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2183B -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2183B
CN110542183B CN201910867152.4A CN201910867152A CN110542183B CN 110542183 B CN110542183 B CN 110542183B CN 201910867152 A CN201910867152 A CN 201910867152A CN 110542183 B CN110542183 B CN 110542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reversing assembly
operation control
conduction state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71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2183A (zh
Inventor
杜顺开
朱兴丹
徐振坤
白崇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71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2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2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2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在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换向组件向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运行指令控制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运行以驱动排气端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流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制冷速度,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器达到制冷稳定运行状态时,室外侧的冷媒量相对较多,而室内侧的冷媒量相对较少。而在空调器启动之前,室外侧的冷媒储存量则相对较少并且几乎以气态形式存在,而蒸发器侧的冷媒储存量则相对较多,因而需花费较长的时间重新建立系统平衡,造成空调器启动后出风温度的下降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向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所述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运行以驱动所述排气端的冷媒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时,由于室内换热器侧的冷媒存储量较多,室外换热器侧的冷媒较少,通过先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使置于室内换热器的部分冷媒通过换向组件回流至压缩机的排气端,在获取到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后,根据运行指令控制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在制冷模式下,再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运行以驱动排气端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流动,以增大室外换热器侧的冷媒量,使系统快速建立冷媒量的平衡,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快速冷凝液化并及时补充到室内换热器,从而加快空调器开机阶段的制冷速度,进而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换向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所述室内换热器向所述换向组件方向的流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设定的时长阈值内,由室内换热器侧的冷媒已流向压缩机的排气端,且已足够使室外换热器侧与室内换热器的冷媒量快速达成平衡,此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室内换热器向换向组件方向的流路,防止室内换热器侧的冷媒继续向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换向组件之间的流路上还串联有辅助储液罐,所述辅助储液罐用于存储流向所述排气端的冷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换向组件之间的流路上串联设置辅助储液罐,辅助储液罐能够存储由室内换热器侧向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的冷媒,提高了压缩机的排气端的冷媒存储量,进而保证了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时,有足够的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辅助储液罐与所述换向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能够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向压缩机流动,具体还包括:控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使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导入所述辅助储液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辅助储液罐与换向组件设置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室内换热器与辅助储液罐之间流路的断开或流通,这样,当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时,室内换热器侧的冷媒才能够在第一导通状态下,通过换向组件回流至辅助储液罐中,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若检测到所述换向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所述室内换热器向所述换向组件方向的流路,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换向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控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测到换向组件处于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的同时,控制关闭第一控制阀,以防止储存在辅助储液罐中的冷媒在未开启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自动向室外换热器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辅助储液罐与所述排气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0,所述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所述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具体包括:响应于所述运行指令,控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80,以使压缩机运行驱动所述辅助储液罐中的冷媒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辅助储液罐与排气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0,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80关闭时,冷媒得以存储在辅助储液罐中,当获取到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时,再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80,以使压缩机能够驱动辅助储液罐中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响应于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控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80。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当获取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此时不再需要向室外换热器继续输送冷媒,控制关闭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80,以使冷媒能够存储在辅助储液罐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前,具体包括:若检测接收到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则确定检测到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待机状态,以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所述第一导通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测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即确定检测到空调器处进入待机状态,此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使室内换热器的冷媒能够通过换向组件回流至辅助储液罐,以便在开启制冷模式时,压缩机能够及时驱动存储在辅助储液罐中冷媒向室外换热器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具体包括:自接收到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的时刻起,根据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空调器的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则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所述第一导通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具体包括:自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的时刻起,根据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空调器的状态,当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时,则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以使室内换热器的冷媒通过换向组件回流至压缩机的排气端。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30s,并小于或等于10min。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时长阈值小于30s时,从室内换热器回流至压缩机的排气端的冷媒量较少,当时长阈值大于10min时,则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的时间较长,等待时间较长,当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30s,且小于或等于10min时,既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冷媒回流至压缩机的排气端,又有助于降低等待时间,以使冷媒能及时从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至室外换热器,进而提高制冷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1min,并小于或等于3min。