18 Incept, Llc Vacuum transfer tool for extendable catheter
WO2020010310A1 (en) 2018-07-06 2020-01-09 Imperative Care, Inc. Sealed neurovascular extendable catheter
WO2020079825A1 (ja) * 2018-10-19 2020-04-23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JP2020062320A (ja) 2018-10-19 2020-04-23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EP4044906A4 (en) 2019-10-15 2023-05-24 Imperative Care, Inc. MULTIVARIABLE ATTACK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633272B2 (en) 2019-12-18 2023-04-25 Imperative Care, Inc. Manually rotatable thrombus engagement tool
US11439799B2 (en) 2019-12-18 2022-09-13 Imperative Care, Inc. Split dilator aspiration system
CN113365687A (zh) 2019-12-18 2021-09-07 因普瑞缇夫护理公司 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方法和系统
EP4117762A4 (en) 2020-03-10 2024-05-08 Imperative Care Inc NEUROVASCULAR CATHETER WITH INCREASED FLEXIBILITY
WO2021255879A1 (ja) * 2020-06-17 2021-12-23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US11207497B1 (en) 2020-08-11 2021-12-28 Imperative Care, Inc. Catheter with enhanced tensile strength
JPWO2022168719A1 (zh) * 2021-02-03 2022-08-11
JPWO2022168720A1 (zh) * 2021-02-03 2022-08-11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0356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Steven Dapolito Steerable distal protection guidewire and methods of use
JP3655920B2 (ja) * 1993-04-29 2005-06-02 シメッド ライフ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拡張可能な脈管閉塞物除去装置
US8007490B2 (en) * 2007-10-19 2011-08-30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Reduced width dual-lumen catheter
JP2012196294A (ja) * 2011-03-21 2012-10-18 Nipro Corp カテーテル
US8388644B2 (en) * 2008-12-29 2013-03-05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103987421A (zh) * 2011-10-06 2014-08-13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组织治疗的孔隙率可控的装置、使用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4436411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US9233224B1 (en) * 2006-08-14 2016-01-12 Volcano Corporation Side port cathe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side branch occlu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0859A (en) * 1992-11-13 1996-02-13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Expandable intravascular occlusion material remov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US10729454B2 (en) * 2014-09-10 2020-08-04 Teleflex Life Sciences Limited Guidewire capture
US9655635B2 (en) * 2015-03-25 2017-05-23 Covidien Lp Guidewire retrieval system
US20160279393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Covidien Lp Guidewire retrieval catheter
JP2018126173A (ja) * 2015-06-16 2018-08-16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デバイスおよび処置方法
JP6368291B2 (ja) * 2015-10-20 2018-08-01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5920B2 (ja) * 1993-04-29 2005-06-02 シメッド ライフ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拡張可能な脈管閉塞物除去装置
US20050080356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Steven Dapolito Steerable distal protection guidewire and methods of use
US9233224B1 (en) * 2006-08-14 2016-01-12 Volcano Corporation Side port cathe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side branch occlusions
US8007490B2 (en) * 2007-10-19 2011-08-30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Reduced width dual-lumen catheter
US8388644B2 (en) * 2008-12-29 2013-03-05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JP2012196294A (ja) * 2011-03-21 2012-10-18 Nipro Corp カテーテル
CN103987421A (zh) * 2011-10-06 2014-08-13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组织治疗的孔隙率可控的装置、使用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4436411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55385B2 (ja) 2020-09-16
WO2018193601A1 (ja) 2018-10-25
EP3613461A1 (en) 2020-02-26
JPWO2018193601A1 (ja) 2019-11-07
US20200046937A1 (en)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0187B (zh) 导管
CN110545876A (zh) 导管
US20200046388A1 (en) Catheter
JP6722350B2 (ja) カテーテル
CN110545877B (zh) 导管
US20210145465A1 (en) Catheter
JP6828141B2 (ja) カテーテル
WO2018193598A1 (ja) カテーテル
US11090073B2 (en) Catheter
EP3639770A1 (en) Catheter
WO2022249414A1 (ja) カテーテル
WO2020079826A1 (ja) カテーテル
JP2022059511A (ja) カテーテ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