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3740A -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3740A
CN110543740A CN201910862102.7A CN201910862102A CN110543740A CN 110543740 A CN110543740 A CN 110543740A CN 201910862102 A CN201910862102 A CN 201910862102A CN 110543740 A CN110543740 A CN 110543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discharge
waveguide
particles
secondary elec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21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3740B (zh
Inventor
张雪
张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621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3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3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3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3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的方法。以WR‑75矩形弯波导为研究对象,利用了CST软件导出电磁场以及边界条件,该方法对二次电子出射能量、出射角度和相位经行随机处理,结合四阶龙格库塔和Vaughan模型模拟了电子运动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结果与美国SLAC自行开发的3D粒子模拟软件Track3P结果一致。本发明方法较统计模型方法相比误差要小,较传统蒙特卡罗方法相比更简便,弥补了使用CST软件在进行微放电仿真时的不足,对完善次级电子倍增研究理论模型、实现微波系统长脉冲、高功率、高重频等目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功率微波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矩形弯波导。
背景技术
在军事、民用以及科学研究对高功率、高能量和高频率微波源的强烈需求下,为了发展有效的次级电子倍增抑制技术,国内外的科研团队针对各自领域内的次级电子倍增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迄今为止,真空系统内次级电子倍增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主要针对各类不同截面的长直波导(矩形波导、圆波导、椭圆波导、同轴波导、脊背波导等),而对轴向弯曲结构(波导弯头)内的次级电子倍增现象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波导弯头作为高功率微波传输系统的关键部件,主要应用在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军事应用背景较强的高功率微波、毫米波传输系统等相关领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口径方向不一致的微波器件匹配,希望有很高的模式纯度,激励起的杂模达到最小,且能量反射最少。一旦设计不当,模式间将会产生较强的模式耦合,工作模式将发生畸变或者引入无法忍受的杂模强度。波导弯头作为微波传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影响着高功率微波的高效传输,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极高的研究价值。
国际范围内,关于弯曲波导结构内的次级电子倍增效应的研究报道较少。美国SLAC在研究X波段直线加速器加速器中射频击穿现象和暗电流激发现象的过程中,利用自行开发的3D粒子模拟软件Track3P模拟了高频加速腔和90o矩形波导弯头内暗电流的激发和传输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吻合,表明波导弯头附近X射线辐射系次级电子发射所致。
对微放电效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经典理论模型、统计模型、蒙特卡罗方法和粒子模拟。经典理论模型没有考虑二次电子出射的随机性,误差较大,Anza等提出的统计模型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它假定二次电子出射速度满足麦克斯韦分布.虽然统计模型可以计算平板传输线在横向电磁场(TEM)模式条件下微放电的情况,并得到了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的微放电阈值,但是它是建立在对电子运动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需要首先获得电子运动的轨迹表达式,对于复杂的结构(如矩形、同轴结构)或者较复杂的电磁波模式,电子运动的轨迹表达式的求解变得非常困难,统计模型难以适用于此情况,Kishek和Lau在传统蒙特卡罗方法的基础上将单个宏粒子代表的实际电荷数变化作为是否发生微放电的判据,电荷数变化的实质是多次连续碰撞产生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几何平均数的变化,但是几何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小数据的影响,导致结果发生较大偏差.粒子模拟方法相对于蒙特卡罗方法则费时得多,在使用CST软件进行波导结构微放电仿真时,粒子在弱电场区域汇聚与实际情况有所区别。
本发明通过CST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对开展弯曲波导结构内次级电子倍增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弥补了CST软件对波导结构微放电仿真的不足,研究成果对完善次级电子倍增研究理论模型、实现微波系统长脉冲、高功率、高重频等目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Matlab软件和CST软件进行联合仿真,模拟微放电过程之前,先利用CST微波工作室获得器件中的频域电磁场结果,再利用快速方法研究复杂微波器件微放电效应,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模拟微放电过程中,首先设置初始宏粒子,其初始速度和位置分别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和随机分布.从粒子链表中选取一个宏粒子,确定其位置、速度、根据位置和CST获得的频域电磁场计算粒子所在位置的时域电磁场,然后利用四阶龙格-库塔追踪粒子,判断该段粒子轨迹是否与边界相交,若相交则计算交点。根据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模型确定二次电子数目及速度,再计算二次电子的动能和方向,完成该粒子这一时间步长的推进;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宏粒子进行推进,直到完成所有粒子的推进,将所有新产生的宏粒子加入到粒子链表中并统计总粒子数。
通过WR-75矩形波导在CST软件与本发明的方法仿真进行简单对比,如图2至图4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在CST软件进行仿真时,粒子在矩形波导内弱电场区域大量倍增,并汇聚在整个弱电场边界。而在Matlab进行仿真时,粒子并未进行微放电现象,粒子只在波导壁上有几处聚集。因设置的(fD)很大,理论上不满足倍增条件。由此得出CST软件在PIC(微波粒子工作室)下进行波导结构仿真还有不足之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为研究次级电子倍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看到矩形波导弯头内的粒子的运行轨迹,粒子的增长数目,以及平均能量等,并且结果较为精准,较传统的经典理论模型相比,因考虑了二次电子随机发射,减少了误差;弥补了使用CST软件在进行微放电仿真时粒子在弱电场区域大量汇聚的问题,较统计模型及传统蒙特卡罗方法来说因导入CST软件中的电磁场及边界条件不需要求解复杂的表达式,更为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CST微波工作室内WR-75矩形波导仿真图;