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1min,且小于或等于3min时,既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冷媒回流至压缩机的排气端,又能够进一步降低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时间控制的精确度,以使冷媒能更快速的从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至室外换热器,进而进一步提高制冷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调用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在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使置于室内换热器中的部分冷媒通过换向组件向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这样,当获取到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运行以将该部分冷媒从排气端流向室外换热器,从而增大室外换热器的冷媒量,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快速冷凝液化并补充到室内换热器,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速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2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室内换热器,20室外换热器,30压缩机,40换向组件,50节流机构,60辅助储液罐,70第一控制阀,80第二控制阀80,90运行控制装置,902存储器,90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在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室内换热器10中的冷媒通过换向组件40向压缩机30的排气端流动;步骤104: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运行指令控制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30运行以驱动排气端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20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时,由于室内换热器10侧的冷媒存储量较多,室外换热器20侧的冷媒较少,通过先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使置于室内换热器10的部分冷媒通过换向组件40暂时存储在压缩机30的排气端;步骤104具体包括:在获取到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后,在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30运行以驱动排气端的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20,以增大室外换热器20侧的冷媒量,使系统快速建立冷媒量的平衡,冷媒在室外换热器20快速冷凝液化并通过节流机构50后再及时补充到室内换热器10,从而加快空调器开机阶段的制冷速度,进而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
实施例一
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还包括:若检测到换向组件40处于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室内换热器10向换向组件40方向的流路。
在该实施例中,在设定的时长阈值内,由室内换热器10侧的冷媒已流向压缩机30的排气端,且已足够使室外换热器20侧与室内换热器10的冷媒量快速达成平衡,此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室内换热器10向换向组件40方向的流路,防止室内换热器10侧的冷媒继续向压缩机30的排气端流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压缩机30的排气端与换向组件40之间的流路上还串联有辅助储液罐60,辅助储液罐60用于存储流向排气端的冷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压缩机30的排气端与换向组件40之间的流路上串联设置辅助储液罐60,辅助储液罐60起到存储冷媒的作用,提高了压缩机30的排气端存储的冷媒量,进而保证了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时,有足够的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20,以提高空调器的制冷速度。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辅助储液罐60与换向组件40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0,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在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室内换热器10中的冷媒能够通过换向组件40向压缩机30流动,具体还包括: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70,以在第一导通状态下,使室内换热器10中的冷媒通过换向组件40导入辅助储液罐6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辅助储液罐60与换向组件40设置第一控制阀70,第一控制阀70用于控制室内换热器10与辅助储液罐60之间流路的断开或流通,这样,当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70时,室内换热器10侧的冷媒才能够在第一导通状态下,通过换向组件40回流至辅助储液罐60中,以待制冷模式开启时使用,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检测到换向组件40处于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室内换热器10向换向组件40方向的流路,还包括:若检测到换向组件40处于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关闭第一控制阀70。
在该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换向组件40处于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同时,控制关闭第一控制阀70,以使冷媒存储在辅助储液罐60中,防止储存在辅助储液罐60中的冷媒在未开启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自动向室外换热器20流动。
实施例四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辅助储液罐60与排气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0,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运行指令控制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具体包括: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70与第二控制阀80,以使压缩机30运行驱动辅助储液罐60中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20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辅助储液罐60与排气端之间设置第二控制阀80,则当第一控制阀70和第二控制阀80关闭时,冷媒得以存储在辅助储液罐60中,无法自动向压缩机30或室外换热器20流动,只有当获取到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再控制开启第一控制阀70与第二控制阀80时,压缩机30才能够驱动辅助储液罐60中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20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响应于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控制关闭第一控制阀70与第二控制阀80。
在该实施例中,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当获取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此时不再需要向室外换热器20继续输送冷媒,控制关闭第一控制阀70与第二控制阀80,以使冷媒能够存储在辅助储液罐60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前,具体包括:若检测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则确定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待机状态,以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当检测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即确定检测到空调器处进入待机状态,此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使室内换热器10的冷媒能够通过换向组件40回流至辅助储液罐60,以便在开启制冷模式时,压缩机30能够及时驱动存储在辅助储液罐60中冷媒向室外换热器20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具体包括:自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的时刻起,根据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空调器的状态;若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则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具体包括:自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的时刻起,根据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空调器的状态,当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时,则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一导通状态,以使室内换热器10的冷媒通过换向组件40回流至压缩机30的排气端,防止出现在接收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后,空调器仍在制冷且需要冷媒输送的情况下控制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方向。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30s,并小于或等于10min。
在该实施例中,当时长阈值小于30s时,从室内换热器10回流至压缩机30的排气端的冷媒量较少,当时长阈值大于10min时,则控制调节换向组件40至第二导通状态的时间较长,等待时间较长,当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30s,且小于或等于10min时,既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冷媒回流至压缩机30的排气端,又有助于降低等待时间,以使冷媒能及时从压缩机30的排气端流动至室外换热器20,进而提高制冷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1min,并小于或等于3min。
在该实施例中,当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1min,且小于或等于3min时,既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冷媒回流至压缩机30的排气端,又能够进一步降低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时间控制的精确度,以使冷媒能更快速的从压缩机30的排气端流动至室外换热器20,进而进一步提高制冷速度。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90,包括: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4;存储器9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904,用于调用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90。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4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使置于室内换热器中的部分冷媒通过换向组件向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这样,当获取到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时,控制调节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运行以将该部分冷媒从排气端流向室外换热器,从而增大室外换热器的冷媒量,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快速冷凝液化并补充到室内换热器,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速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空调器中的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向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动;
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所述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压缩机运行以驱动所述排气端的冷媒向室外换热器流动;
所述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换向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所述室内换热器向所述换向组件方向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换向组件之间的流路上还串联有辅助储液罐,所述辅助储液罐用于存储流向所述排气端的冷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储液罐与所述换向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向压缩机流动,具体还包括:
控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使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导入所述辅助储液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所述换向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二导通状态,以关闭自所述室内换热器向所述换向组件方向的流路,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换向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的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控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储液罐与所述排气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0,所述响应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指令,根据所述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制冷模式下运行,具体包括:
响应于所述运行指令,控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80,以使压缩机运行驱动所述辅助储液罐中的冷媒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响应于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控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8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前,具体包括:
若检测接收到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则确定检测到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待机状态,以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所述第一导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第一导通状态,具体包括:
自接收到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的时刻起,根据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空调器的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则控制调节所述换向组件至所述第一导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30s,并小于或等于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1min,并小于或等于3min。
11.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运行控制程序,该运行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CN201910867152.4A 2019-09-12 2019-09-12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42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7152.4A CN110542183B (zh) 2019-09-12 2019-09-12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7152.4A CN110542183B (zh) 2019-09-12 2019-09-12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183A CN110542183A (zh) 2019-12-06
CN110542183B true CN110542183B (zh) 2021-09-21

Family

ID=68713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7152.4A Active CN110542183B (zh) 2019-09-12 2019-09-12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218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9077U (zh) * 2009-07-28 2010-09-01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器
CN104990173A (zh) * 2015-07-16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防火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05465961A (zh) * 2015-12-25 2016-04-06 西安交通大学 具有控制制冷剂迁移功能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5650810A (zh) * 2016-01-07 2016-06-0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单冷型空调器和冷暖型空调器
JP2018173197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9077U (zh) * 2009-07-28 2010-09-01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器
CN104990173A (zh) * 2015-07-16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防火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05465961A (zh) * 2015-12-25 2016-04-06 西安交通大学 具有控制制冷剂迁移功能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5650810A (zh) * 2016-01-07 2016-06-0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单冷型空调器和冷暖型空调器
JP2018173197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183A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8972A (zh) 空调器制热化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0443824C (zh) 制冷剂系统中的回油控制
JP201309231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4353277B (zh) 防结霜控制方法以及防结霜空调
JP201418186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639485B (zh) 用于调节热泵设备排气过热度的方法、装置和热泵设备
CN111207502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542192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8826583B (zh) 空调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800420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4223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183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JPWO2017022101A1 (ja) チリングユニット
CN11054223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89647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054222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191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054223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26853B (zh) 制冷设备、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05155A (zh) 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和多联式空调
CN11054222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533585B2 (ja)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CN110542184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054223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18749A (zh) 制冷机组的温控方法及制冷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