图3为Matlab内WR-75矩形波导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图;
图4为CST微波工作室内WR-75矩形波导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图;
图5为CST微波工作室内粒子WR-75矩形波导弯头仿真图;
图6为CST微波工作室内WR-75矩形波导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图;
图7为WR-75波导弯头模型图;
图8为CST微波工作室导出的电场图;
图9为CST微波工作室导出的磁场图;
图10为WR-75矩形波导弯头内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图;
图11为WR-75矩形波导弯头内轨迹图及x-y截面;
图12为WR-75矩形波导弯头内轨迹x-y截面图;
图13为WR-75矩形波导弯头内相空间图;
图14为WR-75矩形波导弯头内平均能量图;
图15为SLAC Track3P模拟波导弯头次级电子倍增效应模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WR-75波导弯头,长边a=19.05mm,宽边b=9.525mm,旋转半径为5mm,输入功率为1吉瓦。
步骤一:在CST微波工作室建立矩形弯波导模型,利用频域求解器求解电磁场并导出;
发射角度θ服从正弦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W0m为发射能量的峰值。
步骤二:初始化宏粒子,其初始速度和位置分别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和随机分布;
步骤三:利用4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Newton-Lorenz方程来更新电子的位置和速度;
步骤四:通过追踪轨迹及根据末位置是否超出边界来判断电子是否与波导壁发生碰撞,如果没发生碰撞则继续,如果发生碰撞,则记录宏粒子的碰撞能量和角度,若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表示可以发生微放电,进入下一个循环,并将上一个碰撞随机产生的出射能量和出射角度作为第二次循环中电子的初始条件。反之,若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小于1则粒子湮灭,表示不能发生微放电;
步骤五:判断是否所有的宏粒子都完成计算,如没完成返回步骤四,如完成则输出所需的数据;
本发明结果如上图7至图15所示,WR-75矩形波导弯头内粒子在波导弯曲壁处发生微放电效应并大量汇聚在弯曲壁处,结果与美国SLAC自行开发的3D粒子模拟软件Track3P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通过WR-75矩形波导弯头的对比,如图5跟图13所示,粒子在矩形弯曲波导内弱电场区域大量倍增,并汇聚在整个弱电场边界。而在Matlab中粒子在波导弯壁处有微放电现象并大量汇聚在弯曲处,由此得出CST软件在PIC(微波粒子工作室)下进行波导结构仿真还有不足之处。
本发明为研究次级电子倍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看到矩形波导弯头内的粒子的运行轨迹,粒子的增长数目,以及平均电磁场等,并且结果较为精准,较CST软件相比,弥补了CST软件对波导结构微放电仿真的不足,较传统的经典理论模型相比,因考虑了二次电子随机发射,减少了误差;较统计模型及传统蒙特卡罗方法来说因导入CST软件中的电磁场及边界条件不需要求解复杂的表达式,更为简单便捷。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矩形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CST微波工作室建立矩形弯波导模型,利用频域求解器求解电磁场并导出;
步骤二:初始化宏粒子,其初始速度和位置分别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和随机分布;
0 f(W0)dW0=1 (2)
发射角度θ服从正弦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W0m为发射能量的峰值。
步骤三:利用4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Newton-Lorenz方程来更新电子的位置和速度,追踪粒子轨迹及根据末位置;
步骤四:通过粒子轨迹及根据末位置是否超出边界来判断电子是否与波导壁发生碰撞,如果没发生碰撞则继续,如果发生碰撞,则记录宏粒子的碰撞能量和角度,若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表示可以发生微放电,进入下一个循环,并将上一个碰撞随机产生的出射能量和出射角度作为第二次循环中电子的初始条件。反之,若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小于1则粒子湮灭,表示不能发生微放电;
步骤五:判断是否所有的宏粒子都完成计算,如没完成返回步骤四,如完成则输出所需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属的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本发明利用CST微波工作室的对复杂微波器件计算能力强,特别是其频域计算模块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求解电磁场。
3.如权利要求1所属的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利用4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Newton-Lorenz方程来更新电子的位置和速度,追踪粒子轨迹及根据末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属的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通过追踪粒子轨迹及根据末位置是否超出边界来判断电子是否与波导壁发生碰撞,如果没发生碰撞则继续,如果发生碰撞,则记录宏粒子的碰撞能量和角度,若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表示可以发生微放电,进入下一个循环,并将上一个碰撞随机产生的出射能量和出射角度作为第二次循环中电子的初始条件。反之,若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小于1则粒子湮灭,表示不能发生微放电。
CN201910862102.7A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Active CN110543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2102.7A CN110543740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2102.7A CN110543740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3740A true CN110543740A (zh) 2019-12-06
CN110543740B CN110543740B (zh) 2023-11-24

Family

ID=6871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2102.7A Active CN110543740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37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6441A (zh) * 2021-06-15 2021-10-0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快速确定同轴连接器低气压放电阈值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8707A (zh) * 2012-03-05 2012-07-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等长矩形腔表面等离子带通滤波器调节自由光谱范围的方法
US20130256535A1 (en) * 2010-12-10 2013-10-03 TeraOptronics B.V. Terahertz radiation detection using micro-plasma
CN104091050A (zh) * 2014-06-24 2014-10-0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确定非均匀场分布多载波微放电二次电子数目的方法
US20150171197A1 (en) * 2012-08-17 2015-06-18 Opel Solar, Inc. Single Electron Transistor Device
CN107077893A (zh) * 2014-05-29 2017-08-18 辉光能源公司 发电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WO2018052518A2 (en) * 2016-09-15 2018-03-22 Varex Imaging Corporation Vacuum electron device drift tube
US20180306865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battery cells containing materials that exhibit voltage hysteresis
CN108920732A (zh) * 2018-03-28 2018-11-3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介质材料加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快速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6535A1 (en) * 2010-12-10 2013-10-03 TeraOptronics B.V. Terahertz radiation detection using micro-plasma
CN102608707A (zh) * 2012-03-05 2012-07-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等长矩形腔表面等离子带通滤波器调节自由光谱范围的方法
US20150171197A1 (en) * 2012-08-17 2015-06-18 Opel Solar, Inc. Single Electron Transistor Device
CN107077893A (zh) * 2014-05-29 2017-08-18 辉光能源公司 发电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CN104091050A (zh) * 2014-06-24 2014-10-0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确定非均匀场分布多载波微放电二次电子数目的方法
WO2018052518A2 (en) * 2016-09-15 2018-03-22 Varex Imaging Corporation Vacuum electron device drift tube
US20180306865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battery cells containing materials that exhibit voltage hysteresis
CN108920732A (zh) * 2018-03-28 2018-11-3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介质材料加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快速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烨;刘庆想;庞健;周海京;董志伟;: "二次电子倍增对射频平板腔建场过程的影响", no. 17, pages 305 - 3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6441A (zh) * 2021-06-15 2021-10-0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快速确定同轴连接器低气压放电阈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13486441B (zh) * 2021-06-15 2023-12-29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快速确定同轴连接器低气压放电阈值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3740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0732B (zh) 一种介质材料加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快速确定方法
Wang et al.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analysis of W-band sheet beam klystron
CN109948179B (zh) 一种预测微放电阈值的共形边界电磁场插值方法
Franzi et al. Recirculating-planar-magnetro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
Xu et al. 3-D simulation of cavity SGEMP interference generated by pulsed X-rays
CN110543740B (zh) 一种基于矩形弯波导微放电研究的方法
Devanz Multipactor simulations in superconducting cavities and power couplers
Papke et al. Multiphysics simulations of the wide opened waveguide crab-cavity
CN111259584A (zh) 一种时频场结合的非互易媒质微放电阈值预测方法
Cai et al. The multipactor simulation and thresholds analysis for an impedance transformer by an improved 3-D PIC method combined with particle merging
CN109270374B (zh) 一种监测回旋行波安全工作的方法
CN113517032A (zh) 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二次电子产额的计算方法
CN114186432B (zh) 具有微结构表面的介质材料微放电等效模拟方法及系统
Masuda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codes and application to Klystron efficiency enhancement
Hess et al. Green’s function based space-charge field solver for electron source simulations
Nakazawa et al. Multipacting simulations of coaxial coupler for IH-DTL prototype in muon accelerator
Berrutti et al. Multipacting Simulations of SSR2 Cavity at FNAL.
CN115099074A (zh) 一种基于1d3v统计理论建模的微放电阈值预测方法及系统
Gusarova et al. Evolution of 3D simulation multipactoring code MultP
Li et al. RF 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805-MHz cavity for the MuCool program using ACE3P
Peiyu et al. Hybrid domain multipactor prediction algorithm and its CUDA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Gusarova et al. Multipacting simulation in RF structures
Shafqat et al. Multipacting Simulations of Tuner-adjustable waveguide coupler (TaCo) with CST
Prakash et al. Multipacting studies of beta_g= 0.61 and beta_g= 0.9, 650 MHz Elliptical SRF Cavities
Shang et al. The Law of Secondary Electron Multiplication of Aluminum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y Microwa